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考前20天大冲刺:分析计算题好题易错题汇编

中考科学考前20天大冲刺:分析计算题好题易错题汇编
中考科学考前20天大冲刺:分析计算题好题易错题汇编

中考科学考前20天大冲刺:分析计算题好题易错题汇编参考答案

1、(1)内能 机械能 (2)①④ (3)4.536×1014

2.(1)物理(2)反应后没有Cl 2生成,便于分离,不污染环境

(3)①应使装置A 处于60.0℃的环境中、使装置B 处于低于11.0℃的环境中

②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3、答案:(1)比热容;(2)化学能;(3)3.6×105J ;800;(4)电;节能环保.

4、 (1)液泡 ……… 2分 (2)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2分 (3)大于 ……2分

(4)设小苏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P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168 44

12克×%P 2.2克

克.2244=%×12168P ………………………………………………1分 %P = 70% ……………………………1分

答:小苏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70%

5.(1)W =Fs = 800N ×1000m=8×105J---------------------------------------------(3分)

(2)P =Fv = 800N ×2.5m/s=2×103W--------------------------------------------(3分)

或:匀速前进1000米用的时间t = s /v=1000m/2.5m/s=400s

P = W /t = /400s =2×103W

其中: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

6.(1)上-------------------------------------------------------------------------------(2分)

(2)BD----------------------------------------------------------------------------- (2分)

(3)①E=80v 3---------------------------------------------------------------------- (2分)

②1s 内所产生的电能:W 电=E ×20%=0.2×104J------------------- (1分)

由P = W /t 得:t = W / P =0.2×104J /100W=20s-------------------------- (2分)

7.(1)C ------------------------------------------------------------------------------------(2分)

(2)P=F/S =mg/S=(5400+60)kg×10N/kg/0.04m 2×6=2.275×105Pa -----------(2分)

(3)W = F S=fvt=1000N×15m/s×20×60s=1.8×107J ------------------------------(2分) P=W/t=1.8×107J/20×60s= 1.5×104W ----------------------------------------(2分)

8.(1)慢跑(2分) (2)葡萄糖(或“C 6H 12O 6”)(2分)

(3)子房(或“苹果的子房”)(2分)

9、(1)A (2分)

(2)解:根据I=P/U (1分) =880瓦/220伏

=4安 (2分)

(3) W=Pt (1分) =880瓦×600秒=5.28×105焦耳 (2分)

10、(1)符号…………………………………………………………………… 2分

(2)375(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2分

(3)长度或表面积或体积…………………………………………………2分

11、(1)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吸收速率等合理答案均可)

12、(1)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F浮=G=mg =750Kg×10N/ Kg=7500N

(3) V=St=4 ×1.8752Km/ h ×6h=44.448Km

13、答案为:(l)2H2O22H2O+O2↑ (写MnO2为催化剂亦可);

(2)集气瓶;

(3)不加热(或节约能源、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染物(或绿色环保)(其它合理答案亦可)(4)向上排空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二氧化碳(CO2)(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14、(1)密度(2)720N(3)600000Pa

15.(1 0.4 (2)52800J(3)450欧

16.(1) 3 (1分) D (1分)

(2) I=P/U=50w/220v=0.23A (2分)

(3)解法一:根据杠杆平衡知:mg(a+R)=FH

所以R=FH/mg-a=16牛×1.2米/(6千克×10牛/千克)-0.17米=0.15米=15厘米

又R必须满足R≥a 即R≥17厘米

所以底座半径R至少是17厘米(2分)

解法二:为使电风扇不翻到,底座半径R必须满足R≥a

mg(a+R) ≥FH

代入数据解得:R≥17厘米

R≥15厘米所以取R≥17厘米

即:底座半径R至少是17厘米(2分)

(4) 已知P最大=50w,F最大=16N;P最小=20w,有图查得F最小=4N

又F最大/ F最小=V最大2/ V最小2

即16N /4N =(160米/分钟)2/ V最小2

V最小=80米/分钟(1分)

风量Q=πr 2V最小=3.14×(0.25米) 2×80米/分钟=15.7米3/分钟(1分)

17、气孔;B;自然选择

18、2.5×105帕;1.5×106焦;P=Fv=5000瓦

19、⑴颜色是黑色;或状态是固态;或硬度比玻璃大(硬度较大) (2分)

⑵石陨石(2分)

⑶ADE(选对1项得1分,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3分)

20、解:⑴图中的质量表串联在电路中(2分)

⑵当称量物体质量达到最大时,金属滑动片P在R的最下端,

U0=3V,I0=U0/R0=3V/5Ω=0.6A,P0=U0I0=3V×0.6A==1.8W(采用其它方法求解,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答:(4分)

2020-2021历年中考语文易错题汇编-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下列对《十五从军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A.“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从军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四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 C.“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两句细节描写,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后令人心酸。 D.本诗是一首叙事诗,采用第一人称,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诗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写出了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萧条衰败的景象。所以B项对这四句话“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 (2)请对“梦觉流莺时一声”一句进行赏析。 【答案】(1)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 (2)“流莺时一声”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解析】 【详解】 (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

中考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及解析

中考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解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 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 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_______”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_______”和“C________”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答案】(1)B (2)①(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②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3)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司农之菜;募民兴利

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考试内容: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生活用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2.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可得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D.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3.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4.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科学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V的示数是3.8V,V1的示数是2.3V,V2的示数应为() A.1.5V B.3.8V C.2.3V D.6.1V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路B.电压表可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D.电流表A2测的是灯L1的电流 6.灯泡L上标有“2.5V”的字样,它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0.2A B.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ΩC.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6.25W D.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7.关于“12V 4W”的小灯泡L1和“9V 3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 l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 B.L l和L2串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C.L l和L2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D.L2串联一个9Ω的电阻接在12V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三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其中在丙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两侧的液面高

【英语】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易错题经典

【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易错题经典 一、初三中考语法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1.阅读下面短文,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Strangely enough, some inventions are lost ________ people can't imagine their ________ (valuable). A use may need to be "invented" along with the invention. An example is the fax machine. The technology for faxing ________ (invent)in the 1800s. It took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however, for the fax to be seen as useful. In 1843 Alexander Bain invented a machine to ________ (electrical)transmit(传输)writing. At first, it was considered ________ (use)since few people thought there was ________ need for transmitting writing over ________ (wire). Eventually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was realized, and it was improved ________ office use. By the 1980s, the fax machine became a piece of standard ________ (equip)in offices. The reason is ________it can very quickly transmit written documents. Who knows how many other inventions just need to be recognized as valuable? 【答案】because;value;was invented;electrically;useless;a/any;wires;for;equipment;that 【解析】【分析】主要讲了一些发明因为人们不能想象它们的价值而失去,列举传真机器的发明来说明这点。 (1)句意:足够奇怪的是,因为人们不能想象它们的价值,所以一些发明消失了。后句表示原因,所以用because;形容词修物主代词修饰名词,their它们的,形容词修物主代词,所以后面用形容词valuable的名词value,不可数名词,故填because,value。 (2)句意:传真的科技在19世纪被发明。invent发明,实义动词,主语technology是动作invent的承受者,时态是一般过去时,所以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是was/were+动词过去分词,主语technology是不可数名词,所以用was,invent的过去分词是invented,故填was invented。 (3)句意:1843年,亚历山大贝恩发明了一种电子传输文字的机器。electrical电子的,形容词,副词修饰实义动词,transmit传输,实义动词,所以用副词electrically,电子地,故填electrically。 (4)句意:起初,它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很少有人认为有必要通过电线传输文字。be considere形容词,表示被认为怎么样,固定搭配,根据后文可知传真的作用后来才被认可,所以起初被认为是无用的,use使用,实义动词,其形容词是useless,无用的;原因是很少人认为有必要,few表示否定,所以用a/any;wire,电线,可数名词,前面没有表示单数的a或者one,所以用复数wires,故填useless;a/any;wires。 (5)句意:最终,这项发明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被改进为办公用途。为了办公用途才被改进,所以用for,为了,故填for。 (6)句意:到了20世纪80年代,传真机已成为办公室的标准设备。equip,装备,实义动词,形容词修饰名词,standard,标准的,形容词,所以用equip的名词equipment,设备,不可数名词,故填equipment。 (7)句意:原因是它能很快地传送书面文件。the reason is that...,原因是……,固定搭

2020-2021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①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鸣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返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賙①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③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的意思。 (1)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2)以牛自归. (3)厚遗.以遺之 (4)争负.其柩以还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一布衣终于.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人不知而.不愠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策之不以.其道 D.当为.连公行丧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翻译下面句子。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2)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4.文章第②段记述了连处士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从中看出“连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1)遗憾。(2)归还。(3)赠送。(4)背。 352.B 3.(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2)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4.写了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从中看出连处士是一个孝以侍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 【解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文名句常考易错题汇编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文名句常考易错题汇编 一、哲理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初中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英语中考英语语法填空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初三中考语法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1.He was ________ (mention) in the letter. 【答案】 mentioned 【解析】【分析】句意:他在这封信里被提到了。mention是及物动词,根据句子机构可知是被动语态,be已经给出,行为动词使用过去分词mentioned,故答案是mentioned。【点评】考查一般过去时,注意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2.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填入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An old man went to India. When he got there, he saw some fruit for sale, but most of it was very cheap. The ________ (cheap) thing has a basket of red fruit. "How much per kilo?" the old man ________ (ask). "Two rupees (卢比)," the shopkeeper answered. Two rupees in India is almost nothing, ________ the old man bought a whole kilogram and started eating it. However, as soon as he started eating, his mouth began ________ (burn), his eyes began to water, and his whole face became as red ________ the fruit. As he coughed and struggled to breathe, he jumped up and ________, screaming: "Ah! Ah! Ah!" And yet he continued to eat the fruit. Some people who were looking at him shook their ________ (head) and said, "You are crazy! Those are chili peppers (辣椒)!You can't just eat them by the handful!" The old man said to ________ (he),"I paid for them, so I must eat them." This old man seemed pretty stupid. But are we so much smarter? All of us have ________ (spend)money and time on something-maybe a relationship, or a business, or a job-and sometimes, even if we know there's no hope that things will change, we still continue with it. What we can learn ________ the old man is this: if you've lost a lot over something that doesn't work, let it go and move on. It's better than continuing to lose. 【答案】cheapest;asked;so;to burn /burning;as;down;heads;himself;spent;from 【解析】【分析】文章大意: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贪便宜,买了一些根本不能作为水果的辣椒。结果因为舍不得自己花的那些钱,坚持把它们吃完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放弃某些东西比继续损失要好。 (1)句意:最便宜的东西有一篮子红水果。cheap,便宜。根据上文语句but most of it was very cheap. 提示可知,此句应该用最高级,故填cheapest。 (2)句意:“每公斤多少钱?”老人问。ask,询问,由语句 An old man went to India. 提示可知此句要用一般过去时,故填asked。 (3)句意:所以这位老人买了整整一公斤,开始吃。语句the old man bought a whole kilogram and started eating it.是Two rupees in India is almost nothing, 的结果,故填so。(4)句意:然而,他一开始吃东西,嘴巴就开始燃烧。burn,燃烧;固定结构begin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故填to burn/burning。

备战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北山①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①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②陂(bei):池塘。③堑:这里指水渠。 (1)请赏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1)“输”字用了拟人(化静为动)的手法,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山塘,春水涨满陂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春天的生机盎然,抒发了作者对北山春光的喜爱之情。 (2)写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之中,不忍归去,从而表达了诗人闲适散淡的心境。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在这里,“输”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北山将翠绿的泉水输送给池塘,春水涨满池堤,呈现出滟滟的波光,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心境的感悟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这首诗是写王安石的闲适生活。开头说,北山把它的翠绿的泉水输送给山塘,于是涨满了陂堤;不管是直的堑沟,曲的塘岸,都呈现一片滟滟的波光。两句概括了眼前的景色。下面转一笔就写自己:由于心情悠闲,一坐下来就是半天;也因为心情悠闲,看见树上的残花一瓣两瓣飘落地上,索性便一二三四地计数着,看看这会子功夫到底落了多少瓣。待他感到坐倦了,于是站起来,缓缓向家走去。“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写出诗人留连于自然的美景中,不忍归去,从而表达了诗人闲适散淡的心绪。 2.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含答案)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 1.“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 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 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 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2.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穿钉鞋跑步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4.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5.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7. 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前后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8.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精选

中考英语易错题集锦 一、名词、冠词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wo _______. A. box of apple B. boxes of apples C. box of apples D. boxes of apple 答案: B. (选择其它三项的同学要注意仔细看题.不要马虎, 这里box 和apple都是可数名词) 2.Help yourself to _________. A. some chickens B. a chicken C. some chicken D. any chicken 答案: C (选择A的同学要注意chicken当鸡肉讲时不可数) 3..________ it is today! A. What fine weather B. What a fine weather C. How a fine weather D. How fine a weather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不可数. 选择C和D的同学要注意weather是名词, 要用what来感叹.) 4.Which is the way to the __________? A. shoe factory B. shoes factory C. shoe’s factory D. shoes’ factory 答案: A. (选择D的同学注意这里不是指名词所有格, 而是名词作形容词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如: pencil box; school bag等.) 5.This class ________ now. Miss Gao teaches them. A. are studying B. is studying C. be studying D. studying 答案: A. (选择B的同学要注意, 当这种概念名词当“人”讲的时候要做复数处理.类似的还有: the police are running after the thief等) 6.We will have a _________ holiday after the exam. A. two month B. two-month C. two mo nth’s D. two-months

备战中考语文易错题精选-诗歌鉴赏练习题(1)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下面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一二句写诗人回顾身世、追述战斗生涯,暗示其对现在艰难困苦生活的不满。 B.三四句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语,寓意深刻,富有情味。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是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起兵勤王。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结合在一起。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所以A项中的“暗示其对现在艰难困苦生活的不满”的理解是错误的。 2.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展开想象,描写“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所展现的画面。 2.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 【答案】 1.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面四周,生长茂盛的青草,一只只白鹭在湖面上自由飞翔。 2.愉快(或高兴、愉悦等)“人意好”(或“好”“意好”) 【解析】 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画面: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心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全诗内容,抓住词语“人意好”来分析表达诗人的心情即可;注意要抓住“愉快的心情”来理解。 3.阅读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一诗,回答问题。

七下英语易错题集

单选(1%×40) 1. ?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and you’ll see it A. Where can I go B.When can we get to the station C. Where is the shop D.Which bus can I take 2. There are two bridges the river. A. across B. through C.on D.over 3. How does your father usually go to work? A. take taxi B. take a taxi C. by taxi D. by a taxi 4. The supermarket is ? A.on Fifth avenue B. on the Fifth avenue C.in fives avenue D.in the Fifth avenue 5.Garden District is a good place ? A. to have funny B.having funny C. to have fun D. having fun 6.There some meat ,three eggs and two boxes of milk in the fridge. A.are B.has C.have D.is 7.Let’s football A.to go and to play B.to go and play C.go and play D.go and to play 8.Please let you about the news. A. him to tell B.her tell C.I tell D.she tell 9.Let’s friends.OK? A. is B.are C.be D.am 10.The children often watch movies Saturday evening. A.in B.on C.at D.for 11.What will your school be like in ten years? I think everyone will have a computer they can talk with each other on the Internet. A.because B.so C.when D.after 12.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eyes . A.Watch TV B.Eating C.Watching TV D.Smilling 13.Is Ben there? No, .He is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park. A.there isn’t B.he isn’t C.it isn’t D.he is 14. ? It’s snowing. A.Is it sonwing, B.What’s the weather there? C.How’s the weather there? D.How’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15.I’m hungry ,Mom. . A. What about a hamburger? B. I’m hungry, too. C. I t’s time for lunch D. What about you?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热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物质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温度升高了2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由同样材料组成的丙、丁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温度之比是3∶1,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答案】80 12:1 【解析】 【分析】 【详解】 [1]∵Q吸=cmΔt,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c甲m甲Δt甲=c乙m乙Δt乙 Δt甲:Δt乙= c乙m乙: c甲m甲==(1×1):(2×2)=1:4 ∵Δt甲=20℃,∴Δt乙=80℃。 [2]∵Q吸=cmΔt,且丙、丁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 c丙=c乙,m丙:m丁=4:1,Δt丙:Δt丁=3:1 ∴两物体吸收热量 Q丙:Q丁= c丙m丙Δt丙:c丁m丁Δt丁=12:1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3 2 c Q c Q = =水水吸油 油吸 解得: 332J 2 4.210/kg 2.810/kg 3 J 3c c ??===??油水(℃)(℃) 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中考英语典型易错题精选

中考英语典型易错题精选 1、It is _______ outside、Let’s put on our raincoats and go out, Tom、 A、 cold B、 hot C、 sunny D、 rainy 【解析】 此题易误为A。因为这里有个put on短语,如果不注意raincoats这个词那就很可能草率地选择A。raincoats是“雨衣”的意思,而不是一般的衣服,那么不是因为外面“冷”,而是因为“下雨”才穿“雨衣”。正确答案为D。 2、 The flowers and the green trees、 A、 How, like B、 How, think C、 What, think D、 What, like 【解析】 此题陷阱选项为A或B或C。这是由于忽略语境造成的。由答语The flowers and the green trees、可知,所问的是“你喜欢春天的什么?”而不是“你觉得春天怎么样?”。正确答案为D。

3、 _______、 A、 She is a worker B、 She likes pears C、 She is very thin D、 She is like her father 【解析】 此题陷阱选项为B或D。有很多考生一看题干中的like一词就会想当然地选择B或D。其实,问句的意思是“你姐姐长得怎么样?”因此,正确答案为C。What’s … like? 这个句型常常用来询问某人的长相或某事的情况(包括天气情况)。 4、 _______、 Please do it now、 A、 to open, OK B、 opening, Certainly not C、 opening, Of course D、 to open, Good idea 【解析】 此题陷阱选项为A。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mind的用法,另一方面的由于忽略造成的。mind后面接动词时要用其ing形式。由答语中的Please do it now、可知“不介意”。正确答案为B。 5、 _______、 A、 I am glad to hear that B、 I will、 thank you very much、

中考语文易错题大盘点

中考语文易错题大盘点 词语 一、读音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膝盖(xī)草丛(cōng) 胆怯(qiè)解剖(pōu) B脑髓(suǐ)蓦地(mò) 强迫(qiǎng)订正(dìng) C瞥见(piē)处决(chù) 执拗(niù)分泌(mì) D一幅(fú)翘首(qiáo) 魁梧(wú)瓦楞(lèng) 错选答案:D 错选原因:这里有两个不好掌握的音,一个是“瓦楞”的“楞”,另一个是“订正”的“订”,把“订”误读为“dìng”,正确读音是“dīng”。把“楞”误读为“lèng”,正确读音是“léng”。 正确答案:B 2.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xiào)坦荡如砥(dǐ)辗转反侧(zhǎn)称心如意(chèn) B妄自菲薄(bó)潜移默化(qián)辙乱旗靡(mǐ)挑拨离间(jiàn) C装模作样(mó)峰回路转(zhuǎn)沁人心脾(qìn)赫赫有名(hè) D曲径通幽(qū)上窜下跳(cuàn)随声附和(hè)万籁俱寂(lài) 错选答案:D 错选原因:“装模作样”的“模”的读音是“mú”,“上窜下跳”的“窜”的读音是“cuàn”。 正确答案:C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颠簸(bǒ)懦弱(nuò)随声附和(hè) B蹒跚(pán)不屑(xiè)热忱(chén)惟妙惟肖(xiào) C脉络(mài)狭隘(ài)混浊(hún)相形见绌(chù) D粘贴(zhān)执拗(niù)恣肆(zì)锐不可当(dāng)

错选答案:A 错选原因:“颠簸”的“簸”的读音是“bǒ”,不是“bō”。“混浊”的“混”字读“hùn”。 正确答案:C 小结: 容易读错的字音多为(1)多音字,如:“处决、订正、间隙、强迫、中看、潜移默化、字帖、挑拨离间、随声附和”等;(2)易读错的字,如“卑劣、订正、逮捕、一幅、根茎、剔除、弦乐、锐不可当、膝盖、脑髓、喷香、脊梁”等;(3)生僻的字,如“蓦地、永垂不朽、觥筹交错、瓦楞、颠簸”等。 二、字形 1. 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鄙薄修葺畸形竹篾 B阔绰倦怠颧骨游弋 C隔阂滑稽琐屑忌讳 D害臊沟壑恳荒无赖 错选答案:A或C 错选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词的意思,不了解形声字。“恳荒”的“恳”应写为“垦”。同学们误认为“竹篾”的“篾”和“隔阂”的“阂”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D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论学习哪种知识,都应该辩伪去妄,掌握事物的真谛。 B模拟体育加试,同学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应再接再励,攀登高峰。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D工匠们就地取材,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拱石桥——赵州桥。 错选答案:C或B 错选原因:选错的原因是不知道“再接再励”的“励”应写成“厉”;“两全齐美”的“齐”应写成“其”。 正确答案:D 小结: 字形容易判断错误的原因 一是形近字,如“辨识、辨论”,“恳切、开垦”等。二是容易写别字的词语,如“再接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