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山水诗研究

朱熹的山水诗研究
朱熹的山水诗研究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8, 6(3), 23-3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journal/cnc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10.12677/cnc.2018.63004

A Study of Zhu Xi’s Landscape

Poetry

Aihua Luo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Library, Wuhan Hubei

Received: Aug. 15th, 2018; accepted: Aug. 27th, 2018; published: Sep. 3rd, 2018

Abstract

Zhu Xi is not only the most famous neo-confucianist in the Song Dynasty, but also an excellent poet.

In his surviving poems whose quantity is more than 1000, landscape poetry accounts for a third, about 400. This paper divid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landscape poetry into two periods and four stages. And it reduces the poetry content to five different types—tour poem, enlightenment poem, nostalgia poem, politics poem and aspiration poem—and analyzes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landscape poetry from five aspects.

Keywords

Zhu Xi, Landscape Poetry, Type,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朱熹的山水诗研究

罗爱华

武汉商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8月15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27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3日

摘要

朱熹不仅是宋代最著名的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诗人。在他存世的1千多首诗作中,山水诗占了三分之一,达到400多首。本文将朱熹山水诗的创作过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将其诗歌内容归纳为审美游览型、哲理启示型、咏史怀古型、时势政治型、述怀言志型等五种类型,并从五个方面分析其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罗爱华

关键词

朱熹,山水诗,类型,艺术成就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出生于福建南剑州尤溪。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学识渊博,思路开阔,文学修养很深,在南宋诗坛,朱熹其实是一位很有造诣与代表性的诗人,只是被其理学成就和名气所掩盖,其文学成就则隐而不彰,也使得后人对他的诗歌缺少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其实,早在南宋乾道元年(1179年),工部侍郎胡铨曾向朝廷推荐了十位诗人,其中就有年近五十、已享誉诗坛的朱熹。后人对朱熹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诗歌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元人陶安在《诗盟记》是如此评价:“朱子道德浑成,发言为诗,卓卓超绝。遗风余响,久而弥存。”[1]近代诗人陈衍在《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一中说:“道学先生唯朱子诗最工。”[2]现代历史学家、教育家、儒学学者钱穆说:“朱子倘不入道学、儒学,亦当在文苑传中争一席地。”[3]作为南宋最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著述和讲学,但南宋的理学家大多能文,朱熹也不例外。他少喜文学,在中年以前曾下功夫练习作文,所以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傅璇琮主编的《全宋诗》收有朱熹诗1148首,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山水诗,当在400首以上,超过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这些山水诗散发出浓烈的山水情怀,是我们研究朱熹生平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朱熹山水诗的创作情况做一整体把握,分析其山水诗的基本内容和艺术成就。

2. 朱熹山水诗的创作

朱熹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福建通志·列传》卷12《朱熹传》这样记叙朱熹的山水情怀:

“自号紫阳,箪瓢屡空。然天机活泼,常寄情于山水文字,南康志庐山,潭州志衡岳,建州志武夷、云谷,福州志石鼓、乌石,莫不流连题咏。相传每经行处,闻有佳深壑,虽迂途数里,必往游。携尊酒时饮一杯,竟日不倦。

非徒泥塑人以为居敬者。”

朱熹一生在讲学著述之余,常常寄情山水,甚至寄情山水也成为他从事讲学著述的活动内容。在他“实历厘务差遣仅及五任,通计不满九考”的仕途生涯中,曾到过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

每到一处,也尽可能携友去游览山水。《广信府志》称朱熹在江西时“爱上饶南岩山水之胜,游寓其地,题咏甚多。”[4]钱穆先生则是如此评述朱熹的游兴:“综观朱子一生,出则志在邦国,著述则意存千古,而其徜徉山水,俯仰溪云,则俨如一隐士。其视洙泗伊洛,又自成一风格,此亦可以窥见朱子性情之一面。”[5]所到之处,决然免不了吟诗作赋,那些游历过的山水,为其带来了诗歌创作的灵感,一生创作了1148首诗。那么,其中山水诗有多少呢?“据王利民、陶文鹏统计,朱熹咏福建山水的诗超过了230首,咏江西山水的诗在80首上下,咏湖南山水的诗约50首左右,咏浙江山水的诗则屈指可数。计其名山之咏,有34首描绘武夷山,30首描绘庐山,21首描绘衡山。”[6]据此可知,朱熹一生约创作了超过420首的山水诗。

罗爱华

李士金在《朱熹文学思想述论》中将朱熹诗歌创作之路分为四个阶段:“从19岁至27岁是第一阶段,从27岁同安县主簿任满后到49岁知南康军前为第二阶段,从49岁到53岁任两浙东路提举是第三阶段,从53岁九月罢归崇安到71岁去世为第四阶段。”[7]笔者认为,山水诗是朱熹诗歌创作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其山水诗的创作情况也可以据此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四个阶段。前期从19至49岁知南康军之前,后期自知南康军至71岁逝世。

前期第一个阶段:从绍兴十八年(1148)至绍兴二十六年(1156)即朱熹19岁至27岁,主要活动在福建。期间,朱熹数次畅游建安、松溪、顺昌、政和等地,游历山水、广交朋友。他在任同安县主簿期间,经常来往于泉州、南安、安溪等地,写了《登罗汉峰》、《登面山亭》、《双髻峰》等山水诗,形成其山水诗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前期第二阶段:从绍兴二十六(1156)至淳熙五年(1178),即朱熹27岁同安任满归来到49岁知南康军前,长达二十三年。这一阶段他主要家居崇安五夫里,讲学著述之余优游山水,常与门生学友畅游江西奉新县百丈山、建阳芦峰谷以及天湖、云谷等处,写下了《云谷二十六咏》、《武夷七咏》、《游密崦》、《百丈山六咏》等诗。期间在乾道三年(1167)曾远赴湖南,在东道主张栻引导下畅游南岳衡山,一边观赏风景,一边吟诗作赋,在祝融峰顶上,陶醉于绝壑层云之奇观:“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醉下祝融峰作》)生动刻画了诗人踌躇满志、尽兴而归的愉悦神情。从7日上山到16日下山,10天之内共作诗130余首,多为山水诗,诚所谓“经行到处诗”。后来合而刊之,辑成《南岳酬唱集》。这是他山水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后期第一个阶段:自淳熙六年(1179)至淳熙九年(1182)即朱熹49岁出任南康军至53岁辞两浙东路提举回到崇安。南康军南临鄱阳湖,北靠庐山,朱熹极好寻幽访胜,流连胜景古迹,治政与作诗两不误,写有《白鹿洞赋》、《卧龙庵记》等80多首诗作。

后期第二阶段:自淳熙九年(1182)至庆元六年(1200),即朱熹53岁至71去世。淳熙九年九月,朱熹辞两浙东路提举,次年春便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构筑武夷精舍,历半年而成,朱熹喜而作《武夷精舍》十二首,对武夷精舍建筑群中的堂、斋、馆、所及其周围的几处自然胜迹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次年,朱熹率门人弟子畅游武夷九曲,写下极富特色的《武夷棹歌十首》,成为朱熹山水诗的代表作。

朱熹在世七十一年,诗文创作期长达50多年,创作极为丰硕。清代李重华极其推崇朱熹的诗,认为朱熹在南宋诗坛上可说是一大家,堪与陆游相匹配:“南宋陆放翁堪与香山踵武,盖开浅直路径,其才气固自沛乎有余,人以范石湖配之,不知石湖较放翁,则更滑薄少味,同时求偶对,唯紫阳朱子可以当之,盖紫阳雅正明洁,断推南宋一大家”(《贞一斋诗话》) [8]。

3. 朱熹山水诗的类型

山水诗是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审美对象的一种诗歌体裁。朱熹存世的400多首山水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为描写自然风光的审美游览型山水诗、探索根源事理的哲理启示型山水诗、拜访历史遗迹的咏史怀古型山水诗、融忧时伤世之情于山水之态中的时势政治型山水诗、寓怀才不遇之感于山水自然之中的述怀言志型山水诗等。

3.1. 审美游览型山水诗

此类山水诗以描摹山水形态、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表达对山水自然的倾爱之情。朱熹喜爱自然山水,一泉一石,都能使他惬意。诚如其诗所云:“满意分携一杯酒,登山临水不能休”(《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送谢周辅入广》)。门人吴寿昌曾记载其师痴迷于水石草木:“先生每观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稍清阴处竟日目不瞬。”[9]对山水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

罗爱华

朱熹将他对自然山水的亲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融入了他所创作的山水诗中。如《瀑布》:“巅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掀舞。”前两句写瀑布自其上喷涌而出,散沫喷雾,后两句写瀑布晶莹明澈,阳光照耀下如龙鸾掀翻飞舞。全诗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瀑布形态,洋溢着对瀑布的无比喜爱之情。又如《观西山怀岳麓》:“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悠然一长啸,妙绝两无伦。”此诗为乾道三年(1167)冬自长沙东归途经南昌观西山胜景时所作。开头四句,诗人把“风月”与“生平意”、“江湖”与“自身在”、“年华”与“供转徙”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自己一生喜爱遨游祖国美丽山河的性格特点。

3.2. 哲理启示型山水诗

在对自然山水的发现与描写中探求事物根源,给人以哲理启示,这本是宋诗的一大传统和优势,故有“宋诗主理”之说。苏轼就是在对庐山的观照中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绝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上此山中。”(《题西林壁》)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一个人,如果同时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绝不会是个伟大的诗人。”[10]这话固不尽然,但用在朱熹身上,倒很恰切。在诗人的感情世界里,即使是陶醉于山水的美妙,字里行间仍充满了灵动的理性。朱熹以道为万物之源,道为体,“用”从体出,为“体”所“用”,体用相通无间隔,所以朱熹以特有的理学家的感受和情趣描绘自然山水、一草一木,使这些本属平常的事物,具有丰富的理学内涵。如他写过《涉涧水作》一诗:“幽谷溅溅小水通,细穿涧水认行踪。回头自爱晴岚好,却立滩头数乱峰。”此诗表面上写诗人涉涧水的观感,但真正寓意是说做学问要细水长流,循序渐进,并常常回味思考。“回头”、“却立”都用来表示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自爱晴岚”与“滩头数乱峰”指自有所得。诗中比喻生动,蕴含哲理,深刻动人。又如《仙霞岭》诗:“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街眼更明。”“步到天街眼更明”,不仅为人们登高望远的生活体验,也深含人生为学的哲理。朱熹善于在对自然的观察中进行深入的思考,正因为如此,他的山水诗始终流溢出迷人的理性光芒。

3.3. 咏史怀古型山水诗

这类诗不以纯粹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而是将隐藏于山川之中的历史遗迹作为媒介,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如乾道三年(1167)十一月冬,朱熹与林择之前往长沙访张栻,游定王台时作《登定王台》诗:“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定王台在长沙城东,相传汉景帝子刘发被封为长沙定王时,为望其母唐姬墓而建。首联中的“番君”即吴苪,西汉建立后,立吴苪为长沙王,不久,吴苪奉令率兵赴闽平乱,途中病逝。此诗在时间上上溯数千年,空间上从眼前空台到日月、湖山,时空交汇,感慨万千。

首联言当时叱咤风雨、声威显赫的番君竟然身后寂寞,与之对照的是汉景帝子刘发,封为长沙定王,焕发光彩,但千年沧桑巨变,人事代谢,惟今只剩一座空台了。又如《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其一云:“孺子高风何处寻,东湖台观水云深。生刍一束人如玉,此日清凉万古心。”此诗亦写于乾道三年冬自长沙东归抵达南昌之时,诗人浏览东湖,见云水茫茫,不禁想起东汉时此地的高士徐孺子,虽时越千载,而风范犹存,令人怀念。

3.4. 时势政治型山水诗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学,仁人之心、忧思天下是他的重要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在诗中又集中表现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宋代国事不振,朱熹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必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寄托在山川景致之中。淳熙七年(1181),朱熹时任南康知军,上

罗爱华

《庚子封事》,痛斥朝臣失职,劝勉孝宗正心术、立纪纲,可见其用世之心切。游览本是快意之事,却反而让他忧从中来。朱熹同情人民,关系民生,写入诗中,则是物胞民与的人文关怀。如《石廪峰次敬夫韵》一诗,充分表现了诗人恤民爱民的思想和济世及物的愿望:“七十二峰都插天,一峰石廪旧名传。家家有廪高如许,大好人间快活年”。诗人见石廪峰巍然壮观,于是突发奇想。他期望人间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有像石廪峰一样高耸入云的仓库,人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又如《南安道中》云:“晓涧淙流急,秋山寒气深。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烟火居民少,荒溪草露侵。悠悠秋稼晚,寥落岁寒心。”诗人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南安秋日的荒凉景色:涧水淙淙,秋风萧瑟,四野寥落。诗人通过这样一幅国弱民贫的衰落图景,抒发了他初涉仕途对国计民生的焦虑沉郁的心情。

3.5. 述怀言志型山水诗

朱熹在《答杨宋卿》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11]诗是诗人的生活感触、理想的集中表现,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那种用世不能的失意情绪,自然会涌向诗文创作。朱熹的此类山水诗,集中传达他渴望积极入世却又仕途失意的感伤矛盾情怀。朱熹作为一名士人,甚至自许为国士,他迫切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无奈事与愿违,蹉跎岁月。《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竞》诗云:“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岚阴常在午,阳景犹氛翳。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我来亦何事,吏桀古所记。奉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朱熹在任同安县主簿期间,一次曾受上级之命赴安溪视事,但受到吏的百般刁难,三天都还没办成事,由此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此诗以写景为主,结合叙事抒情,最后两句表明自己要当一名忠于朝廷勤政爱民的好官吏,不应萌发辞官的念头,从中可看出朱熹这时正处于想奋发有为,做一名有所建树的好官吏可又不满现实、淡于功名的思想矛盾中。又如《云关》:“白云去复还,黄尘到难入。只有涧水身,出关流更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飞泉、涧水比作不畏险阻、自强不息、勇于冲决恶势力和洁身自好、不愿与世沉浮的隐者,用以抒发自己当时不愿同流合污,但同时诗人又想出山入世的矛盾心情。

4. 朱熹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如前所述,朱熹的山水诗不仅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他还以审美自觉的方式将感情寄托在山水中,形成了山水诗独特的艺术成就。

4.1. 景趣、意趣、理趣的充分展示

朱熹热爱自然,常喜登山临水,所作山水诗强调诗之超妙,在对大自然的领悟中富于“冲澹萧散”之趣,往往表现为景趣、意趣、理趣三者的和谐统一。

景趣是指自然以其特有的色香形声使审美主体受到感官上的愉悦,正如黑格尔所说:“因为自然显示出的自由生命和同样具有生命的主体产生契合”[12]。自然山水本身充满了诗情画意,为诗人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作源泉。朱熹擅长写眼中景、景中人,景与人结合,两者达到和谐而生一种景趣。试看《莲花峰霜月》:“莲花峰顶雪晴天,虚阁霜清绝缕烟。明发定知花簌簌,如今且看竹娟娟。”首二句写高入云霄的莲花峰,雪犹未消,但为晴天丽日所映照,分外妖娆;三、四二句,诗人把千岩万峰比作落地芙蓉,生动描绘了莲花峰的奇景。又如“饮泉云出岫,卧岭月流空。”(《游密庵得空字》)饮泉在涧,见云无心以出岫;卧身在岭,望月华流满空中。将人与景有机组合在一起,因景生趣,有洗练含蓄之美。这些山水诗不仅展示自然山水的外在之美,而且体现了朱熹欣赏山水美景获得内在的审美愉悦。

朱熹诗能以意与景融,即景而言意,意待境而明,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将温淳之意融入景中,意趣横生。南宋吴渭在《月泉吟杜·诗评》中说:“有因春日田园间景物,感动性情,意与景融,辞与意

罗爱华

会,一吟风顷,悠然可见。”[13]可移来概括评朱熹山水诗中洋溢的意趣。如《武夷掉歌》之二:“一曲澳边上钓船,慢亭峰影蘸晴川。红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溪边上船时晴川如镜,峰影如蘸其中,这是晴日之景。但末句却出现翠烟锁住群峰之景。诗人上船所见,不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景,原来第三句是写人的意绪,在怀念远方人。人杳然,音讯久断,恰如烟锁云隔,这种景,只是脑海浮现之景,而非眼前所见,用以说明上句之意的。说明朱熹是有意以景来表现意,服务于意的,像《武夷棹歌》这一类诗以意趣为胜,意味无穷。沈德潜说:朱子五言不必崭绝凌厉,而意趣风骨自见[14]。又如《次林择之凉峰》:“解髻林间寺,归鸦晚欲盘。望中岚翠合,愁外夕阳残。尊酒何妨尽,羁心且自宽。无端满窗月,遥夜不胜寒。”首联先写解林间寺,何以刚休憩就注视到归鸦盘旋之景,原来鸦欲归巢之景适与“我”将休歇意相合,都是昼动晚息之意。寓意旷达,言昼动晚息,乃物理之自然,意趣无穷。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钱钟书解释理趣说:“若夫理趣,则理喻物中,物秉理成,理内物显。或则目击道成,惟我有心;物如能印,内外胥融,心物两契。举物以写心,费罕譬而喻,乃妙合而凝也。”[15]这里的理趣必须蕴哲理而有趣味,不离物境与物象。朱熹诗乃因其胸中涵养,趣与景融,无往而不自适,也因而就有其理趣。

朱熹在描绘自然山水时,在诗中表现理趣,理融于趣,趣中有理,引出自然与人类的规律,启迪人生,因此朱熹的山水诗常闪现着理趣的光辉。如《寄籍溪胡丈及刘恭父二首》:“瓮牗前头列翠屏,晚来相对静仪刑。浮云一任闲舒卷,万古青山只么青。”诗前两句言自己家门前之山如翠屏横列,晚来而观,山如仪型相对,后两句是说任凭云舒云卷,青山虽历万古而不改其青色。以青山为本体,浮云为客体,青山岿然不动,而浮云瞬息万变。青山喻人生以治学为本,浮云喻仕途、富贵,从自然界中悟出物之理,而流露出一种活生生的趣味,以景喻其说理之趣,有超旷之趣。他的诗力求形象鲜明,蕴含理趣,这也使他成为人们公认的大诗人。又如《偶题三首》云:“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这首诗写了诗人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飞来,以及随水觅源,行到水源的尽处时,却感到那儿并非真源的所在而不免惘然,诗人透过这山林景色的描写阐明了认识与探求事物本质的自然规律,揭示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妙在物态与我所悟的理水乳交融在一起,趣味适在其中洋溢生气与灵机,产生出景理相惬的美感与理趣,达到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咸,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的艺术境界。可见,朱熹的山水诗已摆脱了当时其他一些理学家常用理语入诗,坠入“理障”的困境,而能独具一格,善于通过山水景物形象说理,在物象中蕴含理趣,是活泼的、鲜明的、有机的,诗情与理趣交融。

总之,朱熹一生酷爱山水,“公言平生爱登览,到此一洗群山空”(《文集》卷七《送秘阁张丈韵》)。

诗人与自然山水的同一,其山水诗充分展现了景趣、意趣、理趣的美感特征。

4.2. 叙事、写景、抒情的高度相融

朱熹善于将叙事、写景、抒情相融于山水诗的创作之中,在游历山水之时,寄情于景,借景言志。

《朱子语类》卷八○云:“大率古人作诗,与今人作诗一般,期间亦自由感物而情动的体会透彻。”他善于因景动情、借景抒怀、融情入景。试看朱熹《武夷棹歌十首》其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写五曲隐屏峰、平林渡。诗人以山高云深,烟雨迷蒙,平林晦暗的凄清景色,运用“移情于景”的艺术手段,衬托出林间客子,空有一片万古长存的倡道济世之心却无人能识,令人感慨系之,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这里写景就是写情,景是情的外化,情是景的内涵。又如《过丰城作》:“淼淼丰城县,回头忆旧游。晴江罗远树,宿莽乱中洲。宝剑今鳞甲,神

罗爱华

光尚斗牛。他年还记得,此夜一扁舟。”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写于乾道三年冬自长沙东归途径丰城时。诗人置身于一叶扁舟之中,从江上匆匆而过,但诗人却能对近处的“晴空”、“远树”、“中洲”等几处景物纵情着笔。第二句是指隆兴二年秋,朱熹曾从豫章护送抗金名将张浚的灵柩来到丰城,在舟中哭祭张浚的亡灵,诗末是说这次重游,满载有衡岳会讲的深厚情谊,不知他年还能否记得此时舟上的情景,全诗融写景与叙事为一体,言简意骇,诗人写景也是为了抒情,把抽象的主观情绪融入到山水诗之中,整首诗景与情相映衬,交融一体。

4.3. “写景–寓理”的结构章法

在结构上采用“写景–寓理”的章法,先写景,后寓理,由景及理,寓理于景,将山水带来的愉悦引向哲理思考,这是朱熹山水诗的又一艺术成就。朱熹在感受山水自然美的同时,常用哲学家眼光来观察思考,并自觉地把哲理融入山水之中,既有诗情,又有哲理,诗情洋溢,寓意无穷。如《吴山高》一诗:“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此诗由登山兴起,过了吴山,更有高峻的越山,而白云仍掩了几重,要寻找汗漫,就得前往孤鸿出没的天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寓理,喻学问无止境,天外有天,只有努力奋进,方能获得成功,以理说法,境中蕴含哲理,寓理于景给人以思想启发。朱熹总能在自然界中悟大化之理:“连林争秀发,生意各呈露。大化本无言,此心谁与晤。”(《题林择之欣木亭》)自然界中的欣欣生意,要靠人在观察中悟得变化之理。又如他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朱熹泊舟水口,触景生情,融情感和哲理于眼前景物之中。前两句“夜”间所见,隐意严重的黑暗势力,末句“青山绿树”依旧,生鲜碧绿,寓理于景,启发人们对生命活力的热爱和追寻。可见,朱熹的山水诗气格高,见出一位哲人烛照大地探究事物之源的形象,在描写山水中诗人熔铸了自己的情感及对人生、宇宙和感悟。

4.4. 想象丰富、比兴委婉

自然山水的丰富多彩总能引发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要描写山水的奇丽自然离不开诗人丰富的想象。朱熹曾有诗说:“跻攀力虽倦,想象意遣驰”(《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七日》),可以看出他竭力让艺术的想象不受限制地自由驰骋,将一景一物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刻画尽致。试看《游天池》末六句:“我意殊未极,更思出尘寰。何当驾轻鸿,八表须臾间。视此长江水,滔滔傥西还。”写诗人置身天地,心胸豁然开朗,他想象自己骑着仙鸟,遨游天空,俯视这浩浩的长江水,诗人富于想象,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力求达到形与神统一。又如《自上封登祝融绝顶》:“扪天滑青壁,俯壑崩银涛。所恨无十犗,一掣了六鳖。”诗人展开想象与夸张,写月下雪景,上扪天璧,俯览银涛,似乎亲历其境。此诗构思奇特,意气豪迈。《大雪马上次敬夫韵》:“仙人乔岳顶,散发吹参差。唤我二三友,集此西南垂。列筵命洛公,侑坐迎江妃。导之千羽旄,投以万璧玑。缤纷一何丽,畸霭难具知。众真亦来翔,恍觉丛霄低。茫茫云雾合,一一琼瑶姿。”此诗为乾隆三年十一月十日将近南岳衡山时,遇大雪所作。以奔放的语言,神奇的想象描绘雪中衡山的景象:仙人相招,众真来翔,洛公列筵,漫天雪花似千羽旄,似万璧玑,此诗联想翩翩,神奇恍惚,如在仙境。

朱熹的山水诗还善用比兴手法,以见其用心之微妙,形象之鲜明,取境之开阔。他强调“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言语意思,则其为诗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矣”(《文集》卷64《答巩仲至》)。他笔下的景物随其意点染而成,寄寓其超远的情志。如《寄山中旧知七首》第二首云:“慷慨平生志,冥茫造物机。清秋雕鹗上,万里看横飞。”言平生有慷慨之志,然世事难测,幸好清旷秋空上,鹏鹗正在奋起,以比譬置于全诗的最后,写其心怀大志而尚且未施展的惆怅,但期待有所作为。又如《庐山双剑锋两首》:“双剑锋高削玉成,芒寒色淬晓霜清。脑脂压眼人高卧,谁斩天骄致太平。”诗中描写了双剑挺拔奇险

罗爱华

的形势,把它比作神话传说中的莫邪宝剑,希望这两把剑,斩尽敌寇保太平,体现诗人心怀天下,疾恶如仇,渴望天下太平的夙愿。

4.5. 平淡质朴的诗歌语言

朱熹山水诗的语言力求平淡质朴,反对辞藻华丽、刻意求工,显现出质朴无华、平淡而有意蕴的特点。他自己就明确表述过:“文字只是取意而已,正不必过为华蘼辨巧也。”[16] (《文集》卷49《答滕德章》)“平易自在说出底便好,说出来崎岖底便不好。”[17](《朱子语类》卷九)诚所谓“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文集》卷5《新喻西境》)”如《雪消溪涨山色可喜口占》诗云:“头上琼冈出旧青,马边流水涨寒汀。若为留得晶莹住,突兀长看素锦屏。”头两句写雪停了,开始融化了,露出青青的山来,山溪水随之也涨起来。语言平淡质朴,写出诗人开始登山的喜悦之情。他的诗歌语言平淡质朴,但正是这种“无意为之”的态度,成就了朱熹山水诗天然去雕饰的美。又如《铅山立春六言二首》:“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彩门。”诗中写翻越边境山岭,进入山下平原,见山村景物依旧,农家春意黯然,赞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诗句无不使人感到朴素自然,意境清新,却又韵味无穷,展示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5. 结语

钱穆先生说:“至于文学,更为理学家所鄙视。惟朱子独精妙文辞,自谓其学文章,乃由慕敬曾巩为入门……尤其朱子之为诗,乃欲超宋越唐,上追选体。以旧风格表新意境,又另是一种酒瓶装新酒。”

[1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说:“朱子早岁本号诗人,其后方学道名家。”[19]山水诗是

朱熹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沿承唐人山水诗的优良传统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山水诗,创作出一个心与境契、意与景融、理在景中的审美意境。可见,朱熹的山水诗,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史上也应有一席之地。通过对朱熹山水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朱熹作为哲人与作为诗人的双重身份,在根本上也是彼此交映、相互融契的。

参考文献

[1]郭齐. 朱熹诗词编年笺注[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947.

[2]陈衍. 石遗室诗话续编[M]. 上海: 上海书店, 2002: 479.

[3]钱穆. 朱子新学案[M]. 成都: 巴蜀书社, 1986: 1714.

[4]束景南. 朱熹轶文辑考[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122.

[5]钱穆. 朱子新学案[M]. 成都: 巴蜀书社, 1986: 1850.

[6]王利民, 陶文鹏. 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28-40.

[7]李士金. 朱熹文学思想述论[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22-26.

[8]郭齐. 朱熹诗词编年笺注[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947.

[9]黎靖德. 朱子语类[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2674.

[10]伍螽甫. 西方文论选·下册[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35.

[11]朱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728.

[12]黑格尔. 美学[M]. 朱光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262-263.

[13]郑奠, 谭全基. 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M]. 北京: 商务印书, 1980: 284.

[14]沈德潜. 说诗晬语[M]. 霍松林, 校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35.

[15]钱钟书. 谈艺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223.

[16]朱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279.

罗爱华

[17]黎靖德. 朱子语类[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158.

[18]钱穆. 朱子学提纲[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25.

[19]钱钟书. 谈艺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87.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32-6794,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cnc@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88034.html,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语文八年级下册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文言翻译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文言片段翻译 【一】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翻译:重山峻岭,乔木苍翠,新月升起,像一位美女万万的眉毛一样,挂在高高的悬崖之颠,新月随风飘动,不紧不慢,好像与游客们一起走一样。等到我们走出山林,时辰已经过了二鼓(二更)。 【二】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 翻译:一色的荷花满眼都是,清风从两岸吹来,红色的荷花与绿色的荷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清风的吹拂下,荡漾披拂,葳蕤生姿,荷花的芳香馥郁,被清风直送入怀中,袖中,缭绕在身,挥之不去。一行人在古柳根小驻,准备下了两罂(瓮)美酒,几种菱芡(可做下酒之肴)。又划船进入荷花丛中,歌声豪放,笑声热烈,声震山谷。清风逐水而生,激起粼粼细浪;流萤翻飞,忽远忽近,明灭可见。夜越来越深,山岩则显得更加高峻,而且近得如在眼前,阴森森地像要过来与人搏斗。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星斗明亮,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忽隐忽现,就好像水珠在明镜上滚动,不可收拾。 【三】复坐文殊岩下,置酒小酌。日既入,轻烟浮云,与暝色会。少焉,月出,寒阴微明,散布石上。松声翛然自万壑来。客皆悚视寂听,觉境愈清,思愈远。已而相与言曰:“世其有乐乎此者欤!” 翻译:又坐在文殊岩下面,拿出酒来品尝。太阳要落山了,晚霞飘渺,和夕阳的颜色融汇在一起。不一会儿,月亮出来了,银色月光洒在石头上。突然,从深深的沟壑里传来了松涛的声音。客人们都惊恐的向沟壑望去,静静地听着,感到环境越清静,思绪越深远。然后大家都相互说:“世间还有比这更有乐趣的意境吗?” 【四】下到莎萝坪,暮色逼人,急出谷,黑行三里,宿十方庵。 翻译:一路行船下到莎萝坪的时候,暮色越来越浓,一行人急急地驶出山谷,摸黑行走了三里路,然后停宿在十方庵。 【五】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 翻译:在松石交映之中,有一群僧人下山来,那飘忽的样子像从天而降,他们都合掌说:“我们被大雪困在山中已经三个月,今天为找粮食才努力走到这里。你们凭(凭借的意思,意思是有什么办法上去)什么能够上去呀?” 【六】复上蹑崖端,盘崖而南,见南崖上下,如峰房燕窝,累累欲堕者,皆罗汉寺南北庵也. 【七】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翻译:扶着拐杖,眼观朱砂庵,一步步地攀登上去。爬了十里,上了黄泥冈。那时云里面渐渐透出了山峰,这些山峰也随着我不断地攀登而被我渐渐地超过(指高度),到了我拐杖下面。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导语:李白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热烈的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朓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又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从两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最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价值 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其山水游记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学价值,并体现出了他本身的高洁志趣。 柳宗元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也成为了学生所熟知的一位文学家。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所学过的柳宗元作品包括了《黔之驴》、《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类型多样,影响深远。但是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游记上,这些作品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同时结合了骈文的形式,将骈文与散文相结合,为山水游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柳宗元的个人经历 柳宗元,字子厚,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等人被后世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在我国文坛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柳宗元所处之时,经历了盛世的唐朝已经逐渐没落,面临着内忧外患,唐王朝统治危机逐渐深化。而柳宗元为了一展政治抱负,投身到王叔文所发起的政治改革中,?M管他自身拥有着较高的政治才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阻力,使得他的政治主张难以施展,最终随着王叔文的倒台而宣告失败。在这种背景下,柳宗元的政治热情受到了打击,其自身也受到了牵连,被贬永州,满心寂寥。被贬之后,柳宗元难免抑郁,于是寄情山水,借以抒发内心的失意。 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可以看到,尽管描写的是山水之景,但是却难以掩饰字里行间的失落与惆怅,他挂念社稷,却无法施

展抱负,却又因为时代所限,无法畅快地抒发自己的不满,因此只能将这些愁绪融入到文学作品中。正是因为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包含了真情,因此这些作品被赋予了真正的艺术之魂,在浮夸文风盛行的当时显得难能可贵。 二、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 (一)景物刻画 1.真实性。在被贬谪的生涯里,柳宗元悲愤惆怅,满心抑郁无处可诉,只得纵情山水,遍览各处胜地,以抒情感。每当他寻找到一处景地,都会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将山水之态传神地描绘出来,惟妙惟肖。他自己在《愚溪诗序》中也探讨,“漱涤万物,牢笼百态”,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置身实景的感觉。例如,他在《小石城山记》写道:“自西山道口径北,愈黄茅岭而下……有积石横档其垠”,在这段描述中,柳宗元详细地记录下了小石城山所处的地方,其中所使用的数量词、方位词等都能够强化作品的真实性,使读者产生更加真实的体会。 2.适宜性。在柳宗元的山水作品中,常常会对所见的众多景物加以描绘,例如山石、水流、花草、奇木等,尽管描绘对象较多,但是却不会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而是有详有略,在他精心地描绘中一一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例如,在《袁家渴记》中,作者依次描绘了“渴中之景”,包括滩地、陆地、溪流等景物,并在描绘的过程中穿插了山石、花草等次要要素,“其旁多岩洞,

浅谈李白与他的山水诗之间

浅谈李白与他的山水诗之间 【摘要】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叫大的成就。 提纲: 一、李白生平介绍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 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作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作文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 散文 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 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郁愤填膺时,憎 山恶水,以山水为“狴牢”(《囚人赋》);一人独游时,又与之同病相怜,并 借山水之“幽幽”“窅窅”以“处休”、“观妙”(《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 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 形成了柳氏山水游 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翻阅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 会突出地感觉到, 其中呈现的大都 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 接象征手法, 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荒的悲剧 命运,如《小石城山记》对小石城山的被冷落深表惋惜和不平,《钴鉧潭西小丘 记》直接抒写对“唐氏之弃地”的同情,都具有“借题感慨”(林云铭《古文析 义》初编卷五)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作者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 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 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如“永州八记”中最为人称道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 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记游文字,其中不独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而 且可以见出作者观察之细,用笔之妙。开篇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因闻水声,转 觅小潭,即表现出行文的曲折变化;篇中写水之清却于水着墨不多,而是借石之 底、鱼之游、日光之影来表现,可谓匠心独具;至于篇末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 和气氛的渲染,更隐然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令人读后为之怦然心动。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真正的艺术性的文学

哲学大师康德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 全名伊曼努尔·康德 出生 学派 / 流派康德主义、唯心主义 主要领域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 著名思想绝对命令、先验唯心主义、综合命题、本体 显示▼受影响于 显示▼施影响于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哲学思想综述 o 2.1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 2.1.1 先验感性论 ? 2.1.2 先验逻辑论 ? 2.1.3 先验分析论 ? 2.1.4 先验辩证论 ? 2.1.5 先验方法论 ? 2.1.6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o 2.2 《实践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o 2.3 康德哲学的学说结论 ? 3 名言 ? 4 康德生前发表的著作 ? 5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译 ?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编辑]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编辑]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 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编辑]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编辑]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懊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编辑]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论文

邯郸学院成人 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李白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学生潘玉敏 指导教师尤兰萍副教授 年级2012级专升本 专业汉语言文学 系部中文系 邯郸学院中文系 2014年9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尤兰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4年9月 1

摘要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权钱相争,尔虞我诈,慨叹“古来圣贤皆寂寞”表现出一种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试想李白如果不坚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性格,又怎么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正是其狂放的性格和高度的自信,才使他蔑视权贵,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惊世言语。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诗歌中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其诗歌创作中山水诗更令人拍案叫绝。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艺术风格大气豪迈狂放

The artistic style of Li Bai's landscape poetry Abstract: Li Bai is a gifted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hose extraordinarily conceited and confident, arrogant personality, bold and free and easy attitude, free to create romantic fully reflects the Tang dynasty era character and spirit. Due to at social of dark, right money phase race, intrigues, lament "kulai Sage are lonely" performance out a disdain secular, contempt elite of haughty spirit, imagine Li Bai if not insisted "Emperor call to not aboard, since homage is wine in the fairy" of wild character, and how can wrote "surprised world, wept ghosts" of Psalm? is its wild of character and height of confident, only makes he contempt elite, is "yangtiandaxiao out to, us or Basil people" of surprised world speech. Li Bai's landscape poetry grows perceptibly by the magnificent, heroic, atmosphere, desolate and broke the borrowed landscap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to amuse themselves by donating money,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Poetry in the air, let the love God play in Li Bai's works thoroughly. Its poetry poems, more stunning. On Li Bai's charm, is the charm of Tang dynasty.

2019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语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情趣的结晶。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郁愤填膺时,憎山恶水,以山水为“狴牢”(《囚人赋》);一人独游时,又与之同病相怜,并借山水之“幽幽”“窅窅”以“处休”、“观妙”(《永州龙兴寺东丘记》)。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翻阅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会突出地感觉到,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荒的悲剧命运,如《小石城山记》对小石城山的被冷落深表惋惜和不平,《钴鉧潭西小丘记》直接抒写对“唐氏之弃地”的同情,都具有“借题感慨”(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作者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如“永州八记”中最为人称道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

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记游文字,其中不独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而且可以见出作者观察之细,用笔之妙。开篇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因闻水声,转觅小潭,即表现出行文的曲折变化;篇中写水之清却于水着墨不多,而是借石之底、鱼之游、日光之影来表现,可谓匠心独具;至于篇末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更隐然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令人读后为之怦然心动。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真正的艺术性的文学,美的文学。他善于选取深奥幽美型的小景物,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划,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用他的话说,就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即通过文学家的发掘、加工和再创造,将那些罕见的胜境传给世人,以免“贻林涧之愧”(《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他要用自己的全副精力和才情,去“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愚溪诗序》),借以安顿他那颗悲哀苦闷的灵魂,并从中获得些许凄美的怡悦。在他笔下,自然山水是那么纯净,那么奇特,那么多彩多姿,那么富有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纪末进步哲学特别是杜尔哥与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特别是亚当.斯密和萨伊等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圣西门、康德、笛卡儿、孟德斯鸠、休谟的思想;孔狄亚克和“观念学派”以及牛顿自然科学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人道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方法。 2、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年) 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资本论》(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法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派的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莱布尼茨的发展思想和康德的冲突中心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类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一切关系和形态变化的基础;阶级利益和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日益异化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经济异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级阶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还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的根源在于倡导者的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历史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四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每一种方式都是它先前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对抗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后建立的共产主义。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和秘密,提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是人的劳动。 3、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代表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年),《社会静力学》(1850年),《进化的假说》(1852年),《心理学原则》(1855年),《第一项原则》(1862年), 《生物学原理》(1867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汉密尔顿关于哲学方法的思想;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中发展假想的思想,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赫胥黎的

李白诗词全集(979首全)

李白诗词全集(979首全)?《将进酒》 ?《静夜思》 ?《蜀道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行路难》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望天门山》 ?《侠客行》 ?《菩萨蛮》 ?《菩萨蛮》 ?《行路难其一》 ?《送友人》 ?《峨眉山月歌》 ?《渡荆门送别》 ?《关山月》 ?《送孟浩然之广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古朗月行》 ?《登金陵凤凰台》 ?《清平乐》 ?《清平乐》 ?《春夜洛城闻笛》 ?《忆秦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短歌行》 ?《春思》 ?《夜宿山寺》 ?《行路难其二》 ?《从军行》 ?《从军行》 ?《越中览古》 ?《秋思》 ?《秋思》 ?《把酒问月》 ?《玉阶怨》 ?《古风其十九》 ?《送别》 ?《送别》 ?《送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长歌行》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听蜀僧浚弹琴》 ?《金陵酒肆留别》 ?《赠孟浩然》 ?《杂诗》 ?《怨情》 ?《怨情》 ?《夜泊牛渚怀古》 ?《陌上桑》 ?《乌夜啼》 ?《梁甫吟》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山中问答》 ?《战城南》 ?《战城南》 ?《清溪行( 一..》 ?《南陵别儿童入京》 ?《古意》 ?《北风行》

?《襄阳歌》 ?《采莲曲》 ?《远别离》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客中行》 ?《白马篇》 ?《杨叛儿》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妾薄命》 ?《白头吟》 ?《劳劳亭》 ?《梁园吟》 ?《对酒》 ?《对酒》 ?《江上吟》 ?《拟古》 ?《山中与幽人对酌》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哭晁卿衡》 ?《长门怨》 ?《江夏赠韦南陵冰》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理”相对的是“欲”,欲望要在正常的范围内才被允许,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应该被禁止。这个学说被统治者截出来,用来约束人民。短期来看,有利于统治者管理百姓,使百姓能够安分守己,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长远来看,人的正常欲望得不到实现,人没有积极性,做事很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朱熹提出的“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四本典籍,他认为这四本书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不读这四本书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这四本书后来被作为封建社会必读的教科书,每次的科举考试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面找考点,读书人的思想都被这四本书禁锢了,直到封建社会结束才逐渐被废除。 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他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各自遵守应该做的事,大臣对君王、孩子对父母、妻子对丈夫都要绝对服从,从某个程度上约束着人与人之间

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篇一: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由一处走向一处,衔接自然,感情丰富。例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再如“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都是作者心动而发,真实美丽。 虽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但作者寄情于山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跳动着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喜爱。他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 【篇二:概括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家、哲学家、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锡并称刘柳,与、、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一、对古文运动的贡献与散文创作实绩 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贡献是与韩愈连在一起的,他们在散文创作上有着众多的开拓,这里述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一是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散文美学规范。韩、柳在文学观念上否定了六朝的文笔之分,把散文引入了学的发展路途。从辞采来说,韩、柳既一致反对绣绘雕琢、类乎俳优者之词的文末流,又在自己的文章中尽量吸收文的优长,用不少整齐有力的四字句夹杂

《黔之驴》等。柳宗元的传记文与抒情文也颇有佳者,如《捕蛇者说》、《段太慰逸事状》、《童区寄传》、《祭吕衡州温文》等。 二、山水游记创作实绩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作者被贬永州期间,为排遣忧闷,常寻幽探胜,寄情山水,并形诸笔墨,其中以永州八记为著。这八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潭记》、《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以及《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另有《游黄溪记》等。 阅柳宗元这些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会突出地感觉到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的悲剧命运,但多数情况下,则是将表现与再现两种手法结合起来,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又将主体情感不露痕迹地融注其中,令人于意会中领略作者的情感指向。 柳宗元还善于选取深奥幽美型的小景物,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即通过文学家的发掘、加工和再创造,将那些罕见的胜境传给世人,以免贻林涧之愧。他要用自己的全副精力和才情,去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借以安顿他那悲哀苦闷的灵魂,并从中获得些许凄美的怡悦。 三、山水游记的两大特点 1、不为写山水而写山水,而把自己的悲愤积郁的情感寄托于其中。 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郁愤填时,憎山恶水,以山水为牢一人独游时,又与之同病相怜,并借山水之幽幽、以处休、观妙。从宣泄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收稿日期]2003-12-02 [作者简介]王志义(195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2004年3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2004 第33卷 第2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33 No.2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王志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中国古代人性论可归结为性善论、 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四种观点。外国人性论可归结为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五种观点。笔者还介绍了王海明先生新人性善恶论。 [关键词] 古代人性论;西方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新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4)02-0038-03 人性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伦理学即道德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人性概念很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理论观点。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0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0、/羞恶0、/辞让0、/是非0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0。肯定/四德0之善是/四端0之心的扩充和发展。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0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 伪之分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0(5荀子#性恶6)。/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0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0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0(同上)。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0(同上)。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又为/化性起伪0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0的影响不及/性善论0大。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对于人性的界定却都同样是片面的:孟子以为人性仅仅是同情利他;荀子则以为人性仅仅是自爱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本来是增进社会和 # 38#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散文形形色色,如以心理活动来勉强区分,则有的侧重感性,有的侧重知性。游记少不了写景叙事,先天上是一种感性的散文,所以游记作者应该富有感性。所谓“感性”,就是敏锐的感官经验。说一篇文章“感性十足”,是指它在写景叙事上强调感官经验,务求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其实“如见”还是不够的,因为视觉经验之外还要表现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要用文字表达时,一般人,甚至一般作家,却只能用熟知习见的成语,因简就陋地复述一些空泛而含混的印象。请看宋朝的王质如何写月: 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游东林山水记》) 通常我们说“新月如眉”或“眉月”,但“月一眉”用眉做量词,乃觉其新颖。“迟速若与客俱”令人想起了李白的“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但王质的说法更有感性,更有动感,更像电影,因为人走得慢月就慢随,人走得快月就快追,十分传神。再看他如何写水上之游: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游东林山水记》) 这真是了不起的写景,视觉、嗅觉、听觉,不但交织,而且生动。香气能“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嗅觉经验就视觉化、触觉化了。至于视觉经验,也都表现得很有动感:写荷花迎风则“红披绿偃,摇荡葳蕤”,写微风拂水则“细生鳞甲”,写流萤则“(幽火)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写山则“森森欲下搏人”。但最生动的是星映水面的比喻“如珠走境,不可收拾”;以珠喻星,以镜喻水,本是静态,原也寻常,可是珠走镜上,便加上了动的关系,把水面起伏不定的感觉一并带出,真富感性。可见写景的上策是叙事,再静的景也要把它写动,山水才有生命。也就是说,一般平庸的写景好用形容词,但是警策的写景多用动词,和电影一样。再看元末的麻革《游龙山记》的一段: 复坐文殊岩下,置酒小酌。日既入,轻烟浮云,与暝色会。少焉,月出寒阴,微明散布石上,松声倏然自万壑来,客皆悚视寂听,觉境愈清,思愈远。已而相与言曰:“世其有乐乎此者欤?” 此地的感性,真是视听并茂,不但把月色和松涛写活了,而且把游客对两者的反应,用“客皆悚视寂听”六字综合地表现了出来。写景叙事的文字,有的时候与其描写感性的来源,不如描写感性的后果。例如直接描写美人,有时不如间接描写观者惊羡之色,而直接描写鬼魅,有时不如间接描写观者骇怪之情。“悚视寂听”的表情,反衬出声色之异,效果极佳,正是电影导演乐用的悬宕手法。写景有感性,叙事也可以感性十足,且看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的一句: 下至莎萝坪,暮色逼人,急出谷,黑行三里,宿十方庵。 平地里暮色缓来;“暮色逼人”当是山行现象,尤其作者是在下山,暮色来得更快,“逼”字带出“急”字,但再急也没用,人总不如天快,出谷天已“黑”下来,也就是说暮色已经追上人了。“逼”“急”“黑”三字把暮色和人之间动的关系,扣得又紧又有戏剧感;“黑行”二字,浓缩得感性已达饱和点。徐霞客叙事每用奇笔,所谓奇笔,有时是观点与众不同,例如,《游黄山日记》一句: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 “公等”是指徐霞客一行冒雪攀山的游客,仰见下山的群僧,乃有“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的奇句,虽武侠片也不过如此了。再换一个角度,从上面来俯瞰的徐霞客《滇游日记》的一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