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语文及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武宗正德初年,陕西提学副使王云凤告诉我们,他那时候的道学如何被人嘲笑:是道也,君子所以治身,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而今学者讳言之,一有谈及,则互相告语以为笑。……一遇规行矩步、端言正色者,则嘲论纷起,诽谤横生,遂使学以讲道为讳。

讲道竟成了忌讳。不过这不奇怪,现代中国很多时候很多场合谈道德也是忌讳,要有勇气。以道学理想之高远为迂腐,这是古今不变的敌道学。

儒者高谈仁义道德、动辄尧舜周公,遂有“迂腐”之名——用今天的流行语说,“迂”者谓其高谈,“不接地气”;“腐”者谓其从古,“脱离时代”。此恶谥古已有之,但登峰造极、人人得而称之是在有道学之后,近世以来几乎成为“道学先生”的记号。

明代以来道学被抹上强烈的迂腐色彩,有平民声音竞起的原因(例如俗文学作品的大量涌现)——这倒不是意味着以前骂迂腐的少,而是意味着这时庸众的行为得到了更多记录和反映。同时,也有自身的原因,其中道学宗师程颐本人,就关系甚大,俨然成为酸腐、古板、严厉型老先生的老祖宗。

后人的认识中,伊川先生程颐有个标准像——板着脸讲道理。而这大约是实情。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程颐见哲宗小皇帝折柳枝,便予以斥责,教训了一番大道理,如仁民爱物之类,且不免搬出祖宗法度为辞。无论谁对谁错,后人中除少数将此事与程颐以道学制衡皇权的理念联系起来,多数是同情哲宗,视程颐为不近人情,跟小孩过不去,矫激,乃至虚伪做作。

在程颐的榜样作用下,从其门人开始,道学后生模仿程颐的仪态辞气演变成群体行为,从而达到这种程度:人们一看到“规行矩步、端言正色”,马上想到道学;或者反过来,一说到道学,马上想到行为保守、不苟言笑、得理不饶人等等。流风所至,卫道宣教的文学作品也依着这个路数塑造主人公。

历史上,小程子确实严肃,常是一副凛然如霜模样,似乎比较无趣。连朱子、王子对他也颇有微词。《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朱子评二程兄弟:“明道终是和粹,不甚(如伊川般)严厉。”王阳明对程颐的脾气更加不满,在论《论语》“吾与点也”章时,不忘拎出小程子做反面教材:

圣人何等宽宏包含气象!且为师者问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于曾点,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其瑟来,何等狂态?及其言志,又不对师之问目,都是狂言。设在伊川,或斥骂起来了。

综观青史留名的道学家,像小程子这般生性严厉的其实凤毛麟角。胞兄大程子之和,朱子之趣,王子之狂,千姿百态。翻开《明史?儒林传》,各派人物众多,只能找到胡居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