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70周年校庆-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8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实践报告

团队名称:商学院五湖四海暑期社会实践团暑期实践团团队类别:普通团队

实践主题:探寻建大七十周年风雨兼程

指导教师:魏颖晖

队长:叶馨

队长电话:

团队成员:马昕玥、毛泽洪、何敏、于铉、

高馨雨、曹琳浠、郭佳、冯凯昕

目录

社会实践掠影 (3)

摘要 (4)

引言 (4)

实践过程 (5)

一、老校门的故事 (5)

建大现状 (6)

建大前身 (6)

知名校友 (7)

教学成果 (7)

实践总结 (7)

社会实践掠影

老校门旧校门

长廊水系建大之冬

建大·夏建大·秋

探寻建大七十周年风雨兼程

——商学院五湖四海暑期社会实践团暑期实践团实践报告

摘要:

商学院以“探寻建大七十周年风雨兼程”为主题开展沈阳建筑大学校史探寻活动,涵盖了了解建大历史、寻访建大校友、整理调研材料几大部分,积极组织团队采用调查走访、整理口述史等方式,深入了解沈阳建筑大学70年来的发展成果,感悟沈阳建筑大学七十年来的“变”与“不变”。

引言:

沈阳建筑大学迄今已经走过了70周年的办学历程,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从建校、发展到不断壮大,她时刻与新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呼吸、共命运。调研过程:我们团队利用暑假时间寻找建大七十周年的风雨历程,通过调查走访、整理口述史等方式,了解建大历史、寻访建大校友,分析汇总,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沈阳建筑大学的历史与成就,通过小组成员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母校的故事,庆祝建大70周年校庆。

一、老校门的故事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几个古朴厚重的大字,在老校门门柱上白底黑字的牌子记录着岁月的馨香,讲述着学校的历史与变迁。令人难以想象在60多年前,老校门还是个“地标性”建筑。

1954年,兴建老校门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在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土地上,老校门地处沈阳城区中心,宽阔平整的校门口,四个厚重的门柱气势磅礴,高大沉稳的校门如敞开的怀抱,欢迎、守护着祖国各地的学子。老校门身后是散发着浓郁书香的主教学楼,高大的松柏掩映其中,冬夏常青。正是这幅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当时的优秀学子不远千里来到沈阳。寒来暑往,老校门默默守护,看着她的孩子从青涩中走来,又带着自信离开,她欣慰地躺在相册中,陪着孩子们走遍大江南北,走到世界各地。

时光转瞬而逝,老校门的周围慢慢建起了高楼大厦,风吹雨打中,她的外表不再如最初那样光鲜,一道道裂痕爬上她的身体,灰白的色调里泛起了岁月的青黄。她的很多孩子都长大了,她经常能从过往的闲谈中听到熟悉的名字,知道他们的近况。于是,她的守望中多了一份期盼,那是母亲对孩子的思念。

一座门就是一段历史,她记录了一个故事,叙述着一段沧桑。伴随共和国诞生的母校承载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期望,象征母校的老校门传承了建大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当一批批建大学子在祖国建设事业中贡献青春和力量,老校门是他们事业的源头,更是他们心灵的归属。

建大现状

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于1960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列为部属重点高校。2004年5月正式定名为沈阳建筑大学,沿用至今。

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列,位列辽宁省高校第一名或并列第一名,建筑、土木类专业教育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1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累计藏书150余万册;学校目前有各类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800余人,外国留学生600余人。

建大前身

1948年4月,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保证战争的需要,也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军工部党委决定建立一所军事工业学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东北兵工专门学校),由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担任名誉校长。

1948年11月,何长工亲自到沈阳为学校选址,学校由哈尔滨迁至沈阳。

1949年3月,学校分为预科和本科,预科学制1年,本科4年。同年,东北兵工专门学校(部分系科)迁往沈阳沈河区青年公园湖旁,改建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

1951年,东北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2年11月,东北兵工专门学校(部分系科)与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工程专科)参与组建北京工业学院,现发展为北京理工大学,其历史沿革参见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历史沿革”。

1953年,东北兵工专门学校(部分系科)迁往沈阳城南,改建为东北第三工业学校(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1955年,东北兵工专门学校(剩余原校区)更名为第二二二技工学校(沈阳第一化学工业学校)。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时期

辽宁建筑工程学校

1951年,沈阳市技术干部学校创建。

1952年,沈阳市技术干部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工业学校,同年再次更名为沈阳市建设工程学校。

1958年,沈阳市建设工程学校升格为辽宁省建设学院。

1964年,辽宁省建设学院改建为辽宁省建筑工程学校。

1973年,辽宁省建筑工程学校更名为辽宁建筑工程学校。

辽宁省建筑工业学校

1958年,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升格为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59年,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本科部分)参与组建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后相继发展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武汉工业大学,现参与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1959年,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剩余原校区)改建为沈阳建筑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沈阳建筑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沈阳建筑工业学校。

1973年,沈阳建筑工业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建筑工业学校。

辽宁建筑工程学院

1977年7月,根据教育部批复,辽宁建筑工程学校、辽宁省建筑工业学校两所学校合并改建为辽宁建工学院。自此,组建了辽宁省唯一的高等建筑学府——辽宁建工学院,学校恢复本科办学。

1979年,辽宁建工学院更名为辽宁建筑工程学院。

1984年7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0年,学校在全国高校办学体制调整中划转辽宁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同年,辽宁省辽阳市建筑工程学校并入,改建为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辽宁建设职工大学并入沈阳建筑工程学院。[5]

沈阳建筑大学时期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

2008年,沈阳建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原辽宁省辽阳市建筑工程学校部分)改建为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实行省部共建。[5]

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重点建设沈阳建筑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6]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沈阳建筑大学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知名校友

在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建大校史调查中,我们也寻找了学校的老校友:

李永安,1942年10月生,北京人,高级经济师。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正部级)、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毕业于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大专班),历任湖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工长,湖北省机械化施工公司团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湖北省基本建设委员会科长、副处长、办公室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经济处处长,清江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兼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共和国60年影响中国经济60人称号。

王宁,男,汉族,1961年4月生,湖南湘乡人(辽宁沈阳出生),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兼福州新区党工委书记。

陈志列,男,汉族,1963年6月生,江苏无锡人,无党派。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1],深圳市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

李宏男,男,汉族,1957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入选辽宁省首批“院士人选培养工程”。历任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院长;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部长;现任沈阳建筑大学副校长。作为负责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SCI论文170余篇,主编与参编规程规范8部。

其中老校友王占平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他与老伴对于母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王占平和老伴都是沈阳人,都于1962年考入母校,又被编在了一个班,入学时是工业企业电气装备专业123班,如今他看到母校为迎接建校70周年,精心制作的视频及活动,勾起了他对于母校深深的回忆。

王占平,1962年—1966年就读于我校工业企业电气装备专业,1967年起任职于中国建筑工程部八局第二安装公司,期间参与了“三线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山西省和苏州市重

点工程等多项建设工作,参编了《山西省建筑安装分项工程工艺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先后担任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太原市建筑市场评标专家组成员。学校教学成果

2005年-2011年,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0项。

2001年-2011年,学校承担教改立项课题国家级11项,省(部)级124项。日前,我校又有5项课题获批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15项课题获批2011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

2008年-2011年,学校教师在全国第三、四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学校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大赛中,学校教师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在辽宁省第十、十一、十二届教育软件大赛中,学校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

实践总结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 年,至今更名数次,特别是建校的前三十年间,校址多次迁移,隶属关系数度改变。直到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

经过恢复调整和改革,学校由一个单科性学院发展成为土建类学科专业齐全,以土木建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主要专业为特色的、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理农法等学科的建设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工程管理等主干专业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国家建设部的专业评估,标志着学校土建类学科整体水平居于国内前列,部分学科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次建大校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既使团队成员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建大的历史,也为大家提供了一次与校友亲密交流,了解校友对母校的印象和指导现状的机会,这对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荣誉感得到了增强。

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小组成员的调研活动,与校友的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了母校的故事。同时祝愿建筑大学的越来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