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车轮行业分析

2016年车轮行业分析
2016年车轮行业分析

2016年车轮行业分析

2016年4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4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4

2、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5

3、车轮行业发展概况. 5

4、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6

二、行业市场状况 7

1、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7

2、行业产业链. 8

3、行业市场规模 9

三、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 . 10

1、主管单位及监管体制. 10

2、相关政策 10

3、行业标准 12

4、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2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13 (2)汽车制造基地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 .. 13

(3)汽车消费信贷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14 2、不利因素 14

(1)全球汽车工业的产业转移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冲击14

(2)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 15

(3)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的障碍 . 15

(4)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 16

五、行业风险特征 . 16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6

2、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风险 17

3、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 17

4、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17

5、劳动力成本上升风险. 17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9

1、资质壁垒 20

2、资金壁垒 21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通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配套产品和为汽车维修市场供货而实现其产品的销售。

一、行业概况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领跑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产销量快速增加,分别从2001 年的233.4 万辆和236.4 万辆,增长到2013 年的2,211.68 万辆和2,198.41万辆,复合增长率为20.61%和20.42%(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获得了国家的全面支持,比如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在众多

鼓励消费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首位。尽管2010 以来,随着特大城市汽车限购措施、用车成本的增加,汽车销售量增速出现下滑,2010-2013 年汽车销售增长率分别为32.37%、2.45%、4.33%及13.87%。但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度创造全球记录,并连续第5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2、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随着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逐步实施,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高潮,加之近两年的地震害后重建,国内对工程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等需求大大增加。

预计“十二五”初期,包括铁路、公路、交通、能源、城镇化建设及房地产业、第一产业投资等国家建设项目和地方建设项目仍然是主要投资方向之一,因此,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加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建设新疆等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有较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工程机械行业的较快发展必将为工程机械车轮及其配件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

3、车轮行业发展概况

车轮是介于轮胎和车轴之间,承受负荷的旋转组件,通常由两个主要部件轮辋和轮辐组成。轮辋是在车轮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轮辐是在车轮上介于车轴和轮辋之间的支承部件。轮辋和轮辐可以是整体式、永久连接式和可拆卸式。

汽车车轮是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由于车轮是高速迴转运动的零件,因此要求其尺寸精度高,不平衡量小,支撑轮胎的轮辋外形(轮廓、尺寸、形状)准确,质量轻并具有一定的刚度、弹性和耐疲劳性。

钢制车轮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还可分为型钢车轮和无内胎钢制车轮。型钢车轮为钢制车轮的传统产品,传统的型钢车轮其轮辋形状是由钢厂轧成的,再由车轮制造商通过卷圆、焊接、整形等工序加工而成。相对于无内胎钢制车轮,这种工艺效率和精度较低。与传统的型钢车轮相比,无内胎钢制车轮主要采用了旋压生产工艺和装备,有效提高了车轮生产的工艺效率和精度,并降低了车轮的重量。无内胎车轮主要适用于无内胎的子午线轮胎,直接依靠轮辋密封轮胎气压,适合于高速公路行走,安全性和节油作用十分明显,生产技术要求较高。从钢制车轮的发展趋势,无内胎钢制车轮将逐步取代型钢车轮。

工程机械钢制车轮和农用运输车辆钢制车轮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车辆、农用收获机械、农林专用机械和农用运输车辆,其运行条件恶劣,一般处于低速运行,所用轮胎也多为抗穿刺能力较强的斜交轮胎。从国际及国内目前和未来工程机械车辆、农用收获机械、农林专用机械和农用运输车辆钢轮的应用来看,还主要使用有内胎的钢制车轮,因此工程机械钢制车轮和农用运输钢制车轮被无内胎钢制车轮替代的风险较小。

4、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在“八五”、“九五”期间,通过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引进、改造,与整车制造商分离,以及民营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国内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此外,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品牌汽车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各类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满足国内市场,加大了对外出口力度,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逐年增长。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零部件工业的生产基地。

但与国际先进同行业相比,基于技术含量低、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利地位等原因,市场集中度低仍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特点。目前,零部件企业普遍实行多对少、甚至多对一供货,处于产业链上定价能力较弱的环节。我国零部件行业的起步晚于整车行业,行业技术积累较少,目前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密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涉及到安全、环保、舒适性等方面的细分领域,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与国外生产企业还有一定差距。

二、行业市场状况

1、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汽车需求量仍将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国内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汽车设计开发行业的快速成长打下了的市场基础,行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2008-2012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变化情况。

2、行业产业链

上游行业是钢材生产行业,钢材价格的波动对钢制车轮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司下游行业是车轮制造商、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经销商。目前,全球汽车整车制造商和国内整车制造商的竞争属寡头垄断竞争,为数不多的汽车巨头占据了主要市场,其发展状况和产品价格直接影响着车轮制造商的生产经营和产品售价,进而影响到车轮配件生产商。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下游行业是汽车零部件经销商,其销售网络的覆盖面和销售能力对本行业企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钢制车轮行业与下游车轮制造商、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如下:

近年来,本行业上游钢材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下游市场竞争激烈,对钢制车轮生产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种环境下,钢制车轮配件生产企业一方面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生产,有效地降低非原材料类成本,提高对钢材等原材料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究轻量化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实行产品差异化,扩大对外出口,缓解原材料涨价和整车降价的压力。

3、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于 2011 年编写《中国汽车车轮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 年我国车轮总产量的预测如下:

经过兼并重组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国内已经形成了若干个跨区域发展的大集团,其中钢车轮前五名的合计产能为6,500 万件,前八名的合计产能为8,300万件,分别占总产能的32.5%和41.4%;铝车轮前五名的合计产能为7,300 万件,前八名的合计产能为8,800 万件,分别占总产能的24.3%和29.3%。但规模最大的企业其直辖子公司生产能力不超过2,000 万件。而发达国家的车轮产业集中度比较高,以欧洲钢制车轮为例乘用车车轮其前三家的生产集中度达到74%,商用车前三家生产集中度高达99%(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车轮的产业的数量较大,产业集中度较低,小规模的企业占多数。其直接后果就是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影响整个车轮行业的发展。

三、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

1、主管单位及监管体制

汽车零部件行业目前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汽车及工程车轮生产企业可以自愿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接受自律管理,通过协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公司通过协会下属的车轮委员会了解产业、技术及市场情况,与会员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接受行业自律管理,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意见与建议。

2、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要政策有:

1)2009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指出,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2010 年7 月,工商总局、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销售行为以及汽车配件质量监管工作的

通知》中要求:对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加强监管。

3)2010 年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要求:对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实施分类管理。商用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产品类别组织相应产品的生产、销售。

4)2011 年 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指出:汽车轻量化材料列入鼓励类产业投资项目。

5)2011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确定了当前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现金能源、现代农业、现金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137 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金制造业中的一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6)2012 年3 月27 日,科学技术部发布了《电动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科技计划将加大力度,持

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引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组织实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7)2013 年9 月,工信部发布了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共同制定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规定了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补助范围是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8)2014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批复同意支持沈阳、长春等12 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3、行业标准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2002 是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为供应链提供持续改进、加强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方法的质量体系规范。

4、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汽车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等。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大了支持和鼓励。“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列入了2000 年修订的《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4年6 月1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2011 年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确定了当前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现金能源、现代农业、现金制造、节

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137 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金制造业中的一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产业政策的扶持有利于包括钢制车轮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良好、快速发展。

(2)汽车制造基地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

随着中国新兴市场的崛起,汽车消费量急剧上升,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巨头势在必夺的重要市场。同时,随着发达国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为了保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至中国、印度等具有较强汽车需求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3)汽车消费信贷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各地陆续出台了降低汽车使用费用政策和汽车消费信贷政策,这对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要改进服务,完善汽车信贷抵押办法。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消费者以所购汽车作为

抵押获取汽车消费贷款。经核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设立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可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

2、不利因素

(1)全球汽车工业的产业转移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冲击

由于我国允许外资在我国独资经营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项目,因此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如德尔福、博世、法雷奥等)纷纷在我国设厂,不仅给国内企业配套,也同时向国外出口。跨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2)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买方市场,整车市场价格不断下降。

为了转移降价压力,整车厂持续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能源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钢材价格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若钢材价格上涨过快,型钢产品生产企业将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上述因素对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

(3)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的障碍

国外同行知名企业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较高,生产效率高于国内。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发展的障碍,目前多数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

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精细化必须借助专业的信息系统平台才能实现,而中国汽车的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不高,供应链的管理还处于初级水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以保障企业在动态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实现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覆盖销售、研发、采购、计划、生产、财务等业务部门,构建完善公司物料清单、零件和工艺等基础数据,搭建内部与成本为核心的管理平台,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改善企业内外部物流和制造体系。加入全球

汽车采购供应链,成为主流汽车整车产的合格供应商,才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4)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车轮行业申报了很多专利,但实用新型居多,真正的发明创造很少。这也是研发能力需要提高的重要方面。

我国目前的车轮研发机构都是某企业的研发机构,只针对单一企业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单一研发机构的人力、财力不足,整体看上又有重复投入的现象。国际上,以美国为核心的一流车轮研发机构、检验测试机构就有好几家,其中,最为有权威的为赫斯工业公司(美国)的车轮研发中心和史密斯车轮试验室。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研发投入下创造出更多的成果,建设成果共享或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平台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行业风险特征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产业链上游企业为钢材生产行业,主要原材料为钢坯、钢板等。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钢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产品主要原材料的价格,进而直接影响到主营业务成本,造成行业企业的毛利率的波动。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整个行业将面临重大的经营压力。

2、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风险

中国汽车需求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汽车销量的波动性显著高于GDP,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重卡、机械用车属于典型的投资品,其需求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关联且波动较大。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增长出现衰退,则公司将面临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

3、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

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收到汽车整车行业的景气状况所制约,国民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会对汽车的生产产生影响,公司的生产、销售、盈利也会相应的出现波动。近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整车销售价格持续下降,整车厂将产品降价压力部分转嫁给零部件制造企业,直接导致了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

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 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我国也将面临向消费型社会转换,我国经济应该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至少投资是这个趋势。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需求方的变化对于行业、企业盈利几乎是决定性的。而目前投资、需求的前景黯淡势必给建筑行业带来较大压力。 从建筑行业各子行业近年的收入增速可看出,投资的不景气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传统业务快速下沉已经引起企业家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未来转型与改革是必然趋势。 我国15-64 岁劳动人口占比开始下降(% ) 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下降会影响投资增速

投资增速下行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 2015年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为%,高出9月个百分点,表明资金面的紧张状况较之前有所缓解。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连续6个月回升,10月为%。 固定资产到位资金累计同比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值及同比 2015年前11月沪深两市定增的募集资金为9218亿,远超过2014年的6824亿,可见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增强。就建筑行业而言,债务直接融资量继续下降,偏好定向增发的企业越来越多。2016年定增募集金额已为历年最高,另外还有亿的定增方案正在审核之中(如果考虑349亿的优先股融资就达到了591亿)。2016年建筑行业定增融资将持续增加,资本市场将为建筑企业并购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筑行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

整体来看,由于投资下行,建筑公司经营承压,大部分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以度过难关。稳定的资本市场为建筑企业转型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 建筑行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增加 一、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自“一带一路”这一概念提出后,全国各地区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寻找输出过剩产能的机会,以期实现更多价值。从各省市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 的建设工作在获得各省市的关注,现在已经有多项项目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启动,预计未来将首先在铁路、航运、水运等基建投资方面得到切实地落实。

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独家发布机构: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简介 主要内容:建筑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生产分析(生产总量、供需平衡等)、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组群、竞争因素等)、产品价格分析、用户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行业渠道分析、行业赢利能力、行业成长性、行业偿债能力、行业营运能力、建筑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子行业分析、区域市场分析、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相关的经营、投资建议等。 本报告为专业版(十六章),研究框架全面、严谨,分析内容客观、公正、系统,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企业进行市场研究工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作为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分析、证券分析、投资分析等研究工作时的参考依据。以下是报告的详细目录: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6版(专业版)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建筑行业界定和分类 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2.行业基本特点 3.行业分类 第一章建筑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全球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

3.全球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建筑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2.中国建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2015-2016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国际贸易环境 三、宏观政策环境 四、建筑行业政策环境 五、建筑行业技术环境 第三章建筑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1.2011-2015年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2.建筑行业市场饱和度 3.影响建筑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4.2016-2020年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二、市场结构 三、市场特点 1.建筑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2.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3.差异化分析 第四章区域市场分析 一、区域市场分布状况 二、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 三、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2016年-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完整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建筑业基本情况 (1) 第一节建筑业的定义及分类 (1) 第二节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2) 一、产品结构 (2) 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2) 第三节行业地位及重要性 (2) 第二章 2011年建筑业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4) 第一节 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 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 (4) 二、国内经济趋势判断 (10) 第二节 2011年建筑业政策环境分析 (11) 一、主要政策汇总 (11) 二、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绿色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方向 (12) 三、产业政策发展趋势:优化结构,加强信息化,推进绿色化,实现安全化15 第三节 2011年建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5) 第四节 2011年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及工艺流程 (16) 一、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 (16) 二、行业生产工艺技术 (17)

三、2011年行业劳动生产率:平稳提高 (18) 四、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注重科技创新,实现绿色节能 (20) 五、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多项成果填补我国建筑业技术空白 (21) 第三章 2011年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 第一节供给分析及预测 (21) 一、供给总量分析 (21) 二、供给结构分析 (22) 三、供给预测 (25) 第二节需求分析及预测 (25) 一、需求总量分析 (25) 二、需求结构分析 (26) 三、需求预测 (28) 第三节市场分析及预测 (29) 一、建筑业供求平衡分析及预测 (29) 二、建筑业产值效率分析 (31) 第四节 2011年全球市场及我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32) 一、全球市场情况分析 (32) 二、我国建筑业海外市场分析 (34) 第五节投融资分析及预测 (35) 一、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5) 二、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37) 第六节经营情况分析及预测 (38)

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从固定投资来看,投资完成额增速目前仍旧在下滑,截至2016年10月,全社会固定投资约40万亿,同比增速约8%。和建筑业最相关的房地产固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目前仍旧在低位徘徊,截至2016年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约7%左右,基建投资增速较快,累计同比增速近几个月一直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在PPP加速,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进一步下滑的情况下,预计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将向上提升。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下滑 房建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下滑

和固定投资完成额不一样的是,建筑业产值和新签合同额近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建筑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速在经过2015年10月之后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向上提升,且目前仍旧在向上通道之中,截至2016年9月,建筑业整体产值累计同比增速约7%左右。从建筑业新签合同额来及增速来看,新签合同额累计增速也处于向上提升通道,截至2016年8月,建筑业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增速提升至10%左右。原因可能是基建投资加码,PPP落地加速所致。合同是产值的先行指标,新签合同的提升将会反映到2017年建筑业产值的继续提升上。 建筑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速近期出现下滑 建筑业新签订合同额累计增速仍在提升之中

Q3建筑板块预收创历史新高,预示Q4建筑板块营收大幅提升预收款和预付款的分析是营收增长的先行指标。从预收款来看,建筑板块2016年前三季度预收账款平稳增长,增速约10%。但从Q3单季度预收账款来看,2016年建筑板块Q3预收账款达到历史新高,且同比增速高达90%,同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6年1-9月建筑板块预收账款同比稳增约10% 2016年Q3单季度预收账款大增90%达历史新高 从单季度预收账款环比来看,当季预收账款和下一个季度营业收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例如:1)2015年建筑板块Q2单季度预收账款92亿元,较2015

2016年建筑行业VR技术分析报告

2016年建筑行业VR技术分析报告 2016年3月

目录 一、VR技术快速发展,已经具备普及性应用条件 (4) 1、VR技术最早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 (4) 2、VR技术快速发展,已经具备普及性应用条件 (6) 3、2020年国内VR产业或超550亿元 (7) 二、建筑领域内在矛盾驱动引入VR技术 (8) 1、建筑设计方案复杂,改动成本高 (8) 2、建筑物效果图展示感不强 (9) 3、客户参与感弱 (10) 三、建筑行业应用VR的三种基本模式 (11) 1、建筑设计新解决方案:BIM+VR (11) 2、利用VR技术改善前端客户体验 (12) 3、借助VR技术涉足创意文化产业 (14) 四、建筑行业加速应用VR技术的三大驱动力 (16) 1、商品房销售规模持续上涨,存量市场改造设计需求大 (16) 2、装饰市场快速发展,前端客户体验改善需求大 (17) 3、创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8) 五、建筑上市公司VR应用情况 (19)

VR技术逐渐成熟,已经具备普及性应用的条件。2014 年,随着Facebook 斥资20 亿美元收购VR 设备商Oculus,VR 技术开始被广泛关注。2015 年,微软、三星、HTC 等国外电子巨头纷纷进军VR 领域,国内也诞生了数百家VR 创业公司,VR 技术从设备到内容研发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据预测,2020 年国内VR 产业或达550 亿元以上。目前,国内VR 技术已经开始在建筑、医疗、影视等领域展开具体应用,这种趋势或将随着VR 产业的逐步成熟而加速。建筑领域三大内在矛盾驱动VR 应用加速推广。 目前,建筑领域存在设计方案复杂且修改成本高、设计效果图展示感不强以及客户参与感弱等三大矛盾。而VR 技术与BIM 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设计方案复杂、修改成本高的问题,而且更易于为客户所理解,方便客户了解其中设计理念和细节,增强客户参与感;同时VR 技术在前端样板板房展示中应用可以增强效果展示、减少客户体验偏差带来的后期客户纠纷。这些因素或将驱动VR 技术在建筑领域加速推广应用。 建筑领域应用VR 技术包括建筑设计新解决方案“BIM+VR”、前端改善客户体验以及涉足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方向。根据我们的梳理和总结,建筑领域应用VR 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将VR 技术和BIM 结合,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建设设计新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便于客户认知并掌握设计方案的细节;二是在销售前端应用VR 技术,让客户更直接感知建筑成品效果,让客户所见即所得;三是利用VR 技术涉足文化创意产业。目前,这三个方向仍处于起步

2016年建筑工业化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5月

目录 1、建筑工业化概述 5 11、预制PC 结构 6 111、起步早,过程坎坷,至今落后 6 112、相对于日本、欧美,我国PC 结构工业化率不高,但发展迅猛8 12、钢结构8 121、起步晚,但标准体系完善、产业配套齐全9 122、相对日本、美国,我国钢结构用钢占钢铁产量小,有很大发展空间10 123、3D 打印建筑10 2、工业化建筑自身优势明显12 21、设计环节—工业化建筑贯穿整个施工过程13 22、节水、节材、节能环保—工业化处处优于传统建筑13 23、建造速度、建筑物质量—工业化建筑遥遥领先传统建筑15 3、国家政策全力支持建筑工业化17 31、保障房建设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17

32、工业化建筑达标绿色建筑指标,国家政策补贴18 33、住宅工业化示范工程有助建筑工业化推广20 34、容积率奖励和城市配套费的减免有利于冲抵建造成本21 4、工业化建筑的“领头羊”—万科、远大住工22 41、万科—预制PC 的先行者22 42、远大住工—国内第一家住宅制造工业企业24 5、建造成本高是工业化建筑发展缓慢的首要原因25 51、部品标准化不完善25 52、短期建造成本高26 53、认知度低、关注度局限27 6、未来1-2 年,工业化建造成本劣势将消失29 61、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工业化建筑成本高的劣势在逐渐消失29 62、规模经济生产节约建造成本31 7、建筑工业化市场前景分析32 8、催化剂—国家层面系列政策的出台33

9、重点公司分析33 91、精工钢构—绿筑GBS 集成建筑进入市场化阶段33 92、鸿路钢构—大力发展农村钢结构别墅34 93、杭萧钢构—着力发展高层及超高层钢结构住宅34 94、东南网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加速发展34 95、亚厦股份—建筑3D 打印走向世界,逐步得到认可35 96、宝业集团—努力打造千亿级工业化之梦35 10、风险提示35

建筑行业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200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可谓亮点频闪。 2011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2012年,我国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439.72亿元,同比增长22.10%;建筑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5.6亿元,同比增长24.56%;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3.53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16.2%;2012年4季度,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4.4和120.6,较3季度分别回升0.5和3.2个百分点。 2013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59313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6%。 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 推行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无论是大量基础设施,还是学校、医院的修建,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都离不开建筑业作为主力来参与。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力争超额完成2014年改造470万户的基础上,提前谋划2015~2017年棚户区改造工作。2014年国开行承诺棚改贷款676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上半年实际发放棚改贷款2195亿元,占上半年国开行新增贷款的43.6%,支持新增建筑面积2.5亿平方米,惠及棚户区居民213万户。建筑企业应该高度关注国家层面重大战略部署,抓住市场机遇,求得更大发展。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2015年中国建筑业的走势不仅健康平稳,而且一定能呈继续上升走势,我深信中国建筑业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各地城市建筑工程量和建设速度在不断扩大与加快。革命圣地延安也和全国一样,也正在以最美延安,和谐延安,生态延安为奋斗目标。当然,对这个中国革命的摇篮而言,其城市的扩张,首先也是要做大量的建筑工程硬件。

建筑行业现状

看到建筑行业现状,身为建筑人的你,担忧了吗?2016年,在春节的余醉中,还没有缓过神的建筑人,因为政策之雷惊醒了。 然后,又惊又喜又悲又怒……各种情绪交错变换——因为对于建筑人而言:2015年,去年,承受了太多风云变幻,以及亲历的艰辛。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小幸福。 在建筑人眼中,2015年的行业是这样的: 建筑人身份:跟着私企老板,混迹于东北各一二线城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资历:从业多年,(也就是有一定的话语权咯)。 感受:总体来说,就是三个字——不景气 分析如下: 一、地产市场不景气,大量建筑人失业 一直在各个项目之间奔波,但项目承接量明显减少,也不乏之前承接的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的情况。 地产市场的不景气,降低市场对建筑人的需求,大量建筑人失业。 而建筑企业年承接项目量的减少,必然导致“曾多肉少”的局面,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也为求工作,不得去一线做工人了。 任务量、营业收入骤减,建筑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10~30% ,新签合同同比减少了30-50% ;行业最大一波减薪减员潮随之而来,20%以上的企业采取了停招、合同到期不续签、半停产等应对措施,更有甚者减员一半以上。二、建筑行业的洗牌已经开始了,中小企业被淘汰,大企业缩短战线 事到如今,企业设计产能过剩与任务量不饱和成为常态;行业发展放缓跟随国民经济整体放缓成为常态;企业跟随产业不断调整转型已成为常态。此时,有优质

资源链条的企业就有了生存的资本,但这些企业往往是大企业或品牌形象牢固的知名企业。拥有优质资源,这些企业适时调整方方向,将优质资源变为可用资源,与此同时,“放长线钓大鱼”的战略已不适合这个时代,必须缩短占线,尽快抢占资源。 三、2015 年严冬来临,整个市场下跌30%、50%甚至更高,断崖之寒胜过2014 年,更可怕的是没人能预测这个冬天要持续多久,温度多低。 此外,整个建筑行业的老龄化也现阶段的真实情况。 2016年,新年,有了太多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或喜或忧的情况。 一、2016年建筑业第一大事,还是营改增! 毫无疑问,“营改增”在建筑业内的探讨已持续很长时间。根据各大协会、企业及相关组织测算,建筑业“营改增”采用11%的税率后,税负将大大增加,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破产”。建筑业“营改增”涉及建筑企业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投标、采购、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考虑到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理论测算与实际偏差过大,达不到“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的目的。 2月22日,我们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关于“营改增”的正式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拟为11%。 “营改增”试点延后,未来政策可能会向建筑业倾斜,对建筑业长远发展有利,也为行业规范管理、与试点更好对接争取了有利的时间。 二、2016年建筑业10大风向标:营改增、秩序、监管、生存、改革转型、质量、地下管廊、PPP、建筑产业工人、“走出去” 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今社会不单单是做好口碑便能成就百年企业的,

2018年建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建筑行业分析报告 ——建筑行业已迈入未有之变局 行业当前处于结构深度调整期,可用“ 三纵三横” 法解析行业动因。 结构深度调整期。下游投资增速处于长期下降通道,我们判断制造业投资中游分化、房地产投资阶段性回升、基建投资“ 朝三暮四” ,预计 201 8 合计投资增速与 上年度相同、低位企稳于 6.6% 。 行业产值于 201 6 迎来拐点逆势增长,主因在于“ 三纵三横” 打破传统桎梏,推动 行业转型升级。“ 三纵” 包括建筑工业升级(装配式建筑、全装修)、市场模式创 新( PPP )、顶层政策创新(一带一路)等行业三大纵向深入主题;“ 三横” 包括 东部新型城镇化市场(三大城市群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中西部基建完善市场(经济欠发达区域)、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等行业三大横向市场。 “ 三纵” 贯穿“ 三横” ,以“ 三纵” 为主线来深入分析市场表现: 一纵:“ 建筑工业升级” 主要推进“ 东部新型城镇化市场” 。工业化升级建筑产业,主要作用于江苏、广东等东部新型城镇化市场。预计2018-2020PC 结构、钢结构、全装修市场 CAGR 分别高达 35% 、 80% 、 35% ;短期看好规模以上工业化企业 率先局部实现成本控制;看好钢结构技术授权和全装修风口业务; 二纵:“ PPP 模式创新” 主要推进“ 中西部基建完善市场” 。 PPP 革新投资结构、 推进基建市场化,主要作用于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市场。判断当前市场位于后清库时代稳健增长期起点,落地量将维持同期基建投资 15% 水平;中西部高储备市场 能量将加快释放,看好确定性较强的管廊、收费公路、环保 PPP 领域,看好相关 龙头受益市场实现业绩增长和业务结构优化转型、民企市场份额将受益政策扶持迎显著提升; 三纵:“ 顶层政策创新” 主要推进“ 海外工程承包市场” :“ 一带一路” 显著拉动海外业务营收和新签合同增速,打开拓展增量市场新局面,企业海外项目盈利水平显著改善。判断海外承包业务环境整体向好、2018-201 9 海外合同将入执行高峰期。看好中国化学等企业海外业务助力整体业绩。 建筑行业当前处于深度结构调整期,用“ 三纵三横” 方法可较好地解析行业新格局。三纵包括建筑工业升级(装配式建筑、全装修)、市场模式创新( PPP )、顶层 政策创新(“ 一带一路” )等行业三大纵向深入主题;三横包括东部新型城镇化市 场(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中西部基建完善市场(经济欠发达区域)、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等行业三大横向市场。

建筑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建筑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3953.96亿元,同比增长10.53%;完成竣工产值116791.89亿元,同比增长3.46%;签订合同总额439524.36 亿元,同比增长18.10%,其中新签合同额254665.71亿元,同比增长20.41%;完成房 屋施工面积131.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19%;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1.9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78%;实现利润7661亿元,同比增长9.66%。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88059个,同比增长6.07%;从业人数5536.90万人,同比增长6.80%;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347462元/人,同比增长3.11%。 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行业景气度分析 近两年,制造业PMI主要指数呈上行趋势,表明建筑业逐渐回暖,行业经 营活动回稳,景气度回升。截至2017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3.9%,达到年内最高点63.9%,较2016年1月回升6.1个百分点。2017年建筑业商务 活动指数平均值为60.88%,较2016年均值增加1.12个百分点。 在以下四个主要指标中,以投入品价格指数上涨最为明显,2017年12月为64.3%,较2016年初增加13.6个百分点,且曾于2017年9月达到近年高端67%。投入品指数上涨主要是供给侧改革,钢铁、水泥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建筑业PMI分类指数情况 二、建筑业总产值 近几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但2015年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新签合同下滑,总产值增速大幅放缓至1.99%,随后行业有所好转,增速回升。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累计达21.40万亿元,同比增加10.53%,增速较2016年提高3.44个百分点。 表12013-201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建筑企业新签订合同 建筑业签订合同额的高低不仅决定未来一年内建筑业新开工面积和实际投入情况,也是影响未来一年建筑业产值规模的关键因素。受益于PPP的推进以及项目的不断落地,以及“走出去”政策的不断推进,2017年,我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金额以及新签订合同额保持增长,且增速扩大。 2017年,建筑行业签订合同额达439524.36亿元,同比增加17.43%,增速较2016年增加6.7个百分点;建筑业新签合同额达254665.71亿元,同比增长19.69%,增速较2016年增加4.31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