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论 教案
骨折概论1PPT教案

第3页/共69页
什么是骨折?
通过以下示例的两两对比,得出结论。
第4页/共69页
正 常 肩 关 节 、 肱 骨 平 片
第5页/共69页
肱 骨 干 骨 折
第6页/共69页
正 常 膝 关 节 平 片
第7页/共69页
股 骨 干 骨 折
第8页/共69页
试指出异常?
第9页/共69页
一、骨折的定义
(1)青枝骨折
(2)裂纹骨折
第24页/共69页
三、 分 类
(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
2、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
(1)横形骨折 (2)斜形骨折 (3)螺旋形骨折 (4)粉碎性骨折
第25页/共69页
三、 分 类
(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
2、完全骨折 (5)嵌插骨折 (6)压缩骨折 (7)骨骺分离
第67页/共69页
第68页/共6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9页/共69页
可以没有明显全身表现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加快
感染、休克
1.全身表现
第40页/共69页
四、临 床 表 现
疼痛
畸形
2.局部表现
肿胀
骨擦音
功能障碍
异常活动
第41页/共69页
3.影像学检查
X线拍片机
高频移动式C 型臂X线机
第42页/共69页
Phlips64排 螺旋CT
Phlips3.0T 磁共振
第43页/共69页
复杂骨 折借助 CT行3D 重建图 像 第44页/共69页
五、骨折的并发症
第45页/共69页
早期
外伤性休 克
感染 内脏损伤 重要血管 损伤 缺血性肌 挛缩 脊髓损伤 周围神经 损伤
骨折概念 教案

骨折概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
- 了解骨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掌握骨折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 熟悉骨折的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
- 研究骨折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
二、教学内容
2.1 骨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骨折的定义
- 骨折的基本概念
- 骨折与骨折不连续性的关系
2.2 骨折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 骨折的分类方法
- 骨折的常见类型及其特征
- 不同骨折类型的处理和治疗
2.3 骨折的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
- 骨折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 骨折的特殊症状及其识别方法
- 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2.4 骨折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 骨折的基本处理原则
- 骨折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步骤
- 骨折的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理技巧
三、教学方法
-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活动- 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的教学环节
四、教学评价
-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验和问答
- 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演示
- 学生参与度和教学反馈的评估
五、教学资源
- 骨折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图表
- 骨折模型和急救训练器材
-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设备
六、教学计划
- 第一课时:骨折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第二课时:骨折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 第三课时:骨折的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
- 第四课时:骨折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
七、教学参考
- 骨科学教程
- 骨折处理与急救手册
- 骨折处理与康复研究指南
八、教学执行
- 教师根据教案内容进行教学准备和组织
-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研究和参与教学活动
- 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法进行。
骨科教案第六十二章骨折概论

教案首页第次课授课时间:课程名称外科学. 骨科年级专业、层次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大班理论课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骨折概论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外科学(第六版)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牢记骨折基本概念和定义。
要求:掌握骨折定义、骨折成因、分类、移位及临床表现;掌握骨折并发症愈合过程,骨折急救复位固定。
熟悉骨折愈合标准,影响骨折愈合因素、多位标准。
了解骨折?具体方法,小夹板及石膏绷带固定。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一、骨折的定义、骨折成因、分类、骨折的移位及临床表现X线征(1学时)二、骨折的早期、晚期并发症,骨折愈合过程,影响愈合因素。
(1学时)三、骨折的急救、治疗原则。
(2学时)四、多媒体、板书等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骨折定义、成因、分类;骨折的临床表现、骨折的治疗原则。
难点:骨折移位方式、移位因素,骨折并发症愈合过程、分析治疗原则,复位方法及因素方法。
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骨折概论一、骨折定义骨的完整性破坏和连续性中断称之。
二、骨折的成因:创伤性:各种暴力所致;病理性:骨病炎症、TB肿瘤、骨疏松三、骨折分类:按不同性质类型程度分类四、骨折移位:方式、因素(图示)五、临床表现:重点化特殊性(局部体征)六、骨折的并发症,并发症的临床意义七、骨折愈合过程:三大过程归纳为图表八、影响骨折愈合因素:分述三大因素九、骨折的急救急救的目的和方法十、骨折治疗原则(三大原则)骨折的复位手法及手术复位的特征、方法和步骤骨折的固定外固定及内固定的材料方法介绍十一、骨折非正常愈合的概念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
2分钟引入微骨折概念,强化定义。
8分钟引入骨质疏松概念。
10分钟示范12种类型骨折(图)10分钟互作比较,加深记忆。
10分钟强调X线检查必要性、重要性。
20分钟并发症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10分钟简明扼要方便记忆。
10分钟以局部为重点10分钟举例各种现场急救的应急措施。
临床医学-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骨折概论教案及说课稿

教案标题: 骨折概论学时:理论2学时授课人:2011-11-25动与时间动与时间动与时间动与时间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骨折概论。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展开说课,重点分析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选的是人民卫士出版社第七版外科学第六十一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人体解剖学与外科总论内容,已经掌握了骨折治疗的基本解剖学基础和外科基本处理原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外科总论基础上对骨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进一步深化,可以说占据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提纲挈领的地位。
我们今后需要学习的骨折各论内容都是围绕本节课展开的2.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2.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与专有体征。
3.掌握骨折的急救与治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阅读辅助检查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将其他行业与骨科学结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重点,难点以与确定依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专有体征。
骨折的急救与治疗方法。
难点:骨折的分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二、我简要说一下学情,正如前面所述,学生经过解剖和外科总论的学习,已存在初步的认知框架,但是对骨外科学来说还比较陌生,如何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顺利过渡也是本节课的责任。
三、说教法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教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幼儿园安全教育骨折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骨折的基本概念,知道骨折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2. 技能目标:学会在发生骨折时进行简单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骨折的基本概念、骨折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难点:骨折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骨折的相关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二)讲授新课1. 骨折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骨折的定义,即骨头的断裂。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骨折。
2. 骨折的常见原因(1)跌倒:在日常生活中,跌倒是最常见的导致骨折的原因。
例如,从高处跌落、楼梯上滑倒等。
(2)碰撞:在户外活动中,碰撞也是导致骨折的原因之一。
例如,与同伴碰撞、与物体碰撞等。
(3)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不当的动作和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骨折。
3. 骨折的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骨折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改善环境:确保活动场所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3)正确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过度用力。
(4)学会自救和互救:在发生骨折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救和互救。
4. 骨折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1)自救方法:在发生骨折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伤害。
如疼痛剧烈,可用冰块敷在受伤部位,减轻疼痛。
(2)互救方法:在发现同伴骨折时,应立即呼叫成人,同时用柔软的物品固定受伤部位,避免移动。
(三)巩固练习1. 教师提问:如果遇到骨折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2.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骨折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幼儿在自救和互救方面的能力,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骨折概论黄江教案

球囊关节 枢轴关节
鞍状关节
绞链
椭圆 平面
谢谢聆听!
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4~8周)
• 膜内化骨 • 软骨内化骨 • X线片上骨折线模糊,已能抵抗肌肉
应力,称临床愈合
3.骨痂改造塑型期(约需8~12周)
• 骨小梁重新排列、骨旳正常构造恢复 • 骨折线完全消失,达解剖愈合
4.影响骨折愈合旳原因
• 全身原因
年龄 健康情况
• 骨折部位旳血供
骨折旳类型和数量 软组织损伤程度 软组织嵌入 感染
关节暂不活动 • 可结合CPM
(2)中期阶段
• 骨折2周后来,骨折处已经有纤维连接 • 目旳:预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 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
(3)晚期阶段
•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原则 • 目旳:恢复正常功能 • 锻练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
骨折临床愈合原则
• 1、 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 2 、骨折处无反常活动。 • 3 、 X线片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经
• 复位后需检验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 ,抚摩骨折处旳轮廓,与健侧对比,并 测量患肢旳长度,即可了解复位后旳大 约情况。
• X线透视或摄片检验,可进一步正确肯 定复位旳情况。
(2)连续牵引复位
• 牵引可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 • 皮肤牵引 • 用宽胶布两条贴于骨折远端肢体两侧皮肤,连
接分开板,系以重量,经过滑车进行牵引。牵 引重量不能超出2~3公斤,最佳在两三天内逐 渐加量,皮肤牵引极难维持超出3~4周。牵引 期间要经常检验,以免滑脱,影响牵引。 • 此法合用于(4~ 5岁下列旳幼儿),小朋友及 老年肌肉软弱,骨折无移位者。
• 肢体长时间固定 • 关节周围粘连,关节囊和肌肉挛缩 • 严重者尚可发生Sudeck’s骨萎缩 • 主动功能锻练是防治最有效旳措施
骨折概述 教案

骨折概述教案目标介绍骨折的概念、主要类型、原因与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案例和练。
教学内容1. 骨折的概念和定义- 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折断的病症,常见于外伤或骨质疏松等情况。
- 骨折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两种类型。
2. 骨折的主要类型- 简单骨折:骨折线只有一条,未与周围组织相连。
- 斜骨折:骨折线倾斜,有时呈锯齿状。
- 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碎片状,常见于高能外伤。
- 螺旋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常见于旋喙锤类似外伤。
3. 骨折的原因- 外伤:如跌倒、摔伤、交通事故等。
- 骨质疏松:由于骨骼密度减少,容易发生骨折。
4. 骨折的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安全:避免高空坠落、摔倒等危险行为。
- 加强骨骼健康: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
5. 相关案例和练- 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实际应用。
- 提供练题,帮助学生加深对骨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骨折的概念和定义。
- 辨认骨折的主要类型。
- 了解骨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 熟悉真实案例,提高应用骨折知识的能力。
教学资源- PowerPoint 幻灯片- 真实案例材料- 练题和答案教学评估-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练题成绩和答案回答情况- 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能力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预计需要1小时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概述骨折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 讲解骨折的主要类型(10分钟)- 探讨骨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5分钟)- 分析真实案例并进行讨论(15分钟)- 进行练题和答案讲解(10分钟)参考资料- 骨折常识手册,卫生部出版社- 骨科学教程,第二版- 骨科学期刊,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以上是本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编写人:(你的名字)------编写日期:(当前日期)---。
初中骨折健康课教案

初中骨折健康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骨折的基本概念、原因和类型。
2. 让学生掌握骨折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3. 让学生了解骨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骨折的基本概念、原因和类型。
2. 骨折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3. 骨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骨折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2. 骨折的预防和康复锻炼。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图片。
2. 骨折知识问答卡片。
3. 骨折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骨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骨折吗?骨折有哪些原因和类型?”二、骨折的基本概念、原因和类型(10分钟)1. 讲解骨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骨折是指骨骼的断裂或损伤。
2. 介绍骨折的原因,如外力撞击、扭伤、劳累等。
3. 讲解骨折的类型,如裂纹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三、骨折的常见症状和表现(5分钟)1. 讲解骨折的常见症状,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等。
2. 让学生了解骨折的表现,如局部肿胀、肤色变紫、骨头突出等。
四、骨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0分钟)1. 讲解骨折的预防方法,如加强锻炼、注意营养、避免受伤等。
2. 介绍骨折的处理方法,如固定、冰敷、抬高伤肢等。
3. 演示骨折的急救包扎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五、案例分析(5分钟)1. 提供几个骨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预防骨折的措施。
六、骨折的康复锻炼(5分钟)1. 讲解骨折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康复锻炼对恢复健康的作用。
2. 介绍骨折康复锻炼的方法,如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功能训练等。
七、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进行骨折知识问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参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骨折临时固定temporary immobilization of the fractured limbs by various ways
4.迅速送医院rapid transportation to the nearby hospital
骨折的治疗原则
复位(手法复位、切开复位)的指针、固定(外固定、内固定)、康复治疗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分度、术前检查与准备、清创时间、清创要点
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分度及处理原则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处理
定义及处理原则。
总结
骨折定义、成因、分类意义、临床表现、骨折并发症、治疗原则。
病例分析
幻灯、板书5分钟
骨折病人如何急救处理,进一步治疗原则是什么?
骨折的早期,晚期并发症有哪些?
下次课
预习要点
上肢骨、关节损伤的种类,上肢骨、关节的解剖。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研室审阅意见:
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影响骨折愈合因素Factors that influence union of fracture
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治疗方法的影响
骨折治疗Treatment of fracture
First aid急救:
1.抢救生命Save lives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骨折类型
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
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
不完全骨折Incomplete fracture
完全骨折Complete fracture
稳定性骨折Stable fracture
不稳定性骨折Unstable fracture
骨折移位类型的意义Significance of fracture displacement
成角、侧方、短缩、分离、旋转
骨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骨折的全身表现,局部表现;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普通射线、CT、MRI检查的用途。
骨折的并发症及原因、诊断
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
骨折的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的过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持续的和渐进的,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和骨痂改造期。
1.骨折定义、骨折原因
2.骨折分类
3.骨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4.骨折并发症
5.骨折愈合的过程及标准
6.骨折治疗原则
7.骨折的急救处理
8.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处理原则
复习பைடு நூலகம்考题、作业题
骨折的定义、类型、分类的意义
骨折的并发症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病例分析:骨折的成因、分类、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昆明医学院教案
教学部门:第一临床医学院教研室:外科学教师姓名:李溪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外科学
年级
专业
临床
授课教师
李溪
职称
讲师
课型(大、小)
理论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骨折概论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
《外科学》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实用骨科学》胥少汀主编.军医出版社2005年第3版
结构条理,逻辑清晰,思路明确,讲解内容图文并茂,在多媒体图片或挂图、模型等教具的直观视觉感受下,通过精简,严谨的文字讲解,使同学能够在深入浅出中掌握知识,并通过各种图片及视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骨折定义Definition of fracture
四肢及躯干骨的解剖特点解剖概要;骨折的定义,成因。
幻灯10分钟
幻灯图片示教10分钟
幻灯图片模拟体查20分钟
幻灯图片15分钟
幻灯板书提问讨论互动15分钟
幻灯图片肢体示教10分钟
幻灯板书模拟体查10分钟
提问互动8分钟
注: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小结
通过讲解骨质的解剖学特点,分析不同部位可能的骨折脱位类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不同部位骨折脱位的特点及相应的临床意义,从而掌握下肢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其间融合复习骨折概论的知识点。
难点:初步接触骨折,解剖较复杂、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受力点分析抽象,需要结合显而易见的解剖特征及力学特征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
骨折理论知识和相关解剖知识详细讲授与鼓励自学相结合。
骨折并发症结合临床病例讲解。
电脑幻灯片讲解、板书(解剖图)、简单的骨折影像学检查。
骨折急救的模拟实际操作。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骨折定义、骨折成因、骨折分类、骨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骨折并发症、骨折愈合的过程及标准、骨折治疗原则、骨折的急救处理。
二、熟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开放性骨折的处理,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的处理。
三、了解骨折愈合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有初步认识。掌握骨折的并发症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发症有时候比骨折本身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能够正确快速的处理急诊骨折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