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四)

单元综合检测(四)
单元综合检测(四)

单元综合检测(四)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逢.孙(pán ɡ) 阙.秦(què) 壅.蔽(yōnɡ) 不怿.

(yì) B .黜.恶(chù) 不肖.(xiào) 列观.(ɡuān ) 缪.

贤(miào) C .鲰.生(zōu ) 戮.力(lù) 樊哙.(kuài) 瞋.

目(chēn ) D .刀俎.(cú) 渚.崖(zhǔ) 鸡豚.(tún) 汤镬.

(huò) 解析:选C 。A.“阙”应读jué;B.“观”应读ɡuàn ;D.“俎”应读z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版图 疏浚 嘻戏 垂拱而治

B .瑕疪 赔偿 驽马 刎刭之交

C .诛连 鄙贱 赦免 目眦尽裂

D .谦冲 家具 汤镬 望洋兴叹

解析:选D 。A 项,嘻—嬉;B 项,刭—颈;C 项,诛—株。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B .简.

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选拔 C .举.

国上下 举:全,所有的 D .披.

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披:掀开 解析:选A 。封:把……当作疆界。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安.与项伯有故项王曰:“沛公安.在?” B.?????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不然.

,籍何以至此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 D.?????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解析:选D 。A 项,副词,怎么;代词,哪里。B 项,形容词词尾,可不译;代词,如此、这样。C 项,连词,尚且;副词,将要。D 项,都是介词,把。

二、阅读理解(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

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这三句话,是对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人生模式的总结。

张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出生于韩国贵族之家。韩国灭亡时,张良因年幼未授官职,但他早已有了强烈的报国之心。韩国的灭亡,对他来说,是命运的一个根本性的急转,他不再是贵族,而由庙堂走入了江湖。他来不及埋葬死去的兄弟,他荡尽家财结交刺客,从此进入了一个武林江湖之侠的世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使120斤大铁锤的勇士,在博浪沙狙击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可惜功亏一篑,只击中了副车。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更名

改姓,最后在下邳找到了落脚之地。

下邳圯上的一次奇遇,奠定了他人生“三游”的基础。他以从容、忍让、谦退的敬老之心,获得神仙黄石公的青睐,交给他《太公兵法》秘籍。十年之间,他成为下邳“少年”的首领,俨然一代大侠。陈胜起义,张良率侠客百余人自成一军,路上遇到了沛公刘邦,遂投于刘邦麾下。其后辅助刘邦,一统天下。汉初论功行赏,封为留侯。

汉高祖六年,张良促成刘邦定都关中。时天下大定,他“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直到戚夫人得宠,刘邦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张良为太子出主意,招来他的“云霞之友”当世大隐“商山四皓”,在汉高祖十二年使太子地位得到巩固。这一年,刘邦驾崩。

其后八年,张良去世。据道家经典,他“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赤眉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孙道陵得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张良的一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那雍容悠闲的结局,令人羡慕;他那壮怀激烈的经历,令人遐想;他那平定天下、位极人臣的功绩,令人叹为观止。司马迁感叹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这又开启了才如子建、貌如潘安而又内蕴着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名士之侠风貌的先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完美圆满、优游闲雅、和融同光的高级人生模式。

“游宦”就是做官。在中年人生最旺盛的时代,把精力投向官场,去博得现实社会中世俗生活的辉煌。

游宦做官,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更使这种倾向得到强化。子思《中庸》第二十章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其最后的人生层次,是“天下国家”,而报“天下国家”的途径是对现实政治的参与,最直接的就是做官。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上升为大一统封建帝国的统治思想,带来了儒学的极大繁荣,也带来了儒生在世俗社会中的现实利益。在历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儒学抵挡住了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牢固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儒学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主流追求,其现实途径是做官,而文化中则弥漫了一股“官本位”的浓雾。

孔子说:“三十而立。”游宦是中年之事,因此它并不妨碍“而立”之前自由挥洒的豪情,于是有“少年游侠”;它也无妨于官场半生而厌倦“利禄之路”后功成身退,超然于身心的倦怠,追求生命的永恒,于是有“老年游仙”。

游侠与游仙,并不妨碍文化主流精神的承传,也有了余·地可以将自我的个性充分地张扬、发舒。于是“三游”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基础上融合万类的一种圆满人生结局。

(选自韩云波《中国侠文化》,有删改) 5.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深受侠文化的影响,“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成为一些人的人生模式。

B.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的人生模式:壮怀激烈的经历、位极人臣的功绩、雍容悠闲的结局。

C.游侠经历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奠定了基础,并给予了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我个性充分张扬的空间。

D.随着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游宦做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中最重要的追求,也是完成治国平天下抱负的现实途径。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文中说的是“下邳圯上的一次奇遇”奠定了张良人生“三游”的基础,这里扩大了范围,同时,最后一段说的是“有了余地”,并非“充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博浪沙狙击失败,张良不得不亡命江湖,选择游侠生活;黄石公三试张良赠以兵书,成为他游宦的起点。

B.报“天下国家”的途径只有通过对现实政治的参与,这样才能攀上最后的人生层次,获得世俗社会的现实利益。

C.张良功成身退,潇洒地跳脱出功名利禄之途,去放飞倦怠的身心,他的一生最后落笔的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D.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游宦一直就是儒生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并逐渐演变成为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主流追求。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表达的是做官才能达到最后的人生层次,且“世俗社会的现实利益”也不正确,原文为“儒学……也带来了儒生在世俗社会中的现实利益”。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精力投向官场,以博取世俗生活的辉煌,对此传统文人孜孜以求,使“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上升为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思想,始终顺利地踞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

C.随着张良的出现,侠不再是刚强激烈与力的崇尚的专有名词,才貌双全、风度翩翩的儒生也可以成为名士之侠。

D.“三游”是对张良所成就的高级人生模式的总结,也是传统文化主流基础上融合万类的一种圆满人生结局。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始终顺利”错,原文说“在历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儒学抵挡住了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

三、古诗文阅读(5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22分)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

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

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

..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

..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反:通“返”,返回

B.不足以席.众客席:宴请

C.子瞻于是

..最乐于是:对这件事

D.而以适意

..为悦适意:心情畅快

解析:选B。席:坐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皆效于.左右得复见将军于.此

B.有废亭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C.酌水而.饮之吾恂恂而.起

D.及其.既厌吾其.还也

解析:选A。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前者为兼词,在这里;后者为代词,老师。C.前者为表顺接,后者为表修饰。D.前者为人称代词,他;后者为语气助语,还是。

10.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3分)()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③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⑤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D.②④⑤⑥

解析:选C。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③体现的是他的无奈;

⑥句体现的是他兴尽的时候的自嘲。均不属于他的“适意而乐”。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写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解析:选D。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是劝慰自己的话,“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不完全对,作者主张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虽不无随遇而安,无所作为的消极因素,但联系作者当时的遭遇,这种在失意挫折中以达观自处,在贬官谪居中“以适意为悦”的思想,不只在当时,便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

(2)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

(3)采摘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二)(2015·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19分)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

坎.而臵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

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

..,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④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

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 ) A .坎.

而置之屋壁 坎:挖洞 B .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C .侯下车..

下车:初到任 D .力不赡.

耳 赡:足,够 解析:选B 。本题主要从一词多义和文化常识的角度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冲”,本指大道交叉路口,要道,这里指军事或交通上的要地。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

B.?????

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 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矣 D.?????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项,前一个“也”,助词,表判断;后一个“也”,助词,表将然语气。B 项,前一个“则”,副词,表承接,可不译;后一个“则”,副词,表转折。C 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D 项,前一个“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不译。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 .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 .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 .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原文第3段“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可知,并不是只有王秬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当涂历任长官都认识到了,但没有能力修葺州学。故错。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 是 郡 将 欲 楼 居 材 既 具 侯 命 取 以 为 阁 辟 其 门 而 重 之 凡 学 之 所 宜 有 无 一 不 备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然后找出几个可以做主语的词——“郡”“材”“侯”,“先是”是一种常见说法,其后通常要断开,另外“凡”往往在句首。综合起来判断即可。

答案: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略,大致。孰,有“哪一个更……”的意思。(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结合注释把“王侯”翻译准确,不能翻译成“王侯将相”。

答案:(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参考译文:

学校,是古代以来就有的。在学校立牌位来祭祀孔子,是后世兴起的制度;在学校建阁来收藏天子的书籍,是古今共同的合乎正义的事,是做臣子的应该奉行的事。当涂在江淮地区是有名的郡治,有学习的人,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有牌位,没有祭祀的地方;有天子的书籍,挖坑放在墙壁之中。

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秬来担任太守,正赶上发生水灾,把堤防都冲坏了,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边境地区又发生战事,当涂是军事要地,上下震动。王秬初到任,救灾的措施,防备敌人的方略,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饥饿的人能吃饱,倒塌的堤防进行了修筑。紧急情报日夜送到,王秬都平静地对待。第二年春天,和议达成,改元乾道,打算在学校中举行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王秬对教授沈瀛说:“学校竟然到了这样(衰败的程度)。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属官蒋晖、吕滨中拆除后重新修建它。在此之前,郡里打算建楼,建材已经全部准备好,王秬让人取来建造楼阁,开辟了两道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没有一样不具备的。

有一位经过的客人感叹说:“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现在的当涂,还是过去的当涂,来担任太守的,哪一个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却唯独忘记修葺,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力量达不到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王侯解除百姓的担忧,把他们引入安乐的地方,用他的余力重新修葺这个学校,没有役使老百姓,用下巴示意一下就办成了。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

客于是又有感叹说:“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天下,流传到现在,天地的位臵,日月的光明,江河的流动,流传万世没有衰败。有时太平,有时动乱,有时强盛,有时暗弱,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吗?只是人的原因而已!财物用具不充足,武器装备不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不可改变吗?《诗经》说:‘有了贤人国强盛。’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真实,请观察新办的学校。”

夏季四月十六日,历阳人张孝祥记。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8~19题。(8分)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18.首句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游人踏春,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

19.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归”所蕴含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词描述了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览。次句“风和闻马嘶”,“闻马嘶”写宝马振鬛长嘶,充满动感。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如一幅闹春图画。“蝴蝶飞”点活了暮春之景。“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三句和上文的描述相呼应,描写傍晚的静景。“秋千”句是写女主人公游荡了一天困倦了,这时燕子也归巢了。作者以动衬静,不说人归,只说燕归。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以燕子归来结句,又与开篇马嘶遥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令人浑然欲忘。

答案: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见画堂上栖着两只燕子,突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

2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___,不知。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 , __________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________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________________。

[庄子《秋水(节选)》]

答案:(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

四、语言表达(11分)

2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请用简明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不超过60字,不包括标点符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形象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交通现象,针对这种不文明且不顾安全的行为,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和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第(1)题要注意所用的表达方式为“描述”,而第(2)题中则要注意修辞方法的运用。

答案:(1)在这幅名为“中国式过马路”的漫画中,一群人无视早已亮起的红灯,怀着“随大流”的心态,大步流星地穿越斑马线,行进中的汽车无奈地鸣着笛。

(2)(示例)文明过马路,安全你我他(或:盲从丢了文明,违规害了自己/车辆猛于虎,生死一瞬间,横闯红灯怎可为?/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22.把下面的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适当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②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③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可根据语段的中心确定主要陈述对象,进而确定句子的主干。分析题目中的短句,可以确定话题的中心是“茅盾文学奖”,而该奖项的性质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因此我们可以把“‘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作为句子的主干。然后,合并表意相同的词语,提取各次要语句的主要信息,注意各修饰成分应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后我们再作逻辑与语法上的检验,确保表意明确、自然流畅。

答案:(示例)“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坛影响较大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由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的中国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总有自己的位臵,有的看似在中心,其实已在边缘;有的感觉在边缘,其实是

在中心;有的起初渴望活在中心,后来却习惯活在边缘……边缘与中心的变化,体现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更体现了个体的心态。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认识?请以“中心与边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208×5的积有( )个0。 A. 1 B. 2 C. 4 2.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2米,宽12米,这个篮球场的面积是( )平方米。 A. 284 B. 384 C. 484 3.算式2□□×5□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六位数 D. 无法确定 4.45×60的末尾有()个0。 A. 1个 B. 2个 C. 3个 5.已知44×5=220,那么44×50=()。 A. 220 B. 440 C. 2200 6.a×75=b×108(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确定 7.若A×40=360,则A×4=() A. 3600 B. 360 C. 36 8.52×13的积是()。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三位数 9.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A. 90 B. 540 C. 15 10.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39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道题是求汽车行驶的()。 A. 速度 B. 时间 C. 路程 二、判断题。 11.小亮4分钟能完成20道口算题,照这样的速度,他8分钟能完成40道口算题。 1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13.两个数相乘,因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14.爸爸2小时步行了60千米。 15.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一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也有一个0.

三、填空题 16.用0、2、3、5、6这五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相乘积最大是________,积最小是________. 17.估算476×34≈________630×29≈________ 18.一个因数是48,另一个因数是1012,积大约是________. 19.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________×________,再在积的末尾添________个0。 20.如果A×8=120,那么A×16=________,A×________=15。 21.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________米. 22.根据18×5=90,直接写出18×15=________ 18×25=________ 180×5=________ 23.清泉茶场种植茶树26公顷,平均每公顷产600千克茶叶,红旗茶场种植茶树35公顷,平均每公顷产450千克茶叶。________茶场总产量高,高________千克。 24.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5.竖式计算。 ①289+476 ②28×64 ③703×46 ④502×90 ⑤206×15 ⑥284×36. 五、解答题.(共5题;共30分) 26.列式计算。 (1)37的150倍是多少? (2)153个12是多少? 27.一台饮水机168元,一本科技书32元,买24台饮水机和24本科技书,5000元够吗? 28.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9.小强的爸爸每月工资是4380元,那么,他爸爸一年共领工资多少元? 30.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总分:100分) 基础积累(58分) 一、字词书写与运用。(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6分) (1)春天来了,我们的校园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各种花朵zhēnɡ qí dòu yàn(),fēn fānɡ()迷人。 (2)mì fēnɡ()真的有biàn rèn()方向的能力。我第二天jiǎn chá()蜂窝时,发现至少有十五只zhǔn què wú wù()地回到了家。 2.按要求填空。(6分) “误”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误”的意思有:①错;②耽误,耽搁; ③不是故意而做错事。选择下列词语中“误”的意思。(填序号) (1)误.入歧途() (2)准确无误.() 3.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近义词。(8分) (1)艳丽 ..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2)昙花在白天开花有被灼伤的危险 ..。() (3)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 ..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4)我觉得该让它们在缸里生活得更快乐 ..些。() 二、选择题。(14分) 1.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尽.(jǐn jìn)管它们逆风而飞,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我发现几只较大的虾的腹部藏.(zànɡ cánɡ)着许多圆圆的卵。

2.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4分) A.绽开笑脸传播花粉 B.美丽的笑脸淡雅的花蕾 C.一只蜜蜂一条小虾 D.不停地舞动拼命地搏斗 3.下面的句子中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A.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B.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C.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D.主人一回来,小狗就围着主人使劲地跳着。 4.下面的句子中多余的一句是()(4分) ①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②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④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A.① B.② C.③ D.④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8分) 1.《蜜蜂》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1. 填一填。 (1)小丽练习打字,5分钟打了250个字,字数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 (2)买5个足球花了120元,总价钱与球的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 (3)37 =( )∶( ) (4)把一批零件按2∶3分给甲、乙两个工人加工,甲加工这批零件的 ( ),乙加工这批零件的( )。 (5)20克糖完全溶解在18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6)甲、乙两数的和是3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5,甲数是( )。 2. 判一判。 (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比值不变。( ) (2)化简12∶6的比值是2∶1。( ) (3)某次足球比赛,甲、乙两队的得分比是4∶2,这个比可以化简成2∶1。( ) (4) 除法运算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 3. 一个圆的半径是另一个圆的半径的23 ,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4. 一种农药,在使用时要将它用水稀释,规定农药与水的体积比在1∶200~1∶300。 (1)现有150毫升的农药,至少要加多少升水?

(2)在10升的水里,最多可以加多少毫升农药? (3)在10毫升的农药,可以加多少毫升的水? 5. 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4,周长是162 cm,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6. 明珠花苑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2 7 ,数学教师的人数 占教师总人数的3 10 ,艺术教师的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 1 5 ,语文教师、 数学教师与艺术教师的人数比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各有多少人? 7. 甲、乙两车从东、西两站同时相对开出,2小时后甲车到达两站的中点,此时甲、乙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比为5∶3,乙车离东站还有140千米。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初二化学第四单兀综合检测题( A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 14 016 S32 K 39 Cu 64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 题3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C. SiO 2 D. Fe 3O1 氧化镁MgO 三氧化硫SO 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C. 2H 2 D. H 5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 切相关它是 A. 质子数、中子数 B.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6.“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 (mg 儿):硒:0.013 ;锶:0.0596 ; 锌:0.00162 ;钠:18.4 ;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7 .以下对 Q 、CO 、SO 、MnO 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是氧化物 8. 市售的某种含氟(F )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 Na 2FPO 3,已知F 为一1价,则P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CaO B. Al 2O 3 2.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氧化钙 OCa B. C. 三氯化铁FeCl 3 D. 3?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 A. 2H B. 2H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47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望着páo xiào()的洪水,望着堤岸边shēn yín()的灾民,李书记的脸上写满了yōu lǜ()。这不,几天下来,他脸上的zhòu wén ()好像又增加了几道。 2.用“○”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表格中改正。(8分) (1)水花四贱(2)你拥我济(3)躺眼抹泪(4)汹勇澎湃 (5)自做自受(6)日晒雨林(7)烽火不息(8)亚口无言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勺”字的读音是sháo,是半包围结构的。()(2)“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中,“揪出”的意思是用手拉出或拽出。() (3)“勉强”的读音是mián qiǎng,意思为将就、凑合。()(4)“不假思索的嗤笑 ..”中加点的词可替换为“嘲笑”。()4.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小云这次单元测试考得不好,她的心情很(低落悲痛伤心)。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的卷子仿佛有千斤重。她(忐忑不安心如刀绞诚惶诚恐)地想:“该怎么向爸妈说呢?”恍惚中,她仿佛看到爸妈那满是(希望期望盼望)的脸,心里更加(沉重愧疚沮丧)了。 5.对“日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中的“张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料理,安排 B.筹划,周旋 C.应酬,打交道 D.惊慌,慌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原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公爵.(jué) 保佑.(yòu) 调.剂(diào) 颤.抖(chàn) B.阴霾.(mái) 徘徊.(huí) 踌.躇(chóu) 惺忪.(sōnɡ) C.签署.(shǔ) 伫.立(zhù) 斟.酒(zhēn) 甘霖.(línɡ) D.塞.进(sāi) 钧.裁(jūn) 竹匾.(biǎn) 皱.纹(zhòu)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仁慈恻隐通霄达旦遍稽群籍奋不顾身 B.囫囵吞枣万恶不赦小心翼翼倾家荡产 C.蹑手蹑脚幌然大悟怡然自得手舞足蹈 D.越俎代疱变幻莫测漫山遍野有例可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一些陷入发展困境的国家病急乱投医,对西式民主顶礼膜拜 ....,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成为西式民主的牺牲品。 B.在兰考县仪封乡东老君营村,75岁的老支书赵振文讲起村里的用电史,总会情不自 ...禁.地念起自编的顺口溜。 C.今年,市安监局随机抽调专家通过暗访、现场拍照取证的方式,使施工单位或企业 猝不及防 ....,许多安全隐患暴露无遗。 D.1万年前,古雷半岛还是鳞次栉比 ....的山脉,在强烈的地质运动作用下,巍峨的山体竟然沉入沧海,最终成了台湾海峡的一部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6.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在观众心目中,这类戏剧如同出土文物一般,很难引起共鸣。 ②许多上演的历史剧,还依然是古人的面孔和旧时代的精神。 ③而许多新编的现代戏剧,没有写出新的时代精神,多是罗列事实,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来耗费观众的时间,自然受到观众的抵制。 ④当前戏剧之所以难以走出低谷,其原因不仅仅只在形式,最主要的原因是戏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错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 试卷考察范围: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语文园地四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山穷水()()消云散 风景如() 名不虚() 山()水秀中外()名 名()古迹群山()绕 二、形近字组词。 昌()调()乘()铺()银() 唱()稠()乖()捕()限() 三、照样子,写完整的句子。 例:活-(快活)-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容——(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朗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分.()离空气中的水分.()呢? (2)农民伯伯将花生种.()子种.()到了地里。 五、将下列诗句的上下句连线。

燕草如碧丝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街小雨润如酥秦桑低绿枝 乱花渐欲迷人眼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幽草涧边生草色遥看近却无 六、比一比,在组词。 楼(_____)炉(_____) 数(_____)庐(_____) 挂(_____)依(_____) 桂(_____)衣(_____) 七、词语积累。 近义词:环绕—(_______)展现—(_______) 反义词:朦胧—(_______)清晰—(_______) 八、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香雪海 文/佚名 今年春节后,我去了一次无锡的梅园,就爱上它了。 那次我去得早,园里还没有多少人。一阵阵甜津津的香味将我引导梅花林里。抬头看看密密的树林,雪白雪白的一大片,向天上(飘漂)来的朵朵白云,也(像象)刚下过一场大雪。这是盛开着的白梅花啊!中间也夹杂着红梅、绿梅的花骨朵儿。据说这里共有四千多棵梅树,开花时就成了一片花海,叫做香雪海。 我钻进林子,靠着一棵老梅树坐下,发现花丛中有许多的蜜蜂。本来我觉得挺寂寞的,现在似乎有千千万万个小朋友陪伴我,热闹极了! (选自《当代小学生》) 1划掉文中()里不正确的字。 2香雪海是指 3园里没有多少人,“我”为什么觉得热闹极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第4单元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 1.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 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黑暗 ________的情景 ________的鹫鹰 ________的惩罚 ________的悬崖 ________的嘴巴 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领袖________(xiù xòu)吩________(fēn fēng)咐饶恕________(shù sù) 押________(yā yiā)到狠________(hěn hén)心啄________

(zhuó zúó)食 5.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①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改成因果句式) ②大力神经过高加索山、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改为“把”字句) ③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成“被”字句) 6.看拼音写词语。 jī fūxuè yè chuàng zào liáo ku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hēi àn yí zhàng xià jiàng sì zh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我是拼音小能手 zī rùn chuàng zào hēi àn xià ji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4单元综合测试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暴.风雨(bào pào)凑.成(còu zòu)孵.化(fū hū) 发愁.(chóu cóu)忍.心(rěnrèn)晾.晒(liàng niàng)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qiáng jiǎo dòng kǒu zhǔn bèi bì zhǐ jīè piào liang zhī zhū chī bǎo 三、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假.期假.日假.扮假.装 B.几.乎几.个窗明几.净 C.中.计中.奖相中.中.毒 D.尽.力尽.管尽.快尽.早 四、巧填修饰语。(6分) ()的声音()的胡子 ( )的果酱 ()的小狗 ( )的神枪手 ( )的叫声 五、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8分) 1.近义词:偶尔——()浓密——() 继续——()同情——() 2.反义词:讨厌——()陌生——() 批评——()牢固——() 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8分) 1.()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2.()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可以知道他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3.这本书()知识丰富,()很有趣味。 4.()老屋倒下了,老母鸡()没有安心孵蛋的地方了。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4分) (1)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2)你听我叫哞哞哞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

2.把下列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2分) (1)安心的地方睡觉我找不到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个猎人枪法那里很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比小公鸡更美味可口的午餐。(改为反问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 ..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 ..忙着补网,一边 事吧!”(用加点的词语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10分)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写老屋总也倒不了,它第一次是为了帮助________,第二次是为了帮助_________,第三次是为了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他帮助了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名句。 (1)人心齐,___________。 (2)_________,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_________。 (4)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10分)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吱吱呀呀(AABB式拟声词)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叽叽(AA式拟声词)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给选文第2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3.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四单元 一、字词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zhǔn bèi qiáng bì zhī zhū ()()() piào liang jīè chī bǎo ()()() 2.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凑.近(còu chòòu)沾.水(zhān zhàn) 偶.尔(ǒu yǔ)喵.喵(miāo miáo) 3.认真读句子,用“”画出错误的生字并改正。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漂动着。 ( ) (2)小狗天天都炼习。 ( ) (3)烈日炎炎,汽车千万不要在太阳下饱晒。( ) (4)同学们在淮备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 ( ) 4.先补充词语,再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哈哈( )( ) 匆匆( )( ) ( )平( )稳 ( )嘴( )舌很久( )( ) 百发( )( ) (1)他讲了一个笑话,令我( )。 (2)我们( )地议论这件怪事。 二、句子秀台。 1.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 ..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只要 ..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他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写出一个带叹号的句子)

4.小蜘蛛,你吃饱了吗?(写出一个带问号的句子) 三、课文站台。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帮助了、、,说明老屋、。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因为而变长,但胡萝卜先生并没有发觉。 3.《不会叫的狗》讲述了的事,全文主要以 为主。 四、口语交际。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长,这个长胡子帮助小男孩用来放风筝,也可能帮助鸟 太太晾晒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呢?他的胡子会起到什么作用?想一想,写一写吧! 五、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 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 讲故事。 (1)“这倒很有意思”中的“倒”读作,它的正确解释是。 A.副词,反而,却,相反 B.上下或前后颠倒 C.向后,往回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填空题(共14小题) 1.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 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4)我嘛……缝缝补补…… 2.拼音写词。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jiàn qǐxīhuǒ zāo gāo dǎo méi zhòu méi kùn nán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小说为了凸显渔夫的妻子桑娜这一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了她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请阅读下列句子,把对应的句子序号填在括号内。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C 她猛地推开门。 D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报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E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F”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G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4.补充词语。 指画不思索不清 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环境描写;E语言描写;F神态描写。 (1)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的老妇人。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3)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6.表示”看”词语有很多,如文中的”瞪、盯、望”,想一想,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的,把它们填入括号中将成语补充完整。 坐井天言观色左右面面相 管中豹异思迁高远一无余 7.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填序号)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我嘛……缝缝补补…… 8.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1)这个句子是对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桑娜的品质。 (2)我也能写一写我的卧室的环境,表现出家庭的温馨: 9.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 1.写出反义词 毁灭—________ 破坏—________ 精华—________ 热闹—________ 2.选词填空。 统一统治 ①两岸人民隔海相望,盼望着祖国早日________。 ②秦始皇________六国之后,实行暴力________,焚书坑儒,民不聊生。 测量估量 ③毛泽东主席的逝世,是中国人民不可________的损失。 ④詹天佑带领工人仔细地________了隧道的地形。 3.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①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 ②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 《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 《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5.根据课文《示儿》内容填空: 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6.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汴州临安几时休 7.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①圆明园皇家园林长春园园林 ②元清唐明宋 8.根据诗歌内容完成练习。 《示儿》一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中的“九州”指___________,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宋·林升 10.“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 __________。 11.学完《示儿》,小刚前去请教老师:“为什么陆游去世时南宋还未能收复汴州,平定中原?”老师说:“宋代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回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xīshēng kǒu shào shāo huǐkǎi xuán gòng xiàn ()()()()()二、我会给正确的读音打“√”。(6分) 还(huán hái)乡河气喘吁吁(xūyù)困难(nán nàn)还(huán hái)有呼吁(xūyù)逃难(nán n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防()键()挺()济()枪()访()健()蜓()挤()苍()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4+6分) 草木()兵知己知()()草丛生兵()神速以()万一永()人间围()救赵声东()西这些成语与有关,我积累了两个类似的成语、 五、修改病句。(4分)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5分) 呼唤呼吁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什么。 2、我向整个国际社会():“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爱护维护保护3、爸爸倒在了()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4、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家人。 5、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我们的地球。 七、我能从句子中带点的部分体会不同的感情,并仿写一句。(6+3分)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扁鼻子军官的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第一句话把()比作(),表达了()之情;第二句话把()比作(),表达了()之情。我也来仿写一句 八、我从课内外认识了许多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小英雄。请在括号里写出他们的名字。(6分) ()()() 九、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存在着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我要就世界和平问题向国际社会呼吁,我最想说的是:(5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夜莺的歌声》片段,回答问题(15分)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有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四年级下语文试题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字词检测。(26分) 1.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并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4分) 屏息()看守()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优虑供养忠心 B.待候成绩职责 C.挖掘腔调鱼钩 D.付近毒手饭馆 3.词语理解与运用。(9分) (1)“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看;②拜访;③注意,照管。请指出“顾”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左顾右盼( ) 奋不顾身( ) 三顾茅庐( ) (2)“窥侗”指:表示向上看叫 ;表示向下看,叫。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无( )无( ) 耀武( )( ) 从( )不( ) ( )( )如也( )丝( )苟 ( )人( )目 5.你知道下列三字俗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连一连。(4分) ①铁公鸡 a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②变色龙 b.随声附和的人 ③纸老虎 C.一毛不拔的人。 ④应声虫 d.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二,句子综合训练。(18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为肯定句) (2)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仿写拟人句) (3)白公鹅挺着脖子。(扩句) 2.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表引用②表特定称谓③表特殊含义④表强调 (1)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 (2)看到河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白鹅,我不由得想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诗。( ) 3.句子理解。(8分)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作者用“”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更显出了。(4分) (2)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696×83的积是()位数. A.6B.4C.5 2.在计算453×65的时候,其中“4×6”表示() A.6个4B.60个4C.60个400 3.笔算332×61时,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位上. A.个B.十C.百D.千 4.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 A.三位数B.四位数 C.五位数D.不能确定是几位数 5.250×80的末尾有()个0. A.2B.3C.4D.5 6.275×16的积的最高位是() A.万位B.千位C.百位 7.估算398与21的积大约是() A.800B.6000C.8000 8.小林每分钟打字108个,半小时大约打()个字. A.3000B.6000C.2000 二.填空题(共7小题) 9.218×27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10.308的15倍是,个90是4500. 11.求83个104的和是,列式是,结果是. 12.260×50积的末尾有个0. 13.计算308×2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占位; 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14.填上“>”、“<”或“=”. 130×40140×30 105×50210×30. 15.每瓶饮料450毫升,一箱共有20瓶.这箱饮料一共升.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6.用竖式计算. 175×13= 34×206= 127×90= 四.应用题(共3小题) 17.笑笑假期前买了一个背包和一个旅行箱,背包的售价是105元,旅行箱的售价是背包的16倍,旅行箱的售价是多少元? 18.有956个座位的礼堂举办音乐会,每张入场券15元. (1)已售出542张入场券,收款多少元? (2)剩余的票,按每张12元售出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 19.育红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四年级共有256人,票价每人12元,3000元买门票够吗? 五.解答题(共11小题) 20.果园里收了132篮苹果,平均每篮装47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苹果? 21.先计算,再用交换律进行验算. 22.32个同学在运动场练习接力跑,平均每人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23.动物园里的斑马每天要吃165千克食物,8月份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这些斑马吃一个月吗?24.同学们去秋游,门票是49元/人,一共需要102张票,李老师准备5000元够买票吗? 25.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288元,一辆电动车的价格是自行车的13倍. ①一辆电动车的价格是多少元? ②一辆电动车的价格比一辆自行车贵多少元? 26.郊区一生态果园今年收了215吨桔子,收的枣子大约是桔子的21倍.大约收了多少吨枣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部编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45分) 1.我会给加点字注音。(4分) (1)假( )日里,我和弟弟玩游戏,弟弟假( )装肚子疼,害得我中( )了 他的圈( )套。 (2)他好( )奇地看了老人一眼,向老人问好( )。 (3)他在茶几( )上找到了一本书和几( )支笔。 2.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7分) 一只jī è( )的小老鼠,从dòng kǒu()里探出头,东张西望了一番,就溜出来偷吃,刚好被一只zhǔn bèi( )shài( )太阳的小花猫发现。小老鼠拼命地跑啊跑啊,最后zhuàng dào( )墙bì( )上,小猫马上跑过去抓住了它。这样,小老鼠就成了小花猫的美餐, 填bǎo()了小花猫的肚子。 3.我能照样子写词语。(9分) 七上八下(含有数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又大又圆(又~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很久很久(ABAB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5分) (1)因为胡萝卜先生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 (2)它们对过马路的陌生人叫。( ) (3)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 (4)小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批评。( ) (5)你这只狗可真特别。( )

5.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7分) (1)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 6.按要求写句子。(9分) (1)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狗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一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叫。(仿写句子) ________不会________,不会________,也不会________,更不会________。(5分) (3)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我们要有团队意识,协助精神。 (2)表示“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泰山移”。 (3)爸爸叫我和姐姐把门前的木柴搬进屋子里,我们唉声叹气,爸爸笑着说“____________,其利断金。有啥难啊。” (4)小明做数学作业遇到难题,只好去求助他的几位朋友,经过一番探讨后终于知道了解题思路,这真是“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6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A、B都不为0),那么A()B. A.>B.<C.= 2.若将1.5:25的后项化成100,前项应() A.加75B.乘4C.不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篮球比赛中,甲队和乙队的比分为3:1,这是一个比 B.科技书比故事书多,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C.丽丽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2),那么坐在她后面的同学应该是(3,1) 4.调制巧克力奶,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笑笑有280克巧克力,都用来调制巧克力奶,她要准备多少克奶?列式错误的是() A.280÷2×9B.280×C.280×(9÷2)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6.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乙数和丙数的比是3:7,则甲数和丙数的比是() A.4:7B.12:35C.4:3 7.一个比的比值是1,后项是2.5,前项是() A.2.5B.1.5C.2 8.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扩大到原来的9倍,比的后项应() A.扩大到原来的3倍B.缩小到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已知23%<<0.25,并且x、y两数的比是3:5,那么x是,y是. 10.按照如图的配方,做5人份炒面,需要购买克面.

11.一种盐水有120克,盐和水的比是1:5,如果再投入5克盐,要保持盐和水的比不变,应该再倒入克水. 12.比的前项是9,后项是7,如果比的前项加27,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 13.某校六年级有3个班,(1)班和(2)班的人数之比是5:4,(2)班和(3)班的人数之比是3:4,(1)班、(2)班、 (3)班的人数之比是::. 14.5:8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 15.一杯240g的盐水,盐和水的比是1:7,如果再放入5g盐,那么盐和水的比是. 16.=18:=÷40=%.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9分米,长和宽的比是12:9.(判断对错) 18.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山东队与辽宁队的比分是1:0,所以比的后项也可以是0.(判断对错) 19.在7:8中,如果前项增加1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14.(判断对错) 20.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3: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40%.(判断对错) 21.18:10读作18比10,其中18是比的前项,10是比的后项.(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化简比. 2.5:0.45 五.应用题(共4小题) 23.学校体育组购进12根大绳,准备按年级学生人数分配给参加“蓓蕾计划”的一、二、三年级学生.一年级45人,二年级75人,三年级60人,二年级能分到多少根大绳? 24.某班有45名同学,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4:5,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名? 25.水果店运来苹果比橙子少300千克,已知苹果与橙子的质量比是3:5.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橙子一共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跟踪检测卷(附答案)

第4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用小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2.黄果树瀑布高约七十七点八m 。横线上的数写作( );世界 上最小的蜘蛛是展蜘蛛,它只有0.043cm 长。横线上的数读作( )。 3. 由60个一、9个百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 把它精确到百分位是( )。 4.把0.0039扩大到它的( )倍是3.9,把27缩小到它的? ?? ?? 是0.27,把( )缩小到它的1 1000是0.96。 5.在 里填上“>”“<”或“=”。 0.750.705 0.068 0.68 6.915 6.92 0.57m 57cm 9千克50克9.5千克 4米50厘米 4.5米 6.1.8 m =( )cm 5.09 kg =( )kg( )g 3.6 m 2=( )dm 2 6 t 5 kg =( )t 2元9分=( )元 50公顷=( )km 2 7.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达 到104303132人。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8.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4.0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1.8和1.8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大于2.1小于2.3的小数只有一个是2.2。() 5.4.96的计数单位是0.01,再添4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5。()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10里面有()个0.01。 A.100B.1000C.10000 2.7.808中,右边的“8”是左边的“8”的()。 A.100倍B.1000倍 C.1 100 3.甲、乙、丙三人100米短跑的成绩如下:甲:16.70秒乙:16.76秒丙:16.66秒 ()的速度最快。 A.甲B.乙C.丙 4.50□4000000≈50.0亿,□里能填的数字是()。 A.0 B.0~4 C.5~9 5.下面各数中,与6最接近的是()。 A.6.1 B.6.02 C.5.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