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试卷24-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试卷24-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试卷24-Word版含答案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全卷共 9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原创)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yùn)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xuè),于是亟亟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

B.除了壁画,唐代的塑像更是风姿无限,不再清癯(qú),不再呆板,连眉眼嘴角都洋溢着笑意,连衣褶薄襞(bì)都流泄得像音乐一般。

C.但是当河灯一放下来的时候,和尚为着庆祝鬼们更.(gēng)生,打着鼓,丁当地响;念着经,好像紧箍.(gū)咒似的,表示着,这一功夫可是千金一刻,且莫匆匆地让过。

D.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gěng)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sāi)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这些褐斑是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的。(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

[甲]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

..;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

[乙]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

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列

..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

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

....。[丙]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

也颇悦人目

....。“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局促

B.陈列

C.柔腻之感

D.颇悦人目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校领导在全校大会上对此次参加“两学一做”活动表现积极出色的党员和群众及时进行了总结表彰。

B.在利率决议公布之前,经济数据的恶化以及央行官员近期对于加码宽松的暗示,市场预期

本次英国央行降息势在必行。

C.皮影是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并运用许多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骑马飞跑,人在马上握住挥鞭,而马不停蹄飞奔疾驰的民间传统艺术。

D.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以“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为原则,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原创)5.红星中学高三(8)班的李华同学,2017年2月10日下午在学校操场捡到一个黑色的小背包,里面有现金200元(其中一张是一百元的,两张是五十元的),一支德国凌美(LAMY)狩猎(Safari)系列磨砂黑色钢笔,一本韩国UMI复古软皮质蓝色封面笔记本,以及一串用博友牌钥匙扣串在一起的五把钥匙。为了尽快找到失主,请你以李华的名义拟写招领启事正文,李华的联系电话:126126。要求:不超过80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4分)

□□□□□□□□□□□□□□□□□□□□□□□□□□□□□□□□□□□□□□□□□□□□□□□□□□□□□□□□□□□□□□□□□□□□□□□□□□□□□□□□

6.随着空气质量日益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自行车又备受人们青睐,“无烟出行”“绿色出行”等成为时尚,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宣传自行车出行的好处拟写两条宣传语。要求:语言得体,语气亲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条不超过20个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大的宏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发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中,我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某些相同或是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共享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

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和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瞬间所涌现的建筑的构思,便正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大意在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

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仍然无法将“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时候,它实际已完成了意味所指。

建筑与文学的想象

建筑师与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与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美丽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衬着的白色屋顶,如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鸿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创造过程中的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均被“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蛊惑,“想象”应是灵感之母。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

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是冷静,都在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地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的语言究竟是什么?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全部使用了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但词汇并不等于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但却会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钢筋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200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语言,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的典范。

黄土作为“词汇”时,黄土即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归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节选自张抗抗《建筑的阅读》)(原创)7.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建筑与文学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律”的一项是()(3 分)A.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发于读者。

B.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

C.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象。

D.都要倾诉内心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理解。

(改编)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列举李白的诗句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旨在阐明想象在文学和建筑中的魅力。

B.窑洞以黄土为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

C.“‘想象’是灵感之母”,强调任何艺术的匠心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D.本文论述了建筑与文学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引导读者像欣赏文学的美一样去欣赏建筑的美。

9.本文认为“建筑语言”是什么?分别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埃菲尔铁塔”“长城”语言的内涵。(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自然(节选)

[美]爱默生

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空气就是一剂拥有不可思议效力的补品。在阴沉天空下的暮色中,当我穿行在一片荒芜的坑坑洼洼的雪地里时,我并没有想到任何特别好的运气,但就在这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喜悦。

同样,在森林里,一个人抛掉他所经历过的岁月,就像一条蛇蜕掉自己的皮一样,因此无论在生命的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个孩子。在森林里,人们拥有永恒的青春。在这些上帝的花园里,笼罩着端庄神圣的气氛,常年举行着欢宴,园里的客人即使过了一千年也找不到厌倦的理由。

在森林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到我们心中。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到我的身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除了我的眼睛以外)。站在赤裸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在无忧无虑的空气中,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我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眼球:我空如无物,但我却将万物都纳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循环流动。我是上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我热爱那不受遏抑的永恒的美。我从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还要亲

切自然

..。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的东西。

人们从荒野和森林中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暗示了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联系。我并不是独自一人无人回应的。它们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雨中树枝的摇曳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使我感到惊奇,但却并不是从未见过,那感觉就像当我认为我的思想公正或行为正确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种更优秀的情感。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产生这种喜悦的力量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里,或者在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对于这些喜悦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然并不总是穿着节日的盛装,相反,昨天还在仙女的嬉戏中散发芳香、闪烁光芒的景象,今天就被忧伤笼罩。自然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他内心的火焰中就蕴涵着忧伤。一个刚刚失去了亲近朋友的人会从自然风景中感受到一种轻视。而天空在那些卑贱的人头顶上,也会显得不那么庄严宏大。

10.简要说明第六段画线部分与第一段划线部分之间的联系。(4分)

11.第三段写到:站在神圣的自然面前,作者感到头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2.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13.文章第一段“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原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溟,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

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灿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选自《唐宋八大家古文读本》)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雄辞闳.辩闳:恢弘

B.虽屯邅困踬.踬:挫折

C.又庶.乎英魄灵气庶:差不多

D.而其谁与归.归:追随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如公器质之.深厚以有尺寸之.地

B.无问乎.识与不识相与枕藉乎.舟中

C.以.其公议之是非不赂者以.赂者丧

D.不居而.去余扃牖而.居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虽说“亦又何悲”,却并非真的不悲痛,真的没有感情,而是能够跳出常人思维的窠臼,不以生死为界,将目光放在欧阳修的文章和功业上,借此肯定他的成就,总领下文。

B.文章运用四个恰当传神的比喻,对欧阳修文章的特点,从质、文、辞、韵几个方面做了准确而又生动形象的阐述,将欧阳文的内蕴外美、极富内涵的艺术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

C.欧阳修虽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多次遭遇窜斥流离,但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虽然得到仁宗的肯定,但他也因此受到了政敌的排挤。

D.整篇文章,整句散句交错使用,长短错落,显得既严整又活泼,可以说既有王安石文章一

贯斩截精悍的特色,又有欧阳修散文纡徐淡泊、悠扬婉曲的长处。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2)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18.用“/”给下面文字断句。(3 分)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选自《欧阳修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9—20 题。(8 分)

木兰花慢

[宋]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①。重来故人不见②,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③。流恨落花红。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④,凭栏目送飞鸿。

注:①恼乱:宋时口语,即撩乱。②故人:指戴复古的亡妻。③兰皋:芳草丛生的水湾。皋,水边地。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④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楚,指戴复古悼亡之地江右武宁即今江西武宁县,古属楚。

19.在词的上片中,有这样的用词“一点”“十年”,既然是“一点闲愁”为何又“十年不断”,这是否矛盾呢?为什么?(4分)

(原创)20.结合全词,赏析词人的思想情感。(4分)

(原创)(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吕氏春秋·季春纪》)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2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共同的交友观。(2分)

22.这样的交友观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

(1),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2)淇则有岸,。总角之宴,。(《诗经·氓》)

(3)青山隔送行,,,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斯。(王实甫《长亭送别》)

(4

(王勃《滕王阁序》)

(5)江畔何人初见月??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创)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17年伊始,综艺界一改往常“混浊”之象,涌现出《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几档综艺清流。媒体用“内容丰满”“文化底蕴深厚”“节目很清流”“影响深远”等赞美词汇对其表扬;被誉为权威平台的豆瓣也分别为其打出9.0、8.5、9.2的高分。

在2月23日的《朗读者》节目中,麦家读了一封给赴美留学的儿子的信,听完后董卿上台说的第一句话:“所以当你有一天感受到爸爸妈妈开始对你小心翼翼的时候,你要明白,那都是沉甸甸的爱。”大概戳到心坎上了,麦家猛地点头:“嗯嗯,这话说得好,我等会把它发到我儿子微信上。”

董卿说,没有一个人是在台上信口雌黄的,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理,没有一个爆款是偶然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

...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D (A项,熨yù帖 B项, C项,功夫---工夫)

2.B (B项,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应改为“陈设”,意为“摆设”。 A项,局促:狭小;(时间)短促;拘谨不自然 C项,柔腻之感:柔软细腻的感觉 D项,颇悦人目:使人看了很快乐)

3.B (“一是大船”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4.C (A项,主谓搭配不当,对党员和群众只能“表彰”,不能“总结” B项,成分残缺,“恶化”和“暗示”前缺少搭配的动词,应加上“考虑到” D项,结构混乱,“秉承”和“以……为”句式杂糅)

5.本人于2月10日下午在操场捡到一个黑色小背包,内有现金、钢笔、笔记本、钥匙等物品。请失主尽快与高三(8)班李华联系,电话126126。

6.参考示例:①双脚踏出健康路,铃声响起平安曲。②轻盈穿行无纤尘,双轮一转有闲情。

③我骑车,我环保,我健康。

7.A (A项,说明“建筑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不能证明“建筑与文学有相同或类似的规律”)

8.B (B 项中“语言”有误,应当为“词汇”)

9.“建筑语言”超越了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长城”语言的内涵: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

10.这两部分前后照应,(1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1分)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2分)

11.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2分)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2分)

12.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1分)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2分)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1分):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2分)

13.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布景”两方面展开。与最后一段“自然并不总是穿着节日的盛装”“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内心蕴涵着忧伤”形成照应。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产生喜悦和忧伤的力量并不存在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里,或者在人与自然两者的和谐统一中。

14.B (踬:遇事不顺利,受挫折)

15.D (D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A项,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结构助词,

相当于“的” B项,表句中停顿;介词,相当于“于”,在 C项,连词,表示因果,因为;介词,表示原因,因为)

16.C (文中是“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不是受到政敌的排挤,而是连政敌都不由得佩服。)

17.(1)当仁宗皇帝在位的晚期,他想到自己死后的各种事情,说过像先生您这样的人,是可以把国家安危的重责大任交付的人。(“方”“顾念”“如”各1分,介宾结构后置句式1分)(2)当今天下人,不论是贤能或者不贤能的人,尚且都会因为先生您的过世而落泪,而哀伤叹气,更何况那些和您同朝的士大夫们,平常与您结交往来的人呢!又更何况先生您是我心目中最向往、敬慕并且瞻仰依靠的人呢!(“不肖”“且犹”“涕”“而”各1分)

18.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19.不矛盾,这时作者的故作潇洒语,十年不断之隐痛,却道为一点闲愁,貌似平易却更见痛之深。

20.上阕起笔即奠定哀伤的情调。“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莺和燕啼叫不停,洋溢着春天的气息。面对这莺莺燕燕的大好春光,词人却伤心满怀。“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词人的心绪一遇到春风,就更为缭乱纷纷,所有景物都令词人不已。

接着,词人借“物是人非”来突出世事变化:“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时隔十年后,词人旧地重游,虽然小楼东畔的依依杨柳依旧美丽,然而故人早已逝去。“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词人进入自己的回忆,想起夫妻双双在粉壁上题诗的情景,然而往日的笔迹早已无踪可寻,只剩下这破壁颓垣。这一句通过今昔对比,即当年夫妻二人风流潇洒的神仙般的生活与此日一人重寻旧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销玉损的无限悲凉的鲜明对比,生发出人世无常的深沉感慨。“壁破”二字显示出人物两非的无限哀痛。这语句看似平易,实则有着深切的沉痛,在对比中透露出往日夫妻二人自由逍遥的生活与今日独自一人重寻旧地的荒凉感。

下阕开头,“兰皋”语出《离骚》。水湾处春水新涨,碧波粼粼,落花残红,流水似乎也生出一片恨意,要带走这残花败红,然而流水却带不走词人心中的愁恨。“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临别前夜,妻子在灯下为词人缝制春衫,可见她对丈夫的爱意。然而春衫已破,词人依然不能忘怀,从中亦可看出词人对妻子的内疚与感激。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妻子西逝,相思现在对于词人来说只是徒然自苦的事情。过往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烟云过眼,最后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日落于楚天之无际,词人凭栏目送飞鸿,愁苦弥漫无极,心情是何等落寞和怅惘。

21.交友论人应该重其德行;要多观察其行为和交往对象。

22.交友应该友其德。正如孟子所言?“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友挟”。交友时我们应该多看对方的内在,而不是肤浅地认同对方的外在条件。人的外在条件是可以变化的,真正不变的可贵的是内在的优秀品质,那才是真正能与我们自己内心相契合或者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所以交友应该友其德。(2分)联系实际(2分)

23.(1)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

(2)隰则有泮言笑晏晏

(3)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4)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

(5)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

(每小题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24.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大凡事情有人力可以做得到的,尚且难以预料;更何况(有些事情)天意幽冥难懂,又哪里是人可以推想得出来的呢?然而先生您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享有盛名,死后又必定能够流芳后世。一个人假如能够像这个样子,那(一辈子)也就值得了,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像先生您的器量恢弘、材质深厚,智慧高超、见识远大,再加上学术的精深微妙,所以充满在文章里头,表现在议论中,是那么的豪放杰出,那么的高峻雄伟,那么的奇特巧妙,那么的不同凡俗。蓄积在胸中的,浩瀚得有如江河汇聚起来;发露在外面的,灿烂得有如太阳、星星的光辉。您清雅的风格,有着幽洁的韵味,悲凄的地方好像旋风、急雨突然降临;您雄壮的辞语、恢弘的论辩,畅快得好像轻车骏马在奔驰一样。当代的学者,不必问他认不认识您,只要拜读过您的文章,那就能够了解先生您的为人了。

唉!从先生您出来做官,长达四十年的时间,有时升迁、有时贬谪,往复不定,真会让人感叹世路实在是崎岖难行啊!您即便是困顿挫折,进退两难,屡遭贬谪,流离不定,而始终不被击倒,因为公共的舆论是有一定的是非。(所以)在您已经被压抑之后,又能够再度受到重用,于是名声在当代显著。先生您果决勇敢的气魄,刚强正直的节操,到了晚年仍丝毫不衰。

当仁宗皇帝在位的晚期,他顾念自己死后的各种事情,说过像先生您这样的人,是可以把国家安危的重责大任交托的人。(后来果然)您(准确地)决定国家的大方针、总决策,从容

指挥,应付自如,定出安定天下的大计,真可以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优秀人才。当您功成名就之后,不居功地离开了朝廷,您的居官和辞职,差不多如同英灵精气,不随草木一起腐烂消失,您将会在箕山之侧、颍水之滨和贤人长相伴左右。当今天下人,不论是贤能或者不肖之徒,尚且都会因为先生您的过世而落泪,而哀伤叹气,更何况那些和您同朝的士大夫们,平常与您结交往来的人呢!又更何况先生您是我心目中最向往、敬慕并且瞻仰依靠的人呢!

唉!盛衰兴亡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然而临风充满着怀念,我心怅惘而不能忘情的是,一想到今后再也看不到先生您了,那么我能去追随谁呢?

2017年高考试题大气部分

【2017全国卷I】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1.B 2.C 3.D 【解析】 1.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昼夜温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所以选②。 2.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3.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点: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 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A .{|0}A B x x =U D .A B =?I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14 B .π8 C . 12 D . π4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若复数z 满足1 z ∈R ,则z ∈R ;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历史卷)(Word可编辑)

2017全国1卷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

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是,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息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装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点1 数集 考法1 交集 1.(2017·北京卷·理科1)若集合{}21A x x =-<<,{}13B x x x =<->或,则 A B = A. {}21x x -<<- B. {}23x x -<< C. {}11x x -<< D. {}13x x << 2.(2017·全国卷Ⅱ·理科2)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若 {}1A B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3.(2017·全国卷Ⅲ·理科2)已知集合{}1,2,3,4A =,{}2,4,6,8B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4.(2017·山东卷·理科1)设函数y =A ,函数ln(1)y x =-的定义域为B ,则A B = A .(1,2) B .(1,2] C .(2,1)- D .[2,1)- 5.(2017·山东卷·文科1)设集合{}11M x x =-<,{}2N x x =<,则M N = A.()1,1- B.()1,2- C.()0,2 D.()1,2 6.(2017·江苏卷)已知集合{}1,2A =,{}2,3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 考法2 并集 1.(2017·全国卷Ⅱ·文科2)设集合{}{}123234A B ==,,, ,,, 则A B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2.(2017·浙江卷1)已知集合{}11P x x =-<<,{}02Q x x =<<,那么P Q = A. (1,2)- B. (0,1) C.(1,0)- D. (1,2) 考法3 补集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 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 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

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 数学(文史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B =3|2x x ??的最小偶数n ,那么在和两个空白框 中,可以分别填入 A .A >1000和n =n +1 B .A >1000和n =n +2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真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卷生物卷及答案(word精编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一)必考题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 ) 英语 (考试时 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三部 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 转涂到答题卡 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9. 15. 答案是C o B. £. 18. C. £. 15. 1.What does the woma n think of the movie? A.It ' s amusing B.It ' s exciting C.It 'di s appointing 2.How will Susa n spe 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 A. Traveli ng around B.Study ing at a school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 ing about? A. Going out B.Orderi ng drinks C.Look ing after her aunt C.Prepari ng for a party 4.Where are the speakers? A.ln a classroom B.In a library C.ln a bookstore

2017年高考全国卷I-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I-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 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 “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 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 1 x <},则 A .{|0} A B x x =U D .A B =? I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 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14 B .π 8 C .12 D .π 4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 p :若复数z 满足1z ∈R ,则z ∈R ; 2 p :若复数z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 <1},B={x|3x <1},则( ) A .A ∩B={x|x <0} B .A ∪B=R C .A ∪B={x|x >1} D .A ∩B=?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p 1:若复数z 满足∈R ,则z ∈R ; p 2:若复数z 满足z 2∈R ,则z ∈R ; p 3:若复数z 1,z 2满足z 1z 2∈R ,则z 1= ; p 4:若复数z ∈R ,则∈R .其中的真命题为( ) A .p 1,p 3 B .p 1,p 4 C .p 2,p 3 D .p 2,p 4 4.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4+a 5=24,S 6=48,则{a n }的公差为( ) A .1 B .2 C .4 D .8 5.函数f (x )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f (1)=﹣1,则满足﹣1≤f (x ﹣2)≤1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1,1] C .[0,4] D .[1,3] 6.(1+ )(1+x )6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 ) A .15 B .20 C .30 D .35 7.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 A .10 B .12 C .14 D .16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1卷及答案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I卷)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I卷)【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英语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三部 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 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9. 15. B. 2 18. 答案是C 。 1. What does the woma n think of the movie? A. It ' s amusing B.It ' s exciting C.It ' s disappointing 2. 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 A. Traveli ng around B.Study ing at a school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 ing about? A. Going out B.Orderi ng drinks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1) A 、 B 、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 C. £. 15. C.Look ing after her aunt C.Prepari ng for a party A.ln a classroom B.In a library C.ln a bookstor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