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向量机优缺点

支持向量机优缺点
支持向量机优缺点

SVM有如下主要几个特点:

(1)非线性映射是SVM方法的理论基础,SVM利用内积核函数代替向高维空间的非线性映射;

(2)对特征空间划分的最优超平面是SVM的目标,最大化分类边际的思想是SVM方法的核心;

(3)支持向量是SVM的训练结果,在SVM分类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支持向量。

(4)SVM 是一种有坚实理论基础的新颖的小样本学习方法。它基本上不涉及概率测度及大数定律等,因此不同于现有的统计方法。从本质上看,它避开了从归纳到演绎的传统过程,实现了高效的从训练样本到预报样本的“转导推理”,大大简化了通常的分类和回归等问题。

(5)SVM 的最终决策函数只由少数的支持向量所确定,计算的复杂性取决于支持向量的数目,而不是样本空间的维数,这在某种意义上避免了“维数灾难”。

(6)少数支持向量决定了最终结果,这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关键样本、“剔除”大量冗余样本,而且注定了该方法不但算法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这种“鲁棒”性主要体现在:

①增、删非支持向量样本对模型没有影响;

②支持向量样本集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③有些成功的应用中,SVM 方法对核的选取不敏感

两个不足:

(1) SVM算法对大规模训练样本难以实施

由于SVM是借助二次规划来求解支持向量,而求解二次规划将涉及m阶矩阵的计算(m为样本的个数),当m数目很大时该矩阵的存储和计算将耗费大量的机器内存和运算时间。针对以上问题的主要改进有有J.Platt的SMO算法、T.Joachims的SVM、C.J.C.Burges等的PCGC、张学工的CSVM以及O.L.Mangasarian等的SOR算法

(2) 用SVM解决多分类问题存在困难

经典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只给出了二类分类的算法,而在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中,一般要解决多类的分类问题。可以通过多个二类支持向量机的组合来解决。主要有一对多组合模式、一对一组合模式和SVM决策树;再就是通过构造多个分类器的组合来解决。主要原理是克服SVM固有的缺点,结合其他算法的优势,解决多类问题的分类精度。如:与粗集理论结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多类问题的组合分类器。

(完整word版)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概述分析

支持向量机(SVM )原理及应用 一、SVM 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 (瓦普尼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SVM 作为模式识别的新方法之后,SVM 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 和Cortes 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 ,通过引进松弛变量i ξ度量数据i x 的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i ξ大于0),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 的寻优过程即是大的分隔间距和小的误差补偿之间的平衡过程;1996年,Vapnik 等人又提出支持向量回归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的方法用于解决拟合问题。SVR 同SVM 的出发点都是寻找最优超平面(注:一维空间为点;二维空间为线;三维空间为面;高维空间为超平面。),但SVR 的目的不是找到两种数据的分割平面,而是找到能准确预测数据分布的平面,两者最终都转换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1998年,Weston 等人根据SVM 原理提出了用于解决多类分类的SVM 方法(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ulti-SVM),通过将多类分类转化成二类分类,将SVM 应用于多分类问题的判断:此外,在SVM 算法的基本框架下,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改进算法。例如,Suykens 提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 —SVM)算法,Joachims 等人提出的SVM-1ight ,张学工提出的中心支持向量机 (Centr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SVM),Scholkoph 和Smola 基于二次规划提出的v-SVM 等。此后,台湾大学林智仁(Lin Chih-Jen)教授等对SVM 的典型应用进行总结,并设计开发出较为完善的SVM 工具包,也就是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IBSVM 是一个通用的SVM 软件包,可以解决分类、回归以及分布估计等问题。 二、支持向量机原理 SVM 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Vapnik 等人根据统计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它以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适当地选择函数子集及该子集中的判别函数,使学习机器的实际风险达到最小,保证了通过有限训练样本得到的小误差分类器,对独立测试集的测试误差仍然较小。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首先,在线性可分情况下,在原空间寻找两类样本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下,加入了松弛变量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非线性映射将低维输

支持向量机的实现

模式识别课程大作业报告——支持向量机(SVM)的实现 姓名: 学号: 专业: 任课教师: 研究生导师: 内容摘要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十分经典的分类方法,它不仅是模式识别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图像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很多图像检索、图像分类算法的实现都以支持向量机为基础。本次大作业的内容以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为基础,编程实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对标准数据集进行测试,分别计算出训练样本的识别率和测试样本的识别率。 本报告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支持向量机的原理;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OpenCV来实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第三部分给出在标准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 一、支持向量机原理概述

在高维空间中的分类问题实际上是寻找一个超平面,将两类样本分开,这个超平面就叫做分类面。两类样本中离分类面最近的样本到分类面的距离称为分类间隔。最优超平面指的是分类间隔最大的超平面。支持向量机实质上提供了一种利用最优超平面进行分类的方法。由最优分类面可以确定两个与其平行的边界超平面。通过拉格朗日法求解最优分类面,最终可以得出结论:实际决定最优分类面位置的只是那些离分类面最近的样本。这些样本就被称为支持向量,它们可能只是训练样本中很少的一部分。支持向量如图1所示。 图1 图1中,H是最优分类面,H1和H2别是两个边界超平面。实心样本就是支持向量。由于最优超平面完全是由这些支持向量决定的,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作支持向量机(SVM)。 以上是线性可分的情况,对于线性不可分问题,可以在错分样本上增加一个惩罚因子来干预最优分类面的确定。这样一来,最优分类面不仅由离分类面最近的样本决定,还要由错分的样本决定。这种情况下的支持向量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边界支持向量;另一部分是错分支持向量。 对于非线性的分类问题,可以通过特征变换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新空间中的线性问题。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会造成样本维数增加,进而导致计算量急剧增加,这就是所谓的“维度灾难”。为了避免高维空间中的计算,可以引入核函数的概念。这样一来,无论变换后空间的维数有多高,这个新空间中的线性支持向量机求解都可以在原空间通过核函数来进行。常用的核函数有多项式核、高斯核(径向基核)、Sigmoid函数。 二、支持向量机的实现 OpenCV是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它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OpenCV 中包含许多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典算法,其中的机器学习代码部分就包含支持向量机的相关内容。OpenCV中比较经典的机器学习示例是“手写字母分类”。OpenCV 中给出了用支持向量机实现该示例的代码。本次大作业的任务是研究OpenCV中的支持向量机代码,然后将其改写为适用于所有数据库的通用程序,并用标准数据集对算法进行测试。本实验中使用的OpenCV版本是,实验平台为Visual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自编代码和安装SVM工具箱方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自编代码 clear all; clc; N=35; %样本个数 NN1=4; %预测样本数 %********************随机选择初始训练样本及确定预测样本 ******************************* x=[]; y=[]; index=randperm(N); %随机排序N个序列 index=sort(index); gama=23.411; %正则化参数 deita=0.0698; %核参数值 %thita=; %核参数值 %*********构造感知机核函数************************************* %for i=1:N % x1=x(:,index(i)); % for j=1:N % x2=x(:,index(j)); % K(i,j)=tanh(deita*(x1'*x2)+thita); % end %end %*********构造径向基核函数************************************** for i=1:N x1=x(:,index(i)); for j=1:N x2=x(:,index(j)); x12=x1-x2; K(i,j)=exp(-(x12'*x12)/2/(deita*deita)); end end %*********构造多项式核函数**************************************** %for i=1:N % x1=x(:,index(i)); % for j=1:N % x2=x(:,index(j)); % K(i,j)=(1+x1'*x2)^(deita); % end %end %*********构造核矩阵************************************ for i=1:N-NN1 for j=1:N-NN1 omeiga1(i,j)=K(i,j); end

机器学习SVM(支持向量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器学习:线性支持向量机算法实现 学员:张麻子学号: *********** 培养类型:硕士年级: 专业:所属学院:计算机学院 指导教员: ****** 职称:副教授 实验室: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验证SVM(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算法学习情况 要求:自主完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 ector Machine, SVM)的基本模型是在特征空间上找到最佳的分离超平面使得训练集上正负样本间隔最大。SVM是用来解决二分类问题的有监督学习算法。通过引入了核方法之后SVM也可以用来解决非线性问题。 但本次实验只针对线性二分类问题。 SVM算法分割原则:最小间距最大化,即找距离分割超平面最近的有效点距离超平面距离和最大。 对于线性问题: 假设存在超平面可最优分割样本集为两类,则样本集到超平面距离为: 需压求取: 由于该问题为对偶问题,可变换为: 可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 但由于本实验中的数据集不可以完美的分为两类,即存在躁点。可引入正则化参数C,用来调节模型的复杂度和训练误差。

作出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式: 对应的KKT条件为: 故得出需求解的对偶问题: 本次实验使用python 编译器,编写程序,数据集共有270个案例,挑选其中70%作为训练数据,剩下30%作为测试数据。进行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取C值为1,直接进行SVM训练;另外一个是利用交叉验证方法,求取在前面情况下的最优C值。 三、实验器材 实验环境:windows7操作系统+python 编译器。 四、实验数据(关键源码附后) 实验数据:来自UCI 机器学习数据库,以Heart Disease 数据集为例。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选取C=1,训练比例7:3,利用python 库sklearn 下的SVM() 函数进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1 支持向量机的提出与发展 支持向量机( 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新技术,是借助于最优化方法来解决机器学习问题的新工具,最初由V.Vapnik 等人在1995年首先提出,近几年来在其理论研究和算法实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始成为克服“维数灾难”和过学习等困难的强有力的手段,它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的基本框架都已形成。 根据Vapnik & Chervonenkis的统计学习理论 ,如果数据服从某个(固定但未知的)分布,要使机器的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之间的偏差尽可能小,则机器应当遵循结构风险最小化 ( SRM,structural risk minimization)原则,而不是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通俗地说就是应当使错误概率的上界最小化。SVM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现。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相比, 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泛化( generalization)能力明显提高。 2 问题描述 2.1问题引入 假设有分布在Rd空间中的数据,我们希望能够在该空间上找出一个超平面(Hyper-pan),将这一数据分成两类。属于这一类的数据均在超平面的同侧,而属于另一类的数据均在超平面的另一侧。如下图。 比较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左图所找出的超平面(虚线),其两平行且与两类数据相切的超平面(实线)之间的距离较近,而右图则具有较大的间隔。而由于我们希望可以找出将两类数据分得较开的超平面,因此右图所找出的是比较好的超平面。 可以将问题简述如下: 设训练的样本输入为xi,i=1,…,l,对应的期望输出为yi∈{+1,-1},其中+1和-1分别代表两类的类别标识,假定分类面方程为ω﹒x+b=0。为使分类面对所有样本正确分类并且具备分类间隔,就要求它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能将两类样本分开的分类面,而是要得到一个最优的分类面。 2.2 问题的数学抽象 将上述问题抽象为: 根据给定的训练集

matlab中SVM工具箱的使用方法资料

包已经解压到文件夹F:\R2009b\toolbox\svm matlab中SVM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1,下载SVM工具箱:https://www.360docs.net/doc/757990982.html,/faculty/chzheng/bishe/indexfiles/indexl.htm 2,安装到matlab文件夹中 1)将下载的SVM工具箱的文件夹放在\matlab71\toolbox\下 2)打开matlab->File->Set Path中添加SVM工具箱的文件夹 现在,就成功的添加成功了. 可以测试一下:在matlab中输入which svcoutput 回车,如果可以正确显示路径,就证明添加成功了,例如: C:\Program Files\MATLAB71\toolbox\svm\svcoutput.m 3,用SVM做分类的使用方法 1)在matlab中输入必要的参数:X,Y,ker,C,p1,p2 我做的测试中取的数据为: N = 50; n=2*N; randn('state',6); x1 = randn(2,N) y1 = ones(1,N); x2 = 5+randn(2,N); y2 = -ones(1,N); figure; plot(x1(1,:),x1(2,:),'bx',x2(1,:),x2(2,:),'k.'); axis([-3 8 -3 8]); title('C-SVC') hold on; X1 = [x1,x2]; Y1 = [y1,y2]; X=X1'; Y=Y1'; 其中,X是100*2的矩阵,Y是100*1的矩阵 C=Inf;

ker='linear'; global p1 p2 p1=3; p2=1; 然后,在matlab中输入:[nsv alpha bias] = svc(X,Y,ker,C),回车之后,会显示: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structing ... Optimising ... Execution time: 1.9 seconds Status : OPTIMAL_SOLUTION |w0|^2 : 0.418414 Margin : 3.091912 Sum alpha : 0.418414 Support Vectors : 3 (3.0%) nsv = 3 alpha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输入预测函数,可以得到与预想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 输入:predictedY = svcoutput(X,Y,X,ker,alpha,bias),回车后得到: predictedY = 1 1 1 1 1 1 1

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通用MATLAB源码

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通用MA TLAB源码 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都可以用来做非线性回归拟合,但它们的原理是不相同的,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理论,普遍认为其泛化能力要比神经网络的强。大量仿真证实,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强于BP网络,而且能避免神经网络的固有缺陷——训练结果不稳定。本源码可以用于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非线性函数拟合、数据建模、预测、分类等多种应用场合,GreenSim团队推荐您使用。 function [Alpha1,Alpha2,Alpha,Flag,B]=SVMNR(X,Y,Epsilon,C,TKF,Para1,Para2) %% % SVMNR.m % Support Vector Machine for Nonlinear Regression % All rights reserved %% % 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通用程序 % GreenSim团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 GreenSim团队长期从事算法设计、代写程序等业务 % 欢迎访问GreenSim——算法仿真团队→https://www.360docs.net/doc/757990982.html,/greensim % 程序功能: % 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非线性函数y=f(x1,x2,…,xn)的支持向量解析式,% 求解二次规划时调用了优化工具箱的quadprog函数。本函数在程序入口处对数据进行了% [-1,1]的归一化处理,所以计算得到的回归解析式的系数是针对归一化数据的,仿真测 % 试需使用与本函数配套的Regression函数。 % 主要参考文献: % 朱国强,刘士荣等.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函数逼近中的应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输入参数列表 % X 输入样本原始数据,n×l的矩阵,n为变量个数,l为样本个数 % Y 输出样本原始数据,1×l的矩阵,l为样本个数 % Epsilon ε不敏感损失函数的参数,Epsilon越大,支持向量越少 % C 惩罚系数,C过大或过小,泛化能力变差 % TKF Type of Kernel Function 核函数类型 % TKF=1 线性核函数,注意:使用线性核函数,将进行支持向量机的线性回归 % TKF=2 多项式核函数 % TKF=3 径向基核函数 % TKF=4 指数核函数 % TKF=5 Sigmoid核函数 % TKF=任意其它值,自定义核函数 % Para1 核函数中的第一个参数 % Para2 核函数中的第二个参数 % 注:关于核函数参数的定义请见Regression.m和SVMNR.m内部的定义 % 输出参数列表 % Alpha1 α系数 % Alpha2 α*系数 % Alpha 支持向量的加权系数(α-α*)向量

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推导及其分类的算法实现

支持向量机算法推导及其分类的算法实现 摘要:本文从线性分类问题开始逐步的叙述支持向量机思想的形成,并提供相应的推导过程。简述核函数的概念,以及kernel在SVM算法中的核心地位。介绍松弛变量引入的SVM算法原因,提出软间隔线性分类法。概括SVM分别在一对一和一对多分类问题中应用。基于SVM在一对多问题中的不足,提出SVM 的改进版本DAG SVM。 Abstrac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linear classification problem, Gradually discuss formation of SVM, and their derivation. Description the concept of kernel function, and the core position in SVM algorithm. Describ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lack variables, and propose soft-margin linear classification. Summary the application of SVM in one-to-one and one-to-many linea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VM shortage in one-to-many problems, an improved version which called DAG SVM was put forward. 关键字:SVM、线性分类、核函数、松弛变量、DAG SVM 1. SVM的简介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Cortes和Vapnik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它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并能够推广应用到函数拟合等其他机器学习问题中。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Accuracy)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对于SVM的基本特点,小样本,并不是样本的绝对数量少,而是与问题的复杂度比起来,SVM算法要求的样本数是相对比较少的。非线性,是指SVM擅长处理样本数据线性不可分的情况,主要通过松弛变量和核函数实现,是SVM 的精髓。高维模式识别是指样本维数很高,通过SVM建立的分类器却很简洁,只包含落在边界上的支持向量。

四种支持向量机用于函数拟合与模式识别的Matlab示

四种支持向量机用于函数拟合与模式识别的Matlab示四种支持向量机用于函数拟合与模式识 别的Matlab示 四种支持向量机用于函数拟合与模式识别的Matlab示例程序(转)2010-08-08 10:02使用要点: 应研学论坛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版主magic_217之约,写一个关于针对初学者的四种支持向量机工具箱的详细使用说明。同时也不断有网友向我反映看不懂我的源代码,以及询问如何将该工具箱应用到实际数据分析等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并不了解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就急于使用这个工具箱。本文从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谈起,过渡到神经网络模式识别,逐步引入到这四种支持向量机工具箱的使用。 本文适合没有模式识别基础,而又急于上手的初学者。作者水平有限,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模式识别基本概念 [1] 模式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有:贝叶斯决策、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等。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谈及的模式识别是指"有老师分类",即事先知道训练样本所属的类别,然后设计分类器,再用该分类器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比较测试样本的实际所属类别与分类器输出的类别,进而统计正确识别率。正确识别率是反映分类器性能的主要指标。 分类器的设计虽然是模式识别重要一环,但是样本的特征提取才是模式识别最关键的环节。试想如果特征矢量不能有效地描述原样本,那么即使分类设计得再好也无法实现正确分类。工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样本一般是一维矢量,如:语音信号,或者是二维矩阵,如:图片等。特征提取就是将一维矢量或二维矩阵转化成一个维

数比较低的特征矢量,该特征矢量用于分类器的输入。关于特征提取,在各专业领域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语音信号的谐振峰特征提取,图片的PCA特征提取等等。 [2]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是,神经网络可以任意逼近一个多维输入输出函数。以三类分类:I、II、III为例,神经网络输入是样本的特征矢量,三类样本的神经网络输出可以是[1;0;0]、[0;1;0]、[0;0;1],也可以是[1;-1;-1]、[-1;1;-1]、[-1;-1;1]。将所有样本中一部分用来训练网络,另外一部分用于测试输出。通常情况下,正确分类的第I类样本的测试输出并不是[1;0;0]或是[1;-1;-1],而是如[0.1;0;-0.2]的输出。也是就说,认为输出矢量中最大的一个分量是1,其它分量是0或是-1就可以了。 [3]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是从二类分类问题提出的。我想绝大部分网友仅着重于理解二类分类问题上了,我当初也是这样,认识事物都有一个过程。二类分类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我在这里也不再赘述,很多文章和书籍都有提及。我觉得对于工具箱的使用而言,理解如何实现从二类分类到多类分类的过渡才是最核心的内容。下面我仅以1-a-r算法为例,解释如何由二类分类器构造多类分类器。 二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出为[1,-1],当面对多类情况时,就需要把多类分类器分解成多个二类分类器。在第一种工具箱LS_SVMlab中,文件 Classification_LS_SVMlab.m中实现了三类分类。训练与测试样本分别为n1、 n2,它们是3 x15的矩阵,即特征矢量是三维,训练与测试样本数目均是15;由于是三类分类,所以训练与测试目标x1、x2的每一分量可以是1、2或是3,分别对应三类,如下所示: n1=[rand(3,5),rand(3,5)+1,rand(3,5)+2];

支持向量机及支持向量回归简介

3.支持向量机(回归) 3.1.1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VM )是美国Vapnik 教授于1990年代提出的,2000年代后成为了很受欢迎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将输入样本集合变换到高维空间使得其分离性状况得到改善。它的结构酷似三层感知器,是构造分类规则的通用方法。SVM 方法的贡献在于,它使得人们可以在非常高维的空间中构造出好的分类规则,为分类算法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作为副产品,SVM 从理论上解释了多层感知器的隐蔽层数目和隐节点数目的作用,因此,将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纳入了核技巧范畴。 所谓核技巧,就是找一个核函数(,)K x y 使其满足(,)((),())K x y x y φφ=,代 替在特征空间中内积(),())x y φφ(的计算。因为对于非线性分类,一般是先找一个非线性映射φ将输入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使之分离性状况得到很大改观,此时在该特征空间中进行分类,然后再返会原空间,就得到了原输入空间的非线性分类。由于内积运算量相当大,核技巧就是为了降低计算量而生的。 特别, 对特征空间H 为Hilbert 空间的情形,设(,)K x y 是定义在输入空间 n R 上的二元函数,设H 中的规范正交基为12(),(),...,(), ...n x x x φφφ。如果 2 2 1 (,)((),()), {}k k k k k K x y a x y a l φφ∞ == ∈∑ , 那么取1 ()() k k k x a x φφ∞ ==∑ 即为所求的非线性嵌入映射。由于核函数(,)K x y 的定义 域是原来的输入空间,而不是高维的特征空间。因此,巧妙地避开了计算高维内 积 (),())x y φφ(所需付出的计算代价。实际计算中,我们只要选定一个(,)K x y ,

Matlab各工具箱功能简介(部分)

Toolbox工具箱 序号工具箱备注 一、数学、统计与优化 1 Symbolic Math Toolbox 符号数学工具箱 Symbolic Math Toolbox?提供用于求解和推演符号运算表达式以及执行可变精度算术的函数。您可以通过分析执行微分、积分、化简、转换以及方程求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符号运算表达式为MATLAB?、Simulink?和Simscape?生成代码。 Symbolic Math Toolbox 包含MuPAD?语言,并已针对符号运算表达式的处理和执行进行优化。该工具箱备有MuPAD 函数库,其中包括普通数学领域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以及专业领域的数论和组合论。此外,还可以使用MuPAD 语言编写自定义的符号函数和符号库。MuPAD 记事本支持使用嵌入式文本、图形和数学排版格式来记录符号运算推导。您可以采用HTML 或PDF 的格式分享带注释的推导。 2 Partial Differential Euqation Toolbox 偏微分方程工具箱 偏微分方程工具箱?提供了用于在2D,3D求解偏微分方程(PDE)以及一次使用有限元分析。它可以让你指定和网格二维和三维几何形状和制定边界条件和公式。你能解决静态,时域,频域和特征值问题在几何领域。功能进行后处理和绘图效果使您能够直观地探索解决方案。 你可以用偏微分方程工具箱,以解决从标准问题,如扩散,传热学,结构力学,静电,静磁学,和AC电源电磁学,以及自定义,偏微分方程的耦合系统偏微分方程。 3 Statistics Toolbox 统计学工具箱

4 Curve Fitting Toolbox 曲线拟合工具箱 Curve Fitting Toolbox?提供了用于拟合曲线和曲面数据的应用程序和函数。使用该工具箱可以执行探索性数据分析,预处理和后处理数据,比较候选模型,删除偏值。您可以使用随带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库进行回归分析,也可以指定您自行定义的方程式。该库提供了优化的解算参数和起始条件,以提高拟合质量。该工具箱还提供非参数建模方法,比如样条、插值和平滑。 在创建一个拟合之后,您可以运用多种后处理方法进行绘图、插值和外推,估计置信区间,计算积分和导数。 5 Optimization Toolbox 优化工具箱 Optimization Toolbox?提供了寻找最小化或最大化目标并同时满足限制条件的函数。工具箱中包括了线性规划、混合整型线性规划、二次规划、非线性优化、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求解器。您可以使用这些求解器寻找连续与离散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执行折衷分析、以及将优化的方法结合到其算法和应用程序中。 6 Global Optimization Toolbox 全局优化工具箱 Global Optimization Toolbox 所提供的方法可为包含多个极大值或极小值的问题搜索全局解。它包含全局搜索、多初始点、模式搜索、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求解器。对于目标

matlab四种支持向量机工具箱

matlab四种支持向量机工具箱 [b]使用要点:[/b] 应研学论坛<<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版主magic_217之约,写一个关于针对初学者的<<四种支持向量机工具箱>>的详细使用说明。同时也不断有网友向我反映看不懂我的源代码,以及询问如何将该工具箱应用到实际数据分析等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并不了解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就急于使用这个工具箱。本文从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谈起,过渡到神经网络模式识别,逐步引入到这四种支持向量机工具箱的使用。 本文适合没有模式识别基础,而又急于上手的初学者。作者水平有限,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1]模式识别基本概念 模式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有:贝叶斯决策、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等。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谈及的模式识别是指“有老师分类”,即事先知道训练样本所属的类别,然后设计分类器,再用该分类器对测试样本进行识别,比较测试样本的实际所属类别与分类器输出的类别,进而统计正确识别率。正确识别率是反映分类器性能的主要指标。 分类器的设计虽然是模式识别重要一环,但是样本的特征提取才是模式识别最关键的环节。试想如果特征矢量不能有效地描述原样本,那么即使分类设计得再好也无法实现正确分类。工程中我们所遇到的样本一般是一维矢量,如:语音信号,或者是二维矩阵,如:图片等。特征提取就是将一维矢量或二维矩阵转化成一个维数比较低的特征矢量,该特征矢量用于分类器的输入。关于特征提取,在各专业领域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语音信号的谐振峰特征提取,图片的PCA特征提取等等。 [2]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是,神经网络可以任意逼近一个多维输入输出函数。以三类分类:I、II、III为例,神经网络输入是样本的特征矢量,三类样本的神经网络输出可以是[1;0;0]、[0;1;0]、[0;0;1],也可以是[1;-1;-1]、[-1;1;-1]、[-1;-1;1]。将所有样本中一部分用来训练网络,另外一部分用于测试输出。通常情况下,正确分类的第I类样本的测试输出并不是[1;0;0]或是[1;-1;-1],而是如 [0.1;0;-0.2]的输出。也是就说,认为输出矢量中最大的一个分量是1,其它分量是0或是-1就可以了。 [3]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是从二类分类问题提出的。我想绝大部分网友仅着重于理解二类分类问题上了,我当初也是这样,认识事物都有一个过程。二类分类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我在这里也不再赘述,很多文章和书籍都有提及。我觉得对于工具箱的使用而言,理解如何实现从二类分类到多类分类的过渡才是最核心的内容。下面我仅以1-a-r算法为例,解释如何由二类分类器构造多类分类器。二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出为[1,-1],当面对多类情况时,就需要把多类分类器分解成多个二类分类器。在第一种工具箱LS_SVMlab中,文件Classification_LS_SVMlab.m中实现了三类分类。训练与测试样本分别为n1、n2,它们是3 x 15的矩阵,即特征矢量是三维,训练与测试样本数目均是15;由于是三类分类,所以训练与测试目标x1、x2的每一分量可以是1、2或是3,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概述

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及应用 一、SVM得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瓦普尼克)在统计学习理论得基础上提出SVM作为模式识别得新方法之后,SVM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与Cortes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通过引进松弛变量度量数据得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大于0),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得寻优过程即就是大得分隔间距与小得误差补偿之间得平衡过程;1996年,Vapnik等人又提出支持向量回归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得方法用于解决拟合问题。SVR同SVM得出发点都就是寻找最优超平面(注:一维空间为点;二维空间为线;三维空间为面;高维空间为超平面。),但SVR得目得不就是找到两种数据得分割平面,而就是找到能准确预测数据分布得平面,两者最终都转换为最优化问题得求解;1998年,Weston等人根据SVM原理提出了用于解决多类分类得SVM方法(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MultiSVM),通过将多类分类转化成二类分类,将SVM应用于多分类问题得判断:此外,在SVM算法得基本框架下,研究者针对不同得方面提出了很多相关得改进算法。例如,Suykens 提出得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算法,Joachims等人提出得SVM1ight,张学工提出得中心支持向量机 (Centr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CSVM),Scholkoph与Smola基于二次规划提出得vSVM等。此后,台湾大学林智仁(Lin ChihJen)教授等对SVM得典型应用进行总结,并设计开发出较为完善得SVM工具包,也就就是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IBSVM就是一个通用得SVM软件包,可以解决分类、回归以及分布估计等问题。 二、支持向量机原理 SVM方法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Vapnik等人根据统计学习理论提出得一种新得机器学习方法,它以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适当地选择函数子集及该子集中得判别函数, 使学习机器得实际风险达到最小,保证了通过有限训练样本得到得小误差分类器,对独立测试集得测试误差仍然较小。 支持向量机得基本思想:首先,在线性可分情况下,在原空间寻找两类样本得最优分类超平面。在线性不可分得情况下,加入了松弛变量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非线性映射将低维输入空

基于Matlab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工具箱及其应用

基于Matlab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工具箱及其应用 李方方,赵英凯,颜昕 1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2]是支持向量机的一种改进,它是将传统支持向量机中的不等式约束改为等式约束,且将误差平方和(Sum SquaresError)损失函数作为训练集的经验损失,这样就把解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求解线性方程组问题,提高求解问题的速度和收敛精度。设样本为n维向量,某区域的l个样本及其表示为: (x1,y1),…, (xl,yl)∈Rn×R,首先用一非线性映射ψ(·)把样本从原空间Rn映射到特征空间φ(xi),在这个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最优决策函数: y(x) =ω·φ(x) +b(1) 这样非线性估计函数转化为高维特征空间的线性估计函数。利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寻找ω, b就是最小化: 其中‖ω‖2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c是正规化参数,控制对超出误差样本的惩罚程度。Remp为误差控制函数,也即ε不敏感损失函数。常用的损失函数有线性ε损失函数,二次ε损失函数,Huber损失函数。选取了不同的损失函数,可构造不同形式的支持向量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优化目标失函数为误差ξi的二次项。故优化问题为: 式中,ξi为松弛因子。用拉格朗日法求解这个优化问题: 其中:αi(i =1,…, l)是拉格朗日乘子。 根据优化条件

可得到: 其中:αi= c·ξi,ω·φ(xi) +b +ξi-yi=0。 定义核函数K(xi,yi) =φ(xi)·φ(xj)是满足条件的对称函数。根据文献[6],优化问题转化为求解线性方程: 最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出a与b,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也由此得名,并且得到非线性预测模型: K(xi,x) =Φ(xi)·Φ(x)称为核函数,它是满足Mercer条件的任何对称的核函数对应于特征空间的点积。核函数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 (1)多项式函数: (2)RBF函数: (3)Sigmoid函数: k(xi,x) =tanh(v(x·xi) +c) (4)B样条函数:

支持向量机原理及应用(DOC)

支持向量机简介 摘要: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求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我们通常希望分类的过程是一个机器学习的过程。这些数据点是n 维实空间中的点。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点通过一个n-1维的超平面分开。通常这个被称为线性分类器。有很多分类器都符合这个要求。但是我们还希望找到分类最佳的平面,即使得属于两个不同类的数据点间隔最大的那个面,该面亦称为最大间隔超平面。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面,那么这个分类器就称为最大间隔分类器。 关键字:VC 理论 结构风险最小原则 学习能力 1、SVM 的产生与发展 自1995年Vapnik 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SVM 作为模式识别的新方法之后,SVM 一直倍受关注。同年,Vapnik 和Cortes 提出软间隔(soft margin)SVM ,通过引进松弛变量i ξ度量数据i x 的误分类(分类出现错误时i ξ大于0),同时在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分量用来惩罚非零松弛变量(即代价函数),SVM 的寻优过程即是大的分隔间距和小的误差补偿之间的平衡过程;1996年,Vapnik 等人又提出支持向量回归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的方法用于解决拟合问题。SVR 同SVM 的出发点都是寻找最优超平面,但SVR 的目的不是找到两种数据的分割平面,而是找到能准确预测数据分布的平面,两者最终都转换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1998年,Weston 等人根据SVM 原理提出了用于解决多类分类的SVM 方法(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ulti-SVM),通过将多类分类转化成二类分类,将SVM 应用于多分类问题的判断:此外,在SVM 算法的基本框架下,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改进算法。例如,Suykens 提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 —SVM)算法,Joachims 等人提出的SVM-1ight ,张学工提出的中心支持向量机 (Centr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SVM),Scholkoph 和Smola 基于二次规划提出的v-SVM 等。此后,台湾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 SVM的简介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Cortes和Vapnik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它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并能够推广应用到函数拟合等其他机器学习问题中[10]。 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Accuracy)和学习能力(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14](或称泛化能力)。 以上是经常被有关SVM 的学术文献引用的介绍,我来逐一分解并解释一下。 Vapnik是统计机器学习的大牛,这想必都不用说,他出版的《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是一本完整阐述统计机器学习思想的名著。在该书中详细的论证了统计机器学习之所以区别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本质,就在于统计机器学习能够精确的给出学习效果,能够解答需要的样本数等等一系列问题。与统计机器学习的精密思维相比,传统的机器学习基本上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构造分类系统完全成了一种技巧,一个人做的结果可能很好,另一个人差不多的方法做出来却很差,缺乏指导和原则。所谓VC维是对函数类的一种度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问题的复杂程度,VC维越高,一个问题就越复杂。正是因为SVM关注的是VC维,后面我们可以看到,SVM解决问题的时候,和样本的维数是无关的(甚至样本是上万维的都可以,这使得SVM很适合用来解决文本分类的问题,当然,有这样的能力也因为引入了核函数)。 结构风险最小听上去文绉绉,其实说的也无非是下面这回事。 机器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对问题真实模型的逼近(我们选择一个我们认为比较好的近似模型,这个近似模型就叫做一个假设),但毫无疑问,真实模型一定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我们干吗还要机器学习?直接用真实模型解决问题不就可以了?对吧,哈哈)既然真实模型不知道,那么我们选择的假设与问题真实解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我们就没法得知。比如说我们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这个假设能够描述很多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但它与真实的宇宙模型之间还相差多少?谁也说不清,因为我们压根就不知道真实的宇宙模型到底是什么。 这个与问题真实解之间的误差,就叫做风险(更严格的说,误差的累积叫做风险)。我们选择了一个假设之后(更直观点说,我们得到了一个分类器以后),真实误差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用某些可以掌握的量来逼近它。最直观的想法就是使用分类器在样本数据上的分类的结果与真实结果(因为样本是已经标注过的数据,是准确的数据)之间的差值来表示。这个差值叫做经验风险Remp(w)。以前的机器学习方法都把经验风险最小化作为努力的目标,但后来发现很多分类函数能够在样本集上轻易达到100%的正确率,在真实分类时却一塌糊涂(即所谓的推广能力差,或泛化能力差)。此时的情况便是选择了一个足够复杂的分类函数(它的VC维很高),能够精确的记住每一个样本,但对样本之外的数据一律分类错误。回头看看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我们就会发现,此原则适用的大前提是经验风险要确实能够逼近真实风险才行(行话叫一致),但实际上能逼近么?答案是不能,因为样本数相对于现实世界要分类的文本数来说简直九牛

Matlab各工具箱功能简介(部分)

Toolbox工具箱序号工具箱备注一、数学、统计与优化 1 Symbolic Math Toolbox 符号数学工具箱Symbolic Math Toolbox? 提供用于求解和推演符号运算表达式以及执行可变精度算术的函数。您可以通过分析 执行微分、积分、化简、转换以及方程求解。另外,还可以利 用符号运算表达式为 MATLAB、Simulink 和Simscape? 生成代码。 ?? Symbolic Math Toolbox 包含 MuPAD 语言,并已针对符号运算 表达式的处理和执?行进行优化。该工具箱备有MuPAD 函数库, 其中包括普通数学领域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以及专业领域的 数论和组合论。此外,还可以使用 MuPAD 语言编写自定义的符 号函数和符号库。MuPAD 记事本支持使用嵌入式文本、图形和 数学排版格式来记录符号运算推导。您可以采用HTML 或PDF 的格式分享带注释的推导。 2 Partial Differential Euqation Toolbox 偏微分方程工具箱偏微分方程工具箱?提供了用于在2D,3D求解偏微分方程(PDE)以及一次 使用有限元分析。它可以让你指定和网格二维和三维几何形状 和制定边界条件和公式。你能解决静态,时域,频域和特征值 问题在几何领域。功能进行后处理和绘图效果使您能够直观地 探索解决方案。你可以用偏微分方程工具箱,以解决从标准问 题,如扩散,传热学,结构力学,静电,静磁学,和AC电源电 磁学,以及自定义,偏微分方程的耦合系统偏微分方程。 3 Statistics Toolbox 统计学工具箱 Statistics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