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等生字,会写“照”。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会用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语

言的优美。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读、背古诗。

2、难点: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课前谈话:了解诗人

①小朋友们,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了上千首诗,被称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

②谁能说一说关于李白的一些事情?

了解学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写的另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你们听过这首诗吗?有没有会背的?

过渡:你们可真能干,还没学就已经会背了,相信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对这首诗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揭题,读题

1、了解题意

(1)欣赏庐山美景,识记“庐”字

我们先跟随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美丽的庐山看一看。

①(出示庐山图片)说说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②你是怎么记住“庐”字的?

③请你跟老师一起写庐山。(板书:庐山)

(2)学习“瀑”,认读词语“瀑布”

①在庐山有很多美丽的瀑布,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正音“瀑布”)

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③为什么“瀑”的部首是三点水?

④伸出小手,一起写写“瀑布”吧。(板书:瀑布)

(3)理解“望”

①做动作理解“望”。

②说说诗题的意思:那么望庐山瀑布的意思是?

2、读好诗题:谁来读读诗题(指出词语要连读。指名读、齐读)(二)初读,学习生字词

1、读诗

①题目读正确了,那么这首古诗呢?请你自己先练一练,一定要把每个字音读准确,把诗读通顺。

②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诗读给我们听?(指名读)

2、区分“炉”和“庐”

(1)识记“炉”

①指名读两个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炉”字?

③为什么“炉”是火字旁?

④认读词语“香炉”、“庐山”。

(2)认识“香炉”、“香炉峰”

①你见过香炉吗?

②根据图片,认读“香炉”、“香炉峰”。

③根据词语手册上的注释,知道诗中的香炉就是指香炉峰。

(三)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1、同桌合作说诗意

过渡:刚才我们不仅认识了生字,还把古诗读得更好了。接下来,请你跟你的同桌合作,利用词语手册里的注释,每人说两行诗的意思,如果你不会说,就和同桌一起讨论。

交流诗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指名说前面两行诗的大意。

②前两行诗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③你们真能干,一下子就读懂了这两行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①指名说说后两行诗的大意。

②李白用了一个词语表示瀑布很长很长,你找到了吗?

③学习“三千尺”:我们用手比划一下,一尺是多长?那三千尺呢?这条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长吗?

④小结:香炉峰瀑布的高度落差是150米,可在李白眼里瀑布有三

千尺长,作者把它无限地夸大了。

⑤说说夸大的原因:因为瀑布流下来的时候,水很多很急。

⑥读好“三千尺”。

⑥那么你们找找看,诗里无限夸大的地方还有吗?

⑦学习“落九天”:古时候天有九重,这条瀑布真的是从九重天上落下来的吗?所以“落九天”也是作者把瀑布夸大了写。

⑧读好“落九天”。

⑨我们一起读读后面两行诗吧。

2、读诗找景物

①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整首诗的大意,现在再来读读这首诗吧。一边读一边找一找,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②圈出景物“日、香炉、紫烟、瀑布、飞流”。(飞流:瀑布)

3、男女生合作读诗

①李白看到的景物有(板贴:日、香炉、紫烟、瀑布、飞流)看着这些美景,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望庐山瀑布。

②女孩子读诗人看到的,男孩子读诗人想到的。(板书:看到的,想到的)

4、配乐读诗

①这么美丽壮观的瀑布,谁能把它读出来呢?

②李白写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赞美庐山的瀑布,更是为了赞美大自然。让我们听着琴声,再读读整首诗吧。

(五)书写指导

过渡:古诗读得这么美,相信你也能把生字写得美美的。

1、出示生字“照”。

2、师范写,生书空

3、交流评价

机动:学写“炉”、“烟”。

(六)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一首古诗,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还学写了照这个生字。课后你们可以去搜集李白的其他诗读一读,也可以看看《唐诗三百首》、《古诗七十首》这两本书。

(七)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看到的日香炉紫烟

瀑布飞流

想到的三千尺

落九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