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为金融学_管理者的非理性_一个综述7.doc

公司行为金融学_管理者的非理性_一个综述7.doc
公司行为金融学_管理者的非理性_一个综述7.doc

公司行为金融学_管理者的非理性_一个综

述7

公司行为金融学:管理者的非理性

)))一个综述

兰垠

摘要:近几年公司行为金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学者就管理者的非完全理性对公司融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本文介绍了管理者非完全理性的表现及成因,并对管理者非完全理性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行为金融公司金融过度自信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如何影响金融投资与财务决策的科学。行为金融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兴起,当今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非常活跃的金融学派之一。

按照前提假设不同,行为金融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分支:市场行为金融和公司行为金融。前者假设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的,而公司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后者假设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而公司管理者是非完全理性的。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始于对金融市场上的一些异常现象的关注,市场行为金融的研究在早期占据了行为金融学的主流。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许多经典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anomalies),于是一些学者引入了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的,从而在根本上否认了经典理论的前提假设,有效的解释了一些异常现象产生和存在,形成了金融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性、前景理论、一月效应、惯性效应、锚定效应、心里帐户、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等理论。

近几年来,管理者的非完全理性对公司财务决策所造成的影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公司行为金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管理者非理性的表现有过度自信、有限理性、参考点偏好等,而其中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便是管理者的/过度自信0对公司决策的影响。

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主要由于自身效应最大化需要、外界竞争选择、公司治理环境及管理决策环境等共同影响形成。

管理者过度自信,首先会使其融资决策呈现内部资金)))债务资金)))权益资金的融资顺序偏好,并在筹集权益资金时,形成管理者择时发行的特点。其次,管理者过度自信,还将在内部现金流不足的条件下导致投资不足;而在内部现金流充裕时,又会导致投资过度。再次,管理者过度自信还是导致并购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会促使管理者进行损害公司价值的并购活动。

然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并不是必然损害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的。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行为偏好趋同;并促使管理者更加努力提高业绩,带动其他人员一起提高业绩,从而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加。

接下来,本文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介绍;在第三部分综述了国际学术界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投资决策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投资政策又可以分为项目投资决策和并购决策两部分;由于并购决策的特殊性,本文将其独立出来,单独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介绍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影响。最后,在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表现与原因

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表现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表现主要有:自我归因(Self Atribution),控制幻觉(I llusion of Contr ol),知识幻觉

(Illusion of KnowIdge)和过度乐观(Overoptimistic)。

自我归因是指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为运气不好等原因。Bettman和Weitz(1983)发现公司管理者在分析年度财务报告时,会将公司业绩上升归因为自己的出色能力,而公司业绩下降则是有外界因素造成。

控制幻觉是指人们过高的估计对不确定性事件的结果的控制能力:当人们采取一些行动试图控制结果时,某些控制行为其实与结果如何并无关系。例如,人们认为自己抽的彩票比随机分派给的彩票具有更高的中奖机会,而事实上两种方式的中奖几率并无差别,自己抽取彩票的行为也不会对结果有任何影响。Langer(1975),Weinstein(1980),以及March和Shapira(1987)的研究表明具有投资决策权的CEO们更容易有控制幻觉,并且更容易严重低估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知识幻觉是指人们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掌握知识的精确性和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判断的准确性。Russo 和Shoemaker(1992)的研究发现职业经理人也具有高估判断准确性特点。

过度乐观是指人们会高估有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低估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调查显示,大约有90%的人认为自己在驾车技术、幽默感等方面好于平均水平。Cooper,Woo和DunkelI ber g(1988)通过对2994个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81%的人认为自己的企业存活的可能性大于70%,33%人认为自己的企业肯定会存活;而事实上有75%的企业寿命不到5年。此外,F rank(1935)and Weinst ein(1980)发现人们会对自己参与的项目持过分乐观的态度(Comm itment Bias)。

2、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原因

(1)自身需要

管理者作为决策者面临着股东、董事会及外界的很大压力,而适度的过度乐观情绪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业绩表现,自我归因也会增加管理者的个人效用和福利。虽然由于非完全理性使管理者在处理信息时进行了不适当的扭曲,但这种扭曲却是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2)竞争选择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公司内部的提拔机制决定了管理者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提高业绩,而在这种竞争机制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具有更高的胜出概率。

Heifet z和Spiegel(2001)通过建立进化模型(evolutionary appr

oaches),认为过度乐观会促使经理人投入更多的努力,从而较完全理性的经理人具有更大的机会在公司中存活。Bernardo和Welch(2001)的研究认为过度自信的企业家低估了风险,更愿意进行尝试,从而促进了商业机会信息的生产;适度过度自信的企业家具有进化优势(evolutionary advantage),较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存活。

Goel和Thakor(2002)以及Kr'ahmer(2003)建立了锦标赛模型(tournaments approaches),认为过度自信增加了在比赛中取胜的几率。Goel and T hakor(2002)认为过度自信的经理人会低估其从事活动的风险,从而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也更容易取得最好的业绩。Kr'ahmer(2003)认为能力和努力是相伴相随的,经理人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具有更高的机会取得成功;而现在的成功也会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进而在未来有了更高的成功机率。

Aktas和Bodt(2005)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CEO的并购决策模型,指出争夺公司控制权的过程中,即使管理者最初是完全理性的,并购的竞价过程也会使管理者变得越来越自大,并形成过度自信。

(3)治理环境

Par edes(2005)指出CEO的高收入会增强其成功感,从而导致了过度自信。同时,以CEO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给予CEO过高的权利,而在决策失误时并不能让管理者有效的承担相应责任,进而滋长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情绪。

(4)决策环境

管理者是公司政策的制定者,对决策具有较高的参与程度,因此容易形成过度乐观情绪。此外管理者的资本结构决策、投资决策的进行频率远远低于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进行频率,并且在反馈信息具有时滞长、充满噪音等特点,因此学习效应不明显,容易造成非完全理性。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

由于过度自信的存在,管理者往往会高估自己所做的决策的正确性,高估自己对公司的贡献,高估自己

的能力而低估竞争对手的能力,高估未来有利事件发生的概率,高估公司现金流的成长性,低估公司现金流的风险,并且认为公司股票被市场低估。这些都将对公司融资及投资决策造成不同的影响。

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

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了公司价值,认为外部融资较内部融资成本过高,权益融资较债务融资成本过高。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多的使用公司内部资金;而在必须外部融资的条件下,会优先进行债务融资,使公司融资呈现顺序偏好(pecking or der prference)。同时在筹集权益资本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相机抉择0,在认为公司股票被低估一定程度时回购股票,认为公司股票没有被严重低估时发行股票(equity market timing)。

Hackba rth(2004)通过建立以随机现金流为基础的公司价值模型,指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使用更多的债务;并且债务期限更短,发行更频繁;管理者进行融资时会/相机抉择0,但不一定具有

融资顺序偏好。

Landier和Thesma r(2004)通过研究理性投资者和过度乐观的企业家之间缔结合同的行为,发现过度乐观的企业家会更多使用短期债务,而理性的企业家更偏好风险较低的长期债务资金。

Gr aham和Har vey(2001)对392个CF O就公司资本成本、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发行权益时,近期股价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司股票被市场低估的程度次之,公司股票的是否被低估为第三重要的影响因素。在1999年第二季度的调查中,大约有70%的CFO认为自己公司的股票被市场低估。公司具有融资顺序偏好,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权益融资时会进行/相机抉择0。

Malmendier和Tate(2005)在其实证研究中,以设问题的个人投资组合中持续保持过多的公司个别风险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1,使用福布斯500家企业的面板数据,发现在进行融资时,过度自信的CEO安排债务比例时较理性的CEO至少多使用10%的内部资金;在进行外部融资时,至少多使用15%的债务融资o。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具有融资顺序偏好,并且在使用债务上更加保守。

Oliver(2005)以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情感指数(Univer sity of Michigan Consumer Sentiment lndex)为管理者自信程度的替代变量,对美国具有25年之上历史的企业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公司外部融资中负债的比例成正比。证明了行为金融中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倾向于发行债务的论点,但该实证研究不支持管理者会择时发行权益证券的观点。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

Heaton(2002)通过构建两期决策模型指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的价值,因而会错误的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较内部资金而言过高,从而减少了应该使用外部融资方式进行投资的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形成投资不足。公司面临的成长机会越好,过度自信所造成的投资不足成本就越大。此外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了公司项目的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如果公司具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量,管理者便会投资于原本净现值为负的项目,造成投资过度。

Malmendier和Tate(2004a)认为过度自信的CEO会过高的估计投资项目的质量,并认为外部融资过于昂贵,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会进行过度投资。以CEO多次在股票期权高度实值的条件下没有行使卖出权,或者持续购入所任职公司的股票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对福布斯榜中的500家企业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较理性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对公司现金流量的敏感度显著增强;特别是在有剩余借贷能力的公司中,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

3、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

Roll(1986)提出了自大假设(Hubris H ypothesis),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使其高估了并购所带来的收益,从而导致许多公司并购活动后价值下降。他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过高的估计了并购业绩和协同效应等,并会接受过高的并购价格,从而损害了公司价值。

1o作为激励,CEO会持有相当数量的公司股票期权,达会使CE O的个人资产缺乏分散化。一个风险规避的CEO

会在早期股票价格足够高时将股票卖掉(Lambert,Larck er和Verrechia(1991);Meulb roek,(2001);Hall和Murphy, (2000),(2002))。而过度自信的CEO会持续持有股票期权,甚至十几年以上,期望从公司股票未来的升值中提高个人财富。

作者认为CEO在公司的财务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CFO虽然承担公司的财务责任,但CEO在公司财务决策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CFO对CEO只起到辅助作用(Millman(2001))。

Camer er和Lovallo(1999)的实验研究表明,管理者会在市场进入决策中过度自信。Weber和Camer e (2003)的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低估合并所带来的公司文化冲击。

Malmendier和Tate(2004b)认为过度自信是导致并购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以CEO对个人投资组合的决策为过度自信为替代变量,对1980)1994年期间美国的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CEO会高估自己的领导能力,高估项目决策能力,高估合并的协同效应,从而更多的进行并购活动,尤其是降低公司价值的多元化并购活动。对于现金流量充足的公司来说,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此外,过度自信的CEO会认为公司被市场低估,从而不愿以通过发行权益的方式进行并购;并在竞购过程中,接受过高的价格。同时,市场对过度自信的CEO所进行的并购活动的负面反应也更为激烈。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上述文献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讨论了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不同影响,说明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背离最大化公司价值的理性决策。但也有一些学者指出,虽然过度自信

的管理者会做出非理性决策,但过度自信的程度不同,会对公司价值造成不同的影响。极度过度自信必然会损害公司价值:但适度的过度自信不但不会降低公司价值,反而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加。

Goel和T hakor(2002)认为管理者是风险厌恶的,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低估其所面临的风险,因此适度的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更加符合风险中性的公司所有者的偏好,从而做出有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Hackba rth(2004c)通过公司价值的实物期权模型指出,管理者的适度过度自信有助于缓解股东)债权人冲突,特别是Myers(1977)提出的/投资不足0问题。而/投资不足0问题的缓解将增加公司的价值。Hackba rth(2004c)还指出适度的过度自信还有助于改善股东一经理人冲突,缓解/在职消费0从而降低公司代理成本1。

Gervais,H eaton和Odean(2004)指出风险厌恶的、完全理性的管理者,会在得到准确的可以判断项目的完全信息后,再判断是否投资于该项目。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则会行事更加/果断0,提前决定是否进行项目,这更加符合风险个性的投资者的利益。为了解决股东)经理人冲突,风险厌恶的、理性的管理者需要给予更多的股票期权进行激励,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需要的股权激励较少。过度自信和货币激励是缓解代理问题的两种方法,二者呈替代关系。

Ando(2004)建立了委托人同时雇员高估和低估自己能力的两类代理人的博弈模型,指出在升迁竞争中,高估自己的能力的管

理者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达到更高能力所表现的业绩,并提高了委托人的价值。

Gervais和Goldstein(2004)建立了两支边际生产能力递增的队伍的博奕模型,通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队员不仅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边际产量,而且也带动了同队其他人员增加了边际生产能力,并实现了个人效用的帕雷托改进。在公司治理中,过度自信在功能上可以部分替代监管的作用。

五、结论

本文对公司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介绍了管理者非完全理性的表现主要是过度自信,而过度自信又主要表现为自我归因、控制幻觉、知识幻觉和过度乐观四个方面。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情绪的形成,主要由于自身效应最大化需要、外界竞争选择、公司治理环境及管理决策环境等共同影响。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使其融资决策呈现内部资金)债务资金)权益资金的融资顺序偏好,并在筹集权益资金时,形成管理者择时发行的特点。

管理者过度自信,将导致其减少应该使用外部融资方式进行投资的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造成投资不足;

1公司委托代理问题可以分为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股东)经理人冲突两大类。股东)债权人冲突包括:(1)公司在获得贷款后,将资金投入到更南风险的项目,而形成的/资产替代0问题;(2)杠杆公司拒绝净现值为正、但预期收益大部分属于债权人的投资项目所造成的/投资不足0问题。股东)经理人冲突包括,(1)由于经理人人

拥有公司100%的股权,因此其个人利用最大化与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不一致的,形成的,/在职消费0倾向;(2)和经理人随意使用对自由现金流量,将资金投入到收益很小的项目上而不发放现金股利,导致的/过度投资0。

而在内部现金流充裕时,又会投资于原本净现值为负的项目,造成投资过度。

此外,管理者过度自信还是导致并购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会促使管理者进行损害公司价值的并购活动。而市场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进行的并购活动的负面反应也更为激烈。

然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并不是必然损害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的。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使决策方式更加符合所有者的利益;同时过度自信会促使管理者更加努力提高业绩,并影响其他人员提高业绩,从而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加。

不过,公司行为金融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关于其他认知心理现象等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的讨论还非常有限。在我国,由于缺乏/过度自信0的替代变量的相关数据,关于过度自信如何影响我国公司财务政策的研究也一直无法进行。正如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学教授Richard H.Thaler所言,行为金融学在公司金融领域研究仍有待深化。

参考文献:

[1]Aktas,N.and Er ic de Bodt(2005)/Hubris,Learning,and M&A Decisions.0Wor king Paper,Univer2

sity of California

[2]Bett man,J.and B.A.Weit z(1983)/Attr ibut ions in the Boar d Room:Causal Reasoning in Corpor ate

Annual R eports,0Administr ative Science Quar terly,V ol.28,pp.165-183.

[3]Camerer, C.,and Lovallo, D.(1999)/Over conf idence and excess entr y:an exper imental appr oach,0A2

merican Economic Review,V ol.89,pp.306-318.

[4]Cooper,A.C.,C.Y.Woo and W.C.Dunkelber g(1988)/Entrepreneurs%Per ceived Chances for Suc2

cess,0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 ing,V ol.3,pp.97-108

[5]Goel, A.M.and A.Thakor(2002)/Do overconfident managers make bett er leader s?,0Wor king Pa2

per,University of Michigan

[6]Gr aham,J.and H ar vey, C.(2001)/T he theor y and practice of cor porate finance:evidence fr om the

field,0Jour nal of F inancial Economics60,pp.187-243.

[7]H eaton,J.B.(2002)/M anageria l Optimism and Corpor ate F inance,0Financial Management.Summer

2002,pp.33-45

[8]Landier,A.and D.Thesmar(2004)/F inancial Contr acting

with Optim istic Entrepreneur s,0Working

P aper,New Yor k Universit y

[9]Malmendier,U.,Tate,Geoffr ey A.(2004)/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 e investment,0Working

paper,Stanfor d University and H arva rd Universit y

[10]M almendier,U.,Tate,Geoffr ey A.and Jun Yan(2005)/Cor porate Financial P olicies With Over confi2

dent Manager s,0Stanfor d U niversit y an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Stanford Univer sity

[11]M arch,J.G.and Z.Shapira(1987)/Managerial perspectives on r isk and risk taking,0Management

Science,V ol,33,pp.1404-1418

[12]R usso,J. E.,and P.J.H.Schoemaker(1992)/Managing Overcon.dence,0Sloan Management Re2

view,V ol.33,pp.7-17

[13]Tr oy A.Par edes(2005)/Too M uch Pay,T oo Much Defer ence:Behaviora l Corpor ate F inance,

CEOs,and Cor porate Gover nance,0Amer ican Law&Econom ics Association Annual M eetings,Wash2 ington U niversit y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 ◆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 第二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 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趋势在其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原因: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当投资者对信息未充分反应时,信息逐步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股价因此在短时间内沿初始方向变动,表现出动量效应;而投资者受到一系列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刺激,对收益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判断,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而随后投资者普遍意识到时,股价则会反方向变动,即为反转效应。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的平均值不一致。 ◆反应不足: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及时的反应。 ◆规模效应: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行为金融学课后答案1至5章anawer

第一章 1. Differentiate the following terms/concepts: a.Prospect an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 prospect is a lottery or series of wealth outcomes, each of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 probability, whereas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defines the likelihood of possible outcomes. b.Risk and uncertainty Risk is measurable using probability, but uncertainty is not. Uncertainty is when probabilities can’t be assigned or the possible outcomes are unclear. c.Utility function and expected utility A utility function, denoted as u( ), assigns numbers to possible outcomes so that preferred choices receive higher numbers. Utility can be thought of as the satisfaction received from a particular outcome. d.Risk aversion, risk seeking, and risk neutrality Risk aversion describes someone who prefers the expected value of a lottery to the lottery itself. Risk seeking describes someone who prefers a lottery to the expected value of a lottery. And risk neutrality describes someone whose utility of the expected value of a lottery is equal to 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 lottery. 第二章 2. A stock has a beta of 1.2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its returns is 25%. The market risk premium is 5% and the risk-free rate is 4%. a. What is the expected return for the stock? E(R) = .04 + 1.2(.05) = .10 b. What are the expected retur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for a portfolio that is equally invested in the stock and the risk-free asset? E(R p) = .5(.10) +.5(.04) = .07, σp =(.5)(.25) = .125 c. A financial analyst forecasts a return of 12% for the stock. Would you buy it? Why or why not? If you believe the source is very credible, buy it as it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a positive abnormal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浅谈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实际运用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人类在处理经济事务中为什么往往不能够冷静、客观和理性地做出决定的原因作出解释和寻找答案。本文将主要阐述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辅以实际案例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投资者不够理性,市场不够完善,或者投资者并不追求利益最大,等等,这些都不符合经典金融学的假设。所以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产生了。 行为金融学以一种源自心理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人的实际心理及其由此决定的行为特征纳入分析框架的金融学说而逐步兴起,它一经出现便在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激起了波澜——不仅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现有框架提出了质疑,更为现代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作出了解释。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在被称之为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 经典金融学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上的。但大量实践证明人类并非如此,人们总是根据主观判断来做出抉择,有时太过自信,有时太够保守;再加上条件的限制,如信息的不完全等也会影响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人有时会因自己的多样性选择而放弃理性行为。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判断加总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其次,经典金融学还假设,理性人总能抓住非理性人找到套利机会,因此理性人最终会在资本市场上存活下来。而实际上假设之所以为假设是太理想化了,显然在实践中的“反常现象”还需要其他理论来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一).预期理论。它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论点: 1.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针对风险的态度。人们总是以自己身处的位置和衡量标 准来判断行为的收益与损失,因此更注重于预期的差距而非结果本身。 2.损失规避。人们的偏好与财富的增量决定,而非财富总量,所以人们对损失 的敏感要高于收益,即损失效用大于收益效用。例如,在居民储蓄问题上,若实际率为正的,人们宁愿选择收益保障的银行存款,而非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 3.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法则认为,分析样本数接近总体数 时,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接近总体的事件发生概率。这就不难解释中小散户的亏损问题了,因为长期看来,这些人的投资是非理性的,因此证券市场就不按照原先的规律,即贝叶斯法则运行。 4.框架效应。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会注意到环境的关系,会考虑问题以何种 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股市上呈现收益状态时,人们选择确定性收益,同时规避风险,反之勇于择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牛市时卖出,熊市时不抛现象。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行为金融学复习题精编版

行为金融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无套利是均衡条件的推论,如果市场达到均衡,那么一定没有套利机会存在。() 2.只要有了算法,问题肯定能得到答案。() 3.现代标准金融学承袭了“经济人”的基本分析假定,提出了有效市场价说,建立了现代标准金融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4.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 5.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且具有理性预期,但对未来的认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6.对投资的评估频率越高,发现损失的概率越高,就越可能受到损失厌恶的侵袭。() 7.拇指法则是一种启发式判断法。() 8.11与等人发现股票价格序列类似于随机漫步,他们最终把这些理论形式化为有效市场价说。( 9.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资本市场分析基本上由两大派所主宰:基本分析派与数量分析派。( 10.锚定与调正启发法倾向于低估复杂系统成功的概率和高估其失败的概率。( 11.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

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当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厌恶。. 12.人们忽略的遗憾程度通常大于行动的遗憾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 1.有限理性的决策标准是() A.最优 B.效用最大化 C.满意 D,风险最小 2. 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所损失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所得到价值的( A.2倍 B.1倍 C.2.5倍 D.4倍 3.投资者通常假定将来的价格模式会与过去相似,这种对股价未来走势的判断属于 (A.算法 B.熟识性思维 C.代表性思维 D.投资者情绪4.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产生的标志是( A.资产组合理论 B.套利定价理论 C.资本资产定价模型D.有效市场假说 5.根据性别,过度自信,频繁交易和所承担的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可能最大。 A.单身女性 B.已婚女性 C.单身男性 D.已婚男性 6. 与问题非相关的信息会导致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减弱,这种情况被称为信息的( A.首因效应 B.稀释效应 C.韦伯定律 D.近效应 7. 过度自信通常不会导致人们()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金融学2013年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报告 班级:09经济学(2)班学号:Xc09580217 姓名:金芳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而居民消费对于我国GDP新增份额的贡献率逐年下降,日趋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张的障碍。我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进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局面,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目前对我国来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全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下,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已引起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现有的理论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才能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一)国外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Gormley,Liu,Zhou(2010)认为,若政府没有提供一系列安全网,如失业、工伤、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为了未来的生活有所保障,最为理智的做法就是尽量缩减当前消费、增加未来储蓄。 Kotilikoff(1979)利用生命周期函数,在分析部分均衡和总体均衡时发现,退休效应只是对社会保障在资本存量上的替代效应部分抵消了,因此社会保障会增加居民储蓄,降低消费。 Barro(1978)的代际转移支付理论,认为生命周期家会所理论撕裂了各代人之间的联系,他的理论以储蓄为中介变量,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内个人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因此不部分抵消挤出效应,如果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偏好、禀赋、工作岗位,并且都缴纳相同的税金和社会保障费用,那么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的引入而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若存在遗产动机,那么社会保障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效应即为零。 (二)国内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强,很多学者倾向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臧旭恒、裴春霞(2004)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摘要: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存在着偏差,现代金融学无法对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异象”进行充分的解释。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进行研究,解释了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众多国内外学者结合与投资者偏好、信念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投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进一步加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更快的推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更加准确、系统的解释金融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来为投资者决策进行服务。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关于股票市场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证发现了一些与理性人假设不符的异常现象,如人们会过早的卖掉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面对这些异常现象,诸多学者对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提出了质疑,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这个学科也逐渐随之出现。Thaler 将行为金融学称之为一种“开放性思维的金融学科”,因为它承认一些经济金融机构、个人存在非完全理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应用到金融行为者的身上。金融学的倡导者坚持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人,而只是普通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真实行为,揭示了投资者的非理性和竞争市场中人的易犯错性[1]。 尽管这种对于理性的背离是随机的,但也是系统的。Shleifer 指出投资者对于经济理性的背离是高度普遍和系统的[2]。很长一段时间前,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人们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在做预测时会经常犯一些可预见的错误。通过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Ritter认为行为金融学由两大块构成:认知心理和套利限制,他认为认知指的人们就是如何思考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中存在一些系统的错误,如人们的过度自信倾向,人们总是过多的注重近期的经验、经历等。而且人们的这种偏向也有可能产生分歧[3]。Witteloostuijn和Muehlfeld 认为认知心理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它使得我们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认知缺陷和心理偏向会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4]。由于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人,因此他们的认知缺陷、心理偏差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以致做出有损他们资产的决策。倾向于这些偏差的投资者经常会冒一些他们所不了解的风险,得到一些他们所没有预测到的结果,会进行一些没必要的交易,当最终结果为坏的时候他们会经常自责或者责怪他人[5]。 Kent Baker和Nosinger 认为常见的投资错误是由投资者的认知、情绪缺陷和心理偏向引起的,并把这些偏向分为了两类:投资者是如何思考的(how investors think)和投资者是如何感知的(how investors feel),并阐述了心理偏向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有趣的行为金融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多选题】(1分)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 A. 最优化 B. 心理 C. 基本 D. 均衡 2 【判断题】(1分) 棉花糖实验反映的是人类自我控制的问题. A. 错 B. 对 3 【判断题】(1分)

标准的金融学的假设是建立在投资者应该如何决策的基础上的,行为金融学的假设是建立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的投资行为。前者是规范性的,后者则是实证性的。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分) 作为经济学术语的动物精神指的是导致经济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的元素,它还用来描述人类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分) 在认知论领域中,有一个命题被称为是“可误论”。可误论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这个理论主张人永远不会对一种观点给予盖棺定论式的肯定。 A. 对 B.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根据期望效用理论,人们的风险态度是不变的,而在现实中,人们有时会选择规避风险,有时则会寻求风险。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分) 损失规避指的是,损失所造成的心理大于收益。 A. 错 B. 对

【判断题】(1分) 在前景理论中,取代效用函数的是价值函数。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分) 根据价值函数的描述,人们在收益域内是规避风险的,在损失域内是寻求风险的。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分) 在迷恋小概率事件和确定性效应双重作用之下,加权函数变成了这个倒s型了。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分) 迷恋小概率事件表现在加权函数中,就是概率为0的邻域内曲线斜率较大。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分) 确定性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对确定性的结果,也就是百分之百的结果赋予更大的权重,那么表现在加权函数中,就是概率为1的邻域内所对应的曲线更加平缓。 A. 错 B. 对 8 【单选题】(1分) 风险态度的四重性说明,人们在面对小概率的损失的时候,表现为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作者XX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一、前言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行为金融学第3章答案

行为金融学第3章答案

第3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一名词解释 股票溢价之谜: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动量效应:也称惯性效应,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的趋势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股票的规模效应:股票的总收益率和风险调节后的收益率都与公司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即股票收益率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 日历效应: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投资收益率在不同的时间存在系统性的差异。 一月效应:股市在每年一月份中的回报明显高于它在其他月份中的回报。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 反应不足: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地、及时地反应。 异象: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的股票市场收益异常的现象。 二问答题 1 我国股票市场有哪些典型的异象? (1)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噪声交易明显存在, 且在持续时间、涉及范围及表现程度上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严重得多,噪音交易比重显然已经超过“适度”标准; (2)羊群行为,中国证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一种从众行为,表现在机构投资者对证券价格的操纵、中小投资者的盲目跟庄等方面; (3)处置效应,投资者在风险投资时,急于卖出赢利的资产,而不愿轻易卖出亏损资产。许多投资者得到蝇头小利就卖出手中的证券,却长期持有套牢的证券; (4)日历效应,中国深沪两市在一定程度上郜存在周末效应,中国的年关效应受益最小的月份,一般都集中在下半年,多数收益最高的月份集中在每年三月。

补充资料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行为、理性与金融 行为、理性与金融——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 作者:郭燕 经济学似乎与理性、严谨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关系,长久以来,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并统领了经济学内部的各个学科。围绕理性人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预设,金融学形成了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组成的抽象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些理想的模型似乎在越来越多的现实检验中出现问题,1977年,罗尔(Roll)发现,统计数据与模型的冲突显示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CAPM可能是无法验证的。 之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学术界的有效市场假说(EMH),也被指出了许多统计异常现象。同时,标准金融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β系数,显示出其与股票投资收益仅有不明显的联系。1992年,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奠基人之一的E·法玛(Eugene Fama)甚至撤回了对CAPM的支持。这些无疑把现代金融学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经典的、数量经济基础上的严谨体系如果不是错误的,也至少是很不完善的。金融学面临着一旁是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支持的模型、另一旁是没有理论解释的实证数据的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当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 其实,行为金融学的诞生并不是晚近的事情,在主流金融学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科学当中重要分支的行为学早已渗入金融学当中,只是一直在边缘位置上若隐若现。早在1951年,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O.K.Burell)教授就发表了“一种可用于投资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文,率先提出了用实验来讨论理论的必要性;随后的1967年,来自俄勒冈大学的巴曼(Ba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更加明确地批评了金融学科片面依靠模型的治学态度,并指出金融学与行为学的结合应

金融文献综述

文献归纳和述评 研究背景 由于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行为金融以心理学和行为学为基础,提出有限理性和非有效市场,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这是对标准金融学的强有力挑战。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目标不同。标准金融学描述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而行为金融描述的是真实决策行为。 国内外行为金融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 行为金融理论奠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Amos Tversky,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观察对比发现,许多投资者在实际决策时表现出非完全理性和风险厌恶特征,投资行为的期望值在不同情境多种多样。 1979年Kahneman 和Tversky 共同提出的“期望理论”,成为了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该理论把投资者的情绪变化纳入模型参考指标,提出了在不同风险偏好和效用函数下投资者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期望理论”的出现成为行为金融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Kahneman还在2002年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预示着行为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开拓出心理学方法在经济学应用空间。1982年Kahneman、Slovic 和Tversky 在《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中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的经典经济模型中基本假设相违背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 1985年,Bondt和R.H.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引发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复兴,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实证检验了美国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学术界视他们的研究工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正式开端,标志着行为金融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学者投入了这项工作,Thaler、Shiller、Shefrin、Statman 以及Odean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Thaler分别在1987和1999年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在1990年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等,得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价波动加剧。Odean在1998年研究投资者在风险厌恶的条件下,结合股票价格、成交量、组合收益等方面就处置效应、过度自信等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得到投资者普遍具有处置效应和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因此,Thaler、Shiller、Odean等人被称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注重投资者心理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在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随后在2000年,他们又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如资产金字塔一层一层构成。每层有不同的目标,每层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有的是为了避免贫困和破产,规避等闲;有的是为了暴富,追逐风险,进一步充实了行为金融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 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模型和策略介绍阶段,近年来也开始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际问题。国内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年至2000年底,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研究行为金融理论与经典金融理论系统冲突,应用期望理论对一些典型心理特征和决策特征进行介绍和研究,运用行为金融解释股市“异象”以及介绍该理论的研究前景。1999年,刘力教授的《行为金融理论对EMH假说的挑战》一文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行为金融理论与EMH之争及其基本理论的文章。2000年,牛芳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