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点

现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语言?内部(结构) 既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外部(作用.功能)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的为社会成员服务二.语言的表现形式口语形式:受限制,通俗自然,简洁生动,结构不严谨书面语形式:结构严谨,语句雅正文学语言:加工规范的书面语,高级的书面语口语形式的文学语言〉〉〉促动了口语的发展,促使其规范化三.现代汉语的形成1.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2,普通话的形成: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四,方言概况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同时又不以方言的消亡为前提1,北方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⑵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⑷江淮方言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闽东;福州话为代表闽南;厦门话为代表7,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五,现代汉语的特点㈠语音方面⑴没有复辅音⑵元音占优势⑶有声调㈡词汇方面⑴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⑵双音节词占优势⑶新词的构成广泛使用词根复合法㈢语法方面⑴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形态;指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⑶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⑷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六,汉语的地位①历史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②使用人数最多③联合国六种正式语言之一,国际上影响大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国家的重视1,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促动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促动汉语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与实施的意义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增强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和促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4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升’工作;①成为教学语言②成为宣传工作的规范语言③成为工作语言④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言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含义;是指人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语音性质:物理属性;产生于物体的颤动生理属性;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社会属性;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㈠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色,音质)⑴音高;,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在一定时期内颤动的快慢即颤动次数的多少,这叫做“频率”。
大一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大一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词汇知识点1. 词的构成在现代汉语中,词的构成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两种形式组成。
其中,单音节词主要由一个汉字组成,而多音节词则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组合而成。
2. 词义的转化在汉语词汇中,词义的转化主要表现为义项的增减、义项的扩大或缩小等。
这种转化是通过上下文和语境的作用而实现的。
例如,“明天”一词既可以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未来。
3. 同音词和异音词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字义不同的词语,而异音词则是指发音不同,但字义相同的词语。
在使用时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正确运用。
二、句法知识点1.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之一,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
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的内容,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2. 主谓状结构在一些句子中,除了主谓宾结构外,还可以通过在谓语后添加状语来增强句子的表达能力。
状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
3. 并列句和复合句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句子并列组成的句子。
复合句则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在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时,要注意句子的连词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语法知识点1. 语序汉语中的语序是比较灵活的,但一般遵守主谓宾的基本语序。
在表达信息时,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来强调不同的成分。
2. 强调句强调句是指通过特殊的语法结构来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以突出其重要性。
常见的强调句结构有“是……的”和“不是……而是……”。
3. 虚词的使用汉语中有许多虚词,如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语、界定关系和表达语气的作用。
四、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生动地描绘出所要表达的意义。
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表达能力。
2. 夸张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过度的描述或描绘,来强调其意义和效果。
夸张可以给语言增添一种夸张、夸大的效果。
3.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同类事物或概念的列举,来强调其数量、程度或者关系。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一、汉字和拼音汉字是汉语的基本书写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形的特点。
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发音的方法,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二、词汇和词义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义是词汇的意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
三、语法和句子结构语法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组织和关系,包括词序、时态、语态等。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的组成部分和其排列顺序。
四、语音和声调语音是指语言中的音素和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
声调是汉语中的重要特点,能够改变词义。
五、语义和语用语义是指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包括词义、句义和语篇义。
语用是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和功能。
六、听力和口语听力是指理解和听懂他人说话的能力,口语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七、阅读和写作阅读是指理解和解读书面文字的能力,写作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八、修辞和修辞手法修辞是指通过语言表达产生的修饰效果,修辞手法是修辞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九、文化和习惯用语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点和价值观。
习惯用语是指在特定场合下常用的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十、汉字书写和标点符号汉字书写是汉字的正确书写形式,标点符号是用来标示句子和语义的符号。
总结:现代汉语知识点涵盖了汉字和拼音、词汇和词义、语法和句子结构、语音和声调、语义和语用、听力和口语、阅读和写作、修辞和修辞手法、文化和习惯用语、汉字书写和标点符号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汉语水平。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㈠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㈡七大主要方言及代表1.北方方言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呢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㈢现代汉语中,语音和词汇的特点语音: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词汇:1.汉语词形较短2.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3.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第二章】◆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音成分的外部形式,即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语音的三大属性1.物理属性。
语音和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2.生理属性。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生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3.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
辅音又叫子音,如b、p、m、f、d、k、zh、s等,元音又叫母音,如a、o、e、i、u等。
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
2.音节(详见P73表)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由音素构成,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通常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韵腹是音节中主要元音,韵腹前的元音就是韵头(如a 、o、e、é、i、u、ü、er、-i),反之韵腹后即韵尾(如高元音i、u,鼻辅音n、ng)。
◆声调,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声调符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ā、á、ǎ、à◆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以发音部位作重点,详见P29表)按发音部分,普通话声母可为七类:1.双唇音(b、m、p)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后音(zh、ch、sh、r)5.舌尖中音(d、t、n、l)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h)◆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现代汉语知识点集(上)

现代汉语(上)绪论一.现代汉语1.定义: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分类:①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方言②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定义: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
2.属性:(1)物理属性:①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②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③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④音色: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根本的特点。
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2)生理属性:①呼吸器官(肺、动力)②喉头和声带(嗓子、声源)③咽腔、口腔和鼻腔(共鸣)(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二.语音单位(一)音素1.定义: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分类:①元音: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②辅音: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二)音节1.定义: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注: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儿化一个音节用二个汉字表示。
(三)声、韵、调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222.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293.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4(四)音位1.定义: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2.①韵母写成er,用作的尾的时候写成r。
儿童ertong,花儿huar。
②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③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④ü行的韵母。
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ü改成u⑤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ü上两点也省路;但是跟声母n、l拼时,仍写成ü⑥ iou,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 ,gui(鬼) ,lun(论)。
大一现代汉语必考知识点

大一现代汉语必考知识点1.汉字的基本概念和构造: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学习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方法,掌握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读音规律。
2.汉字的基本用法:学习汉字的基本用法,包括汉字的基本字义和词义,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汉字进行文字表达和交流。
3.汉字的书写规范:学习汉字的书写规范,包括笔画的顺序和结构,笔画的搭配和连接方式,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和技巧。
4.词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词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学习词语的常见类别和特点,掌握词语的构成和使用规律。
5.词语的语法功能:学习词语在语法中的不同功能和用法,包括词的词性、词语的时态、语气、语义等方面,掌握如何正确运用词语进行句子构建和语言表达。
6.词语的固定搭配:学习词语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掌握常用词语的搭配方式和词语之间的固定关系,提高词语的正确运用能力。
7.语法知识: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语序、语态、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气等方面,掌握如何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句子构建和语言表达。
8.句子的基本结构和用法: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和用法,包括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句子的衔接和连接方式,掌握如何正确运用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9.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学习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方法,掌握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10.文字阅读理解和分析: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汉语文章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以上是大一现代汉语必考的基本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当然,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结合实际练习,多读多写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汉语的应用技巧和语感。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览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览第一章引论一、汉语1.中国民族语言约有80种以上,共分为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个语系。
其中,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文献最丰富的语系之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二、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
普通话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2.现代汉语方言区大体上可分为10个大方言区,包括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上海话、启东、靖江)、湘方言区(长沙话)、赣方言区(南昌话)、客家方言区(广东梅县)、闽北方言区(福州话)、闽南方言区(潮州、汕头)、粤方言区(广州话)、晋语方言区(太原话)、平话方言区(百色、田林、融水、临桂)。
3.北方话区域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九江以东、镇江以西沿江地带。
北方方言区还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淮北官话。
4白话文的形成: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书中已有若干口语词汇。
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了。
到了12、13世纪,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体裁非常丰富,元明清出现的长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都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白话文写成的。
到了晚清,白话文已经成熟。
5.普通话的形成:到了20世纪初,特别到了五四时代,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是白话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一方面是北京口语的深远影响,促使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
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
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使书面语接近口语,使口语有了明确的规范,于是形成了通行的普通话。
6.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文化背景:(1)多元的文化起源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这个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与北狄、西羌、东夷及南方百越等民族时有冲突,同时也有交流,因此,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
现代汉语知识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点1. 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字系统的基础。
汉字由笔画组成,每个汉字代表一个词或词组。
汉字有简体字与繁体字之分,常用的汉字有几千个,掌握常用汉字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2. 拼音拼音是汉语的音标系统,用拉丁字母表示。
汉语拼音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
掌握拼音是学习汉语发音和拼写的基础。
3. 语法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但是,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词汇汉语词汇丰富多样,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学习汉语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以便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语音知识点1. 声调汉语的声调是指在发音时,声音的升降变化。
汉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声调对于词义的区分至关重要,错误的声调可能导致理解和交流的困难。
2. 辅音汉语的辅音包括清辅音和浊辅音。
清辅音在发音时不带气,浊辅音在发音时带气。
掌握辅音的发音规律对于准确发音很重要。
3. 韵母汉语的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单韵母只有一个元音,复韵母含有两个或者三个元音。
掌握韵母的发音规律对于准确发音很重要。
三、词汇知识点1. 同义词同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同义词,如“美丽”、“漂亮”、“秀丽”等。
学习同义词可以丰富词汇,提升表达能力。
2. 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反义词,如“大”与“小”、“高”与“矮”等。
学习反义词可以帮助词汇的理解与应用。
3.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指习惯上常用在一起的词语组合。
学习词语搭配可以帮助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四、语法知识点1. 时态汉语的时态主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时态的使用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并且会受到主谓宾的关系影响。
2. 虚词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虚词包括连词、助词、介词等,用来连接或者修饰实词,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和表达逻辑关系的作用。
3. 语气汉语的语气是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态。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现代汉语是中国现代汉族使用的语言,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文学作品语言为规范,以现代白话文语法为基础的语言文字。
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官方工作语言之一。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
汉语的语音特点主要有,声母、韵母、声调和语音节奏。
声母是一个音节的开头辅音,韵母是一个音节的核心,声调是音节的音高和声调变化,语音节奏是指语音的连续性和韵律感。
现代汉语的声母有21个,韵母有36个,声调有四个。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是声母清晰,韵母丰富,声调变化多样,语音节奏灵活。
汉语的词汇特点主要有,词的构词法和词的搭配。
现代汉语的词的构词法主要有,单音词、双音词、复合词、派生词、合成词、转化词、缩略词等。
现代汉语的词的搭配主要有,搭配的固定性、搭配的灵活性、搭配的多样性。
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词的构词法丰富,词的搭配多样,词的含义丰富。
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有,词类、句式和语法规则。
现代汉语的词类主要有,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现代汉语的句式主要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复合句等。
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主要有,语序、时态、语态、语气、语氛、语氛、语体、语域等。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词类丰富,句式多样,语法规则灵活。
汉语的语言特点主要有,表意性、音韵美、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的表意性主要有,字义、词义、句义、篇章意义。
现代汉语的音韵美主要有,声调美、音韵美、韵律美、语音美。
现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主要有,文学作品、历史文化、民间传统、现代生活。
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是表意性强,音韵美丽,文化内涵丰富。
总之,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国现代汉族使用的语言。
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文学作品语言为规范,以现代白话文语法为基础的语言文字。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
现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现代汉语知识点整理●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去除其中的土音成分)●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普通话、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
●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看1是人与人的关系。
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成员服务。
2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3是人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凭借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先口语再书面语)●口语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特定的语境衬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因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但是口语的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严谨与完备。
为了克服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古人创造出文字来记录口语。
●文学语言与文艺作品的语言两者异同(文学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文学语言)●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发展史:春秋时代——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成立——普通话●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到先秦时期已经较为成熟。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知识点总结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包括多种形式,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等。
以下是对现代汉语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拼写汉语的工具,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共有 21 个,韵母 39 个。
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二)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但也有零声母音节,即没有声母的音节。
(三)音变音变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一些音节的读音发生变化。
常见的音变有轻声、儿化、变调和“啊”的音变。
轻声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原有的声调,读得又轻又短。
儿化是韵母带上卷舌动作。
变调包括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等。
二、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一)汉字的特点汉字具有表意性、方块形、超时空性等特点。
表意性是指汉字的字形往往与意义有一定的联系。
方块形使得汉字在排版上整齐美观。
超时空性则使汉字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传承文化。
(二)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合体字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
(三)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如“日”“月”。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如“上”“下”。
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如“休”“明”。
形声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如“江”“河”。
三、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一)词的构成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如“天”“地”。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如“火车”“人民”。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等。
(二)词义词义包括理性义、色彩义和语法义。
理性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现代汉语大一上册知识点

现代汉语大一上册知识点大一上学期的现代汉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基础的汉语知识,在语言的使用能力上有所提高。
下面是现代汉语大一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系统,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对学习汉语是至关重要的。
汉字的构造包括“形旁”、“义旁”、“声旁”、“会意字”等不同的部分。
通过学习汉字的构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可以提高学生写字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常见的汉字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等。
3. 汉字的拼音和注音学习汉字的拼音和注音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拼写汉字。
现代汉语使用的拼音系统是汉语拼音,注音系统是汉语注音符号。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拼音和注音系统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4. 词语的构成和搭配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了解词语的构成和搭配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的词语构成包括“单音词”、“多音词”、“复合词”等形式。
学生应该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以避免使用错误或不合适的词语。
5. 语法的基本规则学习语法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基础。
现代汉语的语法包括句子的基本结构、词语的功能和句子的成分等。
学生应该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以便正确地构造句子和表达意思。
6. 口语交际技巧口语交际技巧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汉语的重要方面。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使用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表情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用语和礼貌用语,以便与人进行礼貌和尊重的交流。
7. 阅读和写作技巧阅读和写作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如新闻报道、故事和学术论文等。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习如何写作清晰、准确和连贯的文章,以便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些是现代汉语大一上册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建立起扎实的汉语基础,并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精心整理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

精心整理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一、词汇1. 同义词与近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近义词则是指意义接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语。
例如:- “美丽”和“漂亮”是同义词,表示人、事物外貌好看。
- “清洁”和“整洁”是近义词,表示环境干净整齐。
2. 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
例如:- “高”和“低”是反义词,表示高度的程度。
- “善良”和“邪恶”是反义词,表示道德品质。
3.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对不同词语的细微差别进行区分,避免混淆使用。
例如:- “厉害”和“严重”都表示事情的程度,但“厉害”更多指非常强烈,而“严重”则表示影响较大。
1. 词性辨析汉语中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正确理解和使用不同词性的词语是语法学习的基础。
例如:- 名词:桌子、学校、朋友- 动词:跑、游泳、看- 形容词:美丽、高兴、聪明- 副词:很、非常、快乐地2. 词语搭配汉语中有很多词语需要搭配使用,掌握这些固定的搭配关系有助于准确表达意思。
例如:- “提出建议”、“做出决定”、“发出通知”等常见的词语搭配。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进行类比来加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他是我生命中的一颗明星。
”(比喻他在自己的生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对仗对仗是指在诗歌、词牌等文学作品中,通过句子结构或音韵的呼应,达到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句《登鹳雀楼》呈现出对仗的修辞手法)四、常用成语1. 成语来源与应用成语是由多个字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源自于历史故事、文化典故等,常用于表达思想或修辞。
例如:- “一马当先”(比喻在众人中走在前面)-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或不恰当的事情)2. 成语辨析成语有时存在意义相近而用法不同的情况,需要注意其细微的差别。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喻小小的火星可以引起大火)- “星火燎原”(比喻势如燎原,形势迅速发展)五、常用俗语1. 俗语来源与应用俗语是流传于民间并被广泛使用的口头传统语言,具有简洁、形象的特点,常用于生活和社会中。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一、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文的基本单位。
它通过形声、会意、象形等方式来表达含义。
汉字的基本构造包括部首、笔画和音节。
1. 部首:汉字由不同的部首组成,部首通常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帮助读者猜测字的意思。
例如,汉字“家”由“宀”和“豕”两个部首组成。
2. 笔画:笔画是汉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每一个笔画都有固定的顺序和笔画数。
通过学习笔画顺序和笔画数,可以更好地书写和识别汉字。
例如,“家”字由“丨”、“一”、“一”、“ ”、“豕”五个笔画组成。
3. 音节:音节是汉字的发音单位,一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
了解汉字的音节有助于正确拼读和发音。
例如,“家”的音节是“jiā”。
二、词语搭配和词义辨析1. 词语搭配:在学习汉语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不同的词语搭配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喝水”、“吃饭”、“看电影”等是常见的词语搭配。
2. 词义辨析:在学习汉语时,有些词语在表达含义上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语境来理解词义。
例如,“爱”和“喜欢”都表示对人或物的好感,但“爱”更强调深厚的情感。
三、语法知识点学好汉语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1. 语序: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
主语位于句首,谓语动词位于主语之后,宾语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2. 时态和语气:汉语有多个时态和语气,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虚拟语气等。
正确运用时态和语气可以准确表达时间和语义。
3. 代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可以简化句子结构。
常见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例如,“他是我的朋友。
”中的“他”就是人称代词。
四、常用表达方式汉语有许多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掌握这些表达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成语和谚语:成语和谚语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表达方式。
它们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一鸣惊人”、“井底之蛙”。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一、基础知识1. 基本字(1) 常见汉字常见汉字包括常用汉字、汉字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等。
(2) 常用句式常用句式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2. 句子结构中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以及时间、地点等其他词语组成的,根据各个部分的变化,可用来构成新的句子表达不同的意思。
3.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汉语句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起到分隔句子的作用,还能体现语气和语调,因此在书写、表达中要特别注意使用标点符号。
4. 汉字书写使用汉字书写时,要注意书写的笔划要清晰,每个字写的大小要统一,要按照正确的笔划和次序书写,另外,要注意书写的力度要适度,以免书写出现潦草不清晰的情况。
二、语音知识1. 声母声母是汉语口语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它主要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2. 韵母韵母是汉语口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音节组成部分,它是每个字音的基础,韵母主要有十六种:a,o,e,i,u,ü,ai,ei,ui,ao,ou,iu,ie,ue,er等。
3. 调音调音在汉语口语中十分重要,影响着说话的抑扬、语气和语调,主要有平调、上调、去声调和入声调四种。
三、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内容有宋词、元曲、古典小说、传统戏剧等,其中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古流传的珍贵文化遗产;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折射着古代文人抒发精神情怀的文学;古典小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它把古老的文化精髓传承到今天;传统戏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内容,它让观众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
2. 中国节日中国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意义,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各个节日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及风俗习惯,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热爱。
现代汉语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第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认识拼音1.认识拼音学习拼音是学习汉语拼音化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声母、韵母、声调三个基本要素,加上声调符号,拼出一个字的基本方法是:先找到它的声母,然后找到它的韵母,最后把声调符号加在韵母的上方。
举例:píng 找到声母p,找到韵母ing,加上声调符号。
这样就是píng。
2.常用声调汉语拼音的声调分为四种: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一声(平声):声调符号为“ ”表示。
二声(上声):声调符号为“ ”表示。
三声(去声):声调符号为“ ”表示。
四声(入声):声调符号为“ ”表示。
3.阅读与书写学会拼音的读音后,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来提高拼音的识别能力和书写的积累。
第二单元:问候语1.初识问候语学习问候语是日常交流中的基础。
首先要学会用汉语表达问候和回答别人的问候。
2.常用问候语问候语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你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再见、谢谢等。
3.练习与对话学会问候语后,可以通过对话进行练习,提高日常交流的能力。
第三单元:认识汉字1.认识汉字汉字是中文的传统文字,学会认识汉字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了解汉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规律。
2.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分为部首和偏旁的结构。
部首是汉字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偏旁则是汉字结构的组合部分。
3.汉字的书写学会汉字的书写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通过认真练习,能够提高汉字书写的技巧和速度。
第四单元:购物1.初识购物学习购物用语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了解购物场所和购物方式是学习购物用语的基础。
2.常用购物用语购物用语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多少钱、买东西、付款、找零等。
3.练习与对话学会购物用语后,可以通过对话进行练习,提高购物交流的能力。
第五单元:数字1.认识数字了解数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学会认识数字,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数学运算和交流。
2.基本数字汉语拼音化的数字有一到十,十一到二十,以及百、千、万等。
3.数字的阅读与书写学会数字的阅读和书写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
1、古代中国人写诗歌都要求押韵。
“韵”包括一个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韵尾。
凡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就是同韵的字。
把同韵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韵。
2、汉字字音有四声,这四声是:平、上、去、入。
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四种声调不尽相同。
3、中国最早的字典是《尔雅》。
《尔雅》的字是按意义分类的,全书共十九章。
4、中国按字的形体及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主要参考书。
后代研究此书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5、《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作者是西汉的杨雄。
全书将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共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
6、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7、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
8、中国的共同语,在中国大陆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称“华语”。
三种称说,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9、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10、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最少一个。
如zhuāng(庄);ā(阿)。
11、成语是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意义具有稳定性,结构具有凝固性。
大多数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如:废寝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补牢、一干二净。
12、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如:走后门、天晓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1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来表示的。
如: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14、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
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
如: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
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义所在,偏句从种种
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
如: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15、在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四种。
如:
阿里汉字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很工整。
(递进关系) 这是卧室,那是书房。
(并列关系)
您明天动身,还是后天动身?(选择关系) 一下课,我就去你那儿。
(承接关系)
16、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文意。
陈述语气用句号“。
”,疑问语气用问号“?”,感叹语气用感叹号“!”,祈使语气可以根据语气强弱分别用感叹号或句号。
17、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 ①告诉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陈述句;②询问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疑问句; ③要求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这类句子叫感叹句。
18、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两个部分的修饰、限定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如:灿烂的阳光;慢慢地说;高兴得跳了起来。
19、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用的副词有:很、非常、都、已经、忽然、到底、简直等。
20、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一双鞋、一副眼镜”;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走一趟、来一下、吃一顿、去一次”。
【现代汉语上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