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1. 萝卜的故事课题:

1.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 2.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冲

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是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

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组织学生阅

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害了解读有关本课题的教材展示的是萝卜

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七幅画书,通过讨的种植和收获

单的介绍一下。” 论或谈话的方式

知道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活,每

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第一幅图画是播二、观察活动。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种。组织学生阅读有关

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第二幅图画是间本课题的七幅画

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虎子和爷苗。书,通过讨论或谈

爷是怎样中萝卜的吧。” 第三幅图画是除话的方式知道

草。三、体验与交第四幅图画是给

流。正在生长的萝卜

培土帮助学生引发思

阅读课文. 第五幅图画是灌考,产生了解食物

阅读教科书中溉来源的愿望四、阅读讨论。第六幅图画是收

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概获.

括出农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第七幅图画是获

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得了好收成以后,

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 1 -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

遁“不违反时”的规律。

2. 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教学目标:

3.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或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准南则为橘”的道理。

4.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教学准备: 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五、导入。“我们从虎子讲述的

《萝卜的故请学生阅读解决问题讨论。

事》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本课题第一段的

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课文。

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

呢, 结合观察教科书中

请学生根据的七幅图画,通过

“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自己回家以后对讨论知道在农村,

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父母和长辈的调一年之中春种夏管六、

观察活动。“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查,谈一谈本地区秋收冬闲的过程。

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主要农作物从种

长。” 植到收获的季节

和时间。联系日常生活知道

教师讲解: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二十四节气与我们七、体验与交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平常使用的公历是

流。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组织学生阅有固定联系的。

读本课题的第二

段课文和表格,明

白表格中的意思。八、阅读讨论。“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

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

二十四节气。。你听说过这二十四接气朗读并学习

吗,” 背诵二十四节气

歌谣。归纳小结。

五、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

- 2 -

课题: 3.妞妞的困惑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学生观看录象。通过播放生活中农

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产品残留农药的录

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象,引起学生的沉

产品。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生思。

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使得许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

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

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

惑。(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

农药的录象)

二、全班讨论。 (1)知道农业生产中大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小组合作学习,体

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论。现自主学习。

危害吗,

(2)读课文讨论:我们只

是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粮

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

品都有残留农药,我们该怎么

办,

(3)教师出示课前收集

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

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问学

生:你在商店、超市见过这类

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这类农产品吗, 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对于妞妞的困惑,你有什么识四、探究。好的建议, 学生探究讨论。

课后反思

- 3 -

课题: 4. 从传统到现在

1、了解在长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上人手

的延伸,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目标: 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高劳动、形成崇高劳动者的

态度。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教学重、难点: 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教学准备: 收集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九、导入。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汇报收集常用的简培养收集信息能

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单农具的资料。力。

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

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

的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

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观察课本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

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十、观察活动。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观察课本第12页观察活动,激发探

处,” 的五幅插图,然后探究。究。

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地区经常

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

农具有什么好处,” 十一、体验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13学生根据调查成果

与交流。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交流体验与交流。

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

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

变化, 十二、阅读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了解从传统农业到

讨论。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现代机械化农业的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和第13页的课文和插图,变革过程,知道改

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并思考。革开放以来我国农

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业生产发生了飞速

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的变化

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

五、教师总结。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课后反思

- 4 -

课题: 5.劳动者的创造

1、知道都江堰和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

智慧的结晶。教学目标: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

明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都江堰和坎儿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生产中学生回忆旧知。感受劳动人民的智

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慧力量。

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

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瞻仰一下我

们祖先伟大创造吧。

阅读课本第14页,讨论:农业生二、阅读讨论。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 学生阅读讨论。

观察和阅读14页有关四川都江

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三、探究活动怎样发挥作用的, 观察和阅读,然后

1。进行探究活动。

观察和阅读15页有关新疆坎儿

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

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四、探究活动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

慧力量,形成崇尚

四川都江堰被列为“世界人类文劳动、崇尚劳动者,

化遗产”,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在为我国古代农业文

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明而自豪的态度。

工程—坎儿井,创造了一个个神奇的

五、教师总结。绿洲。我们今后要多了解古代劳动人

民的发明创造。

课后反思

- 5 -

课题: 6.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

2、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教学目标: 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3、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

与出口的情况,增强国际了解。4、憧憬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

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教学重、难点: 国际了解。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大量农机进入农业生产以后,观看有关图片。引起兴趣。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阅读与介1、阅读课本16页,讨论:阅读后进行讨论。

绍。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

成果有什么意义,这说明共同分享。

了什么,

2、阅读课文,以生菜的无土

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

行无土栽培的生产。

交流。三、延伸。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科技

生产方式,

四、总结。科技的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增强学习目的教

产的效率,我们要学好文化知育。

识,为将来打好基础。

课后反思

- 6 -

课题: 7.农业孕育着文明

1、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

茶文化。

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

化。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人类的早期文明是在农业的观看图片。引起学习兴趣。

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二、阅读与讨欣赏历史图片,阅读课文,讨讨论。分享。

论。论:这些图画告诉我们什么,

三、探究。阅读20页,思考:为什么古阅读讨论。学习了解。

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

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有

什么特点,

四、自由讨论。请大家展示搜集的资料。交流丝绸文化和茶文化的交流分享。

资料。

五、总结。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

- 7 -

课题: 8.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

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教学目标: 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

3、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

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教学重、难点: 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教学准备: 3、收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

4、收集各种饮食文化特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漫长历程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中,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节

日,形成了多彩的节日文化。

二、阅读与探1、阅读课本22页,思考并讨论交流。共同分享,扩展知

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识。

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什么关系,

2、我们这里过春节、端午

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三、讨论。 1、请大家读书,了解藏族新看书欣赏图片,并交流讨进一步扩展知识。

年及彝族、白族等西南少论。

数民族欢庆火把节风俗,

并讨论:你还知道我国哪

些节日与农业传统有密

切关系,

2、组织阅读24-25页,讨论:

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

什么特点,造成不同特点

的原因是什么,

四、总结。再次强调农业文明的特点与交流所得。强化认识。

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关

系。

课后反思

- 8 -

课题: 9.不断更新的通信家住族

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

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或中所产生的巨大影教学目标: 响,进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教学重点: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

技术的变

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就教

科书所呈现的通信技术做一些准备,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有关

文字或图片资料,也可以将资料库的内容复印给学生。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提问学生:什么是通学生用具体事例说明,比

信,通信在生活中扮演什如战争时要了解前方战

么角色,引导学生理解:况,亲人分离时互通情

人们共同生活、劳动,需感等等。

要交流,但有时距离很远,

学要通过专门的方式和工

具才能交流。

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欣赏教科书第28页的单

28页的单元导读图。提问元导读图后回答。

学生,是否去过电信博物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2(布置任馆, 向同学们做介绍。

务。或者由教师介绍。

电信博物馆介绍了许

多通信技术(方式或工

具)。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参

观了博物馆,搜集不少资

料并且向其他同学做了介

绍。今天,我们用另外一

种方式来了解通信家族。

同学们,将模拟电信博物

馆的讲解员,从教科书中

[第28-33页]选择一种通

信技术[方式或工具],向

大家介绍。

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

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

- 9 -

上呈现的通信技术。按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准

2(要说明这新技术的具体备。

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

够联系实际进行。

比如电报,一般在什么情

况下使用,电报单怎样填

写,怎样收费,多长时间

能够被对方收到, 与电

话和信件相比优点是什

么,缺点又是什么,现在

是否还在使用,为什么,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

绍,并且将讲解、表演、

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

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

合作的方式介绍。

3.小组准备。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

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

提供给学生。

4.教师小结。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提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醒学生,告诉学生,许多自己准备的材料。

他们今天不太熟悉的通信

技术,家长们却知道许多,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

可以把小组准备时遇到的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

疑问向他们请教。近的学生组成一组。

第二课时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每个小组在下次课前至1. 导入。 30页小文的日记,然后告少共同准备一次。

诉学生,今天的活动,我

们将在教室里参加电信博

物馆,相信同学们会像小

文一样大有收获。

2. 讲解活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

动。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

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

3.全班讨论。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

- 10 -

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

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

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按照上次课及课后准

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

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绍一种通信方式。

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

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

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全班讨论

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

己再类似情况下的行为,

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

谈举子。

4.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

系的一位亲友打个电话,

把问候带给他,并提醒学

生要注意礼貌。

课后反思

- 11 -

课题: 10.信的旅行

1. 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再在其中

付出的辛苦,从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教学目标: 2. 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些常识。

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些常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再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教学准备: 1. 教师在课前准备几个用过的信封(上面必须写请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详细的通信地址、姓名,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2.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以及学校的通信地址和邮

政编码。

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通信过程都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 12 -

1(导入。师:“教科书第35页通过四幅1. 看“教科书第35 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封信从页通过四幅照片

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请同后同桌之间可以

学们仔细看一看,都有哪几个相互交流一下。

环节,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

流一下。”

“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从

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阿姨

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谁能说

2(了解信封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

进行分拣的呢,”

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

上。(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学生自愿回答

以讨论以下编码规律,本地区

的邮政编码等。)

“在课前,老师走访了邮

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由

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写

3(了解信封邮政编码,或有些人根本不知

的书写方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分拣工

法。作

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座

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清楚

应该如何写信封,这节课我们认真看老师出示的

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的书信封及自己课前准

写方法。” 备的信封。

.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生

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邮

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

4(学习信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邮政

的书写方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生对书

法写信封的感性知识。请学生默默读教科书第34页读教科书第34页男老师的一男老师的一段话后

段话,边读边记寄信的要求说出书写信封的格

(要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式。

信封),以及书写信封的格式,

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随手

将几个要点记在黑板上。

- 13 -

教师布置学生填写教科

书第34页的空白信封,并相

互检查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

教师可依据本班学生的

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请学生从

5(练习写信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在信

封中不文明的行为讲给大家听,学生填写的收信地址和发信地址既可

以是课前了解的家

庭地址或学校地址,

也可以是其他地区

家庭作业的地址。

1. 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我

的发现”。

利用周末的时间,请父母带自全班同学针对

己到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工这些不文明的行为

作者的劳动。展开讨论,发表自己

的看法。

6(布置家庭

作业

课后反思

- 14 -

课题: 11.绿衣使者

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

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教学目标: 间情感的纽带。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教学准备: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标准信封及一张面值80分的邮票,并了解一位自

己最想念的亲人或朋友家庭所在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 复习导入“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学生自愿发言(教师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注意加以引导,以免学

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生就事论事,发言的内

的劳动,下面就同学们把容仅仅局限在对表面现

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象的描述上。)

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

感受。”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学生欣赏教科书第38页

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个的照片和说明文字。

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有

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方

邮递员的工作可能还是比

2.全班讨论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们

展示了些地方的邮递员你

们了解他们那里的地理环

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工

具是什么,除此之外,你

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全班讨论。

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参与,

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

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教

师要加以引导,但决不意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主题一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 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3. 萌发反对战争、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走近历史 1、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95年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CAI出示战争孤儿图片)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人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二、历史回眸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页有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 3、也许这些抽象的文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课前同学们都根据自己小组的分工进行了资料搜集,相信在待会儿的小组汇报交流中,大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的历史材料中对这一次世界大战有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先在小组里交流,待会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 三、牢记历史,向往和平 1、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巨大灾难,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胜一浪,请看!(CAI播放背景音乐和图片) 3、总结: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复习题 1、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分别是:(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这些河流所在的区域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2、据考证,至少在(170万)年前,祖国大地上就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远古先民培植出了(粟)和(稻)。 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先帝就是(神农氏),他教人们制作了耕田农具,并亲自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并教人治病。黄帝就是(轩辕氏),他发明了(舟车)(桑蚕)(历法)(音律)(医药)等。 3、伶伦制定了(五音),还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埙)(笙)(鼓)(管)(弦)(钟)等八种乐器。(仓颉)经过苦心钻研和反复描绘,创造出了(文字)。 4、我所知道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些故事大多表现了祖先勇敢顽强,不畏艰难,大公无私的精神。 5、(公元纪年)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按照公元纪年法,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年代),以每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世纪)。 6、(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最早的风筝主要用于(军事活动),迄今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 7、中国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8、在纸的发明之前,人们经常用(竹木简)(绸布)(羊皮)书写。纸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它比xx早(1000)多年。

9、(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最早的印刷术是(雕板印刷),后来北宋时期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10、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是(司南),北宋时期出现了(罗盘),那时我国就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之后的(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远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11、(火药)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师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时偶然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借助火箭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行的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有(72)人最为著名,他首创了(私人讲学),他的弟子把他的谈话以及他与弟子间的问答,编成一部名为《论语》的书。这本书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13、孔子编定了《春秋》《诗经》《尚书》等书籍。孔子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他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14、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和(“兵书圣典”)。兵书中有“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 15、(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计算出了(圆周率)。一行是(唐代科学家),编写《大衍历》,测量出了世界上子午线长度。郭守敬是元代的(科学家),他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并编写了新历法《授时历》。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历经27年,编写完成了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人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16、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她位于世界的(东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 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 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1 5.总结。 家庭作业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执教时间年 11 月 16 日星期二 版本北师大出版社学科品德与社会 册数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3、学生提意见: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主题一:爱护集体荣誉 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搜集、了解所教班级内师生间、生生间互敬、互爱、互助的事例。 2.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开展尊敬和感谢老师的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 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及过程: 1.看图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教师介绍厦门。教师展示有关于厦门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厦门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厦门的特色食物 3,厦门的名胜古迹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厦门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上一节课布置大家回去问问家长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你们完成了没有 我们现在先进行新课的学习,然后再检查这一项作业。 1、学习四川的内容。 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2、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3、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4、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1.我长大了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喜欢春天,春天小草发芽了, 小动物苏醒了生:我喜欢夏天,可以在河里游泳, 夏天花红柳绿,百花盛开,师:你知道哪些花开了?生:我喜欢秋天,秋天可以吃到许多水果。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举例有哪些水果,有哪些蔬菜,有哪些粮食。 2、你们喜欢四季的原因是什么?小结:四季之所以这样美丽,是因为有美丽的生命,美丽的生命使四季生机勃勃。也正因为有了美丽的生命,我们的世界也变得如此美丽多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美丽的生命。 二、调查汇报: 1、每天我们走在街道、公园、小河边、校园里的时候,总会有些发现,你发现了哪些美丽的生命呢?为什么说它们美丽? (蝴蝶是美丽的生命,它能帮助花传播花粉色;啄木鸟是美丽的生命,它能帮助大树捉害虫,让大树长得枝繁叶茂的,为世界释放氧气,人类才能生存) 小结:是啊,我们可以感到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3、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别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板书:生命的特征:1、能生长; 2、能繁殖后代; 3、能新陈代谢; 4、有应激反应等现象; 4、你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生命的吗?读文 5、你是怎么理解这几句话的?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生命,那么生命是怎样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呢?(繁殖后代)除了地球还有哪个星球有生命呢?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要爱护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那就应该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保持生态平衡。 6、为什么说生命是美丽的? 7、假如世界上没有了生命会怎样? 三、总结: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活得那么快乐,想想都好开心;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长得那么美丽,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来种下一颗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边,生 命无处不在。或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小区里、校园里、街道两旁、公园里、山村里、郊外的树林里、田野里……现在我们将资料分类汇总为“动物”、“植物”两个大组相互进行交流介绍!(随机穿插补充教师资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 1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 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

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 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 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1 第二课时 2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南嘴中心校羊婆小学:刘玉芳 课题: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过程与方法 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白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重点: 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学领航: 同学们,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工作着的机器。我们从小爱惜它,他就能工作得更好,生命存在的时间也就更长。 板书:呵护我们的生命

二、自主学习: 学生默看教材第12面至第18面。 三、合作探究、交流指导 1、对照教材第13面图,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学生总结发言:“我是怎样克服不良习惯的。” 指导: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你看,他用手拿东西吃,手上的细菌就会跟着往肚子里跑。这样,后果是怎样的呢? 2、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指导:注意个人卫生 现在,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把它们写下来。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俗语、谚语读一读,互相交流。 指导: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陋习。请同学们做做:把你看到的或自己做过的一些陋习给同学们说说。 出示图片。说说陋习的危害性。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革除陋习呢? 指导:既然注意卫生,身体好。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

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2、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关键点: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1. 萝卜的故事 课题: 1.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 2.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教学重、难点: 望。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 冲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是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组织学生阅 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不了读有关本课题的教材展示的是萝卜 解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七幅画书,通过的种植和收获 简单的介绍一下。” 讨论或谈话的方 式知道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活, 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第一幅图画是播 二、观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种。组织学生阅读有关 活动。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第二幅图画是间本课题的七幅画

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虎苗。书,通过讨论或谈 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吧。” 第三幅图画是除话的方式知道 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 三、体验正在生长的萝卜 - 1 - 与交流。培土帮助学生引发思 阅读课文. 第五幅图画是灌考,产生了解食物 阅读教科书中溉来源的愿望 第六幅图画是收 四、阅读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获. 讨论。概括出农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第七幅图画是获 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得了好收成以 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后, 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遁“不违反时”的规律。 2. 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教学目标: 3.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或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准南则为橘”的道理。 4.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pdf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本册共包含三个单元:说说我们的社区生活、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三、教学目的任务: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 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 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五、主要措施: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 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基本需要。 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懂得了在自然条件下,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5、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蔬菜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是世界第一蔬菜大国,特别是大棚蔬菜面积已占到世界70%以上。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变得越来越硬,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也造成了危害。 6、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又逐渐学会了种植,然后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 7、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的进步。 8、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 9、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0多年前,秦国的李冰父子率众建造了都江堰。都江堰的建立,既有

利于排泄洪水,又有利于灌溉农田,由此形成了富饶的成都平原。都江堰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0、坎儿井用来保存和运送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供人们使用。 11、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科学种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12、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9),人口却占到了世界的(1/5)以上。 13、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也逐渐发展起来。 14、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15、我国的农历,是古代劳动者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动的规律编制出来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16、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7、农耕地区的主要食物是粮食和蔬菜,沿海地区喜欢吃各种水产品,在牧区,饮食以肉和奶为主。 18、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傣家人的竹筒饭,蒙古人的手扒肉,新疆人爱吃馕和羊肉;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主要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泰国树叶包制的饭团,韩国的石锅拌饭和泡菜。 19、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有24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柑橘等。 20、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土壤、阳光、水、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