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备课和教案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备课和教案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备课和教案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是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人)。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最先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因此,“鸽巢问题”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

鸽巢问题-------------------1课时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题:鸽巢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例1、例2及“做一做”,及第71页1-2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则。

师:象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1)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

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2)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二)。

(1)用假设法分析。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2)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 (本)......1(本)或a÷3=b(本)......2(本),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b+1)本书。

鸽巢原理(二):古国把多与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第2课时

教学课题:“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及“做一做”,及第71页练习十三的3-4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鸽巢问题”中的“鸽巢”是什么,“鸽巢”有几个,在利用“鸽巢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子。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双。突然停电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

学生思考、发言。

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学生提出猜想。

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组反馈,师相机板书:

4、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研究规律

师:如果盒子里有蓝、红、黄球各6个,从盒子里摸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再出示“做一做”第2题,汇报后得出:问题结论只与球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

小结:确定什么是抽屉什么是物体是解决抽屉问题的关键。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第70页“做一做”第1题。

2、解决课前有趣的问题

3、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让你闭上眼睛去摸,

(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

(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

4、练习十三第3、4题。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第3课时

教学课题:“鸽巢原理”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71页练习十三的5、6题,及相关的练习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知“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熟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

二、指导练习

(一)基础练习题 1、填一填:

(1)六年级有30名学生是二月份(按28天计算)出生的,六年级至少有()名学生的生日是在二月份的同一天。

(2)有3个同学一起练习投篮,如果他们一共投进16个球,那么一定有1个同学至少投进了()个球。

(3)把6只鸡放进5个鸡笼,至少有()只鸡要放进同1个鸡笼里。

(4)某班有个小书架,40个同学可以任意借阅,小书架上至少要有()本书,才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同学能借到2本或2本以上的书。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集体交流纠正。

2、解决问题。

(1)(易错题)六(1)班有50名同学,至少有多少名同学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2)书籍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一定能拿出2本科技书。一次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

(3)把16支铅笔最多放入几个铅笔盒里,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铅笔盒里的铅笔不少于6支?

(二)拓展应用

1、把27个球最多放在几个盒子里,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盒子里有7个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盒子数看作抽屉数,如果要使其中1个抽屉里至少有7个球,那么球的个数至少要比抽屉数的(7-1)倍多1个,而(27-1)÷(7-1)=4...2,因此最多放进4个盒子里,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盒子里有7个球。

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答:

2、一个袋子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可以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1只?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假设先取5只,全是红的,不符合题意,要继续去;假设再取5只,5只有全是黄的,这时再取一只一定是蓝色的,这样取5×2+1=11(只)可以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1只。

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答:

3、六(2)班的同学参加一次数学考试,满分为100分,全班最低分是75。已知每人得分都是整数,并且班上至少有3人的得分相同。六(2)班至少有多少名同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75分,所以学生可能得到的不同分数有100-745+1=26(种)。

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5、6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我们一起解决。

第五单元《鸽巢问题》例1例2 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鸽巢问题》例1例2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8--69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这个原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出示各种情况。 板书:(4,0,0)(3,1,0)(2,2,0)(2,1,1), 问题: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4支笔放进3个盒子里呢? 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问题: (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2)“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并进行组内交流,教师选代表进行总结: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那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问题: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你发现什么?(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总结: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 2.完成课下“做一做”,学习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1页例1,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美丽的602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手提箱,忘记了密码,你能帮帮我吗? 课件出示提示卡:密码是由1,2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中的最小的那个数?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想法:先把1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2;或先把2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1,组成12和21两个数。 师:谁还能理解他的想法,再来说一说。 师小结:真棒,像这样按规律,有序排列,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所有密码。 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1.导入。 师:您已经帮老师解开了密码,现在能帮老师设计一个密码吗? 密码要求:用1、2、3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猜猜看有多少种可能? 生:同桌合作,在学习单上排一排,并记录下来。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课间活动:组织乒乓球比赛。 思考:同样都是3个数,数字排列是6种情况,乒乓球比赛是3种情况,为什么? 2.课堂实践,摆一摆。 (1)你能用1、3、5、7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请认真思考一下

十个十个十个十个 1 3 3 1 5 1 7 1 1 5 3 5 5 3 7 3 1 7 3 7 5 7 7 5 师:所有的可能都摆完了吗?还有别的数吗?你是怎么想的? 十位为1的有3个数,十位为3的有3个数,十位为5的有3个数,十位为7的有3个数,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 (2) 你能用1、3、5、0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你还能有序地列出所有可能性吗?请认真思考一下。 师:谁能上台操作展示,看看到底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预设:十个 1 0 1 3 1 5 生摆完三个后,教师问:你是怎么想的?你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 追问:1在十位的两位数还有吗? 师:接下来怎么摆?(学生依次摆出30,31,35) 问:你看懂他的摆法了吗? 学生继续摆出50,51,53。 追问:所有的可能都摆完了吗?还有别的数吗? 生:没有了,因为0不能放在十位。 师:为什么十位不能为0? 观察有规律排列的数,引导学生读懂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十位为1的有3个数,十位为3的有3个数,十位为5的有3个数,让人很清楚的数出有9种搭配方法。教师板书:十位固定法。 思考:同样是4个数,第一次排12种,第二次排了9种,为什么? 师小结:只有做到了有序搭配,不重复和不遗漏,才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出所有结果。

最新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黄岭子镇中心校 赵春宇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黄岭子中心校赵春宇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来热身一下,做一个预测的游戏。 请各位同学在本子上任意写出三个自己喜爱的老师的名字,之后老师进行预测,如果预测准的话给老师五秒钟的掌声。其实在这个预测的游戏中还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研究4枝笔放进3个笔筒。 (1)要把4枝笔放进3个笔筒 ,有几种放法?请同学们小组内摆一摆。 (2)反馈:四种放法(课件出示) (3)判断:4枝笔放进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说的对吗?为什么? (4)“总有”什么意思?(一定有) (5)“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2枝) (6)师:4枝笔放进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几支笔?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找到每种摆法中笔数最多的杯子,然后再找到这些最多的杯子中最少的笔数) (7)师:实际就是多中找少 师:我们刚刚把所有摆放的方法都一一罗列出来,从而找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方法叫枚举法。这种方法好不好?(评价:随着数据的扩大,摆放的方法一定会更多,甚至不能一一罗列)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怎么摆? (每个杯子都先放进一枝,还剩一枝不管放进哪个杯子,总会有一个杯子至少有2枝笔)(你的方法果然简单)

鸽巢问题教案

第10讲抽屉原理 一、教学内容:抽屉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抽屉原理的概念:抽屉原理:把M个物体分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物体。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4、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5、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总有”“至少”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商+1而不是加余数。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2、要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如果a÷n =b……c 至少数=b+1即至少数=物体数÷抽屉数+1 3、知道抽屉数和至少数,求物体时,物体数=(至少数-1) ×抽屉数+1当至少数为2时, 物体数=抽屉数+1 五、教学用具:课件、一定数量的笔、铅笔盒。 六、教学过程: 1课时 复习巩固(作业纠错):见课件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2张凳子,请3个同学上来,(找生)听清要求,老师说“请坐”时,每个同学必须都坐下,谁没坐下谁犯规,(师背对)听明白了吗?好“请坐!”告诉老师他们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同学,对吗?假如请这3位同学再反复坐几次,老师还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2名同学,你们相信吗?其实这个游戏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想不想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发现它?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4只铅笔放入3个盒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请生读要求),看哪组动作最快? (1)、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找生展示,师板书:(3,1,0)(2,2,0)(4,0,0)(1,1,2)。 师:老师也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演示)观察这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出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支铅笔)。 师:刚才我们把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想一想不用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只要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生答“平均分”的方法时,课件演示)每个盒子先放1枝,还剩几枝?(1枝)这1枝怎么摆?(放哪个里面都行)你有什么发现?(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盒子至少放2枝铅笔)。师:既然是平均分,能用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4÷3=1……1)师:这里的4指的是什么?3呢?商1呢?余数1呢? 师: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平均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2、逐步深入,建立模型 (1)初建模型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简单的排列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1页例1,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 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 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教具学具: 写有1、3、5、0的4张卡片,每个学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咱们来玩个猜年龄的游戏吧。我先来猜猜你们的年龄吧。 (教师随机猜三个)猜对了吗? 生:猜对了。 师:你们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 生1:32岁。 生2: 35岁。 (学生任意猜)

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出你的年龄,而大家猜不出老师的年龄呢? 生:我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不是10岁,就是11岁,老师容易猜对。师:这样吧。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我的年龄是由3、7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师:我的年龄是多大?为什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生1:是37岁。 生2:不可能是73岁,73岁是老年人。 师:真了不起! 二、探究方法,找到规律 师:大家好! 欢迎你们进入数学星球,开启今天的数字之旅。让我们随着小精灵进入数字乐园吧,请小朋友先到数字乐园做个摆数字游戏,好吗? (1)两个数的排列。 师:数字乐园里来了两个数字“1、3”。(教室粘卡片)它们带来一个问题:把1和3排在一起,能摆出几个两位数呢? 学生操作,汇报: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是13和31。(教师板书)(2)四个数的排列。 师:如果用1、3、5、0,最多能组出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师:我想,两个数摆出了两个两位数,4个数一定能摆出4个两位数吧?(学生猜) 师:还是让我们来摆一摆吧!那就让我们同桌合作一下,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好吗?比比哪个小组摆的最多,摆得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先请你们自己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开始吧。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鸽巢问题(例1)》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例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引出探究 课件呈现: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总有”和“至少”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总有”就是一定有,至少就是“最少,最起码”。(学生都有类似的理解。) 师:你觉得这句话说得对吗?请你静静思考一下。 师:大家可以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学生探究。(略) 2.反馈交流。 (l)枚举法。 生1:我们是用铅笔模拟摆出来的,一共有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中,不管哪一种,都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我们来看这些摆法,凭什么说“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生:第一种摆法有一个笔筒是4支,第二种摆法有一个笔筒是3支,第三种摆法有一个笔筒是2支,第四种摆法有两个笔筒都是2支,所以“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师:比2支多也可以吗? 生:至少放进2支笔就是最少是2支,比2支多也是可以的,3支、4支都是符合要求的。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四种摆法,把符合要求的笔筒用彩色粉笔标出予以“检验”,理解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 生2:我们是用数表示的,比他的方法要简单。 师生一起圈出每种分法中不小于2的数,认可这种方法,对学生简洁的表示法予以表扬。 (2)假设法。 师:除了像这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举出来,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证明这句话是正确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每个笔筒中放1支,这样还有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是2支了。所以我认为是对的。 教师板书图示,引导学会直观认识“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中就有2支”的情况。 师:你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中放1支呢? 生:因为总共只有4支,平均分,每个笔筒只能分到1支。 师:你为什么要一开始就要去平均分呢?(板书:平均分)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也就有可能找到和题目意思不一样的情况。 师:我明白了。但是这样只能证明总有一个笔筒中肯定会有2支笔,怎么能证明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经使每个笔筒中的笔尽可能少了,如果这样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况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3)确认结论。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齐):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三)提升思维,构建模型 1.加深感悟。 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这句话是正确的。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改,你们看看还对不对,为什么? 师(口述):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铅笔。 (生答略。) 教师让学生继续思考: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10支铅笔放进9个笔筒呢?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理,学生逐渐都采用假设的思路熟练地来表达。)

六年级下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知识点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知识点一】“鸽巢原理”(一) “鸽巢原理”(一):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和n是非0自然数,且 m>n),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知识点二】“鸽巢原理”(二) “鸽巢原理”(二):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进n个鸽巢中(k和n是非0自然数), 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知识点三】应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应用“鸽巢原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成“鸽 巢问题”,即弄清楚“鸽巢”(“鸽巢”是什么,有几个鸽巢) 和分放的物体。(2)设计“鸽巢”的具体形式。(3)运用 原理得出某个“鸽巢”中至少分放的物体个数,最终解决问 题。 【误区警示】 误区一:判断:因为11÷3=3....2,所以把11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总有一个 抽屉里至少放5本书。(√)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这个抽屉至少放的书的本数用“3(商)+2(余数)” 计算了,应该是“3(商)+1”。 错解改正× 误区二: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至少取出几个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 5×3÷3=5(个)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小球的总数作为要分放物体的数量了,求得的结果也是 与问题要求不符。本题属于已知鸽巢数量(3中颜色即3个 鸽巢)和分的结果(保证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个同色的), 求要分放物体的数量,各种颜色小球的数量并与参与运算。 错解改正3+1=4(个) 【方法运用】运用逆推法解决鸽巢问题 典型例题把25个玻璃球最多放进几个盒子里,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盒子里有5 个玻璃球?

思路分析由“鸽巢原理”(二)可知,用分放的物体总数除以鸽巢数量求出平均 每个鸽巢里所放物体的数量和余数,其中至少有一个鸽巢中 有(平均每个鸽巢里所放物体的数量+1)个物体。 此题可以把玻璃球的总数看成分放的物体总数,把盒子数看成鸽巢数, 要使其中一个鸽巢里至少有5个玻璃球,则玻璃球的个数至 少要比鸽巢数的(5-1)倍多1个。 正确解答(25-1)÷(5-1)=6个(个) 方法总结(分放的物体总数-1)÷(其中一个鸽巢里至少有的物体个数-1)= a....b(a.b为自然数,且b>a),则a就是所求的 鸽巢数。 典型例题平安路小学组织862名同学去参观甲、乙、丙处景点。规定每名同学 至少参观一处,最多可以参观两处,至少有多少名同学参观 的景点相同? 思路分析参观甲、乙、丙3处景点,若只参观一处,则有3种参观方案;若参观 两处,则有“甲乙、乙丙和甲丙”这3种参观方案。所以, 一共有3+3=6(种)参观方案。求至少有多少名同学参 观的景点相同,可以转化为“鸽巢问题”解答,把862名 同学看成要分放的物体,把6中参观方案看成6个鸽巢。 正确解答3+3=6(种) 862÷6=143(名).....4(名) 143+1=144(名) 【综合测评】 1、 (1)小东玩掷骰子游戏(掷一枚骰子),要保证掷出的骰子数至少有两次是相同 的,小东至少应该掷()次 (2)李阿姨给幼儿园的孩子买衣服,有红、黄、白3种颜色,结果总是至少有2 个孩子的衣服颜色一样,她至少给()个孩子买衣服。 2、11名学生到老师家借书,老师的书房中有A、B、C、D四类书,每名学生最多可借两本不同类型的书,最少可借一本。至少有几名学生所借的书的类型完全相 同?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鸽巢问题教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 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1)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2)得出结论。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二)。(1)用假设法分析。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2)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有顺序的、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呢?” 生答 师:我也喜欢看动画片呢!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视频,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 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懒羊羊被灰太狼抓的视频)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懒羊羊被抓走了。 师:哦,懒羊羊又被抓走了,那怎么办呢? 过渡:喜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都想去救懒羊羊,老村长决定派三只羊中的两只羊去,怎样派呢? (课件出示):三角形出示三只羊的图片,生说一种方法,有声音的连一种,并闪烁。 师:有几种派法? 老村长决定派聪明的喜羊羊和勇敢的沸羊羊去救懒羊羊。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喜羊羊、沸羊羊来到狼堡前,狼堡大门被锁住。 过渡:它们来到狼堡前,发现狼堡的大门上有一把密码锁。 (出示灰太狼配音):“要救懒羊羊,必须打开密码锁”。 师:现在只知道锁的密码是由这1、2、3三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同学们猜一猜密码可能是多少? 生猜 师:同学们猜出了这么多的两位数,非常棒!那么用1、2、3这三个数字到底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呢?(停止,让学生思考一会)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黑板贴出例题一) 过渡:请同学们先听清老师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摆一摆,小组长在作业纸上做好记录。 1、生进行摆数活动,师巡视。发现有代表性的3张作业纸。

《鸽巢问题》说课稿

《鸽巢问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例1、例2. 一、说教材 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抽屉原理”最先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鸽巢原理”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学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模型思

想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三、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已达到能够掌握本章内容的程度。鸽巢原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在具体分的过程中,我想学生都会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但我想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学法是: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通过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2.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认识“鸽巢问题” (1)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2)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 (1)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2)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 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 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鸽巢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 团田中心小学 陈亚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 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请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我就可以肯定,至少有2个同学写的数字相同。你们信吗?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想。 师:其实刚才的游戏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小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这个小知识。(板书:鸽巢问题) (二)合作探究,感知规律 例1:探究4支笔放进3个笔筒的现象 师:把4支笔放入3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这句话里的“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师:“至少”呢 生:最少。 师:那可以是3支吗?4支吗? 生:可以 师:那到底是不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笔筒(画在纸上的)和4支笔, 请同桌两人一组,动手摆一摆,注意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人摆,另一人记录在记录卡上。在活动中,老师有一个小提示,在摆的过程中,我们忽略笔筒的顺序,如,在这个笔筒里放3支和在另一个笔筒里放3支属于同一种类型。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那就开始动手吧。(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桌愿意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摆的结果? 生:(指名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用动手操作的方法验证了老师的猜想是正确的,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几种放法:(大屏出示:4 0 0 3 1 0 2 2 0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数学广角——搭配(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动手实践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学会有序、不重不漏的搭配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搭配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的“数学广角——搭配(一)”是让学生掌握全面、有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方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三个数字搭配的三种方法,分别是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交换位置法,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也能拓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为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等知识做好铺垫。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是有初步的认识的,学生是会用1、2两个数字可以组成12或21这两个两位数。而对怎样全面有序地列举出1、2、3三个数字排列成的两位数,学生是会列举出部分两位数的,但经常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本次教

学的重点会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也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会学以致用,体验生活与数学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2、难点:搭配的排列方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多媒体课件、练习卡、抽奖盒、数字卡片、帽子、围巾等。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幸运大抽奖” 游戏规则:每次从抽奖盒中抽出两张数字卡片,说一说这两张卡片可以组成什么两位数,表达完整即可获得奖品。 师:恭喜你!你抽到的是什么数字?可以组成什么两位数? 生:我抽到数字3和7,可以做成数字37。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两位数吗? 生:还可以交换位置,组成数字73。 师:好聪明,说得真好!像这样两张数字卡片通过交换位置就能组成两个不同数字的方法,我们称为“搭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广角——搭配(一)。(在黑板上贴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一)》)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简单的两个数字的排列是有经验的。在学

鸽巢问题评课稿

鸽巢问题评课稿 鸽巢问题评课稿 了铺垫 二、注重自主合作培养探究意识 本节课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教与学中经历了命题、验证、推理的应用过程。 1、采用列举法。把3支铅笔放到2个笔筒,怎样摆放?学生的摆放、说理、到老师的演示初步感知了鸽巢原理。此处设计教师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再到4支铅笔放到3个笔筒里的操作,熟练列举,恰到好处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鸽巢原理。 2、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学生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8个苹果放到7个鸽巢等推理验证。教师关注了“鸽巢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物体个数必须要多于鸽巢个数,化繁为简,此处确实有必要提领出来进行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 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通过教师组织开展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采用比较教学。通过例1例2的比较,实质就是物体比鸽巢多1和物体比鸽巢多几倍或更多的比较。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了

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有余数除法” 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学生借助直观,很好的理解了例 如果把书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鸽巢里,看每个鸽巢里能分到多少本书,余下的书不管放到哪个鸽巢里,总有一个鸽巢里比平均分得的书的本数多1本。特别是对“某个鸽巢至少有书的本数”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而不是商加“余数”,教师适时挑出针对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鸽巢原理”。 4、注重深化知识。课前的游戏简短有效,在结束新课前,用“鸽巢原理”来解释,课前抢凳子,扑克魔术。有一种前后呼应的的整体性。学了“鸽巢原理” 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抽扑克牌游戏、班级有多少个同年同月生的人数等等,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 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三、注重说理训练培养逻辑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与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并能用精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和推理的过程”的问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数据比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 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

5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例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6个,混合后放在一个布袋里,一次至少摸出几只,才能保证有两只是同色的? 球看作元素,从最不利情况考虑,每个抽屉先放1个 球,共需要3个,再取出1个不论是什么颜色,总有 一个抽屉里的球和它同色,所以至少要取出:3+1=4 (个)。 解答:3+1=4(个) 答:一次至少摸出4个,才能保证有两个是同色的。 【例2】在一次春游活动中,三年级1班有31人带了面包,38人带了饮料,36人带了水果,34人带了巧克力,全班有45人。可以肯定的是有()人这4种都带了。 解析:可能没带面包的:45 - 31 = 14 、可能没带饮料的:45 - 38 = 7 、可能没带水果的:45 - 36 = 9 、可能没带巧克力的:45 - 34 = 11 、可能只带四样中其中一样的:14 + 7 + 9 + 11 = 41 ,所以可以肯定四样都带了的至少有:45 - 41 = 4 (人)。 解答:可以肯定至少有4人这四样都带了。 【例3】一个袋里有红珠子6粒,黄珠子8粒,蓝珠子10粒。最少要抽出多少 粒珠子才可保证有3粒是同一颜色? 一共摸出6粒:同时摸出红色、蓝色、黄色各2颗;此时再 任意摸出一个,就一定有3粒珠子颜色相同。 解答:3×2+1=7(粒) 答:最少要抽出7粒珠子才可保证有3粒是同一颜色。 【例4】笔筒里有3支红笔和2支黑笔,如果蒙上眼睛摸一次,至少拿出几支笔 才能保证有1支红笔? 解析:把红笔和黑笔看做是两个抽屉,5只笔看做是5个元素,根据抽屉原理考 虑最差情况:摸出2支全是黑笔,那么再任意摸出一支就是红笔。 2+1=3(支) 答:一次必须摸出3支铅笔才能保证至少有一支红笔。 【例5】一个兴趣小组有16名同学,他们都订阅了甲乙两种杂志中的一种或两 种,那么至少有()名同学都订阅的杂志种类相同。 A 5 B 4 C 6 解析:可以订阅杂志的情况有甲、乙或甲和乙一共三种可能,也就是说有3个抽 屉,根据抽屉原理,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16÷3=5(人)…1(人),所以至少 有5+1=6(名)同学订阅的杂志种类相同。 解答: C 【例6】有100个苹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已知其中有人至少分到了3个。 那么,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屉原理。解答时把小朋友的人数为抽屉个数,人数 最少,则分得3个苹果的人数最多,所以用100÷3=33…1,33+1=34(人) 解答:100÷3=33…1 33+1=34

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知识分享

“鸽巢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学习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则。 其实这个游戏中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类问题。-----出示课题《鸽巢问题》“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

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原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问题:“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3)探究证明。个人调整意见 方法一: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由图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学内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的活动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法学法: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公园好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比公园更还玩的地方——板书:数学广角——搭配(一) 出示学习目标,师读,生听。 二、初学交流 1、哦,数学广角可真美,我们先到数字城堡看一看吧! 师:由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拼成的两位数有哪几种可能呢?我们思考下按顺序把他们列出来吧! 出示合作要求: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思考摆一摆,,另一个同学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