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更好地发挥事故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提高中咨集团各级负责人的思想认识,强化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咨集团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公路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综合分析其特点是施工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环境多变,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汇编结合中咨集团业务领域内的项目特点,将事故类别划分为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高处坠落、坍塌、车辆伤害、火药爆炸、监理责任事故及自然灾害九个方面。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血的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确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以确保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全书共收录22个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每个事故案

例包括作业阶段、事故类型、人员伤亡情况、事故概

况、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等内容。本

书内容仅供公司内部学习使用,请中咨集团各级单位

妥善保管,请勿外传。

编写组

2017年12月

目 录

第一部分物体打击 (1)

案例1:模板拆卸时,违章进入警戒区 (1)

案例2:管道阀门撞击 (3)

案例3:人工挖孔桩作业时,洞壁石块坠落 (5)

第二部分起重伤害 (7)

案例4:力矩限制器发生故障,司机错误操作造成起重

机侧翻 (7)

案例5:门式起重机倾覆 (11)

案例6:汽车吊倾覆 (19)

第三部分触电 (25)

案例7:电钻漏电 (25)

案例8:非焊工无防护,焊把漏电 (28)

案例9:违章拆除电源,带电作业 (30)

第四部分高处坠落 (33)

案例10:工字钢安装未系安全带 (33)

案例11:高空拆除内侧模板未系安全带 (37)

案例12: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贝雷梁坠落 (40)

案例13:吊篮试拼装时,突遇大风造成吊篮坠落 .. 46 案例14:猫道拆除时发生倾斜 (49)

第五部分坍塌 (52)

案例15:墩柱浇筑时模板爆裂 (52)

案例16:大桥坍塌 (56)

案例17:筏板基础钢筋体系坍塌 (60)

第六部分车辆伤害 (67)

案例18:载人车辆倾覆 (67)

第七部分火药爆炸 (70)

案例19:隧道施工,违法销毁爆炸物品 (70)

第八部分监理责任事故 (75)

案例20:监理不到位责任 (75)

第九部分自然灾害 (83)

案例21:连续突水突泥 (83)

案例22:山体滑坡 (91)

第一部分物体打击

案例1:模板拆卸时,违章进入警戒区

作业阶段:高空模板拆卸作业

事故类型: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情况:死亡1人

一、事故概况

2006年×月×日,个体劳务作业队的李某某、易某某在21#墩进行模板拆除作业。

要拆除模板的槽钢共有四根,在桥面的分布位置是北侧两根,南侧两根,每根长2.8米。拆除过程中在地面设

好违章跨越警戒线走至槽钢坠落处,被从桥面南侧8米高空坠落的槽钢砸中头部。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用车将伤者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李某某、易某某违章作业,在桥面拆除槽钢时将槽钢直接从桥面扔下桥下,野蛮施工,导致槽钢打击死者头部

死亡。

(二)间接原因 

1、李某某、易某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人,无视安全纪律,随意进入警戒区域,违章指挥桥面作业人员将槽钢从桥面扔下,导致受到槽钢的打击身亡。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1、项目部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以事故案例教育广大职工。

2、对施工现场实施隐患整改。

3、召开所有作业人员大会,以事故案例教育所有作业人员。

4、对所有的作业点进行重新安全技术交底。

5、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凡要作业的工作点,布置主管技术员或工区长为安全生产监督员。专职安全员加强现场的作业点的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案例2:管道阀门撞击

作业阶段:安装管道阀门盲板

事故类型: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情况:1人死亡

一、事故概况

2017年×月×日,某道路变更工程,总承包单位正在安装给水管道的支管阀门盲板,大约50米外当地供水公司正在进行管道加压测试(此管道与正在安装阀门的管道已接驳)。

总承包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张某某下井确认无异常后,将阀门支墩拆除,因阀门井空间狭小,换由身材

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加装盲板段的管网处于排空状态,上游施工单位当地供水公司施工人员对下游情况不了解,施工完成后将新装

的阀门打开,导致下游管网充水,在突然加压测试的情况下,导致正在安装盲板的阀门瞬间被冲脱。

(二)间接原因 

1、双方施工存在交叉作业,但未就加压测试等事宜进行沟通联系。

2、两家施工单位在同一区域进行交叉作业时,未签订安全协议,未明确双方的责任。

3、总承包单位对管道施工风险辨识不全面,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1、加强交叉作业的管理。同一施工区域存在多家施工单位时,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厘清工作界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消除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全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保障施工安全。

3、举一反三,加强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加强对陌生领域施工的风险辨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控措施;严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案例3:人工挖孔桩作业时,洞壁石块坠落

作业阶段:人工挖孔桩作业

事故类型: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情况:1人死亡

一、事故概况

某省道改建工程,桥桩挖孔过程。

2009年×月×日9时30分,穆某某与其子穆建某去东门桥3号控孔桩工地进行人工挖孔作业,该桥基础挖孔

直径1.3m,桩深

穆建某在地表提升(监护)。作业前穆某某下洞并对洞壁用手进行抚摸,以便清除洞壁浮石。其中洞口下4m(拱圈下方)因近期连续降雨地下水丰富,有两处洞壁渗水。

10时13分,渗水处洞壁石块坠落(约20余斤其块度

大小不等),安全帽被打破(落石高度7m),在洞口监护的儿子穆建某听到坠落声后,立即关掉空压机并大声呼救,工友李某某、童某某立即帮助施救,施工队长洪某某同时拨打120,但因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虽对洞壁进行检查,但发现节理较发育的岩层,没能引起高度重视,浮石未能及时清理,存在着思想麻痹导致洞底作业人员被落石击中。

2、近期因受莫拉克台风影响连续降雨,地下水十分丰富,而地下水渗漏加剧了浮石坠落。

(二)间接原因 

1、井圈预浇深度不够。

2、项目部安全检查不到位,施工现场留有隐患。

3、安全意识淡薄,职工安全教育、劳动保护流于形式。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1、对各工区、各班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全员教育,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立即开展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严格消除安全隐患,严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执行和完善各项特殊条件下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确保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

3、进一步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的管理。

第二部分起重伤害

案例4:力矩限制器发生故障,司机错误操作造成起重机侧翻

作业阶段:起重作业

事故类型:起重伤害

人员伤亡情况:2人死亡,3人受伤

一、事故概况

2006年×月×日下午,劳务

某、龚某某、金某某、宋某某等

5人进行桥墩上第二节墩身内模

板的安装施工,由设备服务单位

吊车司机李某某操作50吨液压履带起重机配合内模板的安装。根据金某某的指挥,李某某操作起重机吊起内模板,在当时起重机的主臂伸展已达52m的情况下,李某某采取向下放吊臂的方式以保证模板中心与桥墩中心对齐。当吊起的模板距离桥墩上的钢筋架约50cm时,李某某停止向下放吊臂,在准备向下落钩时,李某某感觉起重机的尾部向

上翘,于是慌忙中操作起重机向上提升主臂,但随即起重机失去平衡发生侧翻,致使长约52m的主臂砸向下方桥墩,导致站在桥墩钢筋架上配合起重作业的5名作业人员其中4人被甩下作业平台,一人被卡在倒塌的钢筋内。

5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当班作业司机李某某在起重机力矩限制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施工中采取错误的作业方法,致使起重机超负荷作业,是发生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模板工金某某在未取得起重工资格证,且对起重机性能及吊物重量不清楚的情况下,擅自违规指挥起重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事故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模板吊装作业中未安排专职起重工指挥作业的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

1、事故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三违作业导致的起重伤害事故,吊机司机李某某违章作业、违反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模板工金某某违章指挥,直接造成了本次事故的发生。而在本项目中,50吨起重吊机这样的大型特种作业机械,居然没有专人负责其安全状况监控,在吊机的关键性安全装置――力矩限制器工作不良时,吊车司机居然可以在未经报告、未及时处理的情况下,擅自进行起重吊装作业,这也说明了该施工项目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和麻木。而该吊机司机在作业前,对吊物重量及起重机机械性能的不熟悉,也进一步的暴露了该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漏洞,也说明了该项目在作业中没有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整改措施 

(1)必须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切实吸取事故教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效益和进度之间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上,在工作安排上,在资金投入上,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全面建立落实安全隐患报告和处理制度,建立班前安全检查和技术交底制度,特别对于特种作业设备和人

员,班前、班后都应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做到记录清楚、责任到人,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杜绝任何带病作业现象。

(3)各类事故往往是在各施工工序已经进入熟练阶段、开始抢工期、抢效益的时候发生的。因而安全生产的持续缜密性需要在此时得以加强和体现,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能因为施工生产的顺利而放松安全管理的神经,在施工项目开始直至结束的整个阶段,安全管理部门都应当持续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敲响安全生产警钟。

案例5:门式起重机倾覆

作业阶段:

事故类型:起重伤害

人员伤亡情况:18人死亡,33人受伤

一、事故概况

2016年4月13日,,位于东莞市麻涌镇的东江口预制构件厂一台通用门式起重机发生倾覆,压塌轨道终端附近的部分住人集装箱组合房,造成18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61万元。

4月11日20-22时,冯某某操作事故起重机进行钢筋吊运作业,工作完成后将事故起重机停放在3号生产线离轨道事故端116m处,停机后没有将夹轨器放下并夹紧轨道。至事故发生前,事故起重机没有作业。

4月13日2时起,广东省受到一条长约500公里的飑线影响,出现了8-10级、阵风11级以上强对流天气。5时38分许,飑线弓状回波顶突袭事发地,风力迅速增大,阵风达到10-11级。在风力作用下,起重机沿轨道向生活区集装箱组合房方向移动并逐渐加速,速度超过可倾覆的临界速度,到达轨道终端时,撞击止挡出轨遇到阻碍,整

机向前倾覆。倾覆后的起重机压塌部分集装箱组合房,造成居住在集装箱组合房内的人员重大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起重机遭遇到特定方向的强对流天气突袭;

2、起重机夹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3、起重机受风力作用,移动速度逐渐加大,最后由于速度快、惯性大,撞击止挡出轨遇阻碍倾覆;

4、住人集装箱组合房处于起重机倾覆影响范围内。

(二)间接原因 

1、新侨公司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作为事故起重机实际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严重不到位。未建立且未落实特种设备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以及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日常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发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长期存在的违章作业行为。特种设备现场管理混乱,未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现场指挥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未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真伪进行严格核实,导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不具备操作资格上岗作业的问题严重;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三级培训,未有效开展特种设备规章制度和安

全操作规程、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相关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督促执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操作。对灾害性天气防范工作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未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未发现事故起重机夹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2、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违法组织建设集装箱组合房,选址未进行安全评估,未保持安全距离,未进行有效隔离或采取其它有效防范措施,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该厂作为事故起重机登记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缺失,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不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吊装作业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使用、管理混乱失范。作为项目发包方,以包代管,对承包单位监督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发现长期存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和不具备操作资格上岗作业等问题,发现吊装作业无专门人员现场指挥等现场管理问题未督促整改,未对事故起重机进行技术交底,未按照规定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三级培训,未有效开展特种设备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安全生产

教育和培训,未督促执行操作规程,导致有关作业人员长期习惯性违章操作。对灾害性天气防范工作认识不足,面对恶劣天气,未组织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未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未发现事故起重机夹轨器未处于工作状态,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3、四航局一公司对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安全生产工作疏于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未能发现下属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严重缺失、发包项目安全生产“以包代管”等未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问题,对下属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审查不严,导致下属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不具备操作资格的问题严重;未按照规定组织对一线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灾害性天气防范工作认识不足,面对恶劣天气,未组织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未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4、中交四航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下属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工作督促指导不力,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到位、不细致,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及响应等制度存

在缺失。

5、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事故发生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不力,对其长期存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和不具备操作资格上岗作业等问题失察;对事故发生单位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对该市特种设备兼职安全监察员队伍指导不到位。

6、东莞市麻涌镇经济科技信息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站)自2015年以来从未对事故发生单位进行检查,未能发现事故发生单位存在的未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岗位责任等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缺失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和不具备操作资格上岗作业等问题。对大盛村特种设备兼职安全监察员巡查“走过场”问题失察;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巡查人员业务能力;未能有效协助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辖区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7、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麻涌分局未按照上级检查规范执行监督检查,对辖区企业内部监督检查履职不到位,未将事故发生单位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范围,未发现事故发生单位存在违法建设集装箱组合房的问题,存在监管真空地带,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