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石狮少体校Don Cai

摘要:本文通过学习迄今为止人类对人类语言习得规律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比较了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提出了在外语教法上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语言习得外语教学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t and the same points between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ome teaching methods of foreign language are provided。

[key words]Language acquisi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一、引言

随着英语这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学校里英语的教学情况,并在政策上给予了许多关照,在中考、高考、研究生等多种重要考试中都把英语考试摆在显耀位置。现在许多地方,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以前是在初中阶段才开设的课程,现在提前到了小学三年级,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举措。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好学生学习英语,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掌握、运用英语打下较好基础,对我们的这些语言教师来说是首要任务。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首先得来了解一下语言学家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理论研究结果,并能将之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The stud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广大的语言工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更好地掌握语言习得的发展规律,并得于运用到实践当中。一般来说,语言习得并不仅仅指母语的习得,它还应包括对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习得。这是因为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为了交流的方便,而去学习第二,第三种语言。这样,我们称第一种语言或母语的习得为第一语言习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而称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习得为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那么,语言习得是遵循着一条怎样的发展路线的?我们来看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对人类语言习得的了解程度。

1、语言习得的生物基础(The biological basi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大脑皮层上存在着其它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它控制着人们对语言的感知,理解与表达。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物特征,是大自然赋于人类的一种基

本能力,就象狗的鼻子就天生比人类灵敏,鹰的双眼就天生要比人类锐利一样。对语言的习得能力是人类大脑特有的机制,是正常人出生后就具备的天赋条件。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生理健全的儿童,无论其肤色如何,所属民族的文化传统如何,其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如何,只要具备接触语言和使用语言的条件,都可以轻松自然,快捷地习得人类的任何一种语言。譬如,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习得汉语的所花的时间,与在英国的孩子习得英语所花的时间是几乎一样的,而且对语言的使用流利程度也一样相媲美。这就是说任何一个正常孩子如果能够掌握某种人类语言,他或她就具备掌握任何一种人类语言的能力。同时,从中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语言是没有难易、优劣之分的。基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要意识到:不同的语言具有相近的结构与难易;这些抽象化的事物中间存在着共同的语言体系——普遍语法,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是可以被分解成包含各种独立结构单元的许多体系,比如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然后依靠特定规则,通过不同方式把这些结构单元组合了起来成为了语言

2、语言习得即语法规则的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as the acquisition of grammatical rules)

虽然语言的每个方面都是复杂的,但是大多数的孩子在他们五岁时,都毫无例外地掌握了他们本族语言中的错综复杂的语法体系。他们已经能够使用诸如句法,音位,形态,语义等语法规则,他们已经能够选择使用恰当的代词,能够提问,否定,并能够组合词组和句子形成条件和关系等从句。为什么孩子们能够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习得语言这一个庞大而复杂,有着无数的词汇和句子的符号系统呢?显然语言习得并不是一个逐步积累词汇和句子的过程。语言习得实质上是对语法规则系统的习得。原则上来讲,人类的大脑是盛不了一门语言中的所有单词和句子的,并且也完全没必要,因为组成语法规则系统的是一些数量有限抽象而概括的规则。孩子们对他们所听到的语言进行加工、分析、理解,总结出规则,然后又利用这些规则去理解各种表达。当孩子们自己要说话时,他们就会遵循这些内化了的语法规则,根据语音和意义的关联,表达出无限的语句。这样看来,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习得的是这些语法规则,而不是那些庞大而复杂的词汇和句子。一旦习得了这些语法规则,孩子们便可以听懂从未听过的句子,表达前人从未说过的话了。需要说明的是,孩子们习得的这些语言语法体系,并不是所有的语法规则,而只是那些具有基础性的一般语法规则。

3、语言环境与语言交流的作用(The role of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interactiom)虽然语言习得机制是人类天贼的生物特征,但这却不足以保证儿童能够习得语言。对一个生理和心智正常的儿童来说,习得语言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能够接触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当一个儿童在他生命的最初几个年头里丧失了正常语言交流的环境后,他的

语言能力就很难于恢复了。以往经常见于报纸上的狼孩事件,由于这些孩子在他们语言习得的关键年龄,失去了获得正常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他们在被解救出来后,已很难于学会使用语言了。儿童出生后要能够得到大量语言材料的持续输入,而且还要能有机会跟其他语言使用者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够真正运用他的语言能力。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儿童会犯许多语言错误,这些错误大多数属语言发展错误,是积极习得语言规则时不可避免的错误。随着儿童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发展,他们的语言错误会逐步减少,但同时,新的语言错误会持续出现。儿童的这些语言错误不是模仿而来的,因为这些错误不会出现在成年人的用语中而是儿童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自己创造出来的错误。这说明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不是一个消极模仿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发现语言规则,主动构造语言规则的过程,模仿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却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不能以为儿童的语言能力就是简单模仿来的,而贬低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内在创造力。

4、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Stag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孩子们不是一觉醒来就能够用很完整的句子进行交流的。语言的习得是在一个特殊的人类成长发展期,经过一系列明显的先后变化,得于慢慢接近成年用语。就好象婴儿先学会爬行,然后站立,再学会走路一样的生物进化过程一样。观察许多不同语言地区的儿童后发现:不管语言输入是怎样的,语言习得的发展步骤都是近似,甚至相同的。大多数的儿童都经历了前语言阶段,独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和多词句阶段,逐步地习得音位、形态、句法、词汇、语义和演说的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个体情况的不同,语言开始的时间,以及习得的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有些阶段持续时间短,有的人持续长。而且,各个阶段之间的转化有时是很突然的转化。

前语言阶段(The prelinguistic stage)前语言阶段也称咿呀学语阶段。任何婴儿一出生下来就能够运用其发音器官发出各种声音,比如哭喊抽搭,以表明他们对饥渴或不舒适的反应。这些声音有的是不由自主地发出来的,有的是对刺激的本能反应。这一阶段发出的咿呀学语声是不以任何一种人类语言为基础,也非婴儿所处社区的语言所有,但此时不同语言地区婴儿的咿呀学语声却异同寻常的相似。

独词句阶段(The one-word stage)随着咿呀学语阶段的结束,在婴儿一周岁前后,以语音与意义相关联为标志的语言阶段——独词句阶段开始出现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中。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使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简单或复杂的意思,一个词可以起到一句话的作用,这些词基本上是实义词,如名词、动词。儿童用独词句来表达要求、愿望和动作,或指称人和事物。

双词句阶段(The two-word stage)大约在一周岁半左右,儿童的语言发展进入了双词句阶段。这阶段的出现会比较突然,而且在出现时间上,儿童之间也存在较大区别。句子中的两个单词之间表现出了特定的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句子的各种词序也表达了各种语法关系,如所有关系和主谓关系,句中的两个单词之间也带有明显的语调升降。然而与独词句阶段情况相似,双词句阶段同样缺少表示句法关系的功能词和用以表示时态或数的词素。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就有了更多与成年人进行交流的机会。

多词句阶段(The multiword Stage)随着儿童大脑的发育以及大脑功能的日益侧化,在两、三岁时,儿童的语言能力由双词句发展进入了多词句阶段。儿童的多词句又被称为电报式言语,其句子基本由一些实义词组成,缺少诸如介词、助动词、冠词等功能词类,也缺少起语法作用的词素。然而此时的多词句已经能遵循基本的句法规则,词序之间也带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了,四到五岁期间,儿童的语言皆能力得到更快的发展,根据估计,在儿童进入学校前,他们已经掌握了80%的语言功能结构,以及90%音义体系,已获得运用本族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进行以听说为主的语言交际活动能力。

三、语言习得的分析与比较(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通过对有关证据的分析表明,第一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都遵循着一条相似的语言发展路线。然而,第一语言学习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短短的几年里成功地获得了听说能力,而大部分第二语言学习者,虽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却无法使自己第二语言水平接近母语的水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究竟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在过程上还存在着什么样的不同?我们来分析比较一下这两种语言习得的异同。

1、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利因素(The disadvantag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分析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效果发现,相对于第一语言习得来说,第二语言的习得存在着三大方面的不利因素:过了最佳学习期;缺少语境;母语干扰。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不尽人意。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理论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期比其他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容易习得语言。关键期始于婴儿期,可以持续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期,是与人的大脑侧化过程相吻合的时期。大脑侧化过程一旦完毕,人的语言功能便已在大脑皮层上定位。关键期后即使开始的是母语习得也是难以获得完全成功。这是因为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已过,人脑的语言机制开始退化。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具有生物属性,有一个生理的成熟期,也有一个生理的退化期。相对于母语的习得,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在语言习得机能的衰退期开始的。语言僵化,如发音僵化现象便是很好的一个证据,发育僵化是造成第二语言

习得者说话带本语口音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把儿童学习英语的时间提前到了小学三年级,但这时小孩也有10岁了,已经过了语言习得的最佳临界期了,最好的时期已经用在母语的习得上了。

儿童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习得其母语,不仅需要具备人类天赋的语言习得机能,而且还需要接触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如果缺少了这个语言交流的环境,儿童的语言机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即使是第一语言的习得也将是很不完整的。母语习得对儿童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每一个正常的儿童打娘胎起,就沉浸在其本族语的环境中,生下来后,耳濡目染的也尽是其母语,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其母语。而反观外语的学习,往往是在课堂当中,老师用半母半外的两种语言授课,而且学生对外语的接触也往往局限于课堂,在生活当中,很少能够获得机会去交流和使用所学外语,其结果可想而知。对比分析学者认为在自然环境中下意识地习得语言,与在非自然环境中有意识地习得语言,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后者则只利于语言知识的掌握。

不管你愿不愿意,第二语言的学习总是处在母语学习之后的。自然地,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学习者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本族语的语言模式或规则转移到目的语中去,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由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形式同异兼有,学习者既会转移相同的语言形式,也会转移不同的语言形式,前者叫作语言的正向转移,后者叫语言的负向转移。正向转移起帮助作用,负向转移起干扰作用。而且正是由于语言转移现象的存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从本族语至第二语言习得止,其间会经历一系列的语言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第二语言学习者所说的语言被称为语际语(The interlanguage),它是既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却又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另类语言。于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就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大的努力去打破这种语际语的困扰,促使他的目的语言体系朝着所学外语语言体系转化。而第一语言学习者就不用有这些烦扰了。

2、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发展轨道(The natural rout route of second language deve lopment)

现在,我们知道不同文化区域的儿童在学习母语时,都遵循着一条相似的语言发展路线。那么,我们会问,第二语言习得又是怎样的?它又遵循怎样的发展路线?

直觉地,许多人会认为,由于母语施加的影响不同,讲不同语言的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其语言发展的路线也是不同的。事实上,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由于母语干扰而导致的语言错误不过占语言学习者错误的3%而已,而近85%的错误是由于学习不完全所引起的错误。通过对语言错误的分析,错误分析学者发现,第二语言的发展有一条自然轨道,它与第一语

言的自然发展轨道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大多属正常的语言发展错误,即语内语错误,这些错误并非源于语言转移,而是由于学习不完全所引起的。这些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以及掌握语言的程度,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学习进步的表现。许多研究也同时表明,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也遵循着相似的路线,一条类似于第一语言习得的发展路线,这便为我们语言工作者教授外语时,提供了很好参照作用。

3、正规教学的作用(The role of formal instruction)

语言学家发现,儿童是习得语言的天才,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十分惊人,绝大多数的儿童习得母语都是在自然情况下进行的,几乎不需要大人刻意地进行指导。日常生活中,家长几乎很少去纠正儿童那些违反语法规则的语言错误,也很少去教孩子那些正确的语言形式。即使有些家长这样做了,也不见得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到多大作用,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地继续着他们的不规范语言。事实上,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所需要的是自然的语言环境,而非一种正式的教学环境。通常刻意地向儿童传授语言知识收效甚微。

正规教学,一般指课堂教学,对第一语言习得来说作用不大,然而却是第二语言习得,尤其是外语习得的一种主要形式。虽然课堂教学几乎不能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发展路线,但它可以系统地,有的放矢地向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易纳入的输入语,所以被认为有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特别是成年初学者较快地掌握外语。而且它对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演讲能力以及以求职为目的各种考试都是很有帮助的。虽然课堂教学对培养随意性的自由表达能力效果不好,只是当口语上的交流成为日常需要以后,受过正规教学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却很快就能够显示出他们的优势。

四、语言习得的理论运用(The usag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以上通过对人类语言习得理论的分析比较,我们大体从中了解到人类语言习得的生物基础和发展过程,也得知两种语言习得形式的异同,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不利因素。那么,作为语言工作者,怎样来运用这些已知的理论知识,扬长避短,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1、英语课堂教学(The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room)

课堂教学,是第二语言习得尤其是外语习得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课堂上,经过专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向学习者输入可理解的,易纳入的目的语。它可以提供方式更多,内容更丰富的各种教学手段,比如听、说、读、写、视,去促使学习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达到更多的学习目标,使自己的外语水平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总结出一些较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

在儿童已经较扎实地掌握了本族语,能够区分母语与外语是两种不同语系以后,就可以

开始外语的教学了,现在国家在小学三年级开展设了英语课程,这是很明智的举措,这已经是尽可能地提早了第二语言的输入了。但是做为家长,却还是可以有机会有意识地提前让孩子接触到一些活泼生活的儿童外语。

提供给儿童更丰富的,更多样的接触语言的机会,如听、说、读、写、视、唱等等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人们掌握语言的过程,总是能理解的比能表达的多。就是说,人们所能听懂的,永远比能说的要多;而能读懂的,又比所能写的多。所以我们说学习语言,接触语言的频度比长度更重要。

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习外语与习得母语是不一样的。根据语言习得的研究,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能很好地进行听说了,而让他们看书,却不一定能看得来。可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儿童在能说得很好之前,就可以读得懂书面的语言了。所以学习外语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先在口头上说得很流利,才能接触文字。因此,在学习外语上,读写可以优于听说。当孩子们有了大量的语言材料积蓄后,一旦有了交流的时机,就可以驾轻就熟了。

“可理解的输入”加“可理解的输出”。越是与人的生活经验相关的事物,越是容易被理解。模拟生活中的真实场面,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使用所要模仿的语言,比如在两两练习,小组练习或是角色表演中,学生就能够更容易把声音和语言的意义结合起来,这比单纯的机械性口头操练要好。

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的语音对儿童来说并不是很难掌握的。就像26个字母,很多小孩子在没上英语课之前就已经会了,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26个字母的发音音标来教授48个英语音素,这就事半功倍了。当学生们学会了语音之后,拼单词对他们来说就不是难事了,这就等于给了他们一支点石成金的笔了,学习单词,学习英语都会更主动。

在词汇、语法上老师可以根据教材,按照教学课程标准的进度,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语法可以浅显易见地讲解,不必讲得过于繁杂,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却有必要作一下语法集中,针对学生的情况加于解疑析难。不能让学生的语法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会没了对英语的兴趣。语法集中讲解是在学生接触了较多相关语法内容之后进行的,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融会贯通。这是因为第二语言习得主要在于语言知识方面的习得。

三年级的儿童是很活泼好动的,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我们老师可以尽可能地营造丰富多彩的以他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多组织开展一些包括对话、角色表演、游戏、演讲、朗诵、讲故事、英语角、小组活动、全身反应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们的参与,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少批评,多激励,允许学生大胆尝试,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引导学生自行纠正错误。这些错误很多是由于学习不完全所引起的,学生就是在“假设——验证”反复不断

当中习得语言。

2、学习者的个人因素(the factors of individual learner)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个人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习得的成效。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地点、教材、师资等方面的条件可以相仿,但他们的学习效果却可能不尽一致,甚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还应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动机,个性,以及对目的语民族文化习俗和社会价值观的适应、接受与纳入程度等因人而异的因素。

众所周知,开始于生命早期的第一语言习得是最有成效的,但是对第二语言习得来说却没有遵循这个“越年轻越好”的古老格言。有证据证明,青少年在学习第二语言比儿童更有效率。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语言习得机能的可塑性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且他们具备更多的认知能力使新语言的理解变得更容易。所以系统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应该是在10岁左右,而不是越早越好。

用在语言学习上的动机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综合性目的或定向性目的来分类。如果是为了融入目的语言社区的,叫介入性学习动机;如果是为了特殊的需求,比如找工作或通过考试,就是工具性学习动机。现阶段,对学生来说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工具性学习动机,因为学习还是主要为了应付考试。对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信心、在这阶段反而能起更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多鼓励他们参与,少吹毛求疵他们的错误。谨应当记住的是,在入门阶段,不可以有太多的考试,会造成学生不必要心理负担,而产生大厌反情绪,这得不偿失。入门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传播文化的最重要媒介。想要学会一门语言还得看你对该种语言文化圈子的融入程度,这就是语言文化移入。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学习者更愿意融入到某种语言文化团体中,他或她将更容易在这种文化统一体的发展中受益。

在语言的学习上,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如何是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具有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更容易跟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的语言练习。应该来说,外向型性格比内向型性格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就是一个好的学习者。一个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就是有着强烈而明确的学习动机,能够快速适应不同学习环境,能够寻找到各种机会使自己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入机会,有聪明的学习策略,愿意融入到他们所学的语言文化氛围中去的人。

五、结束语(The conclusion)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能够去学习和认识语言习得的这些理论

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使这些理论知识真正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指导方针,减少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我们应该努力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而不是经验型,苦干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能够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新思路来充实到现有的教学理论当中,为人类的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尽一份力。参考节目

[1]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龚亚夫如何教儿童学习英语[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罗正华雷尧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年

[4]刘舒生董燕桥教学法全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

[5]梅兰尔东澜现代情智教育概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 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I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 foreign Ianguage )和第二语言( second I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 (learning ),也有人译成“学得” ,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非语言交际开题报告英文版

论文题目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学号 201010301022 7 班级1002 下达 日期 专业方向英语学生季雪芬导师李程 起止 日期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内容: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各种信息。本文主要讨论了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非语言交际的分类、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与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揭示了跨文化交际的某些方面的现象。要求: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主要参考文献[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Samovar Let 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Wadsworth, 1981 [6] Fas t Julius Body Language [M].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71 [7]Hall Edward T The Silent Language [M]. New York: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1959 [8] Leroi-Gourhan Andre. Gesture and Speech [M] London: MIT Press, 1993, 257-325 论文进度安排序号工作任务起止日期序号工作任务起止日期 1 选题2013.10.21---11.8 5 完成论文初稿2014.3.23---4.15 2 搜集论文资料2013.11.11---11.29 6 论文修改2014.4.20---4.23 3 撰写提纲2014.2.25---2.28 7 论文定稿2014.4.25---5.3 4 撰写开题报告2014.3.1---3.1 5 8 论文答辩2014.5.5---5.20 任务接受人(签字) 年月日任务下达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注:所有相关表格内的填写内容中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英文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距1.25。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唐建萍执笔人:唐建萍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名称:语用学 课程编号:043103 英文名称:Pragmatics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 学分:1 开设专业:英语 先修课程:语言学导论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语用学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 区分语用学与语义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在研究意义上的差别; 2. 在了解英语语言的基本特征以后,从语言使用的各种情况解释语言使用的意义、规 则和条件,从而以更高、更广的视角了解语言的特征; 3. 了解近二、三十年来语用学的发展、目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及趋势,增强外语教学与

学习中的语用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引论 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第一节语用学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语用学的定义 第二章指示现象 使学生从语用角度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脱离结构主义对指示词语的狭义理解,把话语和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第一节指示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人称指示 第三节时间指示和空间指示 第四节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 第三章语用预设 使学生了解预设、前提的定义及前提的反射问题。培养学生对话语命题进行逻辑切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节前提的定义 第二节前提的种类 第三节前提的映射问题 第四节前提与蕴涵的关系 第四章会话含义(I):合作原则 要求学生掌握会话合作原则,并能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 第一节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 第二节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隐含意义的定义及分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zhou5081@https://www.360docs.net/doc/785538656.html,2007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Native language)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 和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c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learning),也有人译成“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母语习得二语学习 无意识有意识 无正规讲授有教师专门讲授 无计划有计划 无教材有教材 自然环境课堂环境为主 无序输入有序输入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汉语教学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英语语言学:第十一章语言学和外语教学:11.1 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许多语言教师和学习者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教授或学习语言学?本章将试图提供给一些答案。既然语言学被定义为对语言的科学的研究,很明显,这种研究将会给语言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尽管在对语言的态度上、在目标上、在方法上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在语言学中,语言是一个形式系统,但在语言教学中,语言是一系列的技能。语言学的研究是为了建立起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而语言教学的目标则是为了让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 应用语言学弥缝了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之间的隔阂。它作为一个调和区域,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使之成为教授语言的老师和学习语言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东西。 应用语言学的媒介作用在外语教学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应用语言学使得语言学理论拓展和延伸到语言教学这个领域,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上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当教师面临设计一个教学大纲这样的任务时,他会有诸多的选择。他是应该教授文学作品语言,还是应该教授日常会话中的语言?他是应该教授整个语言系统,还是应该教授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编写和选择一本教科书的原则是什么?什么种类的练习题是最合适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他对语言学习本质的理解。应用语言学给教师提供了一套关于语言和语言系统本质的形式化的知识,这样就加深了教师对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这样,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可以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第二,应用语言学指明了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方法论上的洞察力和内涵(implications)。一旦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下来,教师就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教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应该以教师为中心呢,还是应该以教科书为中心呢,还是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呢?应该怎样对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在课堂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技巧?应用语言学从诸多不同的语言学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因此它有助于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有答案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四大题, 第I 、II大题做在客观题答题卡上,第III 、IV大题做在主 观题答题纸上;客观题答题卡上准考证号码为00+学号,如,001205001。2.考生答卷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班级、姓名、学号等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I. Multiple Choices Directions:In this part, you are given twenty questions or incomplete sentences which are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Read the choices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one which can best answer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 the sentence.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for the objective items (30 points; 1.5 points each).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bou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NOT true? A.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tasks to perform or problems to solve in the classroom. B. Students are task-driven. C.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student-centered. 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follows the PPP model. 2. What type of learners can benefit most from acting things out or miming things with their bodies? A. Kinesthetic learners. B. Tactile learners. C. Auditory learners. D. Visual learners. 3. What type of intelligence are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best suited for? A.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B.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C.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D.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4.The _______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but also as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Most of our day-to-day language use involves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fering, suggesting, advising, apologizing, etc. A. structural B. functional C. mentalist D. interactional 5.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changes following the aims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may function more as a(n) if he is mainly doing presentation of new language points, whereas he is more of a resource or prompter or participant once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starts. A. controller B. resource-provider C. participant D. organizer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s NOT suitable for consolidating vocabulary? A. Labelling. B. Using minimal pairs. C. Odd man out. D. Word association. 7. The behaviorist theory of language learning was initiated by , who applied Watson and Raynor’s theory of conditioning to the way human acquire language. A. Harmer B. Skinner C. Hymes D. Chomsky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assessment is NOT true? A. Summative assessment is mainly based on testing. B.Testing is part of assessment, only one means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student. C.Individual-referenc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how well the learner is performing relative to his or her own previous performance, or relative to an estimate of his or her individual ability. 考试答案不得超过此线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西方校园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可以在许多语言交际方面起到特殊的辅助教学效果。本文初步总结了中西方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若干文化差异,以使学习者避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顺利地完成交际,对英语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以适应当前英语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跨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引言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日显频繁,然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许多是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英语课堂,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造成了课堂交际教学上的误解与尴尬。其实,非语言交际也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应当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舍此,英语教学就不是完全成功的教学。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简略地介绍了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探讨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期望对英语教学届师生有所帮助。 二、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的结合人类交际有两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ine,1978,见Malandro,1989:7)。 2.2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其与语言交际的关系 萨莫瓦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当然,对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要看到,在交际中,脱离非语言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它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因此脱离语言行为或其它的非语言行为,孤立地理解或研究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凑效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决不可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只有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中西校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 校园非语言交际在中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和文化冲突。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讨论两个问题:教师的仪态举止和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3.1教师的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衣着和化妆、举止和姿态等。 3.1.1衣着和化妆 衣着和化妆要适合本人的身份、个人特点和所在场合,这是各种文化共有的特点。教师是教育青少年一代的人,在这方面要求更加严格。场合不同,每个人的衣着打扮也不同。教师在学校,特别是在课堂上要求更加严格。这也是各种文化所共有的。 在西方,库珀在《教师的言语交际行为》一书中讲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美国一位中学八年级的学生说:“我们班曾经有一位女英语教师,她的仪表使我们完全无法学习下去。她长相标致、体态轻盈,还爱身着紧身衣裙。我们从学年一开始就陶醉于她那迷人的外表而难以学习进去。整整一年中,教室里总是乱糟糟的。我们班成了吵吵闹闹、纪律涣散的乱班,这位老师毫无办法驾驭课堂。现在回忆起来,我认为这位教师的学识水平并不低,当

浅议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浅议语用学与外语教学 1.语用学相关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认识到语言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英语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学生即使掌握了标准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更不能进行成功而有效的交际。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学习者应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消除歧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虽然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范畴尚没有统一的见解,但却有一种共识,即“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的新学科。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171)。换言之,要判断某些具体的言语行为是否得体须依据其使用的语境,离开了语境就使判断本身失真或失去意义。 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同于形式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它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由此可知,语境对意义的作用在语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 、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教什么(教学内 容— 语言学) 如何学(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心理学) 怎么教(教学理论 和方法— 教育学)

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思考题 一、判断 1.Teaching cannot be defined apart from learning. 2. Teaching problems are simply learning problems. 3. According to The tabula-rasa or“blank-slate”view, humans have few if any natural predispositions. Development is dependent upon the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4. According to Chomsky, the child learns his first language by imitation. 5. The concept of L2 (second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and non-native language) implies that the individual is already in command of an L1. 6. There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for different learners,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ing tasks,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styles. (p.77) 7. Comprehens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8. Evidence shows that attitudes are accompani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lings 9. Self-actualization refers to the desire to fulfill one’s self-esteem. 10. Culture is a set of shared ideals, values and standards of behavior 11.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can be dealt with separately. 12. Culture shock has generally been considered as having a negative effect on L2 learning. 13. Theoretical contrastive studies do not belong to comparative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14. Empirical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intralingual errors only constitute a small proportion of L2 learners’errors, and that among other factors, interlingual effects of learn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15. Test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二、选择题

外语教学理论

外语教学理论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learning is commonly defined as a process that brings together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for acquiring, enhancing, or making changes in one's knowledge, skills, values, and world views. Learning as a process focuses on what happens when the learning takes place. Explanations of what happens constitute learning theories. A learning theory is an attempt to describe how people and animals learn, thereby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inherently complex process of learning. Learning theories have two chief values. One is in providing us with vocabulary an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the examples of learning that we observe. The other is in suggesting where to look for solutions to practical problems. The theories do not give us solutions, but they do direct our attention to those variables that are crucial in finding solutions. There are three main categories or philosophical frameworks under which learning theories fall: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Behaviorism focuses only on the objectively observable aspects of learning. Cognitive theories look beyond behavior to explain brain-based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 views learning a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learner actively constructs or builds new ideas or concepts. Behaviorism Behaviorism as a theory was primarily developed by B. F. Skinner. It loosely encompasses the work of people like Edward Thorndike. What characterizes these investigators are their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n essence, three basic assumptions are held to be true. First, learning is manifested by a change in behavior. Second, the environment shapes behavior. And third, the principles of contiguity邻近and reinforcement are central to explain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For behaviorism, learn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new behavior through conditioning.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ossible conditioning: 1) Classical conditioning, where the behavior becomes a reflex response to stimulus as in the case of Pavlov's Dogs. 2) Operant conditioning where there is reinforcement of the behavior by a reward or a punishment. The theory of operant conditioning was developed by B.F. Skinner and is known as Radical Behaviorism. The word ‘operant’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behavior ‘operates on the environment’. Cognitivism The earliest challenge to the behaviorists came in a publication in 1929 by Bode, a gestalt psychologist. He criticized behaviorists for being too dependent on overt behavior to explain learning. Gestalt psychologists proposed looking at the patterns rather than isolated events. Gestalt views of learning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what have come to be labeled cognitive theories.

语用学研究方向必读之物

语用学方向必读之物 1. Austin, J. L. 196 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 Brown, G. & G. Yule. 198 3.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CUP. 3. Grice, H. P. 1975[1991].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V ol. 3: Speech Acts[C]. NY: Academic Press:43-58. reprinted in S. Davis (ed). Pragmatics: a Reader[C]. NY & Oxford: OUP:305-315. 4. Halliday, M. A. 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Leech, G. 1974/1981. 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UK: Penguin. 6.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7. Leech, G. 2005.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 外国语(6):3-31. 8.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M]. Cambridge: CUP. 9. Lyons, J. 1977[2000]. Seman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UP. 10.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1. Peccei, J. S. 2000.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utledge. 12. Saeed, J. L. 1997. Semantics[M]. Oxford: Blackwell. 13. Searle, J. 1969[2001].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UP;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UP. 14. Searle, J. 1979[198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UP. 15. Sperber, D. & D. Wilson. J. 1986/1995/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6.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Y: Longman. 17. Ungerer, F. &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 Wilson, D. 2000.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 Brown et al. (eds). Language andUnderstanding[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5-58. 20. Yule, G. 2000. Pragmatics[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1. 何兆熊. 2003. 语用学文献选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2. 何兆熊等.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3.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4. 何自然. 1997.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5. 何自然. 2003. 语用学讲稿[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 1.什么是教学法流派 教学法体系:由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 (1)理论基础(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目标 (3)教学原则 (4)教学内容 (5)教学过程 (6)教学方法和技巧 (7)教学手段 (8)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9)评估方法 1.1教学途径类 较侧重于提供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具体教学方法、程序未明确规定。 1.2教学方法类 同时规定了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 2.三大教学法流派 2.1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 (1)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认知法) (2)经验派(直接法、听说法) 2.2交际性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

(1)语言派(功能—意念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2)内容派(内容型教学法) 2.3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3.西方学者对教学法流派的分析模式 (1)教学理念、原则(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方法、设计(目的、活动、教师、大纲、教材、学生)(3)教学实践、步骤(步骤、活动、技巧) 4.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方面 (1)时代背景、地点、代表人物 (2)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 (3)教学步骤 (4)主要特点(教学原则) (5)成就和不足 二、主要教学法流派分析 现代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1.传统教学法 1.1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刚,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8世纪德国语言家奥伦多夫吧语法讲解与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成为当时一种标准的课堂教学方法。 19世纪中叶,逐渐成为教现代语言的主要方法。 (2)理论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同源)、官能心理学(思维训练) (3)教学步骤 讲解语法词汇→翻译练习 →介绍课文(母语介绍课文、逐句翻译课文、朗读课文) →巩固课文(胡毅巩固课文、回答理解题) →测试检查(通过双语翻译测验检查) (4)主要特点 A.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用演绎法; B. 依靠母语,用母语教目的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和练习手段; C.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 D. 重视课文教学,以文学名著典范语言为教学; E.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5)成就 A. 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