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徽的科技和教育文化

第三章 安徽的科技和教育文化
第三章 安徽的科技和教育文化

第三章安徽的科技和教育文化

学习目的:

了解历史时期安徽科学技术成就,增强作为安徽人的自豪感;了解历史时期安徽地域的教育活动和皖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对各时期安徽教育发展水平作出总体把握。

学习要求:

1、大致了解安徽在农田水利、纺织、制瓷、铸冶、天文、数学、物理学等科技方面发展概况;

2、了解并掌握安徽科技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3、重点掌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安徽科技成就。

4、总体了解安徽教育历史发展概况;

5、学习安徽著名教育家,理解性地掌握其教育思想,了解其教育实践活动;

6、重点掌握书院教育制度在安徽的产生、发展、繁荣及影响。

学习建议:

1、注意点面结合的学习方法,在掌握重要知识点(如安徽科技各方面的突出成就)的同时前后延伸学习此方面的其他知识,以点带面;

2、对于一些重要的科技人物,如梅文鼎,建议结合了解其生平,通过网络搜索、走访其故乡、查阅文献等方式,加深人物印象,激发学习地方史兴趣。

3、对于皖籍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学习,建议从了解其生平着手,以理解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安徽的科技文化

一般了解:安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包括农业科技成就、天文学与数学成就、医学与物理学成就。

安徽地区科技发展大致有两个特点:其一,安徽的农田水利、矿冶、物理学中的光学和声学,从古至今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举足轻重地位;其二,每一历

史时期安徽都有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学科:汉魏时期的天文学和医学,唐宋时期的文房四宝,宋元明清时期的造纸、印刷、解剖学和农学,明清时期的数学、天文学与天文仪器制造、医学、畜牧兽医、生物学和徽州民建等。

一、农业科技成就

芍陂: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水平由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见证,这就是芍陂(bei)的开凿与修建。芍陂,现名安丰塘,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芍陂的设计非常合理,设计者利用大别山余脉延伸到淮南地区所形成的西、南、东三面高而北面低的地形特点,选择北部天然低洼湖沼地作为陂塘地址,把淮南丘陵流来的水汇集起来,并在其周围低处筑堤。这不仅大大节省了工程量,而且蓄水量大。据《水经·淝水注》载,当时陂塘“周一百二十许里”。陂塘的西、北、东三面,开闸门五处,各通渠道,供灌溉、泄洪之用。两千多年来,芍陂虽曾历经沧桑,几经兴衰,但至今仍在造福社会。同时,后来到过芍陂的文人墨客,兴叹吟咏,留下了不少诗篇、碑刻等,与陂塘本身一起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圩田:圩田的出现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安徽农田水利建设的突出成就,而到了唐宋时期,安徽的圩田有了重大发展并迅速走向高峰期。唐宋两代特别是宋代,安徽兴建的圩田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兴建圩田的理论,对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徽圩田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结构合理,修筑技术已相当完善。一般圩田均高筑圩埂,坚实牢固,堤上栽植桑柳,圩内大道相贯,河渠交错,车舟往来便利,同时兼顾排水和灌溉。尤其在宋代安徽境内,由于圩田多,往往圩圩相接,形成了辽阔的圩区,水系相通,连成一片。圩田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大发展。由于圩田兼能防旱排涝,可以旱涝保收,加以引进早熟的占城稻种,使圩区稻米产量显著增加,“田地之入,倍于他郡,鱼、虾、竹、苇、柿、栗之货足以自给”,以至宋京十大粮仓皆受江淮所运。因此圩田的修筑被后人评为“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

二、天文学、数学成就

天文学:东汉,安徽再现了两个堪与大天文学家张衡比肩的人物——桓谭和王蕃。桓谭以其反对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著称,在天文学上,他支持张衡倡导的

“浑天学说”,是一位著名的浑天学家。王蕃也是我国天文学史上著名的浑天学家之一,但他对这一理论又有所增益、补充。他撰写的《浑天象说》,对前人关于浑天学说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比较完整地说明了浑天说的理论,增加了对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运行的论说。

数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程大位,明休宁人,他出身小商人家庭,少年即留心数学,经商往来于鄂赣之间,遍访各地算学名师。年老回家乡休宁率口,潜心研究,撰述《算法统宗》17卷,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刊行。该书是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数学书。程大位在书中将珠算的加、减、乘、除、开方运算的口诀系统化、完整化,使珠算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计算方法。《算法统宗》的问世,推动珠算大普及,使珠算在民间几乎完全代替了筹算。其后一些重要的数学著作,如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李之藻合编的《同文算指》,及清初方中通所编《数度洐》,都或参考或辑录《算法统宗》的内容。《算法统宗》在明代还传入专朝鲜、日本,带动中国珠算走向世界。

梅文鼎:在中国科学史上,安徽宣城的梅氏家庭可谓赫赫有名,该家族共有四代人曾致力于天文历算的研究,出了五位知名的天算学家,梅文鼎就是这个天算世家的最杰出人物。江永曾称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梁启超说他是清代天文算学的“开山之祖”。

梅文鼎一生活了89岁,著书88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天文、历法和数学著作。梅文鼎的历算成就,在当时就著名于国内,包括大学士李光地在内的许多文人、学者,都向梅文鼎学习、请教历算知识。当时康熙帝正留心天算人才,康熙四十四年,梅文鼎以73岁高寿得到南巡中的康熙帝的召见,与之讨论历算达三日之久,临别又赐“绩学参微”四字,后又召梅文鼎之孙梅珏成入京为御前天算家。

梅文鼎数学著作据记载有26种,从种数来说不如其天文、历法著作多,但其卷数和篇幅却大有超过,其内容遍及遍及初等数学的各个门类——算术、代数、

几何、三角和球面三角等。

梅文鼎努力研究中国古算,使几成“绝学”的古代数学精华重现于世;同时,他在学习西方先进的数学知识时,十分注意消化吸收,努力从中算中找出依据,用中算有关知识来加以论证和说明,并吸收西方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用于数学研究,力求中西会通,使外来数学中国化。梅文鼎将他的26种数学著作总其名为《中西算学通》,充分表达了他会通中国数学的思想。

对于数学本身的认识上,梅文鼎的思想有两点值得今人注意:一是他认为数学来源于实践,即其所谓“数学者征之于实”;二是把数学分为形与数两大门类。无疑这些数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是进步的、正确的,和后来恩格斯的观点——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相暗合。今天,梅文鼎及其数学著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并引起包括日本、法国等国家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

三、医学、物理学成就

医学:安徽医学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东汉时,安徽有名可考的医家有丹阳人沈建,汝南人费长房,沛国谯人华佗及其弟子李当之、吴普、樊阿等。成就最大者,当推华佗。

华佗,名旉,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其行医足迹遍及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一带,深受人民爱戴。他所治疾病,以今天医学知识看来,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眼科等。

华佗在医学上最突出的成就,还是他精湛的外科手术和麻沸散的发明,后者比西欧发明的麻醉剂“哥罗方”要早1000多年,是世界外科麻醉史上的创举,以后传到日本、朝鲜、摩洛哥等国,在医学上作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华佗还提倡体育锻炼的方法防治疾病,吸取先秦以来导引术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创“五禽之戏”,是我国医疗体育史上的创举。

明清两代是安徽古代医学史上的鼎盛时期,医学人才济济,医著宏富,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诸多发明,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安医学在全国独树一帜,令人瞩目。在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新安医家们已形成系统的医药学知识,实践中重视调养脾胃、肝肾与气血,用药平正中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流派。

物理学:至明清两代,随着安徽科技的空前繁荣,物理学领域随之出现著名学者及重要成就,较突出的是朱载堉和他的十二平均律,方以智撰述《物理小识》。

朱载堉和他的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祖籍安徽凤阳,为明皇室子孙,其父朱厚烷是明仁宗朱高炽第五代孙。他自幼爱好音律、数学,专心攻读,一生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解惑》、《嘉量算经》等,这些著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音律、舞蹈等领域。

在物理学方面,朱载堉的最大贡献是他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总其要,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

方以智《物理小识》:方以智,桐城浮山人,生于明朝末年,明亡后,对清廷采取不合作态度,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度易服为僧,晚年定居江西青原山,从事著述和讲学。主要著作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药地炮庄》、《医学会通》、《切韵源流》、《诸子燔痏》、《浮山文集》前后编等。

方以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物理小识》中。这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西欧传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突出。

安徽的教育文化

一般了解:皖地的教育活动,包括尊儒兴学活动、私学的兴起、宋元明清安徽书院的兴起和发展、近代安徽教育的变革。

安徽教育历史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宋以前,安徽出现两次教育发达

的高峰,即两汉时期官学兴起和魏晋时期的私学的兴办;宋代,为适应理学教育,书院兴起并形成书院教育制度,安徽产生全国最早的书院,至明清更是盛极一时,安徽成为书院教育最发达的省区;近代,安徽建立起各类新学堂,采用新式教育方法施教,在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民主自由、开通民智方面,近代安徽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为安徽各项近代事业的展开和安徽革命进步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安徽教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皖籍教育思想家:老子、庄子、管子都有杰出的教育思想;魏晋嵇康在玄学发达的背景下也提出了教育新见;宋以后至近代,皖籍教育家更是出类拔萃,群星灿烂,相映生辉,前有戴震、程瑶田,近有陈独秀、胡适、陶行知,堪称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

一、尊儒兴学活动

汉武帝时期,儒学思想被推为国学,定为一尊,成为新时期指导全国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根本方针。由此,皖地尊儒兴学活动亦随之兴起。

首先,一些重视学校教育的官员、经师在皖地出现。西汉有何武重教扬州,东汉有李忠兴学丹阳。他们或重视教育,兴办郡国学校,为地方培养治理人才;或重视社会教化,教民破除陋风劣谷,推广生产技术知识等等。这些在“独尊儒术”政策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活动,为安徽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官学兴盛的背景下,汉代安徽地区的文化教育成果,以淮北最为显著。在《汉书·儒林传》中,有皖籍学者16人,其中淮北沛郡就有12人,江淮之间的九江郡3人,皖南的丹阳郡仅一人。值得一提的是,皖人文翁(庐江郡人),在蜀郡做太守期间,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受到汉武帝嘉奖,其郡办官学的经验被令在全国推广,并由此,汉政府开始在全国各郡、各王国设立官办学校。

与官学相并行,汉代安徽民间私人教育亦得到开展,安徽淮北地区就出了两个著名的私人教育家,桓荣和张酺。沛郡人桓荣,以欧阳学派的《尚书》经传家,王莽代汉时他辞官来到九江郡,以教授为业,门徒常有数百人,至东汉初年他应召入仕,期间共历30余年,教授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他的儿子桓郁、孙子桓焉曾以教授为业,不但在安徽地区,还在长安及河南的颍川讲学,各有门徒数百人。

张酺是汝南郡细阳(在今太和)人,亦以《尚书》经传家,早年曾投桓荣门下求学,后来自己设帐讲学,门下常有学生数百人,因而声名远播,最后也被东汉政府征召为官。

二、私学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私学第二次大发展的时期,私人教育一度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产生许多民间教育家。东晋庐江潜人杜夷与南朝宋庐江灊人何尚之、南齐沛郡相人刘王王献就是其中著名的几位。

杜夷,西晋名儒、经师、学官。少性恬泊,操尚贞素,家境贫窘,曾寓居汝、颍之间,潜心攻读习研,十载足不出户。年四十余,始还居乡里,设学聚徒,生徒千人。杜夷一生,虽备受皇家尊崇与礼遇,朝廷屡欲拔擢,然夷始终安贫乐道、绝意仕途,只有很短时间任国子祭酒,之外20余年均在乡梓教授私学,献身私学教育事业,对皖地乃至全国私学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教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尚之,南朝宋官员、教育家。官历丹阳郡尹、吏部尚书、国子祭酒等。何尚之任丹阳尹时,曾于南郭外立宅舍,置玄学,聚生徒,讲授和研究玄学。何尚之对玄学的研究和宣传并立馆讲学,有助于打破儒家经学一统学校的地位,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刘王献,,南朝宋、齐名儒、教育家。其家贫,少笃学,博通《五经》。刘王献早年即设学乡里,聚徒教授,终生从事私学教育工作,循循善诱,教导有方。他曾与名儒吴苞同于褚彦回宅讲授,诸生朝听王献,讲《礼》,晚听苞讲《论语》、《孝经》,培育了不少人才。

三、宋元明清安徽书院的兴起和发展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它发轫于唐,至宋形成制度,南宋时大盛,迄明、清发达完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书院制度对于传递我国古代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学术人才,丰富教育理论与经验。

安徽在全国是书院产生最早,也是最发达的一个省区。据近人吴景贤《安徽书院志》记载,从宋至清安徽共有265所书院;民国《安徽通志稿·教育考·书

院》记载有254所。实际上,从现今掌握的材料来看,安徽书院总数要大大超过这两个数字。

宋代安徽书院约有34所,在全国所占位次,仅低于江西、浙江和湖南三省,居第四位。综观两宋时安徽书院的创建,其中官办的书院仅有4所(阜阳西湖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当涂天门、丹阳书院),且有3所由皇帝赐额题名;其余绝大多数与全国一样,为私人创建,而且不少先是私人读书治学之地,而后才发展为书院。

元代安徽新建35所,保留、修复或重建前代书院9所,共计44所。绝大多数书院由名儒名师主持和主讲,如胡炳文主讲明经书院,郑玉、鲍元康主讲师山书院,曹泾主讲西畴、初山书院,汪一龙主讲晦庵书院,胡一桂主讲湖山书院,等等,其中很多人是南宋具有民族气节的名儒学者,入元不仕,退而讲学的,这是当时安徽书院发达的重要原因。

明代安徽书院至少在138所以上,此时,书院的分布仍以皖南为主,但呈向皖中、皖东、皖西发展的态势,后三个地区的书院达40余所,约占安徽书院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对于官学,明代私办或由私人主讲的书院,不仅保持了自由讲学习业的特点,而且还发展为讲会制度,自由讲学更盛,推动了书院教育质量的提高。当时安徽影响较大的讲会有:歙县紫阳讲会、泾县水西讲会、宁国同善会、太平九龙会、广告复初会、贵池光岳会、休宁还古讲会等。

清代安徽书院总数在203所,其中有时间可考的新建书院116所,修复重建46所,另有41所建置不详。此时,政府官员开始掌管书院诸如择山长、选教育、收学生到课业、课考、廪养、俸禄,以及参加科考、取任等方面事务,官办书院成为清朝安徽书院的最重要特色,书院实际蜕变为官学的附庸,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

四、近代安徽教育的变革

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尚文小学堂;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省求是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1901年,清政府重申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之后安徽各地先后建起了一大批中小学堂,据统计,1902-1907年,全省共设21所中学堂,其中省属3所,分别是皖江中学、

第一中学和安徽公学。与此同时,各种专门学堂也应运而兴。除省立师范外,又增设了徽州紫阳师范学堂、凤阳师范学堂等14所中等师范学堂。此外还设立了中等工业学堂、寿州初等工业学堂、太和中等蚕桑学堂和阜阳蚕桑学所实业学堂。

除上述学校外,外国教会所办的学校在近代安徽教育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知名者如芜湖广益中学(后更名为圣雅各中学)、萃文中学、培德女学堂,安庆二郎圣保罗中学,合肥三育学堂,怀远淮西学堂等。这些学校,除传授宗教知识外,也设有语文、史地、自然等课程。其设立的本意是进行宗教宣传,企图“用十字架征服中国”,但客观上却对传播西方文化知识、发展教育事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开始向外派遣留学生,以造就洋务人才。1872年中国第一次向美国派遣留学生30名,其中有安徽婺源人詹天佑。1874年所派第三批留美学生中有两名安徽人,即休宁的吴敬荣、黟县的程大业。1875年第四批留美学生中有安徽怀远的黄祖莲。这是安徽最早的留学生。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教育部颁布新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了新的学制,对清末教育进行改革,学堂改称学校,承认男女受教育权利平等,废止读经和奖励出身制度。从民国16年到26年的10年间,安徽各类教育事业得到恢复与发展,各种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民国17年以后,先后建立了安徽大学、安徽学院和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大部分地区先后沦陷,除皖南山区少数学校尚能继续维持外,,其余学校大多关闭,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省立安徽大学停办。至全国解放前夕,安徽教育事业不仅明显落后于华东各省,而且落后于全国教育的平均发展水平。

掌握:皖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一、皖籍教育思想家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革命的先驱。因为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由“知行”改名“行知”,以彰其志,他的一生都在以积极的行动和实践追求着其“教育救国”的理想,“爱国主义”和“平民教育”一以贯之地贯穿于他所有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理念中,曾被毛泽东称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总结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生活教育”理论,普及教育

的思想,儿童教育的思想及师范教育的思想。影响最著的是其“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的理论直接来源于陶行知积极而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也是对其师杜威先生反传统教育思想中积极因素的吸收和改造。“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讲的是教育同生活的关系问题。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其所包涵的特质有:第一是生活的,第二是行动的,第三是大众的,第四是前进的,第五是世界的,第六是有历史联系。同时还要满足五个条件:第一教育必须是战斗的,是民族人类解放的武器;第二教育必须是生活的;第三教育必须是科学的;第四教育必须是大众的;第五教育计划的。

“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是密切联系的。社会即学校,则“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办法下,否认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这种“生活教育”让学生亲近人民大众,接触自然和社会,改变了传统市场、脱离社会、脱离群众的状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论,也可以说是教育方法论。陶行知认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臬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主张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强调教与学都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达到“学用一致”。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圩田?试述它在安徽的产生和发展的情况。

2、在青铜冶炼和铁器制作方面安徽有哪些突出技术成就?

3、梅文鼎有哪些科技成就?

4、明清时期安徽的科技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5、书院制度在安徽发达的原因及表现如何?

6、试述近代安徽教育变革的背景及表现。

7、陶行知在教育实践方面作出过哪些贡献?

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 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2009年08月31日 16时06分 367 主题分类: 教科文体 “科技企业” “孵化器”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科发高[2009]178号 各市、县(市、区)科技局: 为进一步加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管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厅制定了《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浙江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健康发展,根据科学

技术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火字[2006]49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5]3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公共科技创业服务平台,是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条省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是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的主管机关。市、县(市、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功能与目标 第四条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 2.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场地、研发活动公共技术平台及其它共享设施; 3.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法律、管理、劳动人事等方面的咨询和代理服务,组织在孵企业开展各种科技交流、协作和市场开拓活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4.积极落实扶持在孵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提供保障条件; 5.创造良好的投融资服务环境,加强和完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和技术产权交易等功能建设; 6.营造创业文化与氛围,培养并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创业与就业观念、市场观念、风险意识、合作协作精神等。 第五条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加快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逐步实现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六条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按企业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建设和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三章认定与管理 第七条申报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发展方向明确,功能定位正确;

2013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

附件:2013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按地区排名) A类(共73家) 1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2 北京华海基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3 北京牡丹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4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5 北京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 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 7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8 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9 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10 太原留学人员创业园 11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12 沈阳市高科技创业中心 13 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14 大连双D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15 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16 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17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18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 19 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 20 上海康桥先进制造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 21 上海浦东软件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2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23 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 24 上海莘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5 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26 常州三晶世界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7 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8 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 29 无锡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0 无锡惠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1 无锡留学人员创业园 32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33 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34 台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35 合肥高新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36 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7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中心 38 合肥民营科技企业园管理服务中心 39 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40 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41 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42 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3 九江恒盛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44 南昌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45 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46 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47 潍坊高新区宝兴孵化器管理中心 48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园管理办公室 49 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50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51 洛阳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52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中心 53 湖北国知专利创业孵化园有限公司 54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 55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 56 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57 长沙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58 广东东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9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60 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61 中国科技开发院有限公司 62 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 63 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64 成都天河中西医科技保育有限公司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

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划孵化器是为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资源服务的商业发展服务设施;旨在成功造就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企业;对那些尚处于“卵”状态的科技企业, 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成长期所需要的条件, 以促使其成长起来。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科技企 业孵化器进行规划:一、共享空间的建设;二、引进科技企业;三、组建孵化器管理人员团队;四、提供优质的服务;五、参与在孵化项目,共同进退。 一、共享空间 为给在孵化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根据孵化园的功能设置,在不改变孵化园 现有的办公大楼,场地建设的基础上,对孵化园进行整改。(1)自用和孵化器场地划分来,比如单独一层作为自用,且部门集中,标识要了,为在孵化器企业提供及时而 有效的服务。(2)划分出专门用来作为在孵化企业的办公区域,且尽可能满足不同企业对场地面积的需求。(3)建立生活区,为在孵化企业提供食堂,休闲娱乐场所,图书馆等。 二、引进科技企业 1、招商手册纲要:(具体的内容根据各孵化器的情况而定) (1)前言-我国目前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2)对孵化园的简介; (3)入园条件及标准; (4)孵化园的优势; (5)孵化园提供的服务; (6)孵化园核心竞争力; 2、园区推广方案: (1)构建园区的门户网站; (2)多参加园区当地孵化协会或政府组织的企业型活动,扩展人脉。 (3)利用各网站平台,发布园区招商信息。 三、孵化器团队的组建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应该由少量的管理人员和大量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专业 服务人员组成。有好的团队才能给孵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团队成员主要分为三个层 次(林旭伟等,2011):干事、技术顾问、创业导师。干事专门负责与企业定期沟通,

国家级孵化器名单

2011年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审核的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 1.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2. 北京奥宇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3. 北京博奥联创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4. 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5. 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6. 北京瀚海润泽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7. 北京华海基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8. 北京京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9. 北京均大高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10.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11 北京理工创新高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12.北京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13.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14.北京赛欧科园科技孵化中心有限公司 15.北京望京科技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16.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 17.北京中关村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18.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19.北京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21.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 22.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3.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 24.汇龙森欧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5.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6.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创业中心

27.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 28.天津火炬鑫茂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29.天津华科企业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30.天津科丽泰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31.天津金虹桥电气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32.天津市帅超科技园 33.石家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4.保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5.唐山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36.邯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37.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 38.秦皇岛市育兴高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 39.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 40.涿鹿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 41.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42.山西科伟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43.山西三益华信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44.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45.呼和浩特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服务中心 46.营口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47.铁岭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48.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 49.沈阳市和平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 50.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51.沈阳东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52.沈阳昂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3.辽宁药都发展有限公司 54.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 55.阜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清单(截止2018年2月28日)

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清单(截止2018年2月28日)

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器清单(截止2018年2月28日) 序 号 孵化器名称孵化器运营机构名称所属地域管理级别 1 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天河国家级 2 广州市海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海珠国家级 3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天河国家级 4 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黄埔国家级 5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6 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7 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白云国家级 8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广州中山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海珠国家级 9 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孵化器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10 广佛数字创意园广州五行数字创意园有限公司荔湾国家级 11 广州市至德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市至德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白云国家级 12 广州嘉溢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嘉溢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白云国家级 13 广州科信光机电企业孵化器广州科信光机电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天河国家级 14 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孵化器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15 琶洲会展产业孵化基地(启盛园区)广州启盛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海珠国家级 16 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 番禺国家级 17 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 业化基地 广州星海集成电路基地有限公司番禺国家级 18 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广东星海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司 番禺国家级 19 广州工业设计科技园广州市晟龙工业设计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荔湾国家级 20 广州瑞粤汽车电子创新园广州瑞粤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21 广东冠昊生命与健康产业园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22 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国际生物岛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23 宏太云产业孵化器广东宏太智慧谷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天河国家级 24 视联科技园广州视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25 达安创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专业孵化 器 广州市达安创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黄埔国家级 26 盛达电子信息创新园广州市怡祥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天河国家级 27 广州市琶洲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市海珠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海珠省级 28 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孵化器广州市番禺创新科技园有限公司番禺省级 29 广州市巨大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广州市番禺巨大电业有限公司番禺省级

河南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附件 河南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豫发〔2013〕7号)精神,规范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工作,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创业孵化能力,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快速发展,培育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提供相关服务,降低在孵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孵化器包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 第三条河南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负责全省孵化器发展规划的制定,负责省级孵化器的组建、认定和管理工作。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级高新区

管委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制定本地区孵化器的发展规划,负责对本地区孵化器进行建设、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省级孵化器的组建与认定 第四条省级孵化器建设分为组建和认定两阶段。 第五条申请认定省级孵化器,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在河南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发展方向明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 2. 领导班子得力,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0%以上,中级以上职称的占30%以上; 3. 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在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 4. 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强,可为企业提供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务; 5. 管理规范,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自身及在孵企业的统计数据齐全; 6. 孵化器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数不少于40家(专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数不少于20家); 7. 累计毕业企业不少于15家,毕业企业及在孵企业为社会提供500个以上就业机会(专业孵化器不少于10家毕业企业,提供300个以上就业机会);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 与展望 发展现状 我国最初的孵化器大多都是综合性的,不管来自什么样的人员,不管来自什么样的专业,都是综合性的孵化器,主要是提供一些场地、设施,技术咨询和市场连接上的服务,现在看来这种类型仍然是最多的。我国最初的孵化器大多在高新技术园区里,这样可以依托高新区的好环境,依托它的政策、服务和硬件环境。因此在中国的孵化器高新区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另外,还有一些是高新区外的,主要分布在一些大中城市。在中国做孵化器的事情,大致涉及到这样的一些组织。科技部是一直在领导孵化器事业的国家最高部门,相关的有教育部、人事部、外专局,在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上有一些事务合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科委负责审批孵化器,并且给予经费支持。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为什么跟科技非常密切呢?我们看到国外的孵化器,也不都是技术型的,而中国孵化器绝大部分都是科技型的,因此现在我们都叫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开

放以后,最初走出去的是一些学者,因此带来的更多的是跟技术方面有关的,而且感觉到中国要实现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应该把技术和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反映最快和最敏感的也是在科技这样一个部门,因此在中国造成了孵化器首先接受的是科技部门而不是经济部门,后来经济部门也发展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后来孵化器的工作仍然是在科技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得益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政府在里面的推动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纳入火炬计划,作为高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不断推动,至少没有把孵化器的火熄下来,关键的时刻又发展上去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第二是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原来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后来十几年中往市场方面推动,并且法律上确认了私人企业发展的地位,这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么多企业都要找地方,这是孵化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市场,因此孵化器就像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起来了。 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现在孵化器发展是很好的,但是发展当中,我这里要提

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规范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字[2006]498号)及《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苏科高[2006]36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具有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包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综合型、专业型孵化器。其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驻孵化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新型科技企业家。 第三条孵化器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在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同时,逐步实现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并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我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企业服务机构的研究、实验、测试、生产等条件,提升服务水平。

第四条市科技局是市级孵化器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申请与管理 第五条综合型市级孵化器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符合本办法第二条所规定的条件且符合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2、拥有孵化场地面积不少于6000平方米,应有一定数量的孵化企业,且入驻企业的实际使用面积不低于总孵化场地面积的60%。 3、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管理机构设置合理,配有专门的管理团队,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占总人数70%。 4、拥有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并与创投机构、担保公司等建立正常联系,扶持在孵企业的发展。 第六条专业型市级孵化器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符合本办法第二条所规定的条件且符合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2、拥有孵化场地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并建有专业技术平台,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咨询和服务能力,入驻企业的主营业务与孵化器的专业定位一致。 3、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70%以上,应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4、拥有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并与创投机构、担保公司等建立正常联系,扶持在孵企业的发展。

佛山市顺德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doc

佛山市顺德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 (公众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委员会关于〈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改委发〔2019〕3号)精神,引导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优化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成长环境,推动科技顺德建设,根据《科技部关于<印发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区[2018]300 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后补助试行办法(修订)》的通知>》(粤科规范字[2018]1 号)等文件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等,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以下简称在孵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孵化器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第三条本办法中孵化器在孵企业是指主要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已在“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以

下简称服务平台)”登记注册并获得服务平台确认和赋予登记编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须在本孵化器场地内,入驻时成立时间不超过36 个月。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在孵企业可包含创业团队(项目)。 第四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围绕我区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产业技术、人才和服务资源的集聚,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第五条区财政设立“顺德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扶持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支持孵化器的运营发展及在孵企业的孵化。 第六条区科学技术局是全区孵化器的管理部门,区财政局是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部门。 第二章备案 第七条孵化器备案应具备的条件: (一)在本区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 (二)设立了专门的孵化器服务管理机构,具有明确的孵化器建设发展目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具备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 企业管理、市场推广、创业辅导、咨询等孵化服务功能; (四)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不少于1000 平方米,已入驻的在孵企业不少于10 家; (五)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不少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 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苏科高[2013]260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13.09.02 【实施日期】2013.09.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科高〔2013〕260号) 各省辖市科技局(科委),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苏发〔2011〕10号)、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引导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创业孵化能力,进一步营造科技创业企业良好成长环境,培养科技创业人才,我厅结合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实际,对原《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3年9月2日 附件: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苏发〔2011〕10号)、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80号),引导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创业孵化能力,进一步营造科技创业企业良好成长环境,培养科技创业人才,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是江苏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条省科技厅负责对全省孵化器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并负责省级孵化器的认定工作。各省辖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对所在地区内孵化器进行具体服务和工作指导。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解读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专门的科技产业服务机构,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已经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与潜力,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与进步的重要手段。企业孵化器在世界上出现50年来,总量已近3000家,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转型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为新经济的出现与繁荣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在火炬计划的引导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涌现了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创业园、国企创业孵化器、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多种类型,初步营造了科技创业环境,整合了科技产业化资源,融合了科教与经济发展体系,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 为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并根据"十五"科技发展纲要和科技部产业化环境建设的要求,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全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0余家,其中经科技部批准认定的国家创业中心51家,火炬软件基地19家;经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批准认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大学科技园22家。据2000年对131家创业中心的统计,孵化场地总面积达272.1万平方米,正在孵化的企业7693家,累计毕业企业2770家,在孵化企业和毕业企业的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535.7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0.6万个。

截止2012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录

截止2012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序号编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称 1 北京北京奥宇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2 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3 北京博奥联创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4 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5 北京汉朝大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6 北京瀚海润泽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7 北京华海基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8 北京均大高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9 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10 北京理工创新高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11 北京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12 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13 北京赛欧科技园科技孵化中心有限公司 14 北京望京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 15 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 16 北京中关村京蒙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17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18 北京中关村上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9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20 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 21 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22 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 23 北京京仪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24 汇龙森欧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5 北京北达燕园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26 北京瀚海博智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27 北京康华伟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28 北京牡丹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29 天津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30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创业中心 31 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 32 天津海泰企业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33 天津火炬鑫茂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34 天津华科企业孵化服务有限公司 35 天津科丽泰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36 天津市帅超科技园 37 天津金虹桥电气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38 天津华苑软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39 天津意库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40 天津市世纪龙科技服务发展有限公司

合肥科技企业孵化器调研.doc

提升孵化器发展水平培育“合肥创造” ——合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送审稿)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区域XX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合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对于推进国家XX型试点市建设、合芜蚌自主XX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合肥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合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年,合肥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孵化器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年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孵化器),拉开了我市孵化器事业发展的序幕。历经载探索和实践,我市现有孵化器家(含在建),分布在市高新区(家)、经开区(家)和蜀山区(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家。截至年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万平米,在孵企业家,累计毕业企业家。孵化器的建设发展为我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促进XX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XX型试点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特点 、孵化器总体规模明显扩大,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截至年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总孵化面积、在孵企业、累计毕业企业数,分别是年的倍、倍、倍和倍。其中,政府或政府部门主导创办的共有家,高校、科研机构主导或与政府联合创办的共家,企业或投资机构创办的共家,实现了由初期的政府单一投资扩展到政府部门、企业、投资机构,

研究机构、大学独立或合作建设的多元化格局。 合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情况表 、孵化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基本形成。全市家孵化器中企业性质家,事业性质家。政府(主要是高新区或省、市科技部门)创办的孵化器早期基本实行事业单位管理制,近年来相继进行企业化改制,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先后经过、年两次转制,专门成立了高新创业园管理公司作为运作主体,全面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事业性质的孵化器也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一些由企业或投资机构创办的孵化器,如安徽科园创业服务中心、海外学者创业服务中心等,从创建之初就实行企业化运作。孵化器内部管理XX 初见成效,大学科技园、民创中心等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共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由省市共建,总投资万元的合肥市科技XX公共服务中心已于年初启用,“中心”搭建了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专业技术、投融资等七个服务子平台,汇集了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台(套)、专家人、个科技成果。孵化器自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民营创业中心的建立了“合肥民营科技XX 创业服务平台”,大学科技园正在建设“自动化系统集成公

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国发[2006]6号)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闽委发…2006?21号)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关于印发<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高字…2006?498号)、《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闽科计…2006?103号)和《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闽科高…2003?75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主要任务 第一条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为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提供孵化场所和公共设施、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培训服务等,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培养现代企业的管理人才和高质量、成长性好的科技企业。 第二条集中各方优势和力量建设一批服务能力较强、服务特色鲜明、服务业绩显著的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并纳入省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予以重点持续扶持,使其成为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骨干力量。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评估产生,申请纳入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系的省级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独立核算,两年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独立运营经历。 (二)孵化器的场地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在孵入驻企业30家以上。孵化器设施齐备,服务功能较强,可为在孵企业提供商务、融资、信息、培训、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 (三)主要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合理,专职从事管理和服务的人员数不少于15人,且7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四)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孵化器的工作,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有优惠措施扶持。孵化器有一定数量的创业孵化资金,并与金融、投资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可为创业者和孵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新形势下的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发展规划之路

新形势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之路 一、孵化器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孵化器诞生于1956年美国的贝特维亚,是全球企业孵化器事业的开端。企业孵化器的创立,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企业孵化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导入,帮助一些新成立的、相对较弱的企业和公司成长,增强了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通过渠道沟通和平台架设,为风险资金提供优质的投资项目和初创企业;同时也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问题。企业孵化器在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据美国统计,经过企业孵化器孵化的企业,其成活率能达到80%。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日益突出,客观上形成了对企业孵化器的需求。1987年,我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者中心宣告成立,企业孵化器事业从此在中国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16年来,我国企业孵化器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企业孵化器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改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培育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具有创新实干精神的企业家。最新资料表明,全国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约465家,在孵企业职工29.2万人,

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100多人,累计转化省级以上成果7930项,开发新产品22046个,拥有专利6650项,孵化场地总面积为333.6万平方米,正在培育孵化的企业15449家,年销售额达到422.6亿元,累计毕业企业为3887家,其中32家企业已经成功在海内外上市。 我国企业孵化器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企业孵化器的成功运作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了创业氛围,弘扬了容忍失败、鼓励冒险、崇尚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吸引了一批海外高素质人才回国创业,推进了国际合作。企业孵化器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孵化器发展的新模式 1、制度模式的转变 从制度模式来看,我国孵化器发展的路径从政府主导投入向民营资本投入进行转变,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商业模式逐渐成熟,经过政府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行业,拥有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通过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创造社会价值。 2、组织模式的转变 我国孵化器发展先后经历从政府投入向民营投入的转变,随着投入主体的转变,孵化器组织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

2014年度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

附件 2014年度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序号单位名称 001 北京厚德科创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002 北京宏福博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003 北京交大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004 北京人大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005 北京乐邦乐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006 北京东升科技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 007 天津航空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008 天津普天创达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009 天津生机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010 天津华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011 天津光彩圣火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012 天津滨海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 013 天津市绿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014 赤峰蒙东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015 沈阳锦联生态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016 大连创业工坊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017 辽源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园有限公司 018 吉林省启明软件园企业孵化有限公司

019 吉林省青年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020 通化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021 吉林市经开科技有限公司 022 哈尔滨发电设备产业基地创业中心有限公司 023 上海上理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024 上海博济堂科技创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025 南京紫金(新港)科技创业特区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026 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创业服务中心 027 江苏博济堂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028 常熟东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029 滨海县宏智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030 昆山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 031 江苏仙林生命科技创新园发展有限公司 032 张家港市凤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033 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有限公司 034 兴化市科技创业中心 035 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036 苏州中创科技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 037 连云港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038 无锡惠山新城生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039 江苏江阴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040 无锡惠山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4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

2014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 2014年,安徽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1+6”政策文件,坚持立足产业层面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立举措、促整合,发挥合芜蚌试验区龙头示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支撑作用,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情况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实现增加值33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1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60.3%;实现增加值20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0.4%。 二、高新技术产业中主导产业各领域发展情况 2014年,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产业实现增加值86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1659.8亿元,同比增长9.4%;食品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160.3亿元,同比增长10.9%;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529.7亿元,同比增长12.0%;轻工纺织产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7.4%;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实现增

加值89.5亿元,同比增长36.9%;高新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9 亿元。 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2014年,我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1家。截止2014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361家。据快报统计,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7161.2亿元,当年申请专利26319项,占全省专利申请总数的26.5%,当年授权专利16645项,占全省专利授权总数的34.4%。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13家,10亿元以上的115家,百亿元以上的10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9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56家。 四、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发展情况 截止2014年底全省共有16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快报统计,2014年合肥、芜湖、蚌埠(含省级高新示范区)、马鞍山慈湖、马鞍山、铜陵、池州、淮南、博望、新芜、滁州、淮北龙湖、宿州、安庆、铜陵狮子山15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实现营业收入8850.6亿元,其中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慈湖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6138.7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85个(其中国家级17个);在孵企业达到2969家,当年新增953家,当年毕业企业303家。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8家(其中国家级18家),实现营业总收入8061.1亿元。生产力促进中心127家(其中国家示范中心7家),服务总收入3.9亿元。 全省各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及增加值 单位:亿元

完善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7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标志着作为区域经济活力助推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探索运行,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 我国孵化器建设初期,大多是综合性的孵化器,普遍存在着功能定位模糊、专业针对性不强、运行机制与自身发展矛盾突出、技术创新服务程度低等问题,一般仅局限于提供办公场地及日常管理服务,有的甚至成了“摆设”。如何改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与创新发展需求的矛盾,增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创新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孵化器硬件资源利用率,建设专业型的孵化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当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成立于2001年,是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建设的科技型专业孵化器,2005年正式投入运行,专业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生物医药项目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目前已累计完成40余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100余项生物医药项目的孵化服务。在对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中,我们不断探索尝试专业孵化器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创新、管理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自身发展创新等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改进,为科技

企业提供人性化创新服务,培养科技创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们的实践证明,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在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完善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前提是机制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主要分为三类:政府主导下纯公益事业运行机制、企业自主创立的纯企业运行机制、政府与企业联合创办的联合运行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孵化器重点突出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质,但孵化器运行效率低下,孵化器可持续性发展较弱;企业主办的孵化器一般强调自身企业的发展,重点解决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而社会公益性较弱,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做大做强;政府与企业联合创办的孵化器同时兼顾了孵化器的社会公益性和孵化器可持续性的特点,也是目前大多数孵化器采用的运行模式,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不利于孵化器的创新服务。完善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前提是运行机制创新,只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孵化器运行机制,才能满足孵化企业的需求。孵化器的良性运行应在政府主导下,走企业化运作之路,融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才、硬件、项目、成果等优势资源,借助产权交易平台和社会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多方共同运作孵化器,这样既保障孵化器的社会公益服务性,同时又能满足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更能发挥科研单位的人才、项目等资源优势,将多方利益纽带联系在一起,使孵化器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载体。 为充分发挥专业孵化器的公共平台作用,高新区成立了“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孵化器公司)”,采用“政府职能服务+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即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管理办公室、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实行合署办公。专业孵化器、生物医药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