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考试中的锁院制度

宋代科举考试中的锁院制度

关于科举锁院制度起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说法。侯绍文先生认为唐代已有封闭贡院的做法。1傅璇琮先生倾向于唐代不存在锁院制度,2刘海峰先生认为唐代实行过锁院制度。3但是无论唐代有无锁院制度,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宋代不仅有了锁院制度而且相当的完善。本文就宋代的科举中的锁院制度作一探讨,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科举锁院制度存在的前提

(一)科举考试科目及内容

在论述科举考试的锁院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科举的科目及大概内容,我们可以把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1、定期的考试

定期的考试包括进士、诸科、武举、童子举等,这些又可称为常科。其中,诸科仅行于北宋神宗朝以前,武举、童子举等所取人员有限,所以进士科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主体。因此我们先来看一下进士科,可以说进士科在宋代是始终最受重视的贡举举科目。元人脱脱就认为,有宋一代,“进士得人为盛”4,其考试内容主要有诗、赋、论策、贴经、墨义等。其中贴经主要考《论语》,就像现在的填空题,贴住书中的主要字句,让考生填写;墨义即默写原文和注疏,可见贴经和墨义主要考查举人的记忆力,多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因此也就无法显示个人文采,所以考官们并不把它们作为考校的标准,

1侯绍文《唐宋考试制度史》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3.第78页。

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第230---231页

3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第43页。

4(元)脱脱《宋史》卷156,北京:中华书局,第3604页。

可以说“显是虚设”1诗赋则是测试举人的文辞的,只有足够聪明博学之人才能成就佳作,因此诗赋就成了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论、策则是一种政论性较强的综合性考试,多是提问一些与治理国家有关的内容,考生对此必须有正确的结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可以说论策能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及对时事的认识水平,正如苏轼所说:“试之论,以观其所民是非于古之人,试之策,以观其所以措置于今之世”。2其次是诸科,宋代诸科包括九经、五经、三史、三礼、三传、学究、开元礼、明法等贡举科目。其中九经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9部儒家经典。这是诸科中最难的一科,如果没有过人的博学,是很难中选的。当然,由于难度较大,考上的人数也相应的较少,因此考中后授官优于其他诸科。

五经科主要以《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五部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难度次于九经。三史科主要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书为考试内容三礼科主要以《周礼》、《礼记》、《仪礼》为考试内容。三礼科应试者很少,因其“所习浩大,精熟成尤难”3三传以《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为考试内容。学究的考试内容是在《周易》、《尚书》、《毛诗》三经中考一经或两经,并兼论《论语》、《尔雅》、《孝经》。明法科也是唐代贡举科目之一,它是为了选拔熟悉法令的法官而设,它在宋初刚设立时,录取人数不少,但后来因“旧制,明法最为下科”4,也就是说当时世人看不起明法出身的人,故应试者就很少了,以致最后被废置。第三我们再来说

1《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30, 《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

2《苏轼文集》卷49,《谢梅龙图书》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0,景德二年七月丙子。

4《忠肃集》卷4,《论取士乞复贤良科疏》。

一下常科中的武举。武举顾名思义,以武艺的高低举人。考试的内容有策问兵法和考核武艺水平。其实唐代已有武举,但宋初由于抑武精神的指导,没有开科,直到宋真宗咸平年间,才下令讨论恢复武举。宋仁宗天圣四年

(1026),开始复置武举科。但是宋代统治者始终执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当时社会上也有歧视军人的风气,所以,武举的地位很低。

2、不定期的考试

不定期的考试有制举和童子科。制举又称特科、大科、贤良科。它与汉唐所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有继承关系。唐代制举之目多达80多种,大都是根据需要随时设置,像张九龄、裴度等名臣皆出此科。然到宋代制举曾几度罢复,所设科目比唐代也少了很多。但《宋史》卷155《选举志序》曰:“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又由此可见在宋代科举中,制科的地位蛮高,但从未兴旺过,应试者很少。1其中宋代制科中宏词科、博学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又通称词科。词科对报考人员的资格有特殊要求。北宋时,只允许有进士出身的人应试。南宋初改为博学宏词科后,官员不论有无出身,都可以报考,但“归明、流外、进纳人及犯赃罪人”2除外。理宗朝,又规定必须是有出身的人,才能报考。其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朝廷日常所用的文体它们是宋代选拔特殊人才的科目,往往下诏求荐,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察举制的特点,录取人数少。其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与进士诸科大为不同,被录取去者多获重用。童子科又称童子举。

只要是15岁以下儿童,学业有成,能通经作诗赋者都可以应举。皇帝往往亲自主持,没有固定的试期和录取名额。北宋名臣晏殊早年便是名噪一时

1祝尚书先生在《宋代制科制度考论》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宋代制科被冷落的原因,在此不在多说。

2《宋会要辑稿·选举》12之11,绍兴三年七月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