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企优环境服务发展促转型

便民利企优环境服务发展促转型
便民利企优环境服务发展促转型

便民利企优环境服务发展促转型

—区行政服务局2014 年工作总结及2015 年工作打

2014 年,区行政服务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进驻窗口、分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践行群众路线为抓手,切实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持续优化行政服务模式,不断拓展便民服务资源,率先开展涉审中介监管,重点打造公共资源交易网,全力深化“四位一体” 行政服务格局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体制新活力和服务源动力。可以说,改革进入新常态,服务成为主旋律。全年行政服务系统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40 万件。

现将2014 年度主要工作亮点和2015 年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着力推进行政审批新业态,以改革释放市场活力

1.率先构建企业设立联办专窗。为方便市场主体准入登记,联合工商、质监、公安、国地税等部门建设并运行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一口办理”平台,进一步精简企业设立审批流程。7 月1 日正式运行,企业设立登记并联服务实现了“一个窗口咨询、一个窗口告知、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录入、一个窗口收费、一个窗口发证”的“六个一”目标,在5 个工作日内高效完成工商营业执照、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地税税务登记证和公安刻制印章备案的“一照三

证一章”审批服务。联办专窗设立以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300 余家,有效精简了审批流程,简化了申报材料,提高了行政效率,方便了办事群众。

2.完成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梳理。配合区编委办、法制办、发改委等部门认真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梳理工作,对行政审批目录清单进行了多轮梳理反馈,拟定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37 项,已于10 月底公布。取消和调整

行政审批事项184 项,已于12 月31 日公布,同时区政府公布了全区行政审批目录清单共计234 项,实现了网上事项查询、窗口服务指南、现场办理流程的同步公开。

3.实施行政服务在一线工程。今年共集中组织四批行政服务窗口负责人赴基层下企业指导,收集各类问题36 个,

现场解答21 个,形成2014 年“行政服务走基层进企业”意见征集情况汇总。开展“行政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放政策宣传材料200 余份,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不断优化内外资项目“绿色通道”工程,提升工业项目联合竣工验收工作水平。全年进入“绿色通道” 外资项目43 个,总投资额16.53 亿美元,总注册资本8.1 亿美元;新增内资及政府投资项目66 个,总投资额284.38 亿人民币。联合竣工共组织验收222 个项目,其中167 个验收通过,验收通过面积196 万平方米。

2014 年各窗口也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发改窗口优化项目审批,推进流程再造。公安行政服务窗口推行

公章刻制备案全城通制度。交通窗口设立平望分理点,

扩大盛泽交通窗口办理权限。公安出入境窗口启用“三表合一”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并增设盛泽办证分理点。住建窗口与地税窗口联合实现建筑业税收代征“征管合一”。环保窗口出台《吴江区废丝造粒行业环境保护准入条件》,规范行业准入门槛。商务窗口推进外商投资项目快速审批。工商窗口积极稳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规划窗口提前介入、超前服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国税窗口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食药监窗口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水利窗口确定水行政许可禁止类、限制类负面清单。财政窗口下放会计证办理权限。质监窗口拓展延伸服务平台。民政窗口创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发展。人口计生窗口在全省率先实现“单独两孩”行政审批权力下放。政府采购中心创新监管方式,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经信窗口开通网络交流平台,提供在线咨询。文广窗口积极做好文化市场技术与监督平台上线工作。民防、国土、气象、农委、卫生、安监、城管等窗口也积极优化审批模式,创新工作机制,提供便捷服务。

二、着力提升智能服务高标准,以信息化引领转型升级

1.智慧大厅建设积极推进。以便民利企为目标,积极推

进行政服务信息化建设,网上虚拟服务大厅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行政服务信息化触摸导视系统和一楼智能导询系统投入运行,有效提高了办事群众的使用便捷度。

2.“五网”融合取得较好成效。拓宽行政服务智能化建

设内涵,上线新的行政审批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上线试运行,中介监管网不断优化,升级便民服务网,实现行政审批

网、便民服务网、中介监管网、公共资源交易网和电子监察网互联互通,构建政府公共服务网上大平台。

3.企业证照库建设顺利推进。为促进各窗口单位信息互

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 ,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联合工商、质监、地税、住建等部门构建企业证照库共享平台,为企业审批、管理、服务工作建立高效、快捷、优质服务新机制,经过半年多的运行,目前已录入企业数据2200 多个,初步建立了企业证照资源信息库。

三、着力搭建行政服务新平台,以统筹推进全覆盖

1.区镇

村三级行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制

定《区镇村三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加大全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引导力度,加强对镇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开展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室标准化试点调研,协调完成震泽、平望、桃源行政服务中心、同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共建成8 家镇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完成了全区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全覆盖的目标。在全区249 个村、62 个社区中选取32 个便民服务工作室开展标准化建设试点。

2.镇级行政

(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盛泽镇行

政服务局以“强镇扩权”改革试点为抓手,着力打造“功能齐全化、流程标准化、审批精细化、手段信息化、服务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标准。汾湖行政服务中心把握服务企业和民生两大主题,提效能、拓功能,正式批复为正股级事业单位。七都行政服务中心、不断健全运行机制,业务受理、办理规范化

运行。太湖新城便民服务中心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便民服务效果明显。同里镇便民服务中心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震泽行政服务中心以五个“到位”创新和优化“中心”运行管理。平望镇行政服务中心按照综合经服务类、基本建设类和社会民生类设置服务窗口,为本镇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桃源镇行政服务中心不断改进服务内容与流程,切实为群众提供多方位服务。

3.行政服务分中心服务管理日趋规范。车管分中心优化便民工作举措,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协调下放业务权限,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房管分中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社分中心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江苏评审中心ISO9001 的现场评审,建立窗口导询值班制度和试行“一窗式服务”便民服务新举措。国土分中心坚持创新服务与规范管理,坚持主动服务与效能提升,全面树立国土窗口新形象。

四、着力打造便民服务升级版,以高效回应群众期盼

1.不断推进便民服务功能扩容。在依托“ 12345便民服务热线”平台基础上,加快整合政府公益短号热线,设立便民服务国税班组,“国税特服号96888742 咨”询热线开通运行;“ 12369环保投诉热线”正式并轨“ 12345便民服务热线”;成立便民服务人社班组,“ 12333人社热线”纳入“ 12345便民服务热线”。

2.有效促进便民服务系统升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优化便民服务平台系统,改善便民服务话务室整体环境,实现与各承办单位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热线的及时便捷、政务服务、互动交流和网上监察功能。同时,在原有加盟商的基础上,对加盟商库进行扩容升级。

3.切实加强便民服务内部管理。重视便民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相对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着力将“ 1234便5 民服务热线”打造成集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服务指南、投诉建议、监督评议等多种服务功能,整体联动、全面覆盖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区便民服务中心获评苏州市“五一” 巾帼文明岗。

五、持续创优中介监管新模式,以品牌带动行业发展

1.不断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会同中介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中介执业行为检查,配合纪委、监察局走访镇(区)、部门,通报年度中介信用等级评定及结果运用情况,抽查考核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已在苏州市注协报备、吴江地区执业的14 家会计师事务所首次纳入信用评价,修订《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开展2012-2013 年度“诚信中介机构”评定工作,新评定32 家“诚信中介机构”。

2.积极探索中介服务品牌创建。出台《关于开展中介行业创建服务品牌工作意见》,启动中介服务品牌化建设,逐步导入质量体系认证,充分发挥引导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中介的宣传、培育和扶持,联合吴江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编印《诚信吴江服务万企》一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

用,力争尽快形成一批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介服务品

牌。

3.率先规范涉审中介管理。编制出台《关于加强涉审中介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促进服务行政审批事项的市场中介组织(机构)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优化涉审中介服务环节,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六、着力构建网上公共资源交易,以公开促进市场公平

1.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网建设。多次与住建、财政、国土等部门开展业务协调,明确了公共资源网建设需求,以网上公开为目标,率先更新完成工程建设招投标系统,研发政府采购电子招标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网正式上线运行。

2.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开标室、评标室、电子监控室等场所的管理规范,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有序开展,全年进场交易公共资源项目达到1636 个,中标金额272.4 亿元

3.着重加强公共资源系统业务培训。邀请软件设计单位先后对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监理企业、施工单位和政府采购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招投标新系统的运营环境、下载过程、证书检测等进行了详细的操作演示,帮助用户充分了解网上招投标新系统的业务操作流程,有效提升了业务操作水

平。

七、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工程,以品牌凝聚团队合力

1.打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在党建聚心、队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