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大学821-艺术理论

2021年云南大学821-艺术理论
2021年云南大学821-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艺术理论》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艺术理论》考试反映学术型硕士学位专业的办学特点,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理论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艺术理论研究潜力的考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艺术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艺术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艺术理论的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灵活运用能力;测试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领会与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写作题(1-2题,共15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第一节“艺术”概念及其演变

一、西方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二、中国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二节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论

第三节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几种理论

一、艺术起源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

二、艺术史发展的逻辑

第四节模仿论与再现论

一、模仿论

二、再现论

第五节形式论

一、形式论的基本含义

二、文学理论中的形式论

三、音乐:汉斯立克的形式论

四、美术理论中的形式论

第六节表现论

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

二、克罗齐的表现论

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

第七节惯例论

一、迪基惯例论的基本观点

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艺术与社会

第一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

二、艺术赞助理论

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

第二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

一、巫术和宗教功能

二、认识和教育功能

三、审美和陶冶功能

第三节作为社会对象的“艺术界”

一、“艺术界”含义

二、“艺术界”的构成

三、“艺术界”与当代艺术

第三章艺术创作

第一节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创作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

二、艺术感兴酝酿

三、艺术意象提炼

四、艺术意境营构

第二节艺术创作方法的演变

一、写实与叙事

二、表现与抽象

三、反思与观念

第三节艺术思维

一、形象思维

二、灵感

三、潜意识

第四节影响艺术创作的要素

一、艺术天赋

二、传统教养

三、生活历练

第四章艺术作品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作品形态演变

一、礼仪中的艺术

二、手绘作品

三、影像作品与文化工业产品

四、无名的文本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质料、形式、意象、意境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三节艺术作品群的风格、流派、思潮

一、艺术风格

二、艺术流派

三、艺术思潮

第四节艺术分类

一、艺术门类概述

二、各个艺术门类的总体审美特征第五章艺术接受与艺术传播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

三、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第二节艺术接受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初级阶段

三、高级阶段

第三节艺术传播与社会接受

一、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二、艺术传播的性质和作用

2021云南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这半年多的时间,真的很不容易。在复习过程中论坛的同学们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和帮助,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帖子能给予一些学弟学妹帮助,学弟学妹从我这一年的经历中,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在未来的研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英语一: 英语我的大概安排是这样的: 3-6月;《一本单词》+05年以前的真题, 7-8月木糖英语《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第一遍, 9月真题第二遍, 10月真题第三遍+作文, 11月蛋核英语模拟题, 12月真题第四遍。 英语的复习顺序就是阅读、真题、写作和翻译,背单词贯穿整个备考期间,单词还要注意重复,不然很容易就忘了。英语真题很重要,这都是被大家强调过无数遍的了,但是我还是要说,英语的真题里出现的每一单词都要认识,是每一个,每个错误选项的坑都要熟悉,挖坑的手法也要熟悉。要保留做题的感觉,真题刷上三四遍之后再看到类似的错误设置你就会有熟悉感,这对于你避雷的帮助是很大的。英语阅读是大家拉开分的项,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也就是做题翻译全文再做题在翻译全文,无论是做什么题型,都要注意总结。不过完型和新题型全都有答题技巧,可以去看看视频讲解,本身分值不是很大,但是还比较难这两个就是平时不要断了练习就好,最后作文我是自己总结了模板,写了不痛不痒的句子,我不太喜欢过于华丽的句子,首先我记不住再就是这样的句子实用性比较低,不太好转变句子风格。 2、政治 我是从7月底开始准备复习政治的,做一章《政治新时器》,也可以是看李凡老师的视频,再读一章的讲义,看完一章就做一章对应的李凡1000题,不知不觉中已经做了五遍,并且讲义也读了两遍。10月中旬就开始读国家政策,也是应对时政,11月中旬就开始做政治选择题,12月一直在反复的背政治。我没有报任何考研班,也只是买了《政治新时器》和李凡老师的一些视频讲解基础知识,自己着手练习政治选择题,在最后阶段就拿真题进行练习,至少今年答题压

艺术学理论体系

艺术学理论体系 “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与逐渐为学界承认,是最近几年 中国学术发展进程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 术学”一直是实际存有的,在这个领域里,包括音乐、美术、戏剧、 舞蹈等各具体门类的理论构架与专门研究,如果以早期儒家和道家经 典以及汉代学者对这些经典的演绎为起始,在中国至少已经有将近两 千年历史,即使就现代形态的艺术研究来说,也有上百年历史。但我 们看到,近年里这个学科内部还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以“艺术学”为 名称的、在具体门类研究如戏剧学、音乐学等之外的基础理论研究的 学术群体,这才是艺术学作为一个具有内在整体性的独立学科门类之 出现的标志性的变化。 这个被命名为“艺术学”的学科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具体门类研究,是 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超越于各具体艺术门类之上的艺术的整体。换言之,它所研究与探索的,应该是所有被称之为“艺术”的对象的本质 特征及其共通规律。不过,因为各不同门类艺术的差别如此之大,我 们是否有可能从不同门类的艺术对象中寻找到这样一些规律,以完成“艺术学”的建构,并不是无可质疑的。至少在两个方面,作为所有 艺术门类研究之基础的“艺术学”还需要回应这些质疑。 作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这个正在建构中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自身需要 有其完备性,它必须能够自洽,舍此就无从称之为一个理论体系,更 谈不上学科的建设与成熟。不过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这个理论体系如何 能够切合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实际,当艺术学试图涵盖那么多艺术门类,它必须处理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在内的如此复杂的精神活动时,这个理论体系、构成体系的概念、范畴,包括其中关键性的理论 表述,如何能够对每个艺术门类都适用?进一步的追问是,既然我们 试图把艺术看成一个整体,寻找适用于所有艺术门类的共通规律,那么,艺术是不是确实能够视为一个整体?不同门类的艺术现象之间, 是否确实可能寻找到共通的规律?如果我们将“艺术”视为一个单一 的具有内在整体性的对象,它们相互之间应该有的关联是什么,有哪

“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第八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艺术的演进”学术研讨会于10月20日至10月22日在河南大学召开。与会者就艺术学科的演进与建设、中华艺术的传承与传播、艺术研究及其当代转换、宋代艺术及其传承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涉及“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的研究体系、理论支点、研究视野。可以认为,此次会议的研究内容初步搭建了自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确立把艺术学列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将艺术学理论升级为一级学科以来,“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的学科体系。 2012年10月20日至10月22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育部名栏工程“艺术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艺术百家》杂志社、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2年第八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艺术的演进”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陈迎宪、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耀、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

五十余所大学的一百九十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以“艺术的演进”为主体,围绕以下四个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一、艺术学科的演进与建设 学科建设关乎学科命脉,为历次艺术学年会的核心话题,此次亦不例外。全国艺术学学会会长、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从艺术学理论的基本队伍、艺术学理论的学术成果、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的活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竞争四个方面回顾了艺术学理论一年来的学科进展。同时特别指出艺术学理论的内涵建设的问题。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在艺术学的5个一级学科中均居第一位,这对艺术学理论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学科的重视。一是把艺术学理论等同于各种门类的艺术理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二是中国语言文学对艺术学理论的入侵,如有的学校艺术学理论博士点设在文学院,或艺术学理论博士点成员全部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研人员。这种情况会造成对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的很大伤害。艺术学会副会长、南京艺术学院黄悼教授在认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最好是艺术一般或艺术普遍的原理,至少是广义艺术(即对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考察)的同时,认为艺术理论的

云南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3/3 4、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又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同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 (以章为单位对教学内容做出学时要求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2021年云南大学865-艺术基础理论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艺术基础理论》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体现专业硕士的学科特点,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理论基础,以便选拔具有一定艺术理论基础、专业能力较强的考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艺术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艺术理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灵活运用能力;测试学生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深入领会与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 3、论述 共15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艺术本体论 第一节“艺术”概念及其演变 一、西方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二、中国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三、门类艺术概念 第二节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论 第三节艺术发生与发展

一、艺术起源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 二、艺术史发展的逻辑 三、门类艺术发展史 第四节模仿论与再现论 一、模仿论 二、再现论 第五节形式论 一、形式论的基本含义 二、美术形式论 三、音乐形式论 四、设计形式论 第六节表现论 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 二、克罗齐的表现论 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 第七节惯例论 一、迪基惯例论的基本观点 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艺术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结构中的艺术 一、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 二、艺术赞助理论 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 第二节艺术功能 一、巫术和宗教功能 二、认识和教育功能 三、审美和陶冶功能 第三节“艺术界” 一、“艺术界”含义 二、“艺术界”的构成

云南大学2017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云南大学2017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云南大学设有教育学学硕和教育学专硕,其中教育学学硕是统考,教育学专硕由学校自己命题。云南大学教育学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都不同,博仁教育老师整理出云南大学教育学学硕和专硕考研参考书,如下: 注:2017年招生信息一般在2016年9月左右发布,所以对于备考云南大学2017年教育学学硕或者专硕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现阶段的复习可以以2016年招生信息为准。 一、教育学学硕 云南大学教育学学硕招收方向很多,但是它们考试科目是相同的。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博仁教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二、教育学专硕 云南大学教育学专硕考察四科政治、外国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云南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云南大学没有指定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但是学校是根据全国版大纲命题,博仁考研的老师根据历年统考大纲以及云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

云南大学考研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考研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https://www.360docs.net/doc/78595201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考古学 120分 文物学概论 90分 文物学概论 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30分)共15小题,每题2分。 2、判断题(60分)共12小题,每题5分。 3、简答题(60分)共4小题,每题15分。 4、问答题(60分)共2小题,每题30分。 4、论述题(90分)只1题,90分。 三、考查范围 (一)文物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 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

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

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1年升为十三大学科门类的艺术学,共设5个一级学科。其中为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升为一级学科后改为现在的学科名称“艺术学理论”(01301)。早在1994年东南大学(南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1996年东南大学、河北大学、厦门大学等建立了二级学科“艺术学”硕士点。1998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 一、艺术学理论本身是什么 早在20世纪末“艺术学”学科主要创建人之一的张道一教授,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中就明确指出:“艺术学则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学科。”并指出如果不建立“艺术学”,必然就“对艺术进行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就无法定位……(其严重性是的特征为经;各种各类、各式各样、五花八的艺术为纬。具体的某种艺术只能说明

具体的某个问题,不能说明艺术的整个问题,只有研究、认识、理解了艺术的整体,才能把握住艺术的整个特点。很明显,艺术学的任务,是用‘经’线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曲艺和杂技等专研究的‘纬’线织在一起。也就是说,具体的艺术各有特点,通过理论的抽象将它们联系起来,便可找出一些人文的共性。”并再次提出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艺术,旁及其他多门艺术门类。也就是说,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成为艺术内的“通才”。有学者己经指出:“只有精通某种艺术门类,以此为根基,才能通过相邻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逐步做到触类旁通,跳出门类的局限,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通’。当然,这绝不是仅仅读‘艺术概论’所能获得的浮于表而的‘打通’,而是深入研究之后的真正的打通。要深入研究,就得“亲口尝一尝梨子的味道”—参与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没有艺术实践的人,给他“三原色”,他也调不出美丽的色彩,画不出绘画作品来的。 目前教育部艺术学科委员会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设的只有“艺术史论”一个方向或二级学科,这就是涉及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艺术史”的问题,也涉

贵州大学849材料科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849材料科学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材料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解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制造-加工-结构-性能-应用相关关系,旨在评估考生运用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三、考试形式 闭卷,180分钟。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形式为1+2模块:“1”为所有考生的必答题模块,主要考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2”为专业特色模块,其专业特色模块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考生可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其中的 1个模块答题。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必答题模块考试内容及要求: (1)材料科学基础概述:掌握材料、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的含义,材料的分类,材料结构的层次,材料性能的环境效应,工程材料的选择、各种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及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的区别等。 (2)晶体结构:掌握晶体价键类型及空间点阵,及常见材料的晶体特征。 (3)材料的变形与断裂:掌握材料的拉伸变形、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脆性材料与塑性材料、韧性断裂及脆性断裂的微观特征、脆韧转变内因外因等。 (二)选做题模块考试内容及要求: 1、材料科学与工程模块考试内容及要求: (1)金属的晶体结构 掌握:原子间的键合,空间点阵,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晶体的对称性。极射投影。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多晶型性,合金相结构。 (2)晶体缺陷 掌握:点缺陷的形成、分类,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点缺陷的运动。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特征,柏氏矢量的确定、特性以及表示方法。作用在位错上的力和位错的运动,分析位错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滑移和攀移的特点。位错的应力场及位错与晶体缺陷间的交互作用,分析运动位错的交割及其所形成的扭

2021年云南大学811-综合专业理论

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综合知识科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A、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B、报考宗教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宗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史 75分 西方哲学史75分 B、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原理 60分 宗教史 60分 宗教学研究 30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哲学史 一、考察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哲学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

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3、通过哲学史的学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进而把握中华民族之精神特质。 二、考查形式 1、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约30分 秦汉—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约20分 北宋—清初时期的哲学思想约25分 2、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 17分,共51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 24分,共24分 三、考查内容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1、夏商周三代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2、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和同论、奇正观及孔子、墨子、老子的哲学思想; 3、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思孟学派、庄子、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荀子、韩非、阴阳五行说与《周易》哲学思想;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1、汉代的哲学思想,包括黄老之学、董仲舒与王充哲学思想;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包括何晏、王弼、嵇康、阮籍、裴頠、郭象、张湛的哲学思想,以及佛学思想包括“六家七宗”、僧肇、慧远、竺道生和《大乘起信论》; 3、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包括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以及禅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以及韩愈、李翱与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三)北宋—清初时期的哲学思想 1、宋代的理学思想,包括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以及陈亮与叶适的哲学思想; 2、宋明的心学思想,包括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的哲学思想; 3、明中后期至清初思想,包括李贽、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颜元与戴震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

云南大学2018考研大纲 (科目二)(1美学、文艺学)812文艺理论、美学基础

《文艺理论、美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查对象 本大纲供全日制攻读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文艺学硕士点及文学院美学硕士点两个专业入学考试科目《文艺理论、美学基础》参考使用。 二、考查目标 1、掌握文艺理论的基础概念,对重要的观点、流派、方法有一定了解,阅读过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2、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考能力,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的观点对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阐述。 3、掌握中西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中西美学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有较为深入的领会。) 4、阅读重要的中西方美学的著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考能力。 5、对中西文艺美学有一定了解。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分析题,共150分。 四、考查范围 文学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文学反映论 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二)文学活动 1、文学作为活动

(1)活动与文学活动(人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的地位)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3)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文学活动的发生;文学活动的发展) 2、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与非文学)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3)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文学与话语;文学与话语蕴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三)文学创造 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2)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客体) (3)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文学创造过程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2、文学创造过程 (1)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材料储备的主体性特征;艺术发现;创作动机)(2)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构思方式) (3)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行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 3、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1)文学的真实(文学中的求真;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真实的发掘与表现)(2)文学的伦理与情感(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情感与“诗意的裁判”;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3)美的创造(审美理想的烛照;文学形式的升华;文学形式之美) (四)文学作品 1、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1)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文学类型的发

2019年云南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云南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云南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821-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艺术理论》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艺术理论》考试反映学术型硕士学位专业的办学特点,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理论综合能力。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艺术理论的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灵活运用能力;测试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领会与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写作(共15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第一节“艺术”概念及其演变 一、西方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二、中国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二节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论 第三节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几种理论 一、艺术起源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 二、艺术史发展的逻辑 第四节模仿论与再现论 一、模仿论 二、再现论 第五节形式论

一、形式论的基本含义 二、文学理论中的形式论 三、音乐:汉斯立克的形式论 四、美术理论中的形式论 第六节表现论 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 二、克罗齐的表现论 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 第七节惯例论 一、迪基惯例论的基本观点 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艺术与社会 第一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 二、艺术赞助理论 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 第二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 一、巫术和宗教功能 二、认识和教育功能 三、审美和陶冶功能 第三节作为社会对象的“艺术界” 一、“艺术界”含义 二、“艺术界”的构成 三、“艺术界”与当代艺术 第三章艺术创作 第一节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创作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 二、艺术感兴酝酿 三、艺术意象提炼 四、艺术意境营构

(完整版)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9

云南师范大学 2011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察举例 2、朱子读书法 3、昆体良 4、《爱弥尔》 5、形成性评价 6、价值澄清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知识对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2、简要评述活动课程。 3、简答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4、简答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 5、举例说明什么是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6、举例说明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 三、论述题 1、论述多元文化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 1、论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本位 2、双轨制 3、学园 4、《爱弥儿》 5、有教无类 6、京师同文馆二、简答题 L简要分析人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2、简要评论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思想。 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简述福勒和布朗(Fuller & Brown)提出的教师成长阶段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说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2、试论布鲁纳结构课程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3、试述柯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试评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奉献。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内在价值 2、直线式课程 3、《教育漫话》 4、习明纳(seminar) 5、“六艺" 6、科学教育思潮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2、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简述夸美纽斯教学原则及其意义。 4、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 5、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学习? 三、论述题 1、结合案例,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环境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3、试论在我国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 4、结合实际分析华莱士(G.Wallas)提出的创建过程的“四阶段论”。

云南大学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综合知识科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A、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B、报考宗教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宗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史 75分 西方哲学史75分 B、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原理 60分 宗教史 60分 宗教学研究 30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哲学史 一、考察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哲学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3、通过哲学史的学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进而把握中华民族之精神特质。 二、考查形式 1、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约30分 秦汉—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约20分 北宋—清初时期的哲学思想约25分 2、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 17分,共51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 24分,共24分 三、考查内容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1、夏商周三代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2、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和同论、奇正观及孔子、墨子、老子的哲学思想; 3、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思孟学派、庄子、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荀子、韩非、阴阳五行说与《周易》哲学思想;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1、汉代的哲学思想,包括黄老之学、董仲舒与王充哲学思想;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包括何晏、王弼、嵇康、阮籍、裴頠、郭象、张湛的哲学思想,以及佛学思想包括“六家七宗”、僧肇、慧远、竺道生和《大乘起信论》; 3、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包括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以及禅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以及韩愈、李翱与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三)北宋—清初时期的哲学思想 1、宋代的理学思想,包括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以及陈亮与叶适的哲学思想; 2、宋明的心学思想,包括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的哲学思想; 3、明中后期至清初思想,包括李贽、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颜元与戴震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 一、考察目标 1、理解西方哲学的思想要旨、论证风格和方法,理解西方哲学和科

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2010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的发展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3、终身教育 4、元认知 5、骑士教育 6、有教无类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 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 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

2011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狭义的课程 2、终身教育 3、鸿都门学 4、元认知 5、白板说 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梁启超“新民”的教育目的观。 3、简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4、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现实分析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2、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内涵,并联系实际分析其现实意义。 3、在外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你喜欢哪一位教育家,并就此阐释喜欢的原因。 4、联系当前实际,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2012苏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 2、教学 3、学制 4、太学 5、恩物 6、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 2、学校管理校本化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3、《学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孔子“有教无类”思想评述。 2、试述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意义以及主要途径。 4、举例说明你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838-综合地理学 考试大纲

838-《综合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质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地理学》考试力求全面涵盖现代地理学专业分支的基础知识,突出核心内容,更科学、客观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专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兼备的优秀考生,为地理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服务。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基础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分析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1.名词辨析题(16题中选做8题,每题5分,总分40分) 2.简答题(12题中选做6题,每题10分,总分60分) 3.论述题(4题中选做2题,每题25分,总分5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地质与地貌 第一节地质作用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

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三、地质作用的类型 第二节地球的结构与物质组成 一、地球圈层结构与地球系统科学 二、地球的化学组成 三、地球的矿物组成 四、地球的岩石组成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与地质构造 一、大地构造学说 二、褶皱构造 三、断裂构造 第四节地壳演化 一、岩层与地层 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三、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 四、地质年代表 第五节地貌 一、地貌形态与成因 二、重力地貌 三、河流地貌 四、喀斯特地貌 五、风成地貌

六、冰川冻土地貌 七、海岸地貌 八、湖泊与沼泽地貌 第二章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一、大气的成分 二、大气的结构 三、地球的辐射平衡 四、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二节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二、蒸发和凝结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 四、大气降水 第三节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环流 1.全球环流 2.季风环流 3.局地环流 三、主要天气系统 1.气团和锋 2.气旋和反气旋 第四节气候的形成

云南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021年云南大学821-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艺术理论》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艺术理论》考试反映学术型硕士学位专业的办学特点,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理论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艺术理论研究潜力的考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艺术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艺术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艺术理论的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灵活运用能力;测试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领会与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写作题(1-2题,共15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第一节“艺术”概念及其演变 一、西方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二、中国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二节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论 第三节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几种理论 一、艺术起源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 二、艺术史发展的逻辑

第四节模仿论与再现论 一、模仿论 二、再现论 第五节形式论 一、形式论的基本含义 二、文学理论中的形式论 三、音乐:汉斯立克的形式论 四、美术理论中的形式论 第六节表现论 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 二、克罗齐的表现论 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 第七节惯例论 一、迪基惯例论的基本观点 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艺术与社会 第一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 二、艺术赞助理论 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 第二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 一、巫术和宗教功能 二、认识和教育功能 三、审美和陶冶功能 第三节作为社会对象的“艺术界” 一、“艺术界”含义 二、“艺术界”的构成 三、“艺术界”与当代艺术 第三章艺术创作 第一节艺术创作过程

云南大学837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837-《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讲述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晶体材料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对于理解现有材料和开发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课程被指定为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及材料工程(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要力求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攻读硕士学位。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材料的结构与缺陷,材料的凝固与相图,塑变与再结晶及固态相变等基础知识模块。 三、评价目标 考试的目标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科学基础》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分析材料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闭卷笔试。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计算和分析论述等不同形式的题目。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材料的结构 1、材料的结合方式 化学键和物理键 工程材料的键性

2、晶体学基础 晶体与非晶体 空间点阵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 3、材料的晶体结构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共价晶体的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 合金相结构 二、晶体缺陷 1、点缺陷 点缺陷的类型及形成 点缺陷的运动及平衡浓度 点缺陷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位错的基本概念 位错的运动 位错的弹性性质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3、面缺陷 外表面 晶界与亚晶界 三纯金属的凝固 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液态金属的结构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结晶的过冷现象 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3、形核规律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 4、长大规律 液一固界面的微观结构 晶核的长大机制 纯金属的生长形态 四、相平衡与相图 1、相图的基本知识 相图的表示方法 相图的建立 相平衡与相律 二元相图的一些几何规律 2、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 匀晶相图 共晶相图 包晶相图 3、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 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 复杂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 4、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 铁碳相图 碳和杂质元素对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合金铸件的组织与缺陷 五、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