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Ⅰ教案--第6课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Ⅰ教案--第6课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Ⅰ教案--第6课

第6课教案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中级二册教材) 教学内容: 1、“复杂”、“快人快语”、“打抱不平”、“耿直”、“沉默”、“得罪”“遭”7个生词以及它们的用法。 2、通过大声朗读以及问题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掌握“一……就……”的用法,能够灵活运用。 4、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沉默是金”、“打抱不平”等俗语的背后深意。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定的常用汉语词汇,掌握“复杂”、“耿直”、“遭”这几个生词的用法和意义。 2、操练语法点“一……就……”,了解其不同用法,并能熟练运用于社会交际生活中。提高日常的交际能力水平。

3、通过俗语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比较目的语的文化因素与学生母语的文化因素的差异。 教学重点: 1、“复杂”、“耿直”、“遭”这几个生词的用法和意义。 2、“一·····就……”的两个用法 教学难点: 1、生词的运用,特别是个别生词的使用情况分多种。 2、生词词性的掌握,特别是个别生词不止止一种词性。 3、俗语的意义及运用。 4、反义词和近义词的掌握。 教学方法: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感知文章,对难理解处进行简单的讲解,力求掌握文章大意。3.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提问并小范围讨论,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课时安排: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2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大家上午好) 2、检查出席情况。(我们先点一下到) 二、复习旧课:(14分钟) 1、听写生词老师有目的地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听写(写在黑 板的左边),其他人写在练习本上。每个词说两遍。师生共同改正写错的汉字。及时表扬鼓励写得好的或进步大的学生。(5分钟)姑娘翻译前年给 蛋糕访问照相是……的 2.快速问答(老师问学生答,复习语法“是…的”句型和介词“给”) (5分钟) (1)安娜是什么时候儿来北京的? (2)她是哪年毕业回国的? (3)安娜是一个人来北京的吗? (4)安娜他们是从哪儿去敦煌的?他们是怎么去的? (5)安娜的那张相片是在哪儿照的? (6)玲玲给安娜买了什么? (7)安娜给张正生看了什么? (转入实景问答)

(完整版)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一课《山谷的起点》

中级阅读1 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篇章内容理解 (二)认识人生哲理小文章的写法,抓住重点关键句子。 二、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文化知识点:人生的哲理,亲情等: 1,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2,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适应,就能发出美丽的光;不能适应,就加快了死亡的脚步。 3,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永远是不变的。 4,自行车文化的含义。 阅读技能训练 一、细读文章一《山谷的起点》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二、通读文章二《活珍珠》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三、通读文章三《换了一个位置》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四、略读文章四《自行车文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查读文章五实用阅读《怎么去八达岭长城》使用、查找信息。 授课目标: 阅读课的基本任务:强调理解能力,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 课程要求: 能够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有选择性地看,并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有些文章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细读),有些文章需要从头到位快速阅读(通读),有些文章只需要快速看懂大意(略读),还有些文章只要查到需要的信息即可(查读)。 考核方法: 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 三、导入新课 文章一《《山谷的起点》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提问导入:对学生逐个提问 你爬过山吗?山谷和山顶你更喜欢哪里?当你站在山谷,而别人都站在山顶

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谷的起点》,这是什么意思? 二. 通读课文 1.给学生大约10分钟,读课文,之后,梳理文章结构: 人生哲理性的文章,通常会在开头用故事带入,使用比喻的手法提出文章主题,最后一段通常都是阐述深刻道理。引导其注意抓文章结构,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大概。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问题 第三部分阐述哲理 3.回答练习一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提问方式引出重点难点词语,解释词语意思:学生自主造句增强理解 烦恼:(fán nǎo) Worry心情不高兴,不愉快。 蹲:(dūn ) squat 退步:(fall behind)落后。 鼓励:( encourage) 激发;勉励。也指指振作精神。 起点( starting point) 开始的地点或时间。 向……表示感谢/歉意/祝贺 之所以……,是因为…… 三. 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考试比喻成爬山? 作者给了母亲什么建议?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解释这句话: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因为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人生的哲理——道理,即: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生活中这样的哲理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思考。 (五)学生课堂任务与活动: 分组讨论,如何从山谷的起点开始从失败走向成功?(大约10分钟) 文章二《活珍珠》通读

(外国人学汉语)中级汉语听说 第一课演示教学

中级汉语听说 第一课 他是什么样子? 一、《新朋友》 这位戴眼镜、穿西服的叫王强,在人民大学中文系念二年级。他呀,整天就知道看书,不爱护眼睛,成了个大近视。 我是王强的妹妹,名字叫王兰,今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喜欢当老师,整天跟学生们在一起,多有意思啊! 那个浓眉大眼,背着旅行包的小伙子叫刘志坚,是王强的高中同学。他们俩学习都不错。可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刘志坚没去考大学,成了个待业青年,因为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旅行家,眼下,他正准备骑车去全国旅游呢。 我是志坚的姐姐,叫刘佳,是个医务工作者,在北京的一所大医院里当护士。我的主要工作是给病人打针、吃药。我也是高中文化程度,但我希望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1、王强在哪里读书? 2、“他就知道看书”的意思是: 。 A 他知道怎么看书。 B 他不知道怎么看书。 C 他只看书,不干别的。 3、刘志坚为什么没去上大学?他有什么打算? 4、他们四人是什么关系? 5、刘佳在医院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二、介绍某人的简单情况。 例:我有一个外国朋友,她叫安娜,二十岁左右。长得很漂亮,瓜gu ā子z ǐ 脸,大眼睛,头发是金黄色的,身材也很苗mi áo 条ti áo 。她喜欢穿红色的连衣裙,白色的皮凉鞋。她以前是个中学老师,现在是北京语y ǔ言y án 文化大学的留学生。她是刚从美国来的,我们是在食堂吃饭时认识的。

阅读以下表格。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包括外表特征和工作。 三、《启事》(1)三月十五号下午,在天安门广场,走丢了一个叫毛毛的小男孩。毛毛今年六岁,身高一米左右,圆脸,大眼睛,左耳下边有一颗小黑痣。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上海话。穿一身咖啡色衣服,白色的童鞋。有知道小孩下落的,请跟长城饭店521房间的王新联系。必有重谢。 1、这个启事是商品广告、征婚启事、寻人启事、人物介绍中的哪一种? 2、人物有什么特征(长相、口音、衣服等)? 3、联系人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快乐汉语》教案设计

《快乐汉语》第二册第四课 我的房间 课题:《我的房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3课时,45分钟 教具:字卡,句卡,白纸,彩笔。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标:一、教授学生房间里表达家具的汉语;二、引导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的房间;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一、教授学生生词的正确发音,书写笔顺。 二、教授学生本课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体会句子断 句。 教学难点预测及处理: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汉语句子介绍自己的房间。(先带领学生跟读和介绍房间有关的句子,然后 教师做示范,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介绍。) 教学方法:讲读法、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小组表演法、借用道具法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查询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启发式导入新课;

2、图片展示法教授生词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1、启发式导入新课: T:同学们上午好!欢迎你们再一次来到我们的汉语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我的房间》。在老师讲这篇课文之前,我想请几位同学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她)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S:(同学发言) (把学生使用过的与课本相关的词语记录下来) T: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空房子”(拿出白纸),同学们就是“设计师”,让我们用我们手中的彩笔一起来 共同设计我们的房间吧! (老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设计的房间,同学们用彩笔在白纸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间) T: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们的房间里都有什么啊? S:(学生回答) T: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房间里都有什么?(见黑板上的简笔画) 2、发音练习: (老师拿出图片字卡,采用图片字卡教学法) T: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是什么?(桌子的图片) S:学生回答 T:同学们跟老师读“桌子”。(读三遍)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成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成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成,,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初级汉语综合课《第1课》 1.学习“你,我,他”让学生自我介绍 学习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 练习:让全班学生互相问:你叫什么名字?,然后问学生“他叫

什么名字?她叫什么名字?2.学习简单问好: A: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你呢? A:我叫?.,认识你很高兴b:我也是。 3.handout1:中国和中文甲骨文: 简单拼音单词 4.由单词引申到汉语拼音的声调,学习4个声调1)声母initial;2)韵母final;3)声调tone.example:shyng(syllable)elementaryletter(consonanttohave 初级汉语综合课《第2课》 复习: 1.学习“你,我,他” 学习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2.学习简单问好: A: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你呢? A:我叫?.,认识你很高兴b:我也是。 3.由单词引申到汉语拼音的声调,学习4个声调 1)声母initial;2)韵母final;3)声调tone.example:shyng(syllable)elementaryletter(consonantoouong;eereieneng;iiaiaoiani angieiuiongininguuauaiuanuanguouiun;üüanüeünrules:1)e,afterYasyeeg. Yeye2)i,afterzcszhchshr,nosoundeg.Zhi3)üan,pronouncedasüeneg4)ü,afte rjqxy,omittwodotsegyu4.tobe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茶 一、教学对象 本课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编写,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在800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量为2000个左右,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国“茶”文化以及茶的妙用。 2. 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和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与推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3. 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宏观听力理解认知能力。 4.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及训练方法 笔记法、情境法、听说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80分钟 五、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听前导入阶段 1引出主题 ⑴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必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其他答案)、喝水······ 老师:很好,我们喝下去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品种不一样,有人喜欢喝纯净水,有人喜欢喝果汁,有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还有人喜欢喝茶······ 老师:很好,每个国家对“喝”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喜好和讲究,在中国呢,人们喜欢喝茶,那么今天的听力课我们就来走进中国传统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茶”的图片,并把标题“茶”书写于黑板上,从而引出主题) (2)生词领读 1、款待——kuǎn dài

2、独特——dú tè 3、来源——lái yuán 4、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 5、积累——jī lěi 6、保健——bǎojiàn 7、种植——zhòng zhí 8、功能——gōng néng 9、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 10、制作——zhì zuò 发现学生有误读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第二阶段:听中整体认知及听后讨论总结阶段 1.让学生听一遍录音。 点学生回答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包括单独的词、句子)。 2.再放一遍录音。 点学生充实所听到的课文内容。 3.根据学生复述情况考虑是否再听,但最多三次。 4.听完录音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修正各自听到的关于“茶”的内容,讨论“茶文化”。 5.教师提问(显示在多媒体上) (1)茶最初被人们当做什么使用( C ) A饮料B食品C药物D植物 (2)在多少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茶这种植物?(C) A两千年前B三千年前C四千年前D五千年前 (3)《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什么朝代的人?(D) A秦朝B汉朝C清朝D唐朝 (4)什么叫做敬茶? (5)茶有哪些功能? (6)中国茶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6.听两遍并做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做笔记边听课文并完成以上练习)。 7.核对练习答案并总结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并要求学生用新词汇新句型造句。 (1)以······最为著名 (2)数······ (3)对······来说/来讲

快乐汉语 第一册 第八课教案

《快乐汉语》教案第三单元饮食 第八课我要苹果,你呢 课型: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的中学生 教学目标:1.会话:购物时谈论需求(水果和饮料) 2. 语音:学习z、c、s的发音,并与zh、ch、sh辨析。 3. 词汇:认读生词“水果”、“苹果”、“果汁”、“汽水”、 “要”、“呢” 4. 语法:学习三种疑问句形式(要+什么;要+名词;A+要+名词,B+呢) 5.汉字:认读并书写“要”、“水”、“汽”、“茶”四个汉字教学重点:学会在购物或做客等语境中询问需求;7个生词;4个汉字。 教学难点:语言点:“你要什么”“你要水果吗”“我要苹果,你呢”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片法;翻译法;交际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用师生问答方式询问早餐。 2.提前板书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3.听写上节课的4个汉字,并纠错。

二、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可以用英语翻译一下。“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s”学生不会用汉语回答的话,可以用英语或者印尼语回答。 三、讲练新课 1.用PPT展示或者拿出画有水果的图片,让学生会认读几种重要的水果的生词。 2.练习水果名称。把学生分成两组,将自己制作的水果卡片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一组手持拼音卡,一组手持生词卡。老师念水果名字,持有该水果卡片的同学站起来,同时复述水果名称,哪一组最快得一分。 3.讲解生词“要”。首先PPT展示,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要动词“喝”和“吃”,并用“要”将这两个动词代替。 4.讲解句型。老师拿出所有水果卡片,依次摆开。询问学生“你要水果吗”学生答“要”。再继续问“你要什么水果”学生答。最后老师带读这两个句子。 5.练习句型。情景表演,首先每两人一组,练习买水果情景的对话,再让两组学生自愿上台表演。 6.教写汉字“要”,“水”。首先播放flash笔顺视频,然后老师示范性的板书,学生模仿。最后检查纠错。 四、布置作业。两个汉字各写5遍;回家后把情景对话表演给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案 专业:11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姓名:罗文娟 学号:11050102020 教学对象:二年级留学生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阅读课中国“茶”文化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的“茶”文化。 2.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3.练习阅读技巧技能,即:通过前边或后边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重点: 1.课文 2.生词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带读生词三、课文 1.给出阅读提示。 2.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3.根据课文提问4.讲解词汇5.逐段细读 四、限时阅读,完成练习五、课文小结六、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提问导入: (1)来中国后喝过什么样的茶 (2)你知道的中国茶有哪些 (3)你认为喝茶对身体有益吗? 说明:刚开始上课,先用导入语引起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再现相关的经历,并能较好地预测文章的相关内容。用简单的阅读任务进行过度。 二、带读生词 先将生词按顺序带读,然后顺次抽学生选读。 三、阅读 1.阅读提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中国有哪些名茶? 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限时阅读课文:

之后,在老师带领下梳理文章结构,作为一篇介绍性的文章,有其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如起源、发展、特征、分类、价值、地位等等,因此学生掌握这些结构图式,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如第一段第一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就表明了茶的起源地;第二段中,最后一句“到目前为止,饮茶习惯已经流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国家和地区也已达近50个”表明了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第三段介绍了茶叶的分类,第四段对此作了详细介绍;第五段、第六段的第一句则分别说明了茶的价值和茶具。了解此结构图式,对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可采用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分组完成, 第二、请各组说出答案,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大家评议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问题及答案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答案:,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要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一起 谈话时要喝茶,甚至打架讲理时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 .中国茶叶有哪些品种?答案:,习惯上可分为五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

快乐汉语第三课《我从北京来》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作业 我从北京来(第三课) 教学对象: 以英语为母语的,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初中生。 所用教材: 《快乐汉语(英语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 《快乐汉语(英语版)》第三课“我从北京来” 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练掌握翘舌音,能听辨汉语的四个声调 ●能够认读生词 ●学会书写生字“从、性、出、期、住、邮” ●学会并运用基本句型“从+地点/方位代词+动词”表起点 ●学会使用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 ●能够用汉语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怎么发翘舌音 ●本课生字\生词 ●句型“从+地点/方位代词+动词” ●自我介绍与询问他人个人信息 课时安排: 共用四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第二课的重点;第三课生词操练;学习生字“从、性、出” 第二课时:学习生字“期、住、邮”;解释句型“从+地点+动词”;范读课文(一);讲解主要句子。 第三课时:复习生词生字、操练句型;介绍北京、上海;讲解课文(二);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 第四课时:复习;会话模拟练习(汉语达人秀);检查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三分钟) 点名;询问未出勤同学的状况。 二、复习(五分钟) 复习听写上节课的生字,利用上节课的课件抽查同学们生词的识记情况,随机抽取课文句子请同学们读出来。 三、导入新课

1、用汉语问答(四分钟):你叫什么名字? 你姓什么? 你是哪国人? 你家在哪儿? 你多大?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告诉同学们,这些个人信息在填表时有别的问答方式。于是,展示生词。并与之前的提问一一对应。 板书: 你叫什么名字?——————————姓名 你是哪国人?———————————国籍 你家在哪儿?———————————出生地点 你多大?—————————————年龄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出生日期 除此之外,同时把别的生词展示出来:性别、住址、电子邮件、职业、电话。2、讲练生词(二十分钟) 1)领读生词。 ●翘舌音:在带读“住址”“职业”“出生”“日期”时,要在翘舌音的字上加 重,并且注意更正学生在读音上的错误。 翘舌音教学方法:夸张法;用手模拟舌头,向上卷起。 ●四声:用手势表现四个声调,注意同学的读音。 2)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 3)重点词讲解: ?国籍:教师提问:你的国籍是什么?某个明星的国籍是什么? ?性别:用班上同学为例,某某某是男生。某某某是女生。之后再提问:你是什么性别?你的性别是女\男吗? ?职业:通过像同学们展示各种不同的图片,带领同学们说:他的职业是***。再请同学们完成对话——你\他的职业是什么?你\他的职业是***。 注:“从”字可以不详细的说,留给之后的生字学习中来说。 3、生词练习(三分钟) 做练习一,把词语和相应的回答用线连起来。练习目的是通过认读,了解有关个人信息的项目。 四、讲练生字(十分钟) 从: ●老师带领大家写“从”字 ●演示“从”字由两个人组成 ●配合动作,帮助大家理解例句——“老师从门口走来。”“老师从讲台走来。” “老师从这儿走来。” ●通过例句,让同学们知道“从”字可以表示起点。 ●板书: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141 郭婉莹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北京的四季》 课程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二版)》 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中级的来华留学生 教学人数:15人 授课学时:90分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生词,并学会其读音、用法; 2.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表达课文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掌握生词的读音及用法; 2.要求能够正确明白课文大意,正确回答问题; 3.要求能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把......V得+C”句式的用法; 2.掌握“就拿......来说(吧)”句式的用法; 3.掌握“一”放在名词前表示“整个儿”、“全”或“满”的用法; 4.掌握“不知(道)......多少/多(么)......”强调数量多或程度高的用法; 5.掌握“管A叫B”的口语表达格式;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 五、教学用具 PPT课件音频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提问学生刚刚结束的暑假去了哪些地方玩,这些地方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2.PPT展示北京的夏天,让学生用一两个学过的词说说北京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3.PPT展示北京一年四季的图片,教师带读生词:四季,学生跟读。 4.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音频,边思考课文旁边的问题,试着把答案用横线划出来。 (二)课文1-3段学习【15分钟】 1.提问:“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北京? 回答:“因为我在那里住得太久了,仿佛树生了根一样。” PPT展示树根的图片,教师带读生字:根,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好像,类比出新词:仿佛,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5 快乐汉语第五课示范教案

《快乐汉语》示范教案: 第五课我有一只小猫 教学目标 交际话题:谈宠物 语言点:我有一只小猫 生词:有猫狗只小一二两三四五六 汉字:只小一六 语音:g k h 一、基本教学步骤 (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中的宠物,向学生介绍本课的规定情景,熟悉本课话题。 方法:给学生出示猫和狗的卡片,问学生家里有没有这些宠物,有多少只。自然导入本课生词学习环节。 (二)学习生词:教师出示第四课的家庭成员的图片,同时出示“猫”和“狗” 以及数字手语的图片,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读生词,熟悉本课生词的汉语发音。 教师出示生词卡并领读生词,让学生把本课的图片形象和生词对应起来。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方法:模仿法、直观法、图片法、形象法 游戏:动物叫声 全体学生一起说:“叫了,叫了,什么叫了?”老师或一个学生随机说出:“小猫叫了”或“小狗叫了”“小鸡叫了”“小羊叫了”等不同动物的名称,其他学生要立即根据所说的动物,发出相应的叫声。这个游戏可以通过趣味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生词“猫”、“狗”的记忆,并适当扩展学习少量常见动物的名称。 (三)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看图片说汉语比赛:教师出示图片,学生举手抢答(正确说出汉语),最后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讲解中国人的数字手语表示法(1-6)。 操练:教师做手势,学生说数字。学生熟悉了数字的汉语说法后,老师出

示数字卡片,学生说数字。 游戏:先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请一位学生出列。教师把数字汉语卡片放到地上,教师说出一个数字,两位学生马上向对应的卡片跑去,先跑到的学生那组得1分。然后依次轮换进行,直到全部学生跑完为止。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游戏:找邻居 学生围成一个圈,每人分到一个数字卡片。老师随意点名,如“三号”,站在相应卡片学生左右的两个学生要立即举起卡片,站在三号位置的学生却不能动。然后由被点到的学生继续向下点名,以此类推。被点到的学生如果动了或者左右两边的人没有动,都被淘汰出圈。这个游戏可以通过反复的强化数字的音、义结合,使学生熟悉汉语数字。 (六)做练习1和2:练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词的发音与意义,并建立汉字 与实物的联系。 (七)朗读练习3,为导入量词“只”做准备。 (八)导入量词“只”。对比英语与汉语在使用数量词时的异同:英语中在不可数名词前使用量词,或者在一些固定说法中使用量词;而汉语中一般在数词与名词之间使用量词。如“一猫”、“两狗”,汉语中必须使用量词“只”(“狗”的前面也可以用“条”)。教师可以出示本课“猫”与“狗” 的卡通图片,用1X“猫”、2X“狗”的方法,让学生说出“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见本课“语言点”)。如:六只猫、五只狗、三只猫。强调“只” 的前面不用“二”,要用“两”,说“两只猫/两只狗”,不能说“二只猫/二只狗”。 组词练习: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数词+只+猫/狗”,组合成词组,要求按正确顺序排列。 方法:句型操练法。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熟悉该语法规则,掌握正确的语序。(九)讲练表示领有的动词“有”(“主语+有+宾语”): 我有一只猫。/他有两只狗。 课堂活动:把“我”“有”“只”“小”“猫”“狗”以及1-6的数字卡片 和第四课的家庭成员卡通头像发给学生,由老师用汉语说句

[整理版]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模板

[ 整理版]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模板 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老人的生活》 一、教学对象 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 二、所用教材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三、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围绕该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成段表达能力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点词汇 掌握相关语法点 四、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传统,儿媳,外地,满足,寂寞,提供语法点: 满足,提供的用法句式讲解和运用五、教学难点 动词的使用,句式的用法 六、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1 课时 (一)说明讲课内容,重点 内容:课文中词语的读音,意思,用法重点:动词的用法(满足,提供) (二)学习生词(25 分钟)

领读生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解释意思(每个词后有其英文标注) 重点词语讲解: 老人: 只需用图说明其意思 儿媳:用PPT上的人物关系图来解释意思寂寞:简单举例来解释或用英语来说明,让学生照例句造句,需说明是一个表示心情的词(感观词) 传统:用中西方传统节日来对比说明。先告诉学生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来解释什么是传统,再让学生说说西方圣诞节的习俗来进一步了解词义 满足:先说明词性和它的两种用法(动词和形容词)。用课件上的例句来对比说明,再让同学用“满足”造句,告诉他们所造的句子是用了“满足”的哪种用法。最后让同学分别有两种方法造句,学会应用。 提供:先说明词性(动词),再解释用法(1.提供+名词 2.提供+量词+名词 3. 提供+形容词+名词4. 提供+量词+形容词+名词)。每种用法后有例句,再分别让学生练习造句 (三)复习词语,练习用法(造句)(15 分钟)课后练习 1. 复习课堂上的词语 2. 预习课文 第 2 课时 (一)课文通读(5 分钟) 将课文分成 4 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有一个传统”——“就和女儿住在一起” 第二部分:“但是”——“怎样生活的呢” 第三部分:“敬老院”——“非常重要的” 第四部分:“但是”——“活动中心” (二)课文精讲 课文第一、二部分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5 分钟)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三课 教案

第3课教案 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一、语言知识列出重点生词短语等 (一)字词: 1)感染,跪下,保重,磕头,称赞 2)赞美亲密,善于,真诚。 3) 迅速博客,社区,维客,平台。 4) 喜气洋洋鲜艳,著名,娃娃,活泼,惹,门画,捉,鲤鱼。 5) 自然界,云彩,雨云,大气层,水汽,无影无踪,预报。(二)复杂句式等(列出长句子,难句子,有用的句子等): 1一滴水可以看见大海,许多河流可以形成大湖。人间的大爱,也是一样啊。 2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3 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中国汉语网的目的是学习的互动和自觉。 二、文化知识(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几点) (一)理解文章中什么样的人是懂得大爱的人。 (二)应该如何赞美别人。 (三)互联网怎么会帮助我们学习汉语。 (四)杨柳青年画的现象和内容。 (五)五彩的霞云是怎么产生的。

三、技能训练 细读文章一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通读文章二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通读文章三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略读文章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严格限时) 实用阅读使用、查找信息。(严格限时) 时间安排:本课课时:4课时180分钟 二、时间分配: 文章一(55分钟), 文章二(30分钟), 小结及布置作业(5分钟) 文章三(40分钟), 文章四(25分钟), 实用阅读(15分钟)。 课文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教学实施 基本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细读和通读课文: (一)给出阅读提示 (二)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

(三)根据课文提问 (四)讲解词汇 (五)逐段细读(只限文章一) 三、限时阅读,完成练习(略读、查读。教学时间短,节奏速度快)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具体实施: 一、组织教学点名、上课 二、检查作业 三、导入新课 四、学习新课

快乐汉语13-24教案

快乐汉语(第十三——二十四课)教案 海南师范大学王英 课题第十三课现在几点课时 2 授课方式及手段:讲练结合,适当提问。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交际话题——问时间、问钟点; 2.语言点学习——现在几点? 现在五点半。 3.生词学习——现在几点半 4.汉字书写——现几点半 教学重难点:1.汉语钟点的表达; 2. 汉语数量词直接做谓语; 3.语音练习——r的发音。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1——12)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看本节课的句型,请学生猜猜要学习的内容。P56 二、复习 1.复习数字 2.复习前一课的内容。(用ppt展示一些活动场所) 三、学习新内容 1.做练习1,目的是要求学生先听懂整点和半点的表达。(首先从交际需要出发,先练听力) 2.做练习2,目的是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本课关于“时间的询问和表达”的句型有所了解。 3.做练习3,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课句型的听觉印象。 4. 做练习4,让学生能在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

(同时应注意提示汉语数量词可直接做谓语的特点;学生的语音问题。) 注意,在课堂上,教师此时可设计关于钟点的ppt。另外也可以问学生什么时候起床、吃早餐等。 5.做练习5,学习本课的生词、生字。——现在、半、几点、哪儿、 几(用ppt可让学生来猜字词。,其中应注意“儿”与“几”的区别。) 6.做练习6,进一步掌握生词的意思及把握本课句型。 7.做练习7,请学生来写汉字。 8.做练习9,请学生读绕口令,注意“r”的发音及其与英语“r”区 别。 四、本课学习内容的拓展——1.时间的其他表达方式; 2.有关“几”的用法。 几+量词?(问十以内的数字) 多少+量词?(问十以上的数字) 五、布置作业:复习第十三课、预习第十四课生词。 课后练习:见课本课后练习题 阅读参考书目:无 教学小结:无

[整理版]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模板

[整理版]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模板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老人的生活》 一、教学对象 汉语水平为中级的留学生 二、所用教材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三、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围绕该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成段表达能力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点词汇 掌握相关语法点 四、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传统,儿媳,外地,满足,寂寞,提供语法点:满足,提供的用法;句式讲解和运用五、教学难点 动词的使用,句式的用法 六、教学时数:三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课时 (一)说明讲课内容,重点 内容:课文中词语的读音,意思,用法重点:动词的用法(满足,提供) (二)学习生词(25分钟) 领读生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解释意思(每个词后有其英文标注)

重点词语讲解: 老人:只需用图说明其意思 儿媳:用PPT上的人物关系图来解释意思寂寞:简单举例来解释或用英语来说明,让学生照例句造句,需说明是一个表示心情的词(感观词) 传统:用中西方传统节日来对比说明。先告诉学生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来解释什么是传统,再让学生说说西方圣诞节的习俗来进一步了解词义 满足:先说明词性和它的两种用法(动词和形容词)。用课件上的例句来对比说明,再让同学用“满足”造句,告诉他们所造的句子是用了“满足”的哪种用法。最后让同学分别有两种方法造句,学会应用。 提供:先说明词性(动词),再解释用法(1.提供+名词 2.提供+量词+名词 3.提供+形容词+名词 4.提供+量词+形容词+名词)。每种用法后有例句,再分别让学生练习造句 (三)复习词语,练习用法(造句)(15分钟) 课后练习 1.复习课堂上的词语 2.预习课文 第2课时 (一)课文通读(5分钟) 将课文分成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有一个传统”——“就和女儿住在一起” 第二部分:“但是”——“怎样生活的呢” 第三部分:“敬老院”——“非常重要的” 第四部分:“但是”——“活动中心” (二)课文精讲 课文第一、二部分 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5分钟)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0分钟)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

优秀教案出精彩课堂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编辑心得 北京语言大学近几年陆续开展了对外汉语综合课、听说课、读写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这几次大型活动前,汉语学院、进修学院、速成学院三个学院的教师都积极备课;在活动期间,广大教师通过现场观摩、集中研讨,围绕不同课型就教学理论和实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都提交了论文式,以教学促科研。《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就是综合课观摩研讨活动中9篇优秀教案的结集,也是此次活动的成果之一。 教案集集中了对外汉语综合课初级、中级和高级等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学设计,同时,还涵盖了速成综合课、长期进修综合课、本科学历教育的综合课等不同的学制课程。每一篇都具典型性,并且崔永华、杨慧元、张黎、姜丽萍等对外汉语教学专家针对每一篇都给出了具体的评价和分析,意义深远。 在教案集的编辑过程中,编辑曾多次与各教案作者沟通。根据作者教学需求及稿件特点,我们采用了尊重教案原貌的原则,尤其是版式设计上,9篇教案中大部分是同时列出“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说明”3个部分,使得原本并不大的开本页面更为复杂。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原教案的特点,我们采用表格形式,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 通过教案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备课对于组织一堂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师吸收和储存教学能量的过程,教师储备的能量越多,在课堂上释放的能量就越多,教学质量就越好。可以说,备课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这9篇优秀教案中,我们看到老师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多样性,其实也是他们边思考边选择的过程,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们把深入思考的结果系统化、具体化,再经过选择和优化组合,形成了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案”。 教案集中收录的9篇教案体现了任课教师对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教学的理解和教学理念。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第9、10课)

第九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 教学目标:1.生词读音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1课时 副课文讲解及练习: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矛盾 (名) máo dùn 比喻言行相互抵触,互不相容:自相矛盾|矛盾百出。 2.震动 (动) zhan . d?ng震惊﹐惊动。 3.及时 (形) jí shí ①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雨ㄧ~播种。 ②不拖延;马上;立刻:有问题就~解决。 4.名次 (名) míng cì 根据一定标准排列的姓名或名称的次序。 5.具体 (形) jùtǐ ①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化ㄧ~计划ㄧ深入群众,~地 了解情况ㄧ事件的经过,他谈得非常~。②特定的:~的人ㄧ你担任什么~工 作? 6.伤害 (动) shāng hài 使受到损害:伤害自身|伤害他人|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自尊心。 7.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 8.关键 (形) guān jiàn ①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摸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

丨办好学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②最关紧要的:~问题丨~时刻。 9.极端 (形) jí duān ①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看问题要全面,不要走~。 ②达到极点的:~兴奋ㄧ~困难。 lO.承担 (动) ch?ng dān 担负;担当。 11.强调 (动) qiáng diào 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 12.羡慕 (动) xiàn mù 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我羡慕别人的童年 幸福甜美。 13.体现 (动) tǐ xiàn 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各方捐款体现了对孤儿的关怀。 14.负担 (名、动) fù dān ①承当(责任、工作、费用等)。 ②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思想~ㄧ家庭~ㄧ减轻~。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三、语言点 P82 四、练习讲解 (一)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和对话。(学生发挥) (二)用指定的词语说出句子的意思(学生发挥) (四)综合练习 P84-86 (六) 根据提供的情景对话/说一段话(学生发挥) (七) 说一说(学生发挥) 朗读训练(学生发挥) 布置作业:复述,用重点句型造句,预习副课文

对外汉语《写作》课思考练习题总汇

对外汉语专业写作课思考练习题总汇 (2009年8月14日整理完毕) 第一大节课后思考练习题(3题) 1、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文章?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怎么讲? 2、什么是写作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怎样对广义的文章进行分类?请画出文章分类图表。 第二大节课后思考练习题(2题) 1.写作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2.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大节课后思考练习题(3题) 1.写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2.写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哪些? 第四大节课后思考练习题(8题) 1.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含义怎么讲? 2.材料的3个相关概念“资料”、“素材”、“题材”的适用范围和含义是怎样的? 5.材料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 6. 材料在文章写作中有什么作用? 7. 应该怎样正确地进行观察? 8.观察为什么要与思考相结合? 第五大节课后思考练习题(13题) 一、观察 1. 一般游记文章中采用的“移步换景”法是属于哪一种观察方法? 2.写作训练题:写一篇观察笔记。 一、调查 3. 调查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4.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5.问卷调查有什么优点? 二、检索 6.检索是直接从生活中摄取材料的方法和途径。(判断) 7.检索,专指书刊文献检索(或电脑检索)。(判断) 8. 如果我们想查阅某作者的全部或主要著作,最好的检索途径是什么? 9. 利用书目、索引这些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叫什么检索方法? 10.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录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叫什么检索方法? 11.图书馆藏书目录一般都提供哪几种检索途径? 12.文献检索的程序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13. 观察是从生活中直接采集材料的方式,检索是从文献和电脑网络中间接获取材料的采集方式。(判断)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基本原则 课型分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学生为主精讲多练随讲随练反复重现直观形象多向互动轻松活泼 主要内容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高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中级)课堂教案设计 ?汉字课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的设计与编写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阅读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才艺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汉字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教案主要项目 ?教学对象所用教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反思 第一章初级综合课( 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对象 ?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不区分母语混合编班),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所用教材 ?《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的

?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带“吗”的问句进行问候与询问 四、教学重点 ?语音:an / en, ang / eng / ong、轻声、全三声 ?词汇: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他、她、男 ?语法:带疑问语气“吗”的问句 ?功能:问候与询问 五、教学难点 ?语音语调 an / en, ang / eng / ong ?所有生词的准确发音 ?带“吗”问句的语调 六、辅助教学手段 ?声韵母挂图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打招呼(“你好”) (二)复习(23分钟) 1.四声唱调 ?边领唱边板书ba / ma / yi ?教师领唱(顺序、逆序、对比、无序) ?学生听辨(教师发音,学生做调形手势) ?教师点唱(教师给手势,学生个别/集体发音) 2.复习声母 ?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 ?双向听辨(教师发音,学生打左/右手势;个别学生发音,教师和其他学生做手势) 3.复习韵母 ?边领读边板书a,o,e,I,u, ü,ai,e i,ao,ou ?正音示范(运用挂图、借助手型,发音-指明要领-领读) ?拼音练习 4.复习词汇 ?听写拼音听写汉字音字连线联想组字(如:不大、大马、白马、你白、你好、好马……)(三)学习新课 1.语音单元(1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