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武学的关系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武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古尚武精神到处可寻,历朝历代都少不了武将的功勋。故有“文以治国,武可安邦”的说法。随着武术起源的历史长流,流传至今的尚武精神日益昌盛。孔圣人的祖父就是一名武士,其父亲也是武将出身,而孔子虽是儒家的创始人,主要宣扬以文治国的方针,但在孔子的所有画像中大家不免会留意这个大儒学家腰中系有佩剑,可见孔子也习武尚武,不然他怎么能毫发无损的去周游列国?诗仙李白最喜酒后舞剑,他不但文采超群,剑技也是一绝。当然文人喜墨,以静为主,武将喜剑,以动为攻。自然人们的意识就出现了一个错误的定论“文人尚武是常事,武将识文不常见”。就如我国很多著名武将一样,只知道他们战场骁勇杀敌,功勋显赫,就错认为他们是一介武夫大字不识,只会舞枪弄棒。我们如若深入了解就不难明白“武将文采不弱文”的另一面。三国枭雄曹操的《观沧海》,著名将领岳飞的《满江红》,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渡怒江》,还有近代的武将朱德司令的《飞渡河》等,这些武将们的诗词是大气磅礴,别具一格无人能够效仿。难道说武将不懂文吗?假如武将们真的大字不识他们又如何排兵布阵,《孙子兵法》又从何而来。所以“武无文则惘,文无武则怠”二者是相依相扶的,没有文的韬略就无国的稳健,没有武的震慑就无邦的安定,二者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武术传播者我们应该感到光荣和荣幸,因为我们在努力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而我们新型的练武者更应该注重对文化的修养与学习。为什么说武者要以文为基,大家不难明白很多高深的武术技法其实不能全靠实践和示范才能传承下去,它需要一套详细的语言和文字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后学者去参悟掌握,这就是“言传身教”。武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才形成了当今中国的众多武术门派。各门派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练功方式和传授方法,甚至有些流派至今还保守教学,加上武技难度系数大,以致后学者越来越少,导致许多门派而今已成为传说。作为一名中国武者,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宝贵传统文化的流逝而感到悲哀,“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如何发扬?又如何光大?这就是我们当代习武者所需要深思的问习题了。若想让武术能更好的的发扬,真正成为我国的“国术、国粹、国宝”。我们必须把传承武术当作自己的义务和任务。从而不懈努力的从本身文化水平抓起,恢复武德精神重树武林道义,把各门各派的武术传人及精华集中在一起共同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而努力,同时各门派传人在遵守总的武术道义的同时不要由门别之分,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而有些门派之所以流逝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门规墨守成规,无法去接受新的理念,才导致后人难寻无人传承,渐渐走向衰弱以致失传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当时的武者丧失了“武德”精神,不懂得尊师敬师,一味的为自己的私心而违背武术道义,更不明白去传承和发扬,这就是一介武夫。而我们既然从事了武术事业的传播,就应该吸取前者的

教训,做好“武德”的普及。习武先习德,没有一个好的德行就不可能有好的武技,所以我们还得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的去培养高尚的武术品质,才能是中华武术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不赞同习武不习文的观点,对于体育吃青春饭的说法我其实不表示反对,一名运动员到了一定年龄无论是体质还是精力都会衰退,所以大多要退出运动生涯的,说吃青春饭是不无道理的。青春过了,难道我们就无用武之地了吗?难道就不能再继续为自己运动事业去研究奋斗了吗?对于许多运动员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文化基础太差,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写好,还谈何研究教学。深沉的文化底蕴对武术传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武术运动员更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例如:弓步的要领,授课者如若一味的做示范,学生很难理解其原理,即便做得有模有样也是比葫芦画瓢。要是将理论深入讲解配上实践二者结合学生就会结实掌握并运用自如。以理论教学对高端的武术技术推广和修复也至关重要,如各种腾空转体的练习和运动员年龄偏大的问习题,这就需要运用相应的武术理论以及动作原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不但可提高动作质量还可以减免没须要的损伤。要是没有文化基础做铺垫怎能理解和讲出理论技术,所以提升武术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是很须要的。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对练习者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使练习者更好的进行传播。同时对提到思想境界有很大帮助,以致到达无师自通的效果。这样一来我国武术事业何不发扬光大?武术人才屡见不鲜,个个是能文能武,德才兼备。

我毕业于中文系研究生,但对于传授武术我其实不觉得困难,虽说很多高端的武术技术不能去示范,而我其实不觉得深不可测,因为我酷爱武术教学事业,我觉得是自己的义务和任务,没有理由去退缩,更没有理由去屈服于那项难度。我通过翻阅许多武术运动学书籍结合本身条件,最后我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练功的方式和“理七实三”的教学法。通过几年不断的实践和修改,我认为“理七实三”教学法是我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案,这也许是因为我将武术动作与相应理论过多的结合所起到的效应,但对于理论教学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可取的。孩子的模仿性太高,做示范动作一定要告诉他们所作动作的原理和要点,要不然就会千篇一律全都一个样,不能有效的结合每个人本身体质而发挥最大潜能。当学员在学习动作的同时结实掌握了动作原理就能使自己的体质,协调,力量,精神通过练习展现出来,对动作能更好的灵敏掌握形成自己的独有的风格,这就是真的自我潜能开掘。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传统武术的教学,对于传统武术套路的要领及特点想结实灵敏的掌握更要不断的去钻研和揣摸,并不是要去多练死练不停的练,要通过本身体质和接受能力触类旁通,多讲,勤讲,多看,多想,一招多法的去传授,这就是个人技术打造,因材施教。同一套七星拳会的人演练的风格,力量,节奏,标准性尽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结实灵敏的动作原理上大脑里呈现出自己动作版型,发挥了自己潜能形成了自己的演练风格。当然接受理解到灵敏掌握也需要一个过程,每个人的接收能力不同,理解也会有快有慢。从而就能找出

原因,一般文化知识丰富的学员和一般的相比较对于理论的理解会稍慢。所以对于理论教学文化素质很重要,想要理论教学更好的,顺利的施行开展,必须要求练习者的文化培养。古代著名的武将特别重视自己的文学的吸取,他们需要读兵法,需要画战图,需要写奏表,假如不去充实自己文化的素养怎么带好兵,又怎么排兵布阵,这都需要文学的基础。武将们不断的增长自己的才智方有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赫赫功勋。

武者以粗见拙是错误的观点,高雅的武者谈吐清新自然,给人平和。内在的修养不弱文人,甚至高于文人。在这新的科技文明社会,我们武者更应该去修炼自己的高深素质,谈吐有理,做事有序沉稳,让人们去真正的认识中国武术的内涵,去了解武术的深层文化。只有如此,我们中国武术才能日益强大,才能让世界更多的人去喜欢,去热爱,去学习。中华武术才能真正的成为中国的魂。我们都要为成为武魂的传承者而努力,做到“文有阳刚之气,武有儒雅之风”。以自己是一名中国武者而骄傲,而骄傲。

中国史学史 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中国史学史 1、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1)从学科上说,经学与史学经历了先秦时期的同源相兼、相互难辨,汉代开始分化,隋唐正式分离,宋明清各自发展成熟的过程。从 思想上说,经学与史学始终相互影响。先秦时期“六经”亦经亦 史,一方面孔子创立儒学,整理六经,后世据此为经典,训释传 记,逐渐形成经学,另一方面,“六经”作为上古三代时期的 “先王正典”,本身就是重要的史料,其中的《尚书》《春秋》 实为先秦史籍之源。汉代人史经不分,据《汉书·艺文志》可知, 史籍依附于经书“六艺略·春秋家”下,出现“史附于经”的现 象;但实际上,西汉时把儒家典籍奉为经,经学已正式产生,史 学也随着《史记》《汉书》等巨著的出现暂露头角。司马迁提出 “成一家之言”,实际开始了经史分离的过程。魏晋时期,曹魏 时荀勖《中经簿》分书为甲乙丙丁四部,经在甲部,史在丙 部,……隋唐,《隋书·经籍志》分书为经史子集四部,史部又 分十三目,史学从经学的分离在目录学上反映出来,又出现了刘 知几的《史通》和杜佑的《通典》,都是史学发展中居于创造性 的成就,从学科上说,史学从经学中分离出来。但是经学的思想 或原则却作为知道思想渗透到史学当中。宋代,经、史学并行发 展,经学兴盛且义理化,史学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从史学对 理学发展的来讲,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观本身就是时代哲学的重要 组成,直接影响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经学对于史学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史学思想的指导上。清朝,经学和史学都很发达,却紧 密结合。 (2)经学对史学的意义:保存了古代原始文献,反应历史的方面较多,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古史,但都是有限度的 (3)史学对经学的意义:提供史料,提供对古文献的解释,提供整理古代文献的方法 (4)经史关系密切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力图在史书中贯彻儒家经典的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另外,经学与史学有着重 视传统、注重考史、经世致用的相通之处 2、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美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蚊子还没出现的远古时期,人们就使用岩画的方式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有个共同的主题,即维纳斯的形象。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英国诗人斯宾塞笔下的《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都通过维纳斯这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的象征表达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可见二者具有相通性。即使美术与文学已经发展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文学中的美术感”“绘画文学”等说法。 一、含义 (一) 美术的含义 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它还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美术”这一名词

始见于欧洲17 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 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它的划分有很多种,一般的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现在有些学者把书法、摄影等归纳入这个门类。其理念就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美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即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二) 文学的含义 文学是承载语言的图形或符号,它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

《论“文学是人学”》阅读答案

《论“文学是人学”》阅读答案 《论“文学是人学”》阅读答案 论“文学是人学” 钱谷融 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我们在说明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 动的典型形象时,也常常引用高尔基的这一意见。但我 们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 广的。我们简直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 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艺的堂奥,不管他是创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就非得掌握这把钥匙不可。 文学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 在行动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这是常识。但一般人往往把描写人仅仅看做是文学 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如季摩菲耶夫在《文学原理》中这样说:“人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这就是说,艺术家的目的,艺术家的任务,是在 反映“整体现实”,他之所以要描写人,不过是要达到 他要反映“整体现实”的目的,完成他要反映“整体现实”的任务罢了。这样,人在作品中,就只居于从属的 地位,作家对人本身并无兴趣,他的笔下在描画着人, 但心目中所想的,所注意的,却是所谓“整体现实”,

那么这个人又怎么能成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着自己的真正的个性的人呢?而且,所谓“整体现实”,这又是何等空洞,何等抽象的一个概念!假使一个作家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反映整体的现实”,假使他是从这样一个抽象空洞的原则出发来进行创作的,那么,为了使他的人物能够适合这一原则,能够充分体现这一原则,他就只能使他的人物成为他心目中的现实现象的图解,他就只能抽去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抽去这个人物的灵魂,把他写成一个十足的傀儡了。应该说,季摩菲耶夫还是比较重视文学艺术的特征的。在他的那本《文学原理》中,有着很多精辟的见解。那本书,在苏联虽然受到很多人的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但我以为这些批评和指责未必都是正确的,然而这里所提到的一点,却是一向毫无异议地为大家所接受的。正因为这种理论是一种支配性的理论,在我们的文坛上也就多的是这样的作品:就其对现实的反映来说,那是既“正确”而又“全面”的,但那被当作反映现实的工具的人,却真正成了一件毫无灵性的工具,丝毫也引不起人的兴趣了。 我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我认为文学不能够或者不必要反映现实呢?不是的。文学当然是能够,而且也是必须反映现实的。但我反对把反映现实当作文学的直接的、首要的任务;尤其反对把描写人仅仅当作是反映现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一、古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但我们不得不去提及一笔。《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2.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是先秦时期的三大特征。 《诗经》《左传》《孟子》《庄子》和屈原和楚辞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文学精华。 其中《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创立的语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成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历史散文里程碑式的杰作。《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人类对于语言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但至今对于语言的定义以及语言的起源仍时 有争议。语言教学和语言作为外语教学也不是近期才有的事, 如何将语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也是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强烈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语言本身的研究, 经历了语文学、对比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解释语言学、语篇和会话研究等几个大的阶段, 这些理论有些应用于外语教学,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也有些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造福于人类。在外语教学的历史长河中, 不论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 还是本世纪变化多样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和交际法, 无一不体现了各个阶段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程度。因此, 对于语言的认识、对于语言学基本知识的了解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本章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 对于语言、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和外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做一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以期达到纵观全局的效果。 第一节语言学是科学 一、什么是语言学? 关于语言学的定义, 公认的、简明扼要的定义是:语言学是科学地研究语言的学问。那么, 什么是语言?怎样地研究算是科学?需要进一步的界定。本节先简单探讨科学的问题, 下节着重讨论语言的定义。 二、科学的含义 1. 广义的科学和狭义的科学 说语言学是科学, 可以有两层意思。广义地说, 我们可以认为不论研究语言的普遍规律, 还是研究某一特定语言的特点, 都是一门学问, 都是要在掌握大量语言素材和语言事实的基 础上建立某种语言理论的学问。狭义地说, “语言学是科学” 的说法特指语言学家对待语言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而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研究语言正是20世纪语言学的突出特征。 2. 科学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 是指运用可以公开交流和描述的方法处理口头的或书面的语 言材料, 并依据可以陈述的原则和可以形式化的理论进行证明(Robins, 1989)。这样做的目的是, 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分析, 找出语言的规律和规则, 从无限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语言的一般规则。在此意义上的语言科学, 应有以下3个武器作为保证: 1) 穷尽性(exhaustiveness)。指对有关材料要有足够的分析。 2) 一致性(consistency)。指结论各部分之间不能互相矛盾。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阅读答案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阅读答案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

论文 文学人学 5000字

文学即人学 首先,文学和人学的含义是什么,我们要清楚 人学:人学就是文学。文学所记载的是人的行为,以行为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人的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石器时代, 文学: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提出,最早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叶的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1928年,高尔基在苏联地方志学的一次会议上说他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是地方志学,而是人学”。高尔基曾经指出,“文学家的材料就是和文学家本人一样的人,他们具有同样的品质、打算、愿望和多变的趣味和情绪。”1[1] 作为文学家,高尔基显然也是一位积极提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他认为,文学应该以写“人”为中心,表现和描写“大写的人”。高尔基的文学思想比起长期流行且影响广泛的“文学工具论”显示了十分可贵的历史超前意识和勇敢精神,显示了令人敬佩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文学是人学”这几个字,虽然高尔基并未直接将其拼接组合在一起,但事实上他已将其作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命题意味深长地提了出来。 文学就是人学这个概念产生来源于,19280612高尔基被选为苏联“地方志学”的成员,他在苏联地方志学中央局的庆祝会上致答词时,把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称为“人学”。他说:“我还是想,我的主要工作,我毕生的工作不是地方志学,而是人学。”人所尽知,高尔基是文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但他毕竟主要是个文学家,他的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也是以文学家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们有理由认为,高尔基所说的“主要工作”即指文学工作,而这种文学工作即是“人学”。这是高尔基第一次虽不直接、但明白无误地把文学称为“人学”。以后,在《谈手艺》和《论文学》等谈话和文章里,高尔基也表述了文学即是“人学”的思想。于是,“文学即人学”作为高尔基提出的文学命题和文学的经典性定义,为世公认,广为传布。“文学即人学”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思想。高尔基提出这个理论命题时并没有明确规定它的内含,恰恰是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含义。 现在看,它大体包含这样一些思想: 一、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学认识和反映的中心。尽管文学是个广阔的领域,不只是要描写人,也要描写人以外的物,不只是要描写社会现象,也要描写自然景观。但是,文学写的物、写的自然界是人化了的物、人化了的自然界,它们体现了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态度,它们本身就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因此,物和自然界进入文学领域,并不影响文学是认识人和反映人的这个基本性质。 二、仅文学的描写对象是人,文学的服务对象也是人。文学的任务和作用,就是要影响人、教育人、美化人,鼓舞和引导人们去认识生活,改造现实,提高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总之,在文学领域里,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 三、学既以人为对象,既以影响人、教育人为目的,在文学创作中就应该肯定人的本质力量,就应该体现人道主义,在今天就应该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条重要的思想原则

作文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关系

作文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关系 1 要研究作文的真实性和文学性,首先要对作文的概念进行界定。20世纪以来,我们一般把学校中学生的文章制作行为叫做“作文”,而把社会的文章制作行为叫做“写作”。 一般说来,作为在学校的学科教学,学生用来练习言语书面表达的文章制作行为的“作文”,本质上是语文教学课程中的一种被动性的语文“作业”,因此,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学习性,是对某种教学文体,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特征的学习与练习;第二,模拟性,它可以对某些语文课文文体进行模仿;第三,个体性,它表达的情感、所经历的事情、所写的景物都只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而不具有典型的本质的意义。作为社会性行为的“写作”,这个概念的本质是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创造活动。其基本特点也有三个:第一,指令性或灵感性,前者是指实用写作、应用写作,后者是指文学写作。第二,创造性,其写作主题、情感以及语言表达技巧都必须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原创性。第三,典型性,作家所写的事件、情感、性格、

景物、环境等往往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即典型性、人类性。同样用记叙、描写的言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中小学校里学生写的叫做“记叙文”,而作家们写的则叫做“小说”、“散文”、“剧本”,同样用“说明”的言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学生们写的叫做“说明文”,而作家们写的则叫做“科普小品文”;同样是用“议论”的言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学生们写的叫做“议论文”,而作家们写的则叫做“杂文”、新闻记者写的叫做“社论”、“评论”,学者写的则叫做“学术论文”。其原因何在,因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一种“教学性文体”,而“小说”、“散文”、“剧本”、“科普小品文”、学术论文则是作家和学者的一种原创性的精神生产的文化创造行为。 由此,我们想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语文教学研究领域曾经出现一股对中学生作文教学真实性的强调,对学生作文价值性导向强调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思潮。我曾在80年代中期写过一篇《走向主体、走向过程、走向价值――学生作文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的长文,论述过这种主张。现在看来,这种作文教学思潮有将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性“作文”与社会写作的原创性“写作”的特点混同的问题。同样,本世纪初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将小学、中学、高中的作文统统都叫做“写作”和“写作教学”,这个称谓变化的背后,是对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性“作文”与社会

语言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识记: 1、口语: 2、书面语: 领会: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思考: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识记: 1、符号; 2、能指; 3、所指; 4、聚合关系; 5、组合关系: 领会: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5、语言是一个系统; 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 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9、组合关系的含义; 10、聚合关系的含义; 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思考:

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语言学 识记: 1、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 3、理论语言学;。 4、应用语言学; 5、传统语言学; 6、结构主义语言学。 领会: 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 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 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 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 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 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思考: 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第二章语音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语音; 2、声音的四要素; 3、振幅; 4、频率; 5、音高; 6、音强; 7、音长;

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南京大学赵宪章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语言并非文学的全部,这一观念使文学和图像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而“语-图”关系则是其中的关键。“一体”、“分体”与“合体”是语图关系的三大历史体态;与此相应,“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是其各自的特点,其中包含并可能引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学术命题。特别是“语象”和“图像”的关系,作为语图之间的“统觉共享”,当是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的平台。只有这些深入的学理分析,而不是止于情绪表达和表态,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困惑才有可能自然释怀。 主题词:文学图像语言语象 一、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之可能 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问题是当下学界十分关切的问题,也是学术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早已被翻炒得炙手可热。但是,统观有关论述,无非是“狼来了”之类的老调,情绪性的表达多于学理探讨;即使持肯定意见或不以为然者,大多也停留在表态式的价值判断,鲜有学理层面的深度阐发。究其原因,没有对研究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展开先验反思是其重要方面。这是长期以来我们提出和探讨学术问题的习惯——尽管康德关于“认识之可能”的追问已为学界所熟知,但是一旦进入自己的语境仍然我行我素,学术提问的自我置疑规则并未普遍践行。 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问题说到底是文学和图像的关系问题。文学和图像的关系问题是否属于一个“真问题”,是否可能进入我们的学术话语,并非全由这一问题的现实紧迫性所决定,也不是因为前人多有涉及便不言自明,而是学理逻辑使然。对于这一问题的历史反省将有助于明确我们在当下的言说立场和可靠的逻辑起点。而对于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之可能明确表示否定意见的当属美籍学者雷纳·韦勒克。 韦勒克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将文学研究划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自从他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于1984年译为中文之后,这种划分曾在我国文学理论界激起不少批评。批评意见认为,文学的所谓“内部”和“外部”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机械地划分为“内”“外”两部分割裂了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有机整体性。这种批评意见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批评的背后却可能另有隐情,

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许晓悦 J12202007 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这是简单的对史学的一种定义,就是把史学定义为对人类过去所发生的活动的记录或研究,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文字记录的一门学术,不是指的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而是对历史存在的描述或研究,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文字记录的一门学术”,可以说就是文学。历史是史学与文学的共同对象与主题,文学重在表现历史真实,史学则既要再现历史事实,也要表现历史真实,事实与真实、再现与表现是厘清史学与文学关系的核心概念。清朝著名的类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以不同的标准将国学分为不同的成分,而史学和文学就是其中的两部分。二者关系千丝万缕,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已成一种不成规矩的定律。 现代学者研究史学与文学的关系,主要从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入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不管是何史料,都有文学成分。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资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作为正史的《史记》犹且被认为是一部文学作品,更不用说《国语》、《春秋》了。史料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则其内容必定具有文学色彩,这说明作者在作史之时为追求文学有意无意的会加入自己观点,加入一些虚无的东西更加突出重点,为突出正面人物而贬低反面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刘邦时写到了离奇的出生及神话般的斩白蛇起义故事,其一些传说被记入史料只能看作是文学。张良遇黄石公授予兵法,也就更极致的表现张良的形象特点。在传述一个人物时作者也会写进去一些个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史记》尚且如此,则春秋只能按经去读了,孔子在其中加入的个人观点也未免太多了。国语也未尝不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呢。 2.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必然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运动的生动的形象的再现,就必然包含着宝贵的历史认识成分,能够为人们理解该时期的社会生活历史风貌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文学是认识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作家对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判断。所谓典型环境,就是一定时代的历史的具体环境——由在该时代的生产方式制约下的社会关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相互交织而成。所谓典型人物,是说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应有高度的概括性,他能代表同一历史时代(即典型环境中)的同一类型的许多人。这样,文学作品所提供给人们的,就是由各种人物的生存方式、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交织而成的某一历史时代的特殊的生活画面,是给人们描述了一部关于某一特定时代的形象的历史,从而达到它帮助人们认识生活之崇高目的。 3.好的文学作品里面都包含有“历史”,这是史学工作者要加以注意的。 我们可以从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加深对历史时期、历史现象的理解。我们有时读了大量的历史著作,知道了许多历史事实,但

论中国绘画观念与材料关系_谢军

大众文艺 摘要:中国画作品是依附于一定的绘画媒材而最终得以展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绘画媒材与绘画作品关系密切;媒材的发展变化不但影响绘画的存在形式和质量,而且会影响绘画的某些观念。在绘画发展史中,屏风作为古代传统的绘画媒介和依附,具有双重性,进一步对绘画的观念产生了影响;高温结晶色作为当代的流行的绘画材料,对岩彩画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它们各自适应不同的绘画观念,又各自的发展为绘画观念提供可能性。材料和观念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关键词:中国画;观念;媒材;图像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中国画观念与材料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063)研究成果 任何艺术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媒介基础。绘画材料是传递绘画全部精神和内容的唯一的载体,材料作为绘画意象的物质依附,最终把艺术品呈现在观众面前,除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外,材质作为依附内容,纳入审美范畴,并在很大程度上对艺术品的水准产生影响,比如绢的细腻和麻纸的粗糙感,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所享受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愉悦感有很大的差异,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艺术创作可以利用它们的材质特点进行创作,从而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加艺术品的美感同时传达出艺术家的艺术情感。“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其物质基础本身即是构成艺术品的材料,人类艺术方面的一切思想观念。情感意识;无论其多么微妙和复杂多样,却只能通过作为其物质基础性载体的材料表现出来,因为其实体的精神本身是无法自己去进行直接呈现的。”1基于此,绘画的承载媒材和绘画作品风格与画家的观念关系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交叉发展。 本文就试以屏风和岩彩这二者进行探讨绘画媒材和绘画观念的关系。选择屏风作为探讨的对象,因为屏风确实在绘画形式和媒材上扮演重要的特殊角色,传统许多巨幅中国画作品大部分最初是作为屏风的绘画而产生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卷轴样式。屏风作为绘画的承载媒材具有特殊的意义,下文会论述到这点。另外,岩彩是科技的产物的,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直接表达绘画的材质,影响绘画的观念和的视觉效果。岩彩和传统的矿物色存在一种血缘关系。 一、屏风 屏风作为自身具有二重特征。首先,它作为绘画图像的承载,具有实用和装饰功能;其次,作为屏风自身有被纳入视觉审美中,作为绘画表现的对象成为画家喜爱的绘画题材。屏风“占 论中国绘画观念与材料关系谢 军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景物的现实生活之佳作,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画法精良、雕刻细致、结构复杂、画幅宏大,运用了成熟的套色技法并体现出浓郁的民间气息,真实记录了苏州的城市风情世相,有鲜明突出的地域特色。 三、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一)通俗易懂 桃花坞年画具有鲜明的市民文化特征,贴近市民的审美要求并适应民俗民风,其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它通过对民俗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参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侧面,恰如一部丰富翔实的民俗史和地方志。 (二)饱满丰富 桃花坞年画印制考究,构图饱满,以传统的雕版套印技法制作年画,彰显其浓郁的吴文化特色。作品人物变形夸张、形象饱满,吸取了西洋画的构图,透视和明暗等表现手法,装饰性强。此外,图文并茂亦是桃花坞年画较有特色的构图方式之一。为了更好地交待作品的主题,多将诗词、戏曲的唱词、民歌题于空白处来丰富画面,迎合市民的审美需求。 (三)画面精细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刻工精细,线条简洁明快,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工艺精湛,创作的人或物脉络清晰、丝毫毕现、栩栩如生,形成了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俗艺术的独特韵味,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艺术风格。 (四)设色高雅 桃花坞年画设色典雅,多将大红、桃红、黄、绿、紫(或蓝,一般的是用紫不用蓝,用蓝不用紫)和淡墨等颜色交错地分布,画面对比跳跃、热烈欢快、富有装饰美和节奏感,表现出了鲜明的乡土气息。由于淡墨的恰当应用,起到了画面谐调的作用,既鲜明中带有雅致,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温雅。 四、文化内涵 在民间具有实用价值的桃花坞年画除了张贴门墙之外,还可用于灯画、床帏、桌围。现在桃花坞年画中的形象设计、色彩配置、构成理念等众多元素被包装,服饰和家居用品等渗透吸纳,重新组合于现代服装、刺绣、伞具、陶瓷等生活用品中,可见年画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年画的发生、发展与广泛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民众普遍文化信仰和习俗心理需求,有着深深的民俗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福、禄、寿的终极理想。 在传统桃花坞年画中经常运用谐音寓意来表达民众祈望人寿年丰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亦运用借物的手法来表达祈神辟邪或吉祥喜庆的寓意。可见年画的民俗功能和文化内涵是多样而丰富的,既能体现出崇拜和信仰等习俗文化观念,也有社会伦理教化和传播的实用功能。它寄托着吴地百姓祈福的夙愿,演绎着苏州民俗百态的变迁。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年画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 [2]刘素珍.苏州桃花坞传统年画传统题材浅议[J].上海工艺美术.2003(4). [3]吕胜中.中国民间木刻版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4]冯敏.新春吉祥画—中国木版年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美术与设计? 77

《文学概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异同

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二、辨析题(原理解读,主张的表达) 三、简答题(区分异同,关联性,特征,稍稍展开) 四、文学作品的解读(600字,题目自拟) 第四编文学作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的概念: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的概念: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差异: 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并且将情感不动声色地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存在的平凡的人与事。 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的地位。它艺术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者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情功能,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性文学的特性 (一)暗示性 暗示是象征性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二)朦胧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诗歌与其他体裁的比较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首先,诗具有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其次,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 最后,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

什么是语言学

1、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它的性质、起源和结构原理的称为普通语言学,以某一具体语言(例如汉语、英语等)为研究对象的称为××语语言学,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等等。具体语言的研究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因为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都是从具体语言的研究中总结出来的。 2、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两种:心理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心理学功能可被描述为人与现实世界沟通的途径,而社会学功能则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心理学功能的本质可被视为内向和主观的,社会学功能则是外向和人际的。 3、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第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 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约定俗成说明了语言的本质:第一,意义任意性,没有本质联系;第二,音义结合关系社会成员共同遵守,说明它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 2.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其中重点理解任意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要求结合人类不同的语言的种种现象来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 (3)所谓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第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的底层是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案

第6课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 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 2、查找屈原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平民文学和人的文学

周作人的文学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复杂而又充满变动的时代。除旧与布新可以说是当时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文学界也迸发着激烈的火花。应该说,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是在19世纪末以来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晚清白话文运动等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进步思想而产生的【1】。但新文学运动摆脱了以前文学变革整体上囿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的弊病,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和契机。 新文学发展初期,在新文学理论建设方面,可以说有两位最重要的人物。一是大力提倡“白话文学”和“历史的文学观”的胡适,一是提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文学观的周作人。两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一位侧重从语言、形式方面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一位着重于思考和探讨新文学的思想建设【2】。 新文学运动是文学的觉醒,也是人的觉醒。在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周作人1918年发表《人的文学》一文,周作人在该文章中认为,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而且作家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改造社会,去展示“理想的生活”【3】。周作人强调,只有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在周作人看来,新文学的本质是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是助成人性健

康发展。“人的文学”在当时新旧交替的复杂时代里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人的文学”把人的问题、人生问题作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这是对传统文学创作为现实利益、为艺术等功利写作、机械写作的一次强力冲击。文学创作本应以人为中心,文学即人学,只有真生站在人的立场来发现人的问题,表现人的价值,更好的表现人生、人性,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人的文学”也因此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提出“人的文学”以后,1919年,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这一文学理念。周作人把封建传统文学看成“贵族文学”,认为“平民文学”应该反其道而行,应该向以前的旧的“贵族文学”发出强烈挑战,写出属于自己园地里的文学【4】。当然,周作人提出的“贵族文学”和“平民文学”的区别并非仅仅是一种文学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专讲贵族或平民生活,贵族或平民自己做的与否,他更多的是强调文学的精神,他大力倡导文学精神的普遍性和真挚性。周作人认为,过去的文学更多的是远离普通民众,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来面对大众,尤其缺乏一种文学作品应有的内容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挚性,这都是和真正的文学价值背道而驰的。所以,周作人强调文学要面向“平民”,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来描写更真挚的感情,创作出人民的大众的真文学。“平民文学”可以说是周作人“人的文学”的具体化。以通俗的白话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的“平民文学”思想一直贯穿着周作人的创作且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仅

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艺术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与现实世界具有镜像关系。艺术真实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规律性之后的结果。 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非纯粹想象性的存在,它的多重本质使银屏突破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其存在形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 影视艺术所反映的并非一个完全客观的真实世界,而是经过编、导、演及各种技术人员再创造了的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和人与人间真实关系的艺术世界。 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必然又具有“假定性”,拥有巨大的艺术创造空间和表现能力,这使得它在真实性、逼真性方面能够达到其他艺术所难以比拟的惊人艺术效果。在影视作品中,它具有的特有的假定性与故事的真实、人物的真实都有重要的关系。然而,即便是纪录片和纪实主义电影,也仅仅是更加重视和依赖影视的记录性,创作者的主观性是任何艺术创造决不可少的因素和力量。即使是写实主义的电影剧本,也必然有对生活的取舍与特定的结构处理,所以,影视和现实世界还是有必要的区别。 在影视艺术的表现上,与现实世界有关的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 首先谈到蒙太奇理论,普多夫金曾说:“删掉现实中难以避免的只起连接作用的一切不重要的中间过程,而只保存那些鲜明的尖锐片断,电影创作的基本方法蒙太奇的感染力,其实质就建立在这种去粗取精的可能性上。”事实上,一切艺术创作绝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它必须从纷繁的生活原始状态提炼出富有概括性的艺术形象,而蒙太奇就是选择或处理现实的方法,它自然也是电影的结构方法。虽然这种依靠分切、组合形成的蒙太奇手法,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方法,它往往破坏时间和空间的真实关系,艺术家在影片中溶进了主观色彩,干预了现实生活,但这毕竟都是在基于现实世界的条件之下,不管再怎样改变拼凑,都是取自于现实生活的材料。其实,蒙太奇手法可以视作是电影对现实的重塑。 其次是电影采用的纪实主义理论,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貌似更为紧密。纪实主义理论它将电影视作窗口,它强调电影是对现实生活最直观和贴近的观察与感受,这是一种追求物质现实复原的有关再现的理论。这种理论也强调电影应该着力于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暧昧性,把现实中的模糊意义重新表现在影片中。与上所说的蒙太奇理论有明显的不同侧重。纪实主义更加注重与现实世界的真实融合。 再谈到人们在对电影的感知方面,在观看电影时,观众既沉湎于影片之中,又清醒地知道这是编造的物品,并非真实存在的世界。然而叙述“逼真”并巧妙的电影往往会削弱观影者的批判性警觉,使其完全进入睡眠状态,让“现实幻觉”彻底取代“现实印象”。于是,观众意识与银幕的距离就被排除,电影不再是对现实的表现,而成为对意识的模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自己意识的反映,他仿佛变为自身的观察者。这样电影所表现的就与现实生活有了更深程度上的融合。 总之,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是有着多重并且紧密关系的,影像世界与现实的关系是复杂的。例如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区别,重现与创造的区别等,都决定着它与现实世界的多重关系。并且影视艺术也不可能脱离了现实生活而单独存在、表现,所以它们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095062120王牧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