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焦耳B.伽利略 C.欧姆D.法拉第 【考点】6J: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焦耳定律、欧姆定律及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均与电及磁有关,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 【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焦耳、欧姆、法拉第与电及磁的知识有关,伽利略、笛卡尔的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基础.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分析各选项中物质的状态的先后变化,就可得到正确选项. 【解答】解: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及露珠是液态的,是由人呼出的水蒸气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起子B. 核桃夹C. 钳子D. 食品夹 【考点】7O:杠杆的分类.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和图片,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核桃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C、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故选D. 4.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且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 【解答】解: 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动能 B .动量 C .加速度 D .速度 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下列有关此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前两秒加速度为5m/s 2 B . 4s 末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C .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 8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3.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4所示。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速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 A . 3 B .4 C .5 D .6 4.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若有两个雨滴从高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m 1、m 2,落至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 A .m 1: m 2 B .21:m m C .12: m m D .3 23 1: m m 5.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 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 、B 、C 、D 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 )。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取g=10m/s2)( ) A .普通白炽灯光源即可 B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1.4s C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14s D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20s 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 .无论a 为多大,A 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山东省威海市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6分)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3.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远处前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4.关于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 B.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光纤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5.如图是教材中的情景再现,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用力推墙后人向后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口吹硬币跳栏杆,说明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 用力搬石头没搬动,说明力没有对石头做功 D. 松手后橡皮来回摆动,说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6.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

最新潍坊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潍坊物理 第1卷(选择题 35分) 一、本题共15小题,共35分.l一10小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ll—15小题。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 分.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分别是 A.米(m)、千克(kg)、小时(h) B.千米(km)、千克(kg)、小时(h) C.米(m)、千克(kg)、秒(s) D.米(m)、牛顿(N)、秒(s) 2.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2011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次声波 B.微波 C.超声波 D.光波 4·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桥在水中 C.花在放大 D雨后天空出 形成倒影镜中成像现的彩虹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6.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8.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 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1、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地面受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地面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D.地面受的压力与物体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开始作用瞬间 () A.物体立即具有速度和加速度B.物体立即具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具有速度但加速度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该瞬时都为零 3、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将很缓慢地 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卫星的:()A. 势能逐渐减小。 B. 动能逐渐减小。 C. 加速度逐渐减小。 D. 运行周期逐渐减小。 4、图示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 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一个小孩在蹦床上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 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 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 右图所示,图中oa和cd段为直线,abc段为曲线, 则根据此图象可知:() A.t1时刻小孩开始与蹦床接触 B.t2—t3时刻蹦床形变越来越大 C.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t2—t4 D.t5时刻小孩开始和蹦床分离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濰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首先发现杠杆原理的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帕斯卡 D. 焦耳 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A. 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 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 两者音色相同 D. 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3.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日环食 B. 色散 C. 镜中小猫 D. 露珠下的叶脉 4.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 D.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 5.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冰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坦克要经过一沼泽地,工兵连迅速在沼泽地段铺设了宽木板,坦克得的以顺利通过,因为铺设木板后() 是 A. 坦克的重力变小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C. 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 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 B. 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台灯 C. 去掉二脚插头中较长的插脚 D. 使用试电笔时用手指抵住其上端的金属帽 8.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时大 B. b点时大 C. 一样大 D. 均有可能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两灯均不亮。保 持S闭合,用电压表测得a、b间电压为0V,c、d间电压为3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中试卷}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XX 学年度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1分) 一.选择题 以下各题(1—5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 1.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需() A. 测定环绕周期 B.测定环绕半径 C.测定行星的体积D.测定环绕线速度 2.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A.μ=tan θB.μ=(1/2)tan θC.μ=2tan θ D.μ与θ无关 3.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M 点 C .c 球最先到达M 点 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 4.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 速器.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中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D 1,从动轮直径D 2的位置上时,则主动轮转速n 1,从动轮转速n 2之间的关系是 ( ) A .121 2D D n n =B .2 112D D n n = C. 211 2D D n n =D .22 2 112D D n n = 5.水平抛出一小球,t 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Δt )秒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小球的初速度是( ) A . g Δt (cos θ1-cos θ2)B . g Δt (tan θ2-tan θ1) C .g Δt /(cos θ1-cos θ2)D .g Δt /(tan θ2-tan θ1) 以下各题(6—9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6.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下图。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山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二OO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类型:A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满分24分;第Ⅱ卷为 非选择题,满分46分:全卷共7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 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答第Ⅰ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各组能源中,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 B.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C.电能、汽油、风能 D.核能、水能、生物能 2.小明按照物理属性的不同将六种物品分成了a、b两组。其中a组有铜条、铅笔 芯、水银;b组有玻璃丝、塑料棒、陶瓷片。小明这样分类依据的物理属性是( ) A.密度 B.硬度 C.导电性 D.磁性 3.“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而做减速 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5.在图1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双手摩擦生热 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烧水时水温升高 6.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 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 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 人体与车辆之间( )

2016潍坊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2016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2016.6 注意事项: 1.试题分为第I、II两卷,I卷是选择题,II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 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同(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 音的() A.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2.下列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3.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 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是() A.牛顿 B. 伽利略 C. 阿基米德 D. 奥斯特 4.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使汽车获 得动力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5.下列图中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

A.用羊角锤起钉子 B. 用撬棒撬物体 C. 用起子起瓶盖 D. 用钓鱼竿钓鱼 6.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 7.家庭厨房安装的油烟机都有照明灯和换气扇(电动机M),使用时,有时 需要它们各自独立工作,有时又需要它们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8.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 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9.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10页,第Ⅱ卷11至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第I卷(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Someone knocked on the door and Jimmy hurried to see who _ was. A one B .it C .he D. that 2. I _______a cup of coffee when a new idea occurred to me. A. drank B. was drinking C. had drunk D. would drink 3. Some teenagers tend to quit when they get into a mess ______ they can't escape. A. of which B. for which C. from which D. in which 4. -- You'd better fill your tank. There is no gas station along the road. --_________. The supermarket sells gas , too. A. Sounds good B. A1l right C. No problem D. Take care 5. They hope to turn our society into one ______ those in need can get help. A. that B. which C. when D. where 6. I didn't understand _______it meant to him until I was in his place. A.what B. that C.how D. which 7. The player won our respect ______ he was far behind the others. A. ever since B. so that C. even though D. as though 8. We can imagine ______city like Beijing in_______ year 2030 will be more crowded than it is now. A. the;不填 B.不填; the C. the; a D. a; the 9. -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you _____ her? - Sure. She was singing on the stage. A. met B. were meeting C. had met D. would meet 10. Luck always favours those ________are well prepared. A. who B. which C. whom D. when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 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2、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方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1;当电梯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2,且有x2> x1,试判断电梯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A.匀加速上升B.匀加速下降 C.匀减速上升D.匀减速下降 3、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也不为零 4、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5、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沿倾角为θ的倾斜路面向上行驶,最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若保持汽车的功率P不变,使汽车沿这个倾斜路面向下运动,最终匀速行驶。由此可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 A.汽车的最终速度一定大于v B.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小于v C.汽车所受的阻力一定大于mgsinθ D.汽车所受的阻力可能小于mgsin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μ1(m+M)g B.μ2mg C.μ1mg D.μ1mg+μ2Mg 7.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 =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山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C卷

山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质量很大,势能不一定很大 B.物体的质量很小,动能可能很大 C.物体可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D.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2 .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 3 . 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轻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这个小球()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 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 电 4 . 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密集的树林地上的光斑形状是树叶之间缝隙形状,是光的直线传播B.密集的树林地上的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为缝隙大小不同 C.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烛焰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 D.杯弓蛇影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 5 . 小宁乘坐校车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内比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前倾,是由于身体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转弯,是力改变了校车的运动状态 6 . 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且乙车运动的快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钻木取火”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蓄电池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热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器 8 . 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 9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临沂市高三物理期中考试(doc 11页)

临沂市高三物理期中考试(doc 11页)

临沂市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 物理 2010.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也要写在答卷纸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位溜冰爱好者在结冰的湖面上做游戏,湖面与岸边基本相平,如图所示, 他先在岸上从O点由静止开

D.挖掘机支撑力逐渐增大方向不变,一定可使石块沿崖壁向上运动 3.如图所示,一个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上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弹簧拉引着质量为m的物块保持静止.若将斜面倾角θ 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 静止,则物块受到各力的变化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斜面的弹力变大 B.受斜面的摩擦力变大 C.受弹簧的弹力变大 D.受到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变大 4.将一小球在有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情况下以初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当落回原地时速度大 小为v 1若上升过程时间为t 1 ,加速度大小为a 1 ,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 1,下落过程时间为t 2 ,加 速度大小为a 2,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 2 ,则有 A. v 1= v B. t 1 > t 2 C. a 1 > a 2 D. W 1> W 2 5.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内做曲线运

山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2009年山东省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 卷一 单项选择题 1. 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2. 下列有关各种现象的解释不符合物理原理的是: A. 将酒精擦在身上感到凉是由于酒精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B.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因为水温较高,可以放出热量,使菜不易冻坏 C. 给电炉子通上电,电炉丝发红,此时电能转化成热能 D. 当人走过鱼缸时,缸中的鱼被吓得乱窜,是由于液体也能够传声 3. 下列知识的结构中正确的是: A. 比较串联和并联的不同: 串联 并联 连接方式 逐个顺次连接 并列连接 有无节点 无 有 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 多条 开关个数 一个 多个 C. 机械能的分类: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势能 动能 D. 关于物理概念与运用的连线 4. 下列坐标图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A. 研究密度 B. 研究重力 C. 研究电阻 D. 研究沸点 5. 下面的四个图中准确的是: A. 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B. 光的折射作图 C. 杠杆的力臂作图 D. 利用滑轮组,使用最小的力拉动陷入泥地的汽车 6.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测量固体密度时,应当先测量物体的体积,再测量物体的质量 B.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仍可以使用 C.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注意所测量的力与弹簧测力计垂直 D. 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任何液体的温度 7. 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响 B.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不响 C.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D.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 8.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9. 这是同学们在学习压力压强时曾经做过的实验,此实验证明: A.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接触面积有关 B.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受力面积有关 C.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 D. 压强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10.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是10米/秒 B.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0.75毫米 C. 一个苹果重约0.25牛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5克 11. 如图,水中静止的甲、乙、丙三个小球,甲漂浮,乙悬浮,丙沉底。若它们的重力相同,则: A. F甲=F乙=F丙,V甲=V乙=V丙 B. F甲﹥F乙﹥F丙,V甲﹥V乙﹥V丙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满分48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安培 B.欧姆 C.法拉第 D.奥斯特 考点:电磁感应.. 专题:应用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解答:解:A、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故选C. 2.(2分)(2015?潍坊)下列图中所示的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暖气B. 洗衣机C. 电风扇D.

电视机 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解答:解:A、电暖器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正确; B、洗衣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 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3.(2分)(2015?潍坊)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B. C. 人在墙上形成影子D.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高三物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 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者不选得0分. 1.在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m 决赛和男子200m 决赛中分别以9.69s 和19.30s 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 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m 决赛的位移是100m 决赛的两倍 B .2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 .1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 .100m 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2.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 q ,受到的电场力为 F , 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E = F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 B .若检验电荷的电量变为4q ,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 C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D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 3.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a 、b 处于静止状 态,关于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 4.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 B .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 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 .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D .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F a b

2018年山东省济南中考物理试题

2018年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 【物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m 25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 B.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13.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 D.一只羊 14.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5.下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16.下图所示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17.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自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8.美丽的泉城济南,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19.右图所示是一种环保型手电筒.使用它时只要将它来 回摇晃.就能使灯泡发光。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这种手电筒的工作原理的是( ) 20.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 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21.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则(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D.不能确定 22.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枉杆以AB 。从其上找一点C 用支架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枉杆上的 A A A 21、、 '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

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放大的“金鱼”B.墙上的手影 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D.雨后的彩虹 【解析】A、鱼缸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故C正确;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C。 2.最先精确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欧姆B.焦耳C.奥斯特D.法拉第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得出Q=I2Rt;为了纪念他做出的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热量(能量)的单位,故选B。 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4s 时两者相距16m B .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 .甲做速度为4m/s 的匀速运动 D .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解析】A 、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 时甲运动了12m ,乙运动了4m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 时两者相距12m ﹣4m=8m 。故A 错误;B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B 错误;CD 、根据图象可知,甲的 速度为v 甲===3m/s ,乙的速度v 乙===1m/s ;v 甲>v 乙,所以甲做 速度为3m/s 的匀速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 错误;B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 错误;C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 错误;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 正确。故选D 。 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析】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 错误;B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 错误;C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 正确;D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 错误。故选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