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主要症结。文章研究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以及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外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经验,从中获得启发。针对如何有效治理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城市大气污染是目前各国要面对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如何防止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已成为我国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频现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治理雾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城市大气污染还没能完全被控制。2014年,我国三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已步入了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那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只能是空洞的胜利。因此,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成为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

2.研究意义:

(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我们务必要强化水资源、大气资源、国土资源等的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大气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大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强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对我

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实现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这项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大气污染的防治,将为保障国民健康、为公共卫生事业作出极大贡献,也将会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有利于维护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为后人留下优美的生存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3)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公众卫生健康的迫切需求.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公众开始更多地对健康生活投以关注,公民对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而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雾霾天气频发、大气环境污染、突发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极端高温风寒等环境气象问题凸显,公众对保护环境、保障健康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大气污染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开始了经济竞争,城市的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经济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更多的人和资源源源不断地涌入大城市,社会发展过速的弊端也开始展现,城市污染不断加重。由于室内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美国一些城市夏季经常出现光化学烟雾。一些学者将研究领域扩展到光化学烟雾,Joseph A.Leone、Jack G. Calvet、Gary Z.Whitten研究分析了光化学烟雾的化学反应机制,明确了光化学烟雾中臭氧成分的生成是碳氢化合物等有机物参与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北欧国家相继出现了酸雨污染,污染面积不断扩散,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严重影响,酸性沉降给地方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国际争端。酸雨带来的危害随着大气远距离输送,不受地域和国界影响,正是如此,引发了全球各国对酸雨的广泛关注。Fredric C。Menz科学系统地研究了酸性沉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酸雨的控制对策.Wetstone,G.S.着重探讨了酸雨的国际影响,分析了国际法律的不足之处,建议通过多边组织活动和国际共同合作,解决酸雨问题。

20世纪70、80年代,基于对大气环流形势以及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认识的逐步深入了解和掌握,一些发达国家逐步扩大研究领域,开始对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预报进行研

究。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成立,即起源于欧洲的一个科学与技术合作项目.ECMVF的主要工作就是搜集和储存气象数据,对数字化产品进行科学分析和技术研究,改善空气预报方法,制作中期数值预报并分发到各会员国。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逐渐开始了大气污染研究合作,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扩散机制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A。J.S.MeGonigle、M.Shekar Reddy等学者通过检测测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列出排放污染物质及其浓度清单,经过对比分析,确定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Indrani和Kumar选取印度的四个城市,综合当地实际,分析研究了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变化趋势,发现悬浮颗粒物污染程度的减轻与很多工厂的关闭以及地方部门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严格的限制有关。另外还发现,燃烧过程(如化工、冶炼等)产生的污染颗粒物大部分粒径小于10微米,其它污染过程(如扬尘)产生的污染颗粒物一般都大于10微米。Tolga Elbir以土耳其伊兹密尔市为例,对当地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PM1O主要来源于人类日常活动,氮氧化物主要产生于城市交通运输行业。

2。国内大气污染研究现状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工业起步比发达国家晚,相应的,大气污染问题出现的也晚,造成我国对大气污染方面的研究也略为滞后.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正式起步,以1973年的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为标志。国内已经开始意识到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就此开展研究。中国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研究所研究了大气污染对农业的危害和影响,何兴舟使用大量国内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气污染引发的急性作用严重时会威胁人类生命,慢性作用则会降低人的呼吸功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促使某些慢性病患者病情恶化。

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大气污染与地形、城市规划、气象条件等因素之问的关系。李力争等对唐山市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总悬浮颗粒浓度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工业区污染程度最高,居民和商业区其次,郊区最低,而且有着鲜明的季节特征,按照污染物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冬、春、秋、夏。

2002年5月,主题为“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的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专门讨论了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12月份召开了我国区域大气灰霾形成机制及其气候影

响和预报预测研讨会,“霾”的概念开始引起广泛重视,我国对气溶胶的系统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有关部门还颁布了一系列的防治大气污染的国家标准和专门的行政规章,例如《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等。以上法律法规,对防治大气污染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大气环境污染还未完全被控制,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的发展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三)研究框架

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意义,试图从多角度综合研究中国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在研究思路上,根据国家环保部提供的数据,分析国内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深入探讨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国内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确定了如下研究框架: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当前大气污染发生的背景与其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对大气污染研究的进展,确定研究思路、框架。第二部分是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结合有关部门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全国大气污染的现状。第三部分是综述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合理性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对文中主要内容简要总结,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二、大气环境现状

(一)空气质量

2014年,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161个,其中74个为第一阶段实施城市,87个为第二阶段新增城市。监测结果显示,161个城市中,舟山、福州、深圳、珠海、惠州、海口、昆明、拉萨、泉州、湛江、汕尾、云浮、北海、三亚、曲靖和玉溪共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占9。9%;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90.1%。

从各指标来看,SO?年均浓度范围为2~12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达标城市比例为88。2%,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日均浓度达标率范

围为74.4%~100.0%,平均为98.3%,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平均超标率为1.7%。NO?年均浓度范围为14~67微克/立方米,平均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达标城市比例为62.7%,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日均浓度达标率范围为78.3%~100。0%,平均为96.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平均超标率为3.2%。PM10年均浓度范围为35~23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达标城市比例为21.7%,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日均浓度达标率范围为30.9%~100.0%,平均为81.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平均超标率为19。0%.PM2。5年均浓度范围为19~130微克/立方米,平均为62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11。2%;日均浓度达标率范围为32.1%~99.7%,平均为73。4%,平均超标率为26。6%。O?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69~210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40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78.2%;日最大8小时达标率范围为68.7%~100.0%,平均为93。9%,平均超标率为6.1%.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0.9~5.4毫克/立方米,平均为 2.2毫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96.9%;日均值达标率范围为88.4%~100.0%,平均为99.3%,平均超标率为0。7%.

图1 2014年新标准第一、二阶段监测实施城市各指标不同浓度区间城市比例①

74个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 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继续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监测结果显

①图表来源: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https://www.360docs.net/doc/735846325.html,/hjzl/zkgb/2014zkgb/201506/t20150608_303142.htm

示,74个城市中海口、拉萨、舟山、深圳、珠海、福州、惠州和昆明等8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较上年增加5个;66个城市空气质量不同程度超标.全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10个城市分别是海口、舟山、拉萨、深圳、珠海、惠州、福州、厦门、昆明和中山,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

从各指标来看,SO?年均浓度范围为6~82微克/立方米,平均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达标城市比例为89.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NO?年均浓度范围为16~61微克/立方米,平均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5%,达标城市比例为48.6%,同比上升9.4个百分点;PM10年均浓度范围为42~23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0%,达标城市比例为21.6%,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PM 2.5年均浓度范围为23~130微克/立方米,平均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达标城市比例为12。2%,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O?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69~200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达标城市比例为67.6%,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0。9~5。4毫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2。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0%,达标城市比例为95.9%,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图2 2014年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平均浓度和达标城市比例年际比较①

(二)酸雨

2014年,470个监测降水的城市(区、县)中,酸雨频率均值为17.4%。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为44.3%,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26.6%,酸雨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9。1%.

①图表来源: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ttps://www.360docs.net/doc/735846325.html,/hjzl/zkgb/2014zkgb/201506/t20150608_303142.htm

图3 2014年不同酸雨频率的城市比例年际比较①

(三)降水酸度

2014年,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酸雨)、低于5.0(较重酸雨)和低于4。5(重酸雨)的城市比例分别为29。8%、14.9%和1.9%.酸雨、较重酸雨和重酸雨的城市比例同比均基本持平.

图4 2014年不同降水pH年均值的城市比例年际比较②

(四)化学组成

图表来源: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ttps://www.360docs.net/doc/735846325.html,/hjzl/zkgb/2014zkgb/201506/t20150608_303142.htm

2014年,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和铵,分别占离子总当量的25.1%和13.6%;

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占离子总当量的26.4%;硝酸根占离子总当量的8。3%。硫酸盐为主要致酸物质.

图5 2014年降水中主要离子当量浓度比年际比较①

(五)酸雨分布

2014年,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①图表来源: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ttps://www.360docs.net/doc/735846325.html,/hjzl/zkgb/2014zkgb/201506/t20150608_303142.htm

图6 2014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直线分布示意图①

三、问题

(一)立法理念落后

早在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改革开放后首批颁布的法律之一。该法将“大气”列为首要环境。1987年,专项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通过,并于次年开始实施。而且,我国分别于1995年、2000 年对该法进行了修订,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规定。现行的2000 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当时看来在立法理念上是进步的、与时俱进的。但在今天看来,立法理念已有一些落后之处,比如:在法律规定上,主要是注重于规定某一制度,没有更多地关注制度落实的配套措施; 在主体互动上,主要是行政主体依职权进行治理,没有规定多元主体的参与方式;在调控方式上,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没有规定通过市场等手段进行综合调控。

①图表来源: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ttps://www.360docs.net/doc/735846325.html,/hjzl/zkgb/2014zkgb/201506/t20150608_303142.htm

(二)立法难以落实

法律通常被认为是政府能够动用的最有效的规制手段。然而事实上,我国诸多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并没有明显的改观,甚至日趋严重.法律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施行,就是一纸空文。无论条文中规定的制度如何先进,如果不能在现实动得到有效的落实,除去对现实没有助益外,对立法本身也是一种否定。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例,该法只对“总量控制制度"的内容作了规定,而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程序,如对排污企业履行总量控制的监督程序等没有规定; 总量控制的区域是按照行政区域而非按照地理区域划分,这种划分不具有科学性,从而使“总量控制制度”根本不可能达到其设置的目的.所以,现有立法难以全面落实是我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首要问题.

(三)主体参与不足

目前我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主要是依靠行政主体。固然通过这一方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快速地进行治理,但是由于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仅凭行政推动不可能完全达成有效的治理,各个主体的参与问题愈发凸显。虽然公众参与条款的不断强化也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取得进展的体现,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公众参与还多停留在“专家参与"和宣传普及阶段,作为一般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途径和程序尚不十分清晰。虽然我国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做了一些明确规定,但这些法律规定有的过于原则,有的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例如公众参与的方式、在哪些阶段参与、如何保障公众参与等法律实践中必须明确的内容几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实践中的公众参与也只是象征性的、被动的,并没有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总的来说,我国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发展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调控手段单一

通过行政主导大气污染治理,在主体方面表现为参与不足,在方法方面表现为手段单一。我国传统上环境调控的行政驱动特征非常浓厚,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明显行政强制特征的手段,如对二氧化硫削减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强制性减排措施.这些措施虽然短期看成效显著,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运动式减排措施的实施成本高,且很难持续。所以,亟需改变这种传统的治理方式.形成这样的问题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国家的

宏观调控在核心方面依然是起主导作用。在依法治理大气污染中,也就表现为行政推动先于市场调节。但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一旦过度,既可能侵犯各个主体的权利,也很可能难以实现全面的调控而使社会产生不满。具体而言,调控手段的单一也往往使得大气污染的依法治理难以全面实现,进而导致各个主体环境权利难以实现或者义务承担方式不足的境况.

四、对策

(一) 更新立法的理念

美国《清洁空气法》在立法中确立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理念”、“州政府独立实施理念”、“新源控制理念"、“视觉可视性理念”等一系列立法理念.正是由于具有理念的超前性、标准的缜密性、管理的系统性、执行的严格性等特征,“清洁空气法”不仅成为美国治理空气污染的法律利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立法范例。在借鉴上述思路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环境污染法律治理现状,应树立以下理念:第一,实效理念。亦即立法不能仅满足于书面规定的条文,而应更注重条文的落实和效果,让法律规定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效果。第二,参与理念。亦即不能仅依靠行政主体进行管理,而应充分构建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机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第三,市场理念。亦即不能仅依靠行政命令进行调控,而应在行政指导下,充分利用市场的能动性,正确发挥其在大气污染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立法理念,再辅之以可行的法律规定,才能真正有效发挥法律在治理大气污染中的应有作用.

(二) 注重立法的实效

与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相比,中国的环境法规的制定并没有落后多少,然而,超前立法没能遏制不断恶化的环境。英国的大气立法一开始也是流于形式,但随着修改与细化,明确奖惩,逐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英国立法的具体实践很值得借鉴.第一,扩大调控对象.目前对于我国而言,首先需要适当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 ,包括扩大对象和明确责任。有学者指出“现有法律规定,二氧化硫、大的颗粒物、PM10、燃煤、酸雨等是重点防控对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PM2。5、氮氧化物、扬尘,已经成为新的污染物控制的重点,这些在现有法律中体现不多。”尤其是PM2.5,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立法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将有关对象纳入调控

范围。另外也可考虑对于严重雾霾等新问题作出的专章或专节规定,以更有效、更针对地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调整.第二,明确落实方式。以前文所述的“总量控制制度”为例,原有的以行政区划来落实的方式,难以完全有效地实现该制度。应该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特征,确定对于总量的控制。常纪文则建议,将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写进现有法律.区域性污染是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北京为例,北京PM2.5 主要污染物有一部分来源于邻近区域。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联系紧密的省市之间实行联防联控,大气污染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另外,江莉建议应确立适当的总量控制模式、建立配套的总量控制体系、建立有针对性的特定目标总量控制时段制度、完善排放指标分配制度、建立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上述建议可供借鉴,但最关键的是如何保障该制度的落实,最关键的就是做好立法部门与执法部门的衔接、做好区划与区域的协调,唯此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该制度以及其他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 注重参与的多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曾发生过几起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美国国内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方面美国可以提供相当的借鉴.由于美国公众环保意识的高涨,促使了政府通过环境立法来推动环保运动,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基本环保法“另外还制定了有关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海洋海岸带、噪声、农药、放射性废物等专门环境法,制定了大量的环境标准".美国公众的行动推动了联邦、州、地方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及划分大气质量控制区的划分。

对于我国而言,鼓励各个有关主体参与到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来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从另外的角度说,大气污染所可能侵害的主体非常广泛,只要能够建立合理的机制、调动起主体的积极性,这种参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个具体的有效方式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维护公民、单位,特别是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以及获取环境信息的合法权益,才能为公众监督政府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可能,为政府监督企业防止环境污染、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为企业创造公开持续改进自己的环境行为、展示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与目标的机会,为建立企业、政府、公众沟通的平台.除去参与实施,参与监督也是重要的方面.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任何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应及时对外发布,公众则可以通过听证会、座谈会、新闻采访、电话问询、环境信箱问答等方式,也可以采用现场监督的方式实现,例如公民可以自愿参与到环境保护团体中,

通过这些团体履行监督权,公民有权旁听立法机关讨论与大气环境问题有关的会议、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有关大气环境问题的案件等等。还可以推动公民反对大气污染的社会团体建立、加大重大环境项目公民的听证力度,并且结合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公益诉讼的制度,鼓励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中来。

(四) 注重市场的作用

在此主要需要借鉴国外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处理模式。目前发达国家仅有美国没有通过《京都议定书》,但就其国内法而言也规定了要减少排放.如前所述,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排放权交易制度,尽管可能具体指称不同。如日本,中央政府是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者;地方政府担负与民间部门互动的第一线责任;企业与国民则居于配合者的地位。这种不采取“命令控制模式”(command-and-control) ,而以“自主参加”与“补贴"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有效地降低了减排温室气体所需的管制成本.我国早已加入《京都议定书》,而且目前我国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具体而言,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部分城市尝试实施.这一制度在许可证制度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激励企业控制排污量。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展经济。但是目前也存在着法律界定缺失、交易市场发育不健全,行政干预多等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实行“气泡”政策和“折抵”政策:第一,“气泡"政策,即在进行废气排放时,以一个工厂所排放的所有废气为一个气泡只要在这个气泡内的总污染量不超过法定标准,就不必理会该工厂内各个设备的污染情况如何。第二,“折抵"政策,即为某一地区内所有工厂排放污染物的总量规定一个最高限额,如果该区区域某工厂污染物排放量很小,以致该区域内全部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总和仍然低于上述最高限额,则即使该区域内与某个排放大气污染物较多的工厂,仍然允许该工厂继续存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治理大气污染中的作用。具体到我国,可以先确定排污企业的配额,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国家杠杆进行调整,并且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借鉴“气泡”政策、“折抵”政策等,指导企业进行排放权交易。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一定能够为减少大气污染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结语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科学的发展观和严明的立法制度是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最为重要的内容,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根本保障。因此,针对我国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尤为重要.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确保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同时,加强社会大众对大气污染合理的认知,才能借助公众参与的力量,逐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Joseph A.Leone,John H。Seinfelhttps://www.360docs.net/doc/735846325.html,parative analysisof che mical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photochemicalsmog[J].AtmosphericEnvironment,1967(19):437—464。

[2]Jack G.Calvert。Hydrocarbon involvement in photochemical smog formation in Los Angeles atmosphere[J]。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1976(10):256-262.

[3]Gary Z.Whitten,Henry。Hogo,James P.Killus.The carbon-bondmecha nism:a condensed Kinetic mechanism for photochemical smog[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 1980(14):690—700。

[4]Fredric C.Menz,Hans M.Seip.Acid rainin Europeand the United States:an update[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04(7):253—265.

[5]Wetstone,G。S。:Rosencranz,A..Acid rain inEurope and North America:national responses to aninternational problem[M]。United States:Envir onmental Law Institute,Washington,DC,1983。

[6]A.J.S。MeGonigle,C.L。Thomson,V。I.Tsanev,C.Oppenheimer,A simpletechnique for measuring power station power station SO?and NO?emissions[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4(38):21—25。

[7]M.Shekar Reddy,Chandra Venkataraman,Inventory of aerosol and s

ulphur dioxide emissionsfrom India:Ⅰ—Fossil fuel combustion[J].Atmos pheric Environment, 2002(6):677-697。

[8]M.Shekar Reddy,Chandra Venkataraman,Inventory of aerosol and sulph ur dioxide emissions from India:Ⅱ-Biomass combustion[J].Atmospheric Envi ronment,2002(36):699-712。

[9]Indrani GuPta,Rakesh Kumar。Trends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four cities inIndia[J].AtlnosPheric Environment,2006,40:2552-2566。

[10]Tolga Elbir,AysenMuezzinoglu,Estimation of emissionstren gths of primary air pollutants in the city of Izmir,Turkey[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4(38),1851-1857.

[11]中国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研究所.大气污染与农业环境[J].环境保护,1975,02:26-27。

[12]何兴舟.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J]。卫生研究,1980,02:1-14.

[13]李力争,王大明。近地面总悬浮颗粒的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5,06:28—31.

[14]翟业虎,张瑜。雾霾天气拷问大气污染防治法[N]。检察日报,2013-02—21(3)。

[15]胡苑,郑少华.从威权管制到社会治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几点思考[J]。现代法学,2010(6) 。

[16]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2011:5。

[17]赵丽。立法为何难阻“严重雾霾"[N].法制日报,2013-01-14(4).

[18]王比学,陈晓婉。用13年前修改的法律治理当下严重的大气污染,已明显不合时宜——大气污染防治法亟须修改[N]。人民日报,2013-06-05(18).

[19]江莉。《大气污染防治法》法律制度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3.[20]涂晓芳。比较公共政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374.

[21]郭启民.环境信息公开是鼓励企业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的催化剂[J].环境保护,2007(8):42。

[22]武欣鹏.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010.[23]黄鸣霞。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之完善[J].科技信息,2008(31):141-142.

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中国目前共有668个城市,容纳36.1%的人口,贡献7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税收。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47个重点城市的2009年的工业污染物单位增加值排放强度比2010年均有下降,而且污染增长速度小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口、珠海、湛江、桂林、北海;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市是南通、连云港、沈阳、苏州、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城市是大连、烟台、深圳、珠海、海口。 而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是临汾、阳泉、大同、石嘴山、三门峡、金昌、石家庄、咸阳、株洲、洛阳。 空气污染最主要原因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看见的,以下这三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其他是一些空气中不好的气体,会影响身体健康。 工业污染源 火力发电厂及各种类型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燃烧燃料所排放出的废气、烟尘等,若不经适当处理,会严重的污

染空气。 交通污染源 汽机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其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铅等污染物。这些交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相比,是比较小型、分散、流动的,但是因为数量庞大,所以排出的污染物的总量,也是具有相当的破坏力。 生活污染源 日常生活也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如二手烟、炒菜的油烟,以及由冰箱、冷气泄漏出的冷媒等,都会污染空气。 二氧化氮 具有刺激性,会刺激眼、鼻及肺部,而引起气管、炎肺炎等症状。甚至会降低呼吸器官的抵抗力,使其容易受到感染。 二氧化硫: 工厂使用含硫燃料,如燃烧重油、生煤,及柴油引擎车所排放。 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影响黏膜或细胞的正常功能。它常与悬浮微粒狼狈为奸,会使气管炎、气喘、肺气肿的病患增加及病情恶化。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机动车辆排放不完全燃烧的废气,炼焦场、电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 学号:M130110244 姓名:吴利红 班级:2013级3班专业:水生生物学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健康生活。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和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产生的主要危害,并详细介绍了防止策略。 关键字: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危害;防止 前言 大气污染由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类构成,但往往能够真正引起危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和燃料的燃烧。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的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流量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我国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摘要: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如何防止大气污染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中国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剧,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已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因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一、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环境质量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减少,污染仍然很严重。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生产用煤,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SO2。颗粒物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SO2污染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老问题还远没解决,新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来。随着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中国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正在由烟煤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NOx、CO呈加重趋势,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②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③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④造成酸性降雨,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酸雨的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我国主要分布贵阳、重庆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植物叶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质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减弱。人类长期生活在酸雨中,饮用酸性的水质,都会造成呼吸器官、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据估计,酸雨每年要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⑤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

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名单精编版

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 市名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2]164号 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人民政府: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按期达到目标要求。 附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 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国务院按照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划定大气 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规定,现提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 一、重点城市 在对2000年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分步 实施的原则,划定一批“十五”期间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共计113 个(名单附后)。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 “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应当列入大气污染

防治重点城市”的规定,将43个城市划定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二)通过对全国有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338个城市综合经济能力及环境污染现状的分析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同意2005年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的承诺,重点选择经济特区城市、《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要求2005年达标的地级城市、目前大气环境质量超标但有望在2005年达标的城市和一些急需加强保护的文化、旅游城市,合计70个城市划定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二、防治目标 在拟划定的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目前有39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已经达到国家环境大气质量标准,有74个城市尚未达到标准。到2005年,已达标的39个城市其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应稳定保持在相应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以内;未达标的74个城市应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由国家环保总局另行规定。 三、防治措施 1、以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快城市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广电、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城市原煤的消费量,推广洁净煤技术;促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有效控制煤烟型污染。 2、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关停并转措施,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企业;加快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控制工业污染;鼓励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在有条件的企业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

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增多,生产活动持续加剧,城市大气污染日渐严重,城市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压力。当前城市大气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并成为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保护大气环境,特别是保护大气环境问题,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是政府面临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对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应对措施; 一、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及现状分析 1、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 当前,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划分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微观污染是城市建筑物环境的大气污染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危害。如,城市居民家中的家具和室内外装饰装潢所使用的材料中含有甲醛、乙烯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在无形中危害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和生命,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宏观污染就是整个城市大气污染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及气候环境的影响及危害。城市大气污染会改变城市上空的气压、大气的稳定性和分布情况。近年来,很多城市因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多,城市能见度持续下降,还有一些频发性的酸雨、暴雨等气候现象,给城市经济和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危害因素。 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经调查表明,结合相关环境监测报告,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比重占总比例的3%,二级标准为86%,三级及以下等级标准的占11%。从整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几个城市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等省市城市。由于我国近年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制度规定以及相关条例。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同比上年都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升,整体呈良性发展的趋势。虽然城市大气污染呈良性趋势,并逐年得到改善和提升,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能源结构差强人意,人们没有认识到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致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依然存在问题,而且局部地区污染十分严重。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与国家乃至国际标准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大气污染将进一步加剧。 二、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1、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 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及综合防治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及综合防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然后分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和成因。最后针对目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植树选林、绿化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特点 1.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概况 2012年,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城市比例为91.4%。其中,海口、三亚、兴安、梅州、河源、阳江、阿坝、甘孜、普洱、大理、阿勒泰等1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超标(超过二级标准)城市比例为8.6%。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8.5%。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37毫克/立方米、0.035毫克/立方米和0.083毫克/立方米。 地级以上城市中,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占1.2%;43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占13.2%;186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占57.2%。环保重点城市中,2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占1.8%;31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占27.4%;83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占73.4%。 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2.1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 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 2.2具有时空分布规律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空气最好。从空间区域来看,总体呈现出北方污染高于南方的趋势。 2.3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 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浪费资源,耗能过大,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控对策

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控对策 摘要:大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环境要素之一,但目前城市居民却普遍面临着大气污染这一难题。本文从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出发,分析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污染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对今后大气污染防控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污染源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类也把数以亿吨计的废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大气污染的不断加剧使臭氧层被破坏,出现“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进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可以说,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1、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但也有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据测算,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氮氧化物和其他粉尘颗粒也居世界前列。中国14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性城市。同时,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在全球3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20个;全球污染十大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6个,浓重的空气污染使中国许多城市从卫星照片中消失了。中国是世界上燃煤大国,居于世界第一位,尤其以二氧化硫和粉尘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环境范围最广,其次光化学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也有加重趋势。大气污染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变浊,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使得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数量大减。其次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工业城市上空,因工厂的废热大量排入天空,使近地面气温比四周郊区高1%~5%,形成局部地区环流。再者由于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其他污染物,对水蒸气有凝结作用,促使下风口下雨量增加。还有可能出现酸雨,大气污染物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大气污染会对人体造成许多危害,甚至引起癌症的发生。大气污染也会对工农业发展,天气和气候自然生态起到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危害。 2、大气环境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1 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尽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仅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此类污染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在有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2 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也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其治理

……………………………………………………………最新资料推荐………………………………………………… 环境生物学论文 题目: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其治理 作者:董斯琳学号:13054104 学院(系):理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其治理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逐渐走向深入,社会经济、知识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而工业生产成为提高经济力量的主要力量,但工业生产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工程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由各种各样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污染我们的空气,这不仅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也损害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生产中,各种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中,大气质量日益恶劣。因此,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大气污染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1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1.2废气污染的成分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 括:含NO x 、SO 2 、P、AS、CO、HF、C 2 HCl 3 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1】 1.3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几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茌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九班李成真课题: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任务迫在眉睫,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PM2.5的提出及其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更是给市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自己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分析当今空气污染状况及原因,并且提出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空气污染防治对策PM2.5 雾霾 引言:由于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较快,人口较为集中,而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都不到位,因此,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厂废气、逸散尘、沙尘暴等因素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导致酸雨,雾霾。【1】本次研究我主要通过查阅近些年空气污染情况的数据,以及关注每天雾霾情况及PM2.5数值来了解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市民们环境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导致的。【2】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应对污染的办法,比如:提高人们防治污染的意识,加快工业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汽车尾气。相信只要不断提高人们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我们的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研究方法与过程: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我每天关注各大中小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上网查阅近些年的空气污染情况,并且查阅文献来获取相关资料。为了了解市民关于空气污染以及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的认知情况,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能加强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掌握一定的防范雾霾天气的小常识,我还发放了调查问卷(见附:调查问卷)100份,主要在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进行调查,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还前往茌平环保局对于一些专业名字进行咨询并且从那儿获取了一些关于空气污染详细信息。 结果: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导致的健康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频频爆表,雾霾覆盖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其中PM2.5超标尤其严重,平均超标率为68.9%,最大日均值达到766μg/m3 。媒体报道的多为大中城市的污染指数,而大家所不知的是小城市由于政府管理力度小,违法小工厂小作坊更多,因此污染更严重,而我们聊城市加上处在华北平原的重灾区,空气质量可想而知,PM2.5含量多次进入全国大中小城市污染状况排名的前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的就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时间表正式出台,PM2.5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就是PM2.5,这些颗粒物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针对空气污染及PM2.5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调查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要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 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阐述了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以及治理政策,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些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大气环境;治理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根据2012年全国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环境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城市酸雨污染的危害比较严重,与2011年相比,并无明显改善。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仍然是威胁生态平衡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2012年,对我国325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数量比上一年度略有增长,达标率超过了90%。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所覆盖的74个地市级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仅仅40.3%,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而我国部分环保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只有24%左右。从目前情况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区的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1]。 2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主要实践困境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治理体系逐步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通过对大气污染演变特征与政策治理体系变迁过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间的衔接度还不够,治理政策未能及时、有效地把握和应对大气污染演变,传统政策治理的有效性比较低,在政策认知、制定、执行、反馈等具体环节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理论研究不充分,政策内容科学性不足 当下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煤烟污染、扬尘污染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污染的二次反应,污染类型混合交叉。空气污染不同于其他类

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9-05-09T17:17:10.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祝秀英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四川恒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就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1、生活废气对城市大气污染 (1)餐饮油烟污染 有报道指出,在各种空气污染源里,厨房产生的油烟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餐饮废气中除了燃料燃烧后产生有害气体外,还包括食物烹调过程中挥发的油脂,如苯并芘、丙烯醛和多环芳烃,油烟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还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城市扬尘污染 城市扬尘污染对城市大气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城市扬尘污染主要由建筑扬尘、堆放扬尘、道路扬尘、土壤扬尘等几个方面组成。城市扬尘对大气污染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运转时所释放出的废气、运输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大量扬尘、建筑材料无序堆放造成的扬起和洒落。 (3)汽车尾气污染 由于打车软件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促使汽车数量及汽车出行次数大大增加,汽车市区拥堵,最终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尾气排放量也随之呈上升趋势。在城市中,长途客运车、公交车、货车等数量庞大,且这些车辆大部分使用柴油,导致尾气超标排放异常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并呈现恶化和蔓延的趋势,造成了大区域的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 (4)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源是造成全国各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国家要求各类企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然而,我国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国家,这种产业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说明政府所面临的由工业污染所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是长期持续的,所以工业污染源的改善也只能是逐步渐进的。 2、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目前,城市大气污染物控制有冷凝法、催化转化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直接燃烧法等处理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吸收法及吸附法。其中,吸收法是根据每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净化气体混合物的原理,用于吸收技术的溶液有酸性溶液、水、有机溶液和碱性溶液 4 种,其中酸性溶液如稀硫酸,能处理一氧化氮(NO)等;有机溶液和碱性溶液 4 种。其中,酸性溶液如稀硫酸,能处理一氧化氮(NO)等;有机溶液如二乙醇胺等,能处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等,能吸收氢化硫及二氧化硫等。 典型大气颗粒污染物主要有烟、雾和粉尘。颗粒污染物的去除又能分为干法去除、静电法、过滤法和湿法去除。干法去除目前工业上相应的常用设备有惯性除尘器、重力沉降室及旋风除尘器,它利用的是颗粒物本身的重力及离心力使颗粒物发生沉降 , 而从被去除,如重力除尘、惯性除尘和离心除尘;过滤法是利用多孔滤料使颗粒物被截留而得以去除,如布袋过滤等;静电法是利用高压电场,使颗粒污染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得以被去除。目前工业上常用设备有湿式静电除尘器与干式静电除尘器;湿法去除是先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使颗粒湿润,增加颗粒物重力再使其被捕获而加以去除,如泡沫除尘等。 3、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愈来愈重要,加强大气空气的问题解决,就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及时性的转变。政府方面要将自身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妥善实施,结合具体的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空气监测管理体系。注重对城市居民在大气环境保护层面的教育工作实施,从基础做起才能有利于保障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2)健全法规体系,完善治污制度保障 纵观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是治污产生成效的首要保证。从制约力的角度讲,法律起到了有效的制约作用,能够约束各界人士的行为,强制大家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从环保资金建设的角度讲,环保立法可以通过征税、征费等角度设立门槛,即提高了环保的标准和环境治理的效率,又能积蓄一部分环境治理资金,解决资金不充足的问题。 (3)加大监督力度,构建多元主体参与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我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新要求,也是改革的新境界。与发达城市相比,一些小城市不论是从资源、人口的角度还是就生态环境而言,本身就存在诸多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政府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能发挥的能力也就有限,而通过构建多元主体的参与,不仅可以实现公民社会治理的内涵,提高市民对自己城市的关心度,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分担部分工作内容,如对企业的监督、对政府的监督等,通过逐步的构建和完善,进一步确保建设一个美丽的生态文明城市。 (4)加强绿化建设 研究发现,绿化建设能有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目前,常用的城市绿化建设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多种植树木,如道路中心带及两边种植各种消噪及能吸收城市大气污染的树木,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尤其是工业区,要大量种植防护林,从而吸收净化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的含量;二是,确保绿化建设资金的充足,充分的资金才能保证绿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另外,要保证绿化用地未被非法侵占,一旦发现,应严厉处理,以儆效尤。 (5)减少污染排放 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北方取暖锅炉的使用等措施以达到治理的目的。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多种: 机前净化,通过提高燃油品质或在燃油内加入相应催化剂使其能充分燃烧,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机内净化,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改良优化以提高运作效率; 尾气净化,通过催化水洗过滤等方法对尾气去除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至今,较为有效的措施是在汽车尾气排

文献翻译-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Air pollution state of china 1 Urban air quality situation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our urban air quality is stability, the trendy is improving. There are 660 cities officially designated in the monitoring of 343 cities, the air quality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levels and the urban poor around one third of each volume. Ultra-slight decline in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standards, particles from pollution broader, serious pollution in some cities sulphur dioxide, nitrogen dioxide are all urban pollution. The areas affected by acid rain and pollution stability, the South acid rain polluted areas, the acid rain control zone of the city has more than 90% acid rain 113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key cities, the air quality of Grade 2, Grade 3 and the number of urban poor levels respectively 40, 41 and 32, respectively 35.4%, 36.3% and 28.3%. Of these, 36 cities where sulphur dioxide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standard urban 73. Our air quality urban environment with the following features : First, the particles are still the primary pollutants. Particle emissions are the main pollutants affecting air quality in 343 monitored cities, 60% of particles from urban concentration limit, 64.6% of the city where major cities. Particle pollution from the northern city overall in the South-cities, particles from polluted cities mainly in the northwest, north China, Shanxi, Shaanxi, Henan, Hebei, Ningxia, Gansu,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provinces and regions of the particle pollution are more prominent. The sulfur dioxide discharges the current situation: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coal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constantly. National coal consumption rises to 1,280 million tons in 1995 from 980 million tons in 1990, the sulfur dioxide discharges the total amount to increase sharply with growth of the volume of consumption of coal. The discharge general quantity of national sulfur dioxide reaches 23,700,000 tons by 1995. Discharge in the source in all kinds of sulfur dioxide, the power plant and emission of industry boiler account for 70%, becoming the discharge rich and influential family, all kinds of percentage of discharging the sulfur dioxide of pollution sources is formed as follows: Civil cooking utensils 12%, industrial kiln 11%, boiler 34% of industry, boiler 35% of hydropower station, other 8%. The smoke and dust ,dust discharge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total amount of smoke and dust that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主要症结。文章研究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以及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外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经验,从中获得启发。针对如何有效治理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城市大气污染是目前各国要面对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如何防止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已成为我国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频现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治理雾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城市大气污染还没能完全被控制。2014年,我国三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已步入了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那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只能是空洞的胜利。因此,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成为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 2.研究意义: (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我们务必要强化水资源、大气资源、国土资源等的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大气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大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强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实现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这项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大气污染的防治,将为保障国民健康、为公共卫生事业作出

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计划

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计划 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落实好《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 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x〕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分析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01x至201x年,xx城区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对二氧化硫、二 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结果(见表1)表明,我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二 级标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或有所好转或基本保持不变,但PM10的年均浓度显著上升,我市城区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应重点控制PM10的浓度。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1x至201x年,我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年排放量(见表2)结果显示,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年排放量呈逐年增 加趋势,但是增幅逐渐减小;氮氧化物经过两年的整治,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虽达二级标准,但仍存在较大隐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城区扬尘污染较严重。建筑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治理不到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加上部分工业及民用炉、窑除尘设施除尘效果差,污染大。 2.清洁能源比重低。我市天然气普及率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还在逐年增加,污染物减排压力较大。 3.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布局集中在城区的四周,如xx城区东面是xx经济开发区、南面是陆川北部工业区和玉柴工业园、西面是城西工业区、西北面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4.机动车污染增大。由于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辆数量增长较快,尾气处理设备不够完善,导致机动车污染逐渐加大。 二、工作目标 (一)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到201x年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在201x年的水平,PM10年均浓度达二级标准,且年均浓度上升幅度不超过3%(含)。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201x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 1.0069万吨,比201x 年下降 1.8%;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 2.6373万吨,比201x年下降28.8%。 三、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气污染物的预防与治理的论文

大气污染物的预防与治理的论文 摘要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对人类产生不良的影响,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我国现阶段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基本治理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包括减少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加强监管与执法等内容。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预防;治理 abstractthe atmosphere would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human beings,and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in this paper,aimed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the basic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of produc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control technology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enhancing th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etc. key wordsatmospheric pollution;prevention;control 大气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大气污染物一般有2种形态,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气态状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主要以烟尘为主,气态状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含氢气体等。大气污染物能够在大气中扩散,具有污染范围广、区域性和整体性强的特征。因此,大气污染的程度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防治大气污染物的根本方法,是从污染源头着手,通过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物扩散稀释等措施来保证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本体的自净能力,采用最佳的防治方法,已达到控制大气环境质量,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1]。大气污染物的综合防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做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最佳方案[2]。例如: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营造城市绿化带,以减轻大气污染的危害。严格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的要责令其停工限期整改,对于现有污染严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坚决采取关、停等措施。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因此应优先推广型煤和低硫等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此外,要根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要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和焦化煤气、石油液化气等二次能源,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变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实行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 家庭中的燃煤炉灶和分布在市区的各类采暖、烧水小锅炉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是造成城市大气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采取区域采暖,集中供热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区域采暖,集中供热的好处表现在:一是可以提高锅炉设备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量;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利用率;三是便于采用高效率除尘设备,大大降低粉尘排放量。四是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从而减少运输设备的使用,间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