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危险特性表

乙炔危险特性表
乙炔危险特性表

乙炔危险特性表

7-氩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氩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氩气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pure argon 1.3中文名称2: 液氩 1.4 分子式:Ar 1.5 分子量: 39.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氩气 2.2 含量:99.999% 2.3 CAS No. 7440-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3.2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3.3 健康危害: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就有窒息的危险。当空气中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到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液氩对眼、皮肤、呼吸道会造成冻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大量泄漏: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7.2 储存注意事项:

氩气理化特性表

中文名称氩别名 UN N O。1006(压缩的),1951(液化的)CAS号7440-37-1 分子式Ar 危险类别第类不燃气体分子量外观与形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沸点(℃) 密度相对密度(水=1)(-186℃);相对 密度(空气=1) 稳定性稳定 主要用途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对健康的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 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 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液态氩可致皮 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 人监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 至空旷处。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退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不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 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新编版) 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直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

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 (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Dimethyl ketone 推荐用途: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限制用途:无资料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67-64-1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急性毒性-经口-4,对水环境的危害-长期4,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响应: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 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 上撤离。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 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 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 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丙酮99.5%67-64-1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 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 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 防止出现漏项,直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 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几方面 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 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 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 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进行考查; (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来预防或消除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 (3)当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 (4)当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

氩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新)

氩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氩气[压缩的]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2505 英文名:Argon UN编号:1006CAS号:7440-37-1 分子式:Ar分子量:39.95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 状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熔点(℃)-189.2℃ 相对密 度 (水=1) 1.40 (-186℃) 相对 密度(空气 =1) 1.38 沸点(℃)-185.7℃饱和蒸汽压(KPa)202.64(-179℃) 溶解性微溶于水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职业接触 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g/m3)未制定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未制定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LD50 :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 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 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 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不燃 燃烧分解 物 闪点(℃)无意义燃烧热(kJ/mol)无意义 引燃温度 (℃) 无意义爆炸极限%(v/v)无意义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建规火险 分级 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防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 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泄 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水洗性助焊剂TDS、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使用方法说明

编写日期:2020.10.23版本号:A1 规格表/ SPECIFICATIONS 项目/Item 规格/Specs 测试标准/ Standard 助焊剂分类/Flux Grade ORM0 J-STD-004 外观/Physical State 液体/Liquid 颜色/Color of Liquid 无色透明/Transparent 比重/Specific Gravity(20℃) 0.822±0.010 GB/T 4472-84 酸价/Acid Value (mgKOH/g) 49.00±5.00 IPC-TM-650 固含/Solid Content(w/w%) 7.50±0.50 JIS-3197 卤化物含量/Halides Content 无/Halide Free IPC-TM-650 表面绝缘阻抗值/ Surface Insulation Resistance(Ω)≥1011JIS-3197 焊点颜色/Joints Color 光亮/Bright 目测 吸入容许浓度/Threshold Limit Value (ppm) 400 使用方法/A pplications 手浸焊/Dipping 使用稀释剂/Thinner Used NL786 产品保质期限/ Shelf Life 1年 ※本产品样本中提供的技术参考仅供参考,它们会随不同的工作条件,如设备类型、材质、工艺条件等改变。(如有改动,以最新规格表资料为准)

编写日期:2020.10.23版本号:A1 物质安全资料/MSDS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AND COMPANY INFORMATION 化学品中(英)文名 Chemical name 助焊剂 Flux 生产企业名称 Company name 地址 Address 邮编/Postcode 电子邮件/E-mail 企业应急电话/Telephone 传真号码/Fax 编写日期/Compile date 生效日期/Inure date 2020.10.23 二.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NA=Not available/不适用 物质成份 /Ingredient 百分含量 /Weight Content(w/w%) 吸入容许浓度 /OSHA PEL ppm 最高容许浓度 /TLV STEL ppm 表面活性剂/S u rfactant 2.00NA NA 活化剂/Flux Activator 7.00 NA NA 起泡剂/Foaming Agent 0.50 NA NA 混合醇溶剂/Mix Alcohol 90.5 400 500 有害成分/HAZARDOUS INGREDIENTS 危害物质 /Hazardous Ingredient 百分含量 /Weight Content(w/w%) 危规号 CAS NO. 混合醇溶剂/Mix Alcohol 90.567-63-0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详细版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清楚。危险因素在时间上比有害因素来的快、来的突然;造成的危害性比后者严重。 这里的因素应该理解为事故、作业过程、行为和环境,因为在不同的行业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差别较大。火灾、瓦斯爆炸、中毒、触电等属于事故;设备的检修、爆破作业、运输等属于作业过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属于行为;高温、雷电、雨雪等属于自然环境。 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安全评价》第三版中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个方面。(1)存在危险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①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③管理缺陷(6类)。 任何物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质、能量在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且失去控制造成一定的危险或伤害时才可以称为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 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三个方面多数说法比较笼统,例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冒进信号;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来自相关方风险管理的缺陷等。 相对与物质和能量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外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可能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自身的变化引起的;管理的主角是我们人类自身,所以也应归结为外部条件。 外在条件很多,除了上面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恶劣的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雷击、温度、湿度、雾、冰雹、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企业在建设初期一般都会对本地的自然条件作一定的调查和了解,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加大,最终引发台风、洪水等导致事故的发生,2007年5月份我国因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和风雹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117人,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人民币。所以,人类不应该对自然灾害掉以轻心。

助焊剂的特性(精)

助焊剂的特性 1、化学活性(Chemical Activity) 要达到一个好的焊点,被焊物必须要有一个完全无氧化层的表面,但金属一旦曝露于空气中回生成氧化层,这中氧化层无法用传统溶剂清洗,此时必须依赖助焊剂与氧化层起化学作用,当助焊剂清除氧化层之后,干净的被焊物表面,才可与焊锡结合。 助焊剂与氧化物的化学放映有几种:1、相互化学作用形成第三种物质;2、氧化物直接被助焊剂剥离;3、上述两种反应并存。 松香助焊剂去除氧化层,即是第一中反应,松香主要成份为松香酸(Abietic Acid)和异构双萜酸(Isomeric diterpene acids),当助焊剂加热后与氧化铜反应,形成铜松香(Copper abiet),是呈绿色透明状物质,易溶入未反应的松香内与松香一起被清除,即使有残留,也不会腐蚀金属表面。 氧化物曝露在氢气中的反应,即是典型的第二种反应,在高温下氢与氧发生反应成水,减少氧化物,这种方式长用在半导体零件的焊接上。 几乎所有的有机酸或无机酸都有能力去除氧化物,但大部分都不能用来焊锡,助焊剂被使用除了去除氧化物的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这些功能是焊锡作业时,必不可免考虑的。 2、热稳定性(Thermal Stability) 当助焊剂在去除氧化物反应的同时,必须还要形成一个保护膜,防止被焊物表面再度氧化,直到接触焊锡为止。所以助焊剂必须能承受高温,在焊锡作业的温度下不会分解或蒸发,如果分解则会形成溶剂不溶物,难以用溶剂清洗,W/W级的纯松香在280℃左右会分解,此应特别注意。 3、助焊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 好的助焊剂不只是要求热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亦应考虑。 助焊剂的功能即是去除氧化物,通常在某一温度下效果较佳,例如RA的助焊剂,除非温度达到某一程度,氯离子不会解析出来清理氧化物,当然此温度必须在焊锡作业的温度范围内。另一个例子,如使用氢气做为助焊剂,若温度是一定的,反映时间则依氧化物的厚度而定。 当温度过高时,亦可能降低其活性,如松香在超过600℉(315℃)时,几乎无任何反应,如果无法避免高温时,可将预热时间延长,使其充分发挥活性后再进入锡炉。 也可以利用此一特性,将助焊剂活性纯化以防止腐蚀现象,但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受热时间与温度,以确保活性纯化。 4、润湿能力(Wetting Power) 为了能清理材表面的氧化层,助焊剂要能对基层金属有很好的润湿能力,同时亦应对焊锡有很好的润湿能力以取代空气,降低焊锡表面张力,增加其扩散性。 5、扩散率(Spreading Activity) 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有帮助焊锡扩散的能力,扩散与润湿都是帮助焊点的角度改变,通常“扩散率”可用来作助焊剂强弱的指标。

丙酮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MSDS)

丙酮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中文名:丙酮 标识英文名:Acetone 分子式:无资料分子量:无资料CAS号:67-64-1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94.6 理化 性质临界温度(℃):235.5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沸点(℃):56.5 临界压力(MPa):4.72 燃烧热(KJ/mol):1788.7 相对密度(水=1):0.80(空气=1): 2.00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性:极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引燃温度(℃):465 爆炸下限(%):2.5 最小点火能(mj):1.157 燃烧 爆炸

性危险 特性闪点(℃):-20 爆炸上限(%):13.0 最大爆炸压力(MPa):0.870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LD50:LD 50: 5800 mg/kg(大鼠经口);2000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刺激性:家兔经眼:3950μ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395mg,轻度刺激。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制酒酵母菌200mmol/管。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 消防 措施 急性 毒性

助焊剂成分及特性

助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辅助材料。焊接是电子装配中的主要工艺过程,助焊剂是焊接时使用的辅料,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料和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表面达到必要的清洁度.它防止焊接时表面的再次氧化,降低焊料表面张力,提高焊接性能.助焊剂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 (1)助焊剂成分 近几十年来,在电子产品生产锡焊工艺过程中,一般多使用主要由松香、树脂、含卤化物的活性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这类助焊剂虽然可焊性好,成本低,但焊后残留物高.其残留物含有卤素离子,会逐步引起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和短路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电子印制板上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物进行清洗.这样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清洗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的清洗剂主要是氟氯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大气臭氧层的损耗物质,属于禁用和被淘汰之列.目前仍有不少公司沿用的工艺是属于前述采用松香树指系助焊剂焊锡再用清洗剂清洗的工艺,效率较低而成本偏高 免洗助焊剂主要原料为有机溶剂,松香树脂及其衍生物、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活化剂、防腐蚀剂,助溶剂、成膜剂.简单地说是各种固体成分溶解在各种液体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混合溶液,其中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所起作用不同 有机溶剂:酮类、醇类、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常用的有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甲苯异丁基甲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作为液体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溶解助焊剂中的固体成分,使之形成均匀的溶液,便于待焊元件均匀涂布适量的助焊剂成分,同时它还可以清洗轻的脏物和金属表面的油污 天然树脂及其衍生物或合成树脂 表面活性剂: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强,助焊能力高,但因卤素离子很难清洗干净,离子残留度高,卤素元素(主要是氯化物)有强腐蚀性,故不适合用作免洗助焊剂的原料,不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稍有弱,但离子残留少.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脂肪酸族或芳香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减小焊料与引线脚金属两者接触时产生的表面张力,增强表面润湿力,增强有机酸活化剂的渗透力,也可起发泡剂的作用 有机酸活化剂:由有机酸二元酸或芳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如丁二酸,戊二酸,衣康酸,邻羟基苯甲酸,葵二酸,庚二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其主要功能是除去引线脚上的氧化物和熔融焊料表面的氧化物,是助焊剂的关键成分之一 防腐蚀剂:减少树脂、活化剂等固体成分在高温分解后残留的物质

助焊剂的作用

助焊剂(flux):在焊接工艺中能帮助和促进焊接过程,同时具有保护作用、阻止氧化反应的化学物质。助焊剂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有“辅助热传导”、“去除氧化物”、“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去除被焊接材质表面油污、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再氧化”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中比较关键的作用有两个就是:“去除氧化物”与“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 助焊剂的作用 助焊剂中的主要起作用成分是松香,松香在260摄氏度左右会被锡分解,因此锡槽温度不要太高.助焊剂是一种促进焊接的化学物质。在焊锡中,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其作用极为重要。 (1)溶解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膜 在大气中,被焊母材表面总是被氧化膜覆盖着,其厚度大约为2×10-9~2×10-8m。在焊接时,氧化膜必然会阻止焊料对母材的润湿,焊接就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在母材表面涂敷助焊剂,使母材表面的氧化物还原,从而达到消除氧化膜的目的。 (2)防止被焊母材的再氧化 母材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加热,高温时金属表面会加速氧化,因此液态助焊剂覆盖在母材和焊料的表面可防止它们氧化。 (3)降低熔融焊料的表面张力 熔融焊料表面具有一定的张力,就像雨水落在荷叶上,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会立即聚结成圆珠状的水滴。熔融焊料的表面张力会阻止其向母材表面漫流,影响润湿的正常进行。当助焊剂覆盖在熔融焊料的表面时,可降低液态焊料的表面张力,使润湿性能明显得到提高。(4)保护焊接母材表面的作用被焊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已破坏了原本的表面保护层。好的助焊剂在焊完之后,并迅速恢复到保护焊材的作用。 助焊剂的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无机系列、有机系列和树脂系列。 (1)无机系列助焊剂 无机系列助焊剂的化学作用强,助焊性能非常好,但腐蚀作用大,属于酸性焊剂。因为它溶解于水,故又称为水溶性助焊剂,它包括无机酸和无机盐2类。含有无机酸的助焊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氟酸等,含有无机盐的助焊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锌、氯化铵等,它们使用后必须立即进行非常严格的清洗,因为任何残留在被焊件上的卤化物都会引起严重的腐蚀。这种助焊剂通常只用于非电子产品的焊接,在电子设备的装联中严禁使用这类无机系列

丙酮

物料名称:丙酮物料代号:016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Di-methyl keton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结构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质:丙酮含量:≥90% CAS No.:67-6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特别注意水体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并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注意事项: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助焊剂MSDS

东莞市奥本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无铅助焊剂 JS801B ◆技术资料表 ◆产品承认书 ◆SGS报告 无铅助焊剂技术资料 产品简介Introduction 无铅免洗助焊剂经由特殊的活动化制程,复合而成免洗低固量、中活性的电子助焊剂,焊接后的板面透明而干净,且有快干不粘手的特性,符合焊接行业规定的MIL-14256及美国联邦QQ-S-571标准。 产品特点Features ●焊接表面无残留、无粘性、焊接后表面与焊前一样 ●本剂不具任何腐蚀的残留物 ●本剂低烟,不污染工作环境,不影响人体健康 ●本剂有极高的表面绝缘阻抗值 ●通过严格的阻抗测试 ●通过严格的铜镜测试 ●焊锡表面与零件面无白粉产生,无吸湿性 ●上锡速度快、润湿(Wetting)性高,即使很小的贯穿孔依然可以上锡。 适用范围Scope

计算机、通讯设备、电视机、音响设备、家用电器、仪器设备、医疗设备、UPS 等电子行业PCB 板的焊接。 无铅助焊剂JS801B 特性表 无铅助焊剂JS800系列 操作建议参数表 助焊剂常见状况与分析 一、 焊后PCB 板面残留多板子脏: 1.焊接前未预热或预热温度过低(浸焊时,时间太短)。 2.走板速度太快(FLUX 未能充分挥发)。 无铅助焊剂特性参数表

3.锡炉温度不够。 4.锡液中加了防氧化剂或防氧化油造成的。 5.助焊剂涂布太多。 6.组件脚和板孔不成比例(孔太大)使助焊剂上升。 7.FLUX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未添加稀释剂。 二、着火: 1.波峰炉本身没有风,造成助焊剂涂布量过多,预热时滴到加热管上。 2.风刀的角度不对(使助焊剂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3.PCB上胶条太多,把胶条引燃. 4.走板速度太快(FLUX未完全挥发,FLUX滴下)或太慢(造成板面热温度太高)。 5.工艺问题(PCB板材不好同时发热管与PCB距离太近)。 三、腐蚀(元器件发绿,焊点发黑): 1.预热不充分(预热温度低、走板速度快)造成FLUX留多,有害物残留太多。 2.使用需要清洗的助焊剂,焊完后或未及时清洗。 四、连电,漏电(绝缘性不好): 1.PCB设计不合理,布线太近等。 2.PCB阻焊膜质量不好,容易导电。 五、漏电,虚焊,连焊: 1.FLUX涂布的量太多太少或不均匀。 2.部分焊盘或焊脚氧化严重。 3.PCB布线不合理(零件分布不合理)。 4.发泡管堵塞,发泡不均匀,造成FLUX在PCB上涂布不均匀。 5.手浸锡时操作方法不当。 6.链条倾角不合理。 六、焊点太亮或焊点不亮: 1.可通过选择光亮型或消光型的FLUXA来解决问题。 2.所用锡不好(如:锡含量太低等)。 七、短路: 1)锡液造成短路: A、发生了连焊但未检出。 B、锡液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焊点间有“锡丝”搭桥。 2)PCB的问题:如:PCB本身阻焊膜脱落造成短路。 无铅助焊剂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无铅助焊剂JS801B 生产企业名称东莞市奥本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doc

项目 标识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甲烷理化特性表 内容 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危险货物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 CAS 74-82-8 UN 编号1971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 (℃) 燃烧热 (kJ/mol) 沸点 (℃) 饱和蒸汽压 (kPa) ℃ ) 相对密度 (水=1) (-164 ℃) 临界温度 (℃ ) 相对密度 (空气 =1) 临界压力 (MPa) 火灾危险类别甲类稳定性 闪点 (℃) -188 聚合危害 引燃温度 (℃) 538 避免接触的条件 爆炸下限 (V/%) 燃烧 (分解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上限 (V/%) 15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包装与储存运输 毒性与健康 危害性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 接触极限 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环境危害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 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类别052 钢质气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中国 MAC(mg/m 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 3):300 TLVI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 烷达 25%~ 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 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急救措施防护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吸入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丙酮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CSDS 丙酮编制日期:2012-06-0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one 中文名称2:二甲(基)酮;阿西通;2-丙酮 英文名称2:Dimethyl ketone 主要用途: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生产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Sinopharm Chemical Reagent Co.,Ltd 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号 邮编:200002 传真:86-021-******** 应急电话:86-021-******** 电子邮件地址:qc@https://www.360docs.net/doc/752041053.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52041053.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SCRCCSDS100004 生效日期:2012-06-08 2. 危险性概述 2.1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易制爆。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健康危害: 吞咽有害、吸入有害、皮肤刺激。 2.4环境危害:无资料。 2.5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丙酮 67-64-1 100 4. 急救措施 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4.5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5. 消防措施 5.1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 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 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措施

MSDS-氩气

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氩化学品英文名称:argon 技术说明书编码:104 CAS No.:7440-37-1 分子式:Ar 分子量:39.9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氩≥99.99% 7440-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 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环境危害:无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ACGIH 窒息性气体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最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吴忠市强胜化工有限公司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强胜公司安全科 2014年5月20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目录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1) 1.后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 1.1公司办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1) 1.3财务科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3) 1.4采购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4) 1.5食堂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5) 1.6过磅房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览表 (6) 1.7仓库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7) 1.8 化验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8) 1.9 门卫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9) 1.10车队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0) 2.水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1) 2.1原料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1) 2.2水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5) 2.3精制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1) 2.5配电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25) 2.6机修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28) 4锅炉车间有害因素辨识 (40) 4.自然灾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0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1.后勤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1.1公司办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单位:公司办 区域工艺:办公室作业岗位岗位日期:2014年05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1.2工会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一览表 单位:工会 区域工艺:办公室作业岗位岗位日期:2014年05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2

氩气MSDS

氩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称:氩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 argon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104 CAS No.:7440-37-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氩≥99.9999% 7440-3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 50%以上,引起严 重症状; 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 不集中, 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 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 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