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期中测试是对我们前半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个测查,也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反思,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一、各分数段分析

1、考试内容注重全面性。这次命题覆盖面广,知识点全,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考察内容注重生活化。不少内容取材于生活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3、考察内容注重层次性,试题易、中、难都有,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和才华得以充分发挥。

联系卷面和学生实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发挥正常,考出了实际水平,但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这个问题有待老师反思。

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一)、计算共47分。内容有直接写得数,相等结果的连一连,先估算再竖式计算,递等式计算。其中直接写出得数的得分率较好,而失分较多的是递等式计算。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为不是竖式计算,学生常常就不用摆竖式了。简算的变式题,连一连中,好多学生都丢了2分,主要是没有认真审题造成错误。左边的式子只有3个,右边却有4个,以往的题型都是有多余的,而这次,一式多连,学生都没有考虑到。

(一)、填空共23分,12道小题,涉及内容有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观察物体。每次都是这一块失分率最高,比解决问题还要怕。主要是填空题的内容多样,而且形式又多,必须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一块学生是最弱的。

(三)、选择共6分,6道小题。这一题,都是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内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不太容易做错,但也还是有个别学生计算

不够细心。总体情况是不错的,大部分学生能都拿到5分。

(四)、解决问题共19分,内容有多步计算的实际应用。这次的题目都比较简单,大多都是小数加法的运算,偶尔用的小数乘法也都是比较小的数字。全班有32人全对,其他丢分的原因都是计算错。现在的题型,常常是有联系性的,若是第一小题做错了,那么下面几小题就肯定要失分了。

三、存在的问题

教师方面:要想教好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必须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实践可以证明这一点。多简捷的思路!学生为什么能想不到?我们禁不住又要问。而且,我们能仅仅满足于答案吗?我们在评讲试卷时,更应该在得出多种解法之后,引导学生往高处站,进行反思:这种解法用的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这才是根本。

从学生来说,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分析、比较、审题阅读能力都还很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习惯是整个教学中占劣势,不去学习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而是蒙头做题,为了做题而做题。

四、改进的措施

1、从我做起,要深入钻研教学,上好每一堂课,多交流,多探讨,课堂上答基本题型做扎实,尽可能的多变换题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继续提高学生计算,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特别是递等式计算这一类,必须用好草稿纸,摆好竖式。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题目细致到位的分析理解。有意识的重视学生填空题

的训练,给学生教解题的方法,总结解题的技巧,使学生从害怕填空题到爱做填空题。

3、要长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常提醒,还要从严要求。

总体看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还不错,当然,在数学思考,尤其是稍复杂的、要求灵活的题目存在较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方法、解题方法和对比、总结的习惯和能力。

(完整版)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在学校领导及各科任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八年级各科期 末考试已结束,八年级共参考220 人。针对学生考试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考试进行分析:从期末考的六个科目 和学业水平考的三个科目进行分析。 首先.对六个科目成绩进行分析:: 语文八(1)八(2)八(3)八(4)八(5) 总分1834 1371 1506 1563 1506 人数44 38 38 39 38 平均分41.7 36.1 39.6 40.1 39.6 及格人 数62333 及格率13.6 5.3 7.9 7.7 7.9 最高分88 80 88 77 88 最低分02424 数学八(1)八(2)八(3)八(4)八(5) 总分1033 900 749 944 749

平均分24.6 23.7 19.7 21.5 19.7 及格人 数10000 及格率 2.4 0000 最高分72 68 66 70 66 最低分03333 英语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1796 1529 1511 1709 1521 人数43 38 45 42 38 平均分41.1 40.2 33.6 40.7 40 及格人 数23021 及格率 4.7 7.9 0 4.8 2.6 最高分72 82 50 91 76 最低分010 22 15 22 政治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2129 1732 2157 2185 2054

平均分50.7 45.6 47.6 49.7 54.1 及格人 数14 11 16 18 19 及格率33.3 28.9 35.6 40.9 50.0 最高分87 81 86 88 91 最低分11 12 910 7 物理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770 548 663 667 651 人数43 38 46 44 38 平均分17.9 14.4 14.4 15.2 17.1 及格人 数00000 及格率00000 最高分38 28 38 47 55 最低分03034 历史八(1)八(2)八(3)八(4)八(5)总分1728 1204 1419 1392 1427 人数42 37 44 42 38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 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三屯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2018年1月29、30日两天进行,应考人数为595人,实考人数为591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1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同级、左右不同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四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共4页 四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共4页 丽景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四年级数学试卷 命题人:石德春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成绩 书写 一、直接写出得数。(共10分,每个0.5分) 20×20= 400 1200÷30= 40 30×25= 750 370+530=900 85×2= 170 720÷8= 90 50×20=1000 280-198=82 122+318= 440 147÷7=21 880÷4=220 600×40=24000 2300-1100= 1200 180÷3=60 12×60=720 240÷8=30 250×4=1000 33×30=990 18×5=90 130×5=650 二、填空。(共32分,每空1分) 1.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 个 )级、( 万 )级、( 亿 )级,每一级都有( 4 )个数位。 2.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8,百万位上的数是5,百位上的数是4, 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这个数写作(805000400 ),读作 ( 八亿零五百万零四百 )。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 30303008 ), 约是 ( 3030 )万。 4.线段有( 2 )个端点,射线有( 1 )个端点,直线有( 0 )个端点。 过两点能画( 1 )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 无数 )条直线。 5.一列火车每小时可行使6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60千米/小时 ),光的速度的每秒30万千米,可以写成( 30万千米/秒 )。 6.1平角=( 2 )直角=( 180 )度。 7.34080000=( 3408 )万 98000000000=( 980 )亿。 8.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800 )。 9.如右图所示∠1=30°,∠2= 60°, ∠3= 90°, ∠4= 30° , ∠5= 150°。 10.在( )里填上“>” “<”或“=”。 234公顷 ( > )234000平方米 40000平方分米( = )400平方米 376公顷( < )4平方千米 2公顷( > )3000平方米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公顷=( 50000 )平方米 800平方厘米=( 8 )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共10分,每题2分) 1.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 )。 A .20600000 B.94000000 C.10600900 D.50220703 2.有一条( C )的长度是18厘米。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3.105°、85°和75°这三个角中,不能用一幅三角尺画出的角的是( B ) A 、105° B 、85° C 、75° 4.350×80的积末尾有( B )个0。 A . 2 B. 3 C. 4 D. 5 5.8□09≈8000方框里最大可填( B )。 A .0 B .4 C .9 D. 5 四、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共18分,每题3分) 218×42= 9156 408×16= 6528 36×128=4608 1 2 3 5 学校: 座位号: 考号: 班级: 姓名: -------------------------------------- 装------------------------------------- 订--------------------------------------线-------------------------------------------------------- 4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甘棠二小xx年秋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次调考实考人数为20人,总分1705分,平均分为85.25分。优秀成绩总人数为18人,优秀率90%。及格成绩总人数为19人,及格率95%。不合格成绩总人数为1人,占5 %。 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既考了学生的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改评价理念实施。 本次考试题型有:汉语拼音分类;分解音节;读拼音写笔画;汉字与音节连起来和按原文填空。选择正确的读音;写笔顺;给生字找声母韵母朋友;看拼音写汉字;选字填空;反义词连线和按原文填空。有汉语拼音和汉字笔顺笔画的考核。也有阅读和背诵能力的考核。其中一、二、三、四、五考查了学生拼读拼写能力,六题考查了学生的笔顺,七题考查了学生鼻音、边音掌握情况,第八题考查了学生读拼音写汉字。第九题考查学生形近字填空。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还比较单一。 三、学生考卷的具体分析

我对全班20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一):基础知识部分: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题正确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七两题学生掌握的不够好,特别是第一题给拼音分类,学生声母写到韵母一格去了,整体认读音节写到声母一栏去了,原因是老师平时训练少。 (二):阅读能力部分:阅读能力这一部分,绝大部分的学生按原文填空会填,只有个别学生不知所云,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课文没背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有个别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他耐心辅导的。 四、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张细珍 xx.2.1.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学校整体期末考试分析)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学校整体期末 考试分析)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我镇中心校组织了xx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工作,考试结束后对我校全体教师要求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成绩并要求写出自己的试卷分析与反思,我们也通过分析各班和各个学科的的成绩和上学年期末和本学年的期中考试进行比对分析,现将期末考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数据统计 1、一年级、二年级,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在后面,二年级数学及格率处于中游。从数据分析来看,一二年级和前几名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分相差最多18分,及格率相差最多20个百分点。一二年级我们不止要保证及格率还应该保证优秀率。对于学差生的培养和提升是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数据分析 2、三年级较好,数据显示我们的各项统计都处于中游,和前几名的优秀年级对比我们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存在很大差距,英语及格率很好100%。这就要求我们三年级老师把好及格率这一关。 3、四年级:语文成绩统计不好,各项都比较靠后。数学英语处于中下游。语文数学平均分和前几名对比相差在12分左右,英语相差在5分左右。四年级也主要体现在平均分

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4、五、六年级从各项数据上看,都处于中游,其中六年级语文及格率偏低。五、六年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同前几名对比分数差距不是很大。 三、总体分析 学生总体来说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和兄弟学校对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三、五、六年级相对较好,佟xx的英语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看了一下各位老师的试卷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试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题随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张试卷并不只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的试卷,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是我们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试卷分析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书写潦草、答题不认真仔细,中高年级审题不清。这确实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平时要严格要求,使之形成习惯,尤其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3、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们的各项数据统计都很低。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掉队,及格不应是我

期末考质量分析报告(教师个人)

武威二十三中(八)年级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任课教师:周登博 任课班级:八年级(1)(2)(3)(4)(5)(6)班 一、成绩统计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检测成绩分析说明 试卷共22道题目,主观题2道,分值占比33.33%,客观题16道,分值占比66.67%;学科总分50,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50分,

最低分5分年级平均分34分。 以全年级学科平均分来衡量,这次考试本年级高于学科平均分的学生人数较多,相应高分段的学生人数密度来的较大,而低分段学生的成绩拉扯全年级本学科平均分较为显著。本次考试,将总分分为一、二、三档分档线,分别而设置成54分、48分、42分。通过科学分解,地理学科的一、二、三档分数线分别是:54、48、42。一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1班、6班,二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4班、2班,三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3班、5班。各班中有的学科成绩较高的学生比较密集,有的学科成绩较低的学生比较密集,高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1班、2班、6班、其中2班高分段人数最多;低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3班、5班。其中5班低分段人数最多。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

本学科的整体难度把握: 0.63,学科试卷要求有点偏高,试卷难度偏难。分别从客观题,主观题试题难度分布结构看,这次考试 试题的难度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试题难度分布中可看到,本学科试卷中,其难度设计的考虑 还比较周全。试题的难度分布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有直接的影响,它反映了命题者的命题指导思想。对试卷总体难度的把握与设计时,一定要多从试题难度的分布结构上来思考。试卷共22道题目,综合题2道,分值占比33.3%,选择题20道,分值占比66.7%,学科总 分60分,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60分,最低分7分,年级平均分44.7分。 本次考试卷内容涉及到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内容,对北方的自然 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均有考查。 具体内容为:选择题第1、2、3以及填空第11、12涉及南北方的地理差异;选择题第4、5小题,填空第16小题涉及中国不同地 区的农业特征,综合题第18、20小题题涉及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势和河流;选择题第6、7小题,填空第14、15小题,综合题第19小题涉及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均有考查。 四、改进的办法及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中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 学生的分析能力,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在课堂教学的练习环节,多出示地图,帮助学生识记地图, 把握好地理课教学的特点;在课后练习巩固的时候,除了识记知识点,还要多设计填图题,在不断地记忆中加深印象,最终掌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 fǔmōguìbài wán pízhāo r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ǎwòkùzi chètuìbēng ku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怀(_______)坏(_______)昧(_______)味(_______)占(_______)古(_______)沸(_______)佛(_______)堤(_______)提(_______)庄(________)压(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_____)(_____)善目②(______)(_____)皓齿 ③(______)(_____)凛凛④相貌(_____)(______) ⑤(____)(____)玉立⑥(____)(______)童颜 描写老人的词语有:______;描写年轻男子的词语有:_______;描写年轻女子的词语有: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是……就是……

1.(_____)逢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老师总把我给忘了,(_____)我没在台上露过脸。 2.我这个配角(_____)配不上他,(_____)老师没有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3.老虎在笼子里(_____)打瞌睡,(_____)踱来踱去。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它那么天真可爱,你见了,怎么会责打它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喜爱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回答很精彩。(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小事才重要 吃饭了,我们打开电视,一个频道正在播放海鲜制作节目。 一个妇女正在为顾客表演凉拌生蟹。她先把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活蟹剁成小块,盛(shèng chéng)在大碗里,浇上海鲜酱油、米酒,再辅以芝麻、辣酱之类调料,然后直接下手在碗里翻腾着搅拌,最后用手抓起一小块,喂进顾客的嘴里。 我问旁边的韩国女孩雪子,生蟹为什么一定要下手去拌。雪子说,韩国的凉拌菜一般都讲究直接用手拌。韩国人认为手指本身有味道、有温度,不同的手拌出来的菜有不同的味道。切生鱼时,多由男性来切,因为生鱼对温度很(敏捷敏感),过热就会失去鲜味,而男性的手温是低于女性的。 “那么,戴上薄手套不是更好吗?又卫生又隔温。”我问雪子。她说戴上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质量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面质量分析(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4月,我们一年级如期举行了期中测试,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出题情况: 本次检测共有十一道大题,试卷容涵盖丰富,字词句段都有涉猎,试卷出题注重识字、写字、词句积累,很好地体现了学段特点,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和难度较为适中。 二、试卷分析: 本次成绩虽然较为理想,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及时总结这半学期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做好下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特将本次试卷分析如下: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三题比一比,再组词;第四题快乐加减;第五题我能把诗句补充完整;第六题把括号里不合适的字划去;第七题连一连;这几道题正确率很高,大部分同学做的很好,能听明白题的要求,并能按要求正确工整的书写到卷面上。 但有个别同学在此处失分,但失分不多。 第二题按要求填写。这道题重点考察学生笔顺掌握情况。“闭”的笔顺错的较少,但“送”的第八笔是()。学生错的较多。虽然一再强调,“送”先写里边,最后写走之儿,可有同学,不知走之儿是三笔,或者粗心。因此,这个小题丢分较多。 第九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这道题中难点在第一小题,数句子,只有十个同学数对。失分一分。因为文中有叹号,学生不清楚是一句。还有,就是太粗心。只要是一句一句标出的同学,就能数对。还是训练太少。照样子,写词语。有“一

片片”,可同学写成“红彤彤”“亮晶晶”,做错了。一年级孩子,理解能力太差。只有反复强调,才会少出现这样的错误。 第十题看图写话。这是一个难点。不过,我对孩子们的答案较为满意。因为同学们平时写日记,所以学生写得还不错。 三、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质量测试,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应用词句的能力。 2、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做事细心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要督促学生熟读、熟背课文。 5、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答题,反复检查的好习惯。 本次测试,让每个孩子都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抓住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繁琐的作业中,大量的题海中解脱出来,给足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沟通课堂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xx 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情况。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书写、 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修改错别字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 化。 将开放题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

“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本次期末检测的试卷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如四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统计的第3 小题: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人均寿命在逐年,这说明学生的答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由此看出,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从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各年级的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如四年级试题第五大题“动手画一画”,学生虽然作图不十分规范,但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补差帮困,因材施教颇有成效 全体教师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对学困生采取优先措施,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正是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 1-6年级由县教育局统一出题,联校组织考试(四五年级全县统考)。现对我校 (1-6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评价方面 本次考试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 《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质量方面 二、成绩取得方面:?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牢固。? 2 、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 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问题方面?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科学学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 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2、急于求成,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一年级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照样子完成类似的问题,看图写话 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写话格式不正确;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一些很重要的基本运用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较多错别字。其实,语文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四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2010.10.28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bi ǎn d òu hu ǎng h ū f èi t éng r óng y ào q ǐ f ā ( ) ( ) ( ) ( )( ) zh é l ǐ w ēi xi ǎn z āo y ù g āng j īn f án n ǎo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4分) l èi l ěi l éi 1、果实累累.( ) 劳累.( ) 累.积( ) 累.计( ) h áng x íng 2、银行.( ) 行.走( ) 行.业( ) 行.程( ) 三、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霎.时(s à) 屹.立(y ì) 霜.满天(shu āng ) 据.说(zh ù) B 、风筝.(zh ēng ) 均匀.(y ún ) 桂.花(gu ì) 喷.香(p èn ) C 、甜橙.(ch én ) 食盐.(y án ) 青螺.(lu ò) 遍.地(pi àn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口( )声 山( )地( ) 人声( )( ) 闻名( )( ) ( )味( )然 色彩( )( ) 五、造词填空。(3分) 不仅……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一……就…… ①( )火烧云变化得太快,( )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形状就又变了。 ②约翰家( )没有钱,( )他的父母为了培养他的生活能力。 ③( )麻雀身体很小,( )对猎狗这个庞大的怪物却没有畏惧。 六、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 。(3分) 班别: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完整)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洪泽县岔河中学初二年级组 在县教育局同一组织,学校精心安排下,我校初二年级于2015年1月31日—2月1日圆满完成了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由洪泽县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统一阅卷,语、数、外各120分,物理80分,政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100分,总分740分。从各科试卷分析看,本次试卷命题质量较高,契合学生实际,难易适中,能反应本学期学校的教与学的大致情况。 我校初二年级共48人参加考试,总均分406.9分,在全县9所学校中排名第六。我校最高分585,最低分176分,班级和学科差异明显,初二(1)班除语文、数学两门学科以外其他学科均高于初二(2)班,两班有些学科差距较大,有13分之距。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还有不少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2、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 3、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不到位,要求不够严格。 4、班级差异明显,有些学科差距较大。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对策: 1、面对现状,放平心态: 不要抱怨已成的事实.而应从现实出发,思考如何提高班级成绩,和学科成绩,努力改变现状。 2、分析学情、制定措施: 每一位师生对考试的经验教训一一总结,反思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 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对所有学生逐一分析,找薄弱科目,看有哪些学科没有达标,班主任确定好人名单,交 于任课老师,通知到人,并留有底根。 各位老师要做好个阶段不达标学生的补差工作,通过谈话、课堂落实、课后辅导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成绩. 3、加强家校联系,商讨对策,形式教育合力。 各老师对个人结对的学生结合“千师访万家”进行家访,并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汇报成绩和学生近段情况。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期末考试卷面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马家乡一中 2013年元月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及命题评价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拓展题,课内文段选的是《幼时记趣》,课外语段选取的是《姐弟情》、《人生的另一种财富》,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五个大题,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拓展题。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90,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七上的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迁移,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了文言考察的立足点,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二、定量分析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5,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7,11,16,23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课外名著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 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2:识别加点字注音,很多学生把晕读成“yun”而错选为D。 题4:考察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第1小题中的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新一完小教导处 2016年下学期小学(1-6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1-6年级由区教研室统一出题,联校组织考试(三年级全区统考)。本次考试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坚持“考”服务于“教”,服务于“学”的原则,强化考试的激励、诊断和反馈功能。对全区的教育质量作出全面的监控,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了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现对我校(1-6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质量情况(见表) 三、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取得的成效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

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科学和品社学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品社学科无专任教师,教师对社会现象缺乏判断能力,导之学生对是非判断模糊。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8除一个三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一个数除以6,余数可能是( ),是( )。 3、□325÷47,要使商是两位数应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应填( )。 4、甲数的17倍是850,甲数是( )。 5、17乘230的算式是( ),积是( ),表示( )个( )相加。 6、4512÷96的商的位是( )位,商是( )数,商是( )。 7、( )除以15商是12,余数是13。320是16的( )倍。 8、( )里能填几? 50×( )<310 28×( )<170 ( )×30<275 80×( )<565 75×( )<800 ( )×73<17 9. ( )除以15商是12,余数是13。 10.长方形的对边互相(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 11..两个数的商是53,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9倍,则商是()。 12.如果□54÷4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如果□43÷38的商是一位数,□里应填(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平行四边形是分外的长方形。( ) 2.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一定是钝角。( )

3.要使□77÷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只能填4。( )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4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4倍。()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2.下列那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平行线延长也相交 B、梯形有无数条高 C、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梯形的四个角中不可能出现的角是( )。 A、直角 B、钝角 C、平角 4、一本书定价16元,王老师带了95元,他最多能买( ) A、4 B、5 C、6 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 A、90度 B、180度 C、360度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24分) 1、口算(6分) 210÷30= 480÷80= 540÷60= 600÷12= 350÷72≈250÷49≈ 340÷12 ≈ 424÷70≈ 810÷90= 16×60= 320÷40= 634÷89≈ 2、用竖式计算(12分) 650÷24= 304÷76= 304÷43=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 (五年级下册语文) 郑琳 石河小学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 一、考试内容分析 本次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内容包括拼音、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课文内容积累与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与运用,快乐习作等。本次试卷以本学期所学课本知识为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积累与运用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卷面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学生对各部分内容的答卷情况如下: 得分比较高的题目有:拼音、字、词、句和课文内容积累与运用等。失分相对多的题目有:课内外阅读和习作。 本试题分三大部分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课文内容的积累与运用、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第一部分:字词句的考察包括按拼音写词语、选词填空、关联词语的运用、根据要求写出句子句等,主要检测学生对重点字词句

的积累和运用。看拼音写词语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总的来看还不错,但有个别学生对于复杂难写的字掌握得不牢,要加强这部分学生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文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理解和积累; 第三部分:课内外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考察第21课《杨氏之子》学生对重点课文的背诵、背写、理解和掌握情况。 课外阅读:主要检测了学生对句子中的词的所起的作用的理解能力,检测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能说出对自己的感受。这道题学生错得比较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强,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不能够深刻体会,特别是语言的概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缺,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个别学生书写也不是很好。个别学生因回答问题不完整,不全面,造成失分,其中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做阅读题时阅读时不够用心,对题目不求甚解,草率落笔,阅读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及语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四部分:作文部分是让学生从特殊的寒假里选取一件让你难以忘怀的典型事例,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描写的方法表现当时的心情。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字数不少于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榆盘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县教研室对一到五年级语文、数学,三到五英语学科进行了统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县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

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语文知识讲究的是积累,从试卷的编制上看,细节多,基础知识面广,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题中涵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面的考察。并且题目多样,评分项目详细、合理。 【数学】: 1、突出基础性与全面性 试卷能对1——5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核,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识均能有机地涵盖在其中,突出了基础性与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与教育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试题突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知识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教育了他们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二、考试质量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