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企业多能工培养实施方案

工厂企业多能工培养实施方案
工厂企业多能工培养实施方案

某某厂多能工培养实施方案

为丰富员工学习与工作内容,培养员工多能化技能,减少员工职业倦怠,在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多渠道的同时,提升厂内工作的应变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多能工的概念与优点

多能工即指具备多岗位独立工作能力或多设备操作技能的作业人员。根据多能工概念可见多能工培养具备以下优点:

1、工作技能丰富,增强部门工作应变力。多能工培养后,当部门出现人员流失时,可随时安排多能工对该人员岗位进行临时接替,从而确保部门工作的持续性,增强了部门工作的应变力。

2、克服职业倦怠,增强员工学习吸引力。多能工培养可有效地改变目前厂内一人一岗或一岗多人,且长时间没有岗位调动所带来职业倦怠的情况。通过员工对未知岗位的学习,在加强员工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拓宽员工能力实现与职位晋升的渠道。

3、实现淘汰机制,增强对优秀人才的挖掘。多能工培养不仅仅是相对于员工所开展的学习提升,同时也应当是对员工学习态度与能力的考察。在注重多能工培养结果的同时,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培养人员能力的实时考察,应及时将能力差积极性低的人员进行淘汰,实现培育优秀的培养目的。

二、多能工培养方式

结合目前厂内生产与职能多岗位存在以及多能工培养多方向性的情况,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将多能工培养方式进行了区分如下。

培养方式说明:

(1)专题培训班:针对通用类知识或技能的培训开展,由厂级组织,每年定期开展。鉴于车间操作工培训的特点,特将此类操作岗位技能培训的第一阶段,即基础设备知识与操作技能纳入到专题培训班开展,考评合格后在班组内部仍遵循轮岗培养的方式进行。

(2)轮岗培养:针对各岗位或工种特殊的岗位要求与技能而设置,强调对各个具体岗位工作技能的学习,分为部门(班组)内轮岗与部门(班组)间轮岗两个阶段,多以师徒帮带制学习形式开展培养。

多能工培养时,各培养部门(人)应针对培养对象、培养岗位(技能)的不同针对性地选择培养方式,或是使用复合培养方式,以确保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多能工培养实施

鉴于专题培训班开展的独立性以及实施主体多为人事培训科的情况,以下主要就轮岗式多能工培养的实施进行说明。

第一阶段:部门、班组内轮岗培养

本阶段因在部门内部进行轮岗滚动式学习,所以本阶段的培养以不调整岗位、不改变岗位职责为前提开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多能工培养岗位及培养对象名单

1、培养岗位的确定

(1)培养岗位应为部门内关键岗位或工作要求高、技能复杂的岗位;

(2)培养岗位应为班组内关键机台的操作岗位,可培养技术操作骨干。

2、培养对象的确定

(1)培养对象应为在原岗位表现突出者,避免培养时影响正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