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测试卷加答案

水利水电测试卷加答案
水利水电测试卷加答案

水利工程施工测验作业

一、填空题

1、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大体可分为分段围堰法导流和全段围堰法导流两类。

2、用分段围堰法导流时,宣泄水流前期用束窄河床,后期可用船闸、预留底孔或缺口等。

3、围堰按使用的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土石围堰、草土围堰、钢板桩格式围堰、混凝土围堰等。

4、截流的施工过程包括进占、加固、合龙与闭气四项工作。

5基坑排水按排水时间及性质分初期排水与后期排水。

6、无限均匀介质中,炸药爆炸,按岩石破坏特性,可将爆破作用的影响圈划分为粉碎圈、压缩圈、破碎圈和震动圈。

7、有限介质中起爆集中药包,当药包的爆破作用具有使部分介质直接飞出临空面的能量时,则爆破后将会在岩石中由药包中心到自由面形成爆破漏斗。其几何特性参数有最小抵抗线、爆破漏斗底半径、爆破破坏半径、可见漏斗深度和抛掷距离。

8、爆破作用指数n为爆破漏斗底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

9、药包的种类不同,爆破效果各异。按形状分,药包分为集中药包和延长药包。当药包最长边与最短边之比L/a≤4时为集中药包;当药包最长边与最短边之比L/a>4时为延长药包;洞室大爆破装药,常用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来区分药包类型。

10、阶梯爆破中,为充分利用临空面,无论是基坑还是渠道开挖,总是先开出数级台阶,形成阶梯,这样,不仅增加了临空面,同时便于组织钻孔、装药、爆破和出渣各道工序的平行流水作业。

11、坝基础建基面1.5m以内岩基保护层的开挖,要采用第二分层钻孔,单孔起爆,控制药卷直径不大于32mm。

12、基灌浆按目的不同,有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三类。

13、帷幕灌浆中,钻空必须严格控制方向和深度。

14、多排帷幕灌浆应先灌下游排,再灌上游排,最后灌中间排。

15、影响灌浆压力的因素有孔深、岩层性质、有无重压及灌浆质量要求。

16、碾压式土石坝施工包括准备作业、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和附加作业。

17、土石坝施工土石方运输机械有循环式和连续式两种。前者常见的是有轨机车和机动灵活的汽车运输有,后者常见的是带式运输机。

18、压实机具按作用力分为碾压、夯击、震动基本类型。

19、碾压机械压实土料,则需确定设备类型、规格及数量。

20、压实粘性土的压实参数包括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及最优含水量。

21、大、中型水利工程采用的骨料来源有天然骨料、人工骨料与混合骨料。

22、凝凝土的粗骨料破碎,碎石机械有锷板式、反击式和锥式。筛分机

械有偏心振动和惯性振动。沙子的分级采用洗砂机筛分。

23、模板按架立和工作特征分有固定式、拆移式、移动式和滑动式。

24、钢筋按直径大小分为轻筋和重筋。

25、门、塔机浇筑混凝土的栈桥布置方式有单线栈桥、双线栈桥和多线栈

桥。

26、平洞开挖方法有全断面开挖、断面分部开挖及导洞开挖三类。

27、网络进度中的时差有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二、选择题

1、分段围堰法河床束窄程度约在----------之间。(B)

A.30%-45%

B.40%-70%

C.75%-85%

2、导流隧洞中的弯道转弯半径以大于-----倍隧洞直径为宜。(B)

A.3

B.5

C.10

3、导流明渠的进出口与上下围堰之间一般要保持-------的距离。(B)

A.30-50m

B.50-100m

C.100-150m

4、土围堰宜用于水深不大于--------。(C)

A.1-3m

B.4-5m

C.6-8m

5、水库蓄水一般按保证率为----------的月平均流量过程线来制定。(C)

A.40%-50%

B.60%-70%

C.75%-85%

6、一般水泵吸水高度为----------。(A)

A.4.0-6.0m

B.7.0-8.0m

C.9.0-10.0m

7、工程爆破的单位耗药量是在一个临空面情况下采用的,随着临空面的增多,单位耗药量---------。(C)

A.随之增加

B.不变

C.随之减小

8、定向爆破筑坝时,爆破区设在---------为宜。(B)

A.凸岸

B.凹岸

C.山顶

9、用定量炸药炸塌规定尺寸铅柱的高度表征了炸药-------的能力。(A)

A.粉碎介质

B.炸胀介质

C.抛掷介质

10、当炸药的含氧量大于可燃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则称之为-------。(C)

A.负氧平衡

B.零氧平衡

C.正氧平衡

11、延发雷管与即发雷管的不同在于点火装置与加强帽之间多了一段

-------。(B)

A.阻燃剂

B.缓燃剂

C.促燃剂

12、岩基灌浆使用最广泛的是--------。(A)

A.水泥灌浆

B.水泥粘土灌浆

C.化学灌浆

13、在岩基灌浆中,钻孔最常用的机械是-----------。(C)

A.手持风钻

B.冲击式钻机

C. 回转式钻机

14、固结灌浆最后一个序孔的孔距和排距多为------------。(A)

A.3-6m

B.5-7m

C.8-10m

15、全孔一次灌浆多用于孔深不超过---------。(A)

A.6m

B. 8m

C.10m

16、粘土混凝土防渗墙的厚度一般为-----------。(A)

A.0.6-0.8m

B.0.9-1.0m

C.1.1-1.2m

17、土石坝施工备用料场储量应为主要料场总储量的------。(B)

A.10%-20%

B.20%-30%

C.30%-√40%

18、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两者配套时,自卸汽车运距为2.0km,车箱和铲斗容量的合理比值为----------。(A)

A.3-5

B.4-7

C.7-10

19、土坝施工用光面压实机具压实的土层,刨毛深度一般要求----------。(B)

A.1-2cm

B.3-4cm

C.4-5cm

20、混凝土坝施工,骨料最小安全储量约为---------天骨料用量。(B)

A.5-10

B.10-15

C.15~20

21、骨料筛分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超径率不大于--------。(A)

A.5%

B.10%

C.15%

22、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转运次数不多于-------次。(A)

A.2

B.3

C.4

23、混凝土卸料和转运自由跌落高差不超过--------。(B)

A.1.5m

B.2.0m

C.2.5m

24、混凝土浇筑,铺料层厚一般为--------。(A)

A.30-60cm

B.70-80cm

C.90-100cm

三、判断题

1、全段围堰法导流,用明渠宣泄水流,适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的情况。(√)

2、导流隧洞糙率的大小对隧洞造价无影响。(×)

3、围堰拦蓄一部分水流时,上游围堰堰顶高程应通过水库调洪计算来确定。

(√)

4、导流日期一般多选在枯水期末、流量最小的时刻。(×)

5、坝体中的导流底孔并不需要全部封堵,而只要浇筑一定长度足够挡水即可。(√)

6、爆破冲击波从岩石介质到空气介质,越过临空面必然产生反射,形成拉力波。其波阵面产生切向拉引力,从而引起径向裂缝。(×)

7、预裂爆破中的预裂爆破是在岩体开挖区进行松动爆破之后进行的。(×)

8、抛掷爆破时,介质抛出的动能与最小抵抗限成反比。(×)

9、冲击式钻机不但能钻垂直孔,而且还可钻倾斜孔。(×)

10、在大量爆破的起爆网络设计中,采用复式电爆网络时,准爆的可靠性比较大。(×)

11、对重力坝,要求开挖以后的基岩面比较平整,高差不宜太大、无棱角、无反坡,并尽可能向上游倾斜。(√)

12、在水工建筑物及新浇混凝土附近和灌浆完毕地段附近,决不能爆破。(√)

13、自下而上分段灌浆适用于地质条件不良、岩层破碎、竖向裂隙发育的情况。(×)

14、正向铲挖掘机适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方和水下土方。(×)

15、反向铲挖掘机适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方和水下土方。(√)

16、土石坝施工坝面流水作业的流水工段数应等于流水工序数目。(√)

17、气胎碾适用于粘性土与非粘性土的压实。(√)

18、压实砂砾石坝壳时,砂石料的含水量必须保持为最优含水量。(×)

19、用人工骨料,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0、混凝土拌和机的出料系数是出料与进料的体积比。(√)

21、自卸汽车运混凝土与起重机配合时,采用立罐装料较合理。(√)

22、对施工缝可以不凿毛,只要冲洗干净即可。(×)

23、贯穿裂缝与深层裂缝两者相同,只是叫法不同。(×)

24、掏槽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爆破的临空面。(√)

25、崩落眼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开挖轮廓。(×)

四、问答题

1、分段围堰法导流的分段与分期各是何意义?两者有何区别?

答:分段就是在空间上用围堰将建筑物分为若干施工段进行施工。分期就是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期。期数和段数可以不同,分期在时间上分段,分段是在空间上分段。

2、什么是导流方案?

答: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从开工到完建往往不是采用单一的导流方法,而是几种导流方式组合起来配合运用,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这种不同导流时段,不同导流方式的组合,通常称为导流方案。

3、如何开始确定水库开始蓄水日期?

答:可以从发电、灌溉及航运等方面所提出的运用期限和水位要求,反推出水库开始蓄水的日期。具体做发是根据各月的来水量减去下游要求的供水量,乘以所取时段,得出各时段留蓄在水库的水量,将这些水量依次累计,对照水库容积与水位关系曲线,就可绘制水库蓄水高程与历时关系曲线。

4、简述在有限介质中的爆破机理。

答:炸药爆炸后,在瞬间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相邻介质产生极大的冲击作用,并以冲击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5、集中单药包爆破中有哪些主要参数?爆破作用指数与哪些因素对爆

破类型有何影响?

答:集中单药包爆破中有规定条件下的标准抛掷爆破的单位耗药量、最小抵抗线和爆破作用指数等主要参数。爆破作用指数n>1为加强抛掷爆破,n=1为标准爆破,0.75≤n<1为减弱爆破, n<0.75为松动爆破。

6、预裂爆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预裂爆破起爆与开挖区爆破的程序设

计的主要参数各有哪些?

答:预裂爆破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预裂爆破起爆的程序设计的主要参数有孔径、孔距、装药不偶合系数、线装药密度;开挖区爆破的程序设计的主要参数有爆破层厚度、孔距、钻孔直径及不偶合系数、线装药密度。

7、灌浆的目的是什么?

答:灌浆的目的是将某种具有流动性和胶凝性的浆液,按一定的配比配合,通过钻孔用灌浆设备压入岩层的空隙中,经过硬化胶结后,形成结石,提高岩基的强度与整体性,改善岩基的抗渗性。

8、灌浆包括哪几道工序?

答:灌浆程序有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方法和工艺、灌浆的质量检查等。

9、纯压式灌浆与循环式灌浆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答:纯压式灌浆适用于吸浆量大,有大裂隙存在,孔深不超过12-15米的情况;循环式灌浆适用于了解岩性吸浆情况和判断是否灌浆结束。

10、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基本作业包括哪些?

答: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的基本作业包括料场土石料的开采,挖,装,运,

卸以及坝面的铺平、压实、质检等

11、何为上坝强度?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上坝强度就是坝的填筑强度,即浇筑强度。其大小取决于气象水文条件、施工导流方式、施工分期、工作面大小、劳动力机械设备和燃料动力的供应等因素。

12、什么是最优含水量?施工中如何保证土料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答:最优含水量就是土料在一定的压实功能条件下,达到最佳压实效果的含水量。保证施工中的最优含水量需在施工前对土料长进行充分调查,全面掌握各料场的物理力学指标,在此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料场进行试验,试验分不同的铺土厚度和碾压遍数。

13、混凝土坝施工包括哪些主要施工过程?

答:混凝土坝施工包括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和浇筑后的养护等施工过程。

14、简述混凝土骨料生产的基本过程。

答:骨料的生产的过程包括钻孔、爆破、块石开采(砂砾料开采)---场内运输---骨料加工---成品堆存---成品料运输---混凝土生产系统。

15、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答: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是表层温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抗拉强度。要防止裂缝的产生措施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

五、计算题

1、大坝施工,用全段围堰、隧洞导流。土石围堰为Ⅲ级。设计导流流量

为160m3/s,下游水位为129.25m。由隧洞泄量与水位关系查得,160m3/s泄流量时上游水位为136.65m,此水位的波浪爬高为

0.56m。下游波浪爬高为0.15m,求上、下围堰的堰顶高程。

解:该围堰为土石围堰为Ⅲ级,不过水安全超高δ=0.7m

上游堰顶高程H d=h d+Z+h a+δ

=136.65+0.56+0.7

=137.91m

下游堰顶高程H d=h d+h a+δ

=129.25+0.15+0.7

=130.1m

2、一埋置深度为4m的药包,爆破后得到底直径为10m的爆破漏斗。

求(1)爆破作业指数,指出属何种类型的爆破?如果炸药单耗为

1.5kg/m3,爆破药量是多少?(2)如果漏斗直径不变,要求实现减

弱抛掷爆破,其深度如何调整?

解:1)n=r/w=5/4=1.25>1 为加强抛掷爆破

2)Q=Kw3f(w) f(w)=0.4+0.6n3

=Kw3(0.4+0.6n3)

=1.5×43×(0.4+0.6×1.253)

=150.9kg

3) 0.75≤n≤1时为减弱抛掷爆破

n=r/w r不变,n减小

0.75≤r/w﹤1

0.75≤5/w﹤1

5﹤w≤6.67

其深度调整为5m﹤w≤6.67m

3、某混凝土工程,由拌和楼拌制混凝土,并用汽车和门机运输。已知拌

和楼及门机生产能力足够大,水平运输用汽车4辆,每辆配3立方米卧罐,运距l=2km ,汽车平均速度v=20km/h,装卸车时间分别为2min;混凝土采用分块浇筑,每块尺寸:15(宽)*20(长)*3(高)立方米,用平层浇筑法,层厚h=30cm,混凝土初凝时间t=2h,(参考公式:KP(t-t1)≥BLh,K取1.0)。

解:t=2h B=15m L=20m h=0.3m t1=0.1+0.07*4=0.38 P≥BLh/K(t- t1)=54.87m3

共4辆车,每辆3m3,共12m3。2h内可以运输4.3趟,为48m3。

该运输配置不满足浇注仓要求的混凝土浇筑能力。

4、已知工作的名细表如表所示,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计算各种时间参数。

解:

总工期11天

1

2

4

3

5

6

高中物理选修静电场测试题单元测试及答案

静电场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c 为ab 的中点,a 、b 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5 V ,φb =3 V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场在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 V B .a 点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 处的场强 C .一正电荷从c 点运动到b 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 .一正电荷运动到c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由c 指向a 2.如图所示,一个电子以100 eV 的初动能从A 点垂直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在B 点离开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150°角,则A 与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A .300 V B .-300 V C .-100 V D .-1003 V 3.如图所示,在电场中,将一个负电荷从C 点分别沿直线移到A 点和B 点,克服静电力做功相同.该电场可能是( ) A .沿y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 B .沿x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 C .第Ⅰ象限内的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 .第Ⅳ象限内的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4.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拴一带负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则( ) A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 时,线的张力一定最小 B .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 时,小球的速度一定最大 C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 时,小球的电势能最小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5.在静电场中a 、b 、c 、d 四点分别放一检验电荷,其电量可变,但很小,结果测出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荷电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 ( ) A .a 、b 、c 、d 四点不可能在同一电场线上 B .四点场强关系是E c =E a >E b >E d C .四点场强方向可能不相同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接地金属板中点的正上方,有带正电的点电荷Q , 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速度v 0开始在 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 A .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B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受的电场力不做功 D .电场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7.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进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若不计重力,图中的四个图线中能描述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 8.图中虚线是用实验方法描绘出的某一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 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 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 点,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 A .b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a 点 B .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教育与教育学)一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简答题(教育与教育学) 一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教育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主要包括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一)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 生物起源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二)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 在原始社会,儿童通过观察成年人采集、狩猎、编织等活动,不断模仿成年人干活,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习得了各种生存技能。 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三)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1 / 10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 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主要靠打猎、采集和纺织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所有的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所有,基本没有剩余产品。 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是源于群体青年成员适应集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主要包括: 1.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所有成员都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的内容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 2. 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帮助年轻一代

《静电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 《静电场 》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 C .电场强度为零时,电势一定为零 D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如图1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 和b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 C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 D .正电荷在a 、b 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3.如图2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和q 2,分别固定于A 、B 两点,DC 为AB 连线的中垂线,C 为A 、B 两点连线的中点,将一正电荷q 3由C 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 正确的有( ) A .电势能逐渐减小 B .电势能逐渐增大 C .q 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 .q 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图2 4.如图3所示,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 为ab 的中点,a 、b 电势分别为φa =5 V 、φb =3 V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场在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 V B .a 点处的场强E a 一定大于b 点处的场强E b C .一正电荷从c 点运动到b 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 .一正电荷运动到c 点时受到的静电力由c 指向a 图3 5.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 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4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 虚线为其等势线,A 、B 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 、D 两 点关于直线AB 对称,则( ) A .A 点和 B 点的电势相同 B . C 点和 D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正电荷从A 点移至B 点,静电力做正功 D .负电荷从C 点沿直线CD 移至D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图4 6.如图5所示,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 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 c 、 c 和 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 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 常量)( ). 图5 A .k 3q R 2 B .k 10q 9R 2 C .k Q +q R 2 D .k 9Q +q 9R 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7.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 ) A .电场力F B .电场强度E C .电势差U D .电场力做的功W 图1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小数乘法》同步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山小学张满等(供题)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青山(整理) 一、填空 1.王阿姨的计算器坏了,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很快地帮她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吗? 已知: 148× 23= 3404, 那么:1.48 × 23=(),148 × 2.3 =(),0.148 × 23=(),14.8 × 2.3 =(),1.48 × 0.23 =(),0.148 ×0.23 =()。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答案: 34.04340.4 3.40434.040.34040.03404 解析:这六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就是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它们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 148× 23”算出积,再根据小数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积“3404”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一定要数清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本 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掌握的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里填上“>”“<”或“=”。 7.3 ×1.2 ○ 7.3 4.9 × 0.65○ 4.9 5.43 × 1○ 5.43 2.8× 0.86 ○ 2.95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掌握情况。 答案:><=< 解析:这四道小题都要根据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第一小题是7.3乘大于 1 的数,乘得的积比 7.3 大,所以应该填“>”;第二小题是 4.9 乘小于 1 的数,乘得的积比 4.9小,所以应该填“<”; 第三小题是 5.43乘等于 1 的数,乘得的积就是 5.43 ,所以应该填“=”;第四小题是 2.8 乘小于 1 的数,乘得的积比 2.8小,既然比 2.8 小,那就更比 2.95 小,所以应该填“<”。 3.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5 ×( 0.77 × 0.4 )=( (2) 6.1 × 3.6 + 3.9 × 3.6 =( ( 3) 2.02 × 8.5 =×8.5+( 4) 48× 0.25 = 0.25 ×××)×+)× ×8.5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适当的变 换。 答案:( 1)( 2.5 × 0.4 )× 0.77 (2)( 6.1 + 3.9 )× 3.6 (3) 2× 8.5 + 0.02 × 8.5 (4) 0.25 × 4× 12 解析:这四道小题都是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换,根据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适当的变换是简 便计算的重要基础。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看清算式的结构和数据特点,看是否符合运算定律的基本形式? 如果符合,可以直接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换;如果不符合,就要思考怎样将算式先变成符合运 算定律的形式?第( 1)小题符合结合律的形式,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可以直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进行变换。第(2)小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可以直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第(3)小题是两个数相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但可以将其中一个数“ 2.02 ”改写成“ 2+ 0.02 ”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正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第(4)小题也是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48”改写成“ 4×12”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变换。 4.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1.26 =()×() =()×()

2018年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单元测试卷(附详细答案)

第一章静电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1-8题单选,每题3分,9-13题多选,每题4分) 1.下列选项中的各 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 1/4 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 2.将一电荷量为 +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 、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如图所示,M 、N 和P 是以MN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点为半圆弧的圆心,∠MOP = 60°.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这时O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1;若将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则O 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 2,E 1与E 2之比为( ) A .1∶2 B .2∶1 C .2∶ 3 D .4∶ 3 3.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69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 .A 和 B 之间 B .A 右侧 C .B 左侧 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 4.如图1-7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图1-69 B A Q 4Q 图1-70 图1-71 A B C D

5.如图1-71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6.如图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 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E c >E d D .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 q F E =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由公式q E P = φ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 成反比 C .由U ab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 .公式C=Q/U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无关 8.如图1-75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 点时,速率v B =2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 9.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 A.5 F /9 B.4F /5 C.5F /4 D.9F /5 10. A 、B 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 F q O a b c d 图1-72 图1-75 A B

电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难度适中)

电场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如图1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 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导体中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2.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 和B ,相距为r ,带电量分别为q 和8q ,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 ,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 ,大小跟A 、B 相同, 用C 跟A 、B 两小球反复接触后移开,此时,A 、B 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 A .F/8 B .3F/8 C .7F/8 D .9F/8 3.A 为已知电场中的一个固定点,在A 点放一电量为q 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 ,A 点的电场强度为E ,则 ( ) A.若在A 点换上 –q ,A 点的电场强度将发生变化 B.若在A 点换上电量为2q 的电荷,A 点的电场强度将变为2E C.若A 点移去电荷q ,A 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D.A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与q 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4.如图2所示,在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依次有A 、B 、C 三点,分别把+q 和-q 的试验电荷依次放在三点上,关于它所具有的电势能的正确说法是 ( ) A .放上-q 时,它们的电势能E PA >E P B >E P C B .放上-q 时,它们的电势能E PA =E PB =E PC C .放上+q 时,它们的电势能E PA >E PB >E PC D .放上+q 时,它们的电势能 E PA <E PB <E PC 5.如图3所示,虚线a 、b 、c φa 、φ b 、φ c ,且φa >φb >φc ,一带正电的粒子射人 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 所示.由图可知( ) A .粒子从K 到L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 .粒子从L 到M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 .粒子从K 到L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D .粒子从L 到M 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6.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电势为4V ,若把电量为移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4×10-8J ,则 ( ) A .a 、b 两点中,a 点电势较高。 B.b 点电势是2V C .b 点电势是-2V D.b 点电势是6V 7.如图4所示,要使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大,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两极板靠近 图1 图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测试卷附答案(四)

小数乘法测试卷(四) (满分100分) 一、小数乘以整数(共50题,每题1分) 5.2×3= 3.9×4= 0.58×5= 2.22×6= 6.24×5= 7.8×6= 1.74×7= 0.93×8= 1.87×7= 3.3×8= 9.7×9= 6.67×10= 11.2×9= 2.34×10= 0.87×11= 7.3×12= 1.9×12= 2.53×12= 0.14×13= 0.13×14= 2.9×14= 3.93×14= 2.54×15= 0.27×16= 6.09×16= 0.82×16= 6.08×17= 0.73×18= 0.16×18= 2.2×18= 0.18×19= 2.47×20= 5.47×20= 0.74×20= 0.68×21= 1.07×22= 2.29×22= 2.9×22= 3.8×23= 0.54×24= 1.21×24 = 0.14×24= 0.29×25= 0.47×26= 0.73×26= 0.82×26 = 2.13×2= 3.7×3= 4.26×3= 11.1×4= 二、小数乘以小数(共50题,每题1分) 0.72×0.3= 3.7×3.1= 1.6×5.8= 1.6×8.6= 1.04×0.5= 3.6×3.3= 5.4×6.1= 1.4×8.8= 3.12×0.7= 6.2×3.5= 2.4×6.3= 1.5×9.1= 2.4×0.9= 9.7× 3.7= 9.6×6.5= 4.2×9.3= 2.8×1.2= 1.3× 3.9= 4.2×6.7= 9.2×9.5= 4.6×1.4= 2.3×4.2= 1.9×6.9= 8.3×9.7= 9.6×1.6= 4.8×4.4= 9.2×7.2= 8.3×2.2= 26.1×1.8= 9.5×4.6= 4.8×7.4= 3.8×2.4= 8.9×2.1= 2.2×4.8= 2.6×7.6= 2.7×2.6= 40.9×2.3= 7.8×5.1= 1.6×7.8= 1.9×2.8= 22.5×2.5= 2.8×5.3= 1.6×8.1= 1.7×3.1= 1.4× 2.7= 9.7×5.5= 1.6×8.3= 1.8× 3.3= 1.3×8.4= 5.9×3.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场》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 整理制作) 《电场》单元测试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四大题,19 小题,满分100 分,时量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 4 分,满分4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将所有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并填入括号中。全部选对的得4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 分) 1、点电荷是静电学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它是指() A、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B、球形带电体 C、带电少的带电体 D、大小和形状对作用力影响可忽略的带电体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 和Q2,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下面哪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1.5F() A、使Q1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Q2的电量变为原来的 3 倍,同时使它们的距离变为 原来的 2 倍 B、使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变为原来的 1.5 倍,距离变为原来的 1.5 倍 C、使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1.5 倍 D、保持它们的电量不变,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3 倍 3、如图 1 所示,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一直线上,q2 与q3的距离为q1与q2的2 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比q1 : q2 : q3 为()

A、(-9): 4 : (-36) B、9 : 4 : 36 C、(-3): 2 : (-6) D、3 : 2 : 6 4、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场强越来越小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就是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C、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D、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离点电荷越近,场强越大 5、把一个带负电的球放在一块接地的金属板附近,对于球和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在图 2 中描绘正确的是() 6、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荷从其中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B、1C 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如果电场力做了1J 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 就是1V C、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无关 D、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跟放入这两点的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7、有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由此可以判定金属球() 当一金属球接近它的,观察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减小了。 A、可能带正电荷 B、 可能带负电荷

静电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静电场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 A 、q W U W A A =-=,ε B 、q W U W A A -==,ε C 、q W U W A A ==,ε D 、q W U W A A -=-=,ε 2.如图所示,点电荷Q 固定,虚线是带电量为q 的微粒的运动轨迹,微粒的重力不计,a 、b 是轨迹上的两个点,b 离Q 较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Q 与q 的带电一定是一正一负 B .不管Q 带什么性质的电荷,a 点的场强一定比b 点的小 C .微粒通过a 、b 两点时,加速度方向都是指向Q D .微粒通过a 时的速率比通过b 时的速率大 3.在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的连线上,有与连线中点O 等距的两点a 、b ,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a 、b 两点的场强矢量相同 B .a 、b 两点的电势相同 C .a 、O 两点间与b 、O 两点间的电势差相同 D .同一电荷放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同 4.一个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变化为零,则( ) A .a 、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B .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C .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D .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移动方向总是保持垂直 5、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固定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 .图中的虚线表示该点电荷形 成的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有两个一价离子M 、N (不计重力,也不计它们之间的电场 力)先后从a 点以相同的速率v 0射入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为曲线apb 和aqc ,其中p 、 q 分别是它们离固定点电荷最近的位置.①M 一定是正离子,N 一定是负离子.②M 在p 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 在q 点的速率.③M 在b 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 在c 点的速率.④M 从p →b 过程电势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 从a →q 电势能的增量.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 6.如图3所示,在处于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试探电荷q 由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W 1;以OA 为半径画弧交于OB 于C ,q 由A 点 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 W 2; q 由C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 W 3. 则三者的做功关系以及q 由A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 W 2的大小:( ) A. W 1 =W 2= W 3, W 2=0 B. W 1 >W 2= W 3, W 2>0 C. W 1 =W 3>W 2, W 2=0 D. W 1 =W 2< W 3, W 2=0 7.如图,APB 曲线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 与曲线相切于P ,cd 与ab 正交于P ,一个电子通过P 点时其速度与Pc 同向,则其加速度 ( ) A O C q +Q 图3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完整版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单元检测 时间:40分钟姓名:检测等级: 一、填空题(12分)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移动因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因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最后把积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 3、3.64×1.7的积是()位小数,1.16×2.08的积是()位小数。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79.4×980=()7.94×0.98=() 5、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6413×0.25=32514.4×3.98=57312 6 6.8 ×2.562.5×(1.32×0.45.7×3.8+4.3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 1 ,积不变。 2、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是小数。 3、8.2×9.5的积一定是两位小数。 4、3.6×1.4+3.6×8.6=3.6×(1.4+8.6)应用的乘法的结合律。 5、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8分) 四、在○里填上“<”“>”或“=”(9分) 13.76×0.8○13.760.2○1.1×0.20.3×3○0.3×0.3 5.2×0.6○0.52×68.4×1.3○0.9×8.46.4×0.2○6.4×0.5 4.48×0.46○4.48×0.4065.25×0.75○5.2535.4×44.2○35.3×44.3 五、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45×2.5=0.8×1.25=0.3×3.6=0.3×0.3= 10×0.07=0.3×1.4=0.05×7=0.92×0.4= 0.2×0.26=0.14×4=0.02×0.1=1.2×0.3= 2、用竖式计算 0.04×0.12=3.84×2.6≈5.76×3= 32.4 ×0.5 162.0 ×8.4 12.5 500 1000 10.500 () () () () ()

高中物理--电场单元测试(1)

高中物理--电场单元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8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填在第Ⅱ卷的答题表中. 1、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绝缘小球带正、负电荷,两球相距一定的距离,今把它们相接触后置于原处,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与原来相比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如图所示,一条直线上有a、b、c、d四个点,ab=bc=cd,若在b点处放一个负点电荷,则() A、a、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a、c两点电势相等 C、把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大小为W1;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大小为W2,则W1>W2 D、ad与cd 间电势差的绝对值相等 3、如图,两个等量同种电荷P、Q,在P、Q连线的垂直平 分线上有M、N两点,另有一点电荷q,则() A、若q是正电荷,q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 能大 B、若q是负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 能大

C、无论q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在M、N两点的电势能一样大 D、无论q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小 4、如图,一导体球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A,在A球球心与P点连线上有一带负电的点 电荷B,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大小为E B,当A、B同时存在时,根据场强叠加原理,P 点的场强大小应为() A、E B B、E A+E B C、|E A-E B|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所示,矩形金属片ab放在点电荷+Q的左侧,O为金属片 的中点,点电荷Q与O点的连线恰与金属片垂直.此时a、O、b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U O、U b;若将金属片取走,原来的a、O、 b三点所在处的电势分别为U'a、U'O、U'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a=U'O=U'b B、U'a=U'O

高二物理《静电场》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物理《静电场》单元测试题A卷 1.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无关() A.电场强度E B.电势U C.电势能ε D.电场力F 2.如图所示,在直线MN上有一个点电荷,A、B是直线MN上的两点,两点的间距为L, 场强大小分别为E和2E.则() A.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右侧 B.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左侧 C.A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 D.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3.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0.6cm,两板接上6×103V电压,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质量为×10-10 g,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g取10m/s2)() A.3×106 B.30 C.10 D.3×104 4.如图所示,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中,有一动点A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逆时针转动,θ为OA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则O、A 两点问电势差为( ). (A)U OA =Er (B)U OA =Ersinθ (C)U OA =Ercosθ(D) θ rcos E U OA = 5.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 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B点电势为零; D.B点电势为-20 V 6.如图所示,在某一真空空间,有一水平放置的理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若正极板A以固定直线00/为中心沿竖直方向作微小振 幅的缓慢振动时,恰有一质量为m带负电荷的粒子 (不计重力)以速度v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平行板 之间,则带电粒子在电场区域内运动的轨迹是(设负 极板B固定不动,带电粒子始终不与极板相碰) () A.直线 B.正弦曲线 C.抛物线 D.向着电场力方向偏转且加速度作周期性变化的曲线 7.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绝缘杆两端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电量的绝对值为Q,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杆与电场线夹角α=60°,若使杆沿顺时针方向转过60°(以杆上某一点为圆心转动),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力不做功,两电荷电势能不变 (B)电场力做的总功为QEL/2,两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C)电场力做的总功为-QEL/2,两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D)电场力做总功的大小跟转轴位置有关 8.如图,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量分别为-Q和 +2Q,它们相距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乐乐冲洗15张照片,每张照片的冲洗费是0.85元,乐乐笔算如下,箭头所指的“85”表示()。 A. 冲洗1张照片的钱 B. 冲洗5张照片的钱 C. 冲洗10张照片的钱 D. 冲洗15张照片的钱 2.计算(8.9+8.9+8.9+8.9)×2.5时,()最简便。 A. (4×8.9)×2.5 B. (8.9×2.5)×4 C. 8.9×(4×2.5) 3.对于方程5.4x-0.4 x =2.8得到5 x =2.8,运用的是()。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分配律 C. 乘法结合律 4.两个因数相乘,积有四位小数,已知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3.615。A. 可能 B. 一定 C. 不可能 5.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释放出0.73t氧气。某森林公园中有一块面积为20.5公顷的阔叶林,这块阔叶林在生长季节30天可以释放出()t氧气。 A. 448.95 B. 484.95 C. 615 6.买4个风筝需要()元。 A. 12.2 B. 32.8 C. 328 7.下列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 4.2×8.6 B. 2.2×9.1 C. 8.2×4.6 8.超市里最便宜的玩具车是每辆26.50元,最贵的是每辆68.90元,贝贝要买4辆送人,一共需要花()元。 A. 少于100 B. 100~275.6 C. 106~275.6 D. 大于300 9.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7×9.9,下面第()种算法是正确的。 A. 3.7×10-0.1 B. 3.7×9+0.9 C. 3.7×10-3.7 D. 3.7×10-0.37 10.下列算式中乘积可能是46的选项是()。 A. 2. □□×14 B. 6.□□×8 C. 5.□□×8 D. 7. □□×7 11.下列三个选项中,有并且仅有一个选项是7.6× 的积,它是()。(表示一个两位小数) A. 5.016 B. 6.46 C. 7.98 12.与4.3×4.3+4.3×5.6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4.3×(1+5.6) B. 4.3×9.9 C. 5.6+4.3×4.3 D. 4.3×10.1

高三物理电场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物理电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正电荷Q ,分别置于A 、B 两点,DC 为A 、B 连线的中垂线,D 为无限远处,现将一正电荷q 由 C 点沿C D 移动到D 点的过程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q 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B .q 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 .q 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 .q 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2、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 电量为10-6 C 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 ,已知A 点的电势为-10 V ,则以下判断 正确的是[ ] (A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 )B 点电势为零。 (D )B 点电势为-20 V 。 3、一个检验电荷q 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 ,以及这点的电场强度E ,左面4个图线能恰当反映q 、E 、F 三者关系的是[ ] 4、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 带电量为 23 e (e 为基元电荷),d 夸克带电量 - 13 e 。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5、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 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 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U A 、U B ,则[ ] (A )E A = E B . (B )E A <E B . (C )U A = U B (D )U A <U B . 6、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AB 的长度为1 m ,D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 方向平行于Δ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2 V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1×10-6 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则[ ] A .W =8×10-6 J ,E >8 V/m B .W =6×10-6 J ,E >6 V/m C .W =8×10-6 J ,E ≤8 V/m D .W =6×10-6 J , E ≤6 V/m 7、图所示的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由A 、B 、C 、D 、A '、B ' 、 Q Q A B 2 1 A D B C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 ◆考点 10:教育学的萌芽★ 1.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A.中国 (1)《学记》乐正克——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观点: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教学要循序渐进 (2)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西方 (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论演说家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 ◆考点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_0

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小数乘除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ok 小数乘除法专项练习200题(有答案) (1)×××8, (2)×(3)××(4)÷×,(5)×,(6)÷×6,(7)÷[×],(8)×32×,(9)÷×,(10)132×101,(11)÷÷,(12)×16, (13)×÷, (14)×÷ (15)102× (16)÷÷ (17)425÷÷8, (18)×99, (19)×, (20)125××, (21)×, (22)×[÷(÷)] (4)﹣÷(×)(35)×32 (23)÷÷4,(37)÷÷, (24)÷×,(38)×270×, (25)××,(26)×,(27)÷÷,(28)×87,(29)

×,(30)×102,(31)××,(33)4×××, 39)÷÷8,40)×368×40, 41)×102, 42)××320,43)103×, 44)÷÷,45)48××5, 46)×32×, (((( (( (( (48)×××8×(61)÷(×4) (49)××,(62)÷×4 (50)÷÷,(63)×(÷)÷ (51)÷×,(52)÷(÷),(53)×,(55)10÷÷,(56)÷÷,(57)××,(58)×102,(59)×÷4, 64)90÷÷,65)×, 66)××, 67)××, 68)101×, 69)××4 70)÷×0× 71)××8, ((((((((

篇二: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卷(小数乘法) 姓名一、计算。 6、把……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把),精确到千分位约是×4= ×= 8×=×= ×=8×= ×=×3= ×72=×=×4= ×= 二、填空。 1、×9表示() 2、根据 46×15=69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15= ×=× 3、+++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4、一个三位小数,大 (),最小()。 5、扩大()倍是;缩小()倍是 ()。 8、×)小数,×的积有(“>”“四、 100 五、1、×-5= 2、×+= 3、×14-400=(千克)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篇三: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 = ÷ = 12 ×8 = 10 + = × = ÷ = 100 ÷ = 5 = × = 11 ×10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