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五章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五章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第五章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习题

第五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习题(引自网络精品课程)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 .分子杂交实验不能用于 A .单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B .双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C .单链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D .单链 D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E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杂交 2 .关于探针叙述错误的是 A .带有特殊标记 B .具有特定序列 C .必须是双链的核酸片段 D .可以是基因组 DNA 片段 E .可以是抗体 3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作探针 A . DNA 片段 B . cDNA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 . RNA 片段 4 .印迹技术可以分为 A . DNA 印迹 B . RNA 印迹 C .蛋白质印迹 D .斑点印迹 E .以上都对 5 . PCR 实验延伸温度一般是 A .90 ℃ B .72 ℃ C .80 ℃ D .95 ℃ E .60 ℃ 6 . Western blot 中的探针是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抗体 E .双链 DNA 7 . Northern blotting 与 Southern blotting 不同的是 A .基本原理不同 B .无需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C .探针必须是 RNA D .探针必须是 DNA E .靠毛细作用进行转移 8 .可以不经电泳分离而直接点样在 NC 膜上进行杂交分析的是 A .斑点印迹 B .原位杂交 C . RNA 印迹 D . DNA 芯片技术 E . DNA 印迹 9 .下列哪种物质在 PCR 反应中不能作为模板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蛋白质 E .双链 DNA 10 . RT-PCR 中不涉及的是 A .探针 B . cDNA C .逆转录酶 D . RNA E . dNTP 11 .关于 PCR 的基本成分叙述错误的是 A .特异性引物 B .耐热性 DNA 聚合酶 C . dNTP D .含有 Zn 2+ 的缓冲液 E .模板 12 . DNA 链末端合成终止法不需要 A . ddNTP B . dNTP C .引物标记 D . DNA 聚合酶 E .模板 13 . cDNA 文库构建不需要 A .提取 mRNA B .限制性内切酶裂解 mRNA C .逆转录合成 cDNA D .将 cDNA 克隆入质粒或噬菌体 E .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 14 .标签蛋白沉淀是 A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B .基于亲和色谱原理 C .常用标签是 GST D .也可以是 6 组氨酸标签 E .以上都对 15 .研究蛋白质与 DNA 在染色质环境下相互作用的技术是 A .标签蛋白沉淀 B .酵母双杂交 C .凝胶迁移变动实验 D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 E .噬菌体显示筛选系统 16 .动物整体克隆技术又称为

分子生物学课件整理朱玉贤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 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 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 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 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 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 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 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 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工程经济学第五章

答案在最后 1、互斥关系是指各方案间具有()。 A、层混性 B、相关性 C、独立型 D、排他性 2、相互排斥的方案之间的效果具有()。 A、可加性 B、不可加性 C、相关性 D、重叠性 3、进行互斥型方案比选时,在三个备选方案中可以选择()个投资方案。 A、1 B、2 C、3 D、0 4、互斥型方案又可称为()。 A、排他性方案 B、对立型方案 C、替代型方案 D、以上各项全选

5、一般来说,工程技术人员遇到的多为()方案的选择问题。 A、互斥型 B、排他性 C、独立性 D、相关性 E、对立性 6、独立关系是指各方案间具有()。 A、互斥性 B、相关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性 7、相互独立的方案之间的效果具有()。 A、可加性 B、不可加性 C、相关性 D、重叠性 8、进行独立型方案比选时,如果条件(如资金)允许,在三个备选方案中可以选择()个投资方案。 A、1 B、2 C、3

D、以上各项 9、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两个独立型方案就成了()。 A、排他性方案 B、对立型方案 C、替代型方案 D、互斥型方案 E、以上各项全选 10、一般来说,企业高层决策人员遇到的多为()方案的选择问题。 A、互斥型 B、排他性 C、独立性 D、相关性 E、对立性 11、相关方案是指各方案间具有()。 A、互斥性 B、相关性 C、独立型 D、排他性 12、处于相关关系的方案之间()。 A、具有影响性 B、不具有影响性

C、具有独立性 D、具有对立性 13、在相关关系中,某些方案的接受是以另一些方案的接受作为前提条件,后者叫做(),前者叫做()。 A、前提方案从属方案 B、从属方案前提方案 C、排他方案对立方案 D、对立方案排他方案 14、处于相关关系中的方案称为()。 A、排他性方案 B、对立型方案 C、替代型方案 D、相关方案 15、建造楼房第二层的方案是从属于第一层的方案,两个方案之间的关系是()。 A、互斥型 B、排他性 C、独立性 D、相关性 E、对立性 16、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比选方法有()。 A、现值法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金融市场上的()剧烈波动,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A] 利润[B] 利润率[C] 收入[D] 价格 2、金融市场的主体.是指()。 [A] 金融工具[B] 金融中介机构 [C] 金融市场的交易者[D] 金融市场价格 3、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其持有的未到期汇票向中央银行所做的票据转让行为,称之为()。 [A] 贴现[B] 再贴现[C] 转贴现[D] 承兑 4、大户操作者将某类股价炒高后,发现再炒高的幅度有限,乘机卖出,转而炒作他类行情尚未波动的股票,称作()。 [A] 转帐[B] 烘托[C] 轮做[D] 轧空 5、银行汇票是指()。 [A] 银行收受汇票[B] 银行承兑的汇票 [C] 银行签发的汇票[D] 银行贴现的汇票 6、再贴现是()。

[A]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B] 中央银行的授信业务 [C]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D] 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 7、短期国债的典型发行方式是()方式。 [A] 公募发行[B] 拍卖投标发行 [C] 拍卖[D] 推销人员推销 8、一般说来,发行量大的大公司企业宜用()的方式发行,对发行人来说较简单,在费用上体现规模经济。 [A] 私募[B] 公募[C] 直接公募[D] 间接公募 9、股票行市的最大特点是()。 [A] 收益高[B] 风险大 [C] 波动性较强[D] 变幻莫测 10、票据是一种无因债权证券,这里的“因”是指()。 [A] 产生票据权利义务关系的原因 [B] 票据产生的原因 [C] 票据转让的原因 [D] 发行票据在法律上无效或有瑕疵的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我国金融市场的要素() [A] 种类少[B] 种类多[C] 规模小[D] 规模大 12、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 [A] 办理票据承兑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 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答: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1.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2.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3.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年份事件:1869 F Miescher首次从莱茵河鲑鱼精子中分离DNA。1944 O.T. Avery证实DNA是遗传物质。1952 A.D. Hershey和M.Chase再次证实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1953 J.D.Watson和F.H.C.Crick提出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M.Wilkins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了这一结构。1957 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1958 M. Meselson和F. W. Stahl提出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型。1959-1960 S. Ochoa发现RNA聚合酶和信使RNA,并证明mRNA决定了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序列。1961 Nirenberg 破译了第一相遗传密码;F. Jacob和J. Monod提出了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1964 C. Yanofsky和S. Brenner等人证明,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与该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共线性关系。1965 S. W. Holley 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1966 M.W.Nirenberg,S.Ochoa、H.G.Khorana、F.H.C.Crick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1970 H.O.Smith,K.W.Wilcox 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1972-1973 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1975-1977 F.Sanger与A.Maxam、W.Gilbert等人发明了DNA序列测定技术。1977年完成了全长5387bp的噬菌体φ174基因组测定。1978 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1980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微生物基因工程可以专利化。1981 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1982 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1983 获得第一例转基因植物。1984 斯坦福大学获得关于重组DNA的专利。1986 GMO首次在环境中释放。1988 J. D. Watson出任"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1989 DuPont公司获得转肿瘤基因小氧--"Oncomouse"。1992 欧共体35个实验室联合完成酵母第三染色体全序列测定(315kb) 1994 第一批基因工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1996 完成了酵母基因组(1.25×107bp)全序列测定。1997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获得克隆羊。 2,如何理解PCR扩增仪的原理及过程? 答:聚合酶连反应技术又称PCR技术(1)PCR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首先将双链DNA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新的DNA互补链。(2)PCR的基本过程:加入模板DNA,PCR引物,四种核苷酸,即适当浓度Mg,DNA聚合酶,经过; 1.变性(Denaturation):将待扩增的DNA模板加热变性成两条单链; 2.退火(Annealing):降低温度,使单链靶序列与寡核苷酸引物退火; 3.延伸(Extension):在适当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使引物延伸,产生新的双链。上述变性、退火、延伸步骤的重复循环,导致特异的靶序列的指数扩增。PCR产物是介于引物的5’端之间的双链DNA片段。3,简述定量PCR的原理和过程? 答:(1)利用荧光测量的PCR仪对整个PCR过程中扩曾DNA的积累速力绘制动态变化图,从而消除了在测定终端产物丰度时有较大变异系数问题。(2)反应在带透明盖的塑料管中进行,激发光可以直接透过管盖,使其中的激发光被激发,荧光探针事先混合在PCR反应液中,只有与DNA结合后,才能被激发发出荧光,随着新合成目的DNA片段的增加,结合到DNA上得荧光探针,即被激发产生的荧光相应增加。 最简单的DNA结合的荧光探针是非序列特异性的,一般探针不能区分不同的双链DNA,所以人们设计了能与目的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探针,如TapMan探针(是一小段被设计成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结合的单链DNA并且该单链DNA的3,端和5,端带有短波长和长波长两个不同荧光集团这两个荧光集团由于距离靠近,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下会发生荧光粗灭因而检测不到荧光,随着PCR反应的进行

分子生物学课件

总论 1.从哪些方面进行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卫版分生P286)在确定了相关基因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其功能进行研究: A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动物,稳定转染细胞) B基因敲除技术 C基因沉默技术(反义技术,RNA干扰) 2举例说明人的基因组成或结构变化引起的相关疾病 (特定某个基因名称、定位、大小及组成等基本特征。因组成或结构变化的过程、结果和表型)。 疾病:严重复合免疫缺陷病(XL-SCID) 名称:受体γ链(γc)基因突变引起。 定位:编码基因位于Xq12~13.1 组成:γc基因8个外显子的135种基因突变,其中5个突变热点;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单个碱基置换(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其次为剪接部位突变、缺失和插入突变 结果:该基因编码的产物为白介素(如IL-4,IL-21)。这些白介素和受体涉及了很多T,B细胞的分化和常熟。当基因突变时,无功能蛋白质产物生成,导致白介素信号的广泛缺失,进而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丧失。 RNAi 1.siRNA:是一种小RNA分子(~21-25核苷酸),由Dicer(RNAase Ⅲ家族中对双链RNA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SiRNA是siRISC

的主要成员,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的沉默 2.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翻译。最近的研究表miRNA参与各种各样的调节途径,包括发育、病毒防御、造血过程、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等 3.Dicer:RNase III家族成员之一,可特异识别dsRNA,依赖ATP逐步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dsRNA(或pri-miRNA),将RNA降解为3’端有2个碱基突出的19-23bp的dsRNAs(siRNAs) 4.RISC: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通过与目标mRNA完全或者部分的互补配对来实施切割或者翻译抑制功能。siRNA组装siRISC,miRNA组装miRISC。RISCs包括两种类型:切割型和不切割型, 这由RISC当中的AGO蛋白决定 5.PTGS: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 转录后基因沉默)在基因转录后的水平上通过对靶RNA进行特异性降解而使其失活。 6.Guo Su 的实验说明了:她的实验观察到:sense or antisense RNA导入C. Elegant worm都获得了特定基因的沉默。说明起到直接作用的并不是sense or antisense RNA。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习题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习题

第五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习题(引自网络精品课程)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 .分子杂交实验不能用于 A .单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B .双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C .单链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D .单链 D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E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杂交 2 .关于探针叙述错误的是 A .带有特殊标记 B .具有特定序列 C .必须是双链的核酸片段 D .可以是基因组 DNA 片段 E .可以是抗体 3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作探针 A . DNA 片段 B . cDNA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 . RNA 片段 4 .印迹技术可以分为 A . DNA 印迹 B . RNA 印迹 C .蛋白质印迹 D .斑点印迹 E .以上都对 5 . PCR 实验延伸温度一般是 A .90 ℃ B .72 ℃ C .80 ℃ D .95 ℃ E .60 ℃ 6 . Western blot 中的探针是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抗体 E .双链 DNA 7 . Northern blotting 与 Southern blotting 不同的是 A .基本原理不同 B .无需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C .探针必须是 RNA D .探针必须是 DNA E .靠毛细作用进行转移 8 .可以不经电泳分离而直接点样在 NC 膜上进行杂交分析的是 A .斑点印迹 B .原位杂交 C . RNA 印迹 D . DNA 芯片技术 E . DNA 印迹 9 .下列哪种物质在 PCR 反应中不能作为模板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蛋白质 E .双链 DNA 10 . RT-PCR 中不涉及的是 A .探针 B . cDNA C .逆转录酶 D . RNA E . dNTP 11 .关于 PCR 的基本成分叙述错误的是 A .特异性引物 B .耐热性 DNA 聚合酶 C . dNTP D .含有 Zn 2+ 的缓冲液 E .模板 12 . DNA 链末端合成终止法不需要 A . ddNTP B . dNTP C .引物标记 D . DNA 聚合酶 E .模板 13 . cDNA 文库构建不需要 A .提取 mRNA B .限制性内切酶裂解 mRNA C .逆转录合成 cDNA D .将 cDNA 克隆入质粒或噬菌体 E .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 14 .标签蛋白沉淀是 A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B .基于亲和色谱原理 C .常用标签是 GST D .也可以是 6 组氨酸标签 E .以上都对 15 .研究蛋白质与 DNA 在染色质环境下相互作用的技术是 A .标签蛋白沉淀 B .酵母双杂交 C .凝胶迁移变动实验 D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 E .噬菌体显示筛选系统 16 .动物整体克隆技术又称为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 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答:近半个世纪来,分子生物学主要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但事实上,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其中,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如下: 1957年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65年S. W.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7年年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宣布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年H.O.Smith,K.W.Wilcox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年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8 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1 年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年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1983 年获得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1984 年斯坦福大学获得关于重组DNA的专利。 1986 年GMO首次在环境中释放。 1989 年DuPont公司获得转肿瘤基因小氧--"Oncomouse"。 1996 年完成了酵母基因组(1.25×107bp)全序列测定。 1997 年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获得克隆羊。 2001 年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2004 年中国科学家完成家蚕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2、如何理解PCR扩增的原理及过程? 答:(1)PCR的基本原理 首先将双链DNA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新的DNA互补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