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EVA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EVA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EVA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颜渊巍,高玮,熊昌义,胡钊,黄自华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烟密度、锥形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自制哌嗪类膨胀阻燃剂(IFR)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添加30%(质量分数,下同)IFR的EVA材料极限氧指数能达到37%,UL94垂直燃烧达到V-0级,有焰、无焰烟密度均很低,热释放速率峰值降至156kW/m2,仅仅只有纯EVA的21.8%,燃烧后形成了致密的膨胀炭层;该阻燃材料具有很低的吸湿率,力学性能保持较好,且能满足RoHS环保要求。

关键词:膨胀阻燃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阻燃性能;吸湿率;环保

前言

EVA树脂普遍存在易燃易滴落,同时在燃烧过程中会伴随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限制了EVA树脂在家用电器、建筑工业、装潢材料、电线电缆等领域的应用。为改善EVA阻燃性能,目前常用阻燃剂大多为卤系阻燃剂和高填充金属氢氧化物。通常情况下,卤素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但其在燃烧过程中极易释放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无机阻燃剂具有稳定性高、不易挥发、烟气毒性低和成本低等优势,但由于与聚合物基体相容性较差,添加量大,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膨胀型阻燃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无卤阻燃剂,主要由酸源、炭源和气源三部分组成,主要是通过形成多孔膨胀、均匀致密的炭层,附着在材料的表面,起到隔热、隔氧、抑烟和防熔滴作用。但传统的膨胀阻燃剂存在成炭效率低、加工稳定性差、易吸潮、易迁出等缺点,不利于材料性能稳定。

本论文采用的自制IFR是一款应用于热塑性聚烯烃的磷、氮型无卤环保型阻燃剂,

产品不含聚磷酸铵,具有耐高温、不析出、耐水的特性。选用自制哌嗪类膨胀阻燃剂改善EVA阻燃性能,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烟密度、锥形量热、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研究不同用量IFR对EVA阻燃性能的影响,改善EVA阻燃性能,并保持低吸湿率、较好力学强度和环保性能。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EVA,ES28005,韩国LG公司;IFR,自制;环烷油,KN4010,深圳中润通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工业级,株洲天助新材料有限公司。

1.2主要设备及仪器

捏合机,NH-10,江苏如皋市冠辰机械制造厂;开炼机,XK160,上海橡胶机械二厂;气动式自动切片机,GT-7016-AR,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

JF-5智能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JYW-74,莫帝斯燃烧技术有限公司;

垂直燃烧测定仪,CZF-4,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烟密度测试仪,FTT0064,英国FTT公司;锥形量热仪,FTT0007,英国FTT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V018,德国蔡司公司;微机控制电子拉力试验机,CMT2103,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能量色散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XEPOS,德国斯派克分析仪器公司;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QP-2010Ultra,日本岛津公司。

1.3样品制备

首先,以二磷酸哌嗪、磷酸二氢铝、三聚氰胺盐按比例制备IFR(结构式见图1,式中n为2~50整数,m为2~10整数);再以EVA为基材,添加不同用量的IFR进行阻燃改性,具体配方设计见表1;捏合机升温至160℃,将原料按质量比称好后按照EVA、IFR、硬脂酸、环烷油的顺序加入捏合机混合20min,调节开炼机双辊间隙1mm,

将捏合机中混合料趁热出片,待常温静置24h后制样检测。

1.4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LOI按照GB/T10707—2008进行测试,样品尺寸为100mm×10mm×1mm;

垂直燃烧等级分析按照GB/T10707—2008进行测试,样品尺寸为125mm×13mm×1mm;

烟密度按TB/T3237—2010进行测试,分别将样品用裁刀裁成3片75mm×75mm×1mm大小的样片,在25kW/m2辐照有焰和无焰状态下测试;

锥形量热按GB/T16172—2007进行测试,样品尺寸为100mm×100mm×1mm,热辐照功率为50kW/m2;

SEM分析:将材料燃烧残余物固定在粘有导电胶的样品台上,表面进行喷金处理后进行观察,测试电压为20kV;

吸湿率测试先将样片放置在室温下3d,再切割成五块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试样,

试样厚度1mm;先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24h,称其质量为m1;烘箱中烘·10·EVA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干后,称其质量为m2;恒温恒湿箱温度40℃,湿度95%,烘箱温度105℃。根据式(1)计算吸湿率w,结果取平均值:

拉伸性能按GB/T528—2009进行测试,将1mm厚样片裁成Ⅰ型标准哑铃型样条,每组5根,拉伸速率为500mm/min,测试结果取平均值;

RoHS十项按IEC62321-3-1—2013进行测试,材料本体取样,采用能量色散偏振X射线荧光光谱仪通过筛选法检测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及多溴二苯醚(PBDE)含量;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筛选法检测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EVA/IFR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LOI和垂直燃烧测试被广泛应用于阻燃材料燃烧性能的评估,材料LOI值越高,说明越不易燃烧,垂直燃烧UL94测试分为V-0、V-1和V-23个等级,其中V-0级是最高的阻燃等级。表2为添加不同用量IFR的EVA材料LOI和垂直燃烧测试结果。纯EVA树脂易燃,LOI只有19%,且燃烧过程伴随熔滴,防火性能差。当IFR用量分别为10%,试样燃烧为V-2级,仍有滴落,但余焰时间减小。继续增加IFR用量达到20%、30%时,试样垂直燃烧均能达到V-0级,且LOI明显增大。其中,当IFR添加量为30%时,LOI高达37%。

图2为纯EVA及添加30%IFR的EVA材料LOI测试样条燃烧情况,纯EVA在燃烧时并无残炭生成,而加入30%用量IFR后,形成了膨胀致密炭层,能有效隔热隔氧并隔绝火焰往内部基体蔓延,说明自制IFR对EVA材料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

2.2EVA/IFR复合材料的产烟量和燃烧释热

材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烟,对人体具有很大危害,尤其不利于火灾现场人员逃生。烟密度指材料燃烧时发烟的比光密度(Ds),Ds越大,材料发烟量越大。表3为不同用量IFR的EVA材料有焰、无焰模式烟密度测试结果。可看出,有焰模式相比无焰模式测试烟

密度较低,是由于无焰模式材料不能充分燃烧,烟气颗粒体积分数提高,烟密度增加。纯EVA树脂为典型塑料燃烧,有焰无焰模式下均产生大量烟。IFR增多,烟密度降低,添加30%IFR时材料燃烧烟密度能满足TB/T3237—2010要求。是因为IFR阻燃EVA材料,燃烧时会在表面形成膨胀炭层,阻止氧气和热量向内部传递,降低材料热降解速度和程度,显著降低烟密度。

与通常小尺寸燃烧试验相比,锥形量热仪测试与制品实际燃烧存在更好相关性,更接近真实火灾环境。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THR)是评价火灾安全的重要参数,单位面积材料燃烧时,热量释放速率(HRR)峰值为PHRR,总和为THR。值越大,火灾危害性越强。模拟材料真实燃烧环境,对EVA材料进行锥形量热测试,HRR和THR与时间关系曲线分别见图3(a)和(b)。从图3(a)可看出,纯EVA燃烧快速放热,PHRR明显比IFR阻燃EVA材料缓慢放热要大很多。且从表4发现,纯EVA的PHRR高达716kW/m2,而当IFR添加量为30%时,材料的PHRR为156kW/m2,仅仅只有纯EVA的21.8%。对比表4中THR结果可知,纯EVA燃烧达到93MJ/m2,添加IFR的EVA材料TH

R稍小,但相差并不大。但从图3(b)可看出,IFR阻燃EVA材料的THR曲线斜率在减小,说明材料燃烧时THR增加速率降低,向环境放热过程减缓,不利于继续引燃其他材料,火灾热危险性降低。

2.3残炭形貌表征

图4(a)和(b)为锥形量热测试后的残炭照片,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纯EVA燃烧后没有任何残余物剩余,而添加30%IFR的EVA材料燃烧后有明显炭层,膨胀隆起成球状,膨胀性非常好。图4(c)和(d)采用SEM表征炭层微观形貌结构,可看出内表面炭层为规整的封闭蜂窝状膨胀结构,外表面炭层致密连续,质量好。这种炭层结构能有效抑制可燃气体的挥发、隔绝氧气与热量的传递,起到很好的阻燃和抑烟作用。2.4EVA/IFR复合材料的吸湿性和拉伸性能

传统膨胀阻燃剂如三聚氰胺+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体系,存在大量亲水基团易吸湿,导致阻燃耐久性较差,不能适应潮湿气候,大大限制其应用和发展。纯EVA(1#样品)吸湿率为0.09%,添加30%IFR和30%聚磷酸铵体系材料吸湿率分别为0.17%和1.86%。吸湿率均有所增加是由于膨胀阻燃剂中酸源、炭源为极性亲水性化合物易吸水,但IFR体系增加较小,相对聚磷酸铵体系有明显改善。

材料阻燃改性一般会严重破坏材料力学性能,图5为自制IFR用量对EVA材料力学强度影响结果。IFR用量增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减小。这是由于IFR作为粉料,在树脂基体中易形成应力集中点,承受拉伸破坏能力降低。IFR添加30%时,拉伸强度为10.9MPa,断裂伸长率为369%,力学性能保持较好。

2.5RoHS检测

RoHS指令即欧盟颁发的《关于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材料推广使用必须满足RoHS相关要求。RoHS2.0要求在欧盟市场上市

的电子电气产品应限制使用下述10种有毒、有害物质和元素:Pb、Cd、Hg、Cr6+、PBB、PBDE、DIBP、DBP、BBP及DEHP。Cd最高浓度(建议值)是100mg/kg,其他均为1000mg/kg。当IFR添加量为30%时,RoHS检测结果见表5。

依据IEC62321-3-1—2013中A.3,针对聚合物基材,设定低于限值的30%,即70%的安全限度作为Pb、Cd、Hg、Cr筛选过程的阈值,而Br的限量值是基于Br在PBB/PBDE中常见同类物的化学计量学为基础的计算值,30%的安全限度作为PBB/PBDE筛选过程的阈值。因样品中Cr6+的含量小于或等于总铬的含量,若总铬低于限量值,表明Cr6+低于限量值。DIBP、DBP、BBP和DEHP的含量是基于Py/TD-GC-MS筛选测得的检测结果。参考IEC62321-8:2017附录N,限量值为1000mg/kg时,如果筛选结果≤500mg/kg,判定为合格。由表5可知,IFR阻燃EVA材料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

3结论

(1)自制IFR具有优异的阻燃抑烟效果,30%添加量可使EVA材料氧指数达到37%,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有焰、无焰燃烧烟密度均很低,PHRR为156kW/m2,仅仅只有纯EVA的21.8%,THR与纯EVA相差不大,但斜率减小,释热缓慢利于阻止材料继续燃烧;

(2)添加自制IFR的EVA材料吸湿率很低,较聚磷酸铵体系膨胀阻燃剂有明显优势,利于材料长期使用稳定性;添加30%时,拉伸强度为10.9MPa,断裂伸长率为369%,力学性能保持较好,且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满足RoHS2.0指令要求。

阻燃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因为实质阻燃剂资料不需要进一步进行阻燃处理,所以以下内容均是针关于增加型阻燃剂资料。易燃资料大体能够包含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橡胶、涂料、纤维(天然纤维和人工纤维)、木材等。将上述易燃资料改性变成阻燃剂资料,能够通过以下方法。 (1)热塑性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包含多见的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一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尼龙6和尼龙66等。关于上述资料将其与对应的阻燃助剂在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成阻燃粒料,完结阻燃改性。但一般阻燃助剂具有针对性,即特定的阻燃剂作用于某一种类的树脂.能够广泛运用的阻燃剂种类较少,所以,一般需要通过精心选择、试验和复合运用。

(2)热固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包含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这一类树脂在运用时需要多组分共混运用,因而.阻燃剂能够同时增加,并通过迅速拌和混合均匀。混合完结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固化反响,固化完结后即可构成具有阻燃功用的热固性树脂资料。 (3)橡胶橡胶能够用做电线电缆料、传送带质料等.阻燃请求很高。阻燃橡胶的制备是通过将生胶、阻燃剂及各种助剂共混,然后塑化、共混、硫化后制备阻燃橡胶资料。 (4)涂料涂料也是由多种组分共混而成.因而在运用时,一般阻燃剂及其复合成分与构成涂料的组分通过拌和共混构成涂料,再涂覆于钢构造或木质构造等资料的外表,构成阻燃涂层。 (5)纤维包含化学制作的纤维如涤纶、丙纶、腈纶、氨纶等,也有天然纤维如棉织物和丝织物。化学纤维能够在制成纤维曾经采用具有阻燃功用的阻燃粒料进行纺丝。所得纤维即具有阻燃功用。除此以外,还能够通过纤维和织物的后收拾来完结阻燃功用化。将纤维织物在阻燃收拾液中进行浸渍,其间的阻燃成分能够是反响型的,与纤维上的官能团进行反响,将阻燃构造键接到

不同阻燃剂的性能特点

磷系阻燃剂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阻燃剂品种。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无色、透明、高效、低毒、使用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可用于PU泡沫塑料、UP、EP。磷系阻燃剂因具有阻燃、增塑双重功能而受到重视,它包括磷酸酯、含卤磷酸酯、复合磷酸酯及其衍生物、多磷酸酯和红磷5种类型,含磷胺类、反应型磷系化合物,特别是磷氮类膨胀型阻燃剂和高分子阻燃剂是非常有前途的阻燃剂。 有机硅系阻燃剂是无毒、耐高温、耐腐蚀的高分子化合物,我国已有几套万吨级装置,有发展高分子有机硅系阻燃剂的条件。 锑系阻燃剂以三氧化锑和五氧化二锑为主,一般用作溴系阻燃剂的协效剂。采用微米化、纳米化、微胶囊化后可减少添加量。 铝、镁系阻燃剂是环保型产品,主要品种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它们除阻燃作用外还可减少有毒气体和烟雾,但缺点是添加量大,但经偶联剂表而处理后可起到阻燃和填充双重功能,并赋予制品电性能、耐热、耐候和力学性能,因而值得发展。特别是,氢氧化镁是目前发展较快的品种。加强表而改性以进一步提高阻燃性是研究重点。 红磷微胶囊化和红磷/膨胀石墨都是值得发展的品种,现已形成生产能力,今后应提高阻燃效率和扩大生产能力。 我国硼资源丰富,应加大硼酸盐阻燃剂的合成与开发,提高其耐水解稳定性,研究复配技术。

卤系阻燃剂是目前全世界产量很大的阻燃剂,其中以溴系阻燃剂为主。工业上生产的氯系阻燃剂品种较少,主要为氯化石蜡、得克隆、海特酸及其酸酐,硬质聚氨酯泡沫中常用的含氯阻燃剂为三(2-氯异丙基)磷酸酯(TCPP)、磷酸三氯乙酯(TCEP)。 卤系阻燃剂虽然阻燃效果好、市场需求量大,但是卤系阻燃剂燃烧时生成大量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烟、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陆续出台各种法规逐步限制和禁止含卤阻燃剂的使用,因此,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无卤阻燃是今后阻燃剂发展的方向。 江西美隆木材保护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西兰木材保护工艺技术支持为背景,以国内行业精英为人才基础,以严谨、务实、双赢为经营理念的专业从事木材保护(木材阻燃设备、木材防腐设备、防腐、阻燃、防火、炭化、建材蒸压釜)设备机组、各类木材防腐、阻燃剂的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不饱和聚酯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不饱和聚酯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研究 作者:倪卓, 单晓凤, 梁伟杰, 栾岚, 苏晓敏, NI Zhuo, SHAN Xiao-feng, LIANG Wei-jie, LUAN Lan, SU Xiao-min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刊名: 化学与黏合 英文刊名:Chemistry and Adhesion 年,卷(期):2011,33(4) 参考文献(8条) 1.HUANG GU Behaviours of glass fibre/unsaturated polyester composites under seawater environment 2009 2.TOMOH1RO GOTOU;MASASHI NODA;TOMONORI TOMIYAMA In situ health monitoring of corrosion resistant polymers exposed to alkaline solutions using pH indicators 2006 3.程树军;王耀先耐腐蚀玻璃钢常用树脂的结构性能和机理 1995(03) 4.王玉果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期刊论文]-天津大学学报 2009(10) 5.陈姝帆;李朗晨;洪海霞环氧改性酚醛树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化工新型材料 2009(06) 6.倪卓;张萍;林艳玲不饱和聚酯/微胶囊复合材料自修复性能[期刊论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03) 7.张小苹不饱和聚酯及其新发展 2008(02) 8.陈红;刘小峰;范君仪2008-2009国外不饱和聚酯工业进展[期刊论文]-热固性树脂 2010(0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75165769.html,/Periodical_hxynh201104003.aspx

综合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复习提纲

2010综合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复习提纲 一、质量技术监督 (一) 基本概念 (二) 相关法律 (三) 误差分析及提高测量准确度及可靠性途径 (四) 数据处理 (五) 样品抽取和准备 例题1、优良的职业道德是新时期质检行业端正行业作风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 需 要,也是树立技术监督“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的需要。 例题2、方法标准是指以产品性能、 质量方面的检测、实验方法为对象而制定 的标准。代号GB/T 表示推荐性国标;GB 表示强制性国标 。 例题3、我国标准分为 国家 、 行业 、地方和 企业标准四级。 例题4、技术标准分为 方法标准 、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 、产品标准和 基础标 准四类。 例题5、下列数据可作为三位有效数字运算的是( B )。 A 0.79 B 0.81 C lg M =7.02 例题6、标准要求样品性能指标值w ≤0.05,下列测定的( A )样品符合标准 要求。 A w=0.046 B w=0.051 C w=0.056 例题7、若log 10N 为11.20,则N 的值为( C )。 A 6.300×10-12 B 6.30×10-12 C 6.3×10-12 例题8、8.5002034 .0512.21003.40.314 +???-的计算结果是( B )。 例题9、随机误差 由偶然或不可测因素引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具有有界性、单峰性、对称性、 抵偿性。可以用增加测定次数的方法减小随机误差。 例题10、Q 值检验法 处理可疑离群值的数理统计方法之一。适用于测定次数为3——10次的检验。具体做法是: 按大小排列数据;计算统计量Q 0=(X n -X n-1)/(X n -X 1);根据自由度和显着性水平查出,统计量 的临界值Q n ;比较Q 0和Q n ,若Q 0T a ,则离群值应予剔除。 例题12、简述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的方法。 (消除系统误差:仪器校正、空白试验、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对照。减小随机误差:增加测定次数。) 例题13*、已知某物理量的真值为50.36,A 、B 、C 三人同时测定次物理量,各 测四次,数据如下: A 50.20 50.20 50.18 50.17 B 50.40 50.30 50.20 50.10

聚碳酸酯的阻燃性质与特征研究

聚碳酸酯,英文简缩为PC,是五大工程材料之一。PC材料无色透明,耐热,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因为其良好的加工性,所以其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例如,镜片,水桶等等。PC工程塑料的三大应用领域是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其次还有工业机械零件、防护器材等。 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聚碳酸酯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可由双酚A和氧氯化碳合成。现较多使用的方法为熔融酯交换法。 但在实际运用中,传统PC材料的阻燃性能还是达不到工业上的要求,阻燃PC材料便应运而生。阻燃即是阻止物体燃烧,即通过某种手段来提高聚合物具的阻燃性能。目前,阻燃中的阻燃剂主要是硅系阻燃体系。有机硅阻燃剂是按凝聚相阻燃机理运作的,即通过生成裂解炭层和提高炭层的抗氧化性来实现其阻燃功效的。既阻止了燃烧分解产物外逸,又抑制了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同时达到了阻燃、低烟和低毒等目的。阻燃PC材料不但具有高的热变形温度,良好的阻燃性,它的机械性能也十分优异,阻燃PC材料具有的明显推迟火焰蔓延的性质,阻燃耐热性与母料相比显著增强,主要适用于高温的环境。

四类高效的阻燃系统,它们或者通过高效的气相阻燃,或者通过在凝聚相中抑制自由基的增长,或者通过催化作用改变聚合物的热分解模式并促进成炭而发挥阻燃功能。在用量极少的情况下即能满足很多领域的阻燃要求,这类阻燃系统有: (1)催化阻燃系统 (2)芳香族磺酸盐 (3)凝聚相中的自由基抑制剂 (4)高效气相阻燃剂 目前高聚物中使用的阻燃剂,效率低,用量大,恶化了原有的优异性能,增加高聚物燃烧或热解时的有毒气体量,增加了阻燃高聚物加工与回收方面的困难。因此,寻求高效的阻燃系统,是阻燃领域内人们长期的奋斗目标。据专家们预测,具有下述特征之一的阻燃系统,有可能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未来的高效阻燃剂,这些特征是: (1)能抑制凝聚相的氧化反应 (2)具有催化阻燃作用 (3)能发挥高效的气相阻燃作用 (4)能形成有效的含炭层或含其他阻燃元素的防护层

聚丙烯阻燃改性及其性能分析

实验方案《无卤阻燃剂塑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介绍 国外在很早就研究塑料阻燃技术,日本在1974年为了引进和发展塑料阻燃技术就 建立了塑料阻燃剂恳谈会;嗣后在1979年改组,成立了日本阻燃剂恳谈会。近年来,对塑料阻燃剂的法规限制更加严格,日本阻燃剂恳谈会1996年1月再次改组,成立了日 本阻燃剂协会。协会由30家生产或经营阻燃剂的公司组成,整体把握整个阻燃剂的研 究和使用。溴系阻燃剂与其他阻燃剂相比,阻燃性、加工性、物性等综合性能优良,价格也适中,因而被用作大量使用的阻燃剂。1986年瑞士研究机构发现,多溴二苯醚在510~630 ℃热分解产生有剧毒的溴化二苯并二英和溴化二苯并呋喃。后来随着环保意 识的增强和环保法律的颁布,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在日本作为非卤阻燃剂自80年代后开始实用化。1975年协和公司成功研制了特殊大晶粒、低表面积的Mg(OH) 2 与聚丙烯制成阻燃复合材料投放市场。目前日本氢阻燃剂,随后三菱公司又将Mg(OH) 2 超氧化镁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家,生产能力达到500 kt,其中用于阻燃剂的 Mg(OH) 2 过 24 kt,且以10%~12%的年增长率在增长。其中不少的无卤阻燃剂用于聚烯烃方面。美国 Greatlake公司生产的CN197系列季戊四醇基磷酸酯阻燃剂,可用于环氧和不饱和聚酯等复合材料的阻燃,并以CN197为中间体衍生出一系列新型阻燃剂。用CN19与丙烯酸反应制备出含有笼状磷酸酯结构的阻燃丙烯酸酯,它与聚磷酸铵复配,可用于PP 的阻燃,效果十分显著。该公司产的用于PP无卤阻燃剂还有Reogard1000, Reogard 2000和CN -329 等。日本AdekaCorporation公司生产的ADK ATAB FP-2200是一种新 型无卤磷系阻燃剂,主要用于聚烯烃。在PP材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8%~20%的ADK STABFP-2200,即可发挥优良的阻燃作用,并使该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94V-0标准。在欧洲阻燃塑料发展迅猛,欧盟在2003年禁止五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的使用,在 2006 年,禁止了十溴二苯醚的使用。为了避开与欧盟的争议,世界各大阻燃剂公司纷纷研究开发阻燃剂新品种和替代品,其中十溴二苯乙烷(8010)就是美国雅宝公司率先开发的十溴二苯醚的替代品,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的溴含量,并且燃烧时绝对不产生致癌物质。最近,该公司又开发出 8010 系列产品 8010X、8010XX 和乙撑双(四溴邻 苯二甲酰亚胺)BF-93、BF-93W 等溴系产品用于聚烯烃的阻燃,其中包括聚丙烯的阻燃。法国的Gaelle Fontaine采用“一步法”合成一种中性膨胀阻燃剂,采用通常的测试方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 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 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 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 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

增强、增韧、阻燃尼龙三者特性区分

增强、增韧、阻燃尼龙三者特性区分 驰通金轮网销部讯:增强、增韧、阻燃尼龙属于改性尼龙中的三大分支,可以说这几种产品算是改性尼龙厂家的三宝,几乎成了台柱子,没有了这几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影响整体状况。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三者都是什么性能。 首先驰通金轮要说的是增强,这个可以模模糊糊看出来是一种比较刚性的感觉,通过添加玻璃纤维来提高材料的强度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这个材料的性能主要由玻纤含量决定,业内有个公开的秘密,30%玻纤含量的增强尼龙性价比高,强度大,价格也优惠很多。 性能的提升前面提到了,尤其是刚性,还有一些提升,比如耐热性,玻纤耐温很高,它的加入必然会带来耐温性的提升;再者收缩率下降,给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带来了一线生机,耐磨性提升。 由于强度和韧性是相对的,强度提升必然会带来韧性的降低,但仍有不错的抗冲击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玻纤的加入会增加材料与熔体的摩擦,也会加大与机器的摩擦,带来的后果就是流动性下降。 然后驰通金轮要说的是增韧尼龙,从名字里能看出来这是一种有韧性的材料,它的韧性也分强弱,在驰通金轮行业又分为增韧和超韧,超韧的韧性更好。它主要通过添加增韧剂来改性的,比如马来酸酐接枝POE和三元乙丙橡胶。 这种材料抗冲击能行都不错,主要是增韧剂的性能要好,而且还

需要与尼龙有很好的相容性。它的耐低温性也很优异,比如在低温环境中,很多材料都会变得奇脆无比,进行过增韧改性的材料会更好的客服这种环境,并且仍然能保持不错的韧性。 韧性好了,强度必然会下降,如果有极性接枝基团,强度还是不会拉低太多。增韧剂加入后,粘稠度下降,最终导致流行性变差。耐高温性能下降,主要是因为增韧剂的熔点较低,所以在注塑时温度会比纯尼龙低一些。耐磨性也会降低。 最后驰通金轮要说的是阻燃尼龙,这种材料的改性与力学性能关系不大,因为主要关注的是耐火性,要求材料具有阻燃性能,根据UL-94标准,对阻燃性进行了划分,从V-2、V-1到V-0,阻燃性依次变强。这种材料主要通过添加阻燃剂改性的,根据阻燃剂的分类,有可以分为含卤和无卤阻燃尼龙。 尼龙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改性后它的阻燃性得到了更好的提升。然而由于阻燃剂的添加,力学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阻燃剂属于小分子物质,它的加入会使材料更加顺滑,流动性会更好,耐磨性降低。 然而在现在大家注重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时候又衍生出了更多的品种,比如增强阻燃尼龙、增韧阻燃尼龙、增强增韧尼龙,这些进行二次改性的材料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能把材料的不足进行充分掩盖。

钢铁材料的分类、力学性能及热处理

钢铁材料的分类、力学性能及热处理 一、 分类及力学性能: 1. 碳素钢:按含碳量的多少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5%)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5%)。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机械强度提高,但使它的塑性和韧性下降。 (1) 普通碳素钢:它的化学成分不准确,因而不宜进行热处理。 普通碳素钢的牌号标记如Q235(国标),表示屈服点MPa S 235=σ。 (2) 优质碳素钢:力学性能优于普通碳素钢,采用适当的热处理 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内部机械强度和表面硬度。低碳钢塑性高,焊接性好,适用于冲压、焊接零件。采用渗碳淬火处理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中碳钢具有综合性能好的特点,它的机械强度、塑性和韧性均较好,可进行调质、表面淬火处理;高碳钢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韧性和弹性,常制成弹性零件。优质碳素钢的牌号如15、35、45(国标),表示含碳量平均值各为0.15%、0.35%、0.45%。 2. 合金钢:合金钢是在优质碳素钢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形成的。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性能,随着所加合金元素的不同,还可获得不同的特殊性能。合金钢的牌号如35Mn2、40Cr (国标),表示含碳量平均值为0.35%和0.40%,而含合金元素

Mn2%及Cr 小于1.5%。 3. 铸钢:铸钢的含碳量一般在0.15%~0.60%范围内,含碳量较高,塑性很差,容易产生龟裂,故不能锻造。铸钢的强度显著高于铸铁,但铸造性则比较差,收缩率较大。铸钢的牌号如ZG500-270,前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MPa B 500=σ,后组数字表示屈服点MPa S 270=σ。 4. 铸铁: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铸铁因含碳量高,故它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差,不能锻造,焊接性能也差。但它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减摩性和切削性能,吸振性好,价格又较低廉。常用的铸铁有灰铸铁(如HT150,抗拉强度MPa B 150=σ)、可锻铸铁(如KT300-6,抗拉强度MPa B 300=σ,最低伸长率为6%)和球墨铸铁(如QT500-7,抗拉强度MPa B 500=σ,最低伸长率为7%)。 二、 材料热处理: 1. 退火: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在热处理炉内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止。退火的目的在于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内应力和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提高韧性和塑性,有利于焊接和碾压工艺。 2. 正火: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80℃,保温一段时间,随后工件从炉内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的快,故钢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的高,但消除内应力不如退火的好。

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

材料科学实验讲义 (一级实验指导书)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实验室汇编 2009年7月

一、实验目的 按照导电性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材料都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大类。区分标准一般以106Ω?cm和1012Ω?cm为基准,电阻率低于106Ω?cm称为导体,高于1012Ω?cm称为绝缘体,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半导体。然而,在实际中材料导电性的区分又往往随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材料导电性能的界定是十分模糊的。就高分子材料而言,通常是以电阻率1012Ω?cm为界限,在此界限以上的通常称为绝缘体的高分子材料,电阻率小于106Ω?cm称为导电高分子材料,电阻率为106 ~1012Ω?cm常称为抗静电高分子。通常高分子材料都是优良的绝缘材料。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导电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测定高分子材料的电阻并计算电阻率。 3、分析工艺条件与测试条件对电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电阻与电阻率 材料的电阻可分为体积电阻(R v)与表面电阻(R s),相应的存在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 体积电阻:在试样的相对两表面上放置的两电极间所加直流电压与流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稳态电流之商;该电流不包括沿材料表面的电流。在两电极间可能形成的极化忽略不计。 体积电阻率:在绝缘材料里面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体积的体积电阻。 表面电阻:在试样的某一表面上两电极间所加电压与经过一定时间后流过两电极间的电流之商;该电流主要为流过试样表层的电流,也包括一部分流过试样体积的电流成分。在两电极间可能形成的极化忽略不计。 表面电阻率:在绝缘材料的表面层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线电流密度之商,即单位面积的表面电阻。 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的试验都受下列因素影响:施加电压的大小和时间;电极的性质和尺寸;在试样处理和测试过程中周围大气条件和试样的温度、湿度。高阻测量一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实现,即R=V/I。如果一直稳定通过电阻的电流,那么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算出R的值。同样,给被测电阻施加一个已知电压,测出流过电阻的电流,也可以算出R的值。问题是R值很大时,用恒流测压法,被测电压V=RI将很大。若I=1μA,R=1012Ω,要测的电压V=106V。用加压测流法,V是已知的,要测的电流I=V/R将很小。因为处理弱电流难度相对小些,我们采用加压测流法,主要误差来源是微弱电流的测量。 2、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 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 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 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 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 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材料物理性能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物理性能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课程类型:必修是否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是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18;总学分:0.5;实验学时:18;实验学分:0.5 执笔人:朱德亮、吕有明 制定时间:2010.10 一、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骨干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科学中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要点,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及其主要应用。为加深学生对理论要点的理解,使其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特开设此实验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本课程中安排的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 导热系数测试仪、热膨胀系数测试仪、热处理炉、电输运特性测试系统、四探针测电阻系统、光刻机、氦气循环制冷机、振动样品磁强计、静态磁滞回线测量仪、磁性测量用电磁铁、荧光光谱和激发谱测试系统、光源和变温系统、光学配件、管式加热炉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实验内容:

四、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 1. 《材料物理性能》龙毅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 自编实验讲义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以实验报告的内容为评分依据。 六、大纲审核人:

编写说明: 1、教学计划中有安排实验学时的课程和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已开出或即将开出的教学实验均应编写教学实验大纲。 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课内上机学时可视为实验 学时。 3、实验类型是指: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探索型; 4、实验要求是指:必做、选做和其它;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题

一、填空题(60分) 1.金属材料的性能的性能包括和。 2.力学性能包括、、、、。 3.圆柱形拉伸试样分为和两种。 4.低碳钢拉伸试样从开始到断裂要经过、 、、四个阶段。 5.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和。 6.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和。 7.硬度测定方法有、、。 8.夏比摆锤冲击试样有和两种。 9.载荷的形式一般有载荷、载荷和载荷三种。 10.钢铁材料的循环基数为,非铁金属循环基数为。 11.提高金属疲劳强度的方法有和 。 12.50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硬度值为。 13.150HRW10/1000/30表示用压头直径为的硬质合金球,在kgf试验力作用下,保持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 14.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

、、。 二、判断题(25分) 1.金属的工艺性能是指金属在各种加工中所表现出的性能。() 2.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3.拉伸试验时,试样的伸长量与拉伸力总成正比。() 4.屈服现象是指拉伸过程中拉伸力达到Fs时,拉伸力不增加,变形量却继续增加的现象。() 5.拉伸试样上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断后伸长率,用符号A表示。() 6.现有标准圆形截面长试样A和短试样B,经拉伸试验测得δ10、δ5均为25%,表明试样A的塑性比试样B好。( ) 7.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8.做布氏硬度试验,当试验条件相同时,压痕直径越小,则材料的硬度越低。() 9.洛氏硬度值是根据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的深度来确定的。() 10.洛氏硬度HRC测量方便,能直接从刻度盘上读数,生产中常用于测量退火钢、铸铁和有色金属件。() 11.一般来说,硬度高的金属材料耐磨性也好。() 12.韧性是指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13.金属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铸造性能。( )

第二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 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 强度 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出。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材料物理性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性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一、课程名称 中文实验课程名称:材料物理性能综合实验 英文实验课程名称:Properties of Material Physics 二、课程编码和性质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三、学时与学分 教学学时:28 学分:2 四、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课程教学目的 为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强有力的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支持,以“材料物理实验方法、材料物理量测量、材料物理性能和规律的研究”为主线,突出“性能测量、性能分析、性能研究”的训练为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主要材料物理性能的构成、测试和分析的方法,熟悉常用测试手段与装臵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和创新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为将来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六、适用学科及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材料的物理性能与现代科学技术3学时 1.1 材料物理性能在现代科技的作用 1.2 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工艺和模拟问题 1.3 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4 持续塑性变形制备高强材料

1.5 钛的物理性能与 MEMS/NEMS 1.6 高温封装材料的物理性能 第二章热学性能3学时 2.1 材料的热学概念 2.2 材料的热函和热容 2.3 材料的热膨胀 2.4 材料的热传导 2.5 材料的热电性 第三章热学性能的表征方法3学时 3.1 材料的热分析及其应用 3.2 材料的热膨胀的测量 3.3 材料的热膨胀分析与应用 3.4 材料热导率的测量 3.5热电势的测量和应用 第四章电学性能4学时 4.1 概念和原理 4.2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 4.3 金属的导电性 4.4 半导体的电学性能 4.5 电介质性能 4.6 超导电性 第五章材料电学性能的表征方法4学时 5.1 材料导电性的测量 5.2 材料的电阻分析 第六章磁学性能4学时 6.1 材料的磁学性能与发展 6.2 磁性的宏观特征 6.3 抗磁性和顺磁性 6.4 磁性的物理本质

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苏联《锅炉元件强度计算标准》和管道应力计算导则PTM24·038·08-72规定高温管道取用与时间有关的强度指标105h持久强度平均值除以安全系数1.5确定许用应力,但没有明确指出高温管道和零部件的设计寿命,直至1979年才规定电厂高温管道的计算寿命应按2×105h考虑。苏联ГОСТ108·031·02-75标准第三次修订本提供了高温管道计算寿命为2×105h的许用应力值。 无论采用外径管还是内径管,都应注意对接焊口的问题。我国《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七篇(管道)规定:内壁错边量在1mm及以下为合格;外壁错边量等于4mm及以下为合格。 值除以安全系数1.5和105h蠕变应变为1%的应力值中的较小值。电厂管道设计准则B31.1-1989的许用应力值与ASME B&PV Code Section I&Ⅱ的规定相同,除特殊情况外,认为一般高温管道和部件的设计寿命可达40年(对于二班制运行的电厂,至少可达30年)。最近EPRI已制定RP2596等检验导则,以 祈使用寿命延长至50年或更长的时间。 管 壁 温 度 (℃) 管 壁 温 度 (℃)

年,使用温度可提高至450℃,但使用期间应加强金属监督。 2.相邻金属温度数值之间的许用应力,可用算术内插法确定,但需舍弃小数点后的数字。 3.铸钢件的许用应力值取表中相应数值的0.7倍;锻钢件的许用应力,当用钢锭锻造时,可取表中响应钢号数值的0.9倍。 4.表中粗线下方的数据系按持久强度计算的,对于右角带*的钢号,此粗线并不表示按持久强度计算许用应力的起始温度。 5.12CrlMoV-栏中括弧内的许用应力值,为本规定推荐采用的数值。 工 作 温 度 (℃) -6

材料性能测试试验教学大纲试验课程类-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类) 课程名称: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英文名称:T esting technology of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 面向专业:材料类各专业,材料相关专业 学时学分:64学时2学分 本大纲主撰人:庞超明(Tel:52090638,E-mail:pangchao@https://www.360docs.net/doc/775165769.html,) 一、课程作用和具体目标 本实验课程面向全院材料类各专业(包括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先进材料及成形)学生开设。基于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测试技术和试验设计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常规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无损检测技术等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相同性能的测试方法,对比相同材料的不同性能的测试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不同材料的相同性能的不同实验方法,同时掌握不同性能的测试方法,使学生在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以培养从事科研活动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管理模式与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必做实验”。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强弱和 时间多少,进行“选做实验”。 2、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等相关内容。教师在实验前作必要的讲解和辅 导。 3、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规范,确保安全。 四、设备及器材配置 1、制样设备:砂轮机、切割机、镶嵌机、水磨机、抛光机、电解抛光仪等。 2、加热、温控及加工设备:热处理炉、坩埚电炉、烘箱、温度控制仪、离心机、小型轧 机、大型轧机等。 3、分析测试设备:拉伸机、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硬度计、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 镜、荧光显微镜、反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混凝土气孔分析显微镜、放大机、数码相机、计算机、打印机、分析天平、李氏瓶、应变仪、超声波测定仪、导热系数测定

分子场讲义

4.3分子场理论 1.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 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的磁化率,磁化强度远大于顺磁性物质,就使铁磁性材料具有十分有用的强磁性,对现代技术和工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解释磁滞回线上的各种磁性参数。 为什么它们有强磁性? 因为原子磁矩是平行排列,比较顺磁和铁磁的原子磁矩排列不同。 2.外斯分子场唯象理论 注意说明外斯思考问题的方式,唯象的意义 1)铁磁物质内部存在很强的“分子场Hm”它使原子磁矩同向平行排列,即材料有自发磁化强度Ms:Hm=λMs 2)铁磁体的自发磁化分成若干磁畴,由于磁体中各磁畴的磁化方向不一致,所以大块磁体对外不显示磁性。 注意讲解用统计理论从微观量推出宏观磁性参数的一般方法。 ?根据分子场理论,设有一个分子场Hm使铁磁体自发磁化,铁磁体的自发磁化强度Ms与分子场Hm成正比,即?Hm=λMs?式中λ为分子场系数。在温度大于0K时,由于原子的热振动,分子场仅能使原子磁矩在一定程度上平行排列。设单位体积中磁性原子数为N,在分子场和外磁场作用下铁磁体的宏观磁化强度随温度和磁场的变化用玻尔兹曼统计可得: M= NJg m B B J(y) (1) 解该方程得出的主要结论:加深理解该方程意义。 一、如果外加磁场为零,式(1)和(2)没有共同的解,即自发磁化强度MS为零,材料表现出顺磁性。该温度Tc称居里温度, 二、在T0K 时,BJ(y)->1,Ms(T->0)=NJ gμB,温度升高,自发磁化强度逐渐降低。下图表示了居里温度附近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曲线。 用热扰动和分子场力的作用解释该曲线 三、在T>Tc后材料表现出顺磁性。材料的磁化率服从居里一外斯定律。 注意强调Tc对工程材料的意义。 3.产生自发磁化的本质 铁磁性,亚铁磁性和反铁磁性材料的原子磁矩为什么要平行或反平行排列?什么力作用使它平行排列?

GB 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设计讲义

GB 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0.2 在本条中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屋面工程应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的综合治理原则,屋面工程设计与屋面工程施工的内容应从总体上涵盖了所有屋面工程的专项技术标准。 1.0.3 环境保护和建筑节能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屋面工程设计和施工应从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方面着手,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建筑节能效果,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3 基本规定 3.0.1 屋面工程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针对屋面的使用功能及要求,把屋面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研究,同时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屋面工程技术内在规律的理论,指导屋面工程的技术发展。 1 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和阻止水侵入建筑物内的作用;屋面排水可以减轻防水的压力,屋面防水又为排水提供了充裕的排除时间,防水与排水是相辅相成的。 2 冬季保温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和防止结露;屋面大多数采用外保温构造,造成屋面的内表面大面积结露的可能性不大,结露主要出现在檐口、女儿墙与屋顶的连接处,因此对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3 夏季隔热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4 适应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和温差变形; 5 承受风、雪荷载的作用不产生破坏;屋面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使其能够抵抗由风力造成压力、吸力和振动,而且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6 具有阻止火势蔓延的性能; 7 满足建筑外形美观和使用的要求。 3.0.3 屋面工程设计应遵照“保证功能、构造合理,防排结合、优选用材、美观耐用”的原则。防排结合是屋面防水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3.0.4 屋面工程施工应遵照“按图施工、材料检验、工序检查、过程控制、质量验收”的原则。按图施工是保证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材料检验是保证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检查是保证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过程控制是保证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质量验收是保证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的条件。 3.0.5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面,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应符合表3.0.5的规定。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题: 3.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2015.9.6 课时分配: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分类及用途 2、理解金属材料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表达方式及测定方法 3、了解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1、强度指标的定义与分类 2、硬度指标的定义与分类 教学难点:金属的各力学指标的概念、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在进行机械制造时,首先进入技术准备阶段。在技术技术准 备中,要完成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中,有一项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选择材料。那么怎么选择材料呢?首先得研究常见的材料 的性质,只有掌握了材料的特征性质才能顺利进行选材。那么材 料的性质有哪些呢? 【教学内容】 3.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时所反映出来的性能。 力学性能指标,是选择、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依据。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 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 强度是在外力作用 备注

下,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 裂的能力。 按作用力性质不同, 强度可分为屈服点(屈服强 度)、抗拉强度、抗压 强度、抗弯强度、抗剪 强度等。 在工程上常用来表 示金属材料强度的指标 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 度。 (1)屈服点 当载荷增达到Fs 时,拉伸曲线出现了平 台,即试样所承受 的载荷几乎不变,但产生了不断增加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称 为屈服。 屈服点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 应力。用ós 表示。 ós= (MPa ) 式中:Fs —试样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所受的最小载荷,即 拉伸曲线中S 点所对应的外力(N ) Ao —试样的原始截面积(mm2) (2)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故又称强 度极限。常用ób 来表示。 ób= (MPa ) Ao Fs Ao F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