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第一篇

1建筑物的抗震评估

当前,我国的《抗震建筑标准》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权限将建筑物分为

三大类:使用年限三年的为A类、使用年限四年的为B类、使用年限

达到五十年的为C类。针对建筑物的种类不同,评估和鉴定也会有不

同的方法。对于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的评估能够划分为两级

鉴定:一级鉴定主要对建筑的设计结构实行鉴定,综合评估对钢筋混

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的各项指标;二级鉴定是在一级抗震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精密的计算来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再次抗震评估。加固钢

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之前,理应对建筑物实行准确的抗震分析评估。如果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都能满足建筑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能

够不用对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实行抗震加固。如果现有钢筋混凝

土建筑物的每一层均有超过85%的大梁、视为满足结构性能和层级位移性能目标。

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人们对建筑

结构的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砖混的建筑容易在地震中坍塌,

钢筋框架成了当今社会建筑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经历过大地震以后,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抗震系数的高低。当前,我国在工程

实践中增加了很多建筑物抗震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施工更方便,工

序更简单,耗用建筑材料也相对较少,既节省了人力,也在加固后充

分发挥出了各自功能的优点,在实践中能够减少停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很强的应用性。这里面简单介绍以下三种方法的实践应用。

2.1截面积增大加固法截面积增大来对建筑物实行抗震加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弯曲面上打上混凝土,从而提升建筑物结构构

件的最大承载水平。采用增大截面积的具体方法,能够对原建筑新旧

混凝土结合部位实行凿打处理,使表面更加光滑、更加平整。把建筑

物表面的不平整度控制在5以内。在原构件的浇筑面上凿成凹槽,每

隔一定的距离,乳状的水泥浆均匀的涂抹在结合处的位置上,并插上

钢筋加固。截面增大的尺寸应满足钢筋强度的设计要求,还要保持充

足大的尺寸来放置附加钢板构架,并顺利浇筑混凝土。外包层厚度不

应该小于55mm,在配置钢板的同时还应该配置箍筋,其半径和间距要

保持与原柱所配钢筋相符。具体加固方法有双面加厚、四周外包和对

称加厚等。

2.2纤维加固法在纤维加固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活性炭纤维加固法。活性碳纤维加固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抗震加固技术,在加固性能上更优越,是普通钢筋性能的三倍以上。碳纤维加固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在建筑物

承重的位置还有缝隙之间涂上高强度的碳纤维胶黏剂,以保证碳纤维

的加固效果得到更大水准的发挥,以增强抗震性能的提升。近几年来,因为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持续提升,抗拉强度达到8000Mp以上,延伸率从0.5%左右提升到2.5%左右,从而使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用

于主承力结构。

2.3钢板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通常情况使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的部位,在钢筋受弯的位置加固上高强度的钢板,用焊机焊牢,再浇灌上

钢筋混凝土。钢筋加上钢板再加上混凝土,必然增加了钢筋的承受水平,使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更高,加固效应更好。而且该法施工速度非

常快,对生产建筑影响小,且加固后还相当美观,这充分体现了工艺

的先进和技术上的成熟。钢板加固法有干式外包钢板加固法和湿式外

包钢板加固法两种方法。

3结论

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建筑物的

抗震水平。我国在参照国外的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同时,也在实践

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新的加固方法。通过截面积增大加固法、纤维

加固法和钢板加固法的应用来有效提升既有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水平。

抗震结构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和满足各种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要求,

最大层间位移角和转换层层间位移角均满足特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

构构件性能也要满足操作规范的要求,这才能表明抗震性能已经达到

了合理的安全的区间。从而更大水准的保障了在地质灾害发生之时人

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快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第二篇

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分析

1.1现浇加固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在桥梁、坝体等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现浇加固技术要根据待加固建筑的实际状况确定加固

方案,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浇筑模具实行浇筑,保证混凝土浇筑之后的

加固作用。现浇加固法的工程造价低,操作工艺简单,同时其加固效

果明显,加固后的建筑结构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此外其应用范围广泛,不需要借助大型的机械设备,降低了加固设计成本。

1.2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受到弯构件的压力过大,造成混凝土建筑结构使用性能下降。所以,加固设计能够根据图纸要求扩大界

面面积,提升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从而增强了混凝土结

构的性能。截面加固法的设计方案简单,成本适宜,在混凝土梁柱、

板面、墙体的加固应用中却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截面加固法加固后,空间变小,同时施工时间较长。

1.3型钢外包加固法型钢外包处理是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构件的周围包裹型钢,通过型钢支撑来提升建筑结构的性能,这种方法的优点

是不增加构件的截面面积,同时提升了构件的强度、承载力等,在梁体、建筑屋架、烟囱等高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多。但是型钢外

包加固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实行操作,并在施工结束后,实行防腐处理,提升加固效果,同时其钢材用量较大,加固成本高。

1.4纤维粘帖加固法随着材料合成行业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强度、高性能的合成纤维材料,并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中应用

效果良好。通常要把纤维加固材料黏贴在固定的位置,提升建筑结构

构件的受拉性能,例如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中,能够把纤维复合材料

粘贴在构件的受拉位置,从而增强了局部结构的承载水平,实现了加

固的效果。纤维加固法在施工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温

度和湿度会极大影响加固效果,所以要把施工温度控制在5℃以上,同时对于加固表面要实行找平处理,提升加固建筑的美观性。

1.5化学灌浆加固法化学灌浆加固是通过压力把加固浆液灌输到加固对象中,从而提升建筑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化学浆液对于混凝土裂

缝的处理效果明显,能够和混凝土反应形成致密的结构,消除混凝土

结构的质量缺陷,在水库大坝、地基、梁体等构件裂缝加固中应用广泛。化学灌浆加固法的关键是化学浆液的选择,要根据混凝土裂缝的

类型选择合适的灌浆浆液配比,同时要控制好灌浆压力,避免压力过

大造成灌浆孔的劈裂,同时也要避免灌浆过程中出现灌浆不紧密的操

作问题。

1.6地基加固法地基是建筑结构的关键,决定了建筑结构的质量,当前建筑结构的地基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加固地基能够全

面提升建筑结构性能。地基加固分为地基处理、地基加深、地基扩展等,增加筏板基础最为常用的一种加固方式,其施工成本较低,对建

筑结构的整体不造成影响,同时加固效果明显。

2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能下降的问题,通

过单一的加固方法却得的加固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多种加固方法共

同使用,提升加固工作的针对性。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

建立建筑模型,通过度析加固内容参数,给出科学全面的加固方案,

同时高性能的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固技术应用广泛,极大减少了加固施

工成本和加固构件的质量。

3总结

总来说之,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问题是必然存有的,并且随着使用时

间的推移,其出现的质量缺陷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采用相对应

的加固措施。所以在加固施工中,要结合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技术。

第三篇

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1混凝土建筑构造上必须保证延性经历过一些地震灾害的影响之后,钢筋混凝土建筑想要有效保证其建筑抗震水平,在实行抗震设计的时

候就必须保证建筑物在地震环境中有充足承载水平。因为地震的影响,建筑物结构就会进入塑形阶段,非常容易产生变形。针对上述钢筋混

凝土的结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实行抗震,处于地震多发带的钢筋

混凝土建筑结构,一定要按照延性框架结构实行设计。在建筑物设计

过程中,必须要首先保证建筑物薄弱区域的承受水平以及强度方面的

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强度。另外,增加建筑

结构的延展性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变形水平,将地震的破坏性

降到最低,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水平。

1.2柱与梁的结构设计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水平,在实行抗震设计的时候,能够通过增加房柱承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房

梁带来的压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在经历过地震之后,房梁的

塑性体现地较为明显,当其遭遇最大非线性位移影响之后,塑性的转

变较大。这时候,就会使柱端的塑性较晚表现,当其达到最大非线性

位移时候,塑性的转变明显变小,或者没有塑性转变,就能够保障钢

筋混凝土结构有一个稳定的框架以及充足强度的塑性消耗功能。

1.3实行短肢剪刀墙设计短肢剪刀墙说的是在结构平面中部为剪力墙的薄壁、其余位置都是短肢剪刀墙的一种结构形式,近年来,这种把

建筑结构在6级、7级抗震区域的应用较为频繁。短肢剪刀墙中存有较多剪刀墙结构,在实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符合相对应的规范标准,

结构的设计必须要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抗震强度以及承载水平大致相同,另外,应该控制短肢剪刀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据结构底部的总结

构的38%———51%。在实行具体的工程设计时,短肢剪刀墙承受的倾

覆力矩占据结构底部的总作用力的比例,能够按照同侧力方向短肢剪

刀墙的面积与结构平面中所有剪刀墙的截面面积比例实行确定。

1.4建筑抗震构造的一些具体措施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抗震水平,在实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时,必须掌握受拉钢筋自身的恰当配筋率,并且配筋率必须要包含最小配筋率与最大配筋率。最小配筋率能够有效保证房梁不会因为拉力的作用而出现裂缝或或者是钢筋断裂,最大配筋率能够有效保障受拉钢筋在屈服状态时,混凝土受到压力的区域能够与房梁在最终受到损坏时产生的极限压应力保持差别,因为房梁的最终破坏情况都是以受压区域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以及混凝土的碎裂水准为标准的。另外,在实行抗震设计的时候,能够规定箍筋的使用办法。对建筑物实行箍筋有三个好处:首先,能够有效抗剪;其次能够对箍筋的最小直径实行规范,保证在箍筋状态下,纵向的筋就不会因为受力过早出现不稳的情况发生;最后,能够使用箍筋的办法对受到压力的混凝土实行束缚,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水平。同时,在实行建造的时候,必须要保障房梁使用的钢筋是符合标准的合格钢筋。受压钢筋能够有效分担产生的剪力作用,有效降低受压区域的高度值,并且在地震来临时,下梁区域会出现整箱弯曲,下部钢筋就会受到压力。

2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与发展,也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抗震事业持续发展。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论文3篇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分析 董良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分析董良 发表时间:2018-06-15T09:59:12.4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作者:董良[导读] 建筑结构不规则性就是指在建筑工程之中,由于受到平面布局、水平或者垂直受力影响。 山东文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其结构空间也得到不断进步,然而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不仅只是简单的进行对称的设计,已经开始进行不规则结构设计,针对不规则设计而言,在很多方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对建筑结构也存在不良影响。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分类出发,从而提出以下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措施,希望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稳定性要 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 建筑结构不规则性就是指在建筑工程之中,由于受到平面布局、水平或者垂直受力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结构不规则,这对于建筑结构质量或者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研究,从而为建筑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固发展。 1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分类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问题必须采取合理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参数,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加大对于建筑结构的重点部位以及薄弱部位的分析,从而保证不规则结构设计具有合理性,最大程度的提高不规则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所表现出的不规则性主要分为两种,即平面结构不规则与竖向结构不规则,首先平面结合不规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表现,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规则扭转,在对不规则扭转进行判断时,设计者可以从建筑物的弹性水平位移进行判断。②不规则凹凸,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者可以从建筑物的投影方向以及投影尺寸去进行对凹凸值进行判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建筑结构中凹进去的一侧不能小于30%,这样可以防止建筑出现变形。③局部楼板不连续性,关于不连续判断可以从建筑物结构的平面刚度变化或者楼面面积出发。其次是竖向结构不规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不规则倾向刚度,在设计过程中要求不规则设计刚度值要小于70%,并且建筑物本身与周边建筑物的平均刚度值控制在80%以内。②竖向抗侧力构建不连续性,建筑物的竖向结构,抗侧力构建应该注重从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的传递。③楼层承载能力不均匀,这要求设计人员楼层受力程度应该低于80%。④楼层质量不均匀性,也就是和下一层相比,应该高出上一层的1.5倍。 2 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措施 2.1 减少偏心距 有数据显示建筑结构之所以会出现扭转与建筑物偏心距有着绝对的关系,并且两种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了防止出现扭转现象,提升建筑物结构设计规则性,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必须要不断的减少偏心距,这样才能通过线性函数调节,从而使整体的建筑结构更加的平均分布,而减少偏心距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通过详细的数据计算,从而对主体结构以及平面空间分布进行调整,并且在设计图纸之中,将建筑结构的重量核心与刚度中心位置进行标注,除此之外,在进行偏心距调节时,还可以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从而对建筑结构刚度进行重新分布,这样可以对核心较远的抗侧力进行调整。 2.2 提高建筑结构抗扭承载力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造成了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转变,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提高建筑结构抗扭承载力就显得越发重要[2]。对此美国IBC规范曾经做出一个这样的调查,其发现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每增加一个计算扭矩,地震扭矩也就是质心与刚心不重合时,就会与附加扭矩等比例放大,并且当位移小于等于1.2时,放大系数就会等于1,而当位移大于1.2时,位移系数也会大于1,由此可以看出,在附加扭矩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抗承载能力也会不断增加,而这会增加偏心距,而通过上述文章介绍也可以发现,偏心距是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建筑结构抗扭承载力,是可以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有效措施。 2.3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可以分为主体设计与基础设计两个部分,其中主体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内容,而在进行建筑物主体设计时,绝对不能忽视建筑物边缘构件的设计内容,因此从某个角度分析,建筑结构边缘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物的整体质量具有绝对的影响,而通过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建筑结构抗剪性设计有利于提升建筑边缘结构性能,尤其是当建筑物长期处于非弹性阶段时,当受到地震或者外力作用时,易出现一些偏心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不规则性,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能够提升抗震性能,强化建筑物边缘结构设计的抗剪强度,这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建筑物的抗外力作用,从而发挥出建筑物的弹性作用,满足建筑物规则性要求[3]。 2.4 提高建筑抗侧刚度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刚度是有助于解决建筑物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并且通过以往的数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建筑物主体结构出现扭转效应时,会与自我震动周期出现一个平方值函数关系,利用这种比例关系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减低建筑结构自我诊断周期,并且消除主体结构的扭转效应,为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采用科学的计算调整方法,从而对墙体长度与墙体厚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建筑结构刚度远离中心墙体,并且采取边缘装置柱梁的方式,从而对主体结构震动周期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建筑结构刚度值的提升,从而实现改善扭转刚度的目的。 3 总结 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规则设计现象,这也为建筑结构设计增添了难度,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结构合理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大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分析研究,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从而实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

框架结构设计论文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浅谈建筑结构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论文建筑工程师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作为设计人员,要掌握结构设计的过程,保证设计结构的安全,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注意事项 0引言 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用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 1结构的设计过程结构设计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方案阶段的内容为: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例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等以及由这些结构来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来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

和受力构件。 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为:首先,荷载的计算。荷载包括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地下水的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等等)和内部荷载(例如,结构的自重荷载,使用荷载,装修荷载等等)上述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其次,构件的试算。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及各种计算手册上推荐的试算方法来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再次,内力的计算,根据确定的构件截面和荷载值来进行内力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扭矩,轴心压力及拉力等等。最后,构件的计算。根据计算出的结构内力及规范对构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轴压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缝和挠度等等)来复核结构试算的构件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要调整构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2.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2.1.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1.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

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论文

探讨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设计思想在不断更新,建筑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形也越来越复杂,这就给高层结构设计和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探讨框架结构设计的施工和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布置施工技术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thought in the constant updates, building layout and vertical shape also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is will give high-rise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frame structure of the technolog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design frame structure layout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中图分类号:u41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福鼎.潮音国际花园3#地块一期(a标段) 16#--22#楼工程位于福鼎市桐山溪河口,福鼎市东南侧。总建筑面积35228㎡,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十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高度33.290m。层高为2.9米,共11层。个别框架梁尺寸为240×550㎜,绝大多数框架梁尺寸为240×420㎜和240×470㎜;梁间尺寸主要为3.3

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

1、等效荷载 利用荷载效应相等的原则将复杂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针对不同的效应会等效出不同的均布荷载,过分追求计算结果的精度意义不大。实际中主要是确定最不利的荷载效应。根据实际设计要求,效应包括内力(剪力、弯矩)和变形(挠度、裂缝)。计算中等效的结果与结构的跨度直接相关,因此等效的结果的应用位置需注意。相同的复杂荷载对于不同的效应会等效出不同的等效荷载,因此不同的结构构件计算时此效应不能通用。另外计算的等效荷载还与结构的边界条件有直接关系。等效荷载只是一种假象荷载,不能追求等效的精度,以满足结构的计算精度要求为宜。 2、汽车荷载 汽车轮压的等效荷载大小与结构的跨度成反比。规范中的汽车等效荷载为直接作用的楼板的荷载,另外考虑了汽车荷载的动力系数。汽车荷载的动力系数与楼板的覆土厚度直接相关,当结构的覆土厚度大于时,结构的动力系数取。计算梁柱时要考虑活荷载的折减系数。 3、消防车等效荷载计算 (1)、等效荷载的大小与板跨(非柱网)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2)、等效荷载的大小与覆土厚度有直接关系。 (3)、消防车的作业区域应该是消防车能够到达的任何区域。对消防车经 常出现的场所(主要消防通道、消防中心),消防车荷载是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荷载,此时应该考虑构件的裂缝和挠度,对消防车不经常出现的住宅小区,可不考虑消防车对构件裂缝和挠度的影响。但要是但考虑经常出现的车辆荷载的影响(一般控制首层地面活荷载不小于5KN/m2)。 (4)、地下是外墙的计算中,《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中规定:地下 室外墙计算时,室外地面荷载取值不小于10kN/m2,汽车通道还应考虑汽车荷载的影响。 4、抗震设防类别 商业建筑《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层商场抗震分类标准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其中人流密集和大型的解释为一个区段人流5000人换算成建筑面积17000m2或营业面积7000m2以上的商业建筑。 这里的一个区段考察的是人员的聚集程度,与建筑的功能区分和区段的出口有关,与结构的分缝没有直接关系。高层建筑中,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的人数超过8000人,抗震分类标准应划为重点设防类。这里的结构单元也不是以结构缝作为划分,还是应该以建筑功能和区段划分作为依据。 5、地震动参数 多遇地震参数应根据场地安全评价报告和《抗震规范》合理取用,并不应该小于规范数值,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参数应该参考规范数值。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基本固定不变的,而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时可以调整的。根据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和结构的设防类别确定结构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措施是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所

图书馆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图书馆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一.建筑设计论述 (一).设计依据: 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2.《建筑结构荷载规》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4.《建筑抗震设计规》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及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二).设计容: 1.设计容、建筑面积、标高: (1)设计题目为“某学校图书馆设计”。 (2)建筑面积:5971.5m2,共五层,层高均为3.9m。 (3)室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4)外墙370mm厚空心砖,隔墙240mm厚空心砖,楼梯间墙为370mm厚空心砖。 2.各部分工程构造: (1)屋面( 不上人屋面) SBS型改性防水卷材 冷底子油一道 3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煤渣找坡层2%(最薄处15mm厚)平均厚度81mm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80mm厚苯板保温层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20mm厚混合砂浆板下抹灰 刮大白二遍 (2)楼面:

石板 15mm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20mm厚石灰沙浆抹灰 刮大白二遍 3.建筑材料选用: 墙:普通粘土空心砖窗:采用塑钢窗 二.结构设计论述 1.气象条件:雪荷载0.50KN/m2,基本风压:0.55KN/m 2.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给定地质情况如下表: 地质条件一览表 序号岩土分类土层深度厚度围地基土承载力桩端阻力桩周摩擦力 1 杂填土0.0—0.8 0.3 ——— 2 粉土0.8—1.8 0.5 120 —10 3 中砂 1.8—2.8 0.8 200 —25 4 砾砂 2.8—6. 5 3.7 300 2400 30 5 圆砾 6.5—12.5 5.6.0 500 3500 60 注:1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6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2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1.2m。 3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土。 4 地震设防基本烈度:7 度。 3.材料情况: 非承重空心砖MU5;砂浆等级为M5; 混凝土:C30(基础)、C30(梁、板、柱、楼梯) 纵向受力钢筋:HRB335级;箍筋:HPB235级钢筋 4.抗震设防要求: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值为0.10g。 5.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某医院门诊大楼框架结构设计

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和平医院门诊大楼设计 班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胡洁职称:助教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注:1.该任务书由院教务科下达,一式三份,院教务科、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 其中院教务科的一份待答辩完后作为附件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 2.该任务书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双向选择后由指导教师填写完毕。 3.毕业设计进程安排中,设计(论文)初稿必须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末完成。

附:设计要求 2012届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1 设计题目 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设计 2 设计概况 2.1 项目名称:和平医院门诊大楼 2.2 设计资料: 2.2.1 地质水文资料: 自然地表1m 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3m 厚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200~240kN/m 2,砾石层为300~400 kN/m 2。 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2.0m ,无侵蚀性。 2.3.2 气象资料: 1)温度:最热月平均29.8℃,最冷月平均3.8℃。 夏季极端最高41.8℃,冬季极端最低-9.5℃。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为73%。 3)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20/5.0m kN w 4)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4kN/m 2。 2.3.3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2.3.4 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7.0m 。 2.4 建筑功能要求 占地面积:控制在30m ×55m 的矩形范围内(长方向为东西向)。 功能要求: 该医院为综合性医院,门诊大楼面积大约6000m 2左右,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具体如下: 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血液科、普内科等。 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等。 妇产科 眼科 口腔科

对目前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现状的反思

对目前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现状的反思 一、引言 本人在房地产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十余年,历经深圳三家较大房地产公司。近年来一直困惑于国内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 目前国内房地产公司都设置设计部,部门人员包括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水电工程师、装修设计师与景观设计师等,其职责均为项目设计管理。设计任务通过招标或直接委托形式外包给设计公司。设计公司根据房地产公司发出的设计任务书完成设计图纸的提交。这是一种普遍的房地产开发管理模式。 在过去的职业实践中,了解到欧美在房地产开发中普遍使用一种BIM设计软件,该软件可以设计住宅、工业厂房、酒店、医院、学校等多种项目类型。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与水电设计可同时在三维图中进行,图纸审核完成后各专业可分开出具施工图纸。好处是建造形式、材料等通过三维图形演示给投资方。 提到BIM软件,我们必须对欧美房地产开发模式有个基本了解。投资方负责项目定位、成本、进度、财务和风险管理,具体说就是专司拿地和销售,一个项目一般配备2-3个设计工程人员。剩下的设计、建造通过合约交给建筑设计咨询管理公司与建造公司完成。项目承接方通过BIM软件向投资方汇报项目设计、施工工作。投资、设计与施工,工作任务明确、管理职责明晰。难怪欧美好建筑随处可见。 经过人类不断的社会实践,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现已被国内外房地产企业采用。介绍完国内外房地产开发管理的基本模式,下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国

内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的事儿。 二、事件描述 国内网络近年流传一首歌《死了都要改》:“把每天,当成是交图的dead line,一分一秒,都改到泪水掉下来。不理会,客户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勇敢,给我改。.......把每天,当成是交图的dead line,一分一秒,都赶到泪水掉下来,不理会,最后是改好或改坏,只要有时间,你还得改。so.......不要改得太快,你改得越快他的想法也就变得快,.......死了都要改,.......不说句脏话不痛快,笔会损坏,图会掩埋,计算机还在!到绝路都要改,不日夜颠倒不痛快,改到最后还得改!改到变态才精彩!” 最近国内网络上播放一个冷笑话:某设计师上班途中遇车祸,住院昏迷不醒。其领导就在他耳边反复念叨:“投资方同意出图了……”,几分钟后,设计师翻身下床,说我要去打图了…… 以上是源于网络的设计师故事。目前我任职的公司在深圳某口岸开发一高端住宅,项目设计管理总结主要问题如下: 1、商业街室外道路标高与相邻住宅项目道路标高衔接不上,我司室外标高高出相邻项目室外标高约50-70厘米,造成该处设计一条两家共用市政道路成为不可能。正确的设计要求除考虑道路排水坡度外,两个项目相邻室外标高应基本一致。 2、项目联排别墅后花园内标高低于花园外侧道路标高。后在花园内增加地漏和管道解决雨水排放。正确途径:花园内标高高于花园外标高,雨水通过场地高差直接排放到花园外道路上,再通过道路上雨水井收集后统一排放到城市雨水管道。标高设计错误,增加排水管道,投资成本增加。

土木工程房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中学教学综合楼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 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罗章、邹洪波、王秀珍 2014年3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 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 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工程为某教学综合楼设计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约3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 此次设计的某教学综合楼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成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结构可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一,梁、板、柱全部在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二,楼板预制,梁、柱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三,梁、板预制,柱现场浇筑的半装配式框架;四,梁、板、柱全部预制的全装配式框架等。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框架结构的组成简单,只有框架柱和框架梁两种基本构件组成,便于构件的标准化、定性化,可以采用装配式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浇式结构。 主要研究内容: 1、建筑设计: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现行建筑的各项规范要求,做出合理的建筑平面设计,立面,剖面设计,绘制门窗 表等。 2、结构设计:本设计选择的结构方案是框架结构,通过电算和手算来完成结构的计算书和图表的绘制。 3、施工组织设计:运用所学习的施工知识,结合建筑和结 构设计施工图,划分施工段,合理的布置施工平面,编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预期目标:确定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建筑施工图;然后从建筑造型 和使用功能出发,以结构安全可靠为基础,兼顾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强调结构选型 和结构布置的合理性,结构分析计算的正确性和构造处理的可行性,进行建筑的结构 设计,完成结构施工图;最后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完成期限和预

建筑框架结构论文建筑学论文

建筑框架结构论文建筑学论文 浅谈建筑框架梁柱节点的强度验算和施工处理摘要:高层建筑框架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如何浇注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是长期困扰着设计和施工人员的一个问题,国家相关规程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这一问题是不可能回避的,因此寻求一种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合理设计和便利施工的方法正是本文的目标。 关键词:框架,梁柱节点,强度验算,施工处理 高层压比的要求,同时又要控制柱截面不过大,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一种必然。而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却是不需要且不适宜的,前者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不明显,后者则指对构件承受非荷载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不利。正因如此,《高规》第6.1.9条才有“现浇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的规定,但实际工程设计中楼盖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5~C35。由此可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必然存在,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会越大,当然该区段主要存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

目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几乎都是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而且习惯于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分两批集中浇注(即节点区采用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浇注)。如果要求其中的梁柱节点单独浇注,则首先是其供应量及浇注时间不易控制而会导致质量事故,其次是节点区与梁板之间的分隔确实存在难度,故施工单位至少不希望大面积采用此方法。 1 受剪、受压验算规律 考虑到现场施工的操作程序,同时又要满足规范中对节点核心区承载力的要求,我们列举数例对典型节点区的受剪、轴心受压、偏心受压进行计算(其过程附后)。通过验算可得出以下规律: 1.1 按《高规》附录C进行受剪抗震验算,即使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20MPa,而节点区用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浇注,其节点核心区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仍可以满足要求。 1.2 在偏心受压验算中,当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柱低5MP a时,其受压强度可以满足要求;当两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10MPa及以上时,其受压强度不满足要求。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6-08-22T13:42:43.2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作者:谷峰云 [导读]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信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工程建筑工作中,针对相关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问题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详细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相关研究工作可为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应对措施 1.引言 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前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环境也不断改善,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人们对建筑结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的设计中,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一项复杂、全面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认真分析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做到美观、经济和适用。但现阶段,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使用最多的框架结构建筑存在许多令人不满意的缺陷。此外,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较之前并没有较大的突破,工程人员只是单纯凭借单一的设计模式来建筑项目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因此,分析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探讨其解决方案对保障建筑结构质量、安全等意义重大。 2.建筑结构设计 2.1建筑结构分类 建筑物有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结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具有不同的划分形式。建筑结构的分类具体如下:(1)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可以分为单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2)依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划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3)建筑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形式进行划分: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等;(4)建筑物根据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可以分为:砌体结构、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2.2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物的设计应该从实际出发,在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运用有关技术知识,确保结构的坚固、安全。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该改变传统设计师浮夸的设计理念,力求做到建筑物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此外,还要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方的资金投入。同时,应该适当融合国内外的美学原理,使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3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是一个建筑物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基础,结构设计是建筑物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过程: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施工图。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 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设计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工程结构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地基和基础的建筑构造通常是工程人员比较关注的工程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于地基构造是制约工程后期质量的关键要素,所以地基基础建设对提高整体建筑质量具有相当积极的推进作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设计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基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地基沉降的问题:现如今,在建筑地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地基沉降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建筑物地基沉降可以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出现裂痕,更甚者可以导致地基破坏。地基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对居民的正常使用造成威胁;(2)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地基埋设所进行的设计不够合理:在现实的基础地基设计中高层建筑基础有效埋置深度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建筑地基作为承受建筑结构物荷载的岩体埋设深度不符合建设标准,将严重影响到地基的有效承载能力,严重威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3.2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只关注横向设计,而忽略了纵向框架设计,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2)框架梁端截面的底层纵向受力钢筋和顶层的纵向受力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符合规范要求,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发生地震,很可能会引起房屋倒塌;(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承重柱的截面设计高度过小;(4)连梁全长箍筋设计没有按规定的构造方式对两端进行加密处理;(5)连续梁的设计问题,一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往往会把连续梁按照单梁来设计。 3.3建筑上部结构的设计所出现的问题 上部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结构中梁、柱、板的受力特性,常常将它们设计为不同的混凝土等级,但是在浇筑一块楼板的四周设置施工缝时,由于混凝土等级不同,造成施工工艺不当;此外,在同一平面内浇筑不同的混凝土既增加了框架结构的施工难度,又会增加施工管理的难度,并且使高强度混凝土浇筑了低强度混凝土区域,既造成了混凝土的浪费,又造成了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如果主梁、楼板、次梁交叉处的钢筋分布不当,使得楼板负筋一侧的保护层厚度不足,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强度、稳定性。 4.建筑结构设计所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地基结构设计优化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应针对施工的具体环境,对天然地基与人工的地基的沉降量进行科学的估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建

2019年建筑上的“薄壳结构”教学反思教学-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年建筑上的“薄壳结构”教学反思教学-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教学反思教学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建筑上的“薄壳结构”_课堂实录_教后感_ 案例_教学反思_课文_教学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 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 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 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 种“薄壳结构”。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 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 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 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超音速歼击机突然加速爬升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飞行员身体中的大量血 液会从心脏流向双脚,使脑子产生缺血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从长 颈鹿的身体构造得到启发。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脑子与心脏的距离大约是3米,要使血液能输送到头上,血压相对要高,大约是人体的两倍。但当长颈鹿低头 喝水时,血液却没有一股脑地涌向头部。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体表面的一层厚 皮起了作用。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使其不能 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鹿皮原理设计的抗荷飞行服,飞行员穿 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血压的作用,当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 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一步。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 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 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 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关键词:安全;结构抗震;承载力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常见却又常被人们忽视的错误进行了剖析,指出了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给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和构造的要求。 1地基与基础方面 1.1多层房屋建筑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地基与基础设计要做到合理,安全适用,设计人员必须

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统一考察多方面因素进行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方宁设计,仅凭地耐力这一数据是不完全面的,也是不安全的,更不能盲目地把耐力容许值取得小一些就认为成无一失了。 1.2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有时设计者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1.3民用建筑中柱,梁及基础的负荷未按规范乘以折减系数。设计人员设计多层民用建筑时,在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未按现行设计规范舸用荷载乘折减系数计算其荷载值,因而荷载值准确。 2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而

且构造柱与圄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2.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彻底的拉结和约束作和,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部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被出现裂缝。本文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音乐活动《我是建筑师》课后反思

音乐活动《我是建筑师》课后反思 活动"我是建筑师"是一个音乐活动。活动要求幼儿能感受鲜明、热烈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在观察和了解古今中外的建筑物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建筑物。并萌生对未来建筑的向往,产生想象和创作的愿望。 活动一开始我就直接请孩子们听音乐感受节奏,第一遍要求听的时候能用拍手、点头、跺脚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孩子们都表现不错,有就做一个动作的,也有边点头边拍手、边拍手边跺脚的,节奏感很强。我肯定了以后,又请孩子来表现一次,他们的兴趣更浓了。第三次,我请孩子不用刚刚点头、拍手、跺脚的动作,而是用身体的其他动作来表现,孩子们又一次想出摆手、扭腰、转身等动作。 而后,我展示孩子们带来的各种建筑物的图片:长城、天坛、艾菲尔铁塔、比萨斜塔、金字塔等,认识它们,并简单讲解长城、金字塔的一些来历,孩子们对这些历史故事听的津津有味。也请大家模仿了一下。 第三个环节,孩子们进行了创作表演,我请大家来做个建筑师,想想你想设计个怎样的房子?这时,我不要求在休止符时停顿做动作,自由创作就可以。在以后的一次次表演中,一次次提出新要求,增加难度。在休止符停顿处做动作造型;与同伴合作,任意几位好朋友一起在设计和表演,在之前要同伴商量好。 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每个孩子都充分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这次活动,每个孩子都很快乐。一个活动,孩子的参与度是最重要的,这是在活动之前,我没想到的。不过,也有几个方面,觉得不足。一是由于第二环节对未来建筑物进行想象和设计的讨论过于单薄,影响第三环节孩子的创造表演,动作就显得不丰富。在对停顿处理时,幼儿单独处理比较好,节奏清楚,而和同伴表演时过于兴奋,以至于忘了听音乐,显得不是很突出。这也待以后的音乐活动进行更好的改进。

(完整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南京公寓住宅楼设计 学生姓名:史精 指导教师:何培玲 所在系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南京工程学院 2013年3月4日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 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课题名称 南京公寓住宅楼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左右,总占地面积为400平方米 左右。层数约为6层。主要立面临街。采用框架结构。主要用房:客厅, 卫生间,卧室,厨房,阳台,书房等。底层层高大约2.48m ,标准层2.9m , 底层是储藏间和车库。一栋住宅楼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每层两户住 房,在单元中间设置楼梯。屋面为上人屋面。顶层以上设置阁楼。 参考密度:30%-50%、参考容积:1-2、绿化率:25%以上 依据: 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土力学,基础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等; 图集:建筑制图标准等;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何在规 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 等,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规范,建筑工程标准荷载学; 其他:多高层框架结构,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公 寓住宅楼建筑设计规范等。 设计内容 (1) 建筑方案设计。 1 ?总平面设计:合理布置建筑主、次入口;尽可能考虑室外停车; 满足建 筑物防火间距及消防通道要求。 2. 平面设计:合理确定平面柱网尺寸;布置房间;确定楼梯数量、 位置及 形式;满足室内采光、通风要求。 3. 剖面设计:确定合理层高;给出楼(地)面、屋面、墙身工程做 法。 4. 立面设计:建筑风格、造型应富有创意,有时代感。 (2) 建筑施工图设计。 建筑施工图就是建筑工程上所用的,一种能够十分准确地表达出建筑 物的 外形轮廓、大小尺寸、结构构造和材料做法的图样。它是房屋建筑 施工的依 据。建筑施工图的组成部分: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和建筑剖面。 (3) 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 以建筑施工图为依据,确定结构平面、竖向布置方案;初定结构构件尺 寸及材料; 选定结构计算简图;进行竖向荷载统计,地震作用计算;风 荷载计算;完成选定 一榀框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进行楼盖和屋盖 结构设计;结构零星构件(阳 台、雨篷、挑檐等)设计;楼梯设计;基 础设计等。 (4)绘制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是关于承重构件的布置 ,使用的材形 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工程图样,是承重构件以及其他受力构件施 工的依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课题来源 史精 何培玲 自拟课题 240095330 专业 教授 所在系部 课题性质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 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的内 容和意义

某中学学生宿舍楼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某中学学生宿舍楼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本项目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454.45 m2,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25 m2;层高3.3m,平面尺寸为12.3m×36.0m。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室地坪为±0.000m,室外高差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 设计资料 气象资料:基本风荷载W。=0.45kN/ m2 基本雪荷载为0.4 kN/ m2。 地质条件:钻孔深度12米,未发现地下水。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室外天然地面以下200mm。 地震设防烈度:8度 设计地震分组:场地为П类一组Tg(s)=0.35s, a max=0.08 1.1.2 建筑材料 柱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梁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基础采用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235。 1.2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五层,主体高度为16.5米,属多层建筑。 经过结构论证和设计任务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宿舍楼有较单一的空间布置,和较高的抗震等级等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1.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概况、相关的设计资料以及综合本次设计所确定的结构体系类型。 第二章结构设计 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2.1.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454.45 m2,总建筑面积约为2272.25 m2;层高3.3m平面尺寸为12.3m×36.0m。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室地坪为±0.000m,室外高差0.6m。 框架平面同柱网布置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