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放大器电路图设计

op放大器电路图设计
op放大器电路图设计

op07的功能介绍:O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由于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OP07A最大为25 N),所以OP07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

措施。OP07同时具有输入偏置电流低(OP07A为i2nA)和开环增益高(对于OP07A为300V/mV )的特点,这种低失调、高开环增益的特性使得OP07特别适用于高增益的测量设备和放大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等方面。

特点:

超低偏移:150 N最大。

低输入偏置电流:1.8 nA 。

低失调电压漂移:0.5 N/C 。

超稳定,时间: 2 Mmonth 最大

高电源电压范围:d3V至i22V

N DIPS

(Plastic Package)

图1 OP07外型图片

OP07管脚图

OP07芯片引脚功能说明:

1和8为偏置平衡(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地, 5空脚6为输出,7接电源+

Offs^tN 训 2

Vcc*

Output

NC.

In 阳tn? inp 仝

'be'

Offset Null 1 In 「Orting Input Non-tn-^^ng Input

7 6 5 RtB

me

FipUt

Hui

is

图3 OP07内部

电路图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最大额定值

Sy

mb

Value Unit ol Parameter 参数

数值单位符

VC

Supply Voltage 电源电压±22 V C

Differe ntial In put Voltage 差分输入电

Vid ±30 V 压

Vi In put Voltage 输入电压±22 V Top -40 to

Operat ing Temperature 工作温度C er + 105

Tst -65 to

Storage T emperature 贮藏温度c

g + 150

电气特性

虚拟通道连接二±15V , Tamb = 25 C (除非另有说明)

Sy

Uni mb

典最t

ol Parameter 参数及测试条件最小

型大单符

位号

6 1

5 In put Offset Voltage 输入失调电压0 °C 0

Vio - N W Tamb <+70 C 2

5

Long Term In put Offset Voltage

0. M

Stability-( note 1) 长期输入偏置电压的- 2

4 Mo

稳定性

1

DVi Input Offset Voltage Drift 输入失调电0. 凶/

o 压漂移 5 C

8

In put Offset Curre nt 输入失调电流0. 6

lio - nA

0 C

5 Dli In put Offset Curre nt Drift 输入失调电

o 流漂移

In put Bias Curre nt 输入偏 置电流

lib

0 C

DIi Input Bias Curre nt Drift 输入偏置电流 1 b 漂移

5 Ope n Loop Output Resista nee 开环输

6 Ro

-

出电阻

0 Differe ntial In put Resista nee 差分输 3 Rid

- 入电阻

3 1

Com mon Mode In put Resista nee 共 Rie

-

2

模输入电阻

0 ±

Vie In put Com mon Mode Voltage Ra nge ±13

3.

m

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0 C

5

Com mon Mode Rejeeti on Ratio (Vi 1

CM

100

=Viem min)共模抑制比 0 C

97 1.

5

+70 C

0 5 pA/ 0 C

7

nA 9

5 pA/ 0 C

-

Q

-M Q

-G Q

- V

-dB

V/ □

1 - 7

Supply Voltage Rejectio n Ratio 电源

1

SV

90

电压抑制比(VCC = ±to ±8V) 0 C <

0 -

dB

R

86

Tamb <+70 C

4

4

0 ±

±2

3 ±

±11.

2. 5

VCC

= ±15, RL

Large

120

0 -

=2K Q ,VO = ±0V,

Sig nal

V/ Voltage

0 C

100

-

mV

Gai n

大信

4

VCC

=±3V, RL =

号电压增益

100

0 -

Av d

500W ,VO = ±.5V

Output RL= 2k Q Vo Voltage

pp

Swing 输出

电压摆幅

RL= 1K Q RL = 10K Q

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TDA2030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题目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 二、给定条件 设计一款额定输出功率为10 ~ 20W的低失真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要求电路简洁,制作方便、性能可靠。性能主要指标: 输出功率:10 ~ 20W(额定功率); 频率响应:20Hz ~ 100kHz(≤3dB) 谐波失真:≤1% (10W,30Hz~20kHz); 输出阻抗:≤0.16Ω; 输入灵敏度:600mV(1000Hz,额定输出时) 三、设计内容 1.根据具体电路图计算电路参数 2.选取元件、识别和测试。包括各类电阻、电容、变压器的数值、质量、电器性能的准确判断、解决大功率放大器散热的问题。 3.了解有关集成电路特点和性能资料情况 4.根据实际机壳大小设计1:1印刷板布线图 5.制作印刷线路板 6.电路板焊接、调试(调试步骤可以参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 导书》有关放大器测试过程 7.实训期间必须遵守实训纪律、听从老师安排和注意用电安全。 四、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基本内容 注意:将输入电位器调到最大输入的情况。 1.测量输出电压放大倍数A u 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4v,输入信号1KHz 70 mv(振幅值100mv),输出负

载电阻分别为4Ω和8Ω。 2.测量允许的最大输入信号(1KHz)和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测试条件:①直流电源电压14v,负载电阻分别为4Ω和8Ω。 ②直流电源电压10v,负载电阻为8Ω。 3.测量上、下限截止频率f H 和f L 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4v,输入信号70mv(振幅值100mv),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负载电阻为8Ω。 五、参考资料 TDA2030简介:TDA 2030 是一块性能十分优良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其主要特点是上升速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在目前流行的数十种功率放大集成电路中,规定瞬态互调失真指标的仅有包括TDA 2030 在内的几种。我们知道,瞬态互调失真是决定放大器品质的重要因素,该集成功放的一个重要优点。 TDA2030 集成电路的另一特点是输出功率大,而保护性能以较完善。根据掌握的资料,在各国生产的单片集成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的不过20W,而TDA 2030的输出功率却能达18W,若使用两块电路组成BTL电路,输出功率可增至35W。另一方面,大功率集成块由于所用电源电压高、输出电流大,在使用中稍有不慎往往致使损坏。然而在TDA 2030集成电路中,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保护电路,一旦输出电流过大或管壳过热,集成块能自动地减流或截止,使自己得到保护(当然这保护是有条件的,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保护功能而不适当地进行使用)。 TDA2030 集成电路的第三个特点是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在现有的各种功率集成电路中,它的管脚属于最少的一类,总共才5端,外型如同塑封大功率管,这就给使用带来不少方便。 TDA2030 在电源电压±14V,负载电阻为4Ω时输出14瓦功率(失真度≤0.5%);在电源电压±16V,负载电阻为4Ω时输出18瓦功率(失真度≤0.5%)。该电路由于价廉质优,使用方便,并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款式收录机和高保真立体声设备中。该电路可供低频课程设计选用。 双电源供电BTL音频功率放大器 工作原理:用两块TDA2030 组成如图1所示的BTL功放电路,TDA 2030(1)为同相放大器,输入信号V in通过交流耦合电容C1馈入同相输入端①脚,交流闭环增益为K VC①=1+R3 / R2≈R3 / R2≈30dB。R3 同时又使电路构成直流全闭环组态,确保电路直流工作点稳定。TAD 2030(2)为反相放大器,它的输入信号是由TDA 2030(1)输出端的U01经R5、R7分压器衰减后取得的,并经电容C6 后馈给反相输入端②脚,它的交流闭环增益K VC②=R9 / R7//R5≈R9/R7≈30dB。由R9=R5,所以TDA 2030(1)与TDA 2030(2)的两个输出信号U01 和U02 应该是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即: U01≈U in·R3 / R2

超重低音耳机放大器

超重低音耳机放大器 发布:电子diy来源:萬用電路板发布时间:2013-09-05 01:01:22 ?标签:超重低音耳机功放 ?成本:10元 ?人气:2563 ?器件:TDA2822 ?难度:1 ?得分:719分 这不是一款普通的耳机放大器,我在它前级加入低音提升电路后,可以让你使用耳机听到高保真的音响效果,特别是重低音效果,逼真感很强以至于用它听的时间长了会让人感到头晕,使用它必须得注意:你的耳机要能经得住低音的考验! 电路原理图(点击放大) 该电路中,前级采用无源衰减式音调控制电路,后级是用小功放芯片TDA2822M做的功率放大器,以便更强劲地驱动耳机。电路元件除了C5-C8这四个电容使用电解电容外,其它小电容全部使用涤纶电容。按照如上的电路,高低音均提升近10DB。为了增大低音成

分的比例,建议大家把R3和R4短路掉,以减小高音提升量,这时从耳机中出来的声音也更加柔和。如果还要增大低音提升量,可以减少C3和C4的取值。 使用这个超重低音耳机放大器大家必须了解一些问题: 1、耳机的素质,喜欢听低音的朋友,一定不能只在电路上下功夫,耳机的作用更大,一个好的耳机能将电路产生的音频信号淋漓尽致地发挥,听感也更加自然。而有些耳机本不具备很宽的频率响应,再怎么提升音源的低音成分都听不到很明显的效果,这种耳机不要使用。再者,有些国产耳机在低音增强时明显失真了,此时如果长时间在很强低音的情形下,势必会损伤耳机。 2、不要过分追求低音效果,毕竟是耳机不是音响,不能采取像重低音放大器那样的分频放大法,电路能有10DB的提升量就足矣。 3、不要使用大音量,对听力是相当有害的。 作品实物图:

耳放制作HIFI耳机放大器 PCB 电路图 及全套设计资料

对于47耳放的完美改进制作高保真耳机放大器 之前一直折腾功放听桌面音箱,半年前忽然打算用用耳机了,于是入了森海的HD595。 虽然50欧的阻抗不算高,但是要发挥出设备的实力耳放还是少不了的。 所以,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耳放。 这期间参考了大量关于耳放的资料,最终决定以47耳放电路为基础并加以改进制作一个比较完美的耳机放大器。便动手做了起来。 一、放大部分 47耳放是一位外国人设计的电路,电路如图。 因为电路中有较多以47为参数的元件所以称作47耳放。 传说中的47耳放结构其实是很简单的, 第一级运放进行负反馈控制放大倍数进行比例放大, 第二个运放进行电压跟随,降低放大器内阻,增加了输出电流,并做声音修饰。 两个运放输出经过两个47欧匀流电阻输出致耳机。 因为反馈取样点在47电阻之后,所以不用考虑电阻带来的损耗。 曾经在网上看过很多47耳放的PCB设计,虽然47耳放的电路十分简单,但是很多PCB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布线问题,有些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强,甚至在淘宝上看到很多看似很漂亮的板子却有很大的交流声。所以自己决定做一个比较完美的47耳放以便把这个电路的能力发挥出来。 于是,开工了。 首先线路图

电路没有添加音量电位器,只做了放大部分。这样一来功能比较独立,方便以后的各种组合。 47原设计使用的运放是OPA2132,这个运放是FET输入型的,所以内阻极高。而且在低电压下可以正常工作,失调电压与失调电流极小,算是比较高档的运放了。当然OPA2132的价格也是很高档的。我作为0收入人士必然不能把这种高档传承下去,于是我选用了这年头满大街都是的NE5532。NE5532虽然指标相对于OPA2132较差,但是工作于+-15V时音色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单片5532耗电相对较大,两片并联就更不用说了,双15V下耗电可想而知。这就意味着这款耳放将要脱离便携式耳放的范畴转型向台式耳放了。 由于5532失调电压较高而且又是NPN管输入的,如果使用原设计必然会引来较大的输出中点漂移,经过测试最大有30多MV。所以我在反馈电阻的位置串联了电容,也就是C03 C04两个电容,将直流反馈变为交流反馈,这样可以使输出中点控制在1MV以下。换成其他运放如果没有中点问题这个电容的位置可以直通。 反馈采样部分依然从输出取,并在R05 R06 上面并联了C05 C06,作用是超前补偿,不需要的话可以留空。 电源部分增加了两个退耦电解电容C07 C08,并习惯性的在两个电解上并联了小电容C09 C10。 最后增加伏地电阻R。伏地可以吸收一部分地线的干扰信号让信号地更加纯净。当然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在布线的时候可以在视觉上隔离信号地与电源地,为合理布线带来方便。 线路做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布线了。 话说这个47耳放市面上卖的款式很多,但是在设计PCB的时候好像只注重外观而忽略了对布线的要求,最终导致一些电路声音不好,严重的甚至出现交流声。 吸取了别人的经验教训,所以在画这个板子的时候就注意了很多。 退耦电容两两一组,原则为电源经过退耦电容再连接至IC,这样可以有效吸收放大器工作时候产生的耦合信号,也可以避免由于电源线过长引起的干扰信号进入放大器。 简单说下地线。地线主要分为电源地和信号地,这两个地也可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作用不同。电源地主要提供大电流电源,一般功率输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详解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正弦波幅度≤5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 条件下,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如下要求: 1、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M≥8W。 2、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3、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3%。 4、输入阻抗R i≥100kΩ。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 音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二、设计方案分析 根据设计课题的要求,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可由图所示框图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各部 分电路的特点及要求。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

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 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

HIFI耳机放大电路大全

HIFI耳机放大电路大全 对音响发烧友来说,发烧音响就等于烧钱,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十分宽裕的发烧族来说,玩耳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不需要太多的钱的最佳发烧途径了,原因很简单,一般来说,花两三百块钱连市面上劣质的音响器材都难买下来,但是却能买到一副很不错的发烧耳机,而且耳机的频率响应和各项指标一点都不逊于高档的扬声器单元,这也是耳机放大器DIY在国内外流行的主要原因,耳机放大器中,一般优秀的分立元件电路在国内外网站上都见过不少,还有电子管制作的,但是对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就是元器件难以寻找,管子的配对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电子管制作主要的变压器难已解决。 下面应网友的要求,特找来一些易于制作的耳机放大电路,供动手能力好一点的爱好者参考制作,电路图的来源于国内外网站,以及电子杂志。如果有侵犯了你的版权,请通知我,我会删去。 LC-KING A(甲)类耳机放大电路 上图为电路图,电路很简洁,前级放大推动为NE5532或其它类型的OP,U2A为DC SERVER,用于稳定中点的电位,推动级2SD882为NPN型功率三极管,该管工作在甲类状态,因此发热量较大,流经的R11,R31的电流可以通过改变它的阻值来调整,在制作时三极管要加散热器。

LC-KING的AB类放大器电路 上图为LC-KING 的甲已类功率放大电路,后级的放大由对管2SD882(NPN)和2SB772(PNP)TL072为直流伺服电路,起稳定电位的作用。 LC-KING的放大电路比较简洁,制作上并不困难,可以用洞洞板来完成,后极的三极管也可以换成其它的管子。放大器的电源对音质的影响也很大,用洼田电源当然是很好的,也可以用伺服电源,原图的电源有一点复杂,关键是有些元器件很偏,因此没有放到网上。

功率放大器原理功率放大器原理图

袁蒁膃蚇腿肀肃功率放大器原理功率放大器原理 图 芃蚆葿艿袂薇蒆要说功率放大器的原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A)是各种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射机的前级电路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一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以后,才能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射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射频功率放大器。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与效率。除此之外,输出中的谐波分量还应该尽可能地小,以避免对其他频道产生干扰。 螆肇葿蚄蚆芈羁功率放大器原理 衿蚈膂袆袆膁螁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划分为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具有选频滤波作用的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为调谐功率放大器或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在“低频电子线路” 课程中已知,放大器可以按照电流导通角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类工作状态。甲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为360o,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约等于180o;丙类放大器电流的流通角则小于180o。乙类和丙类都适用于大功率工作。丙类工作状态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三种工作状态中最高者。 高频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于丙类。但丙类放大器的电流波形失真太大,因而不能用于低频功率放大,只能用于采用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谐振功率放大。由于调谐回路具有滤波能力,回路电流与电压仍然极近于正弦波形,失真很小。除了以上几种按电流流通角来分类的工作状态外,又有使电子器件工作于开关状态的丁类放大和戊类放大。丁类放大器的效率比丙类放大器的还高,理论上可达100%,但它的最高工作频率受到开关转换瞬间所产生的器件功耗(集电极耗散功率或阳极耗散功率)的限制。如果在电路上加以改进,使电子器件在通断转换瞬间的功耗尽量减小,则工作频率可以提高。这就是戊类放大器。 我们已经知道,在低频放大电路中为了获得足够大的低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低频功率放大器,而且低频功率放大器也是一种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交流输出的能量转换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特点都是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但二者的工作频率和相对频带宽度却相差很大,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低,但相对频带宽度却很宽。例如,自20至20000 Hz,高低频率之比达1000倍。因此它们都是采用无调谐负载,如电阻、变压器等。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高(由几百kHz一直到几百、几千甚至几万MHz),但相对频带很窄。例如,调幅广播电台(535-1605 kHz的频段范围)的频带宽度为10 kHz,如中心频率取为1000 kHz,则相对频宽只相当于中心频率的百分之一。中心频率越高,则相对频宽越小。因此,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由于这后一特点,使得这两种放大器所选用的工作状态不同:低频功率放大器可工作于甲类、甲乙类或乙类(限于推挽电路)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则一般都工作于丙类(某些特殊情况可工作于乙类)。 近年来,宽频带发射机的各中间级还广泛采用一种新型的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它不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而是以频率

音频放大器原理图

音频放大器原理图 音频放大器已经有快要一个世纪的历史了,最早的电子管放大器的第一个应用就是音频放大 器。然而直到现在为止,它还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前进。主要因为人类的听觉是各种感觉中的相当重要的一种,也是最基本的一种。为了满足它的需要,有关的音频放大器就要不断地加以改进。 音频放大器简介 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 势。从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到作为娱乐设备的MP3播放器,已经成为差不多人人 具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陆续将要普及的还有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等等。所 有这些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音频输出,也就是都需要有一个音频放大器;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是电池供电的。都希望能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就是在这种需求的背景下,D类放大器被开发出来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在保持 最低的失真情况下得到最高的效率。 高效率的音频放大器不只是在便携式的设备中需要,在大功率的电子设备中也需 要。因为,功率越大,效率也就越重要。而随着人们的居住条件的改善,高保真音响设备和更高档的家庭影院也逐渐开始兴起。在这些设备中,往往需要几十瓦甚至几百瓦的音频功率。这时,低失真、高效率的音频放大器就成为其中的关键部件。 音频放大器背景 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信号音量和 功率级都要理想一一如实、有效且失真低。音频范围为约20Hz?20kHz,因此放大 器在此范围内必须有良好的频率响应(驱动频带受限的扬声器时要小一些,如低音喇 叭或高音喇叭)。根据应用的不同,功率大小差异很大,从耳机的毫瓦级到TV或PC 音频的数瓦,再到迷你”家庭立体声和汽车音响的几十瓦,直到功率更大的家用和商 用音响系统的数百瓦以上,大到能满足整个电影院或礼堂的声音要求。 音频放大器的一种简单模拟实现方案是采用线性模式的晶体管,得到与输入电压 成比例的输出电压。正向电压增益通常很高(至少40dB)。如果反馈环包含正向增益, 则整个环增益也很高。因为高环路增益能改善性能,即能抑制由正向路径的非线性引起的失真,而且通过提高电源抑制能力(PSR)来降低电源噪声,所以经常采用反馈。 音频放大器类别 长期以来,高品质音频放大器的工作类别,只限于A类(甲类)和AB类(甲乙类)。

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资料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 24 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 2.1 功率放大电路 (2) 2.2放大器原理 (2) 2.3方案设计 (3) 2.3.1 前置放大极 (4) 2.3.3 三极管性能的简单测试 (4) 2.3.3 电路形式的选择 (4) 2.3.4 电路原理 (5) 第三章仿真及电路焊接及调试 (6) 3.1 Protues 简介 (6) 3.2 原理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6) 3.3 电路板的制作 (9) 3.4 电路焊接 (9) 3.5 元器件安装与调试 (10) 第四章元器件介绍 (11) 4.1 LM386 (11) 4.2 9013晶体管 (12) 4.3电容 (13) 4.4 扬声器 (13) 4.5驻极体 (14) 第五章总结 (15) 致谢 (16) 附录 (17)

第一章绪论 现在多用于高校功放课程设计的有两种电路,一种是集成功放 LM386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一种是集成功放TDA2030A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我们此次的课程设计所用的芯片是集成功放LM386。 本次音频功率放大系统的设计,我们采用了LM386音频功率放大器作为核心元件。它具有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应用LM386时,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20。但在1脚和8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 200。输入端以地位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在6V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24mW,使得LM386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

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

闽南师范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 姓名:庄伟彬 学号:1205000425 系别: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12级 指导教师:周锦荣老师 2014年 5月 1 日

目录 一系统设计┄┄┄┄┄┄┄┄┄┄┄┄┄┄┄┄ 2 1.设计任务┄┄┄┄┄┄┄┄┄┄┄┄┄ 2 2.设计要求┄┄┄┄┄┄┄┄┄┄┄┄┄ 2 二电路设计原理┄┄┄┄┄┄┄┄┄┄┄┄ 3 1.系统原理┄┄┄┄┄┄┄┄┄┄┄┄┄ 3 2.方案比较┄┄┄┄┄┄┄┄┄┄┄┄┄ 3 3.芯片介绍┄┄┄┄┄┄┄┄┄┄┄┄┄┄8 三PCB布板┄┄┄┄┄┄┄┄┄┄┄┄┄┄ 10 四实物安装与调试┄┄┄┄┄┄┄┄┄┄┄┄ 11 1.实物图┄┄┄┄┄┄┄┄┄┄┄┄┄11 2.测试的波形┄┄┄┄┄┄┄┄┄┄┄12 3.实验结果分析及与理论对比┄┄┄┄┄ 15 五附录┄┄┄┄┄┄┄┄┄┄┄┄┄┄┄┄┄ 15 1.设计总结┄┄┄┄┄┄┄┄┄┄┄┄┄┄┄┄┄┄15 2. 原件清单┄┄┄┄┄┄┄┄┄┄┄┄┄┄┄┄┄┄15 3.参考文献┄┄┄┄┄┄┄┄┄┄┄┄┄┄┄┄┄┄ 16

摘要:本方案采用LM358,LM386集成运放芯片,外加电阻、电容等元器件调整、滤波,滑动变阻器实现音量可调,构成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推动扬声器发声。 关键词:LM358;LM386;音频放大 一系统设计 1 设计任务 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LM386设计一个简易音频功率放大器。 2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简易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要求如下: (1)系统主要由前置放大电路和后级功率放大器电路构成,电路具有音量可调; (2)前置放大电路主要有集成芯片LM358构成;后级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由集成芯片LM386音频功率放大芯片构成; (3)要求输入音频信号在10mV/1kHz时,输出功率1 (负载:8Ω),输出音频信号无 Po W 明显失真,输出功率大小可调; (4)系统测试可以由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音频信号,系统所需电源可由实验室现有学生电源提供; (5)完成相应的电路原理图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及相关结果测试; (6)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TDA2822电路图详解

TDA2822详解,(后附电路图) 一般的集成功放电路外围元件较多且需要较大的散热器。本文介绍的功放电路简单,自制方便。TDA2822集成功放电路常用在随身听、便携式的DVD等音频放音用;功率不是很大但以可以满足您的听觉要求了,且有电路简单、音质好、电压范围宽等特点,是业余制作小功放的较佳选择。 制造商: STMicroelectronics TDA2822 产品种类: 音频功率放大器(Audio Power Amplifier) 产品类型: Class-AB(AB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输出功率: 1.7W 输出类型: 1-Channel Mono or 2-Channel Stereo(桥接单声道或立体声双声道) 可用增益调整: 39 dB 总谐波失真+噪声(THD+N): 0.2 % @ 8 Ohm(Ω) @ 500 mW 电源电压(最大值): 15 V 电源电压(最小值): 1.8 V 电源类型: Single(单电源) 电源电流: 12 mA 最大功率耗散: 4000 mW 最小工作温度: - 40°C 最大工作温度: 85°C 封装/箱体: PDIP-16 封装: Tube 音频负载电阻: 8 Ohm(Ω) 输入偏流(最大值): 0.1 μA (Type,典型值) @ 6V 输入信号类型: Single 输出信号类型: Differential or Single 集成电路TDA2822M为8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如果买不到可用TDA2822代替, TDA2822 TDA2822的封装与TDA2822M相同,它们区别在于:TDA2822M从3V到15V 均可工作,而TDA2822的最高工作电压只有8V。使用TDA2822必须把电压降到8V以下。R1的数值要求不拘,一般选用10k的碳膜电阻。C1可选用0.1uF的涤纶电容,C2为100uF/16V的电解电容。 使用时应注意:由于本功放为直接耦合,所以输入信号不能带直流成分。如果输入信号有直流成分则必须在输入端串接一只4.7-10uF左右的电容隔开,否则将有很大的直流电流流过扬声器,使之发热烧毁。在实

2.4G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2.4G 射频双向功放的设计与实现 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互连时,无线局域网的低功率与高频率限制了其覆盖范围,为了扩大覆盖范围,可以引入蜂窝或者微蜂窝的网络结构或者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扩大覆盖半径等措施来实现。前者实现成本较高,而后者则相对较便宜,且容易实现。现有的产品基本上通信距离都比较小,而且实现双向收发的比较少。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距离扩展射频前端的方案与硬件的实现,通过增大发射信号功率、放大接收信号提高灵敏度以及选择增益较大的天线来实现,同时实现了双向收发,最终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与IEEE802.11b/g兼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双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双向功率放大器设计指标: 工作频率:2400MHz~2483MHz 最大输出功率:+30dBm(1W) 发射增益:≥27dB 接收增益:≥14dB 接收端噪声系数:< 3.5dB 频率响应:<±1dB 输入端最小输入功率门限: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 在95年的audio&techniek杂志上看到了一篇Rudy Van Stratum先生发表的一个电子管的耳机放大器电路,不过,Stratum先生也没有实作过,仅仅是一个电路,这个电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他具有以下特点: 1。电路简洁,两个声道一个只需要2只双三极管,这个是我见到最简单的耳机放大器电路。 2。可以驱动低阻耳机。 3。两级放大之间使用直接偶合电路。 4。无大环路负反馈。 5。单端甲类输出。

我按照这个电路实作了一台,经过这段时间的试听(超过三个月时间,使用CD、磁带等不同信号源)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一台非常好的耳机放大器。经过我略微修正的电路如图1所示,它第一级使用双三极管ECC88中的一个作共阴极放大,第二级使用双三极管6AS7G中的一个作阴极输出,两级之间直接藕合,在原来电路图上我加了一个音量电位器和ECC88的栅漏电阻,输出电容也由100uF增加到200uF,增加电容容量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我要使用低阻抗的32-60欧的耳机,另外我手中也恰好有这种电容,经过测试,使用60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12Hz,使用32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22Hz。这台机器的外观处理很简单,我的第一台原型机使用了装饰用的宝丽板作机壳,我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它,他的声音细节非常精确,可以听出更多的细节和空气感,本来阴极输出器有声音暗淡的名声,令人厌烦不敢恭维,但是这个电路改变了我的认识,呈现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并能紧紧抓住你注意力的声音,弱音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明显,举个例子,你可以听出不同大提琴之间音色的区别,我的晶体管耳机放大器与之比较,就显得声音发硬,呆滞,高频有毛刺感,结像力不足,我想这是因为这台电子管耳放电路简洁,并且没有大环路负反馈的结果,当然本机为单端输出,而那台晶体管机器电路为推挽也是原因之一。通过一段时间的试听,我非常满意这种声音风格,最后我使用了一个4*8*1英寸的铝合金壳子作为我这台机器的机壳,制作我使用了搭棚焊接,没有使用商品机常见的PCB电路板形式,经过搭配使用森海塞尔HD465,HD580,AKG K240,松下EAH-S30试听,低阻抗耳机的表现要比高阻耳机好,说明本电路适合搭配低阻耳机使用。因为本机电路简单,所以电源对声音的影响至观重要,最初我认为稳压电路效果会好一点,使用了复杂的晶体管稳压电路提供能量,用了两个BC459作稳压调整管,发现使用稳压电路对声音并没有带来想像中的改善,甚至声音风格也变得和我的那台晶体管的一样,只好放弃这种想法,采用了传统的电子管整流,不过整流管EZ81非常不好找,最后我定型的电源电路使用了如图的晶体管整流滤波电路,抛弃了稳压部分,电路虽然简单,效果却非常好,和使用电子管整流区别不大。灯丝使用直流供电,这里我使用了可调稳压集成块LT1084CP来作调整,这块IC 要消耗大约10瓦的功率,必须要加散热器来散热,可以把他固定在铝机壳上,整流二极管因为通过电流大,也会变得很热,最好安装空间宽敞一些,有足够的空间通风散热,1K的电阻用于调整输出电压为6.3V。在电源电路中,我没有列出电源变压器的详细资料,可以根据手中的变压器参数变通,保险管使用恰当的数值,开关我使用了两个,主开关控制交流电输入和灯丝接通,次开关控制电子管的高压接入,大约在主开关打开后30秒打开即可。电源电路也使用了搭棚焊接,放在另外的机箱中,与主放大电路分体,尺寸为12*6*2英寸。 测量数据:因为我条件所限,以下列出我所能测量的参数结果: 1、频率响应:10-100KHz-1db(0.775V输出,负载电阻在60-600欧,我的信号发生器所提供的频带就是这个范围,因此我怀疑如果加大输出电容的话,它的参数可能更好); 2、最大输出功率170mW600欧28mW60欧; 3、电压增益8倍(负载600欧,输入100mV输出800mV,音量电位器拨到最大位置)1KHz,10KHz,20KHz 的曲线看起来非常完美,而低频和极高频(小于100Hz,大于50KHz)的曲线和所用输出电容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我想这些数据表明这台耳机放大器的品质很好,但是最好的测量仪器还是人的耳朵。 元件选择:放大电路:P1-ALPS RK-27112100K电位器R1-1M/1瓦炭质电阻R2-33欧/0.5瓦金属膜电阻R3-47K/1瓦炭质电阻R4-820欧/1瓦炭质电阻R5-4.7K/5瓦线绕电阻R6-3.3K/10瓦阻C1,C2-220uF/400V,日本Nichicon电解电容C3-220uF/100V,日本Nichicon电解电容C4-0.22uF/250V,聚丙烯电容V1-E88CC/Brimar V2-6AS7G/RCA其他元器件尽量使用性能较好的,这个对声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C1,R5,C2为两声道共用。2.灯丝供电不要悬浮起来,要良好接地以避免引入交流哼声。当短路输入端子或者接一个低阻抗的信号源,可以发现本机的信噪比非常高,几乎没有交流哼声和噪声,音量电位器转到最大,事实上,噪声增加也不多。电源电路P2-1K可调电阻R8,R9-6.8欧/1瓦炭质电阻R10,R11-180欧/0.25瓦金属膜电阻C5,C6-22nF/1000V聚丙烯电容C7,C8-100uF/450V F&T电解C9-1uF/250V飞利浦聚丙烯电容C10-22000uF/25V思碧电解C11-10uF/63V飞利浦电解C12-100uF/35V Roederstein电解IC1-LT1084CP Linear Technology公司产D1,D2-IN4007D3-D6-P600A 6A/50V T1-30瓦电源变压器,次级2×115V T2-50瓦电源变压器,次级9V L1-扼流圈,10H/90mA,直流电阻270欧www.ShareDIY线绕电阻R7-10K/0.5瓦炭质电阻。

耳机中的基本电路知识

耳机中的基本电路知识 一. 常用的描述耳机性质的术语: 1)工作点:如把欲分析的电路划分成两个二端网络A和B,在同一坐标系下分别画出两个网络的伏-安特性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称为工作点。工作点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既是A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也是B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 2)阻抗匹配:计算实际电源的输出功率,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负载电阻为当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这就是阻抗匹配。在实际电路中,追求阻抗匹配的时候并不多,因为阻抗匹配时虽然输出功率最大,但是有一半的功率都消耗在内阻上了,效率太低。为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也为了避免后端的负载对前端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后端的输入阻抗一般要比前端的输出阻抗大若干个量级。 3)音源:从电路的角度来看,音源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如果假设声音信号频率固定,则音源是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电压源等效模型来描述。为了尽量使音源的输出信号不受后端负载的影响,音源的输出阻抗相当低,一般都只有几欧姆甚至1欧姆以下,音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接近理想的电压源。 4)放大器:音源信号频率固定的前提下,可以把放大器看成一个线性有源四端网络。实际的放大器可以看成两个带有内阻、工作范围受限的电源,其中输出端的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与输入端的电压成正比。需要注意的是对四端网络来说,从输入端看进去的阻抗可以和从输出端看进去的阻抗不一样。为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音源的影响,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当高,一般都有十几千欧甚至几十千欧。因此,放大器输入端的伏-安特性曲线接近理想的电流源。 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原本也应该尽量小,但是由于需要调节音量,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是可调的。调节输出阻抗的大小,就可以改变耳机音量。设输入端的电压为Uo,放大系数为A,则输出端的最大电压 为AUo。放大器输出端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经过Y轴上一个定点的一系列直线。 5)耳机:在假设音源信号频率固定的前提下,可以把耳机看成一个线性无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阻。耳机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电阻的一样,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发声原理不同,耳机可以分成动圈式、压电式和静电式三种(静电耳机接触机会少,不作讨论)。动圈耳机的原理是将带电线圈放在磁场中,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从而带动振膜发声。带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电流越大,受力越大。压电耳机的原理是在压电材料的两面施加电压造成压电材料产生形变,从而带动振膜发声。压电材料的形变程度与两面的电压成正比,电压越大,形变越大。 二.一个完整的耳机系统。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及原理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及原理是什么? 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很多情况下主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胜任带动整个音响系统的任务,这时就要在主机和播放设备之间加装功率放大器来补充所需的功率缺口,而功率放大器在整个音响系统中起到了“组织、协调”的枢纽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 一、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向负载提供信号功率的放大器,通常称为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工作时,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幅度都比较大,因此具有许多不同于小信号放大器的特点。 l.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功串放大的实质是通过晶体管的控制作用,把电源提供给放大器的直流功率转换成负载上的交流功率。交流输出功串和直流电源功率息息相关。一个功率放大器的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究竟能有多少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呢?我们当然希望功率放大器最好能把直流功率(PE= EcIc)百分之百转换成交流输出功率(Psc=Uscisc)实际上却是不可能的。因为晶体管自身要有一定的功率消耗,各种电路元件(电阻、变压器等)要消耗一定的功率,这就有个效率问题了。放大器的效率η指输出功率Psc与电源供给的直流动率PE之比,即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η=Psc/PE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η=Psc/PE×100% 效率越高,表示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越好。 晶休管在大信号工作条件下,工作点会上下大幅度摆动。一旦工作点跳出输入或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就会出现非线性失真。所以对声频功率放大器来说,输出功率总要和非线性失真联系在一起考虑。一般声频功率放大器都有两个指标棗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不失真输

TA7376组成的耳机放大电路

TA7376组成的耳机放大电路 用头戴式耳机,尤其是小型耳机听音乐,总感到音乐味不够足,在低频段的效果更差。因此用本机增强耳机的低频特性,并采用立体声反相合成的办法,加上内藏简易矩阵环绕声电路,能获得强劲的低音和在较宽的范围内展宽音域。 本机称为超级广场效果。这种扣人心弦的力量,不亚于实况立体声。 电路原理 本机电路大致可分为下面三部分: 1.由电阻电容组成的低频增强电路。 2.利用功率放大器IC的反馈输入,组成立体声反相合成电路。 3.利用功率放大器IC,组成头戴耳机的驱动电路。 从输入端IC之间的电阻电容起到增强低频特性的作用,因为加有电位器,低频部分的增强量可在0--10倍之间连续可调。 立体声反相合成电路IC 2脚和8脚的直流耦合电容之后,由0.47UF和50K的电位器组成。在此电路中,把立体声的广场效果成分中的高音部分左右分别反相后合成,起到增强效果的作用。 用东芝TA7376P推动头戴式耳机。这种IC内藏两个通道,外接元件少,可在低电压下工作。负载阻抗较低时,可重放出动人效果的低频声音。 电源若改用5#电池,用四只串联,电压为6V,可直接驱动高输出的扬声器。若将三个200UF/10V的电容增加到1000UF左右,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元件 所有元件没有什么特殊的。电阻均为1/8W。0.1UF和0.47UF的电容用独石电容,其它的用电解电容。电位器中,20K为双连电位器,50K用带开关电位器。插头用立体声插头。 制作 制作极其简单,即使是初学者,有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要留心IC的脚和电解电容的极性。 电位器的接线比较凌乱,不要搞错了。若没有接线错误和焊接不良,一定会马到成功。 接入头戴式立体声耳机或普通耳机,装入电池,打开开关。若两个旋钮配合得好,收听音乐可得到极其感人的效果,。根据聆听的音乐和音源适当的调整,这就是本机的使用方法要点。 不用说,和小型音响,电视,CD相连会得到更佳的效果。 说明:电路原理图中,W1为双联电位器,用于低音增强,W2为调节混响效果。印刷电路板图中,A1,A2为左右声道输入。电位器W1和W2都固定在盒子的边缘,其中W2为带开关的电位器。 非常好我支持^.^ (0) 0.00%不好我反对 (0) 0.00%分享到:分享此文章到新浪微博分享此文章到开心网分享此文章到人人网分享此文章到豆瓣网分享此文章到腾讯微博加入收藏(1) + 推荐给朋友+ 挑错 相关阅读: [耳机电路图] 立体声耳机放大电路(带有关断功能) 2011-04-16 [功放技术] MAX97220 DirectDrive线路驱动器/耳机放大器2011-03-22 [音响技术] MAX97200 H类DirectDrive耳机放大器2011-03-18 [新品快讯] 首款集成G类耳机放大器模拟子系统PowerWise LM492 2011-02-25 [新品快讯] TI推出集成型低功耗G类耳机放大器2011-01-29 [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LM3886功率放大器原理图及PCB

LM3886原理图: LM3886 _PCB: LM3886 3D效果图:

元器件清单: 说明封装序号0.1U R AD0.2 C14 0.1U R AD0.2 C13 0.1U R AD0.2 C12 0.1U R AD0.2 C11 0.47U RAD0.2 C4 0.47U RAD0.2 C2 0.47U RAD0.2 C3 0.47U RAD0.2 C1 0.7UH AXIAL0.6 L2 0.7UH AXIAL0.6 L1 10 AXIAL0.6 R12 10 AXIAL0.6 R11 100U RB.2/.4 C18 100U RB.2/.4 C17 10A BRIDGE-H1 DBR1 10K AXIAL0.4 R8 10K AXIAL0.4 R7 1K AXIAL0.4 R4 1K AXIAL0.4 R2 1K AXIAL0.4 R3 1K AXIAL0.4 R1 2.7 AXIAL0.5 R10 2.7 AXIAL0.5 R9 20K AXIAL0.4 R16

20K AXIAL0.4 R15 20K AXIAL0.4 R13 20K AXIAL0.4 R14 220P RAD0.2 C16 220P RAD0.2 C15 22K AXIAL0.4 R6 22K AXIAL0.4 R5 22U RAD0.2 C20 22U RAD0.2 C19 4.7U R AD0.2 C10 4.7U R AD0.2 C9 470U RB.2/.4 C8 470U RB.2/.4 C6 470U RB.2/.4 C7 470U RB.2/.4 C5 50P RAD0.2 C22 50P RAD0.2 C21 6800U RB.3/.6 C26 6800U RB.3/.6 C25 6800U RB.3/.6 C24 6800U RB.3/.6 C23 LM3886 ZIP-11V U2 LM3886 ZIP-11V U1 Output PORT2 J1 POWER FLY3 J3 SIG_INPUT PHONE J2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要求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多级电压、功率放大,所设计的电路满足以下基本指标: (1)频带宽度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2)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3)输入阻抗:≥10kΩ; (4)放大倍数:≥40dB;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音10kHz 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6)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7)具有合适频响宽度、保真度要好、动态特性好。 发挥部分: (1)增加电路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2)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3)尽量降低放大器电源电压; (4)采用交流220V,50Hz电源供电。 二、设计要求 正确理解有关要求,完成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5)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6)PCB版图制作与焊接; (7)电路调试及参数测量。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设计报告格式请参见附录一。 三、实验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电子音响设备,它主要应用于

对弱音频信号的放大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增强和处理。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如图1所示。 v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级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 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噪声的晶体管,另外还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一般比晶体管小,而且它几乎与静态工作点无关,在要求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的情况下,采用低噪声场效应管组成放大器是合理的选择。如果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前置放大器,一定要选择低噪声、低漂移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对于前置放大器的另外一要求是要有足够宽的频带,以保证音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按结构划分有五种类型: (1)单管前置放大器 (2)双管阻容耦合前置放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