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翻译、解析

将进酒翻译、解析
将进酒翻译、解析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注释

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

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

主人:指宴请李白的人,元丹丘。

恣(zì):纵情任意。谑(xuè):戏。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裘(qiú):皮衣。

尔:你。销:同“消”。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编的《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录为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一般认为这是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间李白离开京城后,周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鉴赏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他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开篇“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方法作者经常用,比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三首·其二》)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需要大写的。于是,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

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纯粹是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极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说富贵“不足贵”,乃是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说古人“寂寞”,其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寂寞”,所以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是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很多,而为何偏举“陈王”,这又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都是谢安这些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当中,“陈王”曹植与酒联系得比较多。这样写便有了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乎只涉及人生感慨,而不染指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说回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了。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

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又以三、五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赏析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深知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的道理,把人生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黄河之水、镜中白发,都引起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其思考,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对时光匆匆流逝及人生短暂的哀叹惋惜,而是在更高层面关注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果说曹操把其感叹和忧思浓缩在一滴朝露上,那么李白则是将之寄托于江海。任何个人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区别只在于你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足迹的深浅。人既然存在,他就不得不存在。人既然活着,他就不得不活着。既然存在,既然活着,就应当做点什么吧。在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因此,可以说李白是一个具有历史情怀的人。他的思考和忧虑,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还针对个体。他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的消极的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应当积极把握现实人生,努力创造自我价值。如果仅仅从诗句字面上作出负面的解读,则显得十分肤浅,也难得诗旨,违背了“诗仙”本意。

强烈的自信以及狂傲不羁的处世态度是李白极具个性的一面。“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才天生也,天授我才,必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敢自许“天生我才”,放眼古今,恐怕惟李白一人而已。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乃是大唐帝国的文化心理,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李白对自己充满信心,丝毫也不怀疑,甚至于认为获得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是理所当然后的事,是天命所归。因此他敢在天子面前撒狂,敢叫高力士提鞋,更不在乎钟鼓馔玉,千金散尽。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个体,才华故然天授,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其狂放不羁的凭靠。实质上,这也是李白的一个悲剧性格因素。当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是根本就未能得到满足时,矛盾和痛苦也就产生。需求越强烈,矛盾越深,痛苦愈盛。李白不可能走得出自设的性格陷阱。

李白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尽管才高八斗却难以如愿。上层官僚的排挤和打压使得他不得不远离政治。面对这种施不开手脚的窘境,李白也许感到很意外,“惟才是用”的政策之外,原来还有另一股力量左右着。这让他颇觉郁闷,心理上承受着来自现实厚重的压抑感,这迫使他作出了强烈的反弹,即承袭魏晋之风,以一种独特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愤嫉和不满。“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以喝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暂时忘却政治人生的失败,在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李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与当时的酒文化有关,但他嗜酒如命甚至不要命,则是因为其个人遭遇。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喝酒本为排忧,却反如火上加油。李白一头栽进了酒坛子,在他看来,也许真的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了。李白的任性放纵,李白的自我麻醉,实际上仍是由于他对现实的绝望。他选择的是一条慢性自杀之路。

尽管如此,绝望的李白并不是消沉堕落的李白。当酒成为他人格的一个部分,李白寻找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就是这个时候,李白根本不可能离得开酒了。然而他终究是血肉之躯,常期浸泡在酒精中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酒中仙”最终也难逃“酒中鬼”的宿命。李白一生与酒相随,借酒浇愁,恃才放狂,笑傲江湖,深得魏晋风度;他纵酒任性,挥洒文字,慷慨豪迈,是对现实政治的强有力的嘲弄与讽刺。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杯复一杯,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醉矣!后面皆为“酒话”,却是李白心声。俗语说:酒后吐真言。李白趁醉将满腹真言全盘吐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追求高级层面的精神生活,藐视庸俗的物欲和感观刺激。宁愿长醉而不愿清醒,因为所见皆俗物,不堪入目:权奸当道,能才委屈,宫廷声色犬马,歌舞升平,只顾追求享乐。李白鄙视这样的生活,自然不能与此类人同道。他有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一方面蔑视官僚们的庸俗,一方面对自己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无可奈何。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是李白自我安慰之言罢了。他自比圣贤,志颇清高,既与俗人不能共舞,从古圣贤那里倒可觅得知音。李白是寂寞的,但他又

难忍寂寞,所以便学陈王曹植斗酒十千,不作圣贤作酒仙。即便如此,他仍至始至终在出世入世间痛苦徘徊。入世不得也不甘放弃,心中仍有期待;出世也难,求仙访道终成空,名山大川走遍也不能彻底脱离俗世。

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三回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李白对待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李白将自己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及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已然大醉!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真是肝胆欲裂,写尽内心的痛楚和绝望。诗篇落脚一个“愁”字,纵横捭阖之势,慷慨豪迈之气,倏然收归,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是李白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次总结。叔本华说,“使我们生存充满烦恼与苦痛的东西,无一不是出自时间无休止的压迫。”具有历史情怀的李白就在时间无休止的压迫中唱出了生命的绝望之歌——《将进酒》。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乐府诗《将进酒》拼音及翻译整理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qiāng进jìn酒jiǔ 李lǐ白bái 君jūn不bú见jiàn黄huáng河hé之zhī水shuǐ天tiān上shàng来lái,奔bēn流liú到dào海hǎi不bú复fù回huí。君jūn不bú见jiàn高gāo 堂táng明míng镜jìng悲bēi白bái 发fà,朝zhāo如rú青qīng丝sī暮mù成chéng雪xuě。人rén生shēng得dé意yì须xū尽jìn欢huā,莫mò使shǐ金jīn樽zūn空kōng对duì月yuè。 天tiān生shēng我wǒ材cái必bì有yǒu用yòng,千qiān金jīn散sàn尽jìn还huán复fù来lái。 烹pēng羊yáng宰zaǐ牛niú且qiě为wéi乐lè,会huì须xū一yì饮yǐn三sān百bǎi杯bēi。 岑cén夫fū子zǐ,丹dān丘qiū生shēng,将qiāng进jìn酒jiǔ,杯bēi莫mò停tíng。 与yǔ君jūn歌gē一yì曲qǔ,请qǐng君jūn为wèi我wǒ倾qīng耳ěr听tīng:

钟zhōng鼓gǔ馔zhuàn玉yù不bù足zú贵guì,但dàn愿yuàn长cháng醉zuì不bù复fù醒xǐng 。古gǔ来lái圣shèng贤xián皆jiē寂jì寞mò,惟wéi有yǒu饮yǐn者zhě留liú其qí名míng。陈chén王wáng昔xī时shī宴yàn平píng乐lè,斗dǒu酒jiǔ十shī千qiān恣zì欢huān谑xuè。主zhǔ人rén何hé为wèi言yán少shǎo钱qián,径jìng须xū沽gū取qǔ对duì君jūn酌zhuó。五wǔ花huā马mǎ,千qiān金jīn裘qiú, 呼hū儿ér将qiāng出chū换huàn美měi酒jiǔ,与yǔ尔ěr同tóng销xiāo万wàn古gǔ愁chóu。

将进酒全诗及赏析

将进酒全诗及赏析 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的《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将进酒》全诗及注解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 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 客。 ⑵君不见: 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 君: 你, 此为泛指。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 朝: 早晨。 青丝: 黑发。 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 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须:应当。尽欢:纵情欢乐。千金:大量钱财。还复来:还会再来。且为 乐:姑且作乐。会须:应当。
1/9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倾耳:表示注意去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 玉一般美好。 ⑾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 (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 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 诗歌散文 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谑(xuè):玩笑 。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尽管。 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 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 ⒃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夫。 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⒄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 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 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2/9

抒情诗: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抒情诗:李白《将进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 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 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理应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 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 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注释 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 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 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会须:正理应。 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将进酒 翻译+赏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看不见过从天上倾斜而来的黄河水吗?它一直奔腾入海,从不回头。 你看不见过正堂明亮镜子中的白发吗?它们早上还如青丝一般,晚上却变成了雪般的颜色。 人生如梦,得意之时一定要尽情欢乐,不要让手中就被在空中一无所有的对着月亮。 我乃从上苍中所诞生,必定有大用,就算花去千金也会赚回来,时光可是一去不复返哟。 烹羊宰牛,尽情欢乐,一定要饮个三百杯。 岑老夫子,丹丘老弟,快和呀,不要停。 为你们唱做一曲,一定要倾耳去听。 什么钟鸣鼎食之乐,金玉美食之筵,都是过眼烟云,有什么可贵?只愿杯中酒不空,长醉永不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被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从前陈思王大宴宾客,每斗十千的美酒尽情地欢饮。 主人你怕什么,嫌我的钱不够吗?将大坛子酒端过来,尽情地让大家喝! 快把五花马和千金裘都取来换酒喝,我要与诸君喝它个一醉方休,同消这万古之愁。 赏析: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

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两句写空间,那么本句则是在写时间。李白在悲时间,悲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悲时间的不复回。先将人生写的壮阔,如黄河之浪;再写人生短暂,悲起了白发。可说,这对比的手法将李白的人生描绘的曲折而又不平静。之后,再由悲转至欢乐,再至“杯莫停”,这正是由李白——放荡不羁之人写下的句子。但这并不是消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乃天选之人,千金用去还会再赚来。在这里,诗句再次体现了李白的极度自信,这是由一位从骨子里就高傲的诗人天马行空所创作出来的。他不仅仅是个单纯的酒鬼,而是个沾染些酒气的放荡不羁的而又极度自信的天选之诗人。正如他在诗中,要与“岑夫子”“丹丘生”比酒,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般的把读者带入,听他唱这一奇之又奇名、留千年的歌。“钟鼓馔玉”的美好生活“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开始由狂放转为悲愤,“古来圣贤”不得志,“饮者”才留其名。他再举例“陈王”曹植来引起诗人饮者之共鸣。再之后,他喧宾夺主,“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越喝越醉,越写越狂。可以说,无论是正史亦或是野史,都描绘出了盛唐之中一位称号为“青莲”的人。他是诗人,是政客,是剑修,是侠客。无论他是否创作《青莲剑典》后飞升而去,无论他是否壮志未酬隐隐而离去。他就是一位名留至今,天马行空之人。

李白一生及《将进酒》诗赏析(两则)

李白一生及《将进酒》诗赏析(两则) 李白一生及《将进酒》诗赏析(两则)李白一生约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蜀中求学(5-25岁)李白自幼未受儒家正规教育,而是博学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诵诗书,作赋凌相如”。好剑术游侠,游历蜀中名山,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蜀中山川的陶冶,众多朋友和各种思想的影响,对李白性格的形成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远游求仕(26岁-42岁)开元十四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后曾在湖北安陆结婚成家,然后以安陆为中心四处漫游,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希国“以隐求仕”,这一时期,他交友甚广,创作也多,名声日高,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 三、长安三年(42-44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自以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到了,可这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开元前期那样一位具有开明政治,开放政策的明主了。他赏识李白,也只是看中他的才华,把他当作点缀宫廷的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颂德,装点太平。李白并未受到重用,并且由于他的狂傲不驯,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杨妃等人的陷害。天宝三年,李白上书请还,唐玄宗也便顺水推舟,将他赐金放还。长安三年的阅历,使李白对统冶集团的腐朽和黑

暗有了清醒的认识。诗歌创作增加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四、再次漫游(44-55岁)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再次漫游。这时他游踪甚远,心情却十分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人生易老的悲叹,及时行乐的狂放,复杂地交织在他的思想创作中。 五、身经战乱(55-62岁)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李白隐居在庐山屏风叠。次年冬,永王李遴以抗敌平乱为号召率师东下。过庐山时,坚请李白参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情就答应了他的邀请。不料李遴暗怀和他的哥哥李亨(即唐肃宗)争夺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灭,李白因从遴而入浔阳狱,不久又被判处长流夜郎,在世人皆欲杀的残酷迫害下,经常爽朗大笑的诗人也不得不发出了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公元761年)太尉李光弼率大军讨伐叛军,61岁的李白还请缨从军,但半途因病而还,次年冬天。诗人病逝于安徽当涂。【赏析一】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许多诗都与酒有关,咏酒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将”,请的意思。这首诗是一首以饮酒为题材的诗篇。《将进酒》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由愤懑而转化为狂放的情绪。该诗写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李白一入长安之后,它与二入

李白《将进酒》原文带拼音带赏析

qiāng jìn jiǔ li bai 将进酒李白 jūn bú jiàn huáng hé zhī shuǐ tiān shàng lái, bēn líu dào haǐ bú fù hu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jūn bú jiàn gāo táng míng jìng bēi bái fà , zhāo rú qīng sī mù chéng xuě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rén shēng dé yì xū jìn huān , mò shǐ jīn zūn kōng duì yuè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tiān shēng wǒ cái bì yǒu yòng , qiān jīn sàn jìn huán fù lái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pēng yáng zaǐ niú qǐe wéi lè , huì xū yì yǐn sān bǎi bēi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cén fū zǐ , dān qīu shēng , qiāng jìn jǐu , bēi mò tíng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yǔ jūn gē yì qǔ , qǐng jūn wèi wǒ qīng ěr tīng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zhōng gǔ zhuàn yù bù zú guì , dàn yuàn cháng zuì bú fù xǐng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gǔ lái shèng xián jiē jì mò , wéi yǒu yǐn zhě liú qí míng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hén wáng xī shī yàn píng lè , dǒu jǐu shī qiān zì huān xùe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zhǔ rén hé wèi yán shǎo qián , jìng xū gū qǔ duì jūn zhuó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wǔ huā mǎ , qiān jīn qíu 五花马,千金裘, hūér jiāng chū huàn měi jiǔ , yǔěr tóng xiāo wàn gǔ chóu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朗读教学课堂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董一菲

【《将进酒》朗读教学课堂实录】将进酒课堂实录董一菲 教学目标:1、初步朗读:流畅,语音正确2、感悟朗读:读出情感。3、深入朗读:读懂李白一.初步朗读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许多人沟通交流,我们用来交流的这些口语都发自内心,富有情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大家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么?生:会一点,更过的时候表达不准确,不到位。师:今天,我们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学习来领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希望对大家口语交际中的情感表达有所启发。师: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顶峰时期,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那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独立的人格、轻灵飘逸的诗风、洒脱奔放的情感、神奇大胆的想象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这个诗人是谁啊?生:李白。师:对,大家谈谈自己对李白的认识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李白来过我们济宁,现在的太白楼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师:大家说的都很正确,伟大的诗人也有伟大的思想,大家了解他的思想么?生:……(沉默)师:李白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一生都渴望像管仲、范蠡、诸葛亮那样建立功业,“达则兼济天下”就是他思想的真实写照,但他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因此不被权贵所容,这就造成了他人生理想的一大悲剧,这种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也反映在他的诗词之中,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将进酒》。我们要通过朗读读出情感,读懂李白。哪个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课文?师:他读的有没有不准确的字词?生:“之”、“丝”、“长”、“圣”、“十”、“酌”、“愁”他都读成了平舌。师:这个同学听得很仔细,刚才王晶同学没有分清平翘舌,这主要是受我们方言的影响,我们济宁地区没有翘舌音,希望同学们学习普通话时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我们再请个同学读一遍,要注意平翘舌。师:下面我们全班同学齐读一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开始!” 二.感悟朗读师:大家齐读得很流畅,字音也比较准确。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读的太平淡,如果同学们能把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很完美了。怎样才

将进酒英文翻译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Invitation To Wine Li Bai Do you not see the Yellow River come from the sky, Rushing into the sea and ne'er come back? Do you not see the mirror bright in chamber high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at once was silken back? When hopes are won, oh, drink your fill in high delight

And never leave your wine cup empty in moonlight! Heaven has made us talents; we're not made in vain. A thousand gold coins spent, more will turn up again. Kill a cow, cook a sheep and let us merry be, And drink three hundred cupfuls of wine in high glee! Dear friends of mine, Cheer up, cheer up! I invite you to wine. Do not put down your cup! I will sing you a song, please hear, O hear! Lend me a willing ear! What difference will rare and costly dishes make? I want only to get drunk and ne'er to wake. How many great men were forgotten through the ages? Great drinkers are better known than sober sages. The Prince of Poets* feasted in his palace at will, Drank wine at ten thousand coins a cask and laughed his fill. A host should not complain of money he is short; To drink together we'd sell things of any sort. The fur coat worth a thousand coins of gold And flower-dappled horse may both be sold To buy good wine that we may drown the woes age-old

《将进酒》问答赏析

《将进酒》赏析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大家一起来欣赏】 1.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C。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A.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请。 B.将进酒,杯莫停 斗酒:比赛喝酒。 C.斗酒十千恣欢谑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D.古来圣贤皆寂寞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4.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AB。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6.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7.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 您难道没有看见吗?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8.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上下句都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

将进酒全文及译文

将进酒全文及译文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将进酒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将进酒 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zhuàn)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将进酒翻译

将进酒翻译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最大。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将进酒翻译,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获得更多内容。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翻译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将进酒赏析解读

将进酒赏析解读 将进酒 是李白 当时胸中积郁很深,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借酒兴诗情,抒发了自 己抱济世之才而不得用的感慨。 同时也表现了他乐观自信、 豪放不羁的精神与情 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将进酒赏析解读,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 可浏览(https://www.360docs.net/doc/7515892609.html,/wenxue)。 【原作】 将进酒——[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高堂明镜悲白发:对着大厅里的镜子悲叹白发的迅速增加。高堂明镜,挂在 大厅里的明亮的镜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即酒杯。金,修饰语,并非确指。 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语本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 烹羊宰肥牛。” 会须:应该。 岑夫子:即岑勋。 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将进酒:请快快喝酒。将,请。 钟鼓馔(zhuàn)玉: 古时候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 饮食精美如玉, 这里指富贵豪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精美如玉的食物。
1/7

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饮者:指不慕富贵,只以饮酒为乐的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陈王过去在平乐观宴请宾客,一斗酒十千金,尽情欢乐戏谑。此处借用曹植《名 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句。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 河南淮阳一带), 死后谥“思”, 世称陈王或陈思王。 宴, 举行宴会。 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恣,放纵,没有拘束。谑,玩笑。 何为:为什么。 径须沽(ɡū)取:只管买来。径须,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毛色为五花纹的良马和价值千金的皮袄,都是很贵重的物 品。 将出:拿着去,拿出去。 与尔同消万古愁: 和你们一起用酒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深广愁情。 【古诗 今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 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 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 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 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 之时,理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美酒白白地对着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们这 些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 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 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 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 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 无不感到孤独寂寞, 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 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 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 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性情旷达潇洒,藐视权贵,政治上一直失意。李白自古就被公认为中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诗歌 天才之一,他的诗作想象如天马行空,语言豪放洒脱,反映了唐王朝鼎盛时
2/7

《将进酒》原文与翻译

《将进酒》原文翻译赏析 【原作】 将进酒——[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高堂明镜悲白发:对着大厅里的镜子悲叹白发的迅速增加。高堂明镜,挂在大厅里的明亮的镜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即酒杯。金,修饰语,并非确指。 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语本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会须:应该。 岑夫子:即岑勋。 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将进酒:请快快喝酒。将,请。 钟鼓馔(zhuàn)玉:古时候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饮食精美如玉,这里指富贵豪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精美如玉的食物。 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饮者:指不慕富贵,只以饮酒为乐的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陈王过去在平乐观宴请宾客,一斗酒十千金,尽情欢乐戏谑。此处借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句。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宴,举行宴会。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恣,放纵,没有拘束。谑,玩笑。 何为:为什么。 径须沽(ɡū)取:只管买来。径须,只管。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毛色为五花纹的良马和价值千金的皮袄,都是很贵重的物品。 将出:拿着去,拿出去。 与尔同消万古愁:和你们一起用酒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深广愁情。 【古诗今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美酒白白地对着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们这些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将进酒全面赏析

将进酒全面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 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 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 对富贵、 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 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 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 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时光流逝, 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 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 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 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 不遇。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 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 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 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 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 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 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 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 “ 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却无可奈何的情态。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 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 ”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 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 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 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 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 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沈德潜说: “此种格调, 太白从心化出”, 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 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 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1/8

将进酒全文加注释加译文

将进酒全文加注释加译文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将进酒全文加注释加译文,欢迎阅读! 将进酒全文加注释加译文 全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成雪:一作“如雪”。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正应当。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 季深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纵情任意。谑(xuè):戏。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

《将进酒》原文及翻译 导读:一、《将进酒》原文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二、《将进酒》原文翻译 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 三、《将进酒》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

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将进酒》解读与鉴赏

《将进酒》解读与鉴赏 《将进酒》是李白的名篇。自长安放还以后,仕途不顺,理想幻灭,与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二人登高畅饮,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作者又正直“拥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的愤激之情,借酒兴诗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而一举使本诗成为借酒抒情的名传千古之作。 开篇雄浑壮阔,黄河自天而来,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也有作者的失意,朝暮之间,竟在悲伤中长出了满头的白发。人生短暂如朝暮的变化,如江水奔流向东,而生命在这浩浩瀚瀚、永恒的江水的映衬下,似乎更为渺小。极言其悲,而又不堕落。下一句,笔锋一转,话题由悲入喜,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叹。 只有李白才有如此的洒脱,失意之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思;只有李白有如此的才情和自信,心与形不为金钱所奴役,反而生发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如此豪情,造就了他如此的豪情,让世间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向来有借酒消愁,酒后吐真言,一醉方休的说法,但李白这篇《将进酒》好像与以上三种都不尽相同。虽然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凉,但却不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壮。虽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纵情,却也不失“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无奈与悲愤。李白是酒后吐狂言,悲中带恨,悲而能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折射出了

李白何等的自信!他能这样的口出“狂言”,是一种洒脱,一种执着,一种坚持。同时,他的浪漫、理想的风格也跃然纸上,让一种成功、必胜的信念,把每个读者的内心充盈的满满的。 我想《将进酒》表现的是李白豪放不羁的表面下,对这个时代的无奈与叹息。就像我在“李白印象”中所说的那样,李白对于入世与出世一直很犹豫,因为时代的关系,他应该也渴望过着贵族的生活,然而他终究不愿依附权贵,致使潦倒一生,只能借酒销愁。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感叹。似水的流年,过后,究竟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过是自我安慰。安慰自己不被重用是他人没有眼光。 在《将进酒》一诗中,最令我心动的一句便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与饮者的差别正道出了李白心中的无奈。圣贤,世人皆醉我独醒;饮者,但愿长醉不复醒。一醒一醉之间,是李白一生的徘徊。 乍看之下,作者饮酒朵颐好不痛快,这种潇洒的日子圣贤是无福消受的,细细品来,之中的酸涩深入骨髓。若是安心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哪里来的“万古愁”?若是真要“斗酒十千恣欢谑”,何必去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内心的苦闷与挣扎,让作者的人生跌宕起伏,一次次的想要隐居游山水,一次次的又回到尘世这个炼炉;细密的心思是他不朽诗作的灵感源泉,却也让他对痛苦更加敏感;不失童真的心灵,让他妙笔下的世界如此奇幻,却也让他的处世之道充斥着孩子气,与时代越来越远,……或许每一个圣贤也曾有他们的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