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公民进行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必然要求,也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发展飞速的时代下保持积极形象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提升而提升的,是随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深入而逐渐实现过程。首先我们要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然后具体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含义,最后探讨在当今社会有哪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可行途径。

1.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要性

自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变得越来越好。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送来了经济上的回暖,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有了一个展示平台。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如此之高,功能如此之大,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如此之深,从而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排斥等不科学的认识。

1.1 歪曲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动摇对党的信念

我国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为凝聚民族,指引方向,激发动力的首要方针。而在当前世界复杂多变的局面中,有些人无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定位,而歪曲地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抱以消极的心态,对党的信念开始动摇,错误地看待我国的社会变革。这些人不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不会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把思想政治教育冠以现实主义的帽子,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培育精神文明的学科,属于文化层次的产物,不会直接产生物质财富。许多人看不到切实的物质产物,就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是十分庸俗的功利主义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扣上现实主义的帽子,轻视冷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所有意识形态学科的贬低。学生中的功课实用论也属于功利主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全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性可言,也与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因此对这一门学科提不起兴趣。这是由于学生心智不成熟,涉世不深所造成的。老师必须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一方面,尽力提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提升到引导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一层面上来。

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

由于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价值,很多人无法重视这一学科,将其看作是一种强制性的思想教育与政治教化,把它排除在科学范围外。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摆在显要的位置,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让人们看到这一学科的科学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2. 政治思想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含义

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必要性,接下来就要明白其基本含义: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运用科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让人们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学会运用其规律,从而达到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要透彻地理解这一含义,就要明白政治思想科学化的基本特征:第一,政治思想教育科学化具有全面性。在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全面吸收其最新成果,将马克思理论与我国的当代国情相结合,总结构建出一套创新性的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以此来应对人们由当代社会现象引发的各种政治思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和价值观。第二,政治思想教育科学化具有层级性。层级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同时,还深入探讨其基本原理,总结出工作的核心理念。并建立多层次的政治思想理论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要求。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效率,人们常常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际操作就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这是十分狭义的观点。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科学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从而达到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进一步形成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思想政治风气。而思想正式教育是以在意识形态上各个思想和理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和十分密切的关系为形成标志的,这一隐性的内在的特征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科学化仍然受到一部分人的怀疑,要解除这部分人的质疑,就要全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意识形态上的科学化,贯彻和落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中理论以及实践真理性和规律性。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算真正拥有了表里合一的科学形态,从而实现科学化。

3.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分析透彻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意义及特点,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途径。用一句话概括: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仅是意识形态范畴学科更是一门应用学科,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作为主要特征和指导性思想,以实践工作的效果来判断是否成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理论。在笔者看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有两点:

第一,教育者要注意定时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他们在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时遇到的困难,并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他们走向正轨。然后根据这些实践经验分析和总结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还要随时关注新的社会思潮的产生以及对群众的影响,分清这些社会思潮中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理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体系中,及时纠正群众错误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从而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全民化。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建设中要积极研究和开展一些符合时代标准和现实意义的应用课题研究,将当前社会的时事热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原有的理论和现实情况加以创新,让群众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适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课程和教材的设置都要以提高学习者的问题意识为核心,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为依托,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理论,以提起学习者的兴趣为辅助条件,从而达到让学习者自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目的。教学方式要由传统教育中老师满堂灌、枯燥无味地说教转变为老师启发学生提出当今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共同探讨。在师生一起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渲染,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工作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学科的理论创新。时代在变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成不变的话,迟早会经不住新思潮的冲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一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创新的源泉在支撑着创新的发展。这与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一理论相契合。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发展,也为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自主型,凭经验判断的老套发展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但是如果不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实践作为理论基础的这一本质,只知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思维方式等理论学术角度来建设它的科学系统,而不会从其他创新的角度以及以实践的方式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也会像一棵无人灌溉的树一样逐渐萎靡,若不给它播撒创新的甘露,终有一天会枯竭而死。

4.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建立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伟大理论的结晶。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关键所在。思想是引导一切实际行动、推进所有工作进程的根源,人们的所有行为都与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有关。所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这项工作,应当完善上层建筑,提高教育工作宣传者的自身素养,科学设定教育内容,积极研究多种方法途径,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体系。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授课题目:法纪教育科目

授课人: 部职别: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法纪教育科目 备课时间:2015年5月24日 审核时间:2015年5月25日 审批人: 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深刻了解人民法纪教育科目的内容使官兵遵纪守法。 内容:人民警察法

方法:课堂教育灌输 时间:2个课时 地点:学习室 保障: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法纪教育科目 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一条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第三十二条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第三十三条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第四十二条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和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途径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途径探析 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此而导致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与叛逆厌恶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益于他们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的提高。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就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标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途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思想意识以及价值选择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出了些许建议。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概念,学者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 如有学者胡凯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界定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总的来说,是和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理想化、知识化、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这一本体性的规定。”[1] 有的人从教育模式的角度去定义它,如学者尚丽娟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2] 还有学者唐汉卫在阐释“生活德育”的内涵时,认为“‘生活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3]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我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有: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同大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针对现实生活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的需要出发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而不是由抽象的概念或理性知识来决定。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4],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思政教育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着三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老师厌教、学生逆反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始终坚持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并加以中国化的创新。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建立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各个中学都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过程偏误等诸多的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我国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造

良好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同时,也因为社会变革涉及范围和程度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1.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尚具有不成熟性、不定型性。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2. 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所有这些都在侵蚀着尚未成熟的青年中学生的思想,并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也是困扰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2012年第0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5,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3期) Total No .293 收稿日期:2012—03—08 作者简介:柳明旺(1968—),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 柳明旺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水平,还要求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暴露出很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能够帮助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042—0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 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 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去,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1.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的运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服务的精神。 2.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扩招使大学生数量猛增,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只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的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成为社会的重要要求标准之一。大学生面临生活、就业、学习、感情的各方面压力,思想压力大,特别是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很容易出现迷茫的心 理,甚至会导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转变。大 学生虽然具有比较成熟的思想意识, 但是毕竟涉世不深、意志力不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 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能够从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推开迷雾,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必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坚持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实证科学的形成是在人们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体现价值。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去,只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也只限于书本的知识,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仍然不知道怎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意义,虽然教育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现实相结合,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4.能够帮助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 24·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石振保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代 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关键词] 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和教学评价现代化。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首要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进行全面的反思,廓清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存在的那些过时、僵化、保守、甚至极“左”的思想,从僵化的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多维度的、不断创新的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现代化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树立人本观念。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与为了人自身的发展统一起来,不仅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导向功能,更要注重促进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发展;不仅要注重向受教育者灌输先进理论和思想,更要注重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高校正在致力于培养能力型、创造型、社会型的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德育与智育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书本与实践并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年轻一代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风范、科学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其发展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时效意识、信息意识、风险意识、人才意识、民主意识等。由此可见,按时代的要求确立切实可行的新的质量标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任重而道远。 第三,树立素质教育观。概括地讲,素质教育观一是教会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二是教会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创新与创造的能力;三是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看,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及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2期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浅析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浅析 高校为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培训教育的核心阵地,单纯应用以往正面、不断灌输传授的显性模式无法全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需要。为此,如何探索隐性、深层渗透教育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途径。本文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了实践方式特征,并探讨了科学的实践路径与教育策略。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高校思政工作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标签: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隐性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伴随研究的逐步丰富与深入,进一步明确了隐性课程的内涵价值、实践态度、操作规范、目标动机不仅包含在学校从事的各类非正式传播文化内,还涵盖到家庭以及社会大环境之中。因此,形成了隐性教育原理,其代表应用各类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丰富教育内容,借助游戏、实践、文化活动等手段,优化教学效果,令人们循序渐进的产生学习热情,愿意接受教育。不但将视野由学校内部扩充至外部环境,同时由教学扩展至德育教育,以及整体教育学领域。二十世纪后期,较多发达国家渗透隐性教育至思想政治学科领域之中,尤其是进行高校教育进程中,逐步赢得了大众广泛认可与全面重视。隐性思政教育为社会阶级与政治组织,基于根本任务目标,挖掘教育环境包含的隐性教育内容,对教育对象实施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令其思想、行为、道德以及心理状态在无感知状况下逐步积累、渐渐稳定,并呈现出持久、悠远的良好教育效果。同显性思政教育对比,隐性教育较易令教学对象在思想意识、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并逐步的认可以及接受。而显性思政教育则应用公开方式、场合,通过有目的、有策划、系统性的思想政治培养教育,达到既定目标。上述两类方式互相渗透、集成融合,成为整体网络,并利用直接以及间接方式、局部与系统方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多重方式的融合,全面覆盖教育对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水平。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特点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特征在于教学目的潜隐性。实践教育阶段中,教师毫无声息的隐含教学意图至学习活动中,令教育对象耳濡目染、无意识的自动参与学习活动、融入创建教育环境体系内,通过含而不露的模式,令教育对象循序渐进的受到影响。 隐性教育方式还呈现出愉悦性的显著特征。显性教育多应用正面、大量渗透灌输教育模式,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性以及教学方式的直接性,这样将对教育对象的情感认识、主观需要与内心感受不良忽视,还会令其产生逆反心理,并最终厌学、抵触学习。而隐性思政教育则不同于显性教育的注入教学模式,不体现强迫性,而是令教育对象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进行情景交流,进而产生质的飞跃。

云投稿: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2011年第3期 *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研究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文献与基本问题研究 (项目批准号:10XN I009)的阶段 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0 12 20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三个领域;四对重大关系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规范和方法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包括三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上要处理好四对重大关系:一是科学化与经验化的关系;二是科学化与政治化的关系;三是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四是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 2826(2011)03 0020 08 科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和趋势,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那么,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呢?它包含哪些内容,并需要处理好哪些相关的重大关系呢?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含义 科学 (Science)一词不是中国固有的,而是来自国外。英文的Science 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演化为Scientia,最后成为今天的写法。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将该词译为 科学 ,得到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 等著作时,也用 科学 二字。此后, 科学 一词在中国逐渐流行。 [1](P258) 科学 一词在西方指的是分门别 类的知识体系。当然,这是就结果方面说,而就过程方面讲,是指科学家共同体探求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该词引入中国后虽然有一定变化,比如我们更加突出它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方面,但也始终保留了它的原有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高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范去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这里,关键词是 规律 ,根本要求是尊重规律和按规律办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指什么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规律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活动层面和过程有不同的规律。如果要做大体的划分,则可分为三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中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其工作的规律;从微 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形成发展云投稿:yuntougao.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

关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关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0-01-06T14:27:47.577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刘国学[导读] 本质就是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本体刘国学 (武冈市皮肤病防治站,湖南武冈 422400) 摘要:如何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要求和变化,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认为抛弃空洞的理论说教,寓教育于 生活,在生活中实现教育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生活化中图分类号:F272.9;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一、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依托基层现实生活,从职工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形式,教会广大职工如何认清自身价值,以主体的角色主动积极地参与、适应和创造生活,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本质就是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本体。古往今来,多少教育家、思想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现实的人”和“实践的人”的区别。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人本论”,这也要求教育必须尊重人的本质,以实践的生活为教育的本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向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回归。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因而就不能离开教育对象所处的实际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生活乃是教育的根基,一切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关注职工的“客观”存在,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以职工所处的全部生活为教育平台,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以及最终的目的和归宿。 二、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分析 价值是客体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实现则是这种属性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及其结果。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体现其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它要求个体要把社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时时处处以奉献为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确立职工的自我社会价值认同。如我站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困难,还需要建立新的发展平台。这就要求全体职工以全站的利益考虑,而不是强调个人得失。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我们必须尊重职工的个人需要,实现职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的现实生活需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职工切身利益,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要依靠有限的财力、物力去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适宜于职工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充分尊重职工的个人价值,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目的是使他们更好地为集体的利益而奋斗。职工的个人利益存在于集体利益之中,要教育职工始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坚持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弘扬牺牲奉献精神,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反对个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真正实现职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1.实施“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信职工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理解人、尊重人上做文章。在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时,除了继续坚持灌输的原则,坚持不懈地进行主题思想教育外,还充分挖掘和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中,使职工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验生活。 在面对职工的困难时,由纯慰问性的精神鼓励向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排忧解难方向转变。如对困难职工,帮助职工克服困难,解除职工后顾之忧,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最实在、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应将“温暖工程”送到那些最需要的困难家庭,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2.构建“学习型基层组织”。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把营造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组织或社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有效方式,将传统的职工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职工主动学习提高,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形式的创新。我站就将建设站文化和构建学习型组织有机融合,把日常学习用学分制的形式统计出来,作为考核员工和干部的重要指标;以弘扬服务精神为主线,以“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我们往往会迷惘,“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状况。为此,构建一个学习网络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依靠说教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种现代学习途径,特别注重运用计算机这个“有形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交流学习。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通过行业网站加强对职工的引导和教育,增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_平章起

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 可少的,进入到了意义的“解释”和“重构”的层面。不到这一步,比较研究就不能算完成。比较研究的这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四种范式。在时间上依次展开的这四个阶段,在空间中它们作为范式又是并列的,在实际的研究中这些理论和方法往往交叉地或者综合地使用。我国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前大多数停留在“事实研究”、“关系研究”和“本质和规律研究”,成果比较零散,“翻译研究”基本未展开,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 平章起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任务,进一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无疑是我们回顾总结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在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转型过程。我想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队伍要求,谈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 基础上突出包容性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社会思想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现实境遇。面对党的中心任务从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实现相应的现代化转型。但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首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就是说,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初衷和归宿。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区别于现代社会西方公民教育的本质所在。同时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尽管适应时代主题和党的工作任务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出发点,但这如果是以丧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代价,那么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实质上也仅仅是一个伪命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性原则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其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增强。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结构性变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以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诉求,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努力扩大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在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性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挥,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感召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多样的基础之上。但是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多样和尊重差异就失去了立脚点,就丧失了根本。因而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尽可能地团结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坚持 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注重传统资源的 继承和国外经验的借鉴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同时还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始终的一条主线。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要求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经验做法与实践模式。不必讳言,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仍然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中,应当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平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和功能,但意识形态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程作业 (二) 题目: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 类别: 2012 级硕士(硕士/博士)姓名:顾鑫 2012 年 3 月 13 日

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其教育方式可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是较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一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活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直观有形的教育[2]。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互联网等方式,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一定的环境中,同时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对受教育实行教育,尊重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性,从而让受教育者能很乐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过程的隐蔽性等特征。 1.载体的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网络载体等,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而存在,比如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微博,博客,人人网等一些新的传媒手段作为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2.内容的丰富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那样需要上理论课,需要有固定的地点以及相对固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因素,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因素都能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3.过程的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内容目的等融入到受教育者所在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一些活动中,让受教育者不知道他们正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以前被迫的学习转变为他们自主的学习,这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具有隐蔽性,避免了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效果的长期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受教育者所在的环境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这些教育内容,同时把这些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良好品质,并且是不会轻易丢失的,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 三、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建设和谐校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环境则是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谐校园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就是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如校园的建筑,教室,寝室以及花草树木等等,这些硬件条件都是一个大学理念的物化,蕴含着大学的精神。因此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软件就是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如大学的规章制度、学习氛围、同学与人相处的方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大学应该鼓励学术争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杨祖苹 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其中,德育教育又占首要地位,有人这样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说:“一个品德不合格的人才就是一个危险品。”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必须抓好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都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占了极大的比例。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只能满足他们经济上的要求,无法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需要,不能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导致他们性格、行为、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偏差。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担负起更重要的德育教育责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既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要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以及个性的培养。因此,在学生进入初一的时候,便对他们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让他们明白锻炼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需要,而且是对社会对民族的一种责任,培养学生为祖国而自觉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为祖国的进步、兴旺和发达而学习的观念,并对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教育还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由于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现象较为普遍,他们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性格固执,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怕吃苦,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行为语言有偏执。因此在教育中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以及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在活动中表现出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并把这种优良作风延续到生活中去。例如:2011级学生张军,性格倔强,个性较强经常与学生发生摩擦,甚至打架。由于家住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不知怎样正确管教子女,有时候还为子女护短。班主任、科任教师都感到棘手,认为此学生不太好管。我也通过教学,了解到他非常喜欢篮球运动,其他同学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于是我就利用这一点对他进行教育。让他知道篮球运动时一个集体合作才能取得胜利的运动,一个人独干是不行的。让他明白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的原因是他性格比较暴躁,个性太强,让他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通过交流,他慢慢发生了改变,学会了怎样与他们和谐相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课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学生对理想前途的认识也就有很大的差异。我就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教育他们不论自己现在成绩是好事坏,也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现在都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发展自己的特长,将来才能选择好自己的认识道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总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社会背景

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社会背景 1、“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科技理性全面渗透到人们的实践生活领域。随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改变着世界,科技理性全面渗透到人们的实践生活领域,引发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推崇和热捧。 人文社科界开始反思科技与人的关系问题。科技发展对人们生存状况的消极影响引起人们警惕,倡导回归生活世界、返璞归真、重新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国内外的教育改革都体现着“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趋势。近些年来,国内外的教育改革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这一趋势。例如,20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倡导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实质就是倡导将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中,呼吁教育回归生活实践,以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我国,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引发了我国教育学界对生活教育模式的深度探索和实践,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在时代变革、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与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道德失范、甚至违法行为屡屡发生在青年人们群体中时,人们开始痛定思痛: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成为脱离生活的道德说教,而必须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实现生活化转向,才可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征服人心、塑造心灵的价值旨归。 3、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主要表征 (1)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 现代教育陷入功利主义。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人们越来越沉溺于追逐物质利益,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泥坑而难以自拔,是否有用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尺度”,人成了自身所创造的物质的奴隶。面对物质主义的泛滥,教育没能坚持阵地,迷失了它的终极价值,变为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教育,现代教育陷入功利主义,带来了两个弊端:一是学问成了政治的工具,失掉了应有的主动性和尊严性;二是认为仅有创造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人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思想政治教育在功利性的影响下,过分强化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被排挤到角落里,甚至出现人们人格扭曲的情况。 (2)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化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法政学院 11思政1班芷芊 2011644112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总的来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学生较之小学生来说,思想和心理都更成熟了,也是三观世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作为学生,学校是学生的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其中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容和教育目标,使政治课堂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堂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用各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要求了老师要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工作。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趣,而毫无兴趣的东西学生不爱听,容易走神,没有激情学习。所以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很关键。要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容、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把生活融入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例如上一节初中的政治课,教材要求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板桥的”丝竹图”,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上出现了冷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改变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老师让同学们由竹子所想到什么来发言,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由于学生熟悉竹子,所以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就变得踊跃。比如有的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那么

[思想政治]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坚实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完成其目标的前提则是马克思主义方法。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我们必须以达到根本理论、实践方法和指导思想的科学化目标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加高效地完成其孕育国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诉求。其意识形态属性和其本身之间是目的与途径的联系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科学化/教育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中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当今严峻复杂的世界形式、思潮文化不断涌现、我国传统文化遭遇西方别有用心的人西化的背景下,将学科的发展科学化,是现实需求的必然抉择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诉求。 一、正确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其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贯彻基本“科学”认知的本质要求,为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而对其在科学探究、系统理论构建、运用实践等发面进行科学的实效性的规划、发展和完善。“它在扬弃经验化的同时保留经验于自身;在明确自身与政治性的区别的同时,保持与政治性的统一;在借用标 准化和精确化的同时,仍然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在尊重规律和实现专业化的同时, 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1]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发展想法与方向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的独立性、科学化的方法论、将研究的范畴体系化、借鉴并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等来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础、建设和发展。这些努力和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道路得到进一步拓宽。但限于当前研究视野较窄,研究以及考察的不足,因此影响到了其科学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现象,因此它不能变成科学的盲区。人类的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范围与对象已扩展和延伸到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领域。科研人员的工作不仅是研究自然界,还要研究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一项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存在。针对如此广阔的社会活动领域,科学不能熟视无睹。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特立独行的领域与活动,完全有理由发展成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已积累丰富的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其实现科学化作了充足的准备。社会的每个政治团体、宣传集团或是阶级都有适当的教育与宣传经验积累。无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