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以便更好的和各位老师交流、切磋,共同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教育现代化与现代化教师素质

从国家教育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来看,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被作为一项教育的国策。这个“行动计划”的第一、二项分别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就意味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上述的教育国策的重要依托。因此,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现代化,人们往往从现代化的大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些硬件来衡量,其实,软件的现代化、即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更为重要。假如:一所校舍华美、设备齐全的学校,如果它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果它的教育思想滞后、保守,如果它缺乏现代教育科学精神的支持,那么它就象一个识字不多的暴发户,是个扭曲文明的滑稽形象,谈不上什么现代化。而像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优秀教师群体所办的帕夫雷什中学,尽管只是一所设备近乎简陋的农村中学,却依然是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性的楷模。

帕夫雷什中学是前苏联的一所世界模范实验学校。它的物质条件仅相当于我国农村中等水平的学校,而它培养的人才却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出类拔萃的。这并不是说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不重要恰悟,相反,很重要,而现代化的教师素质更重要。因此,教育现代化呼唤现代化的教师素质。当一些专家教授给我们做这些内容报告的时候,我就想,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培训回来后,我在城关小学做报告的时候……发挥设备是现代化的,是一流的,教师素质能不能跟上去,达到现代化所要求的水准呢?昨天我到这来一趟和该校的张校长聊了一会儿,谈到设备更新校园建设问题,特别是这里的两个小班化教育实验班,教室布置。其实,对于我们每所学校来说都是如此。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

教师素质能不能达到现代化?那么,可能有的老师会问:现代化的教师素质到底包括哪些素质呢?我理解无外乎就是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这两个方面。

1、现代化教师素质的道德观

(1)建立完整性的教师素质的价值观。那就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体。教师的职业不仅仅是奉献的职业,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把教师工作,如蜡烛)。其实,蜡烛精神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它还有升华自我、完善自我、辉煌主体价值的精神。真正高素质的教师更多体验到的是充实与幸福。只重视非自我的高尚是不够的,因为,它不利于弘扬主体性,也不符合时代特征。教师追求教育就是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讲奉献。这就是当代教师主体性的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的交往是心灵的勾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就是心灵的勾通吗?

在学生的成长中,是老师培养了他们,也正是学生培养了老师,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伴随着学生的心血。

我们说,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幸福。这是一种主体的内心体验。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留下创造的。教师恰恰是一种了不起的具有创造性的职业。

我们常说,“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而“热爱教育事业”就是爱岗、敬业。对于爱岗、敬业、奉献的现代意义,我的理解:首先是“事业”而不是“职业”。“职业”是和中劳动与报酬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而“事业”则不然,它是一种对信仰的追求,是超功利性的,它往往是体现为宏大的群体意志追求的,既有同样宏大的社会价值,也有充实的价值创造者的主体价值,这之中的某种交换关系、功利性特征就比较淡泊。当社会还不是很富有,很文明的时候,对教师的职业来说确实需要某种精神的追求,而不是简单的某种职业的交换关系。例:苏北落马湖的船上小学……

我又想,奉献精神是不是仅仅是付出劳动呢?不只如此,教育事业具有它的特殊性。我认为,教师是不可以犯错误的,犯了错误也不可原谅,最多是理解。因为,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孩子,对孩子来说,在他的一生是无法再回到这一段时间,这一段生活。假如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或者是损失,那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弥补的。这是因为:教师有“以后”,有改的机

会,但学生却永远没有特定情境中的“以后”了。因此,我们教师尽量少留遗憾,甚至不留。至于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现代教师素质的道德观还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已是一句老话,现代意义的爱更加充实了它的内容。那就是:

不能偏激,不能放错了位,应当向学生的发展负起责任。谈到这儿,我想起我们在南师大培训的时候,有位教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对留学美国的夫妇,把孩子带到美国读小学,因为语言不通,夫妇俩每晚加班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对此,美国的教师很不高兴,严肃地批评他们随便插手干涉了他的工作,换个角度,如果是在我们中国,我们老师会乐不思蜀。这件事使我们的两位同胞家长很难堪,也难以理解。其实这正说明美国教师的责任心,而这种责任心所具有意思。比较来看我们教育的现状是往往担负起成功的责任,而不担负失败的责任,并且担负的责任园子圈子起来越小,而不是张扬、比如:请家长的问题,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是让家长督促其完成作业,辅导学习。更有甚者,过去有的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多一些,让家长出题、家长判作业。我真的了解过,的确有这样的事情。如果学生有了过失,那肯定是要由家长来承担责任的。这样看来,我们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功能不是越来越小了吗?教师爱学生,一定要向学生的未来负责,我们今天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正是向学生未来负责的导向。

(2)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很多老师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常常引用这句话。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自信,也是现代教师爱学生之宏大广博的写照。教师必须坚守一条公理: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公平的爱心关照。无论家境贫富、家长地位高低,无论学业成绩或品质优劣,都不应当成为教师爱学生的障碍。我理解教师职业与医生职业一样是的都是人类最仁慈的职业。医生爱病人,爱心关照的是人的身体;教师爱学生,爱心关照的主要是人的精神世界。医生如果嫌弃病人,或因种种原因不能坚持人道主义立场,会是医德问题;那么老师爱学生如果也区别对待,岂不是师道问题吗?如果要区别,只能是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少办些锦上添花的事,以爱学生的高尚道德,创造力所能及的教育公平。另外,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的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为之计深远”而不

是“为之计短近”。

(3)热爱学生的教师是幸福的。

因为教师不仅仅是奉献爱心,同时也会收获爱心奉献。我本人有过这样一段经历:2000年的4月14号我在上班的路上被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伤。伤势不轻,最重的地方是右腿膝盖关节内骨折。手术后打上石膏,不能动弹,住院一个多月。那段日子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是我人生经历中最痉的,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因为,当时大夫确诊后告诉我,将来可能会落下残疾。但也正是那段时间,让我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我的学生们听说后,纷纷到医院来看我。且不说我正任教的班级。就是已经毕了业的学生,前一届前两届的,有的已经上了初中,有的上了高中,其中还有我走上讲台教的第一届学生。记得当时已经幼师毕业上了班的张岩同学(我的第一届学生)拉着我的手哭着说:“老师,咋把您撞成这样,不会落下残疾吧?”看着她那难过,担心的样子,真的让我好感动,仿佛就是好最亲最近的人。住院期间,每天放学后总有学生来看我,特别是周六、周日更是络绎不绝,无论我臬封锁消息,让学生带话,不让他们来,事就是挡不住,有的家长也来看我,尽管他们得知,在他们的孩子毕业之前,我是不可有回到学校的。我真的感受到满屋的鲜花和水果是孩子们纡的心,质朴的情,那么纯洁,那么厚重。(记得当时已在一中上初一的白冰清……)与我同病室的病友们总是喃喃地说:“多好的学生啊”。大夫和护士每次进病房都要闻闻花香,不由自主地说:“当老师真好!”是呀,我每天浸在花香中,回想着孩子们真诚地祝福:老师,这是康乃馨,祝您早日恢复健康!老师,这是郁金香,这是马蹄莲,可香了,让病房空气清新,祝您心情愉快!我真的感受到了幸福,真的收获了爱心的奉献。

2、教育现代化条件下的现代教师业务素质。

(1)现代教师业务素质必须建构价值的完整性。

人追求的核心是主体性的需要。因此,兴趣是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主体内在的动机。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师追求学问的态度以及学习精神,也是其做人的尊严感的需要。教师是培养人的人,是人之楷模并被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主体的自尊与自爱、主体的建设与发展,都会使教师的学问追求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学问是为自己做的,尊严自己捍卫,因此教师专业学识是与教师主体价值溶于一体的。

教师在现代社会要在做学问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三个转变:由仅仅为了符合规范、达标、合格,向激活内在动机、满足主体人格成长的内在需要转变。这样,他就绝不会只要文凭,不要水平,自欺欺人;由仅仅限于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向自觉地学习与研究,充分发挥主体性、继续学习、终身学习转变,这样他就会永不懈怠、自强不息;由仅仅限于刻苦努力、坚韧有恒,向乐学乐教、以探索和研究为乐、以改革和创新为乐转变,这样他就会逐步成为一个把主体融汇于教育之中的充实而又幸福的人。

(2)教师业务素质的成长

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到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的杨启亮教授讲过的三个关系:学历和能力的关系:职称和称职关系;文凭与水平的关系。他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叫《中国近代史上的护身符与现代的文凭》,由此我想到,现代教师需要的是:主体性内在的学问追求,而不是追求外部的虚假的符号,教师这一职业劳动者要成为真正的学者。

①现代教师的学问要做得深,做得宽,做得新。

做得深可以概括为:

教师:懂——透(活举一反三,方法,规律) ——创造

学生:知——(智力发展的水平)智慧——创新

因此,教师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依托。

教师的创造力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创造力,比如说语文老师,起码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是教学过程的创造力。例:当堂献艺,学生做一篇,老师可不可做两篇。在这我举个例子:……

教师跨学科的问做得宽,即教师的学问得博。教师可以有不知道的,但不能学生问不知道。教师是成份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儿童眼里的教师如同真理的化身,他的权威意味着深重的社会责任,他因此必须有宽广的学识。同时,教师要把和学生一起活动成自己学习的需要,也是作为一种汲取知识的渠道。

教师学问要不断地进行更新,要与时俱进。例如,我方要求一国外工程师,在两年之内造两栋相同的建筑。这位工程师说:“我怎么能在两年内做同样水平的工作呢?我的同事会笑话我的。”结果,他只答应在一年内完成一栋,不再做第二栋。这个例子说明,承受变化,承受现状是正常的。面对知识创新时

代的到来,教师们必须有全新的学识观、课程观、教学观。总的来说,教师专业学识对学生的发展总是具有制约性的。知识型教师只能教出仓库型的学生,智慧型教师一定会教出智力素质型学生;而只有乐教、创新型教师才能教出乐学、创新型学生。

②教师特殊的职业科学——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现代教师应该追求的。有人预言,未来教师的职业劳动将越来越接近于科学家的职业劳动,这是现代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中小学教师所教的学问之深浅,只是其业务素质的一个方面,而教本身的学问才是大学问。现代基础教育中的教师不必是语文专家、数学专家等,但他没有理由不是语文教育家、数学教育家等等。教师不能仅仅是教育科学的学习者和应用者,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在知识创新时代到来、教师承担着创新教育的使命的情况下,教育自身就是创造性的事业。学校和课堂就是应用教育科学的“良田”,也是培育和生长教育科学的“沃土”。它们就是教育科学的实验室、研究室。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研究教育科学呢?首先应转换角色意识。从事教育工作到同时研究自己的工作,是一种转换,从参与研究课题的“实验员”到主动的主体性的“研究者”,也是一种转换;现代教师应当真正激活起研究与探索的内在趋动力量,追求并获得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体验。其二,教师必须学习科研规范,掌握科研方法,但又不必拘泥于刻板程式,一味地追求形式。作为实践者的研究,一线教师最能发挥的长处正是从生动、鲜活的实际出发,这就有利于突出我们中国的特色,区域地方特色,无论是选题、论证、设计、实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搞。

③教育技术与教育艺术

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但人们讨论现代教育技术,常常局限于技术设备,重“技”而轻“术”;讨论现代教育艺术,则常常局限于技术,重“术”而轻“艺”。

教育技术,可以解析为物理学观点和行为科学的观点。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大致如时下常说的教育技术。现在人们所重视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说既不重“术”,也不重“技”。而是偏向重视技术的设备和条件。这种重视的衡量标准造成以物代“技”,以物代“术”,而忽视人的技术素质。

比如说,现在的一些公开观摩课、汇报课、评优课,都以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硬性指标,这没错,但是人们却常常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技术设备和条件并不等于技术,不能代替技术,尤其是不能代替行为科学意义上的技术。如果我们有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却没有现代教育思想,有技无术,或技术皆无,就只不过是新瓶装旧洒,没有多大意义。这就像换电视机不换节目,换服装不换人一样,岂不令人担忧。上先进设备是好事,但必须同时上技术,上思想;设备必须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否则,设备闲置或新设施办旧事,可能会造成隐性浪费。那么,教师掌握行为科学的教育技术,到底要重视哪些“技”或“术”呢?譬如语言,无论是有声有色的口语,还是有形有色的书面语都是不经训练,绝无进展的。因此,教师的语言是技术,而且是极重要的必用的技术。现代教师必须对此训练有素。如果说我们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与写作较好地解决了教师的书面语言技术修养的话,那么,有多少人以同样的对待训练过口语,有多少人像修改作文一样修改过自己的讲课或讲话录音。马卡连科曾经要求:教师应当学会用20种以上的不同语气说出同一个意思。这样的语气把握该有多少精妙复杂的技术?语气生硬的斥责会不会严重挫伤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自尊,反之,会不会延续平淡又激励不起他的积极冲动?而对于性格外向的不均衡气质的学生,生硬会不会产生逆反,温和会不会产生平淡?就此推而论之,教育技术之复杂就绝非技术设备所能解决的。如教师设计教学、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都蕴含着复杂的技术问题。再比如说,教师的微笑,一瞥或轻轻拍一下肩,其功能的作用可能会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教育艺术:是教师个性化、审美化的素质境界。就艺术的特殊来说,它是不能用“三段论”来讨论,而应当用“形象”来讨论,但教育艺术离不开教育技术,就像艺术的“表现”,必然凭借着“描写”一样,教育技术是教育艺术的基础、手段和条件。反过来说,教育技术升华,也会进入艺术境界,技术的人文思路上的升华,达到了集中表现为情感性、个性创造性、愉悦体验审美性的境界,其实,就是艺术境界。当然,教育艺术也有其不同于技术的特殊性、情感性既是其典型特征之一。个性创造性是教育艺术的又一特征,而模仿、抄袭、照搬都是匠人的特点,永远与教育艺术无缘。教育创新是推进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不只是科技创新,也应当包含丰富的人文创新;而教育自身的创新也不只是科学创新,而应重视艺术创新。这正是教师由科学家向艺术家的

发展思路,而艺术家是必然独具特色与个性的。愉悦体验审美性境界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常说的乐教乐学就应当归属这样的境界。教是享受、学是享受、听一堂好课如同听一首优美的教育交响诗,看一幅真善美交融的流动的教育画卷,也应当体验到审美享受。美是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投入生活的那种愉悦体验。教育是创造美的,因为它是创造明天的事业。或者说,它是为了创造明天而创造的事业。因此教育艺术素质是教育者的至高至美的素质。

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在教师的实践中还会十分微妙地交融起来,达到这样的境界,或者进入了达到这样境界的发展路径,它就在编织着教育的美好…

二、现代教育教学新观念

我们这次培训学习,从现代教育教学的观念上强调最多的是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重视学生的发展。

1、转变教师角色

我们常说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上起课来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多数时间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即便是启发式、。提问式,也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不对坐下,下一个再答。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往往是向自己设计好的套子里引,直至学生钻进去为止,就是一些公开课,也是设计好问题,提前编排,到了上课进行公演。统一标准,统一答案。其实,每一个学生有他自己的理解角度、观点,干嘛非要答出老师想的答案呢?

课程标准改革重视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素养的要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教师角色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帮助者。今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如下新变化:(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把第(7)点展开来谈。)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有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老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或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学创造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如:日本本田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比如:再次,教学的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比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2、更新内容

课程改革目标的第二点规定,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现行的教材有些教学内容实在是太陈旧。拿“孔融让梨”来说,几千年不变。谁不想吃又大又甜的梨子呢?对于孩子来说,他更想吃大的好的,既然想吃,为什么非得要让出去呢?让出去的背后是什么?过去是教育孩子懂得谦让,而现在则有专家认为,让出去的背后是欺骗。我们来日本的教育;(例1:一节思品课:削苹果)(例2:代表团参观天安门)这些活教材的内容,是鲜活的,不是课堂上呆板的、空洞的爱国主义识教。当然这些学术上的问题还都在探讨之中,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增加富有时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时代是不断

发展的嘛,这里我再举个例子:(天津艺术小学李卫东的课《可爱的草塘》,拓展思维,拓宽视角:我们今天的草塘还是不是这么美?明天的草塘会怎么样呢?现在,北大荒的环境被破坏得很厉害,如若在课尾补充这样的问题会更好。向自然环境保护延伸一下,内容的拓亮,又会引起学习方式的拓展:由课堂的自主性学习拓展到研究性学习。比如,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写调查报告、提出治理性的合理化建议等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3、教学方法上的新观点

课程改革目标的第三点规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现代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重实践、重感悟、重内化。比如说文教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母语教学更要重实践。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这里我重点谈谈语文的阅读教学,要强调读和感悟,淡化分析、讲解。必要的语言训练得有,更要重视感悟与实践。例如:前几年比较倡导的语言训练,从课程标准改革的培养目标来看,就有它的弊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素养之一就是人文素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因此,单纯地强调语言训练是不对的。我想起天津靳家彦老师曾讲过的《田忌赛马》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将各自的马都分为上中下三等。”这里的“各自”一词是重点词语,靳家彦老师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反复进行了语言训练,先分析理解,找出重点词语,然后再把这一句话拆成两句话,最后再合并,翻来覆去进行训练。其实,用现代教学新观念来看,真是没有必要。学生能够悟到“各自”一词的妙用就可以了。更应重视的是语言实践活动。记得当时我也曾写过一篇论文叫《语言训练要重视训与练的结合》,回想起来,其中的一些例子的确是语言训练过重,即只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和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并且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评价,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要比一个好的答案更有价值。因为新发现本身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内容之一。

(下面,我就谈谈创新教育。)

4、创新教育。

(1)创新的含义: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观点或成果的智力活动。“创新”与“创造”更多注重的是方法、过程。而“创造”更注重的是结果。因此,创新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追求的方向,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和驱动。创新具有新见、创见、远见、首次、独到、个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起越性、主体性、人格性和层次性的特征。比如说教学中的无错误教育就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这里我举个例子:低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小猴子下山》……(追求新的,放弃旧的)

(2)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品质。

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方法是基础,创新品质是保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把握教材的创新、备课的创新、课堂的创新、评价的创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言他人所未讲、发他人所未见思他人所未想。所谓创新思维,应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全。例如:有位老师讲《翠鸟》一课,当讲到正在观察翠鸟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学生喊起了:“红猫,红猫……”……(体现了方法新,以学生为本。)再比如:(有一节公开课……老师、老师、教师……)(黑板掉了下来)再比如说,把百分制改成等级制,未必就是素质教育,分数制也未必就是应试教育,关键在于应用的方法上,象数学这样的学科就适合分数制,而象思品、劳动等学科就应该用等级制。因此说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谈一点个人认识。培养学生创新品质,首先是培养学生创新勇气,那就是敢想敢说、敢作敢为、敢于否定、敢为人先。比如:日本学生口号是:“我能行。”美国家长对放学回家的孩子说:“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把老师难住了没有?而我们中国呢?家长总是在孩子上学前嘱咐孩子:“到学校一定要听老师话。”孩子放学回来,家长第一句话还是:“今天听老师话了吗?”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挥,有时还会被扼杀。像小草精神、螺丝精神、阿贵、阿Q 精神等等都有悖于创新品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创新,一定要有“我能行”这样一种强烈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要创新,一定要有独立性、个性、好奇心、表现欲;要有勇敢、幽默、幻想、敏感、恒心、冒险、协作精神等等。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独创性,没有打破常规的别出心裁,就没有创新。

(下面我就从语文的角度谈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本策略。)

(3)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本策略(语文角度)

①支持学生的“非正常”思维。

苹果从树上落地,为什么不往天上飞呢?这类问题常被认为是奇思怪想。而正是这“非正常”思维,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科技史上许多事例都是由于超常规思维才有了新发现。一位化学家在漆墙时想:“如果在油漆里加入炸药,数年后,只要点一根火柴就能将其掀掉。”正是这个“非正常”想法,使他研制出活化性油漆添加剂,可以轻而易举地使油漆从墙上剥落。

学生常常有“非正常”思维,因为他们没有成人那么多的习惯性生活经验和思维定势。然而,成人们对此往往采取批评的态度,纠正学生的“奇思怪想”。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创新教育不可约束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支持学生的“非正常”思维,培养他们突破定型思考的习惯,以提高其创新水平。

②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

日本举办过一次“洗衣夹有什么新用途,把你想到的都写出来”的小创新比赛,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评比标准主要看独创必一,不是可行性。这一个个“异想天开”的创新,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创新火花,特别是这种宽松自由的活动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不少事业有成的发明家都得益于少年时期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异想天开”可能不着边际,但它含有创新因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教师不能认识这一点,还责以“好高骛远”,则会挫伤学生的想象力。

③爱护学生的“幼稚”思维。

纸上有一个墨点,成人都回答是“一个黑点”;而小学生看了,回答则各种各样;小帽子、小石子、小蝌蚪、小臭虫……学生的思维虽显幼稚,介充满想象,孕育着新观点的萌芽。爱因斯坦曾说?比别人成熟的晚,到了成年后才思考别人在少儿时已经思考成熟的幼稚问题。正是这些“幼稚”的问题,导致了相对论的发现。

每个人小时候的思维都是有个性的,虽然许多想法很幼稚,但其不因传统、不畏权威,这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可惜这些宝贵的思维个性常被家长、老师“调教”而逐步变得模糊,变得无个性、无创新性了。创新教育从爱护学生的幼稚想法做起,让学生的想象活跃在疏松的土壤中,鼓励学生发展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独创性,没有打破常规的别出心裁,就没有创新。

谈到这里,有的老师可能会说:“如果评价制度不改,我们就无法放开手脚,更谈不什么创新。”的的确是这样。

三、评价制度

关于评价制度,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评价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推动。柳斌曾说:“如果现行的评价制度不改,素质徹很可能流产。”新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出台,但新的教学评价观应该是全面的、发展的、既有宣的,还要有定性的。仅对课堂教学来说

........,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简单地由学生来定。当学生上完课以后,我们不妨问一问:你有好奇心吗?你快乐吗?你有自信吗?从语文的西湖来看:学生是本,生活是源,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快乐美好的体验,让他充满自信。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快乐、自信。而不是厌学、烦学。

我今天所讲的这些内容,有的是一些专家教授的观点,有的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学术上的问题允许有分歧,应该是各抒己见,意在提出来和各位同仁探讨交流切磋,发生碰撞。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才能得到升华。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措施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措施 永阳中学谢小明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高贵品格和能力。教师素质不仅包含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的观念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 1、教师共识:教师兴则学校兴。 通过自主学习与反思,老师们认同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进一步认识到自身专业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增强紧迫感。 2、专家引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借助专家队伍的智力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学校采取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家的讲座,派老师外出学习等方式更新教师观念。加深老师对新理念内涵的理解,激发老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内驱力! 3、统一观念,让学习成为生命的常态。 我们要采用动员、座谈、学习的方式,统一观念:1、加快培养青年教师增强自身功能造血;2、学习是终身的;3、发展才是硬道理;4、观念主宰行动,行动影响质量;5、提高教师生命质量,需要革新传统,反思自我,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良好的制度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保障。 我们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制度,鼓励学习,鼓励发展。其中包括教师培训制度、骨干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关于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办法》等,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发展,争当名师;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帮扶职能,分阶段分目标地有效指导青年教师快速走向成熟;建立教师自评、学生测评、同行导评的三维评价体系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自主竞争、优胜劣汰”的教师机制。从而激发教师追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有力的执行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核心。 (一)、执行校本研修策略。 1、落实校本研修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得力措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研修活动,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教师素质的群体优化。 2、各学科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形成学科引领团队。由骨干教师领衔,组成教师专题研究小组,开发教科研课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 3、是加强常态课教学研究:先进的理念、优质的课程资源、合理的设计以及策略方法的采用,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只有提高常态课教学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4、领导带头落实推门听课制。听课之后与授课教师交流,探讨,促进广大教师深入钻研。认真开展常态课教学研究,人人参与上课、听课、评课。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学诊断与反思,对每位教师的研究课进行解剖,找出得失,交流感受,提出改进建议。教师本人结合同伴的建议,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找出自己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落实校本研修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是学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校级领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发展计划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发展计划 为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有个比较充分的认识与思考,通过对美术教育理论研读、专业课程指导交流、公开课教学研究、讲座等学习形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创建崇明美术教育特色。为此,拟定升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和发展的计划。 一、专业发展主要内容: 1、美术教育理论学习与指导 2、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 3、美术专业技能辅导与点评 4、美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论文、案例 5、小学美术公开课课堂教学研究 6、升华小学美术特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7、引领学生参加美术艺术创作比赛 二、美术教师发展目标与方向 1、通过对美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了解美术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全面掌握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能积极参与美术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并能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学术交流资料。在校的层面上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我校的美术教育进程。 2、在专业指导方面,要努力研究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把握美术学习与考试的方向,认真探讨和交流相互的教学经验,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3、在校的范围内,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在某领域内有很好的研究与成果。 三、实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阅读有关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集中与自学结合,每年精读一本自选美术欣赏或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撰写学习心得,并进行专题学习交流。 2、每学年上一次有质量的教学公开课,和写一篇有思考的教学论文或案例。分小组或年级进行听课与评课,并写好课后反思与提高对策。

3、美术教师按不同特长或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归类,组建美术教师学科发展小组:1、美术教育专业理论研究2、小学艺术欣赏课堂教学研究3、美术辅导与学习指导研究。 4、从课堂教学能力着手,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指导能力,在行为方法上下功夫,形成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特色,内化教改理论,并用于课堂实际。 5、学生习作展 四、分二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1、教师达成共识,对提升美术教师的学习内容及过程进行调整与完善。 2、以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发展方向,进行自我的目标设定,并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 3、对不同特长的专业教师进行归类与摸底,组建不同的发展小组,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术空间,鼓励教师在教学上的探究积极性。 5、在教育教学同时,开展研讨课、公开课等不同形式的主题研讨,开展集体备课、写教案、写教学设计、写课后反思、写评课报告等,倡导教师科研成果意识及反思意识。 第二阶段: 1、每年在校刊、市级以上教研刊物上发表专题研究论文。 2、联系自己的发展规划进行比较与改进。 3、每学年教师有一堂公开课。 6、对小学美术有一份质量分析。 7、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开展以课题带动教师发展的模式,每个研究小组要有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定时与课题组成员沟通。 五、考核形式 由美术组各成员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学校审核小组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教师业务档案。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日期:

浅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 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两个方面。 一、扎实的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教师的认知结构应该基本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普通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包括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倡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应该具有的实践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教师教育,不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养成。教师应多读书,广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读什么书,多长时间读一本书,都应该好好规划规划。读书后应好好记录感受并试着点评。教师应将这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整合,以便教学对象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性支撑作用,普通文化知识使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 二、熟练的专业技能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奋斗小学王美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为精彩的人生加油”。 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育成人,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心中就要充满炽热的阳光。我认为这个阳光就是指教师新颖的教学观念和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机智,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简练幽默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整齐漂亮的板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等教学功底。也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如果想在工作中取得满足感,在职业人生的路上有所收获,让工作不再充满懈怠与困惑,那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奋斗小学在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工作思路: 1.进一步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2.继续坚持校本研修的活动制度。制定教师自我修炼项目,以研促学、以测代培、培研结合、强调实践。 3.坚持开展以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4.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措施: 基于这样的思路,2011年,学校紧紧围绕“教师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分步优化,分层发展,整体推进,计划启动“学科素养提升”六大工程。 (一)夯基工程

学校倡导教师大练基本功,夯实基本功。要求各学科教师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并坚持“课课练、日日练、周周练”。学校每天安排十五分钟的练字时间,语文老师跟学生一起在班内练习,其他学科老师在办公室进行练字。学校不定期由书法老师进行书法培训,并在研修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书法测试,以加强教师练字的兴趣,提高教师书写水平。 (二)读书工程 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在校园网、宣传栏、教师博客展示交流老师们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等,从而激发起教师的读书热情。本学期学校推荐教师要多读两类书:一是与学科知识有关书籍,丰富学科素养;二是名著,包括文学名著、教育教学名著,以此提升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并且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博客,记录读书体会,推荐喜欢书籍;教师网上阅读,摘记学习笔记;在资源库的“电子书城”中增设“两周一读”,由教导处每两周推荐一篇文章,教师利用周五大阅读时间自读。 (三)梯队建设工程 在梯队建设中,我校强化队伍建设,实施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从专业提高、课堂引领、课题研究、团队协作、校本研修、特殊贡献等六个方面分层培养、管理、评定各梯队教师,实施梯队晋级制度,第一二梯队教师享受学期津贴;第三四梯队考核为优的教师颁发奖金,自动晋级。我校围绕“梯队建设”将开展名师工作室、校际交流,青蓝工程、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等。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九月初,学校举行了第一、二梯队教师的学科素养第一季教学竞赛活动,期中考试后还将举行第三、四梯队教师的第二次教学竞赛活动。 (四)校本培训工程 本着满足教师多方位需求,为梯队名师提供展示平台的原则,我校开展多种类型校本培训活动。除积极争取外出培训之外,通过以学代培、以课代培、以研代培、以考察代培、以活动代培等多种培训途径,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多方位需求。在培训中注重培训的实际效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我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的形式,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现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不断发展自己”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提高我们青年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能力非常严重,特为自己定以下素养提升计划: 首先认真学习政治法律。政治道德素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优良的政治道德素养做基础。因此,我要高标准、严要求。此外,我觉得还应该认真学习各项法规,用法来保护孩子的各项权利掌握各项规程、纲要,及时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和需要,心爱自己的事业。 其次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漠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和学科教育两个方面的专家。既要有结壮的学术根底,又要有学术的前沿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教师应把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 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积累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运用性,以及语文学科“语言交际”的学科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进度的实施。 (二)教师个人业务工作计划 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强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自己在工作中曾得到学多教师的帮助,与每位教师团结一心,体现教师师德,互帮互助。深化课改,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生活化、情境话”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政府层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倡导,学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日趋深入,以及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纷纷开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但一直以来,传统文化课程多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存在,或者渗透融合在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中,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2017 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提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稳步扎实地推进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并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育,特别是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出更高的 要求。 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因为课程只有落实到课堂,被学生接受进而转化成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整体实现。 传统文化教育独有的特点,使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圣贤文化,强调以德为本、德智?p 修。孔子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告诫弟子学会做人比单纯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同时孔子也说: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牢记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从而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价值得以实现。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与生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从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区别于西方式逻辑推理和外求实验法的,是一种‘内求法',是教师引领、学生同步在身心内部实践体悟,进而外显为用的路径。” [1] 这就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生命的实践、心灵的实证,不断反求诸己、躬身践行,通过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成长,体会传统文化的真实魅力与价值。最后,由于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裂,当今社会存在对传统文化的不少误解和迷思,所以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恢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有赖于课程体系的独立与完备。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经验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统一规划与推进,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 二、教师传统文化专业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其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复杂情境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

教师素养提升方案

Xx教育系统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实施方案 (试行) 为了健全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山东省《关于全面推行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通知》及市、区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镇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竞争聘任的范围 全镇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类教育管理机构中,截止2008年9月《岱岳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实施方案(试行)》下发后,符合竞聘条件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尚未聘任的在编在职人员。 已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未被聘任的人员不受岗位数额的限制,经考核合格后直接聘任。 本次专业技术职务竞聘,我镇初中、成教按学校分别竞聘,小学统一竞聘。 二、竞争聘任的基本条件 (一)爱岗敬业,能出色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二)年度考核合格(含合格)以上; (三)继续教育学分达到规定的每年10学分的要求; (四)凡因违反计划生育等政策规定或党纪、政纪处理尚在处分期内,因违法犯罪正在受到刑事处罚的,一律不得参加竞聘。 三、竞争聘任的方法和程序 1、制定公布竞争聘任实施方案。根据相关政策,按照区教

育局制定的《全区教育系统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实施方案》(试行),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岗位职责、聘任条件和竞聘实施方案。同时,按照区教育局制定的《岱岳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水平量化考核指导性意见》,制定本镇《专业技术水平量化考核标准细则》,报区教育局、人事局审核批准,将竞聘方案在本单位予以公布。 2、教师申请、资格审查。教师提出竞聘申请,单位竞聘工作委员会审查申请人的资格条件,提出审查意见,并报人事局审查继续教育学分,将符合竞聘人员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3、业务考核。由竞聘委员会根据申请人提交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量化考核表》及相关证件等材料,对照本单位制定的《专业技术水平量化考核标准细则》进行赋值打分,得出业务考核成绩。业务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 4、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分竞聘委员会评议和全体教师(或代表)评议两部分,民主测评成绩占总成绩的20%,竞聘委员会评议和教师评议各占10%。 5、公示竞聘成绩。竞聘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成绩排出名次,公示竞聘成绩,公示期不少于3天。 6、确定聘任人员,签定聘约。竞聘成绩公示无异议后,公布各类专业技术岗位空岗数,根据竞聘成绩,按顺序、按岗位确定聘任人员,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的办理聘任审批手续。 四、组织领导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担负着培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天职。而农村小学教师队 伍更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 能否为学生今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关注和提升 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重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针对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根本,以提 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为核心,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为重点,积极创设学校广大 教师自觉学习、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优良氛围。同时要探索教师终身学习的考核办法;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面向全员,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以自学反思为主,指导评估为辅,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 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职业道德是每一名教师应遵守的基本 准则,教师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境界,一种信仰;教师职业道德是 一种普遍适用的职业要求,教师职业精神则代表教学工作者对生活、对学生、对社会的热爱,和对此焕发的超越岗位条件、超越薪水的人性价值之光。 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学校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旗帜鲜明地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根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 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抓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以及教师 誓词等方面学习。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具体细化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要求,对照要求,反思、查摆、整改存在的师德问题,为塑造教师职业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抓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要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评议导向机制”、强化“情况通报制度”,以此加强师德建设与监督力度,为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树立师德典型,激发师德情感,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在教师中形成热爱 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氛围,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抓活动载体,加强实践体验。学校坚持开展以“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静下心来教书,做‘三品’教师(为人讲品德、为师讲品位、为事讲品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引导教师努力塑造职业精神。 3、更新教育观念,创优阅读范式,提升理论素养。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观念决定教育 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产品,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 此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全 过程。引领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改变原来的

教师职业素质提升计划范本(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467-15 教师职业素质提升计划范 本(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教师职业素质提升计划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0xx年,学校将继续围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确立“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立首善专业之师”目标,大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努力为教育教学高效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目标任务 努力形成一支教育思想端正、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提高的教师队伍,力争通过计划的实施,使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质的提高。 三、参与范围

全体在职教师。 四、主要内容 围绕“市区教育局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主要进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德建设,树“首善专业之师”高尚形象。 深入开展“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主题教育活动,要求教师树立“三种意识”,即:终身学习意识、为学生服务意识、现代教育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围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摘抄、论坛、演讲等不同形式,开展以“学习、交流、规范”为中心的提升活动,结合师德月开展“微笑在××”、“我为学校献良策”等活动,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拓宽师训空间,强“首善专业之师”专业素养。

(完整版)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重要性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重要性 新年开始,侯小仙局长为了谋划教育重点以及特色亮点,提高效率特召开教育系统务虚会,学习了侯局长关于在会上的讲话,深有感触。下面我仅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的工作,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来决定。一所学校可能房子很漂亮、仪器很先进,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其教育质量也不会高,学生也不会来。课程的执行者是教师,再好的理念、内容,没有好的老师,课程改革也搞不好。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是从上而下的,是一种政策,这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必须是这么做的。当你的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你就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方法的弊端,要改掉它。这时候,教改的原动力就是教师自己。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而教师的力量从什么地方来呢?从教师的发展来,人会产生惰性,如果教师工作变成机械性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到最后就会懈怠,就会丧失教学兴趣。而学校凝聚力的提高,让人觉得有

朝气,使学生、教师不断地有新的目标,不断地有新的成绩,不断地有新鲜感,不断有成就感,不断地有向上的动力。这里所说的发展是一种事业感、成就感,在教育岗位上的职业发展。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通过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

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一、终身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同时教师具有了更多的多样化的角色,教师不但是教育者,更是受教育者;不仅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也是是评价者。教师要“以学为先”。各种教育类书籍、网站、报刊资料等都是学习的丰富材料。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观念。 1.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研读教育名家的经典教育理论书籍,使我们能对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领悟,从而对教学实践活动指引方向,提供理论的支撑。比如,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皮亚杰、奥办贝尔、维果斯基等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先行组织者”、“最近发展区”等,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促使我们在教学上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读数学专业类书籍,充实自身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学科看似简单,但它仍然涉及到很多数学思想。比如,数形结合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机结合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所谓的数形结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更要把握这种数学学习方法,让小学生们“数不离口,图不离手”,便找到了开启数学王国的一把金钥匙。 二、听评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听评课可以说是快速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听评课活动是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听评课活动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管是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或者是新教师,都可以在听评课中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是设想,诊断他人并反思自己在教学上的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和研讨,对教学中的欠缺之处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及时发现,起到了查漏补缺,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再进一步升华为理论的这样的过程,教师在听评课中不断吸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有意识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除了在本学校组织进行教研听评课活动,我们还应有效利用现代网络,平时多看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等,分析研究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听听专家教师是如何对教材进行解

教师素养提升计划

教师素养提升计划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当前,学校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规划活动,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新的契机。我将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将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学识,提高素质。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自身状况分析 热爱本职工作,任劳任怨,恪守职责。在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高度的责任心。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为人师表,尽心尽责,力争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三、专业技能 1. 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中,我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2. 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

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阅读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课堂上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 四、存在不足 1. 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产生浮躁,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不够强。 2. 随着对教学理念的深入学习和认识,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我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缺少对自己教学的深刻反思,偶尔有的一些教学方面的想法,不能细致深入地研究下去,使自己成为一个日常事物型的教师,不能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五、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1. 整体性目标: 力求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2. 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 :

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如何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 一、“寻找基点”做一名好“教”师。 教学之初老师要找到自己教学的优势,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这样的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并且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 二、“丰富内涵”当一名好“导”师。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深挖、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性

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在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实现新的突破。有很多教师从教几十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阶段,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成型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三、“打造特色”当一名好“研”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教师从中积累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重点打造提升,推广宣传,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担负着培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天职。而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更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为学生今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关系到整个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关注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重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为核心,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为重点,积极创设学校广大教师自觉学习、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优良氛围。同时要探索教师终身学习的考核办法;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面向全员,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以自学反思为主,指导评估为辅,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 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职业道德是每一名教师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教师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境界,一种信仰;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职业要求,教师职业精神则代表教学工作者对生活、对学生、对社会的热爱,和对此焕发的超越岗位条件、超越薪水的人性价值之光。

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加强师德教育,塑造职业精神学校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旗帜鲜明地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二是抓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以及教师誓词等方面学习。同时,学校要结合实际具体细化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要求,对照要求,反思、查摆、整改存在的师德问题,为塑造教师职业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抓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要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评议导向机制”、强化“情况通报制度”,以此加强师德建设与监督力度,为塑造教师职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树立师德典型,激发师德情感,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在教师中形成热爱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氛围,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抓活动载体,加强实践体验。学校坚持开展以“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静下心来教书,做‘三品’教师(为人讲品德、为师讲品位、为事讲品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引导教师努力塑造职业精神。 3、更新教育观念,创优阅读范式,提升理论素养。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产品,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导读:范文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范文一: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学习”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作为培养青少年的教师更应该有“学习”的素质,要以学习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己任,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动个人的主动性,以确保教研的成功和高效。只有主动的学习,才是最有意义的学习。以下是我对自己制定的成长计划。 一、自身情况分析 20XX年毕业后就踏上了三尺讲台,至今从事教学工作9年。在这些年来我一直从事在教学一线。在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之余我不断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它为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2、对自身问题的分析

从教9年来,在学校及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关怀下,我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要跨越目前的状况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感性的教学经验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做指导,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二、两年成长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为了能与时具进,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课改理论》等有关内容,平时还要多借阅《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有关数学教学和教研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全面、真实的了解小学教学前沿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一些名师课例,更好的指导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大教研的力度,争做研究型的教师。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扎实的学习新课标,以新课标中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数学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申请书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数学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结构、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还渗透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以及对数学人文精神的领会等等。这些要素都将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高低,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育对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把数学表述为“科学语言与工具”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数学当成“工具” 、“语言”特别是“文化”来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另外,《标准》指出,学生要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这些活动过程中蕴含着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归纳和类比等重要的思维方法和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要落实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需具备更高的数学素养。 2.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小学数学教师职前教育的不足。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群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原中等师范毕业生,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所受到的数学训练仅高于初中水平而略低于高中水平。并且,原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学传统是重文科、艺体科而轻数理等学科。因此,目前小数学教师中大部分职前所接受的数学训练己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学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小学数学教师接受职后教育培训的内容不全面、要求不规范。小学数学教师在职后培训过程中,很少接受到培养和提高其数学素养这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得不到及时更新, 不少教师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停留在20 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 尤其缺乏对相应领域有关内容的及时学习和基本把握,对为数不少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小学数学老师职后教育一般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历教育。尽管很大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都通过各方面的培训及考试达到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其中绝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获得的都是与数学没有多大关系的学历,如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等等。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主观上的原因,认为当小学数学老师不需要多少数学知识。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如数学学习难度大,获得数学专业大专或者本课学历难度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具体要求等等。第二类是各级各类的在职培训对数学教学艺术、策略、观念等关注得多,对数学本身关注得少。很少有小学数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中会纳入专

教师职业素质提升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教师职业素质提升计划正 式版

教师职业素质提升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这个专业,所以在大一时专业成绩名列前茅。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只满足于眼前所取得的成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光有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小学教师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承担着学生的启蒙教育工作,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虽然它没有初中、高中老师肩上背负的升学压力,但是它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小学教师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个“伯

乐”应该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培养出不同的“千里马”。小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待于被挖掘的潜能,而这个工作就需要每一个小学教师去完成。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为学生营造出适应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千里马”能够“食饱力足、才美外现”。 其次,小学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契机,它促使人们去探索、实践,从而发展智力;而学生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