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9月

目录

1 专业建设基础稳固,社会服务能力前景广阔 (1)

1.1 专业基本情况 (1)

1.2 专业条件 (1)

1.2.1 师资条件基础 (1)

1.2.2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2)

1.2.3 社会服务能力 (2)

1.2.4 存在不足 (2)

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3)

2.1 专业建设思路 (3)

2.2 人才培养目标 (3)

2.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4)

3 专业建设内容紧密结合煤炭行业需求,着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8)

3.1 推进校企对接,保证钢为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9)

3.1.1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9)

3.1.2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9)

3.1.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9)

3.1.4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9)

3.2 探索系统培养,贯通人才培养渠道 (9)

3.3 强化实践育人,实现零距离上岗 (10)

3.4 转变培养方式,打造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 (10)

3.5 建设教学团队,打造德技双罄的专业教学团队 (10)

3.6 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11)

4 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革举措,保障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11)

4.1 构建系内“专业、岗位一体”办公室 (11)

4.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11)

4.3 驻系第三方评价实施 (12)

4.4 构建“双师”教师队伍 (12)

5 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保障方案实施优质高效 (13)

5.1专业建设项目绩效考核指标 (13)

5.2 绩效考核实施 (15)

5.2.1 项目启动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1月) (15)

5.2.2 项目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16)

5.2.3 项目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 (17)

6 设计专业建设预算方案,重点支持专业教学建设 (17)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同煤集团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 专业建设基础稳固,社会服务能力前景广阔

1.1 专业基本情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在1999年我院转制建校时设置的,近三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2%以上,新生平均报到率130%,目前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在校生总数为1328名。学院确定本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同煤集团对本院的扶持以及山西省2009年启动的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给本专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1.2 专业条件

1.2.1 师资条件基础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共计31人,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12人;高级职称8人,占25.8%;中级职称12人,占38.7%;

硕士研究生6人,占19.4%;未来几年计划提升学历的青年教师8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比例达到60%,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平台促进“双师”队伍的发展。

1.2.2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依托同煤集团,在建或计划在学校建立综采、综掘实训车间、采煤工艺、地质、测量、矿井通风与安全等8个实验实训室。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训室对应能力培养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实训室功能

1 测绘实训室培养学生测绘、识图、绘图能力

2 电工实训室培养学生电工、电子线路设计、布线、与调试能力

3 矿压观测实训室培养学生进行矿压观测仪器的使用与数据采集能力

4 矿物实训室培训学生分辨矿物岩石、识别常见岩石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采煤工作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功能的5 采煤工艺模拟实训室

能力

6 采掘设备实训室培养学生采掘设备操作能力

培养掘进通风方式,设备选择方法及掘进通风设计7 掘进通风实训室

原理能力

8 采煤机操作实训室培养学生操作、维护采煤机能力

1.2.3 社会服务能力

专业开展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为生产矿井技术培训5000多人次;与企业共同进行采矿类项目开发和技术革新2项。

1.2.4 存在不足

(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改革。

(2)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尚需加快培养。

(3)实训基地大中型装备台套数偏少,学生实训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4)社会服务能力亟待增强,为产业服务的功能尚未建立。

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2.1 专业建设思路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根据企业对煤矿开采技术岗位人才的需求要求,与生产矿紧密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共同制定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共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同管理顶岗实习教学过程,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享有校矿资源,校企文化共融。实施形成“2+1”的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深入煤矿采掘一线,调研分析采掘生产工作任务,归纳采掘作业行动领域,融合职业技能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基于煤矿开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扩建、改建或新建一批满足教学、生产及技术研发需要,机制灵活、资源共享、效益突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成立同煤集团牵头的“同煤职业教育大学”,搭建校企合作“操作平台”。

2.2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煤矿开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矿井生产开采设计、编写采区布置说明书、工作面设计说明书,解决采掘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问题、不断改进采掘生产工艺,进行矿山压力与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等方面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技能,培养高

素质专业技能性人才。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面向煤矿采掘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煤炭类主体专业,是煤矿综合性最强、辐射岗位最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在煤矿专业人才构成中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本专业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技能,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性人才。

2.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学院“四评两查一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四评”即:系对教师综合考评、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系教研室评教;“两查”即: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一考核”即:对系学期工作进行百分考核),由校企共同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体系是由教学监控、教学效果分析、教学工作考核、教学激励和信息汇总与反馈等五个子系统构成,该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也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一方面,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面向所有质量保障主体的公开系统,透明度高;另一方面,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系统。由外而内是指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等都是根据社会、生产厂矿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而确定的。

2)该体系由教学监控、教学效果分析、教学工作考核、教学激励、教学信息汇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

①教学监控子系统由教学预监控、过程监控、教学后监控三部分组成。做到事先监控教学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②教学效果分析子系统是根据质量标准对质量要素达标情况进行的主动分析、评价,对质量监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整理和调控。对暴露的突出问题做不定期的及时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与企业人员共同分析,查找原因,为后续顶岗实习制订更好的指导方案。因此,教学效果分析一方面灵活地反映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另一方面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可以不断接受和分煤

炭企业、生产厂矿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③教学工作考核子系统是对各项教学环节进行总结分析的过程,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因素,总结成功经验,整改存在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④教学激励子系统是通过奖励和惩处方式,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为保障教学质量向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技能人才,更加努力的工作。

⑤教学信息汇总反馈子系统是将上述各环节产生的教学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经过分析归纳后一方面反馈给教师或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减小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执行的偏差,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与保障

1)建立系级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

2)制定和执行质量保障与监控制度

制定和执行听课制度、教学值班制度、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师开新课试讲制度、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方案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和备讲说评活动对教学质量进行保障。

3)建立教学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方面,激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第一,严格执行学院“四评两查一考核”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按照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研室评教和系部领导、区队领导与教学督导评教对教师进行过程评教和学期考核,并根据工作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月评教结果奖优罚劣;第二,加强教学法规建设,严肃查处教学事故和违纪行为;第三,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学生管理办法。

4)建设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是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的关键。对于系级教学管理人员来说,一是提高质量意识;二是提高研制质量标准的能力;三是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水平;四是提高实施质量监控的能力;五是提高处理质量信息和对“质

量记录”信息整理的能力。

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第三方人才评价制度;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制度。构建教学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两年的建设,使本专业建成市场认可的,能服务企业的专业。

(2)专业发展规模

到2013年,本专业在校生数预计达到1500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8%以上,同时保证优秀的内涵建设。

(3)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

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出发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深入煤矿采掘一线,调研分析采掘生产工作任务,推行“双证”书制度,编写“专业、岗位一体”化教材,构建基于煤矿开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具体实施课程如下表: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表

职业素质课

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

英语、应用数学、大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

政策、安全教育、安全心理学、普通物理

专业基础素质

工程力学、岩石力学、电工学、工程制图及CAD、煤

矿测量及矿图、机械基础与液压传动、现代企业管理、

专业英语

职业专业课职业核心课

矿山电工、煤矿地质、井巷工程、矿压与控制、矿井

通风与安全

职业技能课

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

械使用与维修、采区开采设计

职业拓展课限选课哲学、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管理信息系统、煤矿工程建设预算与计划、煤矿区队生产技术管理、艺术教育

2.教材内容建设

新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要求;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编写“专业、岗位一体”化教材和实训教程编撰;

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课件素材库、音像资料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根据课程建设针对性的需要,编撰《同煤集团现场技术》校本教材;

(5)师资队伍建设

与企业共同推进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基本建设单元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聘请兼职教师,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l:1,“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100%以上,通过实施“两个双师工程”,结合“内培、外引与外聘”方式,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培养

1)培养标准与职责

专业素质要求: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

2)建设措施:提升2名教师达到副高职称,或具有研究生学历;并获得高级技师资格,

2.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

1)建设标准与职责

专业素质要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技师以上等级证,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学能力突出,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执行者。

2)建设措施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培养6名讲师或技师以上职称教师,在本专业有一定实践经验,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在国内知名院校培训、进修、承担科研课题、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手段,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计划引进硕士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专家各1名,充实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3.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专业及课程建设的需要,由现场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三支团队,以课程建设项目、生产科研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

(6)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具体项目:购买模拟仿真设备,完善现有实验功能,融合校企文化,开展班级团队协作竞赛。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建设水平:仪器设备先进,功能完善,融合校企文化,班级团队协作能力在同类院校处于先进水平。

实训能力:可同时容纳数十名学生进行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比例达到90%,具备开展煤炭开采技术专业多个项目的实训。

行业服务能力:具备为相关企业培训技术人才,企业、科研等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为同类职业院校培训同专业学生的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为同类职业院校培训同专业学生的能力。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现互利双赢。

(7)实践教学条件

购买矿山测量全站仪2台。即顶板动态仪10台,一台放顶煤液压支架。

(8)教学管理制度

1)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办法细则。

2)进入教学环节促进专业建设运行。

3)毕业生反馈评价运行实施。

(9)社会服务能力

1)完成煤矿建设项目、生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课题并对同煤各矿进行培训。

2)硕士教师以自身研究方向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3)整理同煤自主知识产权,建立档案。

4)完成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研究课题研究。

3 专业建设内容紧密结合煤炭行业需求,着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顶岗实习锻炼;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工学结合的“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质量提高为根本,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

3.1 推进校企对接,保证钢为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3.1.1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以大同市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进而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3.1.2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推行“双证书”制度,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进而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3.1.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1.4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适时的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3.2 探索系统培养,贯通人才培养渠道

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

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3.3 强化实践育人,实现零距离上岗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3.4 转变培养方式,打造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施形成“2+1”的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3.5 建设教学团队,打造德技双罄的专业教学团队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3.6 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革举措,保障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4.1 构建系内“专业、岗位一体”办公室

完成“专业、岗位一体”共建,实现专业课程岗位化,岗位工作实训化,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专业教师定期到生产单位岗位挂职实践。

(2)现场专家,专业教师交流、互学,每月一次。

(3)编写“专业、岗位一体”教学大纲、教材及实训教程。

(4)“专业、岗位一体”文化融合,学生深入参与区队班前会,参与区队日常管理。

(5)举办矿山模拟仿真系统团队协作活动。

4.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具体实施办法:

(1)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对中高职教学内容、实训环节进行划分,编写中高职对接的专业大纲,实现中高职对接的过程管理。

(2)探索系统化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中高职“集团办学”机制,高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与中职采矿技术专业相联合。建立中高职教师流动观察学习制度,通过教师互换,深入了解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计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中高职学校共享的“资源库”,实现利益最大化。逐步探索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相互衔接的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多层次、有梯度的高职教育体系。

(3)以教改立项、观摩教学等方法为载体,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按照“行业调研——讨论——实施——修改”的路线制定支撑核心能力的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以灵活的方式、机动的时间,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技术操作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习方式由“观摩——教师引导——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独立操作”的顺序,结合学习内容和人才成长规律,分学期安排学生技术操作和实习实训内容。

4.3 驻系第三方评价实施

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2)评价介入教学环节,以促进专业建设。

(3)实施毕业生岗位工作及反馈评价,改进专业课程岗位化,岗位工作实训化教学模式。

4.4 构建“双师”教师队伍

具体实施办法:

(1)专业教师基层实践培训、外出学习专业前沿新设备、新工艺发展动态。

(2)大力聘用煤炭企业技师、专家做兼职教师,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3)建设实用、高效、团队,做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

(4)新任教研究生取得“双师”资格。

(5)选派专业教师外出进行高职教学质量提升培训。

(6)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

(7)建立“兼职教师”聘任标准。

(8)建立“专任教师放出去”和“兼职教师请进来”的沟通模式促进专兼职教师沟通交流。

(9)建立“产学研”全面发展的教师培养机制,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建立由“国家——省——学校”的三级研发项目申报制度和与行企业横向联合的研发合作制度。并制定研发项目运作管理制度。

5 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保障方案实施优质高效

5.1专业建设项目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项目名

称2012(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3(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1 校企合

作制度

与管理

运行机

制建设

预期目标:

(1)构建“专业、岗位一体”办公

室,制定管理运行办法及运行

机制。办公室为“专业、岗位

一体”发挥桥梁作用-输出去,

请进来。

(2)“专业、岗位一体”互动,专

业教学中逐步增添岗位工作

内容,并形成体系。

(3)教师掌握岗位工作操作流程,

熟悉岗位工作动态变化及应

对措施。

验收要点:

(1)管理运行办法及运行机制编制

成册,有校企双方的负责人和活

预期目标:

(1) 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立、指导专业建

设和发展。

(2) 毕业生反馈推动教学改革,调整教

学内容,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 专业、岗位融合为一体,形成教学

内容岗位化、岗位工作实训化的教

学。

验收要点:

(1) 第三方评价机构成立,相关评价资

料。

(2) 毕业生反馈资料,毕业生反馈整

理、分析资料。

(3) 专业教学采用“专业、岗位一体”

教材。跟踪专业岗位发展变化,建

动记录。

(2)岗位工作操作流程进入课堂。现

场专家参与编写“专业、岗位一

体”教材。

(3)教师取得专业岗位高级证书和

岗位实践证明。

立新技术、新设备资料资料库。

2 教师队

伍与服

务能力

建设

预期目标:

(1)学生实训由现场专家指导常态

化。

(2)校、企共同开发科研项目。

(3)整理同煤自主知识,建立自主

知识产权。

(4)为同煤冲击地压煤层安全生产

提供依据和专业技术支持。

(5)研究生学历年轻教师取得“双

师”资格,进入教学一线,担

当主干专业课教学。

(6)掌握先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

案,教学方法、实训手段。建

设“专业、岗位一体”教学模

式和教学体系。

验收要点:

(1) 建立现场专家资料库,现场专

家指导计划和指导记录。

(2) 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及

课题开发。

(3) 编制同煤自主知识产权大纲。

(4) 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课题中

期成果。

(5) 研究生学历年轻教师取得“双

师”初级职称。

(6) 专业教师培训证明。

预期目标:

(1)整理同煤自主知识,形成自主知

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内在价值。

(2)煤矿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课题

进入煤矿建设项目管理中,并发

挥作用。

(3)为同煤冲击地压煤层安全生产提

供依据和专业技术支持。

(4)研究生学历年轻教师取得“双师”

资格,进入教学一线,担当主干专

业课教学,参与实习、实训教学。

(5)掌握先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方法、实训手段。建设“专

业、岗位一体”教学模式、确立

教学内容,应用到教学中。

(6)教师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开发和研

究,发挥学校知识优势。

验收要点:

(1)整理同煤自主知识产权,汇编成册。

(2)煤矿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课题结题。

对煤矿企业管理者培训。

(3)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课题结题,

指导安全生产。

(4)研究生学历年轻教师取得“双师”

中级资格材料(论文、资格证书)。

(5)专业教师培训证明,“专业、岗位

一体”教学大纲、教学教材、实训

教程。

(6)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及课题

开发。

3 课程与

教学资

源建设

预期目标:

(1)完成“专业、岗位一体化”教学

大纲;初步编写相应教学教材及

实训教程2科;探索“专业、岗

位一体化”教学模式。

验收要点:

(1)“专业、岗位一体化”教学大纲,

教学教材及实训教程大纲,教学

教材及实训教程初稿。

预期目标:

(1)编写完成“专业、岗位一体化”

教材和实训教程2科;确立“专

业、岗位一体化”教学模式。“专

业、岗位一体化”教学实施。

验收要点:

(1)“专业、岗位一体化”教学大纲,

教学教材及实训教程大纲,教学教

材及实训教程。

4 专业

人才

培养

方案

制订

与实

预期目标: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本校

中、高职对口衔接教学内容,

实训环节划分。实现中、高

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2)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实训内容

体系划分并指导中、高职专业

教学。

(3)“专业、岗位一体化”校企文

化互相渗透,建立学生岗位意

识和岗位责任感。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标准、实训内容体系。

(3)“专业、岗位一体化”校企文

化活动记录。

预期目标:

(1)开展矿山仿真系统团队协作活动,

训练学生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和

团队责任感、归属感。用技能比

赛提高学生实训能力和对岗位的

认知和熟悉。

(2)“专业、岗位一体化”校企文化

互相渗透,建立学生岗位意识和

岗位责任感。

(3)促进教学符合岗位要求,提升学

生职业发展能力。

验收要点:

(1) 购置模拟仿真设备;比赛计划,

竞赛结果,活动总结,学生参加

活动感想资料。

(2)“专业、岗位一体化”校企文化

活动记录。

(3)编写完成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调研

资料、职业素质拓展要求调研资

料。

5.2 绩效考核实施

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2012-2013),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

5.2.1 项目启动阶段(2012年1月-2012年4月)

2012年3月,协调由学校、企业联合组成的建设团队,明确任务分工。

(1)完成专业建设的企业调研报告;

(2)完成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5.2.2 项目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3年9月)

2012年5月-2013年9月,对建设项目开始组织实施。

1,第一阶段(中期验收前完成项目)

(1)构建系“专业、岗位一体”办公室,制定管理运行办法;

(2)实施教师岗位实践举措;

(3)由专业岗位教师牵头与企业、专家共同完善“专业、岗位一体”教学模式体系。

(4)聘用现场专家、技术权威指导岗位实训;

(5)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并制定中、高职对口衔接教学内容,实训环节划分;

(6)编写专业课程标准、完善岗位实训体系;

(7)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购置矿山仿真系统设备;

(8)具备硕士学位教师以自身研究方向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9)搜集、整理同煤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

(10)实施高职教学提升培训;

2,第二阶段(中期验收后完成项目)

(11)购置相关设备;

(12)完成煤矿建设项目、生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课题,并组织培训;

(13)完成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课题;

(14)实施“专业、岗位一体”校企文化融合;

(15)制定矿山仿真系统班级班机协作技能评比办法活动实施细则,并举行竞赛活动;

(16)编写“专业、岗位一体”教材和实训教程;

(17)购买实训实习耗材;

(18)4名具备硕士学位教师“双师”资格培训;

(19)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制定评价办法细则;

(20)完善教学环节,以促进专业建设的实施;

(21)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平台;

(22)编写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职业素质拓展要求

5.2.3 项目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1)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2)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项目验收工作。

6 设计专业建设预算方案,重点支持专业教学建设

本专业央财预算共计2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00万元,非设备购置费100万元。

(一)2012年央财使用预算1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45万元,非设备购置费55万元。

1、2012年设备购置费分项预算明细表

表6.1 2012年设备购置费预算明细表

实训室名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价(万元) 数量合计(万元)

煤岩实训室

锚杆测力计MC60 0.06 4 0.24 100T刚性压力试验

YSJ 8.3 1 8.3 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2 0.6 1 0.6 小型岩石直剪仪EGS-1 0.6 1 0.6 小型切割机SYGH-180 0.6 1 0.6 电子天平JY100001 0.12 2 0.24 自动磨片机YBJM125 1.5 1 1.5 自动岩石切割机YBCB-5P 4 1 4

爆破实训室

锚杆安装机MJ60 0.3 1 0.37 钢绞线切断器MSQ—190 1 1 1 强力风电钻ZM-157 0.55 1 0.55 锚喷质量检测仪FDH 1.2 1 1.2 锚索预紧力张拉器MS/5 1.5 1 1.5

爆破器材综合参数

测定仪

JS07-BQ-2

Z 1.7 2 3.4 各种锚杆 树脂、倒锲、缝管等 0.01 40 0.4 顶板动态仪(机械

式)

KY —82 0.25 2 0.5 测绘实训室

瑞士莱卡 TC402R 10 1 10 拓普康

JTS720

10

1

10

2、2012年非设备购置费分项预算明细表

表6.2 2012年非设备购置费预算明细表

建设内容

支出分项科目

预算资金(万元)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构建“专业、岗位一体”办公室,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12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讨、运行 教师岗位实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中、高职对口衔接教学内容;

11.5

编写专业课程标准、实训内容体系 “专业、岗位一体化”校企文化融合实施

教师队伍与服务能

力建设

外聘专家岗位实训指导

19

专业服务产业(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整理同煤自主知识产权、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研究 骨干教师建设、双师素质提升

课程与教学资源

建设 编写“专业、岗位一体化”教材及实训教程;

11 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及意外伤害保险

1.5

(二)2013年央财使用分项预算1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55万元,非设备购置费45万元。

1、2013年设备购置费分项预算明细表

表6.3 2013年设备购置费预算明细表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煤矿开采技术 班级:煤矿开采技术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煤矿开采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探析 摘要: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自主技术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oal mi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t must fac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based on coal mining technology , has a foothold in china co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specially necessary technical reserves, based on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al industry to the key techn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coal industry to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focusing on studying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reserves, and tracking industry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has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completly equipments for the leading core technology.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与思路 高温CMOS模拟运算放大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 线性电路的全温区电路模拟软件TSPICE 运用于宽带系统中的可重构模拟基带电路的研究和设计 基于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的多通道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后逻辑支持电路改进与模拟延迟线性能分析 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 FTFN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的主要方法 可编辑的模拟电路仿真器材库的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路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模拟数字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 神经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方法研究 基于故障字典法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闪光鞋控制电路 QX_4型起动器控制电路的改进 HV-720摄像机自动灵敏度控制电路的剖析与改进 JEM-100CXⅡ透射电镜真空系统指标及其控制电路调整

对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的改进 介绍一种路灯控制电路 一种通用DMA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微功耗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HT—7605 集成电路测试仪控制电路与分选系统接口技术研究 射频接收机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传感器应用中的“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 三端稳压器TL31在家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GEMFU2型多幅照相机控制电路的检修 “吊篮上升”防超高控制电路 牙科综合治疗机控制电路故障检修 微型机电系统端点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微电子驱蚊器新奇产品大市场 多功能微电子式汽车,摩托车电器线路保护器问世 原子层淀积技术及其在微电子薄膜中的应用 利用场发射电子探针鉴定微电子构装覆晶焊点与金属化层之界面反应 评华润安盛与星科金朋的合作 微电子自动闭塞电源盒的研制与开发 七星微电子库存管理问题研究 微电子标准样片制备研究 芯邦微电子一招鲜之后的尴尬?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电子厂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微电子装配中的应用 技能登高工程在人才强企战略中的应用——以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国内要闻 微电子用高纯度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

新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摘要:煤矿开采新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煤矿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有效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本文介绍了几种煤矿开采新技术。通过对当前几种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 关键词:现状分析;新技术价值;应用 引言 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煤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前煤碳价格回暖,利益驱使下煤矿行业正加大开采,如何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降低成本,成为煤矿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推广应用煤矿新技术已经成为必然。 1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国家经济建设中工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煤矿开采的一些问题逐渐的反应出来,安全事故频出,采煤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我们必须加快采矿新技术应用,来保证企业正常发展。 1.1安全生产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问题是任何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煤矿开采属于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其是众多行业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全更是首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高居不下,有数据表明占据了全球煤矿死亡人数的80%以上,许多家庭都失去亲人,支离破碎。事故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采矿技术落后造成的。通过提高采矿技术来确保采矿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是改变现状的最好途径。 1.2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只有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才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中小煤矿还存在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来开采,人工挖掘、炸药爆破等,安全没有保障,效率十分低下,应用采矿新技术,不仅能够节省煤矿企业的各项成本投入,还能够提高采矿的效率,从而对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收益方面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例如,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应用刨煤机进行开采,这样的机械设备能够自动对煤层进行切割,并且不需要更多人员操作,从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此外,通过大量采矿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还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避免人员伤亡,对煤矿企业稳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改善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现象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煤矿企业发展也越发严重,这里面有着很多的破坏现象,有煤渣的固体污染,有有害气体污染,有对植被破坏,有对地表的破坏等等,在严重的暴雨天气来临时,时常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采矿新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使采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以保护环境为基础,达到绿色开采的目的。 2 当前我国煤矿开采现状分析 2.1 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煤矿开采工作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井下作业条件、顶板的稳定性以及各种有毒有害气体都会对煤矿施工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煤矿实际开采工作来看,一些煤矿企业不够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做好相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专科实习报告-论文(2020)

专科毕业实习报告 学生李彪 学习中心贵州桐梓县工作站奥鹏学习中心[23]专业煤矿开采技术 层次高起专 提交日期 2020年1月2日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1绪论 1.1当前中国煤矿开采的现状性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约占75 %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煤炭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大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引发许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煤矿矿山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矿山的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不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在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时候,煤矿更是没有精力顾及环境保护,加之管理监督不善,使煤矿环境状况更加恶化。尤其是过度及不合理地开采与开发,已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诱发出了多种环境地质灾害。由于露天矿和井下矿煤炭的开采,煤矿每年从地表或地表深处开采出大量的煤炭和岩石,这不但会造成地面塌陷,还有可能破坏地球表层的地质构造,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此外,地面塌陷不仅导致土地资源劣化,而且破坏了土地原有的水循环系统,严重的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煤炭开采的同时排出大量的煤矸石,由于煤矸石的堆积,占用大片的土地,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遭到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特别是煤炭选洗加工及其他附属工厂排出的工业污水,其危害更为严重,渗透流入农田,引起减产;排入河流、湖泊,会淤塞河道,抑制鱼类生长甚至引起死亡,渗入地下污染饮用水源,尤其是洗煤水中的浮选药剂及聚丙烯胺药剂具有毒性,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不再是单一的环境要素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与掘进支护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与掘进支护 发表时间:2018-05-15T15:06:30.6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作者:毛大鹏1 杜银川2 代守乐3 [导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开采技术并且对煤矿开采中的掘进支护方式进行了探讨。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三处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当今社会,对煤矿开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安全技术管理要求,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煤矿企业为了此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则需要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煤矿的开拓和开采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开采技术并且对煤矿开采中的掘进支护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开采;掘进支护;开采技术 1 引言 煤矿行业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深远影响,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矿的支持,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煤矿也有更大的需求量。对我国煤矿开采行业进行分析,其条件都相对恶劣,地质情况极为复杂,这样不利的自然环境让煤矿开采具有更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以及更严格的管理与之配套。在掘进支护技术的操作上,要符合标准规范,让围岩的稳定得到保障,让煤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让煤矿行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先进的掘进支护技术进行探索,在加快煤矿掘进的同时,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2 煤矿开采技术的选择 2.1 炮采工艺 炮采主要是指在长壁工作面上,使用爆破的方式与单体支柱支护和人工装煤等技术相结合的采煤技术。炮采工艺的流程是:破煤、装煤、运煤、支护、放顶。炮采工艺的工作面装备简单,使用煤电钻作为钻眼工具,用轻型刮板输送机作为运煤设备,支护用的是坑木。因此炮采具有适应性强,投入成本小等优点,炮采的工作面布置灵活,支护回柱十分方便,对回采煤量的质量也有一定保证。但炮采工艺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如顶板的管理难度比较大,在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很容易产生瓦斯、顶板等事故,工人的工作强度强度大,煤矿的产量效率不高。现在,在很多小型煤矿企业仍然广泛使用炮采工作。使用炮采工艺有许多注意事项,例如爆破落煤时,要尽量增加炮眼的数量以减小爆破所需要的时间;在爆破落煤后煤壁要平直,不能破坏顶板和支柱;加强对“一炮三检”的管理,在开采时,打好超前支护和特种支护;为了防止产生“打筒”现象必须用水炮泥对炮眼进行封泥须,剩余部分炮眼要用粘土炮泥封实;使用机械装煤以便减轻相关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作业规程和操作流程,这是为了保证炮采工艺的正常安全使用。 2.2 普采技术 普采设备的价格比较便宜,其只有综采设备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产量却是综采设备的三分之一。此外普采设备还具备有推进距离短、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其对于地质变化有着非常强的适应性,工作面也容易进行搬迁。运用普采技术来进行煤矿的开采时,其也拥有组织生产容易的优势,因此在一些小型煤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 综采工艺 综采是指即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工序都实现了机械化的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如今这种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煤层较稳定、顶板坚硬等环境下的长壁开采一般都适合使用综采工艺。综采工作面具有许多优点,煤矿产量高、安全系数高、机械化程度高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低。综采工艺也具有一些不足:它的成本投入较大、在装备和回撤工作方面具有较大困难、同时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对煤矿质量不能保证。使用综采工作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和老巷的问题;煤层倾角较大时容易产生支架侧滑;综采工作面安全收尾技术措施。 3 煤矿掘进支护技术 3.1 地质条件分析 要对掘进支护技术实际的运作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需要选择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区域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对煤矿掘进支护技术进行应用上的研究。(1)地质条件对特定区域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煤矿的开采区域环境都较差,多数都是在地质条件较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些地区,通常都存在断层多、矿井地压大的现象,从煤层内部情况来看,具有极不稳定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也相对较复杂,在研究特定区域的定位问题上,通常选择深部矿井同时具有高应力的软岩矿区。(2)掘进支护技术难点分析。由于所选择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恶劣,开采难度较大,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点。首先,随着不断加大的矿井开采程度,顶板的岩性应力呈现明显升高态势;其次,矿井的顶部底板较为脆弱,在进行开采时候,煤层形成较为困难,容易发生破碎;再次,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巷道的断层多并且有较大坡度;最后,薄煤层占的比例大,在进行管理时候难度非常大。 3.2 临时支护技术应用 在对综掘机进行使用的时候,对其液态系统要予以综合考虑,主要包括两点内容,一个是稳定性,一个是在完成启停之后的自锁装置,如果把这两点问题都解决,那么支护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临时支护方法是机载液压锁,它的优点是能够对工作压力进行减缓,让支护工作能够稳定安全的进行。 3.3 综掘机施工管理问题 在综掘机的施工过程中要有配套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提高,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对煤矿高效施工的实现有很大帮助,还能给煤矿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常选择弯皮带运输技术,有效减小皮带配置上的工作量,使得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4 煤矿开采中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 4.1 直接破顶法 直接破顶法通常都是利用掘进机直接冲击断层的顶部,需要保留下来性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顶板围岩,然后利用锚网完成对它的支护工程。如果顶板岩石的硬度在5m以下,落差满足小于2m,这一类演说家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在开始采矿工程后经常发生碎裂的情况,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材料,占我国能源总量的70%以上。但是,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以瓦斯爆炸为突出代表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设计一个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我国的煤矿开采工艺的介绍对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希望给予同行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煤矿;开采工艺;填充技术;煤炭产业 abstract: coal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nergy and material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china’’s total energy. however, the coal industry,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gas explosion a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serious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a high reliability, high stability of the coal mine gas monitoring systems,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coal mining process, and want to give counterparts to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fill technology; co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 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煤矿开采工艺现状分析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内容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教学内容调研报告 以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为精神,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把握并及时跟踪市场变化,调整专业建设方向,以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学校的加速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小组于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进行了教学内容改革调研活动。 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全面调研,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具体体现为: 1、通过对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要求的调研,重新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 2、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典型岗位的分析,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材建设机制,研发适应新兴产业、职业岗位、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理实一体教材和项目教材。 3、通过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和企业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确立动态设置专业及课程机制、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二、调研对象及企业 此次调研,共选取了21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行业和企业,涉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近800名,在校生150名。 (一)调研对象 1.清远地区、珠三角地区的部分电子行业企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和部门主管;生产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含在该企业的毕业生情况调研) 2.省内同行学校、专业同行;

3.在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二)调研行业名单 三、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需求情况分析 结合本次对15所企业公司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的工作及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应具备的专项能力做了

煤矿开采技术——采煤方法概述

第五章采煤方法概述 第一节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采煤方法发展方向 目的要求: 1、了解采煤方法发展方向 2、掌握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3、掌握采煤方法的选择 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1、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2、采煤方法的选择 难点:采煤方法的选择 突破方法:1、详细讲解 2、根据工程实例讲述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一、基本概念 1.采场 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 2.采煤工作面 在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称为煤壁,又称为采煤工作面。在实际工作中,采煤工作面就是采煤作业的场地,与采场是同义语。 3.采煤工作 在采场内,为了开采煤炭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采煤工作。采煤工作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基本工序及其辅助工序。 4.采煤工艺

由于煤层的自然赋存条件和采用的采煤机械不同,完成采煤工作各道工序的方法也不同,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各道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5.采煤系统 采煤系统是指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构成的。 6.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不同采煤工艺与采区内相关巷道布置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采煤方法。 二、采煤方法分类(如图所示) (一)壁式体系采煤法 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以长壁工作面采煤为主要特征,是目前我国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采煤方法,其产量约占到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的95%以上。 (1)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煤层按倾角分类: 地下开采露天开采 近水平煤层α<8°α<5° 缓倾斜煤层8°~ 25°5°~ 10° 倾斜煤层25°~ 45°10°~ 45° 急倾斜煤层α> 45°α>

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最新资料推荐------------------------------------------------------ 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毕业实习报告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专业: 煤炭开采技术班级: 学号: 20194552 学生姓名: 柷家宏指导教师: 一、节,的主工程3.参独立 2. 实 3. 实及其织、、前言: 实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主要内容之1.使学生进2.对生产企程师的职责参加煤矿开拓立分析问题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其流程图、制度等贵实习性质是学生在校生从事科学之一,是获得进一步加深企业的开拓范围和工作拓开采、煤矿题和解决问题概况:地生产概况图,各主要等。 2019 年贵州大学毕业质、目的、校学习期间学研究、技术得毕业证的深已学理论知拓开采技术、作特点。 矿安全管理题的能力。 地理概况,况: 生产任要工序作年 6 月业实习报告时间、地间最后一个术开发、安的必要条件。 知识的理解、安全管理理方面的工,气候、任务,生业特点, 1 / 8

27 日地点、带有综合性安全管理及完其目的和解,扩大专业理有一个全面作,培养理交通、能生产组织构有关生产性及总结性完成采矿工和任务是: 业知识面。 面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能源等情构成,生产设备情第 1 页性的重要教学工程师基本训基本熟悉采际,发现问题情况。 产工艺流情况,劳动页学环训练采矿题、流程动组4. 实习内容。 5. 实习体会(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1 、当前我国采煤新技术概况 1.1 硬顶板和硬煤层的现代开采技术硬顶板技术是一项研究煤矿埋深浅、低压小的控制技术。 通过倾斜顶板、岩层定向水力压裂等快速处理技术,实现随时随采随冒,提高顶煤矿的回收率。 这种技术既保障了安全生产,又便于快速破碎顶煤,可谓一举两得。 硬顶煤控制技术中还包括顶煤深孔的爆破处理技术和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它不仅适应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需求,也便于顶煤破裂和顶板控制,同时能将后部输送机能力有效确定。 在两个硬条件下,研究优化较为合理的工艺,如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综放开采回采技术,可以将放煤时间有效缩短。 这样不但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更能实现产能提高。 1.2 深矿井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技术需要把握

2012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xxxx学院矿业工程系 2012 年 6 月

目录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 1 - 1、招生对象 (1) 2、学制 (1) 二、专业分析....................................................... - 1 - 1、行业背景及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1) 2、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4) 三、人才培养规格................................................... - 4 - 1、培养目标 (4) 2、职业能力分析 (5) 3、就业范围 (5) 4、质量标准 (5) 四、课程体系、课程设臵、课程主要内容............................... - 6 - 1、课程体系 (6) 2、课程设臵 (8) 五、主要实训环节.................................................. - 11 - 六、教学进程计划表................................................ - 11 - 七、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系列表................................ - 12 - 表1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12) 表1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续表) (13) 表2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表 (14) 表3教学学时分配表 (14) 表4理论和实践环节课时分配比例表 (14) 八、毕业及取证说明................................................ - 15 -

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同时对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对煤矿行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标签: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发展趋向 1、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 1.1 煤炭开采技术层次的多样化 由于受经济表现形式的影响,我国的煤矿企业分为乡镇、地方国有和国有三个类别,这三个类别发展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技术上的投入也不尽相同。再加上我国各地的地质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这就导致各地煤矿开采技术的水平差别较大,有的地方已经拥有综合机械化的高产高效矿井,有的地方还在采用比较落后的开采方法。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处于自动化、半自动化、纯手工开采等多种开采技术并存的局面。总体来说,我国煤矿开采技术还处于半自动化、半机械的阶段,生产效率还不算高。 1.2 煤矿开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首先从技术方面来说,近年来很多先进的开采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坚硬顶板技术、综合放顶煤技术以及大型综合开采技术等;对于技术装备而言,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电牵引采煤机、大运力带式长距离输送机、铸焊结合槽帮钢刮板输送机、配合电液控制技术的强力液压支架等众多的新型装备也得到了推广使用。技术和设备上的进步使得我国煤炭产量逐年递增,近年在世界煤炭产量排名中位居前列。 1.3 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和谐 煤炭资源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能源,它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由于煤炭是传统型能源,在现有的开采技术中,普遍存在着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尤其是对于煤矿上面地表资源的浪费和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较为严重。另外,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随着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正在致力于研究环保型开采技术。 2、当前几种主要的煤矿开采技术 2.1 深矿井开采技术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露天开采技术与装备的发展,露天开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露天开采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本文介绍了国内露天煤矿开采现状,探讨了露天煤矿开采技术装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露天开采 , 大型化,集中化 【 abstract 】 with open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is widely used in coal mining, outdoor kaicaisuo in proportion of the also more and more bi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open coal min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pen coal mine mining technology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 【 key words 】 in coal mining, large-scale, centr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露天开采技术概述 露天采矿是指利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开采作业,已经广泛用于开采煤炭、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及化工原料等矿床。当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我国铁矿石90%,有色金属矿石52%,化学原料矿石77.7%,建材矿石近100%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煤炭虽然是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是科技含量高、应用面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学科。由于它广泛渗入社会各个领域,现已成为各工科院校的主干专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手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生产技术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高新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样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了解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明确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化专业内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类人才。为此我们利用暑假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及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设置谈一些设想。 一、职业岗位 我们调查了苏南、苏北等多家单位,其中包含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就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内涵、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成长途径、生产一线的电子类技术人才的素质、规格及现状进行了调研。由调查可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岗位主要有: 1.从事生产一线工艺实施(含设备操作、简单维护)。 2.从事设备、仪器仪表维护修理及仪表校验。 3.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的。 4.从事营销及售后技术服务的。 5.从事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辅助技术开发。 6.其他(含行政管理工作、非電类专业的个体经营、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等)。 二、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1.岗位分析 根据调查材料的汇总与分析,高职电气类人才的岗位(群)有: ●电子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维修 ●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仪器仪表的配置、检测、调试

与维修 ●电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 ●电子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管理、产品辅助开发 2.培养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设备生产的工艺实施、设备运行和维护、技术改造、电子产品营销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电子技术人才,突出以能力为主线是本专业的特点。 3.能力分析 ●具有电气电子技术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辅助设计、管理及控制方面的能力 ●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方面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大学三级) ●具有电气电子产品生产一线的工艺实施和技术管理能力 ●具有操作、维修、安装、调试及改造电子设备的能力 ●具有电子产品的部件开发、设计,成熟技术的应用、推广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的营销能力 三、调查分析 1.用人单位共识 通过与毕业生座谈和与用人单位负责人的交流,他们对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自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达成了一些共识。 (1)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加强基础理论。调查中有些学生说是:“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创造性、自信心,思维不够开阔、社交能力较差,以及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一句话就是缺少综合能力”。电子知识更新很快,要跟上时代,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近80%正在或已通过一轮自学考试,获得了高一级甚至高两级的文凭。也有一部分人为了提高技术,参加一些技术培训。从一些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几乎都是通过自学来更新知

浅谈井工煤矿开采技术

浅谈井工煤矿开采技术 对于煤炭开采工作来讲,地下活动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具体的开采之时,必须做好凿井工作,同时在打凿的时候必须确保井与地下是有效连接的。由于科技不断在发展,此时开掘工艺也获取了显著的成就,不单单表现在煤炭工艺层面中,还体现在采掘措施得以不断发展上。要想确保煤炭供应持续,在开采的时候就要确保效率,而且要保证活动安全。作者具体的分析了当前的开采工艺。 标签:探讨;井工煤矿;开采技术 作为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能源,煤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的存在能够明显的带动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最近几年,群众对于煤炭的需求量持续的增多,此时为了确保供应量充足,就要适时地提升采集工艺。我们都知道,煤炭是深埋在地表以下的,所以,要想开展采集活动的话就必须深入到地表之下。在开展采集工作的时候,必须认真凿井,确保井筒与地下是相通的。当做好此项工作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掘进工作,在持续掘进的时候要确保开采面布局恰当,而且要做好支护工作,此举的意义是为了保证开采的时候,相关的工作者的人身安全。由于工艺不断发展,在开采的时候还要使用一些优秀的工艺技术以及机械,这样不但能够确保效率,还能够保证安全。 1 采煤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当我们开展开采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正确的选择采煤工艺,具体来讲,在开采的时候要遵照两个原则。第一,在工作的时候,必须确保采动导致的干扰,以及干扰的级别。在开采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地表移动之类的问题,而且当地表移动之时还会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上述均是采动导致的特征。在选择开采措施的时候,必须要认真的分析地层的移动以及形态问题。针对那些深度较深的煤层,必须认真分析。第二,要认真分析资源回收率。当我们开展采集工作之前的时候,必须要分析干扰采集工作的要素,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其产生的负面干扰,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人力以及物资等。而且,还要认真估算矿藏能够带给我们的利润,假如投入的资金超过了获取的利润的话,那么我们开展的此项开采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当我们开展开采工作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上述原则认真选择方法。换句话讲,只有正确的选择措施,才能够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才能够保证相关单位可以获取较高的利润。 2 合理优化煤矿开采技术 2.1 离层注浆技术的运用 当我们开展开采工作的时候,时常遇到地面坍塌问题。要想避免这种问题出现,更加合理的开展开采工作,就要使用全新的措施,比如离层注浆。通过使用该措施,我们能够控制好地表的下沉问题。具体来讲,在使用之时,必须认真分

煤矿井下充填式开采技术分析

煤矿井下充填式开采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煤炭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煤矿井下开采工作量越来越大,因传统煤矿开采技术而引发的水土流失,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居民居住的房屋倒塌,道路出现严重的断裂现象,更严重地会引发地球表面的塌陷,人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很好的经济保障。所以,煤矿井下充填式开采技术是当前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的重中之重。 标签:煤矿;充填式;开采技术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硅类物质做为主要材料与固化剂、膨胀剂等辅助材料进行配比制作出来的即为充填物。煤矿井下充填式开采技术就是将这种充填物,通过技术手段从地面上向地下钻取多个大小不一的孔,将这些孔做为输送管道将充填物输入到井下的做法。这种开采技术几乎不需要运行成本,煤矿的输出率较高,而且也不会使地面出现明显的下沉或下降的现象。这种开采技术的优势对我国煤矿开采做出了重大贡献。 1 我国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现状 传统条状柱式的开采技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进行煤矿开采时,可以进行开采的开采面较短,可开采煤矿的数量特别低,一般都是数个开采方位同时开采,煤矿回采工艺较为简单,煤矿输送方向与煤矿开采方向呈垂直状态,这种开采技术遇到大范围的建筑群体或在铁路下方进行煤矿开采时,开采工作极不方便进行,开采进度慢,开采质量不高。我国煤矿开采一般采用高水充填工艺、膏体充填工艺、煤矸石充填工艺,这三种工艺开采法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水资源的破坏力较小,这种开采技术对我国水力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的稳定发展等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充填式开采技术的出现,解决传统开采技术带给人们的伤害,使我国一些老矿区煤矿的可开采资源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煤矿资源的回收率,有效缓解了煤矿开采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水资源的破坏力。充填式开采技术使一些煤矿废渣、超大型的煤矿开采群和部分尾矿的后期工作无形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我国对煤矿开采的提倡方案一出台,加快了充填式开采技术在我国煤矿业的推广速度,对我国一些老煤矿的开采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为我国提出绿色开采打下了良好基础。 2 煤矿井下充填式开采技术分析 充填式開采技术根据充填材料不同分为三类:干式充填法、水力充填法、胶结充填法。 2.1 干式充填法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需求与发展前景分析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需求与发展规划 一、国内电子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一是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根据电子工业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 000亿元的目标,预计“九五”期间新增利用外资至少要在30亿美元以上;二是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是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是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据电子英才网报告分析,电子行业人才从年龄上集中在25~34岁之间,平均年龄31岁,以中青年为主力军,见图1:

电子行业人才在具体产品、服务方面的分布状况如图2。 图表2分布状况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 二、连云港市电子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1、连云港市电子行业现状及特点 (1)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但负担过重 在对连云港市范围内的电子行业企业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凡是资质等级比较高、规模比较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国营企业,它们具有相当的规模,也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但是由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些企业都有很多的富余人员,尽管多年来采取了改制或者分流等措施,仍然有较多的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步伐的人员无法安置,这无疑就成了企业发展的负担。 (2)国企改制完成,但不够彻底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 发展趋势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高鹏飞马骁史磊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露天煤矿开采现状,探讨了露天煤矿开采技术装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露天开采,大型化,集中化 1 露天开采技术概述 露天采矿是指利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开采作业,已经广泛用于开采煤炭、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及化工原料等矿床。当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我国铁矿石90%,有色金属矿石52%,化学原料矿石%,建材矿石近100%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煤炭虽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露天开采比重不足10%。 目前已建成或正在改扩建的千万吨露天煤矿有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a),宝日希勒一号露天煤矿(a)、魏家峁露天煤矿(一期a,二期)、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a)、锡林浩特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a)、神华新疆准东露天煤矿(a)和新疆帐篷沟露天煤矿(a)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炭矿山的露天开采工艺有: (一)间断开采工艺。有单斗—铁道开采工艺、单斗—卡车开采工艺等。 (二)半连续开采工艺。有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开采工艺、单斗—移动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开采工艺等。 (三)连续开采工艺。轮斗—带式输送机—推土机开采工艺。 (四)拉斗铲倒堆开采工艺。 (五)综合开采工艺。 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41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年左右,其中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将达到8亿吨/年,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我国煤炭露天开采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的技术现状 我国露天煤矿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进入了大型化、集中化、现代化的新时代。尤其是引进国外先进的露天采矿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露天煤矿开采的效率。 开采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