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 (详尽图文) [25P]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 (详尽图文) [25P]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 (详尽图文) [25P]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详尽

图文) [25P]

全球18处最极端环境:西藏塞莫拉公路海拔超6千米(详尽图文) [25P]

据国外媒体报道,想象一下,要是你住在一个极其偏僻的地方,每年仅能收到一次邮件,或是去探索“世界屋脊”的最高点,但又不是珠穆朗玛峰,那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以下是地球上最极端的十八个地方,或许能让你对眼前的这个世界有全新的认识。1. 最古老的地方

最古老的地方

格陵兰、南非和澳大利亚都有资格争夺地球最古老岩石所在地的头衔,但在这场比年龄的较量中,加拿大北部的努夫亚吉图克(Nuvvuagittuq)绿岩带似乎才是真正的冠军。绿岩带的岩石年代可追溯到大约42.8亿年前的冥古宙(地球刚形成时的第一个地质年代)。此时的地球如同一个地狱,地壳刚刚开始冷却,陨石和流星像雨点一样从天而降。据估计,一颗火星大小名为“忒伊亚”的原行星曾撞击地球,撞击时间要比绿岩带所处年代再提前数亿年。此次撞击不但增加了地球的

质量同时也造就了月球。

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可能是一块月石。在执行“阿波罗15号”任务期间,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发现这块所谓的“创世岩”并带回地球。创世岩的年龄估计有45亿岁,可能一度是月球最初地壳的组成部分。2.最多雨的地方

最多雨的地方

你可能认为地球上最多雨之地应该是雨林地区,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们普遍认为与巴拿马接壤的哥伦比亚乔科省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地方。1974年,乔科省图图纳多市的降雨量达到惊人的26303毫米。这一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770毫米,三分之二的降雨发生在夜间。

夏威夷考艾岛的怀厄莱山(Wai-’ale’ale)山是地球上年降雨天数最多的地区,最多可达到350天。如果想去夏威夷度假,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切忌不要将考艾岛列在行程之内。

3.最多风的地方

最多风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联邦湾就位于南极洲

联邦湾以地球上最多风之地的身份正式入主《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和第八版《国家地理图志》。值得一提的是,联邦湾就位于南极洲。忘记偶然出现的阵风吧,在这个多风之地,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风的可怕。这里的风强度大并且稳定,速度可超过每小时150英里(约合每小时240公里)。

1912年,澳大利亚南极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在联邦湾湾口的丹尼森角建起了澳大利亚南极探险队的主基地。据推测,他是在罕见的无风日完成这项工作,否则的话,联邦湾的风一定会让他发疯。

美国俄勒冈州西南部的布兰科角是北半球的最多风地之一。布兰科角突入库斯湾附近的太平洋,是俄勒冈州和美国的最西端。这里的冬季经常被可怕的暴风雪光顾,伴随大雪出现的狂风时速可达到125英里(约合每小时200公里)。4.最干旱的地方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在最有力的情况下也不会迎来太多降

最干旱的地方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在最有力的情况下也不会迎来太多降雨,而在最坏情况下,一点雨也不会从天而降。实际上,这

片沙漠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无雨状态。1903年10月至1918年1月,智利西北部城市阿里卡没有迎来任何降雨,就此创造世界上无降雨时间最长的纪录。有关阿里卡部分地区的照片让人不免联想到火星。对于这颗红色星球的无雨状态,我们不会感到任何惊讶。

美国的死亡谷经常跻身地球最热、最低和最干旱之地排行榜,同在美国的莫哈韦沙漠也同样是一个又热又干的所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巴格达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长干旱期纪录,干旱期为767天,从1912年10月3日一直持续到1914年

11月8日。由此可见,“巴格达”这个名字也算名副其实。加州巴格达是否迎来过“白色圣诞节”令人怀疑,自1991年以来,这里便成为一座“鬼城”。5.最多雪的地方

最多雪的地方

最多雪的地方

地球上的极端多雪之地往往是这样的地区,即富含水气的气团在高山影响下向上移动并穿过凝结点。实际上,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也会出现异常的大雪。1927年2月14日,研究人员对日本伊吹山的年降雪量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为38.8英尺(约合11.82米)。

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喀斯喀特山脉是已记录的降雪量最多的地区。1971年至1972年的冬季,华盛顿州瑞尼尔山的降雪量达到93.5英尺(约合2850厘米),创历史纪录。20多年后,这一纪录便被附近的贝克山滑雪场打破。1998年至1999年的冬季,这个滑雪场的降雪量达到95英尺(约合2896厘米)。有人开玩笑地说,瑞尼尔山这台“造雪机器”在这个冬季选择了休息。

除了滑雪爱好者外,高海拔山区的降雪几乎不会给其他任何人带来麻烦,但可怕的强降雪却可以让市中心在几天,有时甚至几周内陷入瘫痪。6.最平坦的地方

最平坦的地方

一些罕见的元素浓缩在组成乌尤尼盐沼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盐里

传说中的天空之镜是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它由几个史前湖泊构成。这些湖集中在一处,它们最终干涸,只留下一个厚达几英尺、面积超过10582平方公里的盐沼。想一想它是犹他州的巴纳维亚盐带平地的25倍,你就知道乌尤尼盐沼到底有多大了。

一些罕见的元素浓缩在组成乌尤尼盐沼的各种不同种类的

盐里,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金属锂,乌尤尼盐沼的锂储备量,占全球锂总量的70%。大部分时间这里都是一片干涸和毫无生机的地方,不过每年11月,夏季的雨水会引来大群粉红火烈鸟,它们以红色水藻和盐水虾为食。在那段时间,乌尤尼盐沼变得甚至更加平坦,事实上它已经变成一面大镜子,轨道上的卫星利用它校准测距。7.最深的洞穴

最深的洞穴

最深的洞穴

Voronya洞穴(俄语意思是乌鸦洞)位于政治上具有争议的阿布哈兹共和国,洞深7188英尺(2191米),处在阿拉贝卡山(Arabika Massif)内,该山是在恐龙时代由石灰岩形成的。1960年人们发现该洞,它又被称作克鲁布拉山洞,是根据俄罗斯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克鲁格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洞穴比奥地利兰普雷希茨索芬(Lamprechtsofen)洞穴的深度更深,是世界上最深洞穴,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深度超过2000米的洞穴。

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乌克兰Speleological协会(Ukr.S.A),它一直在努力确定Voronya洞穴和它的很多附洞的深度。乌克兰Speleological协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清理堵塞物,

并扩宽狭窄的地方,以便洞穴探索家能进入到这些相互连通的洞穴的更深处。当前的深度记录是7188英尺(2191米),这是2007年秋天获得的结果,不过该协会每年都会对Voronya洞穴系统进行一次探索,因此这些数字也许还会发生改变。8.最偏远的陆地

最偏远的陆地

在离开之前,苏联探索队在这里安装了一个列宁的金色半身雕像(塑料的)

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北美洲PofA 是其中一个“难抵极(The Pole of Inaccessibility)”,它所在大陆的这个点,从任何海洋和各个方向来说都是最远点。“难抵极”也分很多个等级,其中最难低达的“难抵极”都位于寒冷的南极荒原上。1958年,苏联在南极“难抵极”建立基地,不过很快他们就放弃了该基地。在离开之前,苏联探索队在这里安装了一个列宁的金色半身雕像(塑料的),以便继续监测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并利用它向世人宣布苏联到达了这里。列宁雕像的眼睛凝视着远方的莫斯科,令人感到高兴的一面是,它不会受到鸽子打扰。经年累月的积雪,几乎已经完全覆盖了这个雕像,在它下面是一个小屋,里面放置着一本方便游客签字的

留言薄,我猜它一定很薄。9.最偏远的岛屿

最偏远的岛屿

最偏远的岛屿

以前有关地球上最极端之地的文章里,都包括最偏远、但有人居住的岛屿——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尽管这座岛屿非常偏远,但是另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才称得上是最偏远的岛。布维岛是南大西洋里的一座小岛,然而奇怪的是,它却处在挪威的统治之下。距离它最近的陆地,是位于它南部近1000英里(1600公里)的南极洲毛德皇后地。距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是距离它大约1404英里(2260公里)的特里斯坦-

达库尼亚群岛。距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陆地,是位于它东北方向大约1600英里(2580公里)处的南非。布维岛是2004

年拍摄的影片《异形大战铁血战士》里的场景。除此以外,它还有互联网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布维岛。

布维岛93%被冰覆盖,它上面的冰川经常落入南冰洋。这座小岛的面积只有19平方英里(49平方公里),除了露出地面

的小块岩层上生长着苔藓和地衣外,这里没有任何植被。布维岛在1979年开始出名,当时一颗美国间谍卫星在该岛附

近发现双闪灯光。尽管这从没得到证实,但是很多人认为,这些闪光说明以色列和南非可能正在联合进行一项核试验。极端的天气状况、距离、地质和地形条件,使我们的地球在

很多方面显得更加与众不同。是不是感觉你的生活毫无趣味可言?如果真是这样,你不妨偶尔走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前往一些极端的地方,你一定会从这种冒险活动中获得很大收益。10.最高的地方

最高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海拔29029英尺(约合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这确是事实,但也不完全是事实,这取决于欣赏珠穆朗玛峰的视角。从技术上讲,珠穆朗玛峰的多岩峰顶是海拔最高的陆地,不过由于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某些较低的地方其实在太空中看来反而“更高”。例如,珠穆朗玛峰比另一座相对鲜为人知的山峰距离月球和恒星更远,这就是位于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钦博拉索山海拔刚刚超过2万英尺(约合6096米),虽然高度不如珠穆朗玛峰,可由于地球的形状,它确实比珠穆朗玛峰更靠近外太空。11.车辆所能到达的最高的地方

车辆所能到达的最高的地方

在西藏,塞莫拉(Semo La)公路的海拔超过2万英尺(约合6096米),顺着这条路,你会看到沿途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和一个危险重重的山口。据说,马尔斯米克拉(Marsimik La)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但这皆因有人认为它是一条通车的公路,而事实上塞莫拉路也可供车辆使用。有人可能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海拔更高的公路,甚至更偏远的公路,但迄今为止,尚未有这方面的正式文字记录。12. 以前公认的最偏远的岛屿

以前公认的最偏远的岛屿

南大西洋上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是世界上最偏远的有人居住群岛,距离最近的大陆也要2000英里(约合3218公里)左右,由于面积狭小,主岛上甚至连一条飞机跑道都没有。那里居住着272人,只有8个姓氏,世世代代遭受哮喘和青光眼等疾病的折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在19世纪被英国吞并,岛上居民全都有英国的邮政编码,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商品,不过要送达那里则需要很长时间。13.海洋最深的地方海洋最深的地方

太平洋关岛附近的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的最深点。它的深度达7英里(约合11.27公里),即3.6万英尺以上。如果将珠穆朗玛峰放入马里亚纳海沟,峰顶距离海面还会超过1英里(约合1.6公里)。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承受的压力是在海面所承受压力的1000倍。1960年,美国海军两位官员乘坐“特

里亚斯”号潜水器来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他们发现,海底竟然生活着鱼虾等生物。14.地球上最低的地方

地球上最低的地方

死海是地球上陆地的最低点,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1378

英尺(约合420米),位于约旦和以色列边境。死海周围道路还碰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道路。死海因其咸度而闻名于世,是地中海海水咸度的10倍。死海还被誉为健康疗养的首选

之地。由于含盐量极高,没有生命能够在里面存活,死海因此得名。15.地球最冷的地方

地球最冷的地方

南极洲是一片有不少极端现象存在的土地。因为太过寒冷,南极洲至今全年无人居住。1983年,科学家记录到的极端

最低气温为华氏零下129度。南极还是地球上最潮湿的地方,同时又是最干燥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其作为最潮湿的地方不是因为降水,而是因为南极大陆98%的地区被冰层覆盖。另外,由于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降水极少——每年不足2英寸(约合5厘米),使得南极大陆成了一个沙漠。16.地球上垂直落差最大的地方地球上垂直落差最大的地方

加拿大巴芬岛奥伊特克国家公园芒特索尔山的垂直落差达

到4100英尺(约合1250米)。芒特索尔山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山峰,由纯花岗岩构成。它是探险者和爬山爱好者的最爱。近年来,芒特索尔山又流行起垂降探险,2006年那里曾发生过不幸事件,一名探险者死亡。17.地球上最厚的冰层地球上最厚的冰层南极洲的本特利冰河下沟谷(Bentley Subglacial Trench)因其厚厚的冰层而闻名,冰层厚度达8383英尺(约合2555米)。它是地球上没有被海洋覆盖的最低点。但是,地球上最低点的头衔仍归属死海,因为从技术角度讲,死海是在陆地之上,本特利冰河下沟谷则覆盖了水冰,其面积与墨西哥国土面积相当。18.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死亡谷因酷热难当而闻名于世,但是,官方记录的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比死亡谷还要热,那就是利比亚的埃尔阿兹兹亚(El Azizia)。1992年,埃尔阿兹兹亚的气温高达136华氏度,而死亡谷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则是134华氏度。虽然只有两华氏度的差异,但却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觉。

青藏高原对气候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

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

青藏高原海拔

篇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张庆奎 200621059 气象学2班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 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年较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较差是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 青藏高原年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小4-6℃以上。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尤其是在西藏南部地区,冬季干燥,太阳辐射强,局部地区增温比较明显,所以,冬季相对而言不太冷,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三、降水少、地域差异大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最多降水量约是最少降水量的200倍。以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昔卡为例,降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年降水达4500毫米,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之一。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以及缅甸西部的那加山南北走向,构成朝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的地形,每当夏季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温暖偏南气流冲入马蹄形的地形后,迫使气流转变成气旋性弯曲,这可以从马蹄形内台站地面风向频率看出,东北风和西南风频率几乎相等,形成季风辐合区,而巴昔卡正好地处西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的位置上,易造成丰沛的降水。溯雅鲁藏布江北上,深入高原腹地,降水急剧减少,而且沿雅鲁藏布江地区的降水可达400毫米,比流域两侧山麓一带降水多,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是西藏主要农区。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与雅鲁藏布江之间,有一狭长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北上,气流翻过高大山体,下沉增温,相对湿度变小,不易形成降水,为雨影区,是西藏较为干旱的地区。东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降水较多,为400-600毫米。藏北地区受切变线、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藏北多雨中心,气候比较湿润。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怒江下游以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年平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黄河流域的松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祁连山脉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平均500毫米左右。其它大部分地区约在200-500毫米,高原东部的三江流域横断山地区降水偏少,在400毫米以下,其中尤以怒江河谷降水更少,是著名的于热河谷,出现具有亚热带干暖河谷特征的灌丛。被河流切割的地区,象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也可高达1000毫米以上,随着高原抬升降水迅速减少。 四、高原气候带的特征 里仅对高原气候带和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气候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

西藏气候概述

西藏气候概述 佚名阅读次数:57 总体特点 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据推算,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温降低0.57℃,纬度每升高1度,年均温降低0.63℃,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四季不明。大部分地区的最暖月均温在15℃以下,1月和7月平均气温都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5-20℃。按气候分类,除东南缘河谷地区外,整个西藏全年无夏。年总辐射量值高达5850-7950兆焦耳/平方米,比同纬度东部平原高0.5-1倍。 冬半年的主要气候特征 冬半年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多大风。西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1月平均气温,除藏东南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低于0℃,极端最低气温大部分低于-20℃,海拔4507米的那曲还出现过-41.2℃的低温。 由于高差悬殊,使得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甚大。西部和北部地区从10月到翌年4月的月平均气温大都低于0℃,海拔低于4000米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也有2-3个月。极端最低气温≤0℃的日数,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达250-280天以上,雅鲁藏布江地区约在100-200天,东南部地区则在100天以下。 冬半年降水稀少,空气干燥。除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南部外,11-4月降水量小于80毫米,不到全年降水量的12%,有的低于5%。相对湿度也很低,大部分地区都在30-40%之间,为全国最小值地区之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东南部雨雪较多,降水量可达150-30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以上。 受高空西风气流的影响,冬半年多大风。除东部横断山区之外,大部分地区全年≥8级的大风日数在50天以上,西部和北部地区可高达100-165天,风日多集中在冬半年。高原上空气密度小,在风速相同的条件下,风压较小,一般只有平原地区的60-80%。 夏半年的主要气候特点 是日照充足,气温凉爽宜人,降水集中,多夜雨和冰雹。 西藏空气稀薄干洁,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都比同纬度地区大得多。如拉萨平均年日照时数为3007.7小时。年平均总辐射7784.2光焦耳/平方米,故有“日光城”之美称。由于西藏高原海拔高,夏半年又正值雨季,最暖月平均气温大都在18℃以下,所以气温不高,凉爽宜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下的东南隅和雅鲁藏布江河谷为10-18℃,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羌塘高原地区在10℃以下,而海拔低于1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南翼的外缘低山地区,则全年平均气温≥10℃。 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半年,一般占全年的80-90%。东南低地一般从3月开始雨量增大,藏东和藏北部5月中、下旬雨季开始,雅鲁藏布江流域则从6月上、中旬进入雨季,日喀则西部地区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才开始进入雨季,阿里降水少,无明显雨季。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迎风面,降水量多达1000毫米以上,其北麓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一狭长地带,年降水量却少于300毫米,为“雨影区”。 “高原夜雨”和多冰雹是西藏夏半年气候的又一特色。如位于宽阔河谷的拉萨和日喀则,由

西藏旅游林芝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旅游林芝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林芝旅游https://www.360docs.net/doc/7811920249.html,/ ?1、心理准备:西藏虽然神圣,但也不是什么禁区,与去其它地方旅游最不同的是,西藏是高原,而且是主要有藏族人居住的高原,首先不要对高 原有恐惧心理,对一般正常人来说,去西藏无非是去高原旅游一次,就算 是有高原反应,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况且现在 西藏的医疗条件比过去有极大的改善,缓解并治疗高原反应不过是一件小 事。所以,如果您没有什么心、血、肺、脑等方面的疾病,你可尽管前往。 ?2、物质准备:这也是一个进藏旅游的人经常问到的问题,好像进西藏是到了什么无人区一样,要事先准备很多很多的物品才能保障自己在西藏的 需求,其实,西藏现在已很发达了,基本上内地能买到的东西再西藏都能 买到,而且由于交通的改善及商业的发展,价格也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很贵,所以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即使什么也不带,带上钱包,您就可以 在西藏生活得很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您不需要带任何物品,只是说,去西藏,您可像去其它 地方一样,带上您应该带的东西(如,去高原,应该带上防晒霜、唇膏、 眼镜等防晒物品) ?3、关于药品:一般药品西藏都能买得到,特别是治高山反应的药物,应该说西藏的更多更好,但根据个人的习惯,可带上感冒药、晕车药、止痛 片、葡萄糖、肠胃药等,另外比较专业的药品有氨茶碱,氯丙嗪、复方阿斯匹林,维生素C,E,B1,B6等对症药品。 如果要服用防高山反应的药,要在去西藏前提前几天服用(尽管用处不是 很大)。 西藏林芝旅游推荐 1.巴松措湖 巴松措湖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有西藏九寨沟之美誉, 是红教的著名神湖,长约12公里,最深处60多米,总面积6000多亩。湖的形状如镶嵌在高山峡谷中的一轮新月,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 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湖心扎西岛上有错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岛上的礁石均雕刻成了别致的 动物形象以及佛像。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供奉强巴佛、千手观 音和金童玉女。错宗工巴寺寺僧与信众们都乘独木舟进行往来。扎西岛其 实离湖边不过50余米,当地有渡船搭乘游客前往,每人2元。 门票:110元(包括景区内环保车,到扎西岛的木筏和扎西岛),游艇票80元(3小时),学生证半价。 最佳旅游时间:秋天是错高湖最美的时候,湖边均是层叠的金色和火红的秋叶。错

西藏旅游路线项目策划书

旅游路线策划书 一、项目背景 生活在充满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人们脑力、体力都在高速运转.......我们虽然获得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我们心逝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失去了平衡。为了调节心情,接受新事物,放松身体和心灵的释放,改变一成不变的居住环境,人们需要旅游,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旅游是为了领略妙趣,旅游可以满足自己的特殊的兴趣,可以使人更好的成长,恢复人生的活力。 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林芝和阿里机场的通航,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家加大对的资源开发,投入决资金。人们逐渐揭开了旅游业的神秘面纱。随便拉一个曾今去过的人过来,问他们为什么去,大都数都会说之行源于兴中渴望已久的神秘向往。这种神往也不是咱一个人有,有那么多的酷男靓女、驴友大侠,揣起“连滚带爬”的思想包袱,打起“风雨无阻”的精气神儿,在灿烂的日子里,都呼啦啦的蜂拥而至,回收直指目的地——。 二、主题创意 直切主题,我为什么要悬着和“心灵家园”主导的品牌的含义解释。 1、选择的理由 1、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最圣洁的地方,心中那块清澈、明净的地方。

2、独特的地理风貌 3、实现人们的梦想 2 心灵家园 ①心灵洗礼 在,你会有一种不被以往生活经验所束缚,可以包容更广阔的世界的心境。由地理、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信仰所造成的隔膜就会化解,你会发现那里的人很美,那里的文化的博大,那里高原的亲切。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净土上,我们能感受到自然的宏大,感到人性的弱点,沉淀自己的灵魂,使自己体悟生命的真正的涵义。 如果你是怀着单纯的信仰而来,那么,那里的白云、青山大川,加上明媚的足以射透你的心灵。 很远,却像我们的根,尽管我们很多人没有见过她。这就是的魅力。 ②"回家的感觉”: 提起回家,大家的心头都会涌上一股暖流,莫名其妙,自然而然。而回家的感觉更无法形容。有人认为回家的感觉是快乐的,因为回家就等于团圆。有人认为回家的感觉是幸福的,因为回家得到关爱。所以,我们旅行社将整个旅程打造成远方亲人

西藏地区区域气候分析

实验二:区域特征分析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本次实验主要是对西藏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根据老师所给的西藏地区的是个县的已有的数据(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大风数等)分析这些因素在西藏地区的差异,时间以及空间的分布规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摄氏度,增温速率为0.22摄氏度/10a.而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特殊的热动力和动力循环而形成的天气气候系统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将主要也将通过青藏省安多等十个县市的气候数据,对青藏部分地区1966至1999年的气温、降水、大风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气候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西藏地区的各个要素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得出自己的分析的结论并且分析自己的结论,探讨形成的原因。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包含冰川、积雪、冻土、森林、草原、荒漠和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它深刻的影响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环境的演化,被视为南极和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区,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省部分地区。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地区面积辽阔,地势高,气候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种多样。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气温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压低;温度、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西北部风大沙多。 西藏高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面积 122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大致地理坐标为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东临四川,西连克什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部横亘着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西藏被众多巨大的山脉所怀抱,奔流着无数湍急的江河和湖泊,由于地形复杂形成了各区域独特的气候类型。西藏地区气候区域大致分为5个,分别为西藏北部、阿里地区、西藏东南部、西藏中部、西藏的南部边缘地区。 根据提供的西藏省十个县市(包括安多、班戈、波米、昌都、改则、贡嘎、拉萨、林芝、芒康、日喀则等)1966-1999年的历年大风日、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等数据(年蒸发量数据拉萨地区没有,故没作为选择要素),选取上述三个要素作为气候分析的因子。由于部分地区数据不全,故在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时选取1980-1999这20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 本实验将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分别分析1980-1999年(20年间)间各县市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年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 特征。 2.对1966-1999年各县市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总结变 化规律。 3.利用提供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大风日数以及蒸发量等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spss,Arcgis软件,计算机

西藏旅游路线策划书

西藏旅游路线 策划书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主题创意 1、选择西藏的理由 2、对旅游品牌“心灵家园”的含义 解释 三、品牌主导的旅游线路 四、配套的服务系统 五、管理和服务的旅游产品流程 六、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七、广告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 生活在充满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人们脑力、体力都在高速运转.......我们虽然获得了现代化的生活,但我们内心逝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失去了平衡。为了调节心情,接受新事物,放松身体和心灵的释放,改变一成不变的居住环境,人们需要旅游,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旅游是为了领略妙趣,旅游可以满足自己的特殊的兴趣,可以使人更好的成长,恢复人生的活力。 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林芝和阿里机场的通航,西藏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西藏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家加大对西藏的资源开发,投入决资金。人们逐渐揭开了西藏旅游业的神秘面纱。随便拉一个曾今去过西藏的人过来,问他们为什么去,大都数都会说西藏之行源于兴中渴望已久的神秘向往。这种神往也不是咱一个人有,有那么多的酷男靓女、驴友大侠,揣起“连滚带爬”的思想包袱,打起“风雨无阻”的精气神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呼啦啦的蜂拥而至,回收直指目的地——拉萨。 二、主题创意 直切主题,我为什么要悬着西藏和“心灵家园”主导的品牌的含义解释。 1、选择西藏的理由 1、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最圣洁的地方,心中那块清澈、明净的地方。

2、独特的地理风貌 3、实现人们的梦想 2 心灵家园 在西藏,你会有一种不被以往生活经验所束缚,可以包容更广阔的世界的心境。由地理、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信仰所造成的隔膜就会化解,你会发现那里的人很美,那里的文化的博大,那里高原的亲切。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净土上,我们能感受到自然的宏大,感到人性的弱点,沉淀自己的灵魂,使自己体悟生命的真正的涵义。 如果你是怀着单纯的信仰而来,那么,那里的蓝天白云、青山大川,加上明媚的阳光足以射透你的心灵。 西藏很远,却像我们的根,尽管我们很多人没有见过她。这就是西藏的魅力。 ②"回家的感觉”: 提起回家,大家的心头都会涌上一股暖流,莫名其妙,自然而然。而回家的感觉更无法形容。有人认为回家的感觉是快乐的,因为回家就等于团圆。有人认为回家的感觉是幸福的,因为回家得到关爱。所以,我们旅行社将整个旅程打造成远方亲人

西藏气候特点

西藏氣候特點 西藏獨特的高原氣候,空氣稀薄、含氧量少、氣壓低是其特點。就是由於高原氣壓低、空氣稀薄、含氧量少,所以初來西藏的人,常有頭痛、胸痛、心跳快、氣喘、呼吸困難等高山反應,一般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高山反應才會逐漸緩解或消失。且由於海拔高,所以空氣稀薄潔淨、塵埃和水氣含量少、大氣透明度高。陽光透過大氣層時,太陽輻射能量損失少,所以光照充足、輻射量大,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地方。西藏氣壓低、溫度年變化小而日變化大。全年平均溫度,藏北高原在零下2 度左右,藏南谷地在8 度左右,藏東南地區在10 度左右。西藏由於冬季不太冷、夏季氣溫不高,故年溫差不大。而氣溫變化大,不少地方在30 度以上,所以有" 一年無四季、一日見四季" 的諺語來形容氣溫年變化小而日變化大的高原氣候特色。 西藏高原複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形成了獨特而且複雜多樣的高原氣候。除呈現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總趨向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區域氣候和明顯的垂直氣候帶。“十裏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等諺語,即反映了這些特點。 空氣稀薄,氣壓低,氧氣少,含塵量和水汽含量少,空氣乾淨清潔,大氣透明度高,是西藏高原氣候的重要特徵。在攝氏零度氣溫條件下,海平面的空氣密度是每立方米1292克,標準氣壓是1013.2毫巴,而海拔3650米的拉薩市區,空氣密度是每立方米810克,年平均氣壓652毫巴。平原地區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氧氣250—260克,而西

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氣中氧氣含量只有150—170克,相當於平原地區的62%至65.4%。因空氣稀薄、氣壓低、氧氣少這種變化,初臨高原者的身體機能尤其是心肺功能會出現一系列應急反應,肌體這一調適過程的外在症狀,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山反應”,醫學界稱之為為高山適應不全症。其常見症狀包括胸悶氣短,心跳加快,頭重腳輕,頭痛耳鳴,噁心嘔吐,咽喉不適,口唇發紺,鼻腔乾燥,易流鼻血,失眠或淺睡等。高山反應的時間長短、程度輕重,因各人身體健康狀況、肌體自我調節能力而異,與年齡長幼、身體胖瘦似無明顯的直接關係。大多數初次到高原者,經過短時休息便會逐漸適應,最多三五天后反應即可基本消失。有過高原生活經歷者,反應相對較輕,適應期也相應縮短。反應略重者經過靜臥、吸氧多會好轉;少數人則需到醫院接受治療。吸氧氣有助於暫時緩解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西藏一些旅行社、賓館、旅館、醫院多有氧氣瓶或供氧、充氧服務。 西藏是中國太陽輻射能最多最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平原地區多一倍或三分之一。西藏的日照時數也是中國的高值中心,太陽總輻射值居中國之冠。拉薩市每平方米地面全年接受太陽輻射19500千卡,相當於230—260公斤標準煤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拉薩市全年日照時數達3021小時,故有“日光城”之稱。由於太陽輻射強,所以紫外線也特別豐富。拉薩太陽輻射紫外線波段(小於400毫微米)的絕對通過量是平原地區的2.3倍。在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下,平原地區許多常見的病菌在這裏難以生存、繁殖,生活在西藏的人患皮膚病和傷口感染的很少。

湖北三峡大坝旅游景点介绍

湖北三峡大坝旅游景点介绍 湖北三峡大坝旅游景点介绍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参观举世文明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既我们通常简称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古往今来,地球上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洪水。 人类与洪水抗挣的历史久远,并在抗挣中催生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华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胆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泽万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证。世界第三长河长江,源于世界屋脊,上经“天府之国”,中贯“鱼米之乡”,下串“人间天堂”,给两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为浩劫,沃野成为泽国,民众或为鱼鳖,是中华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险段荆江,每至汛期,千余万人头枕悬河,夜不成寐。所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昌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194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届五次会议(即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自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三峡工程开工。三峡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分洪区的库容。电站装机26台,单机热量70万千瓦,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电厂一年上交的利税可以建一座葛洲坝枢纽工程。大坝通航建筑物年单向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客货轮。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的四个县,重庆市的16个县市区,共计20个县(市、区)。须迁移的总人口将达113、18万人,称为“百万大移民”,任务十分繁重。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主体工程总工期17年,分3个阶段进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为6年。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启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工程竣工。大家或许会问:如此宏伟的工程需要多资金投入呢?这么多钱又是如何去筹集呢?1993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的枢纽工程概算为500、9亿元(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库区移民安置概算400亿元,两项合计,三峡工程按1993年5月末水平的静态投资总额为900、9亿元。筹集这些资金有以下主要途径:

西藏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1920249.html, 西藏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作者:陈勇杨虎刘赛 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18年第02期 摘要介绍西藏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雷暴、雪灾,分析 其发生的特征、规律和区域分布,并提出了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为加强地方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西藏;气象灾害;防御;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60-02 DOI: 10.19383/https://www.360docs.net/doc/7811920249.html,ki.nyzhyj.2018.02.025 西藏地区的地形地貌特殊,在高空大气环境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气候表现为复杂多样化,西北部干燥严寒,东南部温暖湿润,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带。西藏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多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气候变化敏感。相关专家研究指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据气象资料显示,1981—2017年西藏冬季 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62℃,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1 mm,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笔者通过对西藏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进行介绍,分析其发生的特征、规律和区域分布,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为加强地方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1 西藏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 1.1 干旱 西藏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降水分布差异比较大,总体来讲是东部和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偏少。降水最多的是林芝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650 mm左右,降水最少的是阿里地区,年均降水量仅有50~70 mm。西藏地区因为高海拔、空气稀薄、冷热气流无法到达,而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形成气候的干旱。西藏的干旱频繁发生,主要分为初夏和盛夏干旱,初夏时节发生的干旱会使春播推迟,农作物出苗、分叶、拔节等受到影响,对冬播农作物的拔节和开花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初夏干旱还不利于刚返青的牧草生长,影响到牲畜的长膘。农牧业受到干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暴雨、洪涝 西藏在北部冷空气和南部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频现暴雨天气。其中,昌都、林芝、拉萨、山南和日喀则等地是暴雨天气的多发地,常常会导致洪涝灾害。西藏的雨季出现在6—8月,发生洪涝灾害主要是在沿江一线、东部地区和南部边缘地区,在夏季容易出现连续性的强

骑行西藏路线

这是几位骑友在网上发布的实际骑行线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有机会去传说中的雪域高原感受那份神圣。。。。。。 郑州---兰州---格尔木---拉萨---康定---成都---郑州骑行旅游 第一天:郑州---上街---河洛镇---巩义---偃师---洛阳东站140km。住宿,东站旅店4元。郑州…河洛镇前上坡,后为下坡到巩义,上2Km的上坡后基 本是平道。沿途有:荥阳的郑氏三公像,虎牢关,杜甫故居,常香玉故居,伊洛河入黄河的汇流处,杜甫墓,康百万庄园,巩义石窟,宋陵等景点。 第二天:洛阳东---新安---义马---渑池---三门峡车站,行145km。住车站南边下坡 公交旅社5元。 洛阳出来平道多,新安县开始起伏路过渑池起伏坡大有3个连续上坡道到庙沟开始下25km一直到三门峡。沿途的景点:白马寺,龙门石窟景区,王城公园,新 安县的几个景点等。 第三天:三门峡---灵宝---风陵渡98km。住宿公交旅社5元。三门峡出发…上坡起伏路上多下少,出河南后平道。17.30分出河南省的杨家村,进入陕西省的西 北村。 第四天:从风陵渡出发…..华阴….渭南…..到临潼住下,行117km。住西出口外的鹿鸣村饭店7元。风陵渡出去4km坏路上坡….21km平路到华阴,进华阴上坡3km转起伏路60km到渭南转平道46km到临潼,市内上多下少。沿途景点:西 岳庙,华山,临潼景区等。 第五天:从临潼出发---西安--咸阳---周至行72km。住宿西张镇7元。平道(走 错路了应从西安---周至) 第六天:从钓台乡西张村出发---周至---眉县---宝鸡陈仑区146km。住宿虢镇陈仑区4元。100km平路,眉县---宝鸡46km起伏。 第七天:从宝鸡陈仑区出发---宝鸡---麦积区集村(路边店)105km。住宿路边店 4元。起伏、平道多。 第八天:从集村出发---元龙--天水火车站行80km。下午14时到,住宿车站外8 元。 集村---元龙起伏….上坡短陡下坡长……54km……元龙---天水火车站26km。 (12km起伏,6km大上坡,5km大下坡,3km起伏)。 第九天:上午游麦积山。中午13点从天水火车站出发---天水---关子镇---甘谷 72km。住宿8元 天水车站---天水20km小上坡;天水---关子镇32km起伏;关子镇---甘谷24km (6kmZ字上坡,6km起伏,12km大下坡)。麦积山洞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是从北周,魏,隋,唐,宋等几个朝代依山凿成石胎,再用特制的泥朔成形态 各异的佛像,后彩绘而成, 第十天:从甘谷出发…武山…陇西…定西167km。住宿8元。甘谷…武山46km (14km起伏,4km大上坡,4km大下坡,)武山…陇西49km起伏路无大坡,陇西…定西72km起伏路(2km上,2km下,起伏39km,6km大上坡,13km大下坡,10km平路)。出甘谷县1Km是大象山,依山凿朔了一尊大佛,据说是西 北最大的佛像,另有姜维故里,姜维墓。 第十一天:从定西出发...口镇…甘草店…榆中…兰州120km。住黄河市场附近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管理 题目:西藏旅游发展现状的论文 (张亚辉)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姓名:贡桑顿旦 学号:091411217 2012年10月30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业支持着西藏经济的发展 神秘的西藏,一个对许多都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壮观而美丽的雪域风光,危耸的雪峰,恢私的自然造化,旷廖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众多的古刹古迹古风,独特的名族风景多彩的名族文化。我们知道面对这么多的旅游风景资源,作为一个藏族青年的我们应该尽情努力地将旅游业作为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旅游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外来的朋友欣赏仙境般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重要的是同时也可以旅游风景资源作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支柱, 西藏旅游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在西藏各产业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西藏旅游发展的突飞猛进已经为足进西藏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产业,成为推进西藏那个经济结构审计的优势产业,成为西藏经济跨越性支柱。随着歌手韩红歌曲《天路》里唱的那条天路—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业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火热期。西藏现在是中国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风光优美,人文风情特好,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就让我先向你作一个西藏旅游发展状况介绍吧! 拓展西藏旅游发展的战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两条覆盖全自治区的旅游轴带。这两条旅游发展轴带涵盖了西藏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其中包括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阿里神山圣湖和盐井等。以“世界屋脊”和“神奇西藏”为旅游特色的西藏,拥有典型、系统和完整的高原自然资源和藏文化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目前,西藏

旅游界正在从旅游战略规划和产品规划等方面着手,力促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走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旅游发展之路。

西藏自驾游的三个“最佳”:最佳时间、最佳亮点以及最佳路线!

西藏自驾游的三个“最佳”:最佳时间、最佳亮点以及最佳路 线! 在详细的介绍西藏自驾游的三个“最佳”之前,咱们先来看看以上这幅西藏主要景点的分布图。以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为界,以北是以羌塘草原为代表的草原戈壁,以南是以林芝、山南地区为代表的原始森林、高山峡谷地带,而以拉萨为中心,东部和西部的风光也大不同。极端的海拔和气候造就了这片土地截然不同的面貌,西藏是天堂在人间的投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西藏自驾游的三个“最佳”到底是什么?西藏自驾游最佳时间每年的3月到10月都是很适合到西藏旅游的季节,这段时间西藏不太下雪,也是景色最美的时候。此外,桃花节、雪顿节等一些藏区的重要节日也在这段时间,可以很好的感受下不同的民族风情。3月4月——淡季,门票减半,2018年5月前门票免费7月8月——雨季+旺季,学生放假,全家一起出游较多5月6月和9月10月——平季,平季进藏往返车票比较好买,也容易买到折扣票,性价比高,推荐选择这段进藏的时间。9月和10月——最适合拍照的季节,风景优美,色彩明丽,随手拍摄都如同风光大片,浓浓的藏地风情。西藏自驾游最佳亮点巴松措: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6千多亩,湖水清澈见底,四周有雪山环抱,是著名的神湖

和圣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雅鲁藏布江交错在一起,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鲁朗林海: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是一处云山雾里的森林,风景如诗如画,周边雪山林立,溪流蜿蜒,成千上万野花开放,属人间天堂。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是西藏最神秘的地方之一,门巴族和珞巴族的传说,使得墨脱笼罩在神秘的光环之下,使无数的旅行者心向往之。羊卓雍措:与玛旁雍错、纳木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羊卓雍措海拔4441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其形状很不规则,在阳光的照射下,湖水颜色层次又极其丰富,蓝色和绿色交替出现,十分壮观。布达拉宫:吐蕃时期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参观需要遵循所有佛教禁忌。不能带帽,不能拍照,不能踩踏门槛等等。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此庙最著名的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不仅仅因为它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在佛教徒心中,见到佛像就如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本尊。色拉寺:藏传佛教六大主寺之一,拉萨三大寺建成最晚的一座,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最著名的就是喇嘛辩经,

成都到西藏自驾游路线

成都到西藏自驾游路线

行程安排 第一天:成都—雅安—二郎山—泸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桥(400KM)宿:新都桥成都出发经成雅高速公路抵达雨城雅安,沿秀美青衣江直至巍巍二郎山,穿越国内最长的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4.1公里),历阴阳两重天后到达大渡河谷(川西最大最深峡谷)经泸定铁索桥(10元/人门票自理),然后经过甘孜州州府—康定古城后翻越折多山(海拔4298米),抵摄影天堂-新都桥,感受浓郁高原藏家风情,在这里可远眺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的主峰。 第二天: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360KM) 宿:稻城起个大早,欣赏晨晖中景色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藏式民居风光,感受浓郁高原藏家风情。早餐后,先后翻越高尔寺山(4412米),经雅砻江畔,康巴小山城--雅江县城,剪子弯山(海拔4659米)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经世界高城,高原明珠--理塘县(海拔4000米),观毛垭大草原风光,经无量河,翻越传说中龟兔赛跑--兔子山,途经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址、稻城古冰帽--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500米),抵达最后的香巴拉——稻城。 第三天:稻城—香格里拉乡—亚丁(114KM) 宿:亚丁早餐后乘车前往令人神往的亚丁景区!沿途欣赏赤土河谷迷人风光、世外桃源般藏式村寨,观万亩杨

树林公园,朝拜贡嘎郎吉岭寺,稻城到日瓦约110公里,全程碎石路,但路基很平整,行驶时间约三个半小时抵达亚丁景区龙龙坝。游客可选择骑马(马费自理)上山直接抵达冲古寺,观赏冲古寺风光及神山仙乃日风光,然后继续骑马前往朝拜卓玛拉错神湖(珍珠海),也可安排第二天游览。朝观仙乃日神山(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23米),也可在亚丁新旅程营地做高原适应休息。晚入住我社亚丁新旅程木屋营地。感受淳朴的亚丁村藏族家庭生活,体验藏族的人文风情带来的心灵震憾。 第四天:亚丁自然保护区—稻城(114KM) 宿:稻城在"最后的香格里拉"露营感觉肯定不一样,早起观壮丽的日照金山,早餐后骑马(马费自理)上山直接抵达冲古寺,观赏冲古寺风光及神山仙乃日风光,然后继续骑马前往洛绒牛场,朝拜卓玛拉错神湖(珍珠海),朝观仙乃日神山(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23米),远观夏诺多吉神山(意为金刚手菩萨,海拔5958米),央迈勇神山(意为金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观赏野生动物、高山花蕊、雪山、森林、冰川、湖泊、河流,体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妙趣。让神山圣水与心共呤,尽情沉醉在梦幻之地(如欲离开众多的人群行进到仙乃日神山后面朝拜五色海,牛奶海,体会更清净和美丽的神山风情。返回稻城休息。 第五天:稻城—桑堆—乡城—得荣—金沙江第一弯—奔子栏(363KM)宿:奔子栏早餐后前往桑堆镇拍摄游览稻城有名的奔波寺,寺院周围青松参天,佛堂院落或建在水边,或建在半山,在公路上远眺宛如神仙境界。之后乘车沿省道前往云南中甸(现在叫香格里拉县)。中午抵达乡城,游览著名的桑披寺,这座寺院前几年整修过,显得清新洁净,大殿内壁画特别精美,喇嘛们对香客特别友善,从寺里俯瞰乡城县,白藏房在巴姆神山下星罗棋布,煞是好看。从桑披寺出来,我们继续乘车向行进,于沿途欣赏不同自然地貌高山森林和藏区民居,经过得荣县直接前往奔子栏。 第六天:奔子栏—梅里雪山—飞来寺(200KM)宿:飞来寺从四川进入云南境内,前往心中的圣山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直接发育于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冰川延明永山谷蜿蜒而下,其冰舌一直延伸至2650米海拔。冰山周边青山翠谷、针阔混交林、湿性常绿阔叶林原生状态保存良好,代表了澜沧江干热河谷典型的多样性自然地理特征。据研究,她是目前北半球海拔最低的冰川,同时也是纬度最低的冰川之一。明永冰川全长约4千米,宽30米——80米,由于坡度大,冰川表面的纵向和横向冰隙发育,局部遇陡崖则崩塌而下,冰川的前缘和两侧冰碛发育,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明永冰川一直处于消退状态。沿滇藏公路从德钦县城西行11公里就来到飞来寺。 第七天:飞来寺—柔情峡谷—盐井明珠—古老制盐术—天主教堂—隐世村落—芒康—拉乌山—澜沧江—脚巴山—东达山—极目雪山—唯美村寨—左贡(360KM)宿:左贡前往梅里雪山观景台,看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至今无人登顶的神山、世界是最美丽的雪山梅里雪山全景,并游飞来寺及远看澜沧江大山谷。前往芒康,翻越拉乌山(行车海拔4358米)下山到澜沧江边竹卡兵站、跨越蜿蜒的澜沧江,过竹卡桥翻越脚巴山、下至榮許兵站、翻越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东达山,海拔超过5008米。从高入云天、白雪皑皑的山口极目远眺,川藏公路和澜沧江似两条晶亮的丝带,在千山万壑间,时隐时现。抵达左贡。

高原与平原温差比较

山地、平原、高原的气温较差的比较 2011-03-03 15:00:02| 分类:地理备课|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山地与同纬度平原地区气温较差的差异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有明显的影响。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大。 以山地为例,不同的地形条件在山地气温日变化中的作用也不同。山顶处的气温日较差最小,山谷的气温日较差最大,而山坡平地介于二者之间。如黄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只有7.9℃,年较差也偏小,仅为20.3℃。说明山顶的气候状况与山下地区的气候状况相比较,更接近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夏凉冬温,年较差不大,适宜于人们生活。冬季山谷带出现临时性逆温现象,即冬季夜晚冷空气密度大,沿山坡流入山谷底部,在一定高度的山坡地带,温度反而比谷底高。与同纬度平原区相比,除谷地外,山区的气温日变化一般较小。 2. 同纬度地区高原与平原气温较差的比较 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原相比,高原的气候资源一般具有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的特点。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纬度的影响,使年内气温变化有所减缓,年振幅相对较小。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1)日较差以青藏高原为例,在我国,青藏高原气温因为太阳辐射强烈,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在阳光下也会感到温和如春;日落后,由于空气稀薄、水汽含杂质少,地表容易散热等项原因,降温迅速;所以青藏高原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如拉萨、日喀则等地年平均日较差均在14~16℃。与此相比较,北京、西安为10~12℃,成都、武汉、南京为7~8.5℃。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另外高原地区内部日较差也还有差异,其具体差异的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昼夜温差较小。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陈贝贝陈聪陈智敏 程春林丛茜丁胜男高玲玲 高咪郭先慧姜彬蒋慧珏 实践主题: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 2014年11月28-29日 实践地点:网络、学校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 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月收入大约在1500-5000元,只有近10%的被调查者的收入大于5000元。多数被调查者的出游频率在每年1-3次左右且旅游动机大多为休闲度假与观光;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的旅游动机为增长知识、探亲访友和公务出差。同时,火车仍然是人们出游西藏的首要选择。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过程中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近5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朋友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