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畜粪便处理(总结)

禽畜粪便处理(总结)
禽畜粪便处理(总结)

禽畜粪便处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禽畜养殖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人们在养殖业的急速发展中往往忽略了对禽畜粪便的处理和利用。不少养殖场粪便随意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不仅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也对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和畜禽产品的质量造成威胁。为了使畜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禽畜粪便造成的污染危害

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导致了污染物的集中排放,造成周围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越来越大。许多畜禽养殖户环保观念淡薄,缺乏相应的对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措施。目前,畜禽粪便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和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物污染等方面。

1.1空气污染

畜禽排泄物的堆积能产生大量NH3、基硫醇、三甲基胺、硫化物和甲烷等恶臭气体,不仅刺激人畜的嗅觉神经,危害呼吸道,而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周边人群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此外,堆积的粪便还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都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危害生态环境。

1.2水体污染

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氮磷化合物、金属离子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这些物质随污水排入环境就会污染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中溶氧减少,水质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增多,导致水中的生物无法生存。水生生物的死亡也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导致水质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加剧水资源的短缺,也危害附近居民的健康。粪便、污水渗入地下还可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一些养殖场距地面100m地下水中的氨、氮含量已超出正常值的2~3倍。

1.3土壤污染

畜禽粪便中富含氮、磷、钙等化合物及重金属元素,如果畜禽粪便没有经过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就会造成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沉积,进而导致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引起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危害植物生长。

1.4生物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以及寄生虫,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不仅危害养殖业的发展,更污染周边环境,威胁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此外,饲料和兽药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物质随着粪便排入到环境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随食物链被人类和动物食用,能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禽安全。

2禽畜粪便的处理

2.1禽畜粪便的除臭

禽畜粪便中散发的气味由约121种化合物组成,其中主要为:NH3、H2S和胺等有害气体,与甲基硫醇、二甲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就禽畜粪便除臭技术而言,世界各国研究工作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2.1.1 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到饲料中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微生物制剂(微生物饲料)、中草药,矿物质及臭气吸附剂(蛭石、膨润土等)等来调节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不但能控制禽畜排放粪便的臭气,还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畜禽健康,减少粪污中有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及利用探索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及利用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场粪便的污染也随之而来,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气体(氮、磷、氨气、硫化氢、甲烷等)对水、空气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畜禽粪便污染现状,笔者剖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和畜禽粪便的利用。 关键词: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利用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畜禽养殖场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如何既保证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解决粪便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畜牧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养殖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粪便的排放量大、污染波及面大、造成的生态压力大。现阶段,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地方主要是农村,严重威胁农村的生态安全。 1 畜禽粪便污染现状 我国的养殖业发展很快,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畜禽粪尿的排放量也成倍的增长,由其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2010年,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2.43亿t,尿液产生量1.63亿t,其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令人震惊,化学需氧量1268.26万t,总氮102.48万t,总磷

16.04万t,铜2397.23t.锌4756.94t。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对治理污染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但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以至于导致水质恶化、土壤重金属超标、疫病种类增多,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 2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 2.1 畜禽粪便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 人们总是把土地看作是处理废弃物的场所,将大量的废弃物向土地堆放和倾倒,使土地成为污染的场所。虽然土壤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可以缓解和减少污染的危害,但是有些物质是比较难分解、难排除的,例如一些重金属(镉、铜、锌、铅、砷等),沉积于土壤表层,被植物吸收直接影响植 物的生长,也可以残留于植物,然后影响人、畜禽的健康。粪便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在土壤中长期生存和繁殖,扩大传染源。大量使用粪便,也可使土壤中的盐分增高,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使产量降低。 2.2 对水体的影响 畜禽粪便中除了有养分以外,还有很多的污染物,作用于土壤以后,一部分可以被吸收、贮存、缓慢、释放,还有一部分会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粪尿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水库中,会引起地表水的水质变差,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污染严重的不仅会使地表水受到影响,而且地下水受到污染

上杭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实施方案

上杭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上杭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上杭县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13日 上杭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龙岩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实施方案(2019-2020年)》(龙政办〔2019〕35号)精神,按照《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分解下达农业建设项目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闽发改投资〔2019〕424号)要求,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年9月份前完成养殖场填平补齐工程、种养结合消纳地配套工程、异位发酵床升级改造工程、粪污资源化利用智能化监管工程和畜禽粪污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工程建设;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有机肥厂(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工程建设,12月底前完成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总结验收,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二、利用模式与路径 按照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的思路,坚持固体粪肥可远距离利用、液体肥就近就地消纳为原则,畜禽养殖场要根据养殖规模及消纳地情况,按种养结合、垫料模式或清洁回用模式设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循环利用。 三、重点任务 (一)养殖场填平补齐工程 畜禽养殖场按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与路径要求,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查缺补漏,填平补齐。填平补齐工程建设内容:安装乳头式(鸡)、限位或凹墙式节水式饮水器,安装智能水表、沼液(或肥水,下同)电磁流量计、高清视频监控器,配套高压冲洗机,漏缝地板、沼气池改造或清渣,沉淀池、储液池、阳光堆粪棚、储粪间、发酵棚等粪污存放设施的扩容与三防(防雨、防渗、防漏)改造等。填平补齐工程投资由养殖场自筹。 (二)种养结合消纳地配套工程

如何处理农村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如何处理农村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这激发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伴随养殖规模扩大,畜禽数量激增,使得畜禽粪便污染进一步加剧,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如何处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俨然成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农村畜禽粪便污染现状与危害 (一)现状: 1、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仍延续传统露天养殖办法,分散经营,集约化水平低。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交通不便,资金贫乏,使得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继承传统露天养殖技术,效率低下,污染严重。 2、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乡镇传统畜禽养殖场发展迅速,污染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但新建的养殖场仍继承传统养殖技术,使得污染进一步扩大。 3、环保观念不强,粪便处理不到位,甚至出现粪便乱排乱堆现象,排放数量增多,且大多是未达标排放。据统计,2000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19亿吨,是当年我国工

业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畜禽养殖粪便的排放量将达到45亿吨【3】。其中农村散养的产生量至少占一半,因此这些畜禽粪便不能较好的处理就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给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4、乡镇环境监管不到位,行政管理、监督、服务乏力。对畜禽粪便处理工作重视不够,防治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地区甚至还是空白。 (二)危害 1、农村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在地理学上的影响。 (1)侵占土地。每年畜禽粪便大量产生在未经处理规划的情下,四处堆放大量的可利用土地被占。据估计,每堆积一万吨畜禽粪便至少要占一亩土地【4】。大量的畜禽粪便占据了大量的土地,降低土地利用率。 (2)污染土壤。家禽、牲畜的喂养以饲料为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重金属等。饲喂动物不能将其消化就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将粪便还田以后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最终会随着作物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尽管农村很少有人用饲料来喂养家禽,牲口,但或多或少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3)污染河水和地下水。农村畜禽粪便无人管理随意堆放,在雨季随雨水流入河水,大量沉积最终造成水体污染,藻类大量滋生,水生动物大量死亡,这给养鱼专业户造成了

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 信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范拥义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畜禽养殖场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由于大量的畜禽粪便无法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个千头奶牛场年产粪便12000吨;一个万只鸡场年产粪便750吨;一个万头猪场年产粪便22000吨。由此可见,农村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也对农业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市范围内各类大、中型规模养殖场、专养殖业大户3000多个。各类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污水总量达800多万吨,其中95%以上都随意排放或露天堆沤。这样产生的问题有:一、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种植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二、造成蚊蝇大量孽生,所散发的恶臭污染空气,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三、由于渗出液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四、同时也造成可以利用的生物质能的大量浪费。因此,做好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处理工作,对于提高养殖业综合利用效率,增加畜禽养殖收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轻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禽粪便、污水在当前的处理、利用方式主要有:一、

直接利用;二、经好氧处理、厌氧处理、氧化塘或人工湿地处理后再行利用等。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出发,目前较为成熟且较为经济的技术是: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再综合利用。在畜禽养殖场内部形成以食物链为特色的内部生态循环系统,从而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消除病虫害,提高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及综合利用流程简图: 具体做法是:根据养殖场规模的大小,合理规划布局养殖场与沼气池的相对位置,建设一口或数口50—100立方米的沼气池,视情况配套干物质提取设备;配套建设储气柜、脱硫塔、储沼液池、前置预处理发酵池、后置好氧处理池等辅助设施;在畜禽养殖场周边,配套建设养鱼池、蔬菜大棚、牧草种植地或果园等经济作物用地等,围绕养殖业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牲畜粪便处理参考资料

牲畜粪便处理参考资料二、发醇原 料 堆肥原料都可以作沼气发酵原料。 (一)常见沼气发酵原料的理论产气量 计算沼气发酵原料的理论产气量,可先分别测定每种发酵原料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化合物的含量,然后依据下式计算甲烷的产量 (E): E = 0.37A 十0.49B 十 1.04C 式中:E――每克发酵原料的理论产甲烷量,L ; A、B、C 分别为每克发酵原料中碳水化 合物、蛋白质、脂类化合物的重量g。 然后,再依下式计算二氧化碳的理论产量(D): D = 0.37A 十0.49B 十0.36C

式中:D――每克发酵原料的理论二氧化碳产量,L。 研究人员通过测定和用上式计算得出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组分和理论产气量列于表9-5。 (二)原料的产气率和甲烷含量 沼气发酵原料产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量。我国通常用原料所含总固体(T S)的量作原料单位表示原料的产气量。表9-6列出了常用沼气发酵原料以及原料中主要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的沼气产气率和甲烷含量。 (三)原料的总团体百分含量和总固体量原料的总固体百分含量和总固体量可按下式计算: M TS= W 100% W, W TS二W * M TS 式中:M TS――发酵原料总固体百分含量; W i 发酵原料样品重量; W2---- 样品在105 土 2 C条件下烘干衡重量; W发酵原料重量; W TS发酵原料所含总固体量。 表9-5农村常见沼气发酵原料的组分和理论产气量

原料总固体包括挥发性固体和灰分。在挥发 性固体中,含有原料可转化成甲烷的有机物。 因 此,用原料的挥发性固体的重量作原料计量单位 所表示的原料产气率更为准确。挥发性固体的含 量可用发酵原料总固体中挥发性固体的百分含 量或者发酵原料中的挥发性固体含量表示。 它们 可按下列各式计算: W VS = W TS * M VS = W * M VS 式中:W 3——样品的总固体在550 ±20C 灼烧至 恒重后的重量(灰分); M VS ――发酵原料总团体中挥发性固体的百 分含量; M VS ――发酵原料中挥发性固体物质的百分 含量; W VS ――发酵原料所含挥发性固体的量; W TS 、W 、W ,、W 2 与前同。 M VS W -W 3 W 2 100% M VS W 2 -W 3 W , 100%

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概论1 11 项目概况1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3 13 结论与建议4 第二章立项背景和意义6 21 立项背景1 22 立项意义1 第三章市场分析1 31 国际市场1 32 国内市场1 第四章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及内容 41 项目建设思路和目标1 42 项目建设规模1 43 项目建设内容1 第五章建设条件与场址1

51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1 52 自然条件1 53 公用设施条件1 54 基础条件1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61 国内外有机肥技术现状1 62 主要技术路线1 63 项目内容技术指标与关键技术措施1 第七章组织管理与项目定员1 7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1 72 组织机构1 73 工作制度1 74 项目定员1 第八章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81 环境保护1 82 安全生产1 83 绿化1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1 第十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效益分析101 经济效益分析1 102 不确定性分析1 103 风险分析1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1 附件科技立项查新报告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JK鉴字2002第2015号 项目所在地位置图 第一章概论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万年县生猪养殖行业协会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2承办单位 万年县生猪养殖行业协会 113承办单位负责人 江作川 114项目拟建地点 万年县 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江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16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以生产生物有机肥产品来减缓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有效地方解决了土地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提高土地抗风蚀水蚀能力防止地力下降该项目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为手段在项目区内建设以畜禽良种繁育区为基础的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为中心即包括生物有机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项目商业计划书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第?章总论 1.项目名称 1.2 项目建设规模. 1.3 项目建设地址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5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1.6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7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8 企业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1.9 项目建设条件 1.10 财务分析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 1.12 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3.2我国生猪供求状况 3.3蔬菜市场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和有利条件 4.1项目建设地址

4.2建设有利条件 第五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1 指导思想 5.2规划原则 第六章产品技术方案 6.1总体方案 6.2 粪便综合处理沼气工程技术方案6.3有机肥生产方案 6.4大棚蔬菜基地建设方案 6.5净菜加工方案 6.6设备配臵方案 6.7工程建设方案 6..8公用工程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7.1执行的节能节水规范和标准 7.2 节能节水措施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8.1 环境保护标准及设计依据 8.2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8.3 项目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8.4 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 8.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臵

9.1组织机构设臵 9.2人力资源配臵 9.3、人员培训 第十章招投标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11.1劳动保护、职业卫生 11.2防火防雷. 第十二章项目建设工期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方案 13.1 投资估算 13.2 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14.1经济效益 14.2社会效益 14.3 生态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结论

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和治理措施

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和治理措施 一、畜禽饲养及粪污处理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们围绕畜牧强区建设,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作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产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并重的原则,加快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1297万头(只),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51个,饲养畜禽882万只,规模化饲养量占全区畜禽饲养量的68%。全区现累计建成粪污堆积发酵场21.98万平方米、化粪池5.68万立方米、沼气池13.6万立方米。 2013年全区产生粪污389万吨,其中规模养殖产生粪污量为311万吨;堆积发酵利用66.6万吨、化粪池利用12.8万吨、沼气利用30.6万吨,农家肥直接利用174万吨,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284万吨,无害化处理利用率达到73%。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布局养殖场(小区) 区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范养殖暖棚建设的指导意见》,选择在远离居民区、基础条件好、便于防疫、供电供水设施齐全或容易配套基础设施的地方合理规划养殖区域。严禁在城市规划区及城东工业园区内、主要交通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高压电网下面修建养殖暖棚。养殖暖棚建设坚持管理区、生产区和废弃物及粪便处理区相分离,水电路和粪污处理设施相配套。

(二)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 按照区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走出庭院,人畜分离”的原则,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全区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51个。同时,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创建了区白猪场、和农牧业公司种猪场等3个部级标准化示范场,瑞达牧场和玉霖养殖场等9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三)严格备案管理 按照《凉州区新建续建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申报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对新建或续建的养殖场(小区),严格实行业主申请、乡镇政府申报、环保局环评、区农牧局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坚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四)狠抓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根据《凉州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实施方案》和《凉州区“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督促所有的规模养殖场(小区) 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大力推广干清粪技术、沼气生产技术和有机肥料生产技术,建立养殖生产、温室种植、沼气开发“三位一体”、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 项目名称: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 有机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省 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址省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 代码 肥料行业 2625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 料制造 立项部门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 占地面积(亩) 建筑面积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 资比例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的由来 随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进程加快农业内部各行业的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至关重要、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并循环利用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就是农业循环经济中关键的链条之一。目前,我市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达20多家农业副产品物料、工业药渣物料,污水处理厂,它们年排放粪便残渣达35多万吨,它们便通过地表流径或土壤渗透、进入金沙湖水城、造成金沙湖水质恶化,因此,防止和消除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殖业发展、特别是规模化、集中化、种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机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和农业生产的大量生物废料、综合运用先进的环境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农业工程施肥技术、年产10万吨高效生

畜禽粪便废水处理主要污染指标

水污染治理技术 之畜禽粪便废水处理处理前(单位:kg/t)

处理后 畜禽粪便废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畜禽产品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因此,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近20年来,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解决人类肉、蛋、奶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测,一个万头生猪养殖场日排泄物约150t。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畜禽粪便产量和COD排放量都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之和, 2010年达到45亿t。 大量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但不能被充分利用,有些还被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从而对我国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水体、土壤以及大气等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对畜禽粪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和消除畜禽粪便污染,对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农业畜禽粪便的特性 畜禽养殖类型,其粪便排放量有较大差异。不同畜禽生长周期也有一定差异。表一是综合多种资料得出的农村散养条件下不同畜禽的粪便排放量。表二是规模化养猪条件下粪便排放量。 表一畜禽的粪便排放量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了太湖地区的畜禽粪便污染,测定了各种类型畜禽粪便中COD、BOD5、NH3-N、总氮及总磷的含量(表三),这一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基本一致。 表二规模化猪场粪尿及其干物质排放量 表三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含量单位:kg/t

二、畜禽粪便污染状况及防治存在的问题 畜禽粪便存在大量的氮、磷、有机悬浮物、重金属、致病菌及寄生虫。具体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便: 1.污染土壤 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地表,可导致土壤空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引起土壤板结。饲料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所含的铜、锌、砷等重金属经畜禽粪便浓缩后排入土壤,可造成土壤长期的重金属污染。如铜的过量应用将引起植物中铜含量的增加、植物生长减慢、产量降低;长期在牧草地上大量施用含铜高的粪便,致使牧草(干重)含铜量很高,当牧草(干重)含铜量达15~20mg/kg时,可使对铜敏感的绵羊发生中毒。 2.污染水质 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大量排入农村沟渠、江海湖泊中,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造成水体缺氧,释放的氮磷营养元素,则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若有害、有毒物质通过土壤进入地表水,还会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3.污染空气 畜禽粪便的堆积,会产生大量含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等有毒有害气体成分,这类恶臭气体污染空气不仅对畜禽正常生长造成不利,而且直接给临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传播疾病 畜禽粪便一般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黄曲霉素、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以及寄生虫,如血吸虫、旋毛囊虫等,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导致环境恶化,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虫卵及蚊蝇的滋生,极易造成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影响畜禽养殖效益,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 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中,只有少部分进行了粪便处理,主要用作堆肥或生产沼气,大部分都未做任何处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显示,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此外,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一些地方将规模化畜禽养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以鼓励,但环境意识相对薄弱,污染治理严重滞后。 在农村畜禽粪便的处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民用人畜粪便做肥料,使用上比较随意,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施用量一般偏高,也不注意N、P、K的比例,各地都按自己的习惯来施肥,结果因施肥过高反而造成作物减产,同时养分大量流失造成江河、湖泊造成面源污染。 2.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国农村平均小于3%。由于近几年禽粪水量急剧增加,而无害化处理、利用能力却有限,多数未经处理就任其流入水体,恶化环境、影响生产及人畜健康。 3.农户用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沼气产率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经济效益低,没有政府扶持,沼气人难大规模推广。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三种模式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 三种模式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三种模式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全国的1亿多个畜禽养殖场每年产生畜禽粪污约38亿吨,是既重要又大量的污染源,但如果能将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开发利用,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打造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便可实现畜禽粪污的变废为宝。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处理的单项技术较多,这里介绍“三分离一净化”、好氧堆肥、沼气工程三种处理模式。 一、“三分离一净化”处理模式 “三分离”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一净化”即“污水生物净化、达标排放”。这种模式是控制粪污总量,实现粪污“减量化”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适用于中小规模养殖户。 雨污分离系统: 1、雨污分离 将雨水和养殖场所排污水分开收集的措施。雨水可采用沟渠输送,污水采用管道输送,养殖场的污水收集到厌氧发酵系统的进料池中进行后续的厌氧发酵再处理。 2、雨污分离系统建设方案 建设雨污分离设施的内容包括需要建设雨水收集明渠和铺设畜禽粪污水的收集管道,保证雨水与粪污水的完全分离。首先,在畜禽养殖厂房的屋檐雨水侧,修建或完善雨水明渠,尺寸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0.3m×0.3m。其次,在厂房的污水直接排放口或收集池排放口,铺设污水输送管道,将污水输送至厌氧发酵系统的调浆池或进料池中。 干湿分离系统:

1、干湿分离 即将畜禽粪便先收集到储粪池中,再用水冲洗猪舍,冲洗水收集到粪水池中,再进行厌氧发酵,使猪粪与污水分开收集。收集起来的畜禽粪便,经过后续的固液分离可再次降低其含水率,便于再利用。 2干湿分离系统建设方案 建干粪收集池,基本尺寸为3m×4m×1m,可根据养殖场规模适当调整,购置粪污运输推车;建粪水收集池,基本尺寸为4m×10m×1m,可根据养殖场规模适当调整;完善粪污收集系统与厌氧发酵系统的衔接。 固液分离系统: 1、固液分离 对干清粪过程所收集的畜禽粪便再次脱水,获得含水率更低的粪渣(含水率一般可达65%以下),便于再利用;分离出来的粪水排往沼气池的进料池,进行发酵处理。 2固液分离系统建设方案 建固液分离间,4m×8m×3m,钢架厂房结构,四周建1m高围墙,半开放式,并购置固液分离机一台,用于分离干清粪过程所收集的畜禽粪便,分离机工作能力为10m3/h左右。 因场地所限,固液分离间建设在地埋式沼气池顶部的混凝土地板上,注意做好沼气的防泄漏措施,沼气输出管道不得布置在固液分离间内。 生态净化系统: 生态净化系统主要由一个一级生态塘和一个二级生态塘构成。 生态塘建设方案:清除生态塘内的水花生等杂草,保留已经生长的藕、野

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情况及治理的必要性

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情况及治理的必要性 1 、畜禽粪便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丰富城镇副食品供应,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主要产区相继实施了一批“菜篮子工程”。“菜篮子工程” 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的禽畜饲养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 1997 年底,全国已有大中型畜禽养殖场 1.48 万个。这些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为了运输方便、供应及时、减少成本,大多分布于大中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但与之俱来是,大量的畜禽粪便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绝大多数畜禽场的粪便未得到处理和利用,使得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和郊区农村单位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粪水的肆意排放也导致水体的严重污染。表 1 为部分大中城市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排放情况。 表1 1997 年部分大中城市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排放情况 表 2 1995 年全国畜禽粪便中污染物总量(万吨)

1995 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当年工业废水的 COD 排放总量为 768.37 万吨,而畜禽行业的废水 COD 排放为 728.6 万吨,接近全国工业废水的 COD 排放总量。此外,我国各工业行业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 6.34 亿吨,畜禽粪便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2.7 倍。近几年由于国家在治理工业有机废水污染方面加大了整治力度,通过强制性的限制“达标”和有针对性的“关、停、并、转”使得这部分的污染物排放有较大的改观。但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恶化的趋势,畜禽场所产生的大量的粪水,日积月累地在临近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形成了庞大的污染源,致使大多数禽畜场,晴天臭气熏天,蚊蝇成片环绕;雨天粪水漫流成河,使人无法下足。根据 1997 年我国规模化猪、鸡、牛场的出栏量计算,全年粪便排放总量已过 17.3 亿吨,再加上规模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出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该数字。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畜禽粪便及污水已成为城镇周边地带和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规模化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污染物数量大而且集中,尤其以水质污染和恶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可以说它已是城市中的超级排污产业。 (1)水质污染。 与水质污染有关的主要是 BOD 、COD 、SS、大肠杆菌、蛔虫卵、氮和磷等。畜禽养殖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 ,其污水的生化指标极高,如猪粪尿混合排出物的COD 值达 81000mg/L ,牛粪尿混合排出物的 COD 值达 36000mg/L ,笼养蛋鸡场冲洗废水的 COD 为 43000-77000mg/L , BOD 为 17000-32000mg/L ,NH3-N 浓度为 2500-4000mg/L 。据环保部门对大型养殖场排出粪水的检测结果, COD 超标 50~70 倍,BOD 超标 70~80 倍,SS 超标 12 ~20 倍。按照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管理状况和正常水冲粪的流失率计算(表 3 )一个万头猪场每年有 40.7 和 30.3 吨的 COD 和BOD 流失到水体中,已相当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 3 万羽鸡场的粪便产生量每年为 750 吨,百头奶牛场粪便年排放量为 1100 吨,如果管理不善,有25%

畜禽粪污综合处置实施方案

畜禽粪污综合处置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善我镇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促进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绿色家园,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特制定《X年畜禽粪污综合处置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目标任务 镇政府将以整治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抓好畜禽粪便处理,特别是猪粪便污染整治,按照“集中收集,标本兼治,整体联动,全面整治”的要求,建立镇、村、组、户四级管理网络,促进畜禽养殖业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效控制和减少畜禽养殖排污量,力争两至三年的时间,减排量达到85%以上,使污染管控位置前移,通过努力达到“畜禽养殖总量适度化,养殖规模化,设施配套化,监管常态化,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治理要求。 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粪污治理率达到40%以上,其中年出栏200头以上养殖场粪污治理率达95%; 二、整治方式 1、健全组织。镇党委、镇政府建立整治工作领导组,组长为X,副组长为X,成员为X,各村村委会主任,各村建立相应工作班子,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各有关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整体联动、狠抓落实,确保完成集中整治任务。

} 2、宣传造势。制定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整体宣传计划,各村开辟宣传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集中召开村内全体养殖户会议,宣传法律法规和各级政策,明确工作要求,给每个养殖户发放禁止直排粪污公告、动员养殖户积极开展粪污治理活动。 3、普查登记。开展畜禽场粪污普查,全面掌握养殖场(户)的养殖地点(是否禁、限养区)、养殖品种及规模、目前清粪方式、治污设施、处理能力及运行情况、污染状况,协助养殖户研究治理手段、治理时间安排等,确定具体工作推进责任人,提出治理整改建议。按一场(户)一档的要求,逐一登记造册。普查登记资料作为制定实施计划的基础信息及年度考核验收的依据。 4、任务落实。根据普查登记信息,分解X年度综治目标任务。召开全镇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动员大会,镇政府与各村签订X年度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状。各村要逐户制定治理方案、签订治理完成承诺书,明确监督帮扶责任人。 5、综合整治。 (1)“堵”直排口,全面禁止乱排乱放。严禁粪污直排,对继续养殖但不建治污设施、直排粪污的由环保部门实施查处直至拆除圈舍;对无法通过设施改造实施粪污治理的,动员养殖场(户)搬迁至适养区或自行拆除养殖圈舍设施等息养。 (2)“治”污染源,全面推行干式清粪。推广畜禽粪污减量化配套生产技术。建设必要的配套设施、设备,完善饲养管理工艺和操

规模畜禽养殖场干粪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限公司 **县规模畜禽养殖场干粪综合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县规模畜禽养殖场干粪综合利用工程 1.1.2 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位于******县境内,创建于1989年。在政府及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动力,以加工为基础,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以沼气建设为基础、以拓展生态产业链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现代生态养殖基地,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企业发展为年产16****头无公害生猪、4万羽朗德鹅、37亩水塘年产鱼量1.5万公斤、饲料基地190亩,污水处理基地10亩、联系大养殖户4户、小户200多户的生产规模,成为**县最大的生态养殖地,并成为**省科技示范企业和**市农业龙头企业。2008年,公司猪场实现产值1399万元,实现利税262万元。为推进产业化发展步伐,以公司为龙头,走"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销售到广东、福建和上海等地,已形成了工商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项目备案通知书

2、建设项目规划用地红线图 3、**省“十一五”农业面污染治理和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 5、相关法律法规 1.1.4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1.4.1 项目建设背景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省省委、省政府发布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随着生态省建设的推进,我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逐渐转变,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深入人心。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省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处于高风险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首先是饮用水源和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对广大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其次是河流、湖泊、浅海水域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同时氮肥的流失作为温室气体影响了气候变化。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施肥不平衡等之外,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也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7442403.html, 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 作者:张艳军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畜牧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但是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加重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对于畜牧业粪便废弃物来说,如果未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对于畜禽的健康成长和人类的食品安全也会带来一定威胁。因此,现针对于畜牧业粪便废物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畜牧业;粪便废弃物;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7-0143-02 近几年,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很大进步和发展,但是一味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污染问题,进而导致畜牧业粪便廢弃物的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而针对于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必须要提高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关合理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详细分析了畜牧业粪便废弃物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并对如何治理畜牧业粪便废弃物的污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和指导。 1 畜禽粪便废弃物中含有的污染成分 1.1 矿物质 在社会经济迅速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使得市场竞争力变得日益激烈。一些饲料生产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饲料生产时就会加入铜、锌等一些矿物质元素。添加这些矿物质元素不仅能够促进畜禽快速的增长,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畜禽自身抵抗能力。但是,有些矿物质元素的添加缺少科学依据,如果加入到饲料当中矿物质元素不合理,不仅会对畜禽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果未被机体吸收而随着畜禽粪便排放至生态环境中,还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如肉鸡养殖场为了能够使肉鸡增长速度更快,在饲料中就会加入有机砷制剂的促生长剂,这种促生长剂虽然能够加快肉鸡生长速度,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会致使肉鸡体内存留大量有机砷,也可随着排泄的粪便对周围土质造成严重污染。 1.2 氮、磷元素 通过对畜禽饲料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包含了较多胰蛋白酶和角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含有较高的氮元素,其很难被畜禽体吸收,一旦进入畜禽体内就会随着粪便被排至体外,从而造成严重的氮磷污染问题。与此同时,有很多畜禽饲料中的氨基酸都严重缺乏平衡性,也会导致饲料中的氮元素由于无法被畜禽体吸收而排至体外,造成严重氮磷污染问题的出现。

畜禽粪便污染与危害

畜禽粪便污染与危害 我国畜牧业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未能及时处理的粪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畜禽粪便产生量,在许多地区,约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5倍,成为城市郊区和乡村主要污染源之一。 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破坏生态环境;产生恶臭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有害病菌、虫卵通过各种途径危及人类健康,严重影响和制约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空气的污染 畜禽饲料中的50%~70%左右的氨,以粪便形式被排泄出来。在厌氧条件下堆积发酵时,就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甲基硫醇和三甲基胺等,带有酸味、臭鸡蛋味、鱼腥味和恶臭的刺激性气味,若未及时清除,或清除后不能及时处理,臭味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基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挥发到大气中的硫化氢还会引起酸雨,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空气质量。

养殖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有两类物质: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就会分解释放出臭气。 畜禽长期处在低浓度氨气环境下,体质变弱,易生病,日增重和生产力下降。人长期在氨气含量高的环境中,易引起眼结膜炎、流泪、鼻炎和气管炎。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刺激作用很强的气体,是最具危害的粪便气体。含量高时,对畜禽及人的眼睛、呼吸道和嗅觉神经等危害严重,会引起头晕、恶心和慢性中毒等症状。 同时,甲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也是构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对水体的污染 目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尿总量超过17亿吨,再加上集约化养殖场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粪便污染水体的方式比较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粪便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产物造成污染、富营养化及生物病原污染三种。 粪便的淋溶性强,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体变黑发臭,导致水中的鱼类或其他生物的死亡。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湖泊的衰退与沼泽化;沿海港湾的赤潮等一系列综合性的危害。

畜禽粪便废水处理主要污染指标

水污染治理技术 之畜禽粪便废水处理 处理前(单位:kg/t) 处理后 畜禽粪便废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畜禽产品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因此,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近20年来,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解决人类肉、蛋、奶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测,一个万头生猪养殖场日排泄物约150t。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畜禽粪便产量和COD排放量都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之和, 2010年达到45亿t。

大量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但不能被充分利用,有些还被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从而对我国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水体、土壤以及大气等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对畜禽粪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和消除畜禽粪便污染,对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农业畜禽粪便的特性 畜禽养殖类型,其粪便排放量有较大差异。不同畜禽生长周期也有一定差异。表一是综合多种资料得出的农村散养条件下不同畜禽的粪便排放量。表二是规模化养猪条件下粪便排放量。 表一畜禽的粪便排放量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了太湖地区的畜禽粪便污染,测定了各种类型畜禽粪便中COD、BOD5、NH3-N、总氮及总磷的含量(表三),这一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基本一致。 表二规模化猪场粪尿及其干物质排放量 表三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含量单位:kg/t

二、畜禽粪便污染状况及防治存在的问题 畜禽粪便存在大量的氮、磷、有机悬浮物、重金属、致病菌及寄生虫。具体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便: 1.污染土壤 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地表,可导致土壤空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引起土壤板结。饲料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所含的铜、锌、砷等重金属经畜禽粪便浓缩后排入土壤,可造成土壤长期的重金属污染。如铜的过量应用将引起植物中铜含量的增加、植物生长减慢、产量降低;长期在牧草地上大量施用含铜高的粪便,致使牧草(干重)含铜量很高,当牧草(干重)含铜量达15~20mg/kg时,可使对铜敏感的绵羊发生中毒。 2.污染水质 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大量排入农村沟渠、江海湖泊中,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造成水体缺氧,释放的氮磷营养元素,则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若有害、有毒物质通过土壤进入地表水,还会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3.污染空气 畜禽粪便的堆积,会产生大量含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等有毒有害气体成分,这类恶臭气体污染空气不仅对畜禽正常生长造成不利,而且直接给临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传播疾病 畜禽粪便一般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黄曲霉素、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以及寄生虫,如血吸虫、旋毛囊虫等,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导致环境恶化,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虫卵及蚊蝇的滋生,极易造成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影响畜禽养殖效益,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 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中,只有少部分进行了粪便处理,主要用作堆肥或生产沼气,大部分都未做任何处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显示,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此外,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一些地方将规模化畜禽养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以鼓励,但环境意识相对薄弱,污染治理严重滞后。 在农村畜禽粪便的处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民用人畜粪便做肥料,使用上比较随意,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施用量一般偏高,也不注意N、P、K的比例,各地都按自己的习惯来施肥,结果因施肥过高反而造成作物减产,同时养分大量流失造成江河、湖泊造成面源污染。 2.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国农村平均小于3%。由于近几年禽粪水量急剧增加,而无害化处理、利用能力却有限,多数未经处理就任其流入水体,恶化环境、影响生产及人畜健康。 3.农户用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沼气产率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经济效益低,没有政府扶持,沼气人难大规模推广。 4.禽粪水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比较落后,总体水平比较低。各地农村因经济水平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