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障碍的特征和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障碍的特征和治疗注意力不足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等症状。
本文将从特征和治疗两个方面对ADHD进行探讨。
一、ADHD的特征ADHD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和青少年患有ADHD往往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完成任务,常常忘记细节,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等现象。
2. 多动性:ADHD患者常常无法保持安静,总是有一种内在的冲动驱使他们不停地动来动去,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乱扔物品、爬来爬去、手脚不停等。
3. 冲动行为:ADHD患者缺乏对后果的思考和控制能力,常常冲动行事。
他们可能会插话、打断别人、不等轮到自己就抢先发言等。
4. 学习困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ADHD患者在学习方面常常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完成作业、记忆力较差、难以跟上课程进度等。
二、ADHD的治疗ADHD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ADHD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刺激类药物来帮助控制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控制冲动行为。
但是,药物治疗仅仅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ADHD。
2. 心理行为疗法:心理行为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ADHD的方法。
通过教育患者和家长相关技能,包括时间管理、注意力训练、行为管理等,帮助患者逐渐改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的能力。
3. 教育干预:学校和家庭对ADHD患者的教育和支持也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家庭可以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支持,制定清晰的规则和纪律,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
4. 饮食管理:一些研究表明,营养和饮食可能与ADHD有一定关系。
一些特定的饮食和饮食补充剂可能会对缓解症状有所帮助,如增加omega-3脂肪酸、减少糖分摄入等。
阿立哌唑在儿童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阿立哌唑在儿童精神障碍中的应用周天红;孙凌【摘要】阿立哌唑是一种多巴胺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同时也是5-HT2A受体的拮抗剂.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阿立哌唑能够有效治疗儿童期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抽动障碍、破坏性行为障碍以及孤独症相关行为障碍.阿立WPt在治疗儿童患者过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EPS)、静坐不能和镇静等;对于心电图检查结果中的QTC间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阿立哌唑对体重或者体重指数影响很轻微;对血糖或脂质代谢没有显著改变;可使血泌乳素水平降低.因此,对于一些使用当前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不佳或者出现显著代谢不良影响的儿童以及青少年患者,阿立哌唑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治疗药物.【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1(023)002【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阿立哌唑;儿童精神障碍;有效性;安全性【作者】周天红;孙凌【作者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300222;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在2002年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2007年被FDA批准增加“儿童精神分裂症(13~17岁)、双相障碍I型(10~17岁)”的适应证;于2009年被FDA批准追加“孤独症伴随易激惹症状(6~17岁)”的适应证。
中国卫生部尚未批准该药物用于18岁以下儿童患者的治疗,但近年,国内外陆续发表了大量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的报道,因此,将这些文献进行综述,以为临床选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障碍提供更多的依据和经验。
1 药理学研究阿立哌唑有时被称为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以显示其与其他已上市的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药物的区别,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而阿立哌唑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
这就意味着阿立哌唑能够调节这些受体阻断的程度,如果这些受体的阻断程度很高,在使用阿立哌唑之后,将产生一系列效应以降低阻断的强度;如果这些受体的阻断程度很低,在使用阿立哌唑之后,将产生一系列效应以升高受体被阻断的强度,因此,其被喻为多巴胺受体的平衡剂。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中包括了情绪波动的两个极端,即抑郁和躁狂。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尤为重要,因为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潜在的严重后果。
本文将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1. 抑郁期: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内,儿童和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自责、悲伤以及对日常活动兴趣的丧失。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增加,疲劳,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2. 躁狂期:躁狂期是双相情感障碍另一个重要的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异常情绪、亢奋、冲动以及过度活跃。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减少,自大的感觉,跳跃的思维,过度性行为以及冒险的行为。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病患的情绪波动会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在过渡期,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易怒、焦虑、失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情绪,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用药和监测潜在的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家庭治疗也是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支持系统,改善家庭关系。
3. 教育支持: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助和支持。
提供对患者和他们家人的教育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环境调整。
4. 生活方式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富马酸喹硫平片儿童用药的说明

富马酸喹硫平片儿童用药的说明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富马酸喹硫平片的适应证,富马酸喹硫平片可用于13-17岁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Ⅰ型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的急性期治疗,并对其用法用量进行了推荐。
[1]根据《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常用药物有喹硫平。
[2]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喹硫平是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物。
[3]根据《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喹硫平可以尝试在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中应用。
Pathak等对10-17岁儿童和青少年双相躁狂的RCT中发现,喹硫平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躁狂症状,且耐受性较好。
在2项开放性研究中,喹硫平单用治疗显示了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急性期及维持期治疗的疗效。
[4]根据《BAP循证指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一些初步证据显示喹硫平治疗青少年双相躁狂有效。
[5]根据《CANMAT/ISBD指南:双相障碍患者的管理》,喹硫平是作为儿童/青少年急性躁狂治疗的一线治疗选择。
[6]根据《IPS临床实践指南: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的管理》《IPS临床实践指南: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急性躁狂一线药物选择:锂盐、利培酮、阿塞那平、喹硫平、阿立哌唑。
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的抗精神病药物选择:喹硫平等。
[7]根据《RANZCP临床实践指南:心境障碍》,儿童/青少年急性躁狂治疗:阿立哌唑、阿塞那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疗效优于安慰剂;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优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
[8]富马酸喹硫平片在中国应用广泛,在青少年儿童中也有广泛应用。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和北京安定医院的两项回顾性研究中,喹硫平均为儿童/青少年中使用比例最高的的SGA。
[9][10]参考文献:[1] Safety considerations in the psychopharmacology of pediatric bipolar disorder. Expert Opin Drug Saf. 2019 Sep;18(9):777-794. doi: 10.1080/14740338.2019.1637416. Epub 2019 Jul 11. PMID: 31242784.[2]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M][3] 赵靖平.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M].[4]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M][5]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bipolar disorder: Revised third edition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Psychopharmacology. J Psychopharmacol. 2016 Jun;30(6):495-553.[6]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ISBD)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Bipolar Disord. 2018 Mar;20(2):97-170.[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BPA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Indian J Psychiatry. 2019 Jan;61(Suppl 2):277-293/294-305.[8] The 2020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ood disorders.Aust N Z J Psychiatry. 2021 Jan;55(1):7-117.[9] 易文英,吴海波,佘生林,李海静,张杰.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04):615-619.[10]闫俊娟, 崔永华. 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01):15-18.。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与治疗

3、治疗方面:首先改善环境、家庭气氛和教育方 法。
4、预后方面:品行障碍、精神障碍预后差。 5、临床实践:考虑年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精神检查主要观察儿童行为,其次通过交谈。Leabharlan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小结
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
精神发育迟滞 心理发育障碍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
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 国泰、家安、人健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
(一)定义 精神发育迟滞:是发育阶段、(发育成熟前,18岁以前)由于遗传因素、环境
病因学
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病 :
结节性硬化 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 黑朦性痴呆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遗传因素
o多基因遗传疾病: 肢体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神经 营养缺陷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孕期不良因素
感染:风疹、巨细胞、弓形体 o中毒:抗癌药、镇痛解热剂、抗癫痫药、磺胺药、抗 精神病药、类固醇、抗菌素等 o孕妇酒精中毒、吸毒、吸烟 o铅中毒或其他急住和慢性中毒 o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缺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o物理和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强烈噪声、震动、射频 辐射等
病因学
社会心理因素
在婴幼儿发育阶段
严重社会隔离、缺乏社会 交往 缺乏良好环境刺激 丧失学习机会缺乏 贫困
原因不明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阿立哌唑 ,奥氮平 ,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摘要】目的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方法自2019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60例因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而就诊于我科室的患儿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模式将其归纳为3组,每组均纳入20例患儿。
将其分别命名为治疗A组、治疗B组与治疗C组。
治疗A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治疗B组采用奥氮平,治疗C组采用利培酮治疗。
总结与探究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A组与治疗B组PANSS水平与治疗C组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治疗B组最高,治疗A组居中,治疗C组最低,组间差异对照明显,(P<0.05)。
结论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疾病中,利培酮口服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最佳,可改善病人PANSS水平,此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青少年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属于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此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生活情况会发生急剧的改变[1]。
现如今,随着我国生活习惯、水平的改变,学习任务的增加,青少年精神分裂发生率也有所提高,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主要发生于12岁至18岁。
就现阶段而言,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主要治疗方案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口服用药后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患儿身体中的PRL水平有所变化,PRL指标作为为维护乳腺发育,刺激LH水平的生成,一旦PRL水平发生异常,将给病人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
我科室基于上述情况以及为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调研中纳入60例患儿,分别采用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具体实施情况、结果分析,见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9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60例因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而就诊于我科室的患儿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模式将其归纳为3组,每组均纳入20例患儿。
将其分别命名为治疗A组、治疗B组与治疗C组。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
语言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 的人际关系。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智能及感知觉障碍
非特异症状
病程及预后
多在3岁前缓慢起病。部分患者起病以前 的发育速度较同龄儿童缓慢,另有部分
患者起病前发育正常,起病后出现发育
时发生脐带绕颈。2岁以后开始学步,2岁半
开始学叫“爸爸、妈妈”。4岁时进幼儿园, 但自我照顾能力比其他同龄儿童差。
过去无重大疾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
精神和神经疾病家族史。躯体检查元阳性
体征,精神检查时合作,安静,能认真回 答问题,语言表达简短。韦氏儿童智力测 验智商63,言语智商61,操作智商64。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朱宇章
心理发育障碍
心理发育指儿童出生以后的认知、情感、 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
征的发展过程。由于各种有害因素使儿童
的正常心理发展过程受阻,这种情况称为 心理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 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临床特征为
行为和对立违抗性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严重
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 的调皮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为严重。
病因
生物学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临床表现
反社会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 对立违抗性行为 合并问题
病程与预后
部分患者在父母离异、转学或结交有品 行问题的同伴以后逐渐发生行为问题,
精神病的年龄特征和治疗方法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差异

精神病的年龄特征和治疗方法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差异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可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它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在患病方式和治疗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精神病的年龄特征以及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治疗方法。
一、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病特征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精神病特征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首先,儿童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过度活跃、易激动、缺乏注意力等。
他们还可能出现学习和社交问题,包括学业退步和难以与同龄人建立联系。
其次,儿童青少年在精神病患病率方面存在特殊情况。
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此外,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抑郁症也较为常见。
二、老年人的精神病特征老年人的精神病特征与年轻人也存在不同之处。
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
这些疾病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弱和日常生活能力受限。
此外,老年人也更易患上情感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症。
由于身体健康问题的影响,老年人在心理上也可能变得更脆弱,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三、治疗方法的差异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精神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疗法是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管理情绪,改善行为问题。
家庭疗法也常常被应用,以协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病的孩子或青少年。
药物治疗也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病的常见治疗方式。
例如,对于ADHD,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基苯丙胺盐和盐酸哌甲酯,可以帮助控制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对于不同精神疾病的有效性和副作用需谨慎评估。
对于老年人,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认知功能障碍。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通常包括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以提高神经递质的水平。
然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药物治疗也可能存在一些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人也可以通过认知训练和康复治疗来改善认知功能。
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又称分离性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一种极其罕见但却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困扰的心理疾病。
本文将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意识分裂、人格多元化以及丧失记忆等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这种疾病往往更加复杂和棘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1. 多重人格:患者会表现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人格或身份状态。
这些人格可能具有不同的性别、年龄、声音和举止,以致于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无法辨认出正常的主人格。
2. 记忆丧失:患者会经历巨大的记忆缺失,尤其是与其他人格转换相关的事件。
他们可能忘记自己的名字、生日和重要的生活经历,这给他们的学习和社交带来了严重困扰。
3. 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各个人格之间经常存在内心矛盾和争斗。
不同的人格可能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欲望,因此他们往往无法和谐地共存。
4. 显著的情感和行为变化:不同的人格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行为特征。
有的人格可能温和友善,而其他人格可能具有攻击性和冷漠的特点。
在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时,精神专家通常会综合使用以下方法:1. 心理疏导和咨询: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对自己的掌控能力,从而减轻症状的严重性。
2.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可以帮助控制人格转换和情绪波动。
3. 家庭治疗:多重人格障碍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家庭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全家人的参与,改善家庭沟通和亲密关系,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稳定和有利的环境。
4. 支持性环境:为患者提供稳定、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也是治疗多重人格障碍的重要一环。
强迫症男孩治疗方案

一、引言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
在我国,强迫症的患病率约为1%-2%,且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比例较高。
强迫症男孩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强迫症男孩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1.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物,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最为常用。
SSRIs类药物可以改善强迫症状,减少强迫观念和行为的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SSRIs类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2. 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调节大脑内的神经递质,缓解强迫症状。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等。
3.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1)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
(2)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口干、头晕、恶心等,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3)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
三、心理治疗1. 认知行为治疗(CBT)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主要针对患者的强迫观念和行为进行干预。
CBT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暴露疗法:让患者面对自己害怕的情境,逐步减少焦虑情绪。
(2)反应预防:教会患者如何应对强迫行为,避免强化强迫症状。
(3)认知重建: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
2. 心理动力学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关注患者的内心冲突和早期生活经历,通过探讨患者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3. 心理治疗注意事项(1)心理治疗需在专业心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2)心理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耐心坚持。
(3)心理治疗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患者需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
四、行为治疗1. 正念疗法正念疗法是一种基于正念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训练患者专注于当下,减少对强迫观念的关注,降低焦虑情绪。
2. 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通过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善强迫症状。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在临床上,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很严重的一种精神障碍。
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就是感觉,知觉出现异常。
特征性思维发生障碍,个性也会发生一些改变,目前针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的治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虽说在诊断判定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通过成年人精神分裂症所得出的判定标准用来进行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也是具有可靠性的。
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阶段中,有30%的分裂症一般是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所以只有尽早得到治疗,康复的几率就会越大。
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还没有健全,并且表达能力还没有那么好,所以在认知功能方面相对会比较低。
而且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事情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会产生影响,所以相比较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在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时遇到的困难更多。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儿童青少年患者一般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
基于此,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药物研究引言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危害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有感知觉、思维、情感活动以及行为等方面的障碍;该病起病缓慢,病情迁延,症状反复发作,主要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等[1]。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为症状学诊断,缺乏有效的生理学诊断指标。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持续时间长,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非特异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他们的情感障碍方面多表现为情感平淡,常常自发性情绪波动,表现为情感不稳定,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对亲人表现为冷漠,主动性差,缺乏好奇心,对外界的事物无兴趣,情感肤浅,自身情感体验没有深度。
他们的意志行为障碍方面常常表现为具有常人难以理解一些行为模式,如刻板行为和模仿行为等,甚至有冲动伤人[2]。
儿童青少年患者的这些症状表现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没有成熟或受到抑制,他们的认知功能相对正常同龄人较差,多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差,词汇贫乏,情感经历少,缺乏有效情感储备。
精神药物在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相似 • NaSSAs
18岁以下得人群得有效性安全性尚未明确 • NDRIs
安非她酮 临床研究不18岁以下得人群, 对儿童得有效 性安全性尚未明确 • NRIs
瑞波西汀
抗抑郁药
• 路优泰 植物抗抑郁药 12岁以上,每次1片,每日2-3次
➢舍曲林和氟伏沙明已被美国 FDA批准用于 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得治疗
心境稳定剂
• 主要治疗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冲动攻击行为 • 碳酸锂12岁以下儿童禁用 • 丙戊酸钠、丙戊酸镁6岁以下慎用 • 卡马西平 • 拉莫三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儿童少年期其她精神障碍
• 阿立哌唑用于治疗6-17岁自闭症儿童与青少年得异常情绪 (FDA ) • 鲍德斯泰(Bardenstein)等应用喹硫平25~50mg/d治疗12例儿童少年期品行
障碍患者, 全部患者得冲动行为和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 梁月竹等对26例 6-17岁得抽动症患者用喹硫平治疗(25~600mg/d), 8周后
92、3%得病人症状改善 • 波坦察 (Potenza)等(1999)、舒尔 (Schur)等(2003)进行得开放性研究表明,
平均7·8mg/d得奥氮平治疗剂量能有效得控制儿童少年期冲动障碍得自伤 及冲动行为 • 多项研究显示, 奥氮平能改善儿童少年期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注意缺 陷/多动障碍中得兴奋、冲动症状
• 文献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单独治疗或合并治 疗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
• 根据临床经验和循证依据得实证指引药物选择
FDA批准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AAPs )成人双相障碍适应征
药物
双相抑郁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代谢紊乱
Correll C U, Manu P, Olshanskiy V, et al. Cardiometabolic Risk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During FirstTime U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9, 302(16):1765-1773.
药物不良反应
代谢
其他
ADR
EPS
心血 管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2015.(140).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Practice parameter for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N-葡萄糖醛酸转 移酶、1A2、2D6
帕利哌酮
3A4 2C19
抑制剂: 氟伏沙明、红霉素、胺碘酮
诱导剂: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
抑制剂:奥美拉唑、氟伏沙明、氟 西汀、埃索美拉唑
诱导剂:卡马西平、银杏叶、苯巴 比妥、苯妥英
Hiemke C, Baumann P, Bergemann N,等. AGNP精神科治疗药物监测共识指南:2011[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 19(10).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chizophrenia.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3 Sep;52(9):976-90.
抗精神病药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的使用--阿立哌唑

Lieberman JA, et al. J Clin Psychiatry1996;57(suppl 9) 5-9. Sheitman BA, et al. Psychiatric Res. 1998:32:143-150.
Nature文章的启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
作者:Thomas R. Insel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主任 《自然》杂志 2010年11月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病前特征
儿童精神分裂症病前有49%表现为运动发育迟滞,46%为言 语迟滞,87%为社交异常。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对49例VEOS的患者进行了研究, 发现77.3%的患者病前有各种发育异常。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对10岁以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 进行了研究,发现72%的患儿6岁以前就存在有严重的言语 缺陷和/或运动发育问题。
McClellan J, et al. Symprom factors in early-onset psychotic disorders. J Am Acad Child Adoles Psychiatry, 2002; 41( 7): 791-798. Wer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S, et al. Children with schizophrenia: Clinincal picture an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CNS Drugs,2006; 20(10): 841-866.
• 279例13~17岁急性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低剂 量和高剂量两组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的对照研究。
8周
低剂量组(141例) 0. 15~0. 6mg/日 64% 49.6%
头痛、失眠 激越、嗜睡 9.8% 64%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Drlinli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2012
18
第18页
ADHD判别诊疗
• 正常活泼儿童 • 品行障碍 • 情绪障碍 • 学习困难 • 精神发育迟滞 • 精神分裂症
• 父母:
– 讲明用药目标是帮助其克服一些不良行为,而 不是处罚
– 了解药品作用
• 医生、患儿、父母、老师四方配合得当, 既可到达治疗目标,也不至于影响学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Drlinli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2012
9
第9页
注意缺点与多动障碍治疗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
抗抑郁剂治疗ADHD
• 二线用药,只有中枢兴奋剂无效时使用 • 疗效60% • TCA:米帕明、阿米替林、地昔帕明、去
甲替林 • SSRI: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Drlinli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2012
28
第28页
抗精神病药治疗ADHD
• 疗效差,不良反应大不作为首选 • 5%患儿,中枢兴奋剂无效,氟哌啶醇、硫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Drlinli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2012
26
第26页
托莫西汀禁忌症
• 闭角型青光眼 • 高血压、心动过速 • 脑血管病 • 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生长发育、攻击行为
或敌意是否改变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Drlinli 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2012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1018

14
5/26/2020
14
精神发育迟滞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3岁~
6岁正常儿童,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8%。 在出生后即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最终
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 不会计数,不能学习,不会劳动,日常生活需人照
13
5/26/2020
13
精神发育迟滞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6 岁~9岁正常儿童,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 12%。
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 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
计算能力为个位数加、减法的水平。
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 但质量差、效率低。
治疗及预后 1.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对先天性代谢病、地方性克汀病,早期采取饮食
疗法和甲状腺素类药可以防止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对某些 有内分泌不足的性染色体畸变者可适当给予性激素以改善患 者的性征发育。
促进和改善脑功能的治疗:可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
γ-氨酪酸等。
对症治疗:对伴发的活动过度、注意障碍和行为异常等症状,
约30%患者在青春期以后症状逐渐消失,但大部分患者 的症状将持续进入青春期,成人期时40%~50%患 者仍然存在临床症状,
20%~30%患者不仅有临床症状,且合并反社会行为、 物质依赖、酒依赖等问题。导致预后不良的因素有合 并品行障碍、阅读困难、情绪障碍,不良的家庭和社 会心理因素,智力偏低者等。
29
品行障碍 某些品行障碍的儿童也常表现不安心学习、多 动,但基本突出问题是以反复的、持续的违反社会道 德准则,侵犯别人和公共利益的反社会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阿立哌唑
FDA:
精神分裂症 13-17岁 2009年追加孤独症伴易激惹症状 6-17岁 双相躁狂及混合发作 10-17岁
起始2mg/天,推荐10mg/天,治疗10mg 30mg
目前尚缺乏在儿童中的足够临床经验
18
齐拉西酮
Pediatric Us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not established for schizophrenia less than 13 years of age, for bipolar mania less than 10 years of age, and for autistic disorder less than 5 years of age
奥氮平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对于难治性患者奥氮平的疗效可能不及氯氮平。
奥氮平主要的副反应是体重增加和嗜睡、代谢相 关问题。
16
喹硫平
Seroquel获准用于13-17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FDA 06/2009) 本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进行 评价。 许多开放性研究表明, 喹硫平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 分裂症疗效肯定。 喹硫平的主要副反应是镇静、体重增加。
中枢神经兴奋剂
中枢兴奋剂主要治疗ADHD
哌甲酯(包括短效、中效和控释剂)
利他林 FDA 1960年批准 6-17岁和 成人大剂量时惊厥、心悸、恶心、失眠 专注达 FDA 2000年
9
强调6岁以上使用
中枢神经兴奋剂
非中枢兴奋剂: 托莫西汀: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抑制剂,不诱发抽动,不会引起物质依 赖,1-2周才出现疗效。4-6周才获得接 近最大程度的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嗜睡、 消化道反应、对共病双相的青少年慎用, 易发生转躁。
儿童患者使用齐拉西酮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评估
FDA推荐二线药物10-17岁急性期双相躁狂和混合发作
19
应用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治疗儿童少年 期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相对较少 。 其他:帕利哌酮 18岁以下安全性、 有效性尚未明确
20
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
氨磺必利:不建议青春期至18岁青少年 使用,青少年前儿童禁用 氯氮平:12岁以岁以下不宜使用 舒必利:15岁以下不推荐 奋乃静: 12岁以下用量不明确 氯丙嗪: 6岁以下慎用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讨论
无FDA、SFDA适应症: 与药物说明书冲突:年龄、剂量、适应症 用药理由:哪种更充分? 自己的经验? 专家的经验? 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支持? 教科书的信息? 循证结果:Meta分析或是review?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ff-label uses)的定义:指 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 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 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 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 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 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
使用前向家长或监护人说明、告知
6
儿少精神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生理特点: 学龄前儿童肝脏代谢最快,15岁接近 成人,之间是成人代谢能力的2倍。 酶代谢系统发育不完善 脂肪比例影响影响一些脂溶性药物的 吸收、代谢 强调个体化用药!
7
用药原则
选择安全、有效且应用广泛的药物,最好是有 适应症 如果是超适应症用药,需结合成人用药经验, 仔细评估药物治疗的风险、获益比。 选择新药要慎重。 参照相应的年龄,起始剂量宜小,逐渐增加到 有效剂量 疗效和安全性监测,密切观察儿童对药物的反 应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21
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资 料十分有限,借鉴成人的研究结果。
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 已被美国FDA批准运用于儿童及青少年(10-17岁)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混合性发作急性期的治疗。 文献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单独治疗或合并治 疗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 根据临床经验和循证依据的实证指引药物选择。
3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超说明书用药 有可能没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也 没有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就必 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药品说明书具有法 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 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和 药师要共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当临床医生因医疗创新确需要超药品说 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威的文献依据, 并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 同意,报医务科备案,使用时与患者签 署知情同意书。
儿少精神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的作用 药物治疗对认知、发育的副作用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评估风险与收益
13
利培酮
儿童青少年双相躁狂:10-17岁
自闭症相关兴奋性和激惹行为:5-16岁
14
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起始剂量0.25mg/day
目标剂量3mg/day 有效剂量范围1-6mg/day
15
奥氮平
Zyprexa用于13-17岁精神分裂症患者(FDA 06/2009)起始2.5-5mg/天。
抗精神病药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在成人中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障碍都更 有效、更安全,促进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儿 童和青少年中的应用
1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期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 儿童少年期其他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广泛性发育障碍 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抽动障碍
12
利培酮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aged 13-17 years (FDA 06/2007) 对于精神分裂症目前尚缺乏15岁以下儿童的足够的临 床经验。 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剂量、起效时 间等,国内外资料各异。 现有资料提示利培酮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有效, 针对个例进行剂量调整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影 响其长期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EPS和泌乳素相 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