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四年级奥数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四年级奥数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第一讲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在日期的计算中发现和识别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能列式解答.

2.学会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能说明解答的基本依据.

3.感受简单的分析、推理等方法.

二、内容提要与方法点拨

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2.找准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周期,如1年有12个月,1周有7天,1小时是60分等.

三、例题选讲

例1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12年元旦是星期几?

解:从2008年元旦到2012年元旦这四年中,2008年是闰年,其余三年是平年.四年的天数加上2012年元旦这一天,共有

366+365×3+1=1462(天) (或365×4+1+1)

一共是1462÷7=208(周)……6(天)

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所以,2012年元旦是星期日.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算:

365÷7=52……1,平年有52周余1天,闰年就有52周余2天.

直接算出每一年的天数除以7的余数的和

2+1×3+1=6,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

有一类数学问题是围绕每月天数、日期数和星期几的天数等关系展开的.解答这类问题的焦点往往在它的余数上.

我们知道,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个月最少有28天,最多有31天,一个星期有7天.而

一个月的天数÷7 = 4……(余数),余数可以是0、1、2、3.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除法算式进一步弄清有关的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由上式知,一个月的星期几的个数最少有4个,最多有5个.

(2)当余数为0时,即这个月只有28天(平年的2月),那么,这个月所

有的星期几分别有4个.同时,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就是星期几

的前一天.例如,2月1日是星期二,2月28日就是星期一.

(3)当余数为1、2、3时,即这个月多于28天.多出了几天,就有几个星

期几是5个的,而且是连续的.例如,7月有31天,当7月1日是星期二时,7

月28日是星期一,7月29日、30日、31日就分别是星期二、三、四,则这个

月的星期二、三、四各有5个.

多出的几天及对应是星期几也可以放到月头考虑,在此不一一分述.

想一想:某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五,这个月有5个星期()和星期().

例2某年的3月份正好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那么这个月的1日是星期几?

有4个星期还多3天。这3天是连续的而

且不能是星期三和星期六,因此,也不可

能是在星期三和星期六之间的星期四和星

期五。这样,只能是星期一、星期二和星

期日。

即这3天按顺序是星期日、一、二(29日、30日、31日)。所以,三月一

日是星期日(如图)。

例3有一个月,星期四的天数比星期三多,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少,这个月的20日是星期几?

解:要求某月某日是星期几,一般可以由这个月的第一日或最后一日是星期

几推出.

由条件“星期四的天数比星期三多,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少”可知这个月

的星期三、星期日只有4个,而星期四、星期六都有5个.从而推知在星期四和

星期六之间的星期五也应有5个.这个月有31天,31÷7=4…3,而且1日是星期

四,31日是星期六.

再由1日是星期四知,8日、15日、22日也是星期四,得知20日就是星期二.或由31日是星期六,31-20-7=4,推算出20日是星期二(如图).

小结:解答本题有三个要点:

①通过分析先确定哪些星期几有4个,哪些星期几有5个,从而估算这个月的天数.

②把个数相同的星期几看成是按顺序连续的会比较简单.

③通常先确定第一天或最后一天是星期几,再推出所求的日期是星期几.

例4 某年4月份有30天,星期四的日期数的和是80,这年的5月1日是星期几?

解:先借助例2和例3的月历弄清“星期几的日期数的和”有什么特点.按列仔细观察发现,一个月的星期四可能有4个也可能有5个,不同月份的星期四的日期数会不相同,但相邻的两个日期数都相差7(公差是7).就是说,日期数的和的大小,不但与它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它的个数有关.

如果这个月只有4个星期四,那么,中间的两个日期数的和是80÷2=40,而40却不能分成相差7的两个日期数.所以,这个月的星期四不是4个而是5个.

如果这个月有5个星期四,那么,中间一天的日期数就是:80÷5=16.

而16+7×2=30,最后一个星期四是4月30日.所以,5月1日就是星期五(如下图).

如果把条件“星期四的日期数的和是80”改为“星期二的日期数的和是70”又怎样解答?

假设这个月有5个星期二,中间那个星期二的日期数就是:70÷5=12.

而12应比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的日期数

多14(7×2=14),但12<14,这与题意有

矛盾,所以,这个月只能有4个星期二.

这样,首尾两个星期二的日期数的和就是:

70÷2=35 Array应用它们的和差关系,最后一个星期二的

日期数是:

(35+7×3)÷2=28,即4月28日.

所以,5月1日就是星期五(如图).

例5北京时间9:00是同一天英国伦敦时间的1:00和日本东京时间的10:00;伦敦时间的19:00是同一天加拿大多伦多时间的14:00.那么,6月1日下午伦敦时间3:30,北京、东京、多伦多分别是哪一天的几时几分?

解:几个城市的时差先后顺序是:

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早10-9=1(小时);

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早9-1=8(小时);

伦敦时间比多伦多时间早19-14=5(小时).

6月1日下午伦敦时间3:30,即15:30,这时多伦多时间是同一天的10:

30,北京时间已是同一天的半夜23:30,东京时间是6月2日凌晨0:30.

四、巩固练习

1.在一年里连续两个月共有60日的是哪两个月?

2. 2008年3月2日是星期天,那么,再过20082008天是星期几?

3.北京时间13:00是同一天的巴黎时间6;00,巴黎时间13:00是同一天的纽约时间7;00.那么,北京时间3月29日的9:30是纽约哪一天的几时几分?

4. 二月份的某一天是星期天,有三批学生到王老师家,每批的人数不相等,没有单独一个人去的.三批人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这一天的日期数.那么,二月一日是星期几?

5.某年的四月有5个星期天,这个月的一日不是星期天,它是星期几?

6.已知2009年元旦是星期四,这一年有几个星期日?全年有几个月份全月有5个星期日?

7. 刘工程师出差一个星期没有去办公室,他回去办公室后一次撕下这7天的日历,这7天日期数的和是70,刘工程师出差的第一天是这个月的几号?回办公室的这天是几号?

8. 一间公司实施每周五天半工作制,休息时间定在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由于这间公司在所有法定节假日如元旦、国庆、春节等都不能放假,并且2008年1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这间公司这一年一共有多少个工作日?

9. 有一年的二月份有5个星期天,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10.在某一个月中,有三个星期天的日期是偶数号,那么这个月的28日是星期几?

11. 有一只每天快5分钟的表,现在将它的时间对准,这只表下次显示准确时间需要经过多少天?

五、拓展练习

(一)

☆1.1994年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一个有趣的数,它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都是一个自然数的平方(自乘的积),如1=1×1,9=3×3,4=2×2.那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起到2008年,符合这一条件的年份有那些?

☆2.小晶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2分钟.有一天晚上9点正,她对准了闹钟,并将第二天的响铃时间定在了6:40.那么,这个闹钟响铃的时间是标准时间的几点几分?

☆3.小李老师今年(2008年)不到30岁,他的出生年份数刚好等于今年的岁数,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练习参考答案与提示

一、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巩固练习

1.闰年的1、2月或2、3月.

2. 星期二.20082008÷7,余数是2.

3.北京时间3月29日9:30是前一天3月28日的纽约时间20:30.

4.星期五.二月份的天数少于30.当三批的人数是2、3、4、时,积是24才合要求.24日是星期天,24÷7=3…3,这样,2月1日是星期五.

5. 星期六.四月份有30天,30÷7=4…2,余数是2,这2天是星期六和星期天.

6. 366÷7=52……2,这一年有52个星期日.52÷12余数是4,全年有4个月份全月有5个星期日.

7. 70÷7=10,10-3=7,第一天是7号.回办公室当天是14号.

8. 286.5天.366÷7=52……2,5×52+26+0.5=286.5(天)

或5.5×52+0.5

9.星期二.二月份有29天才会有5个星期天,并且2月1日、29日都是星期天.从2月29日到6月1日共有1+31+30+31+1=94(天)

94÷7余3,所以“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二.

10.星期五.每个星期几的日期数总是奇、偶数间隔的,这个月有5个星期天,才可能有3个是偶数且最后一个星期天是偶数30日,所以28日是星期五.

11. 144天.当这只表快了12小时时,将再次显示准确时间.需要经过

60×12÷5=144(天).

拓展练习

1.1949,1991,1994,1999;

2.这个闹钟每走60分钟就慢2分钟,也就是说它走58分钟就相当于标准时间走60分钟.从头一天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6:40共经过

60×(12-9+6)+40=580(分)

闹钟走580分钟就相当于标准时间走

580÷58×60=600(分)=10(小时)

从晚上9点经过10小时,就是第二天早晨7时正.

3.因为他不到30岁,应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

如果他是199□年出生的,则有 2008-(1990+□)=1+9+9+□即 18-□=19+□,不合题意.

如果他是198□年出生的,则有 2008-(1980+□)=1+9+8+□即 28-□=18+□得□=5.所以他是1985年生,今年23岁.

三年级奥数时间问题

【知识要点】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所在的某一特定位置时的那一瞬间是时刻 (时刻是从中面看出来的);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之间经过的间隔是时间(时间是计算出来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等)。 【计算方法】采用24时计时法,终止时刻-起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单位换算】1小时=60分钟=3600秒 1分钟=60秒 【实践训练】 1.张莉对着镜子练习讲故事。开始时,她从镜子里看了一下钟,如图(1),结 束时她又从镜子里看了一下钟,如图(2),张莉对着镜子练习多少长时间? 2.百货商场的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晚上8时,营业时间为多少小时? 3. 同学们去看电影,路上要用去30分钟。他们早上8:50出发,什么时间才能到达? 4.冬冬家的闹钟,每小时慢2分钟。早上7:30冬冬把钟拨准,中午12点时,他家的闹钟指着几? 5. 一场足球比赛用了90分钟,下午6:2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6.小刚6:30起床,洗漱要用去15分钟,这时是几时几分?他要在7:10准时出发上学,吃饭的时间最多是多少分? 7. 一列火车上午8:05从上海开出,9:50到达杭州,从上海到杭州路上经过多长时间? 8. 姐姐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30秒,以同样的速度往上走到7楼,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 9. 小红家的钟3点钟时敲三下,从第一到第三下共经过12秒,时钟指向6时,从第一到第六下要经过多少秒?(时钟敲的时间忽略不计) 10. 时钟5时敲5下用时20秒。10时钟敲10下用时多少秒?40秒敲了多少下,是几时? 11. 时钟几时整就敲响几下,几时半就敲响一下。例如,1时整敲响一下,1时半敲响1下;2时整敲响2下,2时半敲响1下……照这样下去,时钟从1时整开始到6时整结束,共敲响多少下? 12.小丽的妈妈外出开会,一切家务活由小丽自己做。早晨起床整理被褥3分钟,刷牙洗脸2分钟,整理书包3分钟,扫地、擦桌子7分钟,洗米2分钟,煮粥15分钟,吃饭10分钟。小丽要做完这些事情,怎样安排最合理?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13.中午,妈妈做炒鸡蛋,要做的事和所花的时间是:敲蛋10秒,切葱20秒,

三年级奥数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 1 .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2 .如图,算出第20个图形是什么? ○△△□□□○△△□□□○△△…… 3 .“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2001个字是什么? 4 .把38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白旗?

5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 6 .2001年5月3日是星期四,5月20日是星期几? 7 .2001年8月1日是星期三,8月28日是星期几? 8 .2001年6月1日是星期五,9月1日是星期几? 9 .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0 .2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1 .100个2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2 .50个7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13 .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4 .一列数按“294736294736294……”排列,那么前4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5 .有一列数按“9453672945367294……”排列,那么前50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6 .有一列数“7231652316523165……”,请问从左起第2个数字到第25个数字之间(含第2个与第25个数字)所有数字的和是多少? 17 .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每两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1页是文字,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18 .校门口摆了一排花,每两盆菊花之间摆3盆月季,共摆了112盆花。如果第一盆花是菊花,那么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 19 .同学们做早操,36个同学排成一列,每两个女生中间是两个男生,第一个是女生,这列队伍中男生有多少人? 20.一个圆形花辅周围长30米,沿周围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两面黄旗。花辅周围共插了多少面黄旗?

四年级奥数第专题巧算加减法

第四讲加、减法的计算及巧算 四年级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在计算中,我们要巧妙利用数的某些特点进行速算与巧算,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其中的规律,做到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这一讲,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适当的技巧、方法,使计算简便化。 主要运算定律及性质: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综合运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可交换的性质 巩固练习: 937+115-37+85 1897+689+103 564-(387-136) 2345+911-111+655 ※选择“基准数”: 例题1、 701+697+703+704+696 = 700×5+(1-3+3+4-4) = 3500+1 = 3501 例题2、计算 (1)9+99+999+9999+99999 [例题解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 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解: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2)489+487+483+485+484+486+488

[例题解析]:认真观察这几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80接近并大于480,所以选480为基准数,然后用基准数乘以加数的个数,并且将少加的数加上,使和保持不变。 解:489+487+483+485+484+486+488 =480×7+(9+7+3+5+4+6+8) =3360+42 =3402 想一想:如果选490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 当几个加数比较接近时,可以选择一个数作基准数,然后用基准数乘以加数的个数,将“多加了的数减去,少加了的数加上”,使和保持不变。 习题1、98+99+100+101+102 习题2、72+66+75+63+69 习题3、995+996+997+998+999 例题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48+(152—127)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教程(一)巧算加减法

课题巧算加减法 在千姿百态的数学计算中,巧算是其最为艳丽的一朵奇葩,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技巧,了解题目的特点,善于运用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包括正用、逆用、连用)。实际计算时要敏于观察、善于思考,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易行,即巧算。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法定律及性质 2、善于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包括正用、逆用、连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法运算律 难点:把加法运算律沿用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尤其在含有括号的题目中。 教学过程 一、高斯计数的典故 高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抓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 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 长大后,高斯成为了德国最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高斯计数的公式 + = + + n Λ n +n + + )1 2 4 ( 3 1÷ 2 二、复习引入 1、填空 a + b = ___ + ___ (a + b) + c = ___ + (___ + ___) 2、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 + 18 = 18 + 76 37 + 45 = 35 + 47 31 + 67 + 19 =31 + 19 + 67 56 + 72 + 28 = 56 + (72 + 28) 24 + 42 + 76 + 58 = (24 + 76) + (42 + 58) 三、讲授新课 刚刚我们就四年级下册中讲述的加法运算律进行了回顾,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巧算加减法,那么我们可以预见,我们这些刚复习的运算规律在我们马上的学习中肯定会用到,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刚刚讲的全是加法的运算律,那到了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该如何灵活应用,这讲师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我们先做一道例题 例1、按四则运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完整word版)三年级奥数年月日(时钟问题)

思维拓展四:年月日问题 一、知识要点 (一)天数的计算方法:(1)数天数(2)用加减法计算。所求的天数经过不同的月份时,要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 (二)求某个月份中的一段时间的总天数方法:“尾日期-首日期+1” (三)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 (1)找出排列规律,确定排列周期。 (2)确定排列周期后,用总数除以周期。 ①如果没有余数,正好有整数个周期,那么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 ②如果有余数,即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结果为下一个周期的第n个。 二、典型例题 例【2】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12年元旦是星期几? 分析:从2008年元旦到2012年元旦这四年中,2008年是闰年,其余三年是平年.四年的天数加上2012年元旦这一天,共有 366+365×3+1=1462(天) 一共是1462÷7=208(周)……6(天) 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所以,2012年元旦是星期日.

注: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月最少有28天,最多有31天,是4个星期零3天(31÷7=4……3)。也就是说,一个月中无论是星期几,最少有4个,最多有5个。

例【6】镜子里的时间 前几天,我对着镜子整理衣服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镜子里闹钟的指针竟然与桌上闹钟的指针正好相反。我睁大眼睛看了好一会。之后,我拨弄着闹钟发现:当我把时间拨到了3时的时候,镜子里反射出的时间不是3时而是9时!我很好奇,又把时间拨到1时,发现镜子里的时间指向11时;然后把时间拨到3时30分,镜子里的时间是8时30分。我又这样反复试验,观察了好几次,惊喜的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 每次实际时间和镜子里的时间,相加都是12时! 【巩固】 (1)小亮要画一幅画,刚开始画时,他从镜子中看到钟面上的时刻是6时45分,当他画完时,看真正的时钟也是6时45分,小亮画画用了多长时间? (2)早上醒来,明明从镜子里看到钟面上的时刻是6:30.你知道钟面上的实际时刻是多少吗? 【练习】 1.在一年里连续两个月共有60日的是哪两个月? 2.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从明天开始,第32天是星期几? 3.昨天是9日,今天是星期三,29日是星期几

四年级奥数加减巧算训练题

四年级奥数加减巧算训练题 四年级奥林匹克数学讲《加减巧算》 姓名班级 你有什么好办法迅速算出结果吗? 02+799-298-979999+999+99+9 02+799-298-97375+283+225+17 37+487+ 32-372- 00-99-1-98-2-97-3-96-4 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 +2-3-4+5+6-7-8+9+10……+1990 四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第二讲《添加运算符号》姓名班级在下面各题中添上+、-、×、÷、,使等式成立。 345=103333=1 345=103333=1 345=103333=1 345=103333=1 =834568=8 在下面各题中添上+、-、×、÷、,使等式成立。 444=04444=14444=2

444=34444=44444=5 用8个8组成5个数,在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它们的和是1000。 8888888=1000 在两数中间加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4=103842=44 23=33○7○89=XX 在12个5之间添上+、-、×、÷,使下面算式成立。 55555555555=1000 在下面式子中适当的地方添上+、-号,使等式成立。 87654321=21 87654321=23 345678=1 345678=14 四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第三讲《算式谜》 姓名班级 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8□□7□□9□□4 ×□×□×□×□ 28891832536 在下面算式的□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4□□□2□59

四年级奥数:加减巧算训练题_题型归纳

四年级奥数:加减巧算训练题_题型归纳 1、你有什么好办法迅速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3)502+799-298-97 (4)375+283+225+17 (5)237+(163-28)(6)487+(213-92) (7)432-(154-68)(8)372-(54+72) (9)500-99-1-98-2-97-3-96-4 (10)1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11)1+2-3-4+5+6-7-8+9+10……+1990 2、在下面各题中添上+、-、×、÷、(),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10 3 3 3 3=1 3 4 5 6 8=8 4 4 4 4=0 4 4 4 4=1 4 4 4 4=2 4 4 4 4=3 4 4 4 4=4 4 4 4 4=5 3、用8个8组成5个数,在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它们的和是1000。 8 8 8 8 8 8 8 8 = 1000 4、在12个5之间添上+、-、×、÷,使下面算式成立。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 1000 5、在下面式子中适当的地方添上+、-号,使等式成立。 9 8 7 6 5 4 3 2 1 = 21 9 8 7 6 5 4 3 2 1 = 23 1 2 3 4 5 6 7 8 = 1 1 2 3 4 5 6 7 8 = 14 6、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 7、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8、7×7×7×7……×7 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50个“7” 9、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10、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每两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128页,而第一页是文字,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最佳安排)

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 姓名 _______________ 最佳安排 【知识与方法】 我们每天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时间,但是你知道时间有大学问吗?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地安排时间的方法,就叫做最佳安排。 小朋友在进行最佳安排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要做哪几件事:(2)做每件事需要的时间;(3)要弄清所做事的程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在学习、生产和工作中,只有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率。 一、安排时间问题: 例题1 明明家来客人了,明明要招待客人喝茶,他算了一下洗水壶要1分钟,烧开水要15分钟,洗茶壶要1分钟,洗茶杯要1分钟,拿茶叶要2分钟,为了使客人尽早喝到茶,小朋友们帮明明设计一下怎样安排使花的时间最少?最少几分钟? 思路点拨: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要同时去做,这样节省时间。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不能和烧开水同时进行;但烧开水的15分钟内可以同时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所以最少花16分钟。 合理安排时间总结:1、要做哪些工作? 2、做每件工作需要的时间? 3、弄清工作的顺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可以同时做? 模仿练习1: (1),刚刚早晨起来刷牙洗脸要3分钟,读书要8分钟,烧开水要12分钟,冲牛奶1分钟,吃早饭5分钟。刚刚应怎样合理安排?起床多少分钟就能上学了? (2),王阿姨要出门,出门之前她要完成以下几件事:整理房间5分钟,把衣服和水放入洗衣机要1分钟,洗衣服自动洗涤要12分钟,擦鞋要3分钟。怎样合理安排,王阿姨在多少分钟后就可以出发了?

二、烙饼问题 例题2 用一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同时放两个饼。烙一个饼每面要2分钟,那么烙三个饼最少要多少分钟? 2×3=6分钟 每面烙的时间相同的话,烙饼问题可总结: 饼个数×2=面总数,面总数÷一个锅能同时煎几面×一面时间=最快烙饼时间 如例2可写成:3×2=6个面,6÷2×2=6(分钟) 如果锅里能同时放的饼个数能整除饼个数,那就非常简单,如一锅里能同时放3个饼,每面烙2分钟,问3个饼能烙多少分钟? 模仿练习2: (1),烤面包的架子上一次最多放2个面包,烤一个面包每面要3分钟,那么烤五个面包最少要多少分钟? (2),用一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同时放两个饼。烙第一面需要2分钟,烙第二面需要1分钟。现在烙三个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三:安排先后问题: 例题3 甲、乙、丙三人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水瓶同时到达开水供应点打水,热水龙头只有1个,怎样安排他们打开水的次序,可使他们打热水所花的总时间(包括等候的时间)最少?(假如打满一瓶水需1分钟) 安排先后顺序总结:让时间少的先做,减少等待时间,就会让所有人的时间和用的最少。 模仿练习3: (1)、甲、乙、丙、丁四人各有一块麦地,他们同时用一台收割机进行收割,甲的麦地需要收割4小时,乙的麦地需要收割1小时,丙的麦地需要收割3小时,丁的麦地需要收割2小时。怎样安排四人的顺序,他们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三) 一、本讲知识概要 本讲,我们来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用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这些计算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巧算,而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题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特征,通过对已知数适当的分解和变形,找出数据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从而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二、典例解析·举一反三 例1:计算236×37×27 分析与解答:在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了常常要将因数和除数“凑整”,有时为了便于口算,还要将一些算式凑成特殊的数。例如,可以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236×37×27=236×(37×3×9) =236×(111×9) =236×999 =236×(1000-1) =236000-236 =235764 练习一 计算下面各题: 132×37×27 315×77×13 6666×6666 例2:计算333×334+999×222 分析与解答:表面上,这道题不能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但只要对数据作适当变形即可简算。 333×334+999×222 =333×334+333×(3×222)

=333×(334+666) =333×1000 =333000 练习二 计算下面各题: 9999×2222+3333×3334 37×18+27×42 46×28+24×63 例3:计算20012001×2002-20022002×2001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如果直接计算,显得比较麻烦。根据题中的数的特点,如果把20012001变形为2001×10001,把20022002变形为2002×10001,那么计算起来就非常方便。 20012001×2002-20022002×2001 =2001×10001×2002-2002×10001×2001 =0 练习三 计算下面各题: 1,192192×368-368368×192 2,19931993×1994-19941994×1993 3,9990999×3998-59975997×666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十一讲周期问题(一)(学生版)

第十一讲周期问题(一) 学习内容:基本周期问题 学习目标:1、明确几个周期问题的算法 2、周期不明显的问题,由给出的特征规律多写出一些,找到规律 3、记住一些简单常用的周期,如一周七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术,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解决有关周期性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循环周期. 分类: 1.图形中的周期问题; 2.数列中的周期问题; 3.年月日中的周期问题;

4. 一个数连乘几次的周期问题。 周期性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准变化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作为解题的依据;其次要确定解题的突破口。主要方法有观察法、逆推法、经验法等。主要问题有年月日、星期几问题等。 ⑴观察、逆推等方法找规律,找出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 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就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 一、图形中的周期问题 例1、小兔和小松鼠做游戏,他们把黑、白两色小球按下面的规律排列: ●●○●●○●●○… 你知道它们所排列的这些小球中,第90个是什么球?第100个又是什么球呢? 例2、★★○○○★★○○○★★○○○……这样的一排图形中第87个是什么图形? 例3、小倩有一串彩色珠子,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排列. ⑴第73颗是什么颜色的? ⑵第10颗黄珠子是从头起第几颗? ⑶第8颗红珠子与第11颗红珠子之间(不包括这两颗红珠子)共有几颗珠子?

四年级奥数(巧算加减法).docx

能动英语——小学四年级奥数(巧算加减法) 在千姿百态的数学计算百花园中饭,巧算是其最为艳丽的一朵奇葩,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关键在于掌 握运算技巧,了解题目的特点,善于运用运算定律与性质(包括正用、逆用、连用等)。实际计算时,要 敏于观察、善于思考,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易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巧算”。例 1:计算: ( 1)823 + 92 - 23(2) 823 -92 + 177 练习 1:计算: 937 + 115 - 37 + 85 例 2:计算: ( 1)999 + 999 × 999(2)9 + 99 + 999 + 9999 练习 2:计算: 19 + 199 + 1999 + 19 999 +199 999 例 3:计算: ( 1) 528 -( 196 + 328 )( 2)1308 - ( 308 -49 ) 练习 3:计算: 354 +(646 - 198)

例 4:计算: ( 1)( 4256 + 125 + 875) -256( 2) 847 - 578 + 398 - 222 练习 4:计算: 3842 - 1567 - 433 - 842 例 5:计算: ( 1) 701 + 697 + 703 + 704 + 696( 2) 72 + 66 + 75 + 63 + 69 提高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1) 69 + 18 + 31 + 82(2) 516 - 56 - 44 - 16(3) 713 -(513 - 229) (4) 2356 -(356 + 199)(5)378 + 475 + 99 - 675(6)537 -(543 -163) - 57 (7) 19 + 299 + 3999 + 49 999

三年级 时间问题奥数

三年级时间问题奥数 1、肖健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半分钟。有一天晚上8点整时,肖健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5点55分起床,于是他就将闹钟的铃定在了5点55分。这个闹钟将在标准时间的什么时刻响铃? 2 爷爷的老式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每隔66分重合一次。如果早晨8点将钟对准,到第二天早晨时针再次指示8点时,实际上是几点几分? 3 小明家有两个旧挂钟,一个每天快20分,一个每天慢30分。现在将这两个旧挂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它们至少要经过多少天才能再次同时显示标准时间?

4 一个快钟每时比标准时间快1分,一个慢钟每时比标准时间慢2分。若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结果在24时内,快钟显示9点整时,慢钟恰好显示8点整。此时的标准时间是多少?何时将两个钟同时调准的? 5 某科学家设计了一只怪钟,这只怪钟每昼夜10时,每小时100分钟(见右图)。当这只钟显示5点整时,实际上是中午12点整。当这只钟显示3点75分时,实际上是什么时间?实际时间下午5点24分时,这只钟显示什么时间? 6 李叔叔下午要到工厂上3点的班,他估计快到上班的时间了,就到屋里去看钟,可是钟停在了12点10分。他赶快给钟上足发条,匆忙中忘了对表就上班去了,到工厂一看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回到家一看,钟才9点钟。如果李叔叔上、下班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长时间?

7.钟敏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2分钟。星期天早晨7点整时,钟敏对准了闹钟,然后定上铃,想让闹钟在11点30分闹铃,提醒她帮助妈妈做饭。钟敏应当将闹钟的铃定在几点几分上? 8小明晚上8点将手表对准,到第二天下午4点发现手表慢了3分钟。小明的手表一天慢几分几秒? 9.有一个钟每小时快15秒,它在7月1日中午12点时准确,下一次准确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10.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现有一块每小时慢20秒的表,用这块表计时,测得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九周 周期问题-精华版

第九周周期问题 专题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1 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2个红的、后1个白的、再3个黑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32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 从上图可以看出,珠子是按“两红一白三黑”的规律重复排列,即6个珠子为一周期。32÷6=5(组)……2(个),32个珠子中含有5个周期多2个,所以第32个珠子就是重复5个周期后的第2个珠子,应为红色。 练习一 1,如图,算出第20个图形是什么? ○△△□□□○△△□□□○△△…… 2,“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2001个字是什么? 3,把38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白旗? ......

例题2 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 思路导航:我们知道,每星期有7天,也就是说以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从10月1日到10月25日经过25-1=24天,24÷7=3(星期)……3(天),说明24天中包括3个星期还多3天。所以从10月1日开始过3个星期,最后一天还是星期一,从这最后一天起再过3天就应是星期四。 练习二 1,2001年5月3日是星期四,5月20日是星期几? 2,2001年8月1日是星期三,8月28日是星期几? 3,2001年6月1日是星期五,9月1日是星期几?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 一、加法: 1.利用加法交换律 例如:254+158+246 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2.利用加法结合律 例如:365+458+242 我们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3.拆分加数 例如:568+203 我们发现203距离200较近,于是将203拆分成200+3,算式变成568+200+3。 例如:289+198 我们发现198距离200较近,于是将198改写成200-2,算是变成289+200-2。 二、减法: 1.交换减数位置: 例如:452-269-152 我们发现452-152能得整百数,于是交换减数位置,算式变成452-152-269。 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 例如:562-236-164 我们发现两个减数236与164的和能凑成整百,于是算式变成562-(236+164),注意括号里要变成两数相加。 2.拆分减数: 例如:313-102 我们发现减数102距离100较近,可以拆分成100+2,但是在减法算式里要变成 313-100-2。

例如:521-298 我们发现减数298距离300较近,可以拆分成300-2,但是注意在减法算式里要变成521-300+2。 三、加减混合: 1.加减换位: 例如:526—257+274 可以将算式改为526+274—257。 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分别减去这两个数: 例如:568—(254+168) 我们可以打开括号,注意括号里的加号在打开括号后要变成减号,于是算式变成568—254—168,然后调整减数位置,因为568先减去168可以凑成整百数,于是算式变成568—168—254。 2、综合运用: 例如:57+68—57+68 很多同学盲目地写成(57+68)—(57+68)是错误的,我们发现第二个57前面是减号,可以和第一个57合并成57—57,而第二个68前面是加号,只能和第一个68合并成 68+68,所以算式应变成 (57—57)+(68+68)。 例如:628—(254+128+146) 有些时候我们在同一道题中运用多种方法,总之一个原则,但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运算更加简便。如上题,我们发现628先减去括号里的128比较简便,余下两个数254与146恰好相加是整百,于是算式变为(628—128)—(254+146)。

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加法的简便计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999+322+99 486+198 546+695 398+124 549+301 728+4052 637+2989 三、减法的简便计算 635-99 486-197 782-498 1000-696 684-201 752-403 480-301 1000-505 527-145-55 496-172-228 375-168-75 402-192-18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467+92-267 654+138-157-43 451-(251+130)865-(165+320)(678+249)-(158+149)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64+75-36 345+197+658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672-36+64 36+64-36+64 564-298 564+298 382+165+35-82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568-(68+178) 155+256+45-98 514+189-214 369-256+156 700-201 1000-821 512+(373—212)228+(72+189)409-(230-91)897-72-28 897-72+28 四、应用题。 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台?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书共有326页,小明第一天看了65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黄山旅游景区周末上午迎来1398名中国游客,457名外国游客,中午离开了257名中国游客、198名外国游客,景区里还剩下多少游客? 五、列式计算 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2、2727除以9的商与36和43的积相差多少? 3、3与9的差除336与474的和,商是多少?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三年级奥数第9讲周期问题

三年级思维训练 第9 讲:周期问题 专题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十二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有七天等等。像这种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简单的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们先要仔细审题,找出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求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1、有一列数5、6、2、4、5、6、2、4、?? (1)第129 个数是多少? (2)这129 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习题一、1、有一列数1、4、2、8、5、7、1、4、2、8、5、7、 (1)第58 个数是多少? (2)这58 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2、小青把积存下来的游戏币按先四个1元、再三个2 元、最后两个5元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排列 (1)第111 个游戏币的面值是多少? (2)这111 个游戏币的面值之和是多少? 3、河岸上种了100 棵桃树,第一棵是蟠桃树,在后面两棵是水蜜桃树,在后面三棵是大青桃树,接下来总是按一棵蟠桃树,两棵水蜜桃树,三棵大青桃树这样的规律种下去。第100 棵是哪种桃树?三种桃树各有多少棵? 例题2、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12 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每年。例如,第一年如果是鼠年,第二年就是牛年,第三年就是虎年。如果公元1 年是鸡年,那么公元2001 年是什么年?

三年级思维训练 习题二、 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 12 种动物轮流代表每 年。 1、如果公元 3 年是猪年,那么公元 2000 年是什么年? 3、公元 2001年是蛇年,公元 2 年是什么年? 例题 3、 上表中每一列的两个符号组成 1 组,如第一组“ A 万”第 2组“ B 事”??第 20组是什么? 习题三、 1、 上表中每一列两个符号为一组,如第一组为“ a1”第二组为“ b2”??第 25 组是什么? 2、有同样大小的红珠、白珠、黑珠共 120 颗,按先 3 颗红珠后 2 颗白珠再 1 颗黑珠排列。问: (1)白珠共有多少颗? (2)第 68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3、课外活动课上,有四个同学在进行报数游戏,他们围城一圈,甲报“ 丁报“ 4”,每个人报的数总是比前一个人多 1,45 是谁报的? 123呢? 2、如果公元 6 年是虎年,那么公元 21 世纪的第一个虎年是哪一年? 1”,乙报“2”,丙报“3”,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

四年级奥数速算、巧算方法及习题 知识集锦 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 ①乘法交换律:a b b a ?=? ②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③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由此可以推出:)(c b a c a b a +?=?+? c b c a c b a ?-?=?-)( ④除法的性质:)(c b a b c a c b a ?÷=÷÷=÷÷ 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得10、100、1000……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题集合 例1 计算:)1(12564525???; )2(11716556÷÷?. 练习1 计算:)1(1259625??; )2(11111111119999977777÷÷?. 例2 计算:)1(81254000÷÷; )2(3334333322229999?+?. 练习2 计算:)1(852********÷÷÷÷; )2(3711111799999?+?. 例3 计算:737820730218?+?. 练习3 计算:482750480375?-?.

例4 不用计算结果,请你指出下面哪道题得数大. 458452? 457453? 练习4不用计算结果,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1234554321?=A 1234454322?=B 例5 求)65()54()43()32(1÷÷÷÷÷÷÷÷的值. 练习5 求)3516()1611()117(5÷÷÷÷÷÷的值.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没有反映出简便运算的是( ). (A )42000020002002019999199919919-+++=+++ (B ))654(45006544500÷÷=?÷ (C )481251920481252408÷?=÷?? (D ))25542(100002554210000???÷=÷÷÷÷ 二、简算下列各题. 2、)9025(4500?÷; 3、1812518000÷÷; 4、5335613542?-?+?; 5、16)12599125(?+?;

三年级奥数第十讲__简单的行程问题

三年级数学提升班 学生姓名: 第十讲:简单的行程问题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奥古斯特·罗丹知识纵横 行程问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过桥等,这类问题思维灵活性大,辐射面广,但依据都只有一个,必须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三个量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出来: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例题求解 【例1】甲、乙二人同地同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走7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开始走,甲追上乙需要几小时? 【例2】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2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30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例3】小伟和小明从学校到电影院看电影,小伟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影院走去,5分钟后,小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向影院走去,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影院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4】小聪和小刚从学校到相距2400米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小聪每分钟行60米,他出发8分钟后,小刚才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电影院,小刚每分钟行多少米?

【例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候,一列火车以每小时行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6】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行60米,问全车通过450米长的大桥,需要行多少时间? 学力训练 1.一架飞机每分钟行18千米,一天从机场起飞,航行半小时到达A地执行救灾任务,机场与A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早晨8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下午1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 3.一天小红到学校参加合唱,每分钟行50米,行了2分钟后发现歌谱未带,转身回家去拿,前后一共用了20分钟才到学校,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4.良马每天行120千米,劣马每天行75千米,劣马先行12天,良马几天可以追上劣马?

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四年級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練習題 一、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字母表示為: 加法結合律:。字母表示為: 一個數連續減兩個數,可以先算兩個減數の和,再相減。字母表示為: 如果小括弧前面前面是減號,去掉小括弧,要改變括弧裏の運算符號。字母表示為: 二、加法の簡便計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999+322+99 486+198 546+695 398+124 549+301 728+4052 637+2989 三、減法の簡便計算 635-99 486-197 782-498 1000-696 684-201 752-403 480-301 1000-505 527-145-55 496-172-228 375-168-75 402-192-18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467+92-267 654+138-157-43 451-(251+130)865-(165+320)(678+249)-(158+149) 四、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325-64+75-36 345+197+658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672-36+64 36+64-36+64 564-298 564+298 382+165+35-82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568-(68+178) 155+256+45-98 514+189-214 369-256+156 700-201 1000-821 512+(373—212)228+(72+189)409-(230-91)897-72-28 897-72+28 四、應用題。 1、雄城商場1—4季度分別售出冰箱269臺、67臺、331臺和233臺。雄城商場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臺? 2、第三小組六個隊員の身高分別是128釐米、136釐米、140釐米、132釐米、124釐米、127釐米。他們の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書共有326頁,小明第一天看了65頁,第二天看了35頁,還剩多少頁沒有看? 4、黃山旅遊景區週末上午迎來1398名中國遊客,457名外國遊客,中午離開了257名中國遊客、198名外國遊客,景區裏還剩下多少遊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