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中空玻璃6+6a+6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默认分类2010-08-10 09:46:33 阅读6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1.公式P r=μc /λ

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

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

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

式中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

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

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

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

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

H T =4ζ(1/ε1+1/ε2-1)-1×Tm 3

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

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

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

ε1、ε2取值:

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

ην>15% 0.70 (GB/T2680表4)

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09~0.115。

h s = h g + h T

1/h t=1/h s+δ/ r1

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

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

式中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

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括号中数字为GB50176有关规定。

2. 例题

例1 求12mm白玻+12mm(空气)+ 12mm白玻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

解P r=μc/λ=1.761×10-5×1.008×103 /2.496×10-2 =0.711

G r=9.81s3ΔTρ2/Tmμ2=9.81×0.0123×15×1.2322/283×(1.761×10-5)2= 4398

N u 0.035(G r Pr)0.38= 0.035(0.711×4398)0.38=0.745 取Nu=1

H g= N u λ/s =1×2.496×10-2/0.012=2.08 W/(m2?K)

hT = 4ζ(1/ε1+1/ε2-1)-1×Tm 3=4×5.67×10-8×(1/0.837+1/0.837-1)-1×2833=3.7 W/(m2?K)

h s = h g + h T =2.08+3.7=5.78 W/(m2?K)

1/h t=1/h s+δ/ r1=1/5.78+0.024/1=0.197(m2?K)/ W

1/U=1/h e +1/h i+1/h t=1/8+1/23+0.197=0.365 m2?K)/ W

U=1/0.365=2.74 W/(m2?K)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第四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热系数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了受热面设计时的布置数量,从而影响锅炉的实际出力、蒸汽参数和燃烧温度。正确计算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关键之一,也是区别于煤粉炉的重要方面。 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日益成熟,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循环流化床制造公司和研究部门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使用的设计导则。 但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可以用于工程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清华大学对CFB锅炉炉膛传热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江动力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对CFB锅炉炉膛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导,考虑工程上的方便和可行,本章根椐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整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为了了解CFB锅炉传热计算发展过程,也参看了巴苏的传热理论和计算方法,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传热计算与巴苏的相近似。 4.1 清华的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 4.1.1 循环流化床传热分析 CFB锅炉与煤粉锅炉的显著不同是CFB锅炉中的物料(包括煤灰、脱硫添加剂等)浓度C p 大大高于煤粉炉,而且炉内各处的浓度也不一样,它对炉内传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炉膛出口处的物料浓度C p,此处浓度可由外循环倍率求出。而炉膛不同高度的物料浓度则由内循环流率决定,它沿炉膛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底部高、上部低。近壁区贴壁下降流的温度比中心区温度低的趋势,使边壁下降流减少了辐射换热系数;水平截面方向上的横向搅混形成良好的近壁区物料与中心区物料的质交换,同时近壁区与中心区的对流和辐射的热交换使截面方向的温度趋于一致,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壁区物料向壁面的辐射加强,总辐射换热系数明显提高。在计算水冷壁、双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时需采用不同的计算式。物料浓度C p对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都有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平均温度是床对受热面换热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床温的升高增加了烟气辐射换热并提高烟气的导热系数。虽然粒径的减小会提高颗粒对受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下,燃烧室内部的物料颗粒粒径变化较小,在较小范围内的粒径变化时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大,在进行满负荷传热计算时可以忽略,但在低负荷传热计算时,应该考虑小的颗粒有提高传热系数的能力。 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如鳍片的净宽度、厚度等,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鳍片宽度对物料颗粒的团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宽度与扩展受热面的利用系数有关。根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 二引用标准 JGJ 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三仪器设备 建筑热工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 四检测条件 检测期间室内平均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热流计不得受阳光直射,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宜避免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96h。 五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步骤 1 测点位置的确定 测量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2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 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 ② 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连同0.1m 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 3 记录数据 检测期间,应逐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可记录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二分之一。 七 数据处理 1 数据分析可采用算术平均法 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并符合下列规定。 ∑ ∑ ===n j 1 j n 1 j Ej Ij q ) -(R θθ

式中:R——围护结构的热阻(m2·K/W); θIj——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第j次测量值; θEj——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的第j次测量值; q j——热流密度的第j次测量值; ①对于轻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小于20KJ/(M2·K)),宜使用夜间采集的数据(日落后1h至日出)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当经过连续四个夜间测量之后,相邻两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5%时,方可结束测量; ②对于重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大于等于20KJ/(m2·K)),应使用全天数据(24h的整数倍)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且只有在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方可结束测量。 a 末次R计算值与24h之前的R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b 检测期间内第一个INT(2×DT/3)天内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内的R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注:DT为检测持续天数,INT表示取整数部分。 2.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按下式计算: K=1/(Ri+R+Re)

各材料的传热系数

各材料的传热系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注:1K b—窗玻璃的传热系数,K c—窗的传热系数; 2表玻璃性能数据取自有关研究报告及厂家的产品样本,窗框对窗传热系数的影响是根据窗框比及窗框和玻璃的计算传热系数通过计算得出的,供参考; 3多层中空玻璃、其他玻璃品种及呼吸透明幕墙(双层皮玻璃幕墙)的性能可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注:表玻璃性能数据取自有关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m*k)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 银 429 铜 401 金 317 铝 237 铁 80 锡 67 铅 diamond 钻石 2300 silver 银 429 cooper 铜 401 gold 金 317 aluminum 铝 237 物质温度导热系数物质温度导热系数亚麻布 50 落叶松木 0 木屑 50 普通松木 45 ~海砂 20 杨木 100 研碎软木 20 胶合板 0 压缩软木 20 纤维素 0 聚苯乙烯 100 丝 20 ~硫化橡胶 50 ~炉渣 50 镍铝锰合金 0 硬质胶 25 青铜 30 32~153 白桦木 30 殷钢 30 11 橡木 20 康铜 30 雪松 0 黄铜 20 70~183 柏木 20 镍铬合金 20 ~171 普通冕玻璃 20 1 石棉 0 ~石英玻璃 4 纸 12 ~燧石玻璃 32 皮棉重燧石玻璃矿渣棉 0 ~精制玻璃 12 毡汽油 12 蜡 凡士林 12 纸板“天然气”油 12 皮革~甘油 0 冰煤油 100 新下的雪蓖麻油 500 填实了的雪橄榄油 0 瓷已烷 0 石蜡油二氯乙烷变压器油 90% 硫酸石油醋酸 18 石蜡硝基苯柴油机燃油二硫化碳沥青甲醇玄武岩四氯化碳拌石水泥三氯甲烷花岗石~氨气 * 丙铜水蒸汽 * ~ 苯重水蒸汽 * 水空气 * 聚苯板木工板重水硫化氢 * 表 2 窗体材料导热系数窗框材料钢材铝合金 PVC PA 松木导热系数 203 表 3 不同

6+9A+6Low-E玻璃传热系数

6+9A+6Low-E 中空玻璃热传导系数U 值 玻璃热阻:W K m r /11?=;普通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1ε=0.837;Low-E 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2ε=0.1;外侧玻璃表面温差:K T 15=?;玻璃的平均温度:K T m 283=;Stefan-Boltzmann 常数:428/1067.5K m W ??=-σ;室外玻璃表面热交换系数:)/(232K m W h e ?=;室内玻璃表面热交换系数:)/(82K m W h i ?=;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 s 009.0=;玻璃片厚度:m f f 006.021==。 空气性能参数(T=283K ) 密度:3/232.1m kg =ρ;动态黏度:)/(10761.15s m kg ??=-μ;热传导系数:)/(10496.22K m W ??=-λ;比热容:)/(10008.13K kg J c ??=。 Prandtl 系数 711.010496.210008.110761.12 3 5--????==λμc P r Granshof 系数 1855) 10761.1(283232.115009.081.981.9252 3223=?????=?=-μρm r T T s G Nusselt 系数 536.0)711.01855(035.0)(035.038.038.0=??=?=r r u P G N 取1 中空玻璃中气体导热 )/(77.2009.010496.2122 K m W s N h u g ?=??==-λ 中空玻璃中气体辐射导热 )/(5.0283)11 .01837.01(1067.54)111 (423183121K m W T h m T ?=?-+???=?-+=---εεσ 中空玻璃中气体的总导热 )/(27.35.077.22K m W h h h T g s ?=+=+= 中空玻璃的导热 W K m r f f h h s t /318.0012.027.31)(112121?=+=?++= 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 W K m h h h U t i e /486.0318.0812*******?=++=++= 计算结果 6+9A+6Low-E 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U 值为2.1)/(2K m W ?。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幕墙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1.公式P r=μc /λ 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 c——比热容,空气取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 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 式中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 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 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 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 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 H T =4ζ(1/ε1+1/ε2-1)-1×Tm 3 式中ζ——常数,取5.67×10-8 W/(m2?K4); 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 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 ε1、ε2取值: 普通透明玻璃ην>15% 0.837 (GB/T2680表4)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ην≤15% 0.45 (GB/T2680表4) ην>15% 0.70 (GB/T2680表4) LOW-E镀膜玻璃η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0.09~0.115。 h s = h g + h T 1/h t=1/h s+δ/ r1 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 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 式中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3(19)W/(m2?K); 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括号中数字为GB50176有关规定。 2. 例题 例1 求12mm白玻+12mm(空气)+ 12mm白玻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 解P r=μc/λ=1.761×10-5×1.008×103 /2.496×10-2 =0.711 G r=9.81s3ΔTρ2/Tmμ2=9.81×0.0123×15×1.2322/283× (1.761×10-5)2= 4398 N u 0.035(G r Pr)0.38= 0.035(0.711×4398)0.38=0.745 取Nu=1 H g= N u λ/s =1×2.496×10-2/0.012=2.08 W/(m2?K)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研究总结。 1. 引言 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建筑节能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传热系数是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建筑构件(如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测试。而建筑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其传热系数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通过检测建筑的实际传热性能,来判定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以此来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同时对分析建筑物实际运行中的能耗状况和施工过程的偏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注重对热流计法研究总结。 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目前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和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2.1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原理[1]。 热流计法是利用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传热系数的测

定。通常的做法是用热流计、热电偶在现场检测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如图1)。计算公式如下: (2)热流计法特点。 热流计法的核心是测量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假定传热为一维。否则,热流有分量,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小,传热系数就偏大。该方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首选的方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用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因为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工程又在非采暖期竣工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在计算时所用到的内外墙表面换热系数受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的影响显著。 如文献[2]对实验用房进行了不同风速的情况下,外墙表面换热系数A 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风速)对外墙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大(如表1)。文献[3][4]就其它环境(如雨水和太阳辐射等)条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也有较大的影响。 (3)双面热流计法。 它是改进的热流计法,一般的热流计法是在墙体内表面(环境相对

各类玻璃的传热系数

精心整理附表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 玻璃 间隔层 (mm) 间隔层 气体 玻璃传热系数K b W/(m2·K) 窗框K c 中空玻璃6 空气 3.00 塑料 2.58~2.79 铝合金 3.69~4.38 PA隔热铝合金 3.18~3.33 12 2.60 塑料 2.34~2.47 铝合金 3.38~4.13 PA隔热铝合金 2.70~3.09 辐射率≤0.25 Low-E中空玻璃(在线)6 空气 2.80 塑料 2.44~2.63 铝合金 3.47~4.17 PA隔热铝合金 2.97~3.16 9 2.20 塑料 2.09~2.13 铝合金 2.99~3.81 PA隔热铝合金 2.51~2.79 12 1.90 塑料 1.90 铝合金 2.76~3.63 PA隔热铝合金 2.26~2.62 6 氩气 2.40 塑料 2.26~2.30 铝合金 3.17~3.91 PA隔热铝合金 2.66~2.93 9 1.80 塑料 1.82~1.84 铝合金 2.68~3.56 PA隔热铝合金 2.18~2.56 12 1.70 塑料 1.73~1.79 铝合金 2.60~3.50 PA隔热铝合金 2.11~2.50 辐射率≤0.15 Low-E中空玻璃(离线)12 空气 1.80 塑料 1.82~1.84 铝合金 2.68~3.56 PA隔热铝合金 2.18~2.56 氩气 1.50 塑料 1.58~1.67 铝合金 2.45~3.38 PA隔热铝合金 1.94~2.39 双银Low-E 中空玻璃12 空气 1.70 塑料 1.73~1.79 铝合金 2.60~3.50 PA隔热铝合金 2.11~2.50 氩气 1.40 塑料 1.50~1.60 铝合金 2.37~3.32 PA隔热铝合金 1.86~2.32 注:1K b—窗玻璃的传热系数,K c—窗的传热系数; 2表玻璃性能数据取自有关研究报告及厂家的产品样本,窗框对窗传热系数的影响是根据窗框比及窗框和玻璃的计算传热系数通过计算得出的,供参考; 3多层中空玻璃、其他玻璃品种及呼吸透明幕墙(双层皮玻璃幕墙)的性能可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附表各种玻璃的遮阳系数 玻璃玻璃 颜色 可见光(%)太阳能(%)玻璃遮 阳系数 SC 透射反射透射反射 中空玻璃 间隔层6mm无色79 14 63 12 0.81 间隔层12mm无色75 14 58 11 0.77 着色中空玻璃蓝色66 12 47 8.4 0.65 绿色65 12 48 8.5 0.66 茶色46 10 46 8.6 0.64 灰色39 8 38 8 0.54 热反射中空玻璃反 射 颜 色 深绿色无色8 16 12 11 0.26 绿色 绿色45 9 26 6 0.42 蓝绿40 9 24 6 0.40 蓝绿色蓝绿49 26 31 14 0.46 灰绿色 绿色46 17 28 9 0.44 蓝绿40 19 28 11 0.44 现代绿色绿色48 26 28 13 0.44 蓝色无色41 17 33 13 0.48

中空玻璃可行性分析报告

中空玻璃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一、建筑节能与中空玻璃市场情况 二、中空玻璃加工企业的明显特点 三、中空玻璃产品利润分析

一、建筑节能与中空玻璃市场情况 中空玻璃的概念出现在国内市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Low-E玻璃的出现也已经有10年左右的时间。尽管这些产品具有很好的节能、保温和隔音等显著改善居住条件的优良性能,但是这些好产品更多地是使用在公共建筑和高档建筑上,绝大部分民用建筑至今依然较少看到中空玻璃,更谈不上Low-E玻璃,许多消费者至今还以为中空玻璃就是两片玻璃的简单组合。造成中空玻璃和Low-E 玻璃贵族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过快,许多地产商根本无心关注门窗和玻璃性能等细节;二是门窗企业和加工玻璃企业更多地关注高档楼盘而忽视了民用建筑市场的推广。 可喜的是,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的过程正在开始。伴随着国内房地产业逐步进入常规发展轨道,开发商和购房者开始共同关注楼盘品质和部品细节,加之经过10余年的市场推广,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的优良性能已被市场所认识和接受。中空玻璃进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是节能的需要,更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需要。 1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 1.1减少门窗能耗,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为30%~45%,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还不高,但这一比例已达到20%~25%,正逐步上升到30%。在一些大城市,夏季空调已成为电力高峰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建筑能耗状况是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按照1986年制定的我国建筑节能分三步走的计划,当前政府各级节能管理部门为了启动第三步节能65%的目标,正在积极地进行标准编制工作。而在影响建筑能耗的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我国目前典型的围护部件而言,门窗的能耗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50%,其能耗是墙体的4倍、屋顶的5倍、地面的20多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400亿m2,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透过门窗的能耗则占到了整个建筑的一半,堪称耗能大户。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2倍。如果按照我国现有发展的趋势,2020年以后,建筑耗能将超过我国终端能耗的1/3,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 范宏武,邢大庆,王吉霖,李德荣,曹亮,曹毅然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为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1 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实施[1]。该标准在提出节能50% 的同时,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进行了相应规定。虽然《节能标准》在设计阶段保证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目标要求,但并不能保证建筑物 建造完后也能达到节能要求,因为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样非常关键。因此,判定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仅靠资料并不能给出结论,需要现场实测。 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至今尚无一套完善、先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规范发展。这使得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表征围护结构传热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评价指标,也是隔热性能的指标之一[2],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1 现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 1.1 热流计法[3] 热流计是建筑能耗测定中常用仪表,该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通过构件的热流值和表面温度,通过计算得出其热阻和传热系数。其检测基本原理为:在被测部位布置热流计,在热流计周围的内外表面布置热电偶,通过导线把所测试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将测试信号直接输入微机,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可打印出热流值及温度读数。当传热过程稳定后,开始计量。为使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时应在连续采暖(人为制造室内外温差亦可)稳定至少7d 的房间中进行。 般来讲,室内外温差愈大(要求必须大于20C),其测量误差相对愈小,所得结果亦较为精 确,其缺点是受季节限制。该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现场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 标准都对热流计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一适用围 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 二引用标准 JGJ 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三仪器设备 建筑热工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 四检测条件 检测期间室平均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热流计不得受直射,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宜避免雨雪侵袭和直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96h。 五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步骤 1 测点位置的确定 测量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2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① 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 全接触。 ② 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表面温度传感 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连同0.1m 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 3 记录数据 检测期间,应逐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外表面温度。可记录多次采 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二分之一。 七 数据处理 1 数据分析可采用算术平均法 采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并符合下列规定。 ∑ ∑ ===n j 1j n 1 j Ej Ij q ) -(R θθ

式中: R——围护结构的热阻(m2·K/W); θIj——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第j次测量值; θEj——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的第j次测量值; q j——热流密度的第j次测量值; ①对于轻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小于20KJ/(M2·K)),宜使用夜间采集的数据(日落后1h至日出)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当经过连续四个夜间测量之后,相邻两测量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5%时,方可结束测量; ②对于重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大于等于20KJ/(m2·K)),应使用全天数据(24h的整数倍)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且只有在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方可结束测量。 a 末次R计算值与24h之前的R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b 检测期间第一个INT(2×DT/3)天与最后一个同样长的天数的R 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注:DT为检测持续天数,INT表示取整数部分。 2.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 按下式计算: K=1/(Ri+R+Re)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计算

6mm+9A+6mmLow-e中空玻璃K(U)值计算书 1、计算公式及取值 P r=μc /λ 式中μ——动态黏度,取1.761×10-5kg/(m?s); c——比热容,空气取 1.008×103J/(kg?K)、氩气取0.519×103J/(kg?K); λ——导热系数,空气取2.496×10-2W/(m?K)、氩气取1.684×10-2W/(m?K)。 G r=9.81s 3ΔTρ2/Tmμ2 式中s——中空玻璃的气层厚度(m); ΔT ——外片玻璃表面温差,取15K; ρ——密度,空气取1.232kg/m3、氩气取1.669 kg/m3; T m——玻璃的平均温度,取283K; μ——动态黏度,空气取1.761×10-5kg/(m?s)、氩气取2.164×10-5kg/(m?s)。 N u= 0.035(G r Pr)0.38,如计算结果Nu<1,取Nu=1。 H g= N u λ/s W/(m2?K) H T =4σ(1/ε1+1/ε2-1)-1×Tm 3 式中σ——常数,取5.67×10-8 W/(m2?K4); ε1 ——外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 ε2 ——内片玻璃表面的校正辐射率;

ε1、ε2取值: 普通透明玻璃τν>15% 0.837 (GB/T2680表4) 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τν≤15% 0.45 (GB/T2680表4) τν>15% 0.70 (GB/T2680表4) LOW-E镀膜玻璃τν>15% 应由试验取得,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取 0.09~0.115。 h s = h g + h T 1/h t=1/h s+δ/ r1 式中δ——两片玻璃总厚度; r1——玻璃热阻,取1(m?K)/W。 1/U=1/h e +1/h i+1/h t 式中h e——玻璃外表面换热系数,取21(19)W/(m2?K); h i——玻璃内表面换热系数,取8(8.7)W/(m2?K)。括号中数字为GB50176有关规定。 2、计算 P r=μc/λ=1.761×10-5×1.008×103 /2.496×10-2 =0.711 G r=9.81s3ΔTρ2/Tmμ2=9.81×0.0063×15×1.2322/283× (1.761×10-5)2= 550 N u 0.035(Gr Pr)0.38= 0.035(0.711×550)0.38=0.09 取Nu=1 H g= Nu λ/s =1×2.496×10-2/0.006=4.16 W/(m2?K) HT=4σ(1/ε1+1/ε2-1)-1×Tm 3=4×5.67×10-8×(1/0.837+1/0.10-1)-1×2833=0.504 W/(m2?K)

管道总传热系数计算18

1管道总传热系数 管道总传热系数是热油管道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重要参数。在热油管道稳态运行方案的工艺计算中,温降和压降的计算至关重要,而管道总传热系数是影响温降计算的关键因素,同时它也通过温降影响压降的计算结果。1.1 利用管道周围埋设介质热物性计算K 值管道总传热系数K 指油流与周围介质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单位传热表面所传递的热量,它表示油流至周围介质散热的强弱。当考虑结蜡 层的热阻对管道散热的影响时,根据热量平衡方程可得如下计算表达式: (1-1)1112ln 111ln 22i i n e n w i L L D D D KD D D D ααλλ-+???? ?????=+++????????∑式中:——总传热系数,W /(m 2·℃);K ——计算直径,m ;(对于保温管路取保温层内外径的平均值,对于e D 无保温埋地管路可取沥青层外径);——管道内直径,m ;n D ——管道最外层直径,m ;w D ——油流与管内壁放热系数,W/(m 2·℃);1α ——管外壁与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W/(m 2·℃);2α ——第层相应的导热系数,W/(m·℃);i λi ,——管道第层的内外直径,m ,其中;i D 1i D +i 1,2,3...i n =——结蜡后的管内径,m 。L D 为计算总传热系数,需分别计算内部放热系数、自管壁至管道最外径K 1α的导热热阻、管道外壁或最大外围至周围环境的放热系数。 2α(1)内部放热系数的确定1α放热强度决定于原油的物理性质及流动状态,可用与放热准数、自然1αu N 对流准数和流体物理性质准数间的数学关系式来表示[47]。r G r P 在层流状态(Re<2000),当时:500Pr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 田斌守 摘要本文综述了几种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适用条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节能检测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非稳态法当今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活动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资源能源消耗速度。而许多资源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刻不容缓。据介绍,我国目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能耗也占全国能耗总量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趋势很大,很可能是我国今后能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建筑节能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中的一项,受到高度重视。建设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其中包括若干强制性条款,目前正在建设领域逐步实施。 建筑节能工作从流程上可分为设计审查、现场检测、竣工验收三个大的阶段。对节能建筑的评价,从建设前期对施工图纸审查计算阶段、向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转移是大势所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也是落实建筑节能政策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筑节能检测都执行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它是最具权威性的检测方法,它的发布实施,为建筑节能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使得建筑节能由传统的间接计算、目测定性评判到现在的直接测量,从此这项工作进入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间接到直接、由感性判断到科学检测的新阶段。 根据我们对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和现场检测的可实施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在实验室检测的宜在实验室检测(如门窗等作为产品在工程使用前后它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只有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对它的检测只能在现场进行。因此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最主要的项目是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这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如何准确测量墙体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现场检测验收的关键。目前对建筑节能现场检测的、围护结构(一般测外墙和屋顶、架

玻璃的传热系数计算

4.3 热工设计 4.3.1 本系统用于外墙外保温时的保温层设计厚度,应根据《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75-2006)、《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DBJ41/071-2006)规定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4.3.2 ZCK无机复合保温板用于外墙外保温时,其导热系数(λ)、蓄热系数(S)设计计算值和修正系数按下表取值。 表4.3.2 ZCK无机复合保温板λ、S、修正系数 4.3.3 热工计算示例,以采用60mm保温板为例。 示例一:200mm混凝土剪力墙外贴60mm保温板,计算如下: Ra=R内+R1+R2+R3+R4+R外=0.11+0.0215+0.1149+1.1429+0.005+0.04=1.4343 Ka=1/R=1/1.4333=0.70W/(m2.K) 其中:R内为内表面换热阻,0.11m2.K/W; R1为水泥砂浆层热阻,0.02/0.81=0.0215 m2.K/W; R2为混凝土剪力墙层热阻,0.2/1.74=0.1149 m2.K/W; R3为保温板层热阻,0.06/(0.05*1.05)=1.1429 m2.K/W; R4为抗裂砂浆层热阻,0.005/0.93=0.005 m2.K/W; R外为外表面换热阻,0.04m2.K/W; 示例二: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60mm保温板,计算如下: Rb=R内+R1+R2+R3+R4+R外=0.11+0.0215+0.80+1.1429+0.005+0.04=2.1194 Kb=1/R=1/2.1194=0.47W/(m2.K) 其中:R内为内表面换热阻,0.11m2.K/W; R1为水泥砂浆层热阻,0.02/0.81=0.0215 m2.K/W; R2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层热阻,0.2/(0.20*1.25)=0.80 m2.K/W; R3为保温板层热阻,0.06/(0.05*1.05)=1.1429 m2.K/W; R4为抗裂砂浆层热阻,0.005/0.93=0.005 m2.K/W;

中空玻璃性能检测指南

中空玻璃性能检测指南 1、依据标准 GB/T11944-2002 《中空玻璃》 GB/T21086-2007 《建筑幕墙》 JGJ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密封性能、露点、耐紫外线辐照性能、气候循环耐久性能和高温高湿耐久性能试验。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脆性、弯曲试验、拉伸试验、冲击应力等。正常生产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封样抽检。幕墙用中空玻璃必须先进行结构胶相容性试验。 中空玻璃产品检验分为门窗用中空玻璃和幕墙用中空玻璃产品(推荐使用Low-e中空玻璃)。 2、检测程序 ①企业将封样产品、样品交接单及相关资料送省建机检测中心进行检验; ②企业在省建机检测中心办理相关检验手续; ③企业领取检验报告和取回检测样品; ④企业领取的检验报告是产品鉴定、备案和节能认定等工作的重要材料,应妥善保管。 3、检测样品准备 企业需提供中空玻璃剖面图,注明玻璃厚度、规格,胶的型式、产地,所充气体型式。 ⑴性能试验:试样为510mm×360mm的样品20块; ⑵传热系数:试样为1000mm×1000mm的样品1块; ⑶对幕墙用中空玻璃首先必须进行结构胶相容性试验。试验样品应按 ①结构胶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 a、结构胶:2支 (批号应清晰); b、基材: 玻璃:150mm×75mm,2块; c、附件:隔条,丁基胶1支(批号应清晰)。 ②标准状态下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须另外提供玻璃:50mm×50mm,10块(外形尺寸应准确,偏差±1mm)。 ③邵氏硬度:须另外提供玻璃:150mm×75mm,1块。

4、中空玻璃产品检验主要项目及控制指标见表19。表19 中空玻璃产品检验主要项目及控制指标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箱法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箱法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兰州瑞洋建筑节能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田斌守 2、功率法(就是俗称的热箱法) 2.1热箱法原理 热箱法是基于一维稳态传热的原理,在试件两侧的箱体(热箱和冷箱)内,分别建立所需的温度、风速和辐射条件,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空气温度、试件和箱体内壁的表面温度及输入到计量箱的功率,就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出试件的热传递性质——传热系数。因为要检测通过被测对象的热量,因此要把传向别处的热量进行剔除,这样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标定热箱法和防护热箱法。 ) (e i T T A Q k -= (2) 其中: K 为传热系数,W/(m 2.K); Q 为通过试件功率,W ; A 为热箱开口面积,m 2; Ti 热箱空气温度,K 或℃; Te 冷箱空气温度,K 或℃。 2.1.1标定热箱法原理 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标定热箱法的装置置于一个温度受到控制的空间内,该空间的温度可与计量箱内部的温度不同。采用高比热阻的箱壁使得流过箱壁的热流量Q 3尽量小。输入的总功率Q p 应根据箱壁热流量Q 3和侧面迂回热损Q 4进行修正。Q 3 和Q 4应该用已知比热阻的试件进行标定,标定试件的厚度、比热阻范围应同被测试件的范围相同,其温度范围亦应与被测试件试验的温度范围相同。用公式(3)计算被测试件的热阻、传热阻和传热系数。 ?? ???-=-=--=)(//)(11431ne ni se si p T T A Q K Q T T A R Q Q Q Q (3) 式中 Q p 为输入的总功率,W ;

Q 1为通过试件的功率,W ; Q 2为试件内不平衡热流,W ; Q 3为箱壁热流量,W ; Q 4为侧面迂回热损,W ; A 为热箱开口面积,m 2; T si 为试件热侧表面温度,K T se 为试件冷侧表面温度,K ; T ni 为试件热侧环境温度,K ; T ne 为试件冷侧环境温度,K 图2 实验室标定热箱法原理示意图 2.1.2防护热箱法原理 防护热箱法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防护热箱法中,将计量箱置于防护箱内。控制防护箱内温度与计量箱内温度相同,使试件内不平衡热流量Q 2和流过计量箱壁的热流量Q 3减至最小可以忽略。按公式(4)计算被测试件的热阻、传热阻和传热系数, ?????-=-=--=)(//)(11231ne ni se si p T T A Q K Q T T A R Q Q Q Q (4)

常用中空玻璃K值

常用中空玻璃K值 2010-09-27 23:34:16| 分类:建筑|字号订阅 常用中空玻璃K值 所谓K值就是材料的传热系数,用以表示材料的热绝缘性能的大小,K 值越大,传递的热量愈多,热绝缘性能愈差。反之,K值愈小,传递的热量愈少,热绝缘性能愈好。就像我们穿同样厚薄纯棉衣服和化纤衣服,前者因传热系数小就感到暖和而后者因传热系数大就感到冷一样。 在实践中,在具体测试影响中空玻璃节能性能的指标即传热系数K值时,有的认为中空玻璃的K值应该是中央部位玻璃的值,有的认为中空玻璃K值应该是中空玻璃上几处不同点的平均值。结果对同一中空玻璃,采用不同方法测试所得到的K值却是不同的。目前我国采用计算方法得到建筑门窗传热系数K的机构很少,主要通过测试。 中空玻璃具有突出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门窗节能水平的重要材料,近些年已经在建筑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使用。但随着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和一些用户的特殊要求,普通的中空玻璃已不能完全满足。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中空玻璃节能性能的各个影响因素,从玻璃原片、间隔组成和使用环境等方面保证中空玻璃能够发挥它最佳的节能性能使其K值减少。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中空玻璃节能的改进不外乎采用Low-E玻璃、充填惰性气体、暖边密封技术及热隔断等技术的使用。 一、不同配片的中空玻璃的K值比较: 表一

二、不同间隔气体对中空玻璃K值的影响: 表二 中空玻璃的导热系数比单片玻璃低1半左右,这主要是气体间隔层的作用。中空玻璃内部充填的气体除空气以外,还有氩气、氪气等惰性气体。由于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空气0.024W/mK;氩气0.016W/mK),因此也提高了中空玻璃的热阻性能。 三、不同间隔条对中空玻璃K值的影响: 表三 K值(w/m2k) 玻璃种类 玻璃 中央 玻 璃边缘 边缘密 封 综合值 双道密封弹性硅酮胶隔条A 2.79 2.9 1 3.38 2.86 双道密封玻璃纤维隔条 A 2.79 2.9 4 3.52 2.87 单道密封不锈钢U型间隔条A 2.79 3.0 6 4.05 2.92 双道密封强化塑料/金属合成隔条A 2.79 3.0 5 4.02 2.93 双道密封不锈钢U型间隔条A 2.79 3.0 7 4.13 2.94

习题热工性能现场检测含答案

习题热工性能现场检测含答案

热工性能现场检测 一、填空题 1、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__________。 2、现场热工法是以测量______与______的方法确定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3、围护结构的热阻是指在稳定状态下,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______除以______。在非稳定条件下,建筑构件t 和q 是指较长检测时间的______。 4、围护结构传热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____________,另一部分是____________。表面换热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热流计法指用热流计进行______测量并计算______或-______的测量方法。 6、热流计法是按_____传热原理设计的测试方法,采用热流计及温度传感器测量经过构件的______和____________,经过计算即可求得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阻和传热系数。 7、热箱法中被测部位的______用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室内条件,另一侧为____________。 8、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具有稳定、易操作、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是当前国内外常见的现场测试方法 10、热流计法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在现场检测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和其内、外表面温度。 11、公式E =中C为____________,E?为______。 C q?? 12、热流计法要求围护结构高温侧表面温度宜高于低温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而且不低于-______℃,在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______表面温度。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______。 13、热流计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期间,室内空气温度应保持____________,被测区域外表面宜避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DGJ32/J 23- 中规定。同一居住小区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及建筑平面布局基本相同的建筑物作为一个样本随机抽样。抽样比例不低于样本比数的______,至少______;不同结构体系建筑,不同保温措施的建筑物应分别抽样检测。公共建筑应______抽样检测。 15、DGJ32/J 23- 规定抽样建筑应在______与______进行至少2处墙体、______的热阻检测。至少1组窗气密性检测。 16、DGJ32/J 23- 规定屋顶、墙体、楼板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各不得少于3个;表面温度测点应选在构件有代表性的位置。测点位置不应靠近______、______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 导热系数λ[W/(m.k)]: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 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 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