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前 班 数 学 考 试 题

学 前 班 数 学 考 试 题
学 前 班 数 学 考 试 题

学前班数学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写1—100的数字

二、填写下列各数的相邻数

____5____ ____13____ ____9____ ____11____ ___16____三、数一数,并写在下面的方框里。(8分)

▲▲▲▲▲

四、填空

4 6

五、看图填空

★★★★★+★★★▲▲▲▲▲▲▲▲—▲▲+=

六、口算10以内加减法。

1+2= 9-1= 9+2= 6+4= 12+3= 3+1= 8-3= 8+4= 12-7= 7+1= 15+1= 4+2= 6-2= 5+5= 10-5= 5+4= 13+2= 3+0=

3-3= 3+1= 8-3=

七、应用题。

1、河里有6只鸭子,又游来5只,河里共有多少只鸭子?

2、草地上3只小鸡在做游戏,来了2只小鸡后,后来又来了3只小鸡,现在共有多少小鸡在做游戏?

3、小红有10个本子,用了5个本子做作业,小红还剩下多少个本子

八.把不是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高中数学测试题(简单)

数 学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3)0}A x x x =+-<,{1,0,1,2,3}B =-,则A B = (A ){0,1} (B ){0,1,2} (C ){1,0,1}- (D ){1,0,1,2}- (2)设a =(2,)k k +,b =(3,1),若a ⊥b ,则实数k 的值等于 (A )-32 (B )-53 (C )53 (D )32 (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5+a 14=10,则S 18等于 (A )20 (B )60 (C )90 (D )100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相离 (5)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112y x y x y ,则z =3x +y 的最大值为 (A )12 (B )11 (C )3 (D )-1 (6)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1,q =2,则T n =1a 1a 2+1a 2a 3 +…+1a n a n +1的结果可化为 (A )1-14n (B )1-12n (C )23(1-14n ) (D )23(1-12n ) (7)“m =1”是“直线20mx y +-=与直线10x my m ++-=平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输出S 的值为 (A )15 (B )105 (C )245 (D )945 第II 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一年级抽取 名学生. (14)在ABC ?中,角所对边长分别为, 若3,,c o s 6 a B A π=== 则 b =___________. (15)已知点P ,Q 为圆C :x 2+y 2=25上的任意两点,且|PQ |<6,若PQ 中点 组成的区域为M ,在圆C 内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区域M 上的概率为 __________ . (16)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OC xOA yOB =+, 不等式22(1)(2)(2)(1)x y y x k x y +++>++对满足条件的x ,y 恒成立,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的面积是3,角所对边长分别为,4cos 5 A = . (Ⅰ)求AB AC ; (Ⅱ)若2b =,求的值. ,,A B C ,,a b c ABC ?,,A B C ,,a b c a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刑法学期末考试综合自测题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3.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 复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4.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的犯罪中。 A.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既遂 5.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 D.间接故意犯罪 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 B.免除或者减轻 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 7.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A不予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 8.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9.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起计算。 A.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 B.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 C.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 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10.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 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贩卖毒品罪 B.强奸罪 C.投毒罪 D.爆炸罪 4.一天凌晨1点钟,联防队员甲、乙二人前去一处居民区查暂住证。二人来到一处外地来京人员租住房屋前,大声敲门,高喊:“开门!”屋内男子丙被惊醒,问:“是谁?”甲、乙没有回答。丙以为是抢钱的歹徒,拿了一把菜刀躲在门后,猛地打开门,朝冲进屋内的甲砍了一刀,致甲轻伤。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C.假想防卫,应按故意伤害处理 D.防卫过当

数学试题理新编

数学试题理新编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数学试题(理科3) 一、选择题: 1.(cos sin )(cos sin )12 12 12 12 π π π π -+= ( ) A .2- B .12- C .1 2 D .2 2 .函数()f x = ( ) A .(,0]-∞ B .(0,)+∞ C .(,0)-∞ D .(,)-∞+∞ 3.已知点P(x,y)在不等式组20 10220x y x y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上运动,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1]-- B .[2,1]- C .[1,2]- D .[1,2] 4.如图,湖面上有4个相邻的小岛A ,B ,C ,D ,现要建3座桥梁将这4个小 岛连接起来,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建桥方案。 ( ) A .20种 B . 4种 C .8种 D .16种 5.1,2,a b 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 A .030 B .060 C .0120 D .0150 6.已知:0,:0p a q ab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若128,,,k k k 的方差为3,则1282(3),2(3),,2(3)k k k ---的标准差为 ( ) A .12 B ..16 D .4 8.()f x 是定义在R 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2)0f =,则方程()0f x =在 区间(0,6) 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 ) A .2 B .3 C .4 D .5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9.已知tan 2,2α =则tan()4 π α+=__________. 10.在R 上定义运算:(1)x y x y ??=-,若不等式()()1x a x a -?+<对任意实 数x 都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11.已知a >0,二项式8)(x a x -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120,则此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等于 . 12.已知直线0ax by c ++=与圆O:221x y +=相交于A,B 两点,且 则OA OB ?=__________. 13.若关于x 的方程365x x a -+=有三个不同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 14.选做题(1)曲线的参数方程为???-=+=12 32 2t y t x (t 是参数),则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ABC ?⊙O 的内接三角形,是PA ⊙O 的切线, PB 交AC 于点E ,交⊙O 于点D ,若PE PA =, ====∠BC BD PD ABC ,则,,8160 . P A B C D E

数学试题Word

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练习(A)卷 一、填空: 1、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10个一万是;10个是一千万;个十万是一千万。 3、405010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表示;这个数读作。 4、三亿零四万写作,它由组成。 5、十五万五千零三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二、判断题: 1、个位、十位、白位、千位……等都是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0。() 3、7030004读作:七千零三十万零四。() 4、比最小的五位数少1的数是9999。() 三、选择题: 1、最小的六位数是()。 [A、111111 B、1000000 C、10000000] 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A、万级B、百万C、百万位] 3、14591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A、15 B、15万C、14万D、14]

4、三十万五千写作()。 [A、305000 B、3000005000 C、35000] 四、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40160()52160 92705()102700 49357()49537 810300()809800 五、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 500500 55000 60005 六、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70000 170000 1700000 1070000 10070000 10700000 七、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706400 550996 320710 30224937 897481 997310 八、应用题: 1、每页原稿纸有15行,每行有20个方格,5页稿纸共多少个方格? 2、5页原稿纸共有方格1500个,每页稿纸有15行,平均每行有几个方格?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刑法学1期末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犯罪:一切危害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刑事责任:刑事法律规定的,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由司法机关强制犯罪者承受的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的负担。 4、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5、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7、刑罚: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8、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9、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0、普通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二、论述题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1)危险来源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于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 (2)损害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 (3)实施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并非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4)限度标准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侵害;正当防卫需要整体判断,有时即使造成的损害大于所避免的损害仍具有正当性。 2、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以及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3)死刑判决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才能执行 (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3、我国数罪并罚原则的适用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2)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4、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3)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其他的复习范围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3、甲患有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没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

高三联考数学试题(理)

届高三联考数学试题(理)(-8-2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x ln(1)y x =-},集合B={y 2y x =},则A B =( ). A .[0,1] B .[0,1) C .(,1]-∞ D .(,1)-∞ 2.复平面内,复数2 )31(i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平面向量)2,1(-=a 与b 的夹角是180°,且53||=b ,则b 等于( ) A .)6,3(- B.)6,3(- C.)3,6(- D.)3,6(- 4.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 B .2 1 C .3 1 D .61 5.设奇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5,5-,若当[0,5]x ∈时, )(x f 的图象如右图,则不等式()0f x <的解集是( ) A .()2,0)0,2(?- B.)2,0( C. [)()2,02,5?-- D. ()()2,02,5?-- 6.动点在圆12 2=+y x 上移动时,它与定点)0,3(B 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4)3(2 2 =++y x B .1)3(2 2=+-y x C .14)32(2 2 =+-y x D .2 1)23(22= ++y x 7.函数y =Asin(ωx +φ) (A >0,ω>0,|φ|<2 π )的图象如图所 示,则y 的表达式为( ) A.y =2sin( 611x 10π+) B.y =2sin(6 11x 10π -) 第4题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y 2 x 6π3 2π o

(完整版)数学试卷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对应排列卡片时,总要先和上面一排相对应的卡片碰一下,然后才把它放在下面。这一现象说明小明学习数学所具有的特点是( A )。 A:依赖于动作 B:依赖于表象 C:依赖于多样化的生活经验 D:依赖于练习2、“学习数的守恒”这一内容主要适合的年龄班是( B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中班 3、幼儿能理解大小的相对性的年龄大致为( D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李老师:“绿纸条长还是红纸条长?”小明:“要看红纸条和谁比?”从这一对话中可以看出,小明( D )。 A:能对物体的长度作出反应 B:能用词汇表达对长度的认识; C:能按长度排列物体 D:能理解长度的相对性 5、“学习量的守恒”这一内容主要适合的年龄班是( C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中班 6、公式A=B+B'反映的是数的组成的( D )。 A:互补关系 B:互换关系 C:等差关系 D:等量关系 7、红红小朋友经常把大的、长的、高的物体称为大的,红红小朋友的大致年龄应该是( B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 D )。 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 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 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 9、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C )。 A:自己的动作 B:其他物体 C:自己的身体 D:其他人 10、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D )。 A:粗细 B:高矮 C:轻重 D:大小 11、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是( A )。 A:临床法 B:行为检核法 C:观察法 D:作业分析法 12、引导幼儿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采用( D )。 A:触摸 B:拼图 C:讲解 D:比较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 选择题题库 1.某甲将某乙所开公共汽车的刹车损坏,意图制造行车事故,使某乙受处分。汽车开出后,某乙发现刹车有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而未造成严重后果。对某甲应当以()论处。 A.交通肇事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 A.走私罪 B.妨害公务罪 C.走私罪从重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4.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 5.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要条件是()。 A.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C.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D.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6.吴某明知某仓库被盗案是刘某所为,但当侦查人员向其调查时,他却谎称刘某当时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刘某的嫌疑排除,侦查工作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吴某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包庇罪 C.构成伪证罪 D.构成妨害作证罪 7.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3.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1.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 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3.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 A.暴力、威胁 B.欺骗、贿赂 C.伪造选举文件 D.虚报选举票数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

高中会考数学考试试题

2011级高中数学毕业会考试题 命题: 二高高二数学组 2012.11.10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涂在“机读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13,25A x x B x x A B =-≤<=<≤=,则( ) A. ( 2, 3 ) B. [-1,5] C. (-1,5) D. (-1,5] 2.sin 3π4cos 6π5tan ?? ? ??3π4-=( ).A .-433 B .433 C .- 43 D .4 3 3.奇函数)(x f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且)0(0)(b a x f <<>,那么)(x f 在区间[]b a ,上( ) A .单调递减 B .单调递增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4.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的内壁底面半径为5,两个直径为5的玻璃小球都浸没于水中,若取出这两个小球, 则水面将下降的高度为( )A 、53 B 、3 C 、2 D 、 4 3 5.已知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 与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元)有如下表统计资料:若y 对x 呈线性相关关系,则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表示的直线一定过定点( ) A (3,4) B (4,6) C (4,5) D (5,7) 6.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32a =,则12345a a a a a = ( ) (A )8 (B )16 (C )32 (D ) 7.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 样本数据如下:82,84,84,86,86,86,88,88,88,88.若B 样本数据恰好是A 样本数据 都加2后所得数据,则A ,B 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 ) A .众数 B .平均数 C .中位数 D .标准差 8.已知点()0,0O 与点()0,2A 分别在直线y x m =+的两侧,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0m -<< (B )02m << (C )0m <或2m > (D )0m >或2m <- 9.函数sin 26y x π?? =+ ?? ? 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 (A )(,0)12 π - (B )(,0)6 π - (C )(,0)6 π (D )(,0)3 π 10.已知0a >且1a ≠,且23a a >,那么函数()x f x a =的图像可能是( ) (A ) (B ) (C ) (D )

2018全国1-3数学试题理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 1.解析:选C .法一:因为z =1-i 1+i +2i =(1-i )2 (1+i )(1-i ) +2i =-i +2i =i ,所以|z |=1,故 选C . 法二:因为z =1-i 1+i +2i =1-i +2i (1+i )1+i =-1+i 1+i ,所以|z |=??????-1+i 1+i =|-1+i||1+i|=22=1,故 选C . 2.解析:选B .法一:A ={x |(x -2)(x +1)>0}={x |x <-1或x >2},所以?R A ={x |-1≤x ≤2},故选B . 法二:因为A ={x |x 2-x -2>0},所以?R A ={x |x 2-x -2≤0}={x |-1≤x ≤2},故选B . 3.解析:选A .法一: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 ,则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 ,则由饼图可得建设前种植收入为0.6a ,其他收入为0.04a ,养殖收入为0.3a .建设后种植收入为0.74a ,其他收入为0.1a ,养殖收入为0.6a ,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为1.16a ,所以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是错误的.故选A . 法二:因为0.6<0.37×2,所以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增加,而不是减少,所以A 是错误的.故选A . 4.解析:选B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因为3S 3=S 2+S 4,所以3(3a 1+3×2 2 d )=2a 1+d +4a 1+4×32d ,解得d =-3 2 a 1,因为a 1=2,所以d =-3,所以a 5=a 1+4d =2+4×(-3)=-10.故 选B . 5.解析:选D .法一:因为函数f (x )=x 3+(a -1)x 2+ax 为奇数,所以f (-x )=-f (x ), 所以(-x )3+(a -1)(-x )2+a (-x )=-[x 3+(a -1)x 2+ax ],所以2(a -1)x 2=0,因为x ∈R ,所以a =1,所以f (x )=x 3+x ,所以f ′(x )=3x 2+1,所以f ′(0)=1,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故选D . 法二:因为函数f (x )=x 3+(a -1)x 2+ax 为奇函数,所以f (-1)+f (1)=0,所以-1+a -1-a +(1+a -1+a )=0,解得a =1,所以f (x )=x 3+x ,所以f ′(x )=3x 2+1,所以f ′(0)=1,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故选D . 6. 解析:选A .法一:如图所示,EB →=ED →+DB →=12AD →+12CB →=12×12(AB →+AC →)+12(AB →-AC →)=34 AB → -14 AC → ,故选A . 法二:EB →=AB →-AE →=AB →-12AD →=AB →-12×12(AB →+AC →)=34AB →-14 AC → ,故选A . 7.解析:选B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①所示的圆柱,该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画出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②所示,连接MN ,则MS =2,SN =4,则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MS 2+SN 2=22+42=25.故选B . 8.解析:选D .法一:过点(-2,0)且斜率为23的直线的方程为y =2 3 (x +2),由?????y =23(x +2),y 2=4x , 得x 2 -5x +4=0,解得x =1或x =4,所以?????x =1,y =2 或???x =4,y =4,不妨设M (1,2),N (4,4),易知F (1,

0018数学试题

2014扬州市邗江区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1与∠2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旁内角,若∠1=50°, 则∠2为 ( ▲ ) A 、50° B 、130° C 、50°或130° D 、不能确定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5322a a a =+ B.532a a a =? C.32a a ?=6a D.532a a a =+ 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 的是( ▲ ) A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B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C 、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D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已知a 、b 、c 是有理数,下列不等式变形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若 ac>bc,则a>b B 、若a>b,则ac>bc C 、若ac 2 >bc 2 ,则a>b D 、若a>b ,则ac 2 >bc 2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11,则它的周长为( ▲ ) A 、23 B 、28 C 、23或28 D 、25 6、把多项式(m+1)(m-1)+(m+1)提取公因式m+1后,余下的部分是( ▲ ) A .m+1 B. m-1 C . m D.2 m+1 7、假期到了,17名女教师到外地培训,住宿时有2人间和3人间可 租住把,每个房间都要住满,她们有几种租住方案 ( ▲ ) A .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8、小芳和小亮两人分别有 “喜羊羊”卡片若干张,小亮对小芳说:“把你卡片的一半给我, 我就有10张”.小芳却说:“只要把你的31给我,我就有10张”,如果设小芳的卡片数为x 张, 小亮的卡片数为y 张张,那么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 A .???=+=+303202y x y x B .???=+=+103102y x y x C .???=+=+103202y x y x D .? ??=+=+303102y x y x

2020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库 24? 发现后及时拆除。临近芒果收获季节时,因有人数次潜入芒果园偷摘芒果,胡某极为愤怒,便重新安装了电网并通上了电。? ????5月9日晚7时许,××农场职工子弟王某饭后出门散步,途经胡某的芒果地旁边时,不慎触到胡某安装的电网,即刻被电击倒地。刚好路过该地的龙某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上拉扯王某,也被电击倒。附近群众闻声赶到现场,切断电源,并将龙某和王某送往医院抢救。王某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龙某半月后痊愈。?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对于王某的死亡和龙某的受伤,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对其行为应当按照(间接)故意犯罪定罪处罚。(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4分)? ????(3)胡某明知安装电网后可能致人触电伤亡,但其却臵他人安危于不顾而私自安装电网,以致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完全符合

故意犯罪的构成特征,应当按故意犯罪定罪处罚。(4分)? ????(4)胡某私自安装电网的行为,主观上并非希望致人伤亡,而是对于他人伤亡与否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而非直接故意。(4分)? ????(5)胡某安装电网后并未采取任何防止他人触电的措施,因而其心理态度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2分)?25.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18岁,陈某的外甥,无业。?????朱某,男,17岁,无业。?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9年6月到9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9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吴某又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等处,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 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

高三数学会考试卷(模拟卷)

浙江省丽水市附属高中高三数学会考试卷(模拟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1-20小题每题2分,21-26小题每题3分,共58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设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 A .0X ? B .{}0X ∈ C .X φ∈ D .{}0X ? 2. 函数x y sin =是 ( ) A .增函数 B .减函数 C .偶函数 D .周期函数 3. 椭圆2 2 1916x y +=的离心率是 ( ) A .45 B .35 C D 4. 已知锐角α的终边经过点(1,1),那么角α为 ( ) A .30 B . 90 C . 60 D . 45 5. 直线21y x =-+在y 轴上的截距是 ( ) A .0 B .1 C .-1 D .21 6. lg1lg10+ = ( ) A .1 B .11 C .10 D .0 7.已知集合{}2|4M x x =<,{}2|230N x x x =--<,则集合M N 等于 ( ) A .{}|2x x <- B .{}|3x x > C .{}|12x x -<< D .{}|23x x << 8. 函数x y =的定义域是 ( ) A .(,)-∞+∞ B . [0,)+∞ C .(0,)+∞ D .(1,)+∞ 9.“1x >”是“21x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已知平面向量(1,2)a =,(2,)b m =-,且a //b ,则23a b += ( ) A .(5,10)-- B .(4,8)-- C .(3,6)-- D .(2,4)-- 11. 已知命题:①过与平面α平行的直线a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平行; ②过与平面α垂直的直线a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则上述命题中( ) A .①正确,②不正确 B .①不正确,②正确 C .①②都正确 D .①②都不正确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成立的是 ( ) A .AB = B . AB = C .A D = D .AD = 13. 根据下面的流程图操作,使得当成绩 不低于60分时,输出“及格”,当成绩 低于60分时,输出“不及格”,则 ( A .1框中填“Y ”,2框中填“N ” B .1框中填“N ”,2框中填“Y ” C .1框中填“Y ”,2框中可以不填 D .2框中填“N ”,1框中可以不填 14. 已知53()8f x x ax bx =++-,且(2)10f -=,那么(2)f 等于 ( ) A .-26 B .-18 C .-10 D .10 15. 计算:2(2)i += ( ) A .3 B .3+2i C .3+4i D .5+4i 16. 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354a a =,则26a a = ( ) A .-2 B .2 C .-4 D .4 17.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 关系是 ( ) A .异面 B .相交 C .平行 D .不能确定 (第12题图) A B C D

数学试题理

数学试题理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数 学 试 题 ( 理 科 2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若集合{}21,A a =-,{}4,2=B ,则“2a =-”是“{}4=B A ”的 ( A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1,2,a b 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C ) A .030 B .060 C .0120 D .0150 3. 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圆的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 ( B ) A . B .8π C . D .4π 4. 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36y x x y y x ≤?? +≥??≥-? ,则目标函数2z x y =+的最小值为 ( B ) A .2 B .3 C .4 D .9 5. 已知△ABC 的周长为9,且4:2:3sin :sin :sin =C B A ,则cosC 的值为 ( A ) A .41- B .41 C .32- D .32 6. 已知直线6 x π = 是函数sin cos y a x b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函数 sin cos y b x a x =-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B ) A .6 x π = B .3 x π = C .2 x π = D .x π= 7.若128,,,k k k 的方差为3,则1282(3),2(3),,2(3)k k k ---的标准差为 ( B ) A .12 B ..16 D .4

刑法学期末复习题.docx

一?填空题 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龜,刑炉责任和刑罚科学. 2?刑法学的研究对彖是刑法? 3?刑法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阶级性和法律性? 4.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罚打击犯菲,保护国家和人民. 5?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6?刑法条文中用转折词〃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它表示对前段情况的补充,对前段情况的例外或者是前段情况的限制? 7.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瑶稈和学理解釋 8 ?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9.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 10.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瑕离人民检察陝? 1L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罷贲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12.按照罪行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不得定罪处刑. 13.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菲,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趙越法诈的特权. 14.按照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非分子所犯罷刑和 /担的刑爭责任相适应? 15?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刑爭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16.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圉问题的主要原则有属地原则,厲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昔遍原则等几种?1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丰|问题的原则是以届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脈则. 18.根据属地原则,凡在屮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菲的,除法律有特别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的犯菲的,也适用我国刑法. 19.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受我国刑法管辖. 20.根据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的,可以不予追究. 21.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我国刑法规定该邪的最心j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22.根据保护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徙刑,可以适川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23 ?根据普通管辖权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刑,中华人民国和国在所/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 刑爭管辖权的,适用我国刑法. 24?宇右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5?《中华人民国和国刑法 >> 经过修订后于1997 年10 月1日起施行. 26.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 27 ?根据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的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对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 口刑法施行前的这段时间内的行为如果 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噩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雜的,依照刑法规立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刑法不认为是犯罷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刑法.在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 效 2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範的社会危窖性,刑爭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2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30.犯菲概念是区分死与非死界限的总标准. 31.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冉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的总合. 3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龜客体,犯龜主体,犯龜主观方而和犯噩客观方面 33.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34.按照犯菲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不同,犯菲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宜接客体 35-按照犯菲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多少,犯菲客体可以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36?犯菲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的魅体? 37?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而? 3&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是犯罪的克接客体? 39-简单客体又称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40?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41?犯菲客观方面就是指犯菲活动的客观外在农现? 42.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很多,包括危害行为,危害后果以及犯菲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其中危害行为是-?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而 的必备条件. 4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您识,并对社会有窖的行为. 4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木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 45?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來源于三个方而,即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和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