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

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1001

学生付迎欣

学号 20102221056

指导教师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八日

学院经济学院专业金融学学生付迎欣学号 20102221056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浅析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部署。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银行业务拓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银行业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尹程(2012)依据1994-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果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商业银行与城镇化二元协同的因果关系和历史溯源。沈炳熙(2013)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

巨大的投资需求,对金融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对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进行测算并对金融服务进行新的布局。陈万海(2013)认为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降低了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

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剖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发展方向,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聚集效应,并探索在此之下银行业发展的契机,针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选题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20年驱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引擎。城镇化进程将深刻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必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内容。新型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作为

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应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要求,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潜在机遇。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与发

展方向开始研究,总结城镇化进程中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探讨

银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分析城镇

化发展进程,总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银行业的发展机遇。本文的实

践意义在于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城镇化进程中调整发展目标与经

营策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开始研究,总结城镇化进

程中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探讨银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 1 -

济南大学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部分概括新型城镇化的含义,简要阐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与发展方向;第三部分,总结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聚集效应,并在

此基础上探讨银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土地和

房地产开发、现代服务业及产业升级等领域面临的发展机遇;第四

部分,在上述三部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银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可能

面临的风险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

论文的撰写提纲: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含义

(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三、城镇化过程中的聚集效应为银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一)城镇化过程中的聚集效应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银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银行业的金融风险防范

(一)强化项目贷款风险防范,降低贷款风险

(二)加快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二)密切关注地产动态,严控金融风险

(三)区别对待新兴产业,规避未知风险

(四)健全个人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2.研究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型化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方向进行分析,总结商业银行在助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并针对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提供建议对策,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城镇化进程中调整发展目标与经营策略提供参考。由于数据材料的限制及个人水平有限,这篇论文还存在很多问题,对相关问题的论述还很浅显,但最终形成了本篇论文。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来说,运用定性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城镇化过程中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聚集效应进行分析。在分析城镇化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各方面的机遇分析时,列举多个实例表明城镇在各领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最终形成一片合格的毕业论文。

- 2 -

济南大学

四、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前进,2012(12):4-20.

[2] 浦善新. 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时代的背景[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刘立峰. 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宏观经济

究,2013(5):3-6.

[4] 郭田勇,褚蓬瑜. 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89.

[5] 张国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j]. 中国集体经

济,2013(3):14-15.

[6] 蒋晓岚,程必定.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3(2):130-135.

[7]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n]. 人民日报,2013(9)

[8] 巴曙松. 新阶段城镇化带来投资需求[n]. 中国经济时报, 2013(3).

[9] 孙汉鼎.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金融发展研究,2011(2):65-66.

[10] 陈万海. 浅析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j]. 现代商业,2013,24:23.

[11] 阙国平.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与银行责任[j]. 甘肃金

融,2013(6):55-56.

[12] 李忠. 银行业支持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改革与开放,2013(7).

[13] 蒋怡.地方商业银行助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发展思考[j]. 财政金融,2013(6):55-56.

[14] bjorn wellenius, vivlen foster, christina malmberg-calvo. private provis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competing for subsides[j].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august,2004

[15] woo seok jang,woojin chang.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a case of technology guarantee system in

korea[j].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novation,2008,12(4)

- 3 -

济南大学

五、指导教师评语

六、审核意见

- 4 -

济南大学

【篇二:小城镇建设开题报告.doc】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0春行政管理本科学号:1062001202336 郭世慧

【论文题目】试论如何加快董志镇小城镇建设步伐

一、选题意义

【论文摘要】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才能从根本上为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积极的条件,才能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城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磨擦与对立,又具有相互需要、协调发展

的内在要求。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

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城乡交通和运输

一体化;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精神文明建

设一体化.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城市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力拉动经

济增长。当前农村消费水平低是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农

村居民消费水平仅相当于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的20%,农村存在着

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村消费水平低,主要是农村增收渠道少,农民

增收困难。如果城镇化发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了,农民就可以

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消

费需求。据统计资料表明,甘肃省2001年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消费

品拥有量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的拥有量.另外,农民进城镇自建住房还

是购买商品房,都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城镇房地产业

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仅可以拉

动建材、建筑、装饰、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许

多产业的发展,拉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创造大量农

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实现农民收

入的持续增长。如何把握城乡的各自优势,在城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城乡之间的对立与矛盾,使之优势互补、协调进步、共同

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加

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利用四周时间通过相关调查,选定题目、资料搜集,撰

写开题报告,提交指导老师进行初审。

第二阶段:用一周时间对指导老师指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用一周时间撰写初稿,提交指导老师修改指正。

第四阶段:用一周时间对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缺点进行修改、补充,转交指导老师再审核。

第五阶段:在数次的修改后,再次转交老师指导,并定稿打印。三、研究方法

这次论文我通过在董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查阅有关省、市、区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政策等资料,实地调查,认真研究分析,根据董志镇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四、论文提纲

(一)董志镇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1、地理位置优越,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

2、区位优势明显,对庆阳市区的进一步规划发展具有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4、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的旅游景点。

(二)董志镇小城镇建设的的现状。

1、基础规划已初步形成。

2、基础设施正日趋完善。

3、大型化工企业已陆续落户董志。

(三)董志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

2、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不全,经济基础薄弱。

3、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不够密切。

4、管理体制不健全。

5、乡镇合并与小城镇建设。

(四)进一步加快董志镇小城镇建设的思路

1、科学规划,加强领导体制和观念上的更新。

2、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合理引导, 加强政策宣传,为经济发展服务。

五、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

[2]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附件

4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西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3月6日

教务处印

说明

1.根据商洛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

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

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

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

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

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

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6.“课题来源”一栏用分别为: a.自然科学基金与部、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b.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c.校级基金课题;d.大学

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e.其他。“课题类型”一栏用分别为:

a.工程设计类;b.理论研究类;

c.实验研究类;d.计算机软件设计类;e.文献型综述;f.其它。

7.开题报告采用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商洛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 告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 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 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 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

2016《论中国新型城镇化》1500字小论文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也面对着一些问题并分析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成就问题对策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结合国际城镇化经验教训我国的城镇化规划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从20%发展到40%用了几十年至上百年,自40%的城镇化率到今天的80%左右的城镇化率又经历了几十年。我们要考虑,我国有没有条件在城镇化速度方面大幅度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 (一)由农民大量失去土地和人口的失业所造成的超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能力的过快、过高的城市化,不是由于工业化来推动的。这样的城市化是拉美部分国家政治不稳定、社会动乱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根据我国各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充分考虑产业支撑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并参考国际上的经验,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下、在中长期范围内以0.8~0.6个百分点为宜。 (三)与此同时,各地区的城镇化规划应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各个地区实际的发展目标,防止在城镇化率及有关城镇发展指标方面的盲目攀比和赶超。 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成就 第一: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第二: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城市群很大程度带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第三: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随之而来产生一系列问题。城市用地紧张、房价不断上涨使得居民居住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公共教育资;城市生源紧缺导致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居民文化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态环境、水资源遭到破坏;城市人口激增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居民幸福指数低。 第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资,引起巨额负债,刻意追求城镇化率提高,使一些城市出现“空城”现象。大规模拆迁、征地、建房,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势必会使地方政府举债累累。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刻意追求城镇化率,弄虚作假,从而失去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时期。第三: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推进我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分析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

旅游专业论文题目[1]

旅游专业论文题目[1]

旅游系 1. 我国中小旅行社信用困境探析 2. 试论关系营销在新兴景区营销中的应用 3. 生态旅游:传统大众旅游模式的变革 4. 旅游活动对于目的地文化影响之反思考 5. 我国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 6. 对导游人员自由制管理的思考 7. 关于旅游扶贫中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 8. 我国旅游企业内部营销模式探析 9. 论可持续旅游思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10. 浅析旅游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 11. 关于旅游目的地“涵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12. 关于社区参与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的建立 13. 旅游目的地内部危机管理问题探析 14. 论旅游目的地公共安全管理的防御对策 15. 入世对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影响研究 16. 湖北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7. 对我国导游队伍结构失衡问题的思考 18. 对旅游目的地节庆活动“舞台化”的思考 19. 我国旅游纪念品行业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 论中小旅行社联合经营中的同步发展问题 21. 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86. 试论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87. 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初探 88. 浅析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89. 旅游目的地形象树立与传播策略初探 90. 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91. 试论我国的假日旅游与带薪假日制度 92. 浅谈旅游信息在旅游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93. 试论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 94. 跨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分析 95. 试论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96. 试论我国会展旅游(汽车旅游、探险旅游等)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97. 关于大学生旅游(乡村旅游、中老年旅游、民族体育、汽车旅游、商务旅游等)产品开发的研究 98. 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分析 99. 论学习型旅游企业组织的建立和运行100. 中小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 101. 旅游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102. 浅论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 103. 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语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语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语,欢迎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评语1、论文选题比较适当,观点正确,但缺少独创性的思想,论证内容比较充分,但缺乏论证深度。英语表达比较通顺,但存在少量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2、论文选题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具体例证较少,老生常谈的内容偏多,引用他人观点的比例偏大。英语表达基本达意,但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论文格式基本符合要求。 3、选题不适当;观点不正确;语法错误过多;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按时间要求完成论文。 4、论文选题有新意,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结构安排合理,论证充分、透彻,有足够的理论和实例支撑,英语语言表达顺畅、得体,没有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5、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书记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6、该论文的文献调研全面系统,立题指导思想明确,实验设计合理可行,能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7、论文撰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简练,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用词准确,各种数据、图表齐备、规范,文献引用正确,科学性较强。表明该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8、该论文选题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充分,分析方法先进,写作进度安排合理,结论和建议具有区域现实意义,建议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9、论文选题适当,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证充分,占有资料广泛,但理论和实例支撑不够。英语语言表达基本顺畅,仅存在个别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10、该论文选题较为新颖,视角较为独特,体现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扎实功底,特别是文章能够结合相关的案例对课题进行论证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经过对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就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来看,走城镇化道路利于提升中国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推行城镇化改革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式,城镇化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是一个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它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能够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间投资;从社会方面来看,能够促进社会公正;从民生方面来看,能够构筑基本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不甚合理。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 同时,政府太过于注重经营城市,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镇政府普遍地对常住居民提供差别化歧视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尤为突出。因此在对待中国城镇化问题时,尤其应该注意以上问题。 首先,中国城镇化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实际上涵盖两个人群,第一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这一轮城镇化的最大受益群体。第二个群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居民,第二是农村居民。这两个群体也将因为城镇化的过程而获益。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中央财政未来应该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构筑基本的安全网,起到兜底的作用,各地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一套适宜于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农村居民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做到心里有底,自然就可以有效地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数学参考论文题目

数学参考论文题目数学论文题目参考 1. 圆锥曲线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设计 2. 数学定理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认识 4. 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 数学探究性四类题型的解题思考 6. 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7.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学生自编应用题 8. 数学创新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9. 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10. 论信息技术教材编制方法 11.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1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从TIMSS的数学测验看数学教育中估计能力的培养 14. 改进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5. 世界精算教育与考试制度探究

16. 运用探索型CAI模式培养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实验研究 17. 例说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18. 数学中的“信息给予题”分类解析 19. 运用“独占”思想解答欧拉公式的应用问题 20. 肯定型存在性问题求解的四种策略 21. 三垂线定理的教学片断及其反思 22. 三角形分角线的一个性质与运用 23. 试论在说课的背景分析过程中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 24. “曲线与方程”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25. “双基”与“双基教学”认知的观点 26. 线性规划学习中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7. 在教学行动中转变教育理念——两个初中数学教学片段比较的启示 28. 主动式阅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29. 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究过程 30. 五年一贯制高职生数学学习现状与对策 31. 新教材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32. 关于排列组合问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33. 数学建模教学方法探讨

计算机科学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计算机科学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选题来源: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

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8812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己成为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城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 我县现有城镇21个城镇建成总面积46平方公

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建设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规划铸特色,抓建管提品位,抓经营保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李渡、文港、温圳等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速度快。始终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非农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快0.2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彰显个性,形成了以酒著称的李渡、以笔扬名的文港等一批极具特色的名镇。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行政管理专业: 1、论我国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2、我国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3、浅析权力腐败的根源。 4、地方政府在招聘引资中的角色。 国际贸易专业: 1、国外保障措施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2、国外贸应对技术壁垒问题 3、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4、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1、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2、假冒伪劣商品治理问题研究 3、农民工进城问题研究 5、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探索 6、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市场营销专业: 1、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2、中国零售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的相关性分析 3、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4、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会计专业: 1、论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 2、谈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 3、对我国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改进的研究 4、论会计估计变更的审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 1、PLC改造普通车床的研究 2、曲轴磨削中产生振纹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3、超深孔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工艺研究 4、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5、零件在热处理中产生变形的原因及工艺探讨 物流管理专业: 1、供应商选择的策略研究 2、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 4、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5、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 6、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 学前专业: 1、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2、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3、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电气自动化专业:

1、基于PLC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2、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3、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4、直流串级发生器滴研制 法律事务专业: 1、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2、交通肇事罪探析 3、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4、音乐电视(MTV)著作权问题研究 5、消费欺诈的法律规制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1、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 说明:主要目的是帮助用户监控公司内部人员的各种网络操作,及时发现内部人员的 违规行为.防止滥用网络资源,及切断内部人员的违规访问连接,尤其防止公司内部资 料泄密. 要求:熟悉C++或者JAVA; 熟悉TCP/IP和Socket编程; 2、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程序设计 说明:通过学习面向服务的Web服务体系结构,采用多种开发工具,实现Web服务应 用程序设计. 要求:熟悉Web服务编程思想和Web服务协议栈; 熟悉分布式计算系统; 熟悉Web服务器; 熟悉Java和VB; 熟悉Linux; 熟悉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3、超市在线交易系统 说明:通过Internet网络,实现: 顾客在网上购买商品; 与供货商的联系和交易; 职员上网获取信息 要求:数据库,ASP/Java/Perl任选其一 4、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开发 要求:使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Photoshop ,ASP/PHP/JSP, Java,HTML/DHTML/XML等工具进行计科系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的开发. 应用英语专业: 1、从中式英语的现状看其发展趋势 2、浅析英语委婉语 3、从礼貌的视角看性别的语言行为差异 4、从英语发展史来分析汉语热的趋势 5、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和种族歧视现象 电子商务专业: 1、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 2、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开题报告目的和写法

开题报告目的和写法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的目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2.开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3.开题报告的时间和步骤 脱产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在职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进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阶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选题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选题意向后,由教研部批准。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开题报告会应在脱产研究生的第2学期结束前、在职研究生的第3学期结束前举行。 4.评审小组的组成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秘书组成。评审小组的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5.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成员在听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研究生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在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申请,导师批准并重新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6.开题报告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评审小组秘书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小城镇建设》论文题目: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姓名: 注册号码: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日期: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内容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以便更好发挥城乡经济的功能,为大城市建设卫星城提供良好的模板? 【关键词】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二元化结构 【正文】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 887个全国重点镇?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农业?交通?水利?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农房规划?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小泰温馨提示:讲话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 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用来交流思想、感情, 表达主张、见解,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本文档根据讲话稿 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城建环保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导语】:树立科学持续发展观全民共创环保模范城。 今天小泰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城建环保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建环保范文】一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战略基点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和切入点。要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集聚发展,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建筑美观、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要把新型农村社区 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结合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科学规划,今年

12月底前要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 规划编制要统筹考虑社区布局,确保设置科学、交通便利、产业配套、用地节约、规模适度,体现“文化、生态、宜居、特色”理念。社区人口规模一般要在5000人以上,鼓励规划建 设万人社区。提倡多层、鼓励高层、限制低层。住宅建设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需要,结合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做到户型合理,功能完善。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简洁大方、立面丰富,建筑色彩要与社区整体协调、和谐一致。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强化基础配套。要坚持基础设施建 设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两个先行”,本着“先进适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新型农村社区道路、排水、污水处理、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功能。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实行分类推进。按照“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前,要把产业集聚区内、中心城市周边作为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率先启动。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拿出5000万元,各县(区)也要拿 出一定的财力,对产业集聚区内、中心城市周边进展快、效果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实施“以奖代补”。今后,我们每年都要拿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分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分类 语言与语言学类 001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 002 英诗中常用的修辞 003 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 004 委婉语种 005 英语中的缩略语 006 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单词 007 英语新词新意探究 008 美国英语的特色 009 如何正确把握英语定语从句(或其他各种从句或语法形式)在句子中的确切含义010 Fuzzy Words and Their Use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011 Ambiguity and Puns in English 012 Some basic consideration of style 013 English by Newspaper 014 English Personal Pronouns: a Preliminary Textual Analysis 015 Thematic Network and Text Types 016 An Inquiry into Speech Act Theory 017 On Lexical Cohesion in Expository Writing 018 The Inference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s 019 Context and Meaning 020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hesion in Texts 语言教学类 001 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系 002 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主要障碍 003 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的关系 004 通过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005 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006 阅读英文报刊的好处 007 如何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 008 如何对付英语阅读材料中的生词 009 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 010 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英语听力的关系 011 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关系 012 通过英语阅读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013 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构成成分 014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015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解决策略 016 简笔画-英语教学中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 017 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和技巧 018 电子辞典与英语教学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城市化快速推进下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调控创新策略研究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由于当前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强调其商业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加之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许多富有传统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街区风貌格局、历史古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历史街区的内涵,也使城市“千城一面”格局严重加剧。 因此,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结合城市自身特色,如何对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效保护,怎样

才能在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原有资源进行开发更新已经成为了一项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试图以处于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长沙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历史文化街区——太平街为例,探讨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太平街保护与发展策略问题,旨在有效指导古街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城市化加速推进下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人文文脉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如南京、洛阳、北京这类城市之所以举世闻名,除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之外,城市中心现存的各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以及传统历史街巷也是重要方面。而如今,这些凝聚着千百年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面临被高楼大厦同化的危险,甚至许多历史街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有效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人文文脉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进程中,就迫切需要在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更新,从而使看似与现代化的都市格格不入的历史街区焕发新的荣光。 (二)塑造城市特色历史品牌,加快城市特色精品发展 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众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失灵的问题,逐渐使政府决策者们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了对包含本地的文化资源和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多数不仅具有实实在在的历史古建筑,而且具有历史人文环境这个“活灵魂”,从而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火热的古村、古镇游便是有力的见证。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城市角逐新时期城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毕业论文_http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小城镇建设》论文 题目: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姓名:谢师娜 学号:50729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日期:二○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内容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以便更好发挥城乡经济的功能,为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模板? 【关键词】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二元化结构 【正文】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状况?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要壮大小城镇人

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 887个全国重点镇?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农业?交通?水利?扶贫?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农房规划?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4766181.html,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作者:何鑫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9期 摘要: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作出一系列方案部署和规划,在统筹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构建了与人口、资源等和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试点省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经济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734766181.html,ki.kjycx.2015.19.023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在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仅1978—2011年这33年间,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了51.27%.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和规模的扩大让我们坚信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矛盾,所以,城镇化过程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遵循城镇化建设原则,有序推进人口转移、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因地制宜生态和谐一体化发展。 1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和面积扩展,是从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新转变。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进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进程,营造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局面。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在生态环保、人文和谐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1.1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将人作为核心建设内容,以提高建设质量为动机,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2 “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展现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新型城镇化是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聚集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四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