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党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交流材料

全省高校党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交流材料
全省高校党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2008年6月12日)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我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概况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各类人才能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我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烈士陵园清明节扫墓活动等,在会宁会师塔、“铁人”故居等地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重视将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工大精神(红柳精神)的结合。在校园内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

最大耻辱。经过几代人努力,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显著特色的“红柳精神已经形成,并在特殊背景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今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我校学生慷慨解囊、积极捐款,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传统美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2008届毕业生党员,为灾区深情地捐献了1000元“特殊党费”,展现了我校大学生党员的风采。

注重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注重发挥“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把政治理论系列课列为重点建设课程,按照“重点扶持学科团队”进行管理,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建设;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两课新方案”培训;设立了“两课”专项教学研究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二是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出台《关于选拔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兼组织员(副处级)的实施意见》,先后选拔两批共11名有志于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副处级辅导员兼组织员,即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又加大了经费投入。

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近年来,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实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关爱现在、成就未来—自我发展目标设计”为主题的成才观教育、“自强自立之星”报告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成立了学生自律督察队,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大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

上述措施的推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二、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我校学生工作始终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兰州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兰州理工大学关于开展“321”学风建设标兵集体创建活动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的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到同时,专业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四六英语级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评优资格率及考研率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重修重考率、考试违纪率等大幅度下降。涌现出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2006年,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评估专家对我校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足以说明我校在狠抓学风建设方面的成绩,以及学生在专业素质上的应有水平。

三、以严格管理为基础,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如何通过加强管理来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学校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出发,坚持以严格管理为基础,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是严肃校纪校规,通过严把考试命题、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以及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手段等严把考试关,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使考试作弊率逐年下降;通过严肃处理打架斗殴、损坏公物、偷窃等违纪违法行为严把纪律关,使学生违纪率大幅度下降。二是大力

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坚持早操点名、课堂点名、集中检查宿舍、学生自律督察队抽查宿舍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课堂、每一间宿舍、每一个学生。三是重点整治学生校外租住、通宵上网现象,通过与学生签订承诺书、突击检查学生宿舍、与通宵上网学生谈话等措施,使这两类学生的数量大大减少。四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文明修身活动月、毕业生文明离校等形式加强教育,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深入人心。五是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出台了《兰州理工大学关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行为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警示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杜绝重大人身事故及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行为,保证校园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学生工作干部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责任性和大局意识,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把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学校的稳定。六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体现学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精神和要求,成立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

针对全学分制和多校区运行带来的学生教育管理新形势,我校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已成为我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党建工作等“五项工作进社区”上。

1、党建工作进社区。实施党员宿舍挂牌制,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在学生公寓楼建立“党员之家”,利用“党员之家”开展专题讲座、理论学习、党的先进性教育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主动占领思想阵地,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向

党组织靠拢。

2、学生辅导员进社区。在学生公寓设立辅导员值班室,选派辅导员入住,并公布其多种联系方式。进驻公寓的学生辅导员要建立规范详细的工作日记,对学生来访和思想动态进行记录,并主动找学生谈心,真正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社区。在每个学生宿舍设宿舍长的基础上,每个楼层设学生楼层长,每幢楼设学生楼长,楼、层长对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及时向辅导员和物业楼长反映同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意见及建议,协助辅导员、物业楼长排解学生中的矛盾,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4、德育考评进社区。制定了《公寓管理十条规定》和《学生社区德育考评细则》,将学生在社区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测评,并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5、文化建设进社区。以学生社区为阵地,举办学生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宿舍美化大赛等活动,将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悬挂在学生公寓楼内,把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拓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公寓的精神文明建设,陶冶了学生情操,改善了社区育人氛围,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校的学风达到了“六个明显”,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旷课、迟到、早退、通宵上网等现象明显减少,考风考纪明显好转,班集体学习风气明显改善,学习成绩明显进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四、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坚持通过名师讲台、博导论坛、“优秀大学生报告会”等形式,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大力加强创新教育,设置“创新教育学分”,在各级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积极支持学生的科技学术活动,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先后投入70余万元,资助900多项学生课外科技学术项目,其中一批项目在全国、全省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奖,例如,我校学生在“陇人动漫”创意设计大赛、“动感地带”杯第五届(2008)金城大专辩论赛中均获佳绩。我校在并通过举办校级“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青杯”学科知识竞赛、机器人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多项赛事,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学术氛围,拓展了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

五、以“三项服务”为保障,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突出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的工程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保障,先后与全国30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协议,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充分就业的机会;坚持全员关注就业,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帮助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最有代表性的是材料学院丁雨田教授通过科研合作过程,推荐21名毕业生到深圳立期电线电缆公司就业;坚持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和全程化,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就业指导课不断线。通过上述措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我校毕业

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完善资困助学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院两级资困助学机构,制定完善了资困助学制度,建立了包含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全方位、多元化的资困助学体系。近年来,全校每年各类资助金额均达2000多万元,其中社会资助金达230万元。2007年,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率100%。通过上述措施,我校确保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把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了实处。

强化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学校引进专业师资,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站,开展了面对面咨询和网上咨询;组织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专家讲座,开展《心灵对话》等形式,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年来,我校没有发生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重大事故。

总的看来,我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符合学校培养“四有”人才的要求,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认同的,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其主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关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二是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三是择业观念基本正确,顺应了时代要求。

经过多年努力和积极探索,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我校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生社会实践连续几年受到全国表彰,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大型谈话类栏目——谈“校”风声》成果获三等奖,《打造精品社区文化,构建健康和谐校园》成果获优秀奖。

今后,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增加德育投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