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练基础】 一、选择题 1.鲤鱼和猫头鹰的主要运动形式分别是() A.奔跑、蠕动 B.飞行、攀援 C.游泳、飞行 D.跳跃、爬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运动形式和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运动形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等;空中生活的动物运动形式是飞行或滑翔;水中生活的动物运动形式主要是游泳。鲤鱼生活在水中,运动形式是游泳,猫头鹰的主要运动形式是飞行,适于空中生活。 【拓展归纳】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2.跨栏运动员在跨栏瞬间的运动形式属于() A.奔跑 B.行走 C.跳跃 D.飞行 【解析】选C。跨栏运动员在跨栏的瞬间是双足抬离地面,身体腾空,所以是跳跃。 3.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形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解析】选B。本题考查青蛙的运动形式。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在水中时运动形式是游泳,在陆地时既有爬行,也有跳跃,但不能行走。 4.蝗虫的运动形式是() A.爬行 B.跳跃 C.飞行 D.以上三种运动形式都有 【解析】选D。本题考查蝗虫的运动形式。蝗虫的运动器官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适于跳跃,两对翅适于飞行。 5.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是() A.天鹅 B.蝗虫 C.蝙蝠 D.野鸭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除了鸟类和昆虫外,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也能在空中飞行。 6.诗句“红掌拨清波”告诉我们,鹅在水中的运动主要依靠() A.鳍 B.翼 C.附肢 D.后肢和趾间的蹼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运动器官。鱼类依靠鳍在水中游泳;鸟类依靠翼在空中飞行;虾、海龟等依靠附肢在水中运动;家养的鹅、鸭和野生的天鹅、野鸭等,后肢的趾间有蹼,依靠后肢和蹼的张缩在水中运动。 7.主要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A.河蟹、野鸭 B.袋鼠、鸵鸟 C.企鹅、麻雀 D.鳄鱼、蜥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动物的主要运动形式。A项河蟹为爬行,野鸭为游泳和飞行;B项袋鼠为跳跃,鸵鸟为奔跑;C项企鹅为行走和游泳,麻雀为飞行;D项鳄鱼和蜥蜴都能爬行。 8.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形式,可以() 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完成求偶、交配,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以上三项均可以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2.教材分析2.1 教材分 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 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3.教学过程3.1 复习提问①动物 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

第15章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练习题)

第15章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草履虫借助()运动;而蝙蝠的运动器官则是() A、刚毛 B、纤毛 C、翼膜 D、翅膀 2、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以上三项均能 3、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 B、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下肢、奔跑 4、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蝗虫、章鱼、袋鼠 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大象 D、蝙蝠、青蛙、袋鼠 5、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游泳 B、爬行 C、行走 D、飞行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8、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9、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为() A、行走 B、爬行 C、游泳 D、漂浮 10、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在生活在()

A、开阔的大草原上 B、茂密的森林中 C、沼泽地中 D、崇山峻岭中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那些运动方式() A、跳跃、爬行 B、奔跑、蠕动 C、飞行、游泳 D、行走、跳跃 1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奔跑 B、蠕动 C、行走 D、飞行 13、金鱼、蛇、蜜蜂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行走、漂浮、爬行B.爬行、漂浮、奔跑 C.行走、游泳、跳跃D.游泳、爬行、飞行 14、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类,请说出它的运动方式是( ) A.奔跑B.飞行C.跳跃D.爬行 15、青蛙是两栖动物,能适应水中和陆上的生活环境,下列属于它在上述两个环境的运动方式的是( ) A.游泳、跳跃B.爬行、飞行C.奔跑、行走D.滑翔、漂浮 二、填空 1、依靠纤毛或________划水在水中运动,如草履虫、海龟等。 2、依靠________的摆动和______的张缩在水中运动,如蛙、一些鸟类等 3、绝大多数的鱼身体呈____________,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还有发达的尾部和尾鳍。 4、________: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如蛇、蜗牛等。 5、行走:用________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如牛、羊等。 6、________: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鸵鸟、猎豹等。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教案苏教版 教学分析 (一)教学总体设想 本节以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及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两个活动为窗口,尝试开放性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培养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减少引导,放开课堂。 (二)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 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运动的产生。 (三)教学难点: 观察蚂蚁的运动步伐和肌肉。 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在我所任教的8个班级中数本班学生思维最为活跃,能动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因此,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尝试对于分层教学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通过本节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应用于研究其它动物的运动器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说出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 能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 通过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交流、辩论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加深对合作学习的体会与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使其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形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

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材分析: 动物运动对动物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动物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改变着自己身体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有利于有效逃避天地的危害,所以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动物行为也是通过动物的运动来完成的,因此动物运动与动物行为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许多感性认识,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分析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性。 教学目标: 1.观察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阐明动物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 3.概述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4.指导学生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方法,尝试用语言描述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重点: 动物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难点: 动物各种运动方式特点的概括总结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搜集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具准备: 水槽(最好是玻璃透明的而且是比较大的那种) 纸折的飞机和船模型 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大屏幕播放视频资料:雁群的空中飞行;袋鼠的跳跃前行;丛林中老虎的漫步;黄牛拉犁劳作;水族馆里各色各样的鱼及水生动物的“闲庭信步”;奥运赛场上游泳、跳高、长跑、短跑...... 将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中,既能走近“动物的运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回忆不同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2.各抒己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引导鼓励学生描述曾经见过的动物运动方式,如蚂蚁在地上树上是爬行;毛毛虫有许多“脚”也是爬行;蜗牛和蛇没有“脚”也是爬行;蜥蜴、龟、壁虎是爬行;宠物狗和猫既能走也能跑;山羊、马有时走有时跑;青蛙、蝗虫跳跃前行;鲫鱼、鲤鱼等鱼类在水里游泳......这样比较容易地认识了动物的运动,并触及到动物运动方式的多种多样。 3.概括总结:肯定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认识,延续感性认识的思路,将动物的运动方式概括成几类。这样就会将学生对具体动物的运动方式归纳到理论上的类型上来,使认识系统化、规范化。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习题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习题 一、选择题 1、草履虫借助()运动;而蝙蝠的运动器官则是() A、刚毛 B、纤毛 C、翼膜 D、翅膀 2、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A、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以上三项均能 3、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 B、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下肢、奔跑 4、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蝗虫、章鱼、袋鼠 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大象 D、蝙蝠、青蛙、袋鼠 5、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游泳 B、爬行 C、行走 D、飞行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8、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9、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为() A、行走 B、爬行 C、游泳 D、漂浮 10、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在生活在() A、开阔的大草原上 B、茂密的森林中 C、沼泽地中 D、崇山峻岭中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那些运动方式() A、跳跃、爬行 B、奔跑、蠕动 C、飞行、游泳 D、行走、跳跃 1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奔跑 B、蠕动 C、行走 D、飞行

二、问答题 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长满青草和开有小花的山坡上,一边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一边品尝着清香可口的小草。它不时地移动着身体,走到最嫩的小草旁。突然,可爱的小精灵发现天空中一只老鹰迅速向下飞来,它飞快地向坡那边的林子里跑去。小白兔拼命地奔跑着,越过小沟,老鹰迅速地飞着、追着。小白兔终于躲进了林子,老鹰灰溜溜地飞走了。敌情解除后,小白兔发现林子那边的草长得更茂盛,花开得更艳丽,又自由地在这边草地上快活地舞蹈着。(1)说出上面短文中描述了动物哪些运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出小白兔具有的运动本领对它有哪些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C 2、D 3、D 4、C 5、A 6、B 7、B 8、D 9、C 10、A 11、C 12、B 二、问答题 (1)行走、奔跑、跳跃、飞行。(答对其中3项即可) (2)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必须强调生存和繁衍两个方面)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1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了解,使同学们能更加关注自然界的动物,让他们能与之和谐相处,彼此成为永远的朋友,并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方式;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在开始时,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精美的引人入胜的画面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然后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方式,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能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小动物运动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学习《动物运动的方式》这节课,一起来探讨不同的动物具有的不同运动方式和规律。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动物。你曾经见过生活在陆地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小组内先自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2、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你曾经见过的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生:游泳。 教师随机板书:游泳。 师:对,但是它们游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谁能模仿几种鱼类的游泳方式? 学生交流 3、空中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你又曾经见过生活在空中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生:飞行。 教师随机板书:飞行。 师:对,但是它们飞行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谁能模仿一下生活在空中动物是怎样飞行的? 4、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运动方式都不一样呢? 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迁移,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5、研究动物的运动规律。 同学们,老师要提一个要求:请同学们仔细思考马在奔跑时,它的四肢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吗?请同学们画一张图表示出来。好开始吧!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 教师板书:对角线换步法。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小动物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运动方式。 2、板书设计: 水中生活的动物----游泳 陆地生活的动物----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7318176302.html,] 空中生活的动物----飞行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很充分,有很多小动物供学生观察。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案_4

课题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学习目标1.能说出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理解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理解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难点:理解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教法 选择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相关视频及动画资料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时数 2 教学 时数 第2 备课 总数 第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 1.多媒体展示视频:让我们来 欣赏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动物运动。 请你说出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2.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二、新授 1.提问引入 人和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然而能量的来源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看视 频:狐狸的跳跃、海牛 的游泳、水母的漂浮、 鱼的游泳、豹子的奔 跑、松鼠的攀缘、袋鼠 的跳跃、乌贼的游泳、 鹦鹉螺的漂浮、蜗牛的 爬行、天鹅的水上奔跑 等。 提问:人和动物的运动 都需要能量,然而能量 的来源是什么呢? 观看视频,说出视频中 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生阅读课文79页, 思考食物中的能量是怎 样转化的?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讲解: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成分就会进入细胞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其余的能量被贮存入一种称为ATP的能源物质中。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时,能量就由ATP中释放出来。 三、小结本节: 1.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动物运动的形式与其生活环境相 适应。 3.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4.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食物 四、当堂练习 引导: 这些能量有一部分 转化为热能,热能被用 以维持体温(变温运动 不需要) 还有一些动物,如 荧火虫发光,电鳗放电 所需的能量也是ATP提 供。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认为应该掌握哪 些知识? 出示习题 交流: 食物被人体消化和 吸收,营养成分就会进 入细胞。这些营养物质 包括了糖类、脂肪、蛋 白质等有机物,还有水 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学生交流,梳理本节知 识点,并同桌相互讨论 交流。 思考并回答问题 作业设 置 同步配套练习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A/B/C/D) 检查签阅 第周,应备实备,共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动物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教案

第十七章第一节动物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 张芸 知识目标 1、例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动物的运动

学生观看影片 通过播放动物的运动影片片段,引起学生的关注。 教师讲述:动物的种类繁多,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那么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学习。 二、学习新课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师提问:你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学生举手回答:奔跑、跳跃、行走、游泳、爬行等。 教师请同学们举例说出通过不同方式运动的动物。 学生举手发言:如,奔跑的动物有马、猎豹;跳跃的动物有兔子、袋鼠、青蛙;爬行的动物有:蛇、壁虎、蜗牛;有用的动物有:鸭子、鲸鱼、鲨鱼;飞行的动物有:蝴蝶、蜜蜂、蜻蜓,鸟;行走的动物有:大象、北极熊、鸡。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展示图片补充说明。 教师提问:想一想:动物的运动形式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回答问题,动物的运动形式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人类有了翅膀能飞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予评判,让同学们待着疑问继续思考。 教师:大多数的鸟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学生带着疑问观察讨论鸟类的结构适于飞行的特点,2人一组阅读课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常见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游泳是动物适应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2.行走、奔跑、跳跃、爬行是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 3.飞行是动物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 4.鸟类适宜飞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不同动物适于游泳的特点 2.不同运动方式的区别 3.不同动物与不同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特点 4.飞行的两种方式:鼓翼飞行和滑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1.漂浮运动:水母; 2.倒退运动(喷射法游泳):乌贼; 3.游泳:(摆动法、划动法、水翼法):鱼、虾、海豚等。 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1.爬行:动物依靠肌肉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如:龟、蛇。 2.行走:动物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前进。如:马、猫。 3.奔跑:动物依靠四肢交替运动,在某一瞬间四肢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如:猎豹、斑马 4.跳跃: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把身体弹起来,跨越较大距离。如:青蛙、袋鼠。 三、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 (一)飞行方式 1.滑翔——是飞行动物的一种不很费力的飞行运动,它们依靠飞行器官流线形的特点,产生升力和推力。 2.鼓翼飞行——是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二)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被覆羽毛,前肢特化胃翼,骨骼中空,流线型体型,有气囊双重呼吸,无膀胱不储存尿液等。 2.不同动物完成飞行的运动器官不同 蝙蝠——翼手;昆虫——翅;鸟类——翼 ***动物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利于生存和繁衍。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标题 收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4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讨论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上)教学目标 1、讲出动物运动的要紧方式; 2、讲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看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看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明白得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明白得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看、讨论、摸索、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驰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育 学生学校情形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许多直截了当体会,本节只要稍加讲明就能够了。教学过程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咨询题展开讨论,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判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关心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要紧方式,并启发他们摸索水对水中动物运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先鼓舞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咨询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不管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 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专门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课堂作业〔讲评〕 P9摸索与练习1、2、3题 〔1〕①×②√③×④×〔2〕草履虫——游泳乌贼——游泳野鸭——游泳、行走、飞行游蛇——游泳、爬行青蛙——游泳、跳跃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看,假如运动员的两腿显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 布置作业?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合作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观看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差不多结构; 2、探究骨的成分,讲明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讲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4、依照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点 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2、骨的成分和特性; 3、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 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躯体运动的形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 板书设计

第1节 动物的运动方式

第1节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 培养学生资料搜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类仿生学的各种成就,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动物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通过聊《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感叹动物的千奇百怪,走进动物世界,同学们对运动方式了解多少呢? 二、正课讲授 1、活动——收集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说出更多动物的运动方式。 生:水螅蚯蚓河蚌乌贼蜜蜂青蛙蛇胆家鸽兔老鹰蜗牛蝙蝠昆虫猫蜈蚣蜻蜓蝗虫蝴蝶海豚金丝猴人等。 师:呈现问题 将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按其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举例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 2、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游泳、倒退等

师:不同的水生动物,游泳的方式不同。 生:虾——附肢划水 蛙——蹼的张缩和后肢的运动 3、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等 师:什么是爬行? 什么是行走? 什么是奔跑? 什么是跳跃? 生:归纳总结 师:竟走运动如何裁定犯规与否? 4、适应空中生活的运动方式——飞行、滑翔 师:小组为单位,折一纸飞机 纸与纸飞机落地情况? 区分滑翔和鼓翼飞行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 小结:飞行不是鸟类的专利,也不是所有鸟类都能飞行。 5、运动的意义 从尝到的运动方式,可归纳得出动物运动方式具有多样性; 动物运动方式对自身有什么意义?举例? 生:大雁迁徙为了找食物,找栖息地。 猎豹的奔跑为了猎杀羚羊。 总之,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课外拓展 鸟类飞行和人类升空的梦想 1903年12月17日,世界第一架人造“飞鸟” 袋鼠与跳跃机 企鹅和越野汽车 舰艇和鱼类

北师大版八上《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北师大版八上《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学生学校情况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整理资

动问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 在其余三条腿组成的三角形内 漫步行走时,前后肢交替前 伸和后推;缓慢跑动时,这种交 快;快速奔跑时,交替更为 加快,甚至跨步时脚不着地而身 起。 、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 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课堂作业(讲评) P9思考与练习1、2、3题 (1)①×②√③×④×(2)草履虫——游泳乌贼——游泳野鸭——游泳、行走、飞行游蛇——游泳、爬行青蛙——游泳、跳跃蝗虫——爬行、跳跃、飞行(3)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 布置作业《伴你学生物》 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教材分析:本书内容首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资料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并通过对现有 资料的讨论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进行启发,探索按照动物的 同生活环境来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生分析: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有不少直接经验,教学中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这市一种极为生动的教学形式。设计理念:以直观的手段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进行启发 教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自学法 学法:探究法,交流法,自学法。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播放discovery的片断。 2、根据片段提问其中出现了什么 生物共分为哪几类?请学生描述它们的基本特点。 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举出有 代表性的几类。 4、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做必要的1、很有兴趣地欣赏录像。 2、回忆再现刚才看到的景象,回 答提出的问题。 3、共分三大类: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如兰花、蜈蚣和酵母菌。4、思考但仍得不到具体的结论。 学生活动 1、根据本小组的资料讨论,把 所列动物进行分类。 2、观看演示媒体,认真闲读课 文。对照自己的资料,讨论 结果思考问题。 3、得出分类的结果,按环境的 类别分为三类。依环境条件 分三类运动方式 4、得出游泳、爬行、行走等动 物的运动方式。 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回答生物分几类的 有关问题,导入新课。 2、放映剪接的资料,展示有关 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3、总述基本的普通动物分类学 的知识,按生存条件(环境) 引导学生讨论。 4、指导学生总结水中和陆地上 动物运动的方式。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张春梅 济宁市洸河路小学

1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生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陆生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爬行、行走、跳跃和奔跑,空中生活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飞行。 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物体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式,观察分析器运动规律; 3、能够准确地比较常见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 4、分析探究动物的运动对于动物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5、能用各种感官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能用图或文字表述;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观察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特点。 难点:知道动物运动方式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动物的运动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与动物运动有关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能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激发学生去思考、回忆不同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也很喜欢小动物,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小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下载的视频资料) 2、同学们,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学习《动物的运动》这节课,一起来探讨不同的动物具有的不同运动方式和规律。 (二)小组自行探究 1.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运动。你曾经见过生活在陆地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小组内先自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孩子们很少见到的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2. 水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你曾经见过的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生:游泳 教师随机板书:游泳 师:对,但是它们游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谁能模仿几种鱼类的游泳方式?学生交流 3. 空中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你又曾经见过生活在空中的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 生:飞行

[初二理化生]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介绍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和动物运动的意义。教学内容充分联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又不局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动物类型。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充分收集资料并加以合作讨论学习。经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探究生物世界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并为后期学习动物运动的生理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对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也已经比较了解。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之间知识了解的范围和情况也各自不同。所以充分利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做到知识的共享。教师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分析和整理资料,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热爱生命,关爱大自然的思想。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并制作PPT等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收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难点: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课堂 师:动物是大家的朋友,我们在语文课中也学到了很多有关动物的成语,大家能不能来举出一些呢? 生:动如脱兔、呆若木鸡、守株待兔、一丘之貉、狼狈为奸、狐假虎威、莺歌燕舞、龙腾虎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臂当车…… 师:这些成语中有很多都反映了动物的运动方式。你能不能说出来呢?生:有鸟在飞,老虎奔跑…… 师:大家说得不错,那么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在运动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呢?(二)讨论合作,进入课堂 过渡: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也有的会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首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生活在陆地、水中、空中和能够生活在多种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小组,一个大组讨论生活在一种环境中的动物。在讨论的过程中,尽量说出有代表性的生物,并选出本小组的发言代表。时间为五分钟。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参与各个小组的活动,指导学生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 2.通过探究活动和多媒体展示伸肘和屈肘的过程,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通过PPT的展示,理解动物的运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运动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通过运动来更 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2.形成爱惜自身运动器官,进行合理而科学运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1、从骨骼与肌肉的位置关系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由学生分析得出肌肉两端的肌腱应附着 在不同的骨块上,这样才能通过肌肉的收缩使骨骼产生相对的运动。 2、通过PPT(关节模式图)使学生看到哺乳动物关节各个部位的组成,对关节结构有一个 感性认识,再通过绘图的练习,掌握此知识点。 3、通过对自身结构的探究,了解屈伸肘的动作是由相应的两组肌肉完成的。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层层递进,最终使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深刻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关于运动系统的模型、图片和PPT

板书设计:第一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关节、肌肉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三、运动需要其他系统的支持 四、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第15章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金鱼、蛇、蜜蜂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行走、漂浮、爬行B.爬行、漂浮、奔跑C.行走、游泳、跳跃D.游泳、爬行、飞行2、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类,请说出它的运动方式是( ) A.奔跑B.飞行C.跳跃D.爬行 3、青蛙是两栖动物,能适应水中和陆上的生活环境,下列属于它在上述两个环境的运动方式的是( ) A.游泳、跳跃B.爬行、飞行C.奔跑、行走D.滑翔、漂浮 4、善于奔跑的猎豹、狮等动物适宜生活在( ) A.开阔的大草原上B.冰天雪地的南极中C.沼泽地中D.干旱的沙漠中 二、填空 1、依靠纤毛或________划水在水中运动,如草履虫、海龟等。 2、依靠________的摆动和______的张缩在水中运动,如蛙、一些鸟类等 3、绝大多数的鱼身体呈____________,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还有发达的尾部和尾鳍。 4、________: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如蛇、蜗牛等。 5、行走:用________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如牛、羊等。 6、________: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鸵鸟、猎豹等。 7、跳跃:依靠的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如蝗虫、青蛙等。 8、省力的飞行方式——,适合大型鸟类(如鹰)。 9、基本的飞行方式——________飞行,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如绝大多数鸟类。 10、许多昆虫的飞行:依靠的上下运动来飞行。 11、蝙蝠的飞行:依靠翼手、借助________实现飞行。 三、简答题:动物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实验的设计和创新素材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二、实验器材 自制“肌肉牵动骨运动”模型:人上肢骨模型、带减速齿轮的电机、导线、干电池、宽扁橡皮筋、PVC板,红色气球等 有生理活性的保留坐骨神经的牛蛙后肢标本、任氏液、锌铜弓、剥离分针、、软木板、回形针、蛙钉等。 三、实验创新/改进要点 创新1.实验材料的创新 教材建议使用的“鸡翅材料”存在有以下不足:①不能展示肌肉收缩与神 经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展示肌肉自动收缩的过程,而是人为手拉动肌肉牵动骨动; ③不能真实展示肌肉只能收缩拉动骨不能推动骨复位的特点,学生认为鸡翅材料 的肌肉是没有生理活性的,不能完全展示它的性质。这样,学生就不能对运动获 取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对运动概念也会理解不到位。 克服的方法:经多次尝试,我发现有“生理活性的保留坐骨神经的牛蛙后肢 标本”能克服原材料的不足。用锌铜弓刺激该标本的坐骨神经,可使坐骨神经产 生神经冲动,引起后肢肌肉收缩拉动骨绕关节运动,运动现象明显。锌铜弓操作 简便安全。 创新2.调整实验顺序 教材中的实验顺序:先依次观察“骨”→“关节”→“骨骼肌”→最后了解“三者如何配合完成运动”,学生的认知为:由里→外,由部分→整体。这不符合由表及里的观察顺序,也不符合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所

以将顺序调整为:先探究“三者如何配合完成运动”→再依次了解三者的结构特点,这就符合学会的认知规律。 创新3:课后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模型”的创新 使用新教材教学后学生制作模型能想到将电池,导线,马达等物理电学中的材料运用到该模型制作中,用来模拟神经对运动的调控。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挖掘新材料,改变实验方法,设计了基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的探究活动:学生从体验运动开始,利用新材料(有生理活性的保留坐骨神经的牛蛙后肢)从现象入手探索出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基础,再应用制作模型,呈现出:现象→本质→应用的认知过程。 五、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概括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基础); 描述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运动原理)。 (2)过程与方法:在设计探究动物运动的过程中,学生提升实验设计与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同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学生主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实验教学内容 课堂实验由四个小实验组成:①探究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②观察肌肉及肌肉附着与骨的方式;③观察关节,思考关节的运动中的作用;④观察骨,识别与运动相关的四肢骨的形态和名称。第一个实验是根据学情和新材料设计的创新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