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

XXX公司

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

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2 随机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

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3 单机跌落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0.2m,1.6m;

2.试验表面:0.2m跌落在木制的桌面上;1.6m跌落在混凝土

或钢制成的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

3.跌落方法:使UUT从悬挂着的位置自由跌落,释放时要使干扰最小;

4.总跌落次数为10次,最恶劣面跌落次数不超过2次;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每次跌落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

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4 单机低等级跌落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10cm;

2.试验表面:1.5mm厚的静电胶垫;

3.总跌落次数为10,000次;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背面跌落5,000次,左右跌落各2,500次;

3.每2,500次后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

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 6.2.5 单机冲击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

2.加速度为30G;

3.冲击时间为6ms;

4.测试面为X,Y,Z三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6次;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

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 6.2.6 单机冲击安规测试(无需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

2.加速度为500G;

3.冲击时间为1ms;

4.测试面为±X,±Y,±Z六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1次;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

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6.2.7 HINGE耐压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测力计(压棒的直径为5mm);

测试要求: 1.把UUT翻盖打开,Keyboard和主LCM面朝下放在桌面上;

2.用压棒对准HINGE施加压力,直到HINGE损坏为止;

3.记录HINGE损坏时的压力;

6.2.8 镜片硬度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4H铅笔,中华牌(或三菱牌3H铅笔);

2.400目砂纸;

3.铅笔硬度测试仪;

测试要求: 1.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

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

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

检验标准: 1.当产品表面有1条以下划痕时合格;

6.2.9 镜片抗冲击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冲击试验机;

2.Φ12mm的不锈钢球;

测试要求: 1.用冲击试验机, 将Φ12mm的不锈钢球,从0.3m 的高度自

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在前壳上),1个镜片共冲击

10次;

检验标准: 1.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 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

6.2.10 天线安装强度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拉力计;

2.扭力测试仪;

测试要求: 1.采用拉力计,检查天线安装的牢固性;

2.采用扭矩测试仪对天线的扭矩进行测量;

检验标准: 1.经5Kgf拉力,持续时间30秒。天线应无损坏或松脱,移位不大

于0.5mm;

2.扭矩须大于5Kgf.cm,持续时间30秒。天线无松脱、折断;

6.2.11 镶嵌螺母的拉力和扭矩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拉力计;

2.扭力计;

测试要求: 1.用拉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拉力;

2.用扭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扭矩;

检验标准: 1.拉力大于10Kgf,持续时间30秒;

2.扭距大于2.5Kgf.cm持续时间30秒,;

6.3 寿命测试

6.3.1 塑胶件(喷涂件和电镀件)测试

6.3.1.1 RCA磨损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RCA测试机(175克负载);

2.总测试周期塑胶喷涂件为350圈,塑胶电镀件为300

圈;

测试要求: 1.每50圈后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2.如果发现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

检验标准: 1.测试后整个测试表面原始的颜色不可以改变,图

案不可消失,油漆或镀层不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

6.3.1.2 附着力测试

测试样品:2台

a)塑胶喷涂件测试

测试条件: 1.百格刀;

2.3M ref.595粘胶带;(或者3M 600,3M 610胶带);

3.橡皮擦(铅笔上的);

4.立体放大镜,共轴照明,放大64倍;

测试要求: 1.切割方向:如果为手工切割而非机械仪器控制,则需

要用钢或其他硬质金属所制的直尺或模板来确保其笔

直的切割。在同一规格的测试表面,采用先横向,再

进行纵向的切割;

2.百格测试刻度量测:0.5mm的回火钢尺来测量每个划痕;

3.在检查每个划痕和测试区域时,使用光放大镜;

4.只有当测试区域足够平整且所有划痕与底板的接触

程度相同时,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可以使用直的回火钢

尺来检验平整度;

5.选择一个无污点和表面缺陷的区域,固定好。并在发

光放大镜下,按以下步骤进行平行切割;

6.对于喷漆厚度≤2.09mils(50um)的,每隔1mm 划一道

痕,共划6道(有其他约定者除外);

7.对于喷漆厚度在2.0-5mils(50-125um)的,每隔2mm

划一道痕,共划6道;

8.所有划痕长度约3/4英寸(20mm),要划过表面直达

基板,用比较平稳的方法,使之在基板上切出互相平行

的划痕。如果运用辅助工具,则在划好一道后,将工具

移往未划过的区域;

9.划好后,用软的刷子或纸轻刷过的区域,把划出来的

碎片清除干净;

10.检查刀刃,如果需要可用细的油石轻磨刀刃,以去

除刀上的污点和锩口,再在原来划出的区域上垂直划出

另外相同的划痕;

11.用软的刷子或纸轻刷划过的区域,把划出来的碎片

清除干净,如果没有划到基板,选择别的地方另划;

12.把胶带前两圈去掉,以平稳的速度转动胶带,切下

约3英寸(75mm)长;

13.把胶带的中心部位放在划好的格子上,用指甲把胶

带平整行压在格子上,并用铅笔上的橡皮擦用力擦胶

带,使之100%帖附于方格上

14.在30-90秒内,抓住胶带的自由端,使之成180度

角(相当于贴着另一端)迅速拉起(不是猛得一拉);

15.用发光放大镜检查油漆从基板或前一层上脱落多

少,最好使用立体放大镜来检查胶带粘过的区域;

检验标准:评定附着力的标准如下:

5B 4B 3B 2B 1B 0B

无脱落 >65%脱落

5B划痕边缘很平整,方格内的正方形没有脱落;

4B在交叉处有小部分脱落,受影响区域≤5%;

3B划痕边缘及交点处有部分脱漆,受影响区域在5%-15%之间;

2B划痕及格子内均有脱漆,受影响区域在15%-35%之间;

1B划痕及格子内有大片脱漆,受影响区域在35%-65%之间;

0B脱漆程度比1B更严重;

本测试至少满足3B要求。

b)塑胶电镀件

?非破坏性测试

测试条件: 1.测试材料宽度为25mm/厚度,0.06±0.0003mm;

2.测试材料性能破坏力≥

3.5daN/cm;

破裂延长 15-30%;

附着力/钢 10±1N/25mm;

3.满足上述条件的胶带3M ref.595;(或者3M 600,3M 610胶

带);

测试要求: 1.剥下约5cm长的胶带,牢牢地按压在覆盖层上,并

且立刻垂直于表面揭下来,拐角和锋利的边缘必须包

括在测试范围内;

检验标准: 1.表层上没有覆盖层被揭下来;

?破坏性测试

测试条件: 1.锋利的小刀;

2.胶带3M ref.595;(或者3M 600,3M 610胶带);

测试要求: 1.对于较宽部位,用小刀在表面上以2mm作为等距离,

切割6条平行线,且在中间切割一条垂直线,切割后

按非破坏性测试要求进行测试;

2.对于较窄部位,用小刀在表面上以2mm作为等距离,

切割6条平行线,切割后按非破坏性测试要求进行测

试;

检验标准: 1.表层上没有覆盖层被揭下来;

6.3.1.3 色差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人造阳光,光照强度730W/m2;

2.照射时间为21天;

检验标准: 1.样品颜色变化ΔE≤0.75;

6.3.1.4 防化学腐蚀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测试温度为25±3oC,相对湿度为50%RH±5%;

2.试剂可乐,洗洁净,洗发乳;

测试要求: 1.将三重试剂各一小部分放在水平面或表面上的

三点,不能到划过的区域,为确保持续2分钟,必要

时需添加试剂;

2.本测试超过分钟也可以,用于对喷漆层进行破坏性测

试,这个信息可以用于判定不同领域的装饰层的牢固度,

结果应记录为2、5、15分钟;

检验标准: 1.测试后产品光洁度变化不超过5个光洁度单位,

或不能有可见的变化;

6.3.1.5 抗人造汗水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定性分析的滤纸,质量“中等”;

2.无色胶带,宽度约12mm;

3.测试溶液No.1 苏打水(NaHCO3):

4.2g

氯化钠(NaCl):0.5g

碳酸钾(K2CO3):0.2g

水(H2O):1000ml

4.测试溶液No.2 氯化钠(NaCl): 4.5g

氯化钾(KCl):0.3g

硫酸钠(Na2SO4): 0.3g

氯化铵(NH4Cl):0.4g

2-烃基丙酸(CH3-CH(OH)-COOH):0.3g

尿素(H2N-CO-NH2):0.2g

水(H2O):1000ml

5.环境试验箱40±2oC;

测试要求: 1.将干燥器放置在恒温恒湿机内,直到干燥器内的水温达到40oC,并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一直保持,从滤纸上切割下两条,宽度约为15mm,长度约为80mm;

2.一条纸在溶液NO.1湿透,另一条在溶液 NO.2

中湿透,湿透的滤纸至少要有 10mm 放置在产品上,

并用胶带粘好,使得产品和湿透的滤纸之间保持着最

大可能的接触(特别注意曲面),为了这个目的,胶带

必须要覆盖条状滤纸的整个长度,并且两端至少延长

10mm,使得胶带贴到产品的干燥部分;

3.检查Ⅰ:将该产品放在干燥器里的水上2个小

时,保持温度40oC,随后把过滤纸从产品上取下来进

行检查;

4.检查Ⅱ:检查Ⅰ后将产品处于15-35 度,

RH45-75%,24小时之后,作检查Ⅱ,判定表面受到的

影响;

5.检查Ⅲ:并且根据8.4 附着力测试之后,检查产品的覆盖

层;

6.重复检查Ⅰ、Ⅱ、Ⅲ三个过程循环三次,每24小时检查一

次;

检验标准: 1.检查Ⅰ,两条过滤纸都没有显示出染色;

2.检查Ⅱ,表面面层无影响;

3.检查Ⅲ,底层无覆盖物剥落;

6.3.1.6 耐软化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环境试验箱;

2.500g附重;

3.测试温度为70±3oC,湿度为90%RH±5%;

测试要求: 1.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持续测试24小时;

检验标准: 1.测试后表面状态不可有变化;

6.3.1.7 硬度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3H铅笔(中华牌)或2H铅笔(三菱牌);

2.400目砂纸;

3.铅笔硬度测试仪;

测试要求: 1.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

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

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

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

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划破面漆);

检验标准: 1.当产品表面有1条以下划痕时合格;

2.因为喷漆件的硬度不光与油漆本身有关,与塑料

底材也有关,所以当碰到确实无法达到本硬度标准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处理;但最低要达到2H.

6.3.1.8 耐醇性测试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纯棉布;

2.无水酒精(浓度≥99.5%);

3.500g砝码;

测试要求: 1.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

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

1cm2),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 ,20mm左右

的行程, 在按键表面来回擦拭50个循环;

检验标准: 1.对于喷渡件要求表面字体或图案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2.对于电镀件要求表面不透底(露出底材)时合格;

6.3.2 按键寿命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按键测试制具(按键力按设计要求175g);

2.总测试周期常用按键为300,000次,非常用按键为

30,000次(60次/分钟)定义数字键为常用键,其余为非常

用键;

测试要求: 1.每3,000次后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检验标准: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按键功能必须正常;

6.3.3 SIM卡寿命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使用人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500次,3秒/次;

测试要求: 1.装入/拆下SIM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500次进行开机入网检验;

检验标准: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SIM卡装入UUT后,开机必须能够辨识SIM卡;

6.3.4 HINGE寿命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HINGE测试制具或者使用人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50,000次(40-60次/分钟);

3.完全打开和闭合转轴;

测试要求: 1.每1,000次进行检验;

检验标准: 1.测试后,HINGE是否能够顺利打开和闭合,且没有噪音;

2.LCD显示是否正确,检验FPC是否被刮伤或断开;

3.转轴闭合后,自动打开角度必须小于5度;

6.3.5 耳机寿命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使用人工进行测试;

2.总测试周期为5,000次,3秒/次;

测试要求: 1.插入/拔下耳机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500次进行检验;

检验标准: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耳机插入UUT后,耳机功能和

手机声音回路必须正常;

6.3.6拆卸/重新组装寿命测试

测试样品: 4 台

测试条件:在室温下,使用手动或电动扭矩起子,拆装手机3次。

除非特别说明,起子使用设计扭矩主要是测试螺钉,

螺牙和嵌件。

手机2台,用手动起子拆装3次,每次间隔5分钟,3次

的拆装顺序必须相同。

手机2台,用电动起子拆装3次,每次间隔5分钟,3次

的拆装顺序必须相同。

测试要求:在测试前和测试后都要进行功能检查,包括电性能和声音的

测试。

检验标准:不能出现影响手机功能的螺钉连接不良(例如:划

牙,嵌件脱落,connector松动),不能有电性能和音

频参数超出规格。

6.4 环境应力测试

* 6.4.1 高温储存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测试温度为+85±3oC,湿度50±5%RH;

2.测试周期为72小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必须等环境试验箱温湿度达到稳定后才放入UUT;

4.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

时,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 6.4.2 低温储存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测试温度为-40±3oC;

2.测试周期为72小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必须等环境试验箱温湿度达到稳定后才放入UUT;

4.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

时,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6.4.3 高温/高湿储存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测试温度为70±2oC,湿度为90±3%RH;

2.测试周期为2天;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必须等环境试验箱温湿度达到稳定后才放入UUT;

4.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

时,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6.4.4 工作温度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温度GSM Band:-20oC(2小时+测试时间);

DCS Band:-10oC(2小时+测试时间);

2.温度+55oC(2小时+测试时间);

湿度 +50±10%RH

3.UUT表面与箱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cm;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运行自动检验程式;

2.等环境试验箱温度稳定后才放入UUT;

3.

5.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

6.4.5 冷热冲击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测试单个周期为+70oC(30分钟) -> -40oC(30分钟);

2.温度转换时间为15秒;

3.测试总周期为 32个单周期;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以上,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6.4.6 温度循环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温度 Low: -40±3oC, High: +70±3oC;

湿度 Low: N/A,High:50±5%RH

2.测试总周期为 5个单周期,每个单周期为16小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关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以上,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 6.4.7 高温高湿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温度 +55±3oC;

湿度 93±5%RH;

2.测试总周期为 96小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以上,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 6.4.8 低湿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温度 +15±3oC;

湿度 30±5%RH;

2.测试总周期为 12小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以上,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 6.4.9湿热循环测试

测试样品: 2台

测试条件: 1.温度1 +25±3oC,温度2 +55±3oC;

湿度1 95±5%RH,湿度2 93±5%RH;

2.测试总周期为 6 cycles,每个cycle 24小时;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以上,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 6.4.10 冷凝测试(无需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 1.温度1 +25±3oC,温度2 +55±3oC;

湿度 93±5%RH;

2.测试总周期为 45 cycles,140分钟每个cycle;

测试要求: 1.UUT处于开机状态;

2.必须装入可充电电池;

3.测试结束后,UUT拿出环境实验箱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

以上,再开始检验;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6.5盐雾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 1.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其浓度为(5±0.1)%(质量百分比);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2.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6.5-7.2(35±2oC)之间;配制盐溶

液时,可采用化学纯的稀盐或氢氧化钠的溶液来调整pH值,但浓度仍需要符合条件一的规定;

3.测试温度为35±2oC;

4.连续雾化时间为48小时;

测试要求: 1.测试前,UUT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保证UUT表面必须干净,无

油污,无临时性的保护层和其他弊病;

2.测试时UUT处于关机状态;

3.测试后,用流动水轻轻洗去UUT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

洗涤水温不得超过35oC;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2小时;

4.所有正常使用可拆件应该拆开, 单独摆放;

检验标准: 1.UUT功能必须正常,外观没有损坏;

2. 电镀件无任何不良.

* 6.6阳光照射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将UUT放在含紫外线的人工阳光下,曝晒。

光强度: 1120 W/m2±10%

空气温度:+40±3oC

相对湿度:20~30%

测试时间:每个循环连续照射20小时,停4小时。共测试10个循环。

光谱如下图:

测试要求:所有的表面都要照射到,互相不能接触,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如

果条件允许,每隔1小时测试一次光照强度等级。测试完成,取出

样品并检查。主要检查需要运动的机构零件,如翻盖,可更换的盖

子,键和开关等。

检验标准:除了通常的判定标准,不能有以下不良情况发生

1.色差超出规格

2.破裂,气泡,变形(材料老化)

3.透明材料雾化

* 6.7 表面温度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环境温度:室温(23±3oC)

测试时间:2小时/测试模式将样机充饱电,并接充电器,置于通话状态。

测试要求:在60分钟的通话过程中(包括实际使用中的各种较差的条件),用热电耦检测样品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将样品置于实际使用中较差

条件下的通话状态,探测所有用户可以接触到的表面的温度,包括

移除可拆卸外壳或者电池后的外表面。热电耦被粘在待测点上,并

记录温度。要测试各种模式(模拟,数字等)下的温度,并且比较

是否超出规格。

1.使用外接天线,通话60分钟;

2.用热电耦测试手机通话过程中各点的的温度(60分钟),每30秒,

探测一次温度;

3.记录以下位置的最大温度:SPEAKER外部,SPEAKER内部,正面内部,

背面外部,正面外部,背面外部,右侧外部,左侧外部;

4.移除可拆卸外壳和电池后重复步骤2;

5.允许样机恢复到室温;

6.在所有模式下,重复步骤1-5。

检验标准:探测到的最大温度不大于下表要求的温度。

注:下表列出的温度不是设计温度,而是为了避免用户接触产品时烫伤,而规定的最大温度。根据CTO的规定

手机的表面温度不大于40oC。

瞬间接触:是指接触时间小于1 秒

注:最大温度是根据ECMA和UL1950标准及人类的参考安全系数。人的系数(4/5/6)。

* 6.8 静压测试

测试样品:2台

测试条件:温度:23±5oC

相对湿度:35~70%

UUT测试状态:关机

测试要求:把UUT放在平面上(水泥或者钢板),施加压力大小如下表:

配件

检验标准:除了通常的判定标准外,不能有以下不良出现。

1.测试后功能丢失或执行错误;

2.测试后UUT内部或外部出现不良。

* 6.9 Connector多方向拉拔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条件:在室温下

测试要求:对UUT的connector施加±X,±Y,±Z方向的力。插好要测试的

配件,对配件插口分别施加50N和100N的力。在测试中手机要处

于开机状态,测试中要监测connector功能是否良好。

1) 开机,检查UUT,配件和连接处功能是否良好;

2) 对±X,-Y,±Z方向施加50N的力,对+Y方向施加100N的力,检查功

能是否正常。力通过测力计施加在配件接口的末端,测力计探针直径12.5mm,

速度100mm/min;

注:除非特别指出,对于弯曲型的插头,配件脱开可以接受的最小的力矩是

2.0Nm,对于插拔式的配件,connector脱开可以接受的最小的力矩是2.0N。

检验标准:测试后,UUT connector不能有损坏。

* 6.10 LCD粉尘测试

测试样品: 3台

测试条件:温度:23±5oC

相对湿度:35~70%

测试要求: 1.把手机开机,放入装有小麦面粉(约500g)的塑料袋中(大

小:201);

2.把手机的左侧朝下;

3.把塑料袋充气,密封;

4.以每秒一次的速度摇动塑料袋5次;

5.变换手机位置,使左侧朝上;

6.摇动塑料袋5次;

7.用毛巾擦掉手机外面的粉尘;

8.检查是否有粉尘进入手机;

检验标准:除了一般的功能不能失效外,粉尘不能进入到LCD和LCD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设计与测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8338620.html,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设计与测试研究 作者:柳贺李勋刘蕾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14期 摘要: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工业现场应用设备,其可靠性往往在与人类交互过程中显得 尤为重要,其可靠性受到设计、加工、装配以及调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研究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元器件选型、分析以及可靠性测试方面的保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测试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由于工业机器人是元部件众多,是一复杂系统,它以多自由度方式运动,因而发生的故障可能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具有潜在的人机风险。为此对机器人必须严格按照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测试,目的在于:(1)在机器人的设计和整个寿命周期中进行有效的可靠性运行,特别在样机测试阶段,必须将潜在的风险暴露出来加以改进;(2)出现故障后的及时修复性,减少客户的停机损失;(3)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人机事故,确保人员安装调试、编程示教、操作、维护过程的安全。我们以EFORT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指标:MTBF不低于6000H。我们需要从设计、采购、加工制造、装配、测试等环节降低产品失效的因素。 1元器件可靠性设计要求 1.1电子元器件可靠性设计 电子器件的选取,必须经过100%环境筛选测试,测试合格的产品才允许采用,按照可靠性分配原则,筛选与元器件失效分析相结合,一旦发现失效,必须对同一类产品进行原因分析,按照5W1H方法进行纠正预防措施分析与整改。 电子元器件的选取按照以下规则: a.电子元器件决不允许超核运行,应按照降额设计,一般达到85%; b.线路设计尽量进行动力、信号隔离处理,防止电磁干扰,进行干扰试验;

最新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中的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的成熟性、使用上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的试验、物料的试验及例行抽检试验等等。 2. 围 此指引适用于所有诺亚信高科技集团生产的移动产品。 3. 定义 3.1 技术员:设定仪器,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并记录测试结果.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并向工程师反 馈检测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3.2 工程师: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接受;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改善检测方法。 4. 抽样方案 4.1 以具体的实验项目要求为准。 5. 检验容 5.1 环境可靠性试验 5.1.1 高温运行试验 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2sets 试验容:55℃,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 55℃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 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1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 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 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2 低温运行试验 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 试验容: -20℃,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并运行老化软件,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20℃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特别注意:俄罗斯项目需要测试低温下的充电功能(电池电压是否会升高)。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 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3 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 应力释放和加速材料的老化。 试验样品:2 sets 试验容:80℃,手机配电池关机,存储时间24小时,贮存时间从温度到达80℃开始算起. 在进行存储到24小时后,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再进行2小时回温后,开机进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LENS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 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4 低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加速材料的脆化。 试验样品:2 sets

诺基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机械)

前言 手機可靠性測試
n
NOKIA 檢測中心 Charles Cai Charles.rc.cai@https://www.360docs.net/doc/7618338620.html, Ext: 61585
n
測試目的: 在產品設計階段發現產品之潛在缺陷或 設計缺失,避免於預期壽命內,在正常 操作狀況下發生功能失效的情形 環境測試: 在實驗室中模擬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可 能遭遇到的各種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 (IEC 721)
環境條件之分類
n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續)
單一環境參數分類(六大類)
n
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nments)
自然環境主要是由於氣象、地形等因數所引起 的。
氣候環境
溫度(高、低溫); 溫度變化(溫度循環、衝擊);濕度 (穩態、循環濕度); 大氣壓力(高、低壓及真空); 降 落物 (雨淋、雪、冰雹); 輻射; 等項目。
n
機械環境
機械衝擊(即非穩態振動),如自由落體、跌落、外物碰 撞;穩態振動(包括週期性的正弦振動及非週期性的隨機 振動)、音響(噪音)。
n
誘發環境(Induced environments) 誘發環境則為系統與裝備在搬運、組裝及操作 時所引起的。
環境條件與環境參數(續)
n
環境效應分析
環境效應分析
在某種特定的應用場合下,環境對於產品 的影響有下列三種情形:
1.周圍媒介的條件,通常為空氣或水。 2.與產品連接結構的條件,亦即產品載具。 3.來自外部根源或活動的影響。
電磁環境 電磁環境又可分為電場(包括靜態場和交流場)、靜電放電、閃 電雷擊;磁場(包括靜態場和交流場)、導線傳送干擾等。 生物環境 生物環境又可分為:具有生物作用的物質[包含植物(包含霉與 菌)]及動物。 具機械作用環境 包括砂、塵、及泥等具有機械作用的顆粒。 具化學作用環境 包含海水鹽霧、二氧化硫、硫氫化物、臭氧、有機碳化合物等具 化學作用的物質。
n
n
n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8338620.html,

成品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新品整机测试项目介绍 文件编号:XDTX-PZ(2010)-003-B V1.0 以下按照新品测试项目列表,介绍一下各测试项目的方法和设备名称. 一、试验名称:包装盒环境顺序实验(SEQU02) 试验仪器: 环境试验箱+振动台 试验样本: 6台(带包装盒) 试验条件:(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验,中间不检测功能) 第一步: 低温试验(-40°C , 72小时) 第二步: 高温试验(80°C , 72小时) 第三步: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速率以1度/分,从-20℃变化到70℃,在70℃和-20℃各保持30分钟,每个循环需4小时,共做96小时) 第四步:包装盒振动测试(包括冲击,撞击和随机振动) 第五步:短期湿热测试(40℃,95%,3天)---试验结束! 判断标准:手机功能和外观应正常. 二、试验名称:贮存模式振动顺序测试(SEQU03) 试验仪器: 振动测试系统 试验样本: 6台(带包装盒) 试验条件:step1:冲击试验;step2:撞击试验;step3:随机振动 1,冲击试验: 3 directions, 3 shocks/direction, acceleration= 400m/s2, duration=6 ms 2,撞击试验: 3 directions, 100 bumps/direction, acceleration=250m/s2 duration=6 ms 3,随机振动: 3 axis, 30 min/axis; 10-12 Hz : ASD = 2 m2/s3 // 12-150 Hz : -3 dB/octave 判断标准:手机功能和外观应正常. 三、试验名称:长期湿热(CL03-2) 试验仪器: 湿热箱 试验样本: 10台

手机行为可靠性标准

手机相关行业可靠性实验 目录: 1 目的 2 编制依据 3 执行原则 4 适用范围 5 术语,定义 6 主要职责 7. 可靠性测试程序 7.1. 加速寿命测试ALT (ACCELERATED LIFE TEST) 7.2.气候适应性测试 (CLIMATIC STRESS TEST) 7.3.结构耐久测试 (MECHANICAL ENDURANCE TEST) 7.4 表面装饰测试 (DECORATIVE SURFACE TEST) 7.5. 特殊条件测试 (SPECIAL STRESS TEST) 7.6 其他条件测试 8 最终检验 9 附录: 1 目的 作为产品质量保证系统的一部分,可靠性测试程序将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1 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不断的催化产品的寿命和疲劳度,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规范可靠性试验(PRT)作业方法. 2 编制依据 2.1 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 2.2 GB/T 15844.2-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实验方法 2.3 GB/T 15844.3-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及实验方法 2.4 GB/T 242 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实验方法试验A:低温 2.5 GB/T 242 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试验B:高温 2.6 GB/T 242 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2.7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 2.8 GB/T 242 3.3-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2.9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2.10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2.11 YD/T 1215-2002 GSM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2.12 YD 1032-2000 GSM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设备 2.13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 移动电话机入网检验细则,2000年10 月发布 3 执行原则 可靠性试验程序及判断标准,严格遵守此程序. 4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X无线通信所属公司所有研发手机产品.

最新电子电器产品-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B随机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T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小时,共3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C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2mm/2.8g;扫周率(Sweep Frequency):10 to 30Hz;方向(Direction):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分/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二.存储温度测试标准 A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贮存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试验箱温度达到60±2℃,温度稳定后持续16小时,持续期满,立即进行试验后检测。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B低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贮存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试验箱温度达到-20±2℃,温度稳定后持续16小时,持续期满,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H,放置期满,被测样机进行试验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三.高低温测试标准 A低温工作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温度达到-20±3℃,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持续期满,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B高温工作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温度达到+55±2℃,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持续期满,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C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恒定湿热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温度达到40±2℃,湿度达到 95%,持续96小时,持续期满,立即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D冷热冲击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环境温度讯速变化的能力 试验设备:冷热冲击试验箱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变频器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V

变频器机械可靠性 测试规范 拟制:_____黄国华________日期:2010-08-01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更改信息登记表 规范名称:变频器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 规范编码: 评审会签区: 人员签名意见日期 目录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引用标准....................................................................................................................................... 5. 测试设备....................................................................................................................................... 6. 试验环境....................................................................................................................................... 7. 测试项目....................................................................................................................................... 7.1.测试项目清单 ............................................................................................................ 7.2.试验样品工作状态半正弦波冲击试验 .................................................................... 7.3.试验样品非工作状态半正弦波冲击试验 ................................................................ 7.4.试验样品梯形波冲击试验 ........................................................................................ 7.5.试验样品工作状态正弦扫频试验 ............................................................................ 7.6.试验样品工作状态随机振动试验 ............................................................................ 7.7.试验样品非工作状态随机振动试验 ........................................................................ 7.8.试验中断处理 ............................................................................................................ 8. 数据记录及报告格式 ................................................................................................................... 8.1.机械可靠性测试数据记录表 .................................................................................... 8.2.机械可靠性测试报告格式 ........................................................................................ 变频器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检验变频器产品机械可靠性是否满足标准和客户要求;本规范主要集中在验证变频器产品在冲击和振动环境因素规定限值内的工作能力,评定产品对贮存、运输、搬运及使用环境的适应性。 2.范围 本规范规定的机械可靠性测试方法,适用于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变频器产品。 3.定义 ●可靠性(reliability):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环境可靠性试验(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test):采用自然暴露或人工模拟的方法 将产品暴露在特定环境中,为验证产品环境可靠性而开展的试验;完整的环境试验操作顺序,通常包括预处理(必要时)、初始检测(必要时)、条件试验、恢复、最后检测。 ●初始检测(initial examination and measurement):预处理后,条件试验之前对试验

【免费下载】机械可靠性工程

设备可靠性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在工程中用以衡量产品质量的动态指标是(A、可靠性) 2、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C、可靠性预测) 3、属于可靠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关联方面的是(D、可靠性数学) 4、包括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技术环节的是(D、可靠性工程) 5、下列不属于可靠性要点的是(A规定方法) 6、可靠性是产品在(C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7、属于可靠性特征量的是(D失效概率密度) 8、衡量产品可靠度的重要尺度是(B寿命特征) 9、下列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D试件的寿命) 10、下列不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是(D产品的合格数) 11、应用最广泛并且也是一种基本的概率分布的是(A正态分布) 12、用于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寿命,也用于产品寿命试验时失效时间的统计分析的分布是 ( B ) 13、指数分布描述了产品(B偶然失效期的寿命分布) 14、下列反映了所得结果的可信程度的是(B区间估计) 15、点估计具有(A无偏性) 44、机械设计中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D结构强度的可靠性) 16、要使零件能正常工作,强度与应力的关系是(A大于) 17、属于随机变量进行数学运算时常用方法的是(D代数法) 45、随机载荷是一种无规律的载荷,对其只能用的描述方法是(B试验统计) 18、通常用来描述小批量产品的离散程度的是(B极差) 19、材料力学特性参数包括(D材料的弹性模量) 20、疲劳强度修正系数包括(C应力集中系数) 21、主要承受扭矩的轴是(A传动轴) 22、圆柱螺旋弹簧的基本失效模式是断裂和(A疲劳破坏) 23、系统可靠性与组成系统的哪项无关(A单元功能) 24、在单元数目和单元可靠度相同的情况下,串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与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的 关系是(C高于) 25、当单元可靠度相同时,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可靠度最高的是(A两个单元) 25、当单元可靠度相同时,组成的串联系统的可靠度最低的是(A两个单元) 27、当储备单元完全可靠时,储备系统的可靠度与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的关系是(C大于) 28、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单元可靠度之积,而系统的失效率为各单元失效率之(A和) 29、下列方法适用于各单元失效率为常数的串联系统的是(AGREE分配法) 30、下列不是选择元器件的基本依据的是(A元器件的外形) 31、为了抑制电容引起的浪涌电流,可以串联一个(B电感) 32、可靠性设计中必须采用的设计技术之一是元器件的(A减额使用) 33、属于电阻器主要降额参数的是(D电压)

手机整机测试标准

目录 1 简介 (2) 1.1目的 (2) 1.2适用范围 (2) 1.3责任 (2) 2手册内容 (2) 2.1测试项目 (2) 2.1.1电性能测试 (2) 2.1.2ESD测试 (2) 2.1.3软件功能测试 (2) 2.1.4用户试用 (2) 2.1.5场地测试 (2) 2.1.6环境测试 (3) 2.1.7寿命测试 (3) 2.1.8机械强度测试 (3) 2.1.9包装成品测验 (3) 2.1.10其它测试 (3) 2.1.11附件(旅充、座充、电池、耳机)测试 (3) 3测试标准 (4) 3.1电性能测试标准 (4) 3.2功能/软件测试 (4) 3.3用户试用 (4) 3.4场地测试 (4) 3.5ESD静电测试 (4) 3.6环境测试 (5) 3.7寿命测试 (6) 3.8机械强度测试 (7) 3.9其它测试 (7) 3.10包装成品测试 (8)

1 简介 1.1 目的 制定整机中试过程中的测试标准。 1.2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中试过程中的整机。 1.3 责任 中试工程师、品质工程师。 2 手册内容 2.1测试项目 2.1.1电性能测试 按照GSM规范和移动电话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 2.1.2ESD测试 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 2.1.3软件功能测试 测试用户手册规定的各项功能,以及模拟软件的极端使用条件,测试软件的性能; 2.1.4 用户试用 验证移动电话在移动网络上能否正常使用,互联互通,功能设计、人机界面等是否达到设计和用户使用的要求,分为普通用户试用和专业用户试用; 2.1.5 场地测试 在各地网络环境,实地测试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兼容性;

XXX公司手机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机械部分(1)

XXX公司 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 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 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 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5.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 6.测试项目及要求 6.1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 UUT 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 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 机成品检验标 准》。 UUT (UnitUn der Test) EVT (Engin eeri ng Verificati on Test) DVT (Desig n Verification Test)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4.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GB/T 2423.1-2001 GB/T 2423.2-1995 GB/T 2423.3-1993 GB/T 2423.8-1995 GB/T 2423.11-1997 GB 3873-83 被测试手机 工程验证测试 设计验证测试 生产验证测试 盐雾测试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Ab :低温) (试验Bb :高温) (试验Ca :恒定湿热) (自由跌落) (试验Fd:宽频带随机振动)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XXX 公司作业指导书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T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小时,共3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D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2mm/2.8g;扫周率(Sweep Frequency):10 to 30Hz;方向(Direction):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分/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E自由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搬运期间由于粗造装卸遭到跌落的适应性 试验设备:跌落实验机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带附件,处于导通状态。从1M的高度(如果LCM面积超过产品表面积的60%,跌落高度为50CM),初速度为0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每面跌落3次,6面共计18次,试验结束,取出样品进行试验后检查。 判定标准:测试后手机基本功能、性能正常,外观、结构正常。马达振动无异常。 F裸机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使用生产轻微撞击的性应性 试验设备:水泥地面 试验样品:6SETS

可靠性测试标准

丝印、喷油产品测试要求 1.0目的 指导检查员正确地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本公司产品满足客户品质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需丝印、喷油加工产品的可靠性测试。 3.0定义 3.1.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的环境模拟测试,其品质特性和耐受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3.2.测试周期,即在往返测试中,往返各一次为一个测试周期。 3.3.单项测试:即每一个产品有多项测试要求时每一个部件只完成其中的一项测试。 3.4.多项测试:即每一个产品有多项测试要求时,每一个部件要完成2个或以上的测试项目。4.0职责 检查员应按此指引作业,保证产品达到客户的品质要求。 5.0工作步骤 5.1产品的丝印、喷油可靠性测试(包括没有明确测试要求的产品) 5.1.1测试材料及工具 5.1.1.1 78%浓度的酒精 5.1.1.2 95%浓度的酒精 5.1.1.3 200g的铁锤 5.1.1.4 粗纹的干净白布 5.1.1.5 3M 600测试胶纸 5.1.1.6 界刀 5.1.1.7 恒温恒湿炉 5.1.1.8 RCA纸带测试机 5.1.1.9 测试专用纸带 5.1.1.10 热熔胶 5.1.1.11剪钳 5.1.2 酒精测试(每次测试1—2PCS) 5.1.2.1 把粗纹的干净白布包在200g的铁锤上,包好之后用95%浓度的酒精浸润,然后将此浸润后的铁锤在丝印字钮上水平移动来回摩擦,行程30mm,频率20周期(40次)/分钟,连续摩擦50周期(100次),(移印字钮用95%浓度的酒精进行测试)。 5.1.2.2 字钮之外的其它物料用78%浓度的酒清进行测试,方法同5.1.2.1 5.1.2.3 酒清测试接受标准:测试样品测试后不褪色,不脱油,无臌胀。 5.1.3 胶纸测试(每次测试2—4PCS) 5.1.3.1 胶纸测试方法:取样品平坦部分,用界刀纵横划100个1mmX1mm的小方格(如图1),丝印也需要划方格,深度以能见底材为准,不宜过深,过深刀口附近漆膜将会翻起,影响测试,然后用3M测试胶纸紧贴在上面,用手指肉体部分或橡皮压平,然后拉着胶纸尾部以90°角方向突然向上提起同一部位连续测试10次(如图2)。 5.1.3.2 胶纸测试接受标准: a.附著力=未脱落漆膜的方格数/100; b.每小格内如果漆膜脱落面积小于方格面积的1/5可视为未脱落(如图3) c.按前a,b点判定胶纸测试接受标准:附著力为100/100方为合格 5.1.4 高温高湿测试(每种货每天平均取样不少于测试3PCS,此测试当客户有要求时才做) 5.1.4.1 将塑胶喷油试样在过炉烘干4小时后存在温度为60±2°C,温度90%±3%之恒温恒湿炉中存放48H 5.1.4.2 高温高湿测试接受标准:室温后观察漆膜无皱纹、起泡、裂纹、剥落及明显的失光等现象 为合格(由于底材老化引起的变色,失色应不影响判定)。 5.1.5 RCA测试(现只有中建产品需做此项测试) 5.1.5.1 测试方法:用剪钳将需测试之胶件取较平坦处剪下2—3cm2 ,用热熔胶纸将其固定在RCA 纸带测试机上,将测试头对需测试位置,装好纸带,根据各种胶件测试规格的不同相应的

变频器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V

变频器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V.

————————————————————————————————作者:————————————————————————————————日期:

变频器机械可靠性 测试规范 拟 制:_____黄国华________日 期:2010-08-01 审 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 批 准:________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 测试规范 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部 规范编码:INVT0_018_0002_TB_01 版 本:V1.0 密 级:机 密 生效日期:2010.08 页 数:24 页

更改信息登记表 规范名称:变频器机械可靠性测试规范 规范编码: 版本更改原因更改说明更改人更改时间V1.0 拟制新规范黄国华2010.08.01 评审会签区: 人员签名意见日期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定义 (4) 4. 引用标准 (6) 5. 测试设备 (7) 6. 试验环境 (7) 7. 测试项目 (7) 7.1.测试项目清单 (7) 7.2.试验样品工作状态半正弦波冲击试验 (8) 7.3.试验样品非工作状态半正弦波冲击试验 (11) 7.4.试验样品梯形波冲击试验 (13) 7.5.试验样品工作状态正弦扫频试验 (14) 7.6.试验样品工作状态随机振动试验 (16) 7.7.试验样品非工作状态随机振动试验 (17) 7.8.试验中断处理 (18) 8. 数据记录及报告格式 (18) 8.1.机械可靠性测试数据记录表 (19) 8.2.机械可靠性测试报告格式 (20)

手机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制定手机新品及量产后机型例行试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确保公司研制的手机在量产前后各项性能指标能满足品质或客户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外观、结构、可靠性与寿命试验的要求及测试方法。除特殊规定外,所有测试均应在下列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0测试项目 3.1弯折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5套 测试目的:产品材料韧性及涂层测试 测试方法:将产品测试面以90度。对角120度进行慢速弯折测试,且均匀加力。判定标准:产品弯折处无脆裂,喷油、电镀件无片状掉漆为合格。 3.2落锤冲击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2套

测试目的:产品材料韧性 测试方法:使用落锤冲击测试仪调整50cm/500g,冲击机壳四边及四角。 判定标准:机壳无脆痕;油漆无脱落。 3.3钢丝绒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数量及状态:2套 测试目的:结构件表面抗磨擦能力测试 测试方法:将试验样品水平固定在万能磨擦试验台上,将0000#钢丝绒固定在面积为1*1cm的方形平面摩擦头上,并使与测试样品充分接触,并施加100gf 的力来回摩擦,来回计算1次,共测试100圈,每30圈检查1次。 注:1、硬度小于3H(750gf)的素材面,才需做钢丝绒磨擦测试 2、每做完一个样品需更换新的钢丝绒进行,且需在非测试品上先摩擦50次后再进行测试品的测试 3、沿钢丝绒的逆方向进行测试。 判定标准:测试后样品表面无明显划痕。 3.4高温高湿: 测试条件:70℃,95%RH 数量及状态:5套 测试目的:测试结构件耐高温高湿性能 试验方法:结构件放入温湿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96H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检查。 判定标准:外壳无变形,起泡,发霉,裂纹,变色、变形。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定义和测试规范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定义和测试规范 这个标准在技术上已被全球公制委员会核准,并由北美公制委员会直接负责。目前的版本在2001年3月1日被北美地区标准委员会核准通过。2001年6月将在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试行,之后同月公布。其第一版公布于1986年,上一版公布于1999年6月。 1.目的 1.1 这份文献通过提供测试半导体制造设备在制造环境中的三性(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的标准,为设备的使用者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建立了一个通用基础。 2.范围 2.1 这份文献定义了设备的6种基本状态。它包括了设备的任何时间所有可能的状态。设备的状态由其功能状况决定,而不管操作者是谁。在这里所做的对设备可靠性的测试强调的是对正在使用中的设备的突然中断,而不是对设备的所有时间。 2.2 本文献第三节(设备状态)定义了如何对设备时间分类。第六节(三性测试)定义了测试设备状态的公式。第七节(不确定测试)另外给出方法用来评估所得数据的统计意义。 2.3 有效的应用这份规范需要设备的工作遵循它的周期及或时间。自动监测设备状态是标准SEMI E58中的内容,并不在本规范中。设备使用者与供应商之间清晰有效的沟通将持续提高设备的工作状况。 2.4 在这份规范中的三性的指数可以直接运用于整个设备的非成套工具和子系统水平级。三性指数可以适用于子系统水平(例如过程模块)的多路径组工具。 2.5 这份标准虽然有提到安全事宜,但目的并不旨在追求这个方面。它将是这个标准使用者的责任来建立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条款,以及在使用前决定限制章程的运用。 3.参考标准 SEMI E58 —自动化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标准 注释1:本文列出的所有文献都使用其最新的适应版本。 4.术语 4.1 辅助—在一个设备周期中设备工作突然中断时发生,它有以下三种情况: ●通过外部干涉使中断的设备周期继续。(比如通过操作工和使用者的干涉,无论它是人或电 脑。) ●除了一些特殊的消耗品,零件不可替换。 ●在设备操作规范方面没有进一步改变。 4.2 成组工具—由机械地连接在一起的集成过程模块组成的制造系统。(这些模块可能来自于同一或不同供应商) 4.2.1 单路径成组工具—只有一条流水线的成组工具。 4.2.2 多路径成组工具—超过一条独立流水线的成组工具。(比如,多负荷闸、同样型号的多流程单元室) 4.3 周期(设备周期)—一个设备系统或子系统的完全操作过程(包括装卸产品),有流程、制造、测试步骤。在一个单元流程系统中,周期数等于流经的单元数。在多批系统中,周期数等于批量数。 4.4 停工时间(设备停工时间)—设备不在工作状态或没有执行到它应有水平的时间,不包括任何不在计划安排上的时间。 4.5 故障(设备故障)—在没有外来干涉下发生的意外故障或偏离。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1.目的 作为质量保证系统的一部分,可靠性测试程序将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1确保设计与生产过程所使用零件、材料、组装及制程符合设计规格与品质,进而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也借着这些试验的结果作为设计改进的参考。 1.2用以规范和统一产品可靠性试验标准,保障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SIMCOM所有手机研发产品。 3.参考文件 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 GB/T 15844.2-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实验方法 GB/T 15844.3-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及实验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实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GB/T 2423.3-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4.定义 RQT:Reliability Quality Test 5.职责 5.1 新设计产品的R.Q.T.测试与试验由测试工程师执行之,如有任何品质问题发现时,R&D 部门 或M.E.部门必须采取原因分析及对策改善。 5.2各项试验发现不合格者,须填写问题点单并要求RD、工程师或ME改善。 5.3各项试验结果执行单位必须提出试验报告及阶段汇总报告。 5.4 可靠性测试工程师 5.4.1 制定可靠性测试程序及标准; 5.4.2 定义产品可靠性测试计划; 5.4.3 参与产品可靠性测试问题的分析及改进; 5.4.4 可靠性测试设备的开发、维护。 5.5 可靠性测试技术员 5.5.1 产品可靠性具体测试项目的执行、跟踪; 5.5.2 可靠性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5.5.3 实验机器的日常维护; 5.5.4 实验室数据库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