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二)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二)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二)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二)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虽: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汤:①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②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识:默而识之。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论语》十则

走: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木兰诗》

坐:何坐。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晏子故事两篇》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教师版)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教师版) 1、B 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不好今义:坏。古义:①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②不喜欢。例如: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不能走路。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2、C 春秋今义: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汉书》)②一年。例如: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③书名。例如: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握着,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例如: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②举动。例如:从容中道。(《中庸》)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并且、而且。例如:生乎吾后,其

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3、D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 东面今义:东边。古义:脸朝东。例如:东面而视。(《秋水》) 大方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大风今义:风力很大的风。古义:麻风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怠慢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F 风流今义: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英雄的功绩,流风余韵。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学问才

2020年中考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古今异义其一

2020年中考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古今异义其一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下面这些是课文中出现也是必须掌握的95个古今异义词。 1.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

的意思。)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词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春社近(《游山西村》) 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虽人有百手(《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两股战战(《口技》)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00例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00例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陋室铭》)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利益、益处。 )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距离。今义:到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 )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市:(古义:买。今义:城市。) 1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事物的一部分) 13)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全”等)— 。 今义:常用于“安静”、 “安 1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 翁》 值得怜悯) )(可怜:古义:值得同情。今义: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子的配偶。) 《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 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 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 2)虽人有百手(《口技》)(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 关 系。) 3)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5)无为在歧路 (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6) 儿女共沾巾 (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7)何苦而不平 8)谈笑有鸿儒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也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文言文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难题,别慌,料姐有招!料姐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今异义词大全】,赶快给孩子收藏吧~A1.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安求其能千里也。B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今义:比较,比方,对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

义:不充足,不满。①不足为外人道也。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C12. 从古义:跟随;随着。今义:介词;跟从。①战则请从。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 今义:曾经。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曾不事农桑。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今义:真心;诚恳;诚信。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④此诚不可与争锋。15.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今义:量词;次数。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今义:政策;策略。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策之不以其道。18. 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来;出产。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光阴白白地过去。①并云自修改而年已蹉跎。20. 才能古义:刚刚能。今义:连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名词:才干;能力。①浅草才能没马蹄。D21. 但古义:只;仅;不过;知识。今义:转折连词,但是。①但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2)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古今词总汇 例句实词古义今义 七年级上册明察秋毫《童趣》秋毫纤细的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极好比喻为人精明,任何问 题都看得很清楚 惟危楼一座《山市》危高危险 直接霄汉《山市》直接一直连接到不经过中间事物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 代 儿子女儿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有期》则有去 国怀乡《岳阳楼记》 去离开跟“来”相对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有期》委舍弃指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有期》不顾不回头看不顾及,不考虑 暮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亡丢失死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亡逃跑死亡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十分之九数词十九 七年级下册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是此判断词 未尝识书具《伤仲永》尝曾经尝试 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或有的或许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文采和道理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 面的条理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书写书本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稍稍渐渐稍微 泯众人矣!《伤仲永》众人普通人大家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父亲爷爷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夸父与日逐 走 走跑行走 两股战战《木兰诗》股大腿屁股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只是但是 出郭相扶将郭《木兰诗》郭外城作姓氏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位 劝学》学传授的学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当中夹杂着当中 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即使虽然 八年级上 册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儿女男子配偶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穷尽贫穷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间隔断绝来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 距离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不足不值得不充足 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像这样这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 游》 闲人清闲的人与事无关的人 余拿一小船《湖心亭看雪》拿撑、划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或 搬动东西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强痛快勉强 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白酒杯白色 八年级下 册 人物略不相睹《观潮》略一点儿与“详”相对 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许大约许可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东西指代方向泛指人或事物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到达罪过 经纶世务者《与朱元思书》经纶治理政治规律,如“满腹经 纶” 至于夏水襄陵《三峡》至于到了……的时候表示另提一件事 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会意对书中旨意有独 特体会 领会别人没明白的意思 是马也《马说》是这判断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或有时或许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 家》 或有的人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或或者或许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一、古今异义的单音词汇集 1、去今义: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离开所在的地方。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石壕吏》) 2、汤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古义:热水,开水。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3、郭今义:多用于姓氏。古义:外城。 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4、社今义:常用于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古 义: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例:箫鼓 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5、乃今义:是、就是、于是;你,你的。古义: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6、寻今义:找,寻找。古义:不久例: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7、走今义:行,离开。古义:跑。现代汉语中的“走”,在古代汉语中常用“行”“步”“趋”“徙”代替。 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8、儿今义:儿子。 古义:泛指儿女。 例:百千儿哭。(《口技》) 9、裙今义:专指裙子。 古义:衣服。 例: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10、致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或悼念的话。 古义:对……说话。例: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11、良今义:美好,好。 古义:实在,真。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初级中学古文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 七年级上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 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 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 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 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七年级下古今异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 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 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 八年级上古今异义

八年级下古今异义 与朱元思书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五柳先生传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 陈涉世家 1.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 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今义:死 4.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今义:会面 5. 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 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3.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 古今异义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一、古今异义的单音词汇集 1、去今义: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离开所在的地方。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石壕吏》) 2、汤今义:煮东西的汁水。古义:热水,开水。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3、郭今义:多用于姓氏。古义:外城。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4、社今义:常用于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古义: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 例: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5、乃今义:是、就是、于是;你,你的。古义: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6、寻今义:找,寻找。古义:不久例: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7、走今义:行,离开。古义:跑。现代汉语中的“走”,在古代汉语中常用“行”“步”“趋”“徙”代替。 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8、儿今义:儿子。古义:泛指儿女。例:百千儿哭。(《口技》) 9、裙今义:专指裙子。古义:衣服。例: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10、致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或悼念的话。古义:对……说话。例: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11、良今义:美好,好。古义:实在,真。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12、但今义:常用作转折词。古义:只是、只。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13、赞今义:赞美,夸赞。古义: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例: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五柳先生传》) 14、方今义:今常指数学中的几何体: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物体的形状。古义:方圆。 例: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输》)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在翼州之南。(《愚公移山》) 15、请今义:请求、要求。古义:请允许……。 例: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石壕吏》)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 今义:__指子女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 3.去后乃至 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 6.与人期行 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 7.下车引之 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 8.不亦君子乎 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 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 9.可以为师矣 古义:__可以凭借__今义:__可能、许可__ 10.饭疏食,饮水

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 11.饭疏食,饮水 古义:__冷水__ 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 12.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 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 14.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 16.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 17.少时 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 19.止增笑耳 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 今义:__耳朵__

20.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 21.身亡所寄 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 22.因往晓之 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

(完整版)初级中学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亲戚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两章》) 今义旁系亲属。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例:遂率妻子荷担者。(《愚公移山》) 今义丈夫的配偶。 ◎所以 古义①用来,靠它来。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②……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绝境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今义稍微。 ◎唧唧 古义织布机声。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豪杰 古义有声望、地位的人。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例: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肉食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今义肉类食物。 ◎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作谦辞。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今义品质恶劣。 ◎垄断 古义山川阻隔。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今义泛指把持和独占。 ◎烈士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牺牲 古义用作祭祀的牲畜。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七年级上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戏:古义玩耍,戏弄;今义戏剧,杂技。 七年级下册 1、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古义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2、泯然众人矣。众人:古义普通而平常的人;今义为许多人,大家的意思。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为文章的条理。 4、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5、双兔傍地走。几欲先走。老翁逾墙走。走送之。走:古义指跑;今义为行走。 6、出郭相扶将。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物体周围的边或框。 7、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是官名;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 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去:古义是距离;今义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及其日中如探汤。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指热水、开水;今义指煮东西的汁水。 八年级上册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人的配偶,单指妻子,不包 括子女。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无出路的境地。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八年级下册 10、鸢飞戾天者。戾古义为至、到达;今义为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为筹划、治理;今义为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12、一百许里。许古义为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为应允、可能。 1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古义往、到;今义为制造、创造等义。

1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赞古义是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今义赞美、夸赞。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常用作表趋向。 16、主人日再食。再古义指两次;今义为又一次的意思。 1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指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18、越明年。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19、属于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为写文章;今义为文章。 20、恶能无纪。纪通记,记录;恶古义为怎么;今义为讨厌、憎恶。 九年级上册 1、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2、楚人怜之。怜古义为爱;今义为怜惜、怜爱。 3、夜篝火。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 十六或十七。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计古义指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6、今亡亦死。亡古义逃亡;今义为死。 7、休祲降于天。休古义吉祥;今义为休息。 8、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义虽是虽然,然是这样。今义是转折连词。(虽然,公输盘 为我为云梯) 9、岂直五百里哉。直:只,只是;今义不弯曲。 10、遂用猖獗。猖獗古义一再失败;今义凶猛而放肆。 11、因屏人。因古义于是,就此;今义原因、因此等。 12、孤不度德量力。孤古义是古代帝王自称,相当于“我”;今义用于“孤独”等。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鄙古义指身份低微而鄙俗;今义指品质低劣、不 道德。

(完整word版)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 第一册 1、相委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处去。 2、元芳入门不顾。顾:(古)回头看。(今)照顾。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子侄辈。(今)儿子和女儿。 4、是非木杮也。是:(古)这。(今)表示肯定判断。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书:(古)信。(今)书籍。 6、可以为师矣。可以:(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 7、饭疏食饮水。疏:(古)粗劣。(今)疏通、疏散。 8、饭疏食饮水。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9、吾日三省吾身。三:(古)多次。(今)数词,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渠:(古)它。(今)渠道。 11、一狼径去。去:(古)离开。(今)往。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多少。(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国破山河在。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今)国家。 第二册 14、及鲁肃过浔阳。及:(古)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自称。(今)孤独。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 1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古)只,仅仅。(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 见:(古)知道、了解。(今)看见、看到。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古)重新。(今)更加。 1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只,仅仅。(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19、策勋十二转。转:(古)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今)转过。 20、赏赐百千强。强:(古)多,有余。(今)与“差”相对。 21、双兔傍地走。走:(古)跑。(今)行走。 22、无案牍之劳形。形:(古)形体,身体。(今)样子,形状。 23、陶后鲜有闻。鲜:(古)少。(今)新鲜、鲜美。 24、惟吾德馨。馨:(古)品德高尚。(今)芳香。 2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古)岸。(今)不潮湿。 26、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一起。(今)并列。 27、阅十余岁。阅:(古)经过。(今)看。 28、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事物的道理。(今)一门学科。 29、是非木杮。是:(古)代词,这。(今)判断词。 30、是非木杮。是非:(古)这不是。(今)事理的正确与错误;口舌。 31、渐沉渐深耳。耳:(古)罢了。(今)耳朵。 32、盖石性坚重。盖:(古)发语词。(今)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33、转转不已。惧其不已也。已:(古)停止。(今)已经。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古今异 义词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0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古:大腿。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古:多少。今: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古:这样。今:量词。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诗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必修一 《诗经两首》 1.将子无怒古:请,希望今:副词“将要”;名词“将军” 2.三岁食贫古:指多年今:用于人的实际年龄 3.女也不爽古:差错今:爽快,愉快 4.言既遂矣古:语气助词今:语言,言表等 5.反是不思古:这,指誓言今:用于判断,表肯定的词 6.彤管有炜古:形容词词头今:“有无”的有 7.至于暴矣古:由一个动词“至”和介词“于”组成,表“到了……地方”今:介词,表另提事;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8.至于顿丘古:到,到达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9.秋以为期古:把……当作今:认为 《离骚》(节选) 1.朕皇考曰伯庸古:亡夫今:多指考试,检查,推究 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这里指美德今:不掺和别的成分 3.彼尧舜之耿介兮古:光明正大今;有骨气 4.夫唯捷径以窘步古:斜出的小路,比喻不走正道今: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方法 5.恐美人之迟暮古:代指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美丽漂亮的人 6.固众芳之所在(固)古:确实今;坚固,牢固(在)古:聚集今:指“存在”,表示人或物的位置 7.恐年岁之不吾与古:时间,时光今:年纪,年代 8.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古:指当时结党营私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今:同一个党派的人 9.春与秋其代序古:代替更替时序今:替代序言的文章 《孔雀东南飞》 1.为仲卿母所遣古: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派遣 2.便可白公姥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 3.共事二三年古:一起生活今:一起工作 4.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不受拘束 5.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值得怜悯 6.槌床便大怒古:坐具今:一种卧具 7.再拜还入户古:两次今:第二次 8.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从错误或失败中得到知识 9.感君区区怀古:诚挚今: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10.逆以煎我怀古:逆料,想到将来今:与“顺”相对 11.举手长劳劳古:告别时的动作今: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七年级上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 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 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 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 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 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七年级下古今异义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 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 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

八年级下古今异义 与朱元思书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五柳先生传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 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 陈涉世家 1.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 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今义:死 4.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今义:会面 5. 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 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3.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4. 岂直.五百里哉

中考古文重点篇目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通假字: (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2、一词多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3、古今异义 (1)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2)入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3)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域)民不以封疆为界:界限,这里是限制。名作动。 (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使动。 (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动。 (苦)其心志:使.......痛苦。使动。 (劳)其筋骨:使......劳累。形容词作使动。 (饿)其体肤:使.......饥饿。形容词作使动。 (乱)其所为:使........乱。形容词作使动。 《鱼我所欲也》 一词多义 1.而蹴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4.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做7.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今异义 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 2.是古:这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 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 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 5.加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汇总 A 1. 安古义:怎么。今义:安静;安全。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 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今义:比较,比方,对比。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做的衣服。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①不足为外人道也。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 12. 从古义:跟随;随着。今义:介词;跟从。①战则请从。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曾不事农桑。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今义:真心;诚恳;诚信。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④此诚不可与争锋。15.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6. 次古义:编次;行军途中停留。今义:量词;次数。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策古义:马鞭子;成编的竹简。今义:政策;策略。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②策之不以其道。18. 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来;出产。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 蹉跎古义:过时。今义:光阴白白地过去。①并云自修改而年已蹉跎。20. 才能古义:刚刚能。今义:连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名词:才干;能力。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D 21. 但古义:只;仅;不过;知识。今义:转折连词,但是。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③我亦无他,但手熟耳。22. 豆古义:装食物的器皿。今义:一农作物“豆子”。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23.逮古义:及;达到;赶得上;趁;趁着。今义:抓住;捉住;捕。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24.第古义:仅;仅仅。今义:表序数。①藉第令毋斩。25. 等古义:同样;们。今义:相等;等待。①等死,死国可乎?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26.堕古义:坏;耽误;摔落。今义:落;掉;往坏里变。①夫不能以游堕事。 ②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27.殆古义:大概。今义:危险;几乎;差不多。①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