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础知识教学课件5

2012中职机械制图教案

本讲:几何尺寸标注 1.知识要点 (1)几何作图 (2)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 教学设计 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本讲的重点,要结合实例介绍几何作图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先讲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再讲具体的一些规定,不要而面具到,要教会同学查书和手册, 不要死记硬背。 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采用启发式教学,先给出如下图所示的平而,让同学自己抄画,考虑从何处着手,画图步骤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等概念。再分析尺寸的分类和基准的概念。多举一些和作业相近的实例。 徙手绘制草图:分组演示草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注意铅笔的修理和仪器图的区别。利用视频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的画图过程。 3^课前准备 教师要绘制一张平而图形的草图作为范例。 4^教学内容 ⑴尺寸标注^11 1 6675.2^ 1996 ) 0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图1-8〉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此外,为了使标注的尺寸清晰易读,标注尺寸时可按下列尺寸绘制: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取6隱?10隱1,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隱?3麵,尺寸数字一般为3.5号字,箭头长5咖,箭头尾部宽1隱。 图1-8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法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图1-9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 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地注 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一、能源统计介绍 能源统计是对能源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平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它反映能源的发展水平、利用效益、综合平衡等状况,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能源政策、编制能源规划、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可靠资料,同时也为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能源的生产、供应有了较快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目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7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32.4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2.03亿吨,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开采发展迅速,从1980年的143亿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948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六位,2009年发电量达到3.7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 但能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二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

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消费量较大,所以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三是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下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四是能源消费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不合理。如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量占到70%,而世界平均只有28%,一些发达国家都在25%以下,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仅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4%,而世界平均却占到60%,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占到65%以上。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过多的煤炭消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到2010年“十一五”末,单位能耗降低20%,并将其确定为重要经济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加强能源统计,提供全面科学的节能降耗统计数据,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一、能源统计介绍能源统计是对能源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平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它反映能源的发展水平、利用效益、综合平衡等状况,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能源政策、编制能源规划、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可靠资料,同时也为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能源的生产、供应有了较快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目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7 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32.4 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2.03 亿吨,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开采发展迅速,从1980 年的143 亿立方米提高到2010 年的948 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六位,2009 年发电量达到3.7 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 但能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 ,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 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 ,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二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消费量较大,所以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

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三是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下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四是能源消费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不合理。如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量占到70% ,而世界平均只有28% ,一些发达国家都在25% 以下,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仅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4% ,而世界平均却占到60% ,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占到65% 以上。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过多的煤炭消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到2010 年“十一五”末,单位能耗降低20% ,并将其确定为重要经济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加强能源统计,提供全面科学的节能降耗统计数据,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 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能源统计的指标体系、考核体系。温家宝总理在2006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反复强调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能源统计成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统计部门的光荣使命。2005 以来,在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 (1)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山西省煤矿节能监测中心

目录

一、基层报表 (一)、基层制度说明 1、主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上报: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 《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P205表); 《工业企业水消费》(P206表)。 2、有加工转换生产活动的法人工业企业加报: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P201-1表)。 3、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报: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 4、煤炭生产企业(包括个体企业和劳改企业)报: 《煤炭产品产、销、存》(P501表、P601表)。 5、焦炭生产企业(包括个体企业)报: 《焦炭产品、销、存》(P503表、P603表); 《焦炭副产品生产与消费情况》(P505表)。 全省“双百”户重点耗能企业(含86户国家级重点企业)的《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报表,在用纸介质上报当地统计部门。 报表按报告期别分为年报制度和月、季、半年定期报告制度。各报表的报送时间、受表机关及报送方式按直接向企业(单位)布置本报表制度的统计部门的规定执行,各企业(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

(三)、基层报表表式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 表号: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企业法人代码□□□□□□□□—□文号:国统字(2006)185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 年月日 说明:1、本表统计范围: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本表由各市统计局报送分企业数据,报送时间由当地统计局确定。 3、主要逻辑审核关系:(1)消费合计=工业生产消费+非工业生产消费;(2)工业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 (3)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4)煤制品≥型煤+水煤浆+煤粉;其它燃料≥煤矸石+生物质能+工业废料+城市固体垃圾。 (4)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 4、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合计。() 5、工业总产值为现价工业产值。

统计基本业务知识介绍讲课稿

统计基本业务知识介绍 内容:1、主要统计标准划分 2、主要统计指标解读 3、在实际工作上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主要统计标准划分 1.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划分为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A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工业包括B、C、D.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以下15类门类: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

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 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二是服务部门。即其它14大门类 2、基本单位的分类 单位分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梅列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基本情况:全区法人单位3780个,产业活动单位4311个,个体经营户13572个。 法人单位: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依法成立;第二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第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第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下属的分支机构。例如:某某单位三明分公司等。 3、“四上企业”是如何划分的?

统计“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零售业企业、住宿业企业、餐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上下的划分是按照企业规模来进行统计范围划分的。不同的时期,规模上下的内涵有所不同。2011年定期报表起,规模以上的工业统计范围改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法人企业。(原来是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 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 限上批发业是指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 限上零售业是指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 限额以上餐饮业指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的经营餐饮活动的法人企业。 限额以上住宿业:指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的住宿企业。 如果一家限额以上企业,既提供餐饮服务,也提供住宿服务,统计上就按照哪一类型的服务营业收入所占比重的大小来区分。

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 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 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 A.480 B.420 C.450 D.460 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大,两头小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 第一部分 能源的基本概念 【能】 能是物质的属性,是作功的能力。能有多种形式,所有形式的能都归结为各种原子或核子的势能或动能。“能”这个词出现之前,是用“力”这个词表示的。最早使用“能”这个词的是德国科学家罗伯特·迈尔,他在1842年发现能量守恒定律时阐明,能量以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的单位用功的单位来表示。 【热能】 热能是能的最普通的形式,它是一个系统中分子热运动的功能。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量最多的是热能,煤、石油、天然气、有机物在各种燃烧炉和工业热装置中通过燃烧把所储存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机械能】热除了被直接使用外,又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例如,蒸汽机把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转变成机械能是工程技术上利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电能】 电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能量。电能是由各种矿物燃料、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经过一定的机械装置转化而得到。 【势能】 物体或系统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势能可由重力而产生,如水头;由静电势而产生,如贮在电容器中的电能;由机械力而产生,如弹簧中的弹性能,变形弹簧能产生势能;由化学力而产生,如化合物和蓄电池中贮存的能。 【动能】 动能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能源】 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一切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分类】 要认识能源的本质和特点,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必须根据能源的特点和实践要求对能源进行分类。世界各国对能源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 1.按能量的原始来源划分。第一类,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辐 射能,第二类,来自地球自身的能量。一种是以热能形式储藏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和重力能,包括火山、地震、地下蒸汽、热岩层、地下热水等;另一种是海洋和地壳中储藏的核燃料所包含的原子能。第三类,来自地球及其它天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地球—月亮—太阳系统由于相互引力的作用,使海水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 2.按能源的成因划分。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 3.按能源的储存和输送性质划分。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 4.按能源使用性质划分。分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5.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性能源。 6.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7.按能源的实物形态划分。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 8.按能源的商品性划分。分为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9.按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化分。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10.按能源载体同地球构成关系划分。分为地壳能源和地壳外能源。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能源,但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相互之问有一定交叉关系。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本讲:几何尺寸标注 1.知识要点 (1)几何作图 (2)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 教学设计 教材上的内容比较庞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本讲的重点,要结合实例介绍几何作图和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先讲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再讲具体的一些规定,不要而面具到,要教会同学查书和手册, 不要死记硬背。 平而图形的尺寸标注:采用启发式教学,先给出如下图所示的平而,让同学自己抄画,考虑从何处着手,画图步骤是什么?然后再给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等概念。再分析尺寸的分类和基准的概念。多举一些和作业相近的实例。 徙手绘制草图:分组演示草图的绘制方法和技术,注意铅笔的修理和仪器图的区别。利用视频动画演示一个图形的画图过程。 3^课前准备 教师要绘制一张平而图形的草图作为范例。 4^教学内容 ⑴尺寸标注^11 1 6675.2^ 1996 ) 0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图1-8〉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图样中的尺寸凡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否则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附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此外,为了使标注的尺寸清晰易读,标注尺寸时可按下列尺寸绘制:尺寸线到轮廓线、尺寸线和尺寸线之间的距离取6隱?10隱1,尺寸线超出尺寸界限2隱?3麵,尺寸数字一般为3.5号字,箭头长5咖,箭头尾部宽1隱。 图1-8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的注写方法 线性尺寸数字通常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尺寸数字应按图1-9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 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对于非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数字方向也可水平地注 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另外尺寸数字不允许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需要将图线断开。

能源统计基本知识摘录

能源统计基本知识摘录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是按照能源消费过程对人类环境影响的程度区分的。清洁能源主要指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海洋能、核能及由此产生的电力、动力、热力等。其他在消费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有害气体和有损环境的液体、固体废弃物的能源,称为非清洁能源,比如煤炭、石油等。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也称传统能源,指目前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已经多年被人类大规模开采、采集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火电、水能、薪炭材、农作物秸杆和其他柴草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常规能源(传统能源)以外的,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使用的其他各种能源形式,比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和部分生物质能等。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是相对的概念。一些新能源随着利用技术的成熟和生产、采集成本的降低而多年被广泛使用,即应视作常规能源。比如核电,即应在不久的将来将其视作常规能源。

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 当量热值亦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该热值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进行实测。 等价热值指加工转换产生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因此,等价值是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工艺的提高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转换损失逐渐减少,等价热值会不断降低。所以,等价热值是对二次能源及消耗工质而言。 等价热值=二次能源具有的热值/加工转换效率 =加工转换投入的一次能源具有的热量/二次能源产量能源统计的品种 目前我国的能源统计主要涉及的能源品种有: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煤制品、焦炭、其他焦化产品、焦炉煤气、高炉(转炉)煤气、其他煤气、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电力、热力、其他燃料。 一次能源涉及的品种有: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地热电。(备注:电力属于二次能源,但为了简化统计计量和计算方法,通常将水电、风电、核电、太阳光电、地热电等作为一次能

统计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统计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统计培训心得】 统计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市统计局举办的乡镇(街道)统计干部业务培 训班,对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excel在统计工作中的使用,简明统 计分析及公文写作知识等内容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培训,让我对 我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 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首先,通过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的学习,巩固了我的统计基础知识,加深了对统计实务的认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授课老师选择了重点,就统计的任务和过程,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 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对于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大家进 行了交流;并对需要注意的部分做了重点讲解和演练。让我对统计 从业培训时的内容进行了温习和升华,统计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完善。 然后,为期1天的excel在统计工作中的使用培训,锻炼了我们的 实际操作能力。老师对excel在统计中的使用做了全面而又细致的 讲解,同时对excel图表功能、excel函数功能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 了全面深刻的讲解,让我们在完成国家统计局要求的电子作业的同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拓展,把日常统计工作中面临的数据处理 问题进行了演示。通过学习,让我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使用,极 大的缩减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简明统计分析着重强调了要提高统计分析水平,统计人员必 须提高综合素质,运用多种知识,不仅要熟悉统计专业,还要掌握 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经济、社会、管理、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 而统计分析,正是我日常工作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统计数据整理 出来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数据,不会形成统计分析材料。当然,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系列之一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系列之一 2008-06-19 16:43:56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缺,能否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好的发展效果,已经成为衡量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尺度。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资源,涉及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能耗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性指标,节能降耗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难点工作,就需要了解能耗基础知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耗间内在的变动规律。 名词解释 1、能源 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生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能源分类有很多种,按不同的标志可划分不同的类型:如按能源的成因划分可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按能源的使用性质划分可分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性能源;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按能源的实物形态划分可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按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化分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实形式存在,不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即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形态和品位的能源。如:原煤、原油、油页岩、天然气;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产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转换产出的焦碳、煤气;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气转换产出的电力。 3、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燃料性能源是指用于直接燃烧而发生能量的物质。包括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生物燃料:如柴草、农作物秸秆、薪材、沼气等;核燃料:如铀等;化工燃料:如甲醇、酒精、火药等。 非燃料性能源是指不能直接燃烧的能源,如水能、电、蒸汽、热水、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统计业务培训总结

篇一:统计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8月18日至8月29日,我同全州八县同行共53人有幸参加了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的xxx州统计业务骨干培训班(第二期)为期十二天的学习,这是我工作十多年来参加的培训中时间最长、针对性最强、等级最高、纪律最严、收获最大的一次培训。因为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使自己的工业统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同时感受到了领导的关心与期盼,联系自己工作经历,使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 从事统计工作多年,觉得统计数据水分多,工作压力大,感到从事统计工作很困惑、很痛苦,有时产生抵触情绪。通过系统的统计基础理论学习和公务员心理调适讲座的疏导,使我豁然开朗,明白了统计数据并不像财务数字那样精确,只要方向对、趋势正确就行;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统计专业知识,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才能做好统计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才能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二、强化了统计理论知识 此次培训组织严密,学习扎实,在培训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系统学习了《统计学原理》、《excell在统计中的应用》、《抽样调查方法与应用》、《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创新思维与工作创新》、《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课程的学习;听取了《公务员心理调适》、《统计调查报告写作》、《我国统计工作的热点问题评述》的讲座;参观了成都工业园区和映秀镇地震灾区。切实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疏导了心理困惑;体验了工业园区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感受了地震灾区的心灵震撼。 学习《统计学原理》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统计理论基础,而且明白了数据是统计分析的眼睛,分析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起到参谋和预警作用。通过《抽样调查方法与应用》课程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解了从调查立项、抽样方案设计到数据收集与加工的整个流程。通过学习《excell 在统计中的应用》, excell常用功能的实际操作水平有了提高,运用excell计算分析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供了相互交流平台,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培训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安排外出参观学习,相互交流,增进了同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机会。听取各种课程专题讲座,从心态调整、心理健康、能力培养,到礼仪帮交、统计热点、工作困惑等,内容丰富,切实有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公务员心理调适讲座,作为统计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让我们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自我解压,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四、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工作,我觉得工业经济管理工作与统计工作密不可分,可以说统计人才就是工业经济管理所需的人才。统计人才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指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是经济主管部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工业统计人员,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篇二:统计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刘鑫 2014年9月22日至25日,由市统计局组织的“全市第一期县区统计工作人员岗位知识培训班”在洋县白云宾馆举行,来自全市系统的统计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由市统计局领导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作为讲课老师给学员们授课,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统计业务培训总结

统计业务培训总结 统计业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8月18日至8月29日,我同全州八县同行共53人有幸参加了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的XXX州统计业务骨干培训班为期十二天的学习,这是我工作十多年来参加的培训中时间最长、针对性最强、等级最高、纪律最严、收获最大的一次培训。因为平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使自己的工业统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同时感受到了领导的关心与期盼,联系自己工作经历,使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 一、提高了思想认识 从事统计工作多年,觉得统计数据水分多,工作压力大,感到从事统计工作很困惑、很痛苦,有时产生抵触情绪。通过系统的统计基础理论学习和公务员心理调适讲座的疏导,使我豁然开朗,明白了统计数据并不像财务数字那样精确,只要方向对、趋势正确就行;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统计专业知识,提高统计分析能力,才能做好统计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才能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二、强化了统计理论知识 此次培训组织严密,学习扎实,在培训老师的精心设

计 与合理安排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系统学习了《统计学原理》、《EXCELL在统计中的应用》、《抽样调查方法与应用》、《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创新思维与工作创新》、《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课程的学习;听取了《公务员心理调适》、《统计调查报告写作》、《我国统计工作的热点问题评述》的讲座;参观了成都工业园区和映秀镇地震灾区。切实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疏导了心理困惑;体验了工业园区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感受了地震灾区的心灵震撼。 学习《统计学原理》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统计理论基础,而且明白了数据是统计分析的眼睛,分析是统计数据经过深加工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起到参谋和预警作用。通过《抽样调查方法与应用》课程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解了从调查立项、抽样方案设计到数据收集与加工的整个流程。通过学习《EXCELL在统计中的应用》, EXCELL常用功能的实际操作水平有了提高,运用EXCELL计算分析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提供了相互交流平台,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培训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安排外出参观学习,相互交流,增进了同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机会。听取各种课程专题讲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报表: 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 2、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P201-1表) 3、工业企业水消费(P206表) 4、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 能源统计报表报送频率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和附表(P201_1表)为月报,上报时间为月后3日前报当地统计局。 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为季报,季后5日前报统计局。 工业企业水消费(p206)半年报,7月5日,次年1月5日报统计局。 目的、意义、作用 微观:反映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情况,分析能源消费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和原因,研究能源消费与生产发展的相互关系,反映能源库存对生产的保证程度。为企业编制能源计划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反映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情况和单位产品能耗,并计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和节能量,分析企业能源的利用效果,为编制企业和能源平衡表提供基础资料。 宏观:可以计算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

耗,监测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情况;还可以反映能源的加工转换效率,反映能源的利用效果,并为核算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国家考核各地单位GDP能耗提供基础资料。 主要指标 1.能源库存量 2.购进量 3.购进量金额 4.能源消费量 5.工业生产能源消费 6.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 7.交通运输工具用能 8.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 9.综合能源消费量 10.工业总产值 11.工业生产消费量 12.加工转换投入 13.其中:火力发电投入、供热投入、原煤入洗、炼焦投入、炼油投入、制气投入、天然气液化、加工型煤 14.能源加工产出 15.回收利用 标准燃料 标准燃料: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通常使用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讲课讲稿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3、统计学作用: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4、统计分析要点: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的结论。 5、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 同质与变异 同质,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应大致相同。 变异,指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的、绝对的差异。 统计学通过对变异的研究来探索事物。 (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反映实验或观察对象生理、生化、解剖等特征的指标。 变量的观测值,称为数据 分为三种类型:定量数据,也称计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如身高、体重、血压、温度等) 定性数据,也称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包括二分类、无序多分类。(进一步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如性别分为男和女,血型分为A、B、O、AB等) 有序数据,也称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 统计方法的选用与数据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3)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包括所有定义范围内的个体变量值。 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对变量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抽样,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参数,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指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4)误差 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实值、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 可分为三种:系统误差,也称统计偏倚,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误差的大小通常恒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随机测量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变异。 统计学主要研究抽样误差。 (5)概率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必然事件,事件肯定发生,概率P(U)=1; 随机事件,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介于0≤P(A)≤ 1; 不可能事件,事件肯定不发生,概率P(∮)=0; 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概率P(A)≤ 0.05、或P(A)≤ 0.01。

统计方法的基础知识

本讲座的宗旨 90年代以来,因为ISO-9000的认证要求,「SPC」这个名词就经常被提示;而且逐步被要求落实。近年来更因为科技产品在品质的要求上日趋严谨,其相关产业之供应者(制造商)不得不在部的「过程管理」上,加强对「SPC」的认识及实践。因此,这几年来「SPC」的课程不断开办,学习者络绎不绝。 过去开班授课的对象,大部份都是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级的学员,其学历大多是专科以上程度,对于课程容所引用的统计概念和公式,经过讲解后大部分学员都能理解(当然仍有部分学员搞不清楚)。可是最近几期开班发现,很多公司派来学习的人员,其虽然已经身为品管或制造单位的主管,但是却因从未接受基本的管理手法或统计品管的教育训练,在「SPC」讲解过程中,很难对其导入基础统计概念(观念转不过来)。 本着「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针对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基础学员,总要设法协助他们顺利学成或至少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以便回到工作岗位上达到工作需求。以这种想法为出发点而设计本课程,名为「基本统计概念与SPC手法」。顾名思义,本课程可以说是「SQC入门与SPC实战」的课程。 但是,如果扩大眼界,广义地评价本课程,其实也可以将其作为基层管理人员的「QC基础训练课程」。因为类似本课程的性质与容,从60年代开始推展的「QCC(品管圈)活动」就已经将其纳入教育训练的课程中,且已经实施四十年之久了。 编者积二十余年的工厂管理实务经验以及二十年的品管实务教学经验,深知有效的教导方法必须以工厂实务为依归。即使是刻板的计算公式或者是抽象的名词解释都能够以实务或举实例说明,保证易学、易懂而会应用。话虽如此,教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还是在学员本身的学习精神和态度。在此先与所有参与本讲座的学员共勉之!

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实务培训稿

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实务培训讲稿 一、总论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三者的关系:联系:X、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X、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X、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X、总体与总体单位(X)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X)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X、指标与标志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人口数等。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X、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X、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联系:X、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X、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X、变异与变量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可分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是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变异标志有品质便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X、总体单位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的两个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值。离散变量的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