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县初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二).doc

南京高淳县初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二).doc
南京高淳县初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二).doc

南京高淳县初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二)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作文(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

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所以,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请以“拥有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暴露出与自己相关的校名、人名”,或“请用××或×××分别代替与自己相关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难度:中等

知识点:命题作文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失踪的裙子

(1)安妮斜靠在她的存物柜上,嘴里叹着气。多么糟糕的一天!这个新学年根本没有按照她原先预料的那样开始。

(2)更无法预料的是,那个新来的女生克里斯蒂身上穿着安妮本来打算穿的那条裙子。

(3)那不是一条普通的裙子。当安妮在她的《少年杂志》中看到那套衣服的时候,她就知道它们对自己非常重要。然后,她拿着那套衣服的价格和图片,前去游说她的母亲。

(4)“确实很漂亮,亲爱的,”她的母亲同意道,“可是,它太贵了,亲爱的。如果它们真的对你那么重要,我们可以采取预约定购的方式购买它,”她的妈妈说。“不过,你必须自己支付货款。”

(5)于是,为了购买那条裙子和那件专门设计出来与之相配套的上衣,安妮把整个夏天都用在给别人当临时保姆的事情上——替别人照看三个活泼好动的小弟弟。

(6)上个星期,她终于把她的最后一笔货款付清了。真实的一刻终于到了,但她居然害怕看!她站在穿衣镜的前面,双目紧闭。她数到“三”的时候,才强迫自己把眼睛睁开,真是太完美了!她行走,她坐下,她转身。她练习谦恭地接受赞美,以便她的朋友们不会看出她对这套衣服爱不释手。

(7)第二天,安妮和她的母亲对她的卧室进行暑假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大扫除”,她们把不需要的衣服挑选出来装在盒子里,放在一个善意物品堆放区,然后就到她的祖母家度周末去了。

(8)星期天晚上,她们回到家,安妮直接跑到她的房间里,为她第二天去学校报到做准备。她兴奋地打开她的壁橱,急着拿出她的上衣和她的裙子。它不在那儿。那它一定在这儿!可是,它也不在这儿。“爸爸!妈妈!”安妮的寻找变成了狂乱地翻箱倒柜, “我的裙子!它不在这儿!”安妮站在那儿,一只手拿着上衣,另一只手拿着一个空空的衣架。

(9)第二天早晨,她随便拿了件衣服穿在身上。因为没有一件衣服能够达到她夏日梦想的标准。

(10)在学校,在她的存物柜旁,安妮百思不得其解的那个谜团变得更加令人费解了。

(11)“你是安妮,对吗?”一个声音从她的身后传过来。

(12)安妮转过身。突然惊呆了。那是我的裙子。那是我的裙子!那是我的裙子?

(13)“我是克里斯蒂。校长让我用你的存物柜旁边的这个存物柜。因为我们住在同一个区,而我又是新来这儿的,因此,她认为你能够带着我到处看看。”她的声音由于缺乏自信而变得越来越小。

(14)安妮只是瞪着眼睛注视着她。她是怎么……?她是从哪儿……?那是我的……?

(15)克里斯蒂似乎不太自在。“你不必那么做。我告诉过她我们还不认识。我们只是在人行道上碰到过几次。”

(16)那是事实。安妮把她的思绪扯回到克里斯蒂刚才所说的话上来。

(17)“当然。我很高兴带你四处走走,”安妮虽然这么说,但她一点也不高兴。在那一整天,朋友们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克里斯蒂和她的裙子,而安妮则只能站在一边,脸上挂着呆板的微笑。

(18)现在,安妮正等着和克里斯蒂一起走回家;她希望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路上,她们边走边聊。终于,安妮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你的裙子是从哪儿得来的,克里斯蒂?”

(19)“它很漂亮,是吗?”

(20)“噢,是你的妈妈买给你的。”安妮有些急不可耐。

(21)“唔,不是的。”克里斯蒂的声音低了下去,“最近,我们的生活非常艰难。爸爸失业了,我的奶奶又病了。我们搬到这儿来是为了在我爸爸寻找工作的期间,我们能够照顾她。”

(22)那些话像一阵清风一样从安妮的脑子里飞过去了。“那你的裙子是从哪儿得来的?”安妮再也忍不住了。

(23)克里斯蒂结结巴巴地说,“是我的母亲在善意物品堆放区的一个盒子里发现的。在它被丢在那里的时候,我的母亲正好到了那儿。妈妈打开它,发现里面有一条裙子,而且还是崭新的,标签还挂在上面没有撕掉呢!”克里斯蒂抬起头来。

(24)善意物品堆放区?崭新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克里斯蒂微笑着,她的脸上容光焕发,仿佛得到了上天的一种恩赐。

(25)“克里斯蒂,我……”安妮住了口。这不太容易。“克里斯蒂,”安妮又一次尝试着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情吗?”

(26)“当然。尽管说。”

(27)“克里斯蒂。”安妮深吸了一口气。她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她微笑着说,“你有时间到我的房间里来一下吗?我想,我有一件上衣,正好和你的裙子相配。”

(28)两个人相互瞅了一眼,又都笑了。午后的阳光穿透整个天空,沐浴着她们的全身,金灿灿地洒满了她们回家的路。

1.(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概括小说的情节。

①新学期第一天,安妮发现遗失的心爱的新裙子却穿在同学克里斯蒂的身上。

② ____________。

③安妮设法了解了真相,是自己“大扫除”把新衣服放到了善意堆放区,克里斯蒂得到了它。

④____________③水之于茶,关系极大。名茶名水才能双美兼备,相得益彰。所以古人对饮茶用水非常讲究.唐代的陆羽,是一位品茶专家,世称“茶圣”。他写过一部《茶经》,是我国最早的研究饮茶的著作。其中把水分为三等:“山上水,江中水,井下水。”这山水即泉水,清冽甘美,泡茶自然格外相宜。清代乾隆皇帝命人用银斗量泉水的轻重,品评天下名泉的高低。结果北京玉泉山水名列前茅,镇江金山寺冷泉次之,无锡惠泉和杭州虎跑泉第三,从此玉泉遂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妙玉用的梅花雪水也叫“天泉”。宋代词家辛弃疾云“细军茶经煮香雪”,这“香雪”二字,赞美了“天泉”的色味双绝。

④妙玉给宝玉泡的茶是老君眉。这老君眉是名茶中的一品,如今叫珍眉,仍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国名茶的品种很多,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和洞庭湖碧螺春等等,各具特色,爱好也因地因人而异。别的不谈,如今单说这碧螺春的一段趣事。

⑤碧螺春产于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上,经沸水一泡,便浮起很多雪白茸毛,叶色嫩碧,气味隽永,据说原是山中野茶,俗称“吓杀人香”。康熙南巡时,巡抚宋将军将此茶献上,康熙品尝之后,觉得色味俱佳,但名字不雅,就给改为碧螺春。多少年来一直受到茶客的珍爱。

⑥在饮茶艺术中,茶具赏心悦目,能增加兴味。我国的陶都,有不少制作精致的茶具。有人爱用紫砂茶具,觉得别有意趣,这是很有道理的。

⑦紫砂茶具产于明代万历年间,有个叫供春的人制作最精,世称“供春壶”。紫砂壶有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等形状的制品,砂质温润,古朴雅致。用久了,经过长期摩挲,发出一种幽光,令人爱不释手。紫砂壶泡茶能保持色泽鲜艳,香味纯正,所谓“色味香皆蕴”,暑天盛茶隔夜不馊,是茶具中的上品。

⑧饮茶的好处很多,古书上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上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生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当代医家证实,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咖啡碱,咖啡碱能兴奋神经中枢,所以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此外,茶还能醒酒消食、去除炎症,对口腔和肠胃轻度溃疡有加速愈合的功效。近来医学界还发现,饮茶对消除环境污染和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以少饮为宜,尤其不要饮浓茶。北京市场上有一种柿叶茶,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据说还能防癌,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饮料。至于风行广州的王老吉凉茶,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位叫王老吉的医生发明的,用金银藤、岗梅根等十味中药配方而成,有清暑解热、消滞疏导、生津止渴的功能。北京远郊山区有饮自制的枣茶和黄芩茶的,枣茶能镇静安神,黄芩茶清火明目,可谓茶中良药了。

⑨我国饮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王褒所著《僮约》,记载“武阳买茶”之句,唐代,茶已成为许多人家“一日不可无”之物了。如今,饮茶更为普遍,客来献茶,已是我国人民交友待客的礼节。1.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说明思路填写下表。

从《红楼梦》说起→ 泡茶的水→①(碧螺春)→茶具(②)

→③→我国饮茶的悠久历史

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此____________。

【答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7.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10.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浅草才能没马蹄;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11.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13. 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答案】黑云压城城欲摧;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14.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15. 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答案】东临碣石;

难度:中等知识点:作家作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