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家训(收编版)

合集下载

晋商精神的心得体会感悟(3篇)

晋商精神的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诚信为本晋商精神的核心是诚信。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

”晋商深知诚信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商业活动的生命线。

在经营过程中,晋商讲究“货真价实”,绝不欺行霸市,以诚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这种诚信精神不仅体现在商业活动中,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晋商注重家庭教育,将诚信作为家训传承下去。

感悟: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诚信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我们要学习晋商的诚信精神,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信用的人。

二、敬业精神晋商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他们把事业视为生命,勤奋努力,不懈追求。

在商海中,晋商凭借敬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使晋商成为了我国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

感悟:敬业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要学习晋商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担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三、团结互助晋商注重团结互助,他们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创业过程中,晋商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他们秉持“义利合一”的原则,追求共同利益,实现了共赢。

感悟:团结互助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我们要学习晋商的团结互助精神,与他人携手共进,共同为实现美好愿景而努力。

四、家国情怀晋商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福祉。

在商业发展的同时,晋商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富而不骄,贫而志坚”的家国情怀。

感悟:家国情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学习晋商的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勤俭节约晋商倡导勤俭节约,他们认为“节俭是致富之本”。

在日常生活中,晋商注重节约,反对浪费。

他们深知“创业艰难百战多”,因此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财富。

感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学习晋商的勤俭节约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山西商人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勤奋谨慎,俭约自律。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一、进取精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

”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

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

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

晋商家训中的_十富十穷_歌诀_杨红卫

晋商家训中的_十富十穷_歌诀_杨红卫

中国档案报/2014年/4月/17日/第004版中国往事晋商家训中的《十富十穷》歌诀杨红卫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家庭无疑是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细胞,无论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还是家族的荣辱兴衰,无论是事业的取舍抉择,还是社会的价值风尚,都以家风的影响最为深远。

而千差万别的家风则源于各个不同家庭的“行为规范”——家训。

晋商的家训虽然有经商理念,但是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操守责任。

山西忻州在历史上是一个缺水少粮的地区。

由于地处山西北方屏障,所以战乱频繁,而且“十年九旱”,自然环境也十分恶劣。

但是忻州人“求生存、无惧苦”的精神,却支撑了这一方水土的繁荣与发展。

忻州是晋商的重要支流,忻州商人开创了由山西中部到新疆迪化的又一条万里丝绸之路,而独领风骚。

所以忻谚有云:“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头,西安库伦京津沪,走遍天下不发愁。

”在清朝末期,忻州当地经济日渐繁荣,商铺林立,其中一家北方驰名的糕点铺也应运而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家糕点铺形成了自己的经商理念,东家把这经商理念总结为《十富十穷》歌诀,让后人牢记于心。

因为是家族开设的商铺,所以这一铺训,也就成了自家的家训。

在《十富》歌中,东家把“不辞辛苦走道路,勤俭富”作为传诸后人的第一条经验。

“十富”所指的是:“一能富,不辞辛苦走道路,勤俭富;二能富,买卖公平多主顾,忠厚富;三能富,听得鸡鸣离床铺,留心富;四能富,手脚不停理家务,终究富;五能富,常防火盗管门户,谨慎富;六能富,不去为非犯法度,守分富;七能富,合家大小相帮助,同心富;八能富,妻儿贤惠无欺妒,帮家富;九能富,教子训孙立门户,后代富;十能富,存心积德天加护,为善富。

”这些吃苦耐劳、诚实信用、勤劳持家、小心谨慎、团结互助等品格在晋商的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整个晋商逐渐崛起并走向巅峰,正是《十富》歌的真实写照,从福建武夷山的深山中,到湖北汉口中转站,再到河北张家口,最终到达恰克图(清代中俄边境重镇),走过万里茶路,榆次常家前辈们留下深深的脚印不正是“不辞辛苦走道路,勤俭富”的印证?诚信为本、锐意创新、团结进取、勤俭律己构成了晋商精神的核心。

晋商以商致财以学保商

晋商以商致财以学保商
9
山西人在两“好”之间的取舍标准。山西榆次富商常 氏,世世代代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 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如十三世常维 丰,幼年从师就读,词章粹美,识者器重。长大后放 弃科举,赴张家口经商。常维丰极具才能,办事干练, 尤精用人、通变之道,凡事一经裁酌,立即决断,为 同仁所不及。常氏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 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 时人称他是“书宗李北海,诗步王渔洋”。但他最热 衷的还是经营商业。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 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 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 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 了常林立的张家口开设 了常家第一个商号“大德玉”,生意兴旺,逐渐成为 晋商中的大户。常威在自己苦心经营商业的同时,他 还精心培养他的孩子们,让他们成为商业能手。 常威先是将大儿子常万已带在身边,让他学习经 商。在商海波涛中,常万已耳濡目染,很快成为精通 商务的行家里手。三子常万达从小聪明好学,一直留 在老家私塾中学习,经历了十年寒窗之苦,考取进士 很有希望。常威回乡后,经过了解,发现常万达的品 德与学业皆非庸俗之辈,处处高人一着,如果搞商业 同样一定会有所成,就执意让常万达弃儒而继承父志, 走商贾道路。结果,常万达和常万已一样,均不负父 望,弟兄二人很快都成了晋商中的佼佼者。
晋商是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之首,商号曾 遍及全国各地并波及日本、阿拉伯、东 南亚;他们雄霸国内商界500年之久, 创造了不朽的辉煌。那么,为什么在那 个商帮四起的年代,晋商占据鳌头,独 领风骚?
1
晋商
以商致财以学保商 艰苦创业忍耐克己 信义并举以义制利 同舟共济协调一致 借势而起善用资源 用人有道管理有方 灵活融通变通生财

晋商【范本模板】

晋商【范本模板】

重视家规与家风在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家规家风.其家规主要是: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娼;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

学而优则商晋商家族有重学的一面,但他们具有以学保商,“学而优则商”的特点,坦然从商.做商人就是做商人,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

连雍正皇帝也认为山西的社会定位序列与别处不同,竟是:第一经商,第二务农,第三行伍,第四读书。

在这种独特的心理环境中,山西商人对自身职业没有太多的精神负担,把商人做纯粹了。

讲究信义山西商人正是本着“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的经营理念。

山西商人能快速地打开大局面,往往出自于结队成帮的群体行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个人冒险。

或是兄弟,或是父子,或是朋友,或是乡邻,组合成一个有分有合、互通有无的集团势力,大模大样地铺展开去,不仅气势压人,而且呼应灵活、左右逢源,成一种商业大气候.其实山西商人即便对联号系统之外的商家,也会尽力帮衬。

山西人机智而不小心眼,厚实而不排他,不愿意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弃义,这很可称之为“大商人心态”以义制利:视信义为商人处世立业之本,做人的最高准则在于诚信忠义,身入财利之场,坚守义利之念。

商业人格山西商人的全方位成功,与他们良好的整体素质有关。

这种素质,也可称之为商业人格。

人格修养和商业信誉是盈利的命根.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珍惜声誉犹如珍惜生命.票号的传统是“博学、有耻、腿长",博学是精于业务;有耻是讲信誉,讲职业道德;腿长是勤奋,走遍国内外。

晋商票号正是靠这种传统成功的。

晋商票号中还浮现了一批勤奋、敬业、有开拓精神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为票号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在太平天国、八国联军动乱,总号让他们尽快撤回时,仍坚守岗位,减少了票号的损失。

休戚与共,痛痒相关,互周互济:鼎力相助,忍耐相让,团结一致,结帮挺进。

山西商人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因此经商时很少有空间框范,而这正是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本质差异。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晋商常家,又称晋商张氏,是晋朝张令家族的家族,是晋朝时期著名的商业家族。

他们家族的家训是“勤俭节约、谨守礼仪、慎重行事、不求暴利”。

晋商常家的家训及其启示:
一、勤俭节约。

晋商常家强调勤俭节约,他们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是节制自己的消费,克制贪婪的重要表现。

他们认为,节约可以节省费用,增加财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谨守礼仪。

晋商常家认为,礼仪是一种礼貌,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是人们相互尊重的重要体现。

他们强调要谨慎行事,谨守礼仪,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增进友谊,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三、慎重行事。

晋商常家认为,慎重行事是衡量一个人行为的重要标准,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体现。

他们强调,要谨慎行事,谨慎处事,不擅自行动,不轻易冒险,慎重考虑,确保安全。

四、不求暴利。

晋商常家认为,不求暴利是一种聪明的行为,是做事有道德的重要表现。

他们强调,要把利润和质量放在同一水平,不能只看利润,而忽视质量,不能追求暴利,而忽略长远利益。

《山西家规家训精选》——祁县乔家之家规

《山西家规家训精选》——祁县乔家之家规

《山西家规家训精选》——祁县乔家之家规山西国保行走·解读·志铸传奇做历史的全纪录乔贵发(1718―1790)乔氏五世祖,字公达。

自幼父母双亡,贫苦无依,背井离乡“走西口”,在内蒙古一家当铺当伙计,有了积蓄与人合伙开设了豆腐坊,并经营草料铺。

后又开设“广盛公”字号,经营绸缎布匹、蔬菜、杂货,成为乔氏的创业之祖,为后辈子孙开辟了一条诚信为本、先义后利的经商之道。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祁县乔氏七世。

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成人。

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

他是清末山西晋商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经营下,乔家的票号、钱庄、当铺、粮店遍布中国各地,人称“亮财主”。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距今有260多年历史。

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 个大院20 个小院,313 间房屋,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 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洞式。

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乔家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儒家名言与修身格言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之外别有奇书。

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欲曰德,无为曰道,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能容之人是大人;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能培薄德是厚德。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一念。

利一轻,则事事悉属天理,为圣为贤,从此进基。

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一念。

利一重,则念念皆违人心,为盗为跖,从此直入,故得意宜淡然,失意宜泰然。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晋商乔致庸家训家规

晋商乔致庸家训家规

晋商乔致庸家训家规乔家创业始祖乔贵发虽出身贫寒,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孤儿,但他自尊自信,为了改变命运步入商海。

在从商生涯中,他不畏艰险,重义守信,一跃成为包头商界的领军人物。

为使自己创立的基业能有更大发展,他非常重视对后辈的教育和培养。

他经常教育儿孙要正直淳厚、勤劳俭朴,切不可坐享其成、追求奢华;待人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切不可为富不仁,欺压穷人……这些家训也成为乔家辈辈传承的祖训。

在中堂第一代先祖乔致庸不仅是当时商界赫赫有名的大财东,而且他治家也非常严谨。

为了防止子孙习染富家子弟的诸多不良风气,制定了六条家规: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要求乔家在中堂的子弟严格执行。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豪门富贾多妻妾成群,而乔家却定了“不准纳妾”的家规,可见乔致庸治家之独特。

乔致庸一生共娶过六位夫人,皆为续弦。

乔家族人众多,日常事务繁杂,雇佣有很多仆人。

乔家对待仆人很宽容,不仅保证佣人吃得饱、穿得暖,还很尊重佣人,遇有过失,也不恶语相加,更不打骂虐待,违者会受到家规追究处罚。

乔在中堂女仆都雇佣已婚妇女,不用小姑娘。

乔家的小伙计来乔家后,也让他们在空余时间与少爷们共同学习,很多伙计在乔家干上几年活,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出色的还被派往包头字号当伙计。

乔家按年付给仆人工资,高低不等,女佣中奶妈最高,每年在80两左右,男佣中大厨师最高,每年约100两左右,其余的40~60两不等,最低还有20元两。

教师、拳师、账房总管薪金都很高,估计在200~500两之间。

仆人不仅能按时领到薪金,而且在逢年过节还另有赏赐,把面、肉、柴、煤等按时送到各个佣人家中。

乔致庸告诫儿孙注重勤俭节约,不能贪图享受祖辈留下的财富。

他常说:“有钱不能浪费,浪费则对钱不敬,不敬则得罪钱,得罪钱则受穷。

”还亲自撰写了对联,挂在内宅门上用以教育后人,内容为:“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

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他认为经商处事要以“信”为重,其次是“义”,最后才是“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而优则商释意:学习达到一定程度称为优等时可以经商。

(语出自‘论语·子张’篇里有一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此处榆次常家家训是借用了论语这句话的原意,而把其中的对象变了,商者有时间要一直学习。

)2、浩溥旁通诗书上不许俭,雍容儒雅衣食边只要勤。

释意:读书要广博、融会贯通,在诗书上不允许节省;在风度上要磊磊大方,从容不迫,气度上温文尔雅,但在穿衣吃饭上要勤快节俭。

(语出榆次常家庄园雍和堂大门联。

这是常麟书写在雍和堂大门的楹联。

常麟书是清光绪十七年举人,二十九年进士,是常家养和堂的第一代掌门,一生不践官场,主张教育救国,是三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

)3、处事近厚纤毫必尝为信,存心诚实时刻不易乃忠。

释意:处理事情要尽量接近宽厚,就连最细微的小事也必须诚信不欺瞒;居心要诚实,时时刻刻不会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忠诚。

(语出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石半亭联)4、书中有书尽看书不如无书,理外无理唯守礼是为有礼。

释意:书中有能使人悟世的道理,如果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还不如不读书;做人处事的道理除了正理之外没有其它道理可言,唯有遵循礼节道德规范,才算是有道理。

(语出榆次常家庄园养和堂联)5、读书虽未成名毕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释意:读书虽然没有金榜题名天下皆知,但是却能使人的品德高雅;修养道德并不是希望得到报答,自然睡觉安稳,心也安定。

(语出榆次常家庄园贵和堂联)6、仿圣贤行为方能滋品,读儒雅文集足可养心。

释意:模仿学习品德智慧高尚的人的行为处事,才能滋养自己的品格节操;读博学鸿儒的著作文集,足可以涵养自己的内心精神。

(语出榆次常家庄园客院影壁联)7、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

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

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

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

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

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

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

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

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

释意:为人要忠实,守信从言语上、行动上都要体现出来,与人相交必须这样。

行为要笃实,对人要尊敬。

饮和食都要有节制,平常要审慎,养成良好的习性,不能暴饮暴食。

写字画画必须正正楷楷,遵守章法,就像做人一样。

它是一个人的品行道德的反映。

容颜面貌是一个人的代表,举止端庄落落大方将留给人们以好的印象,在大庭广众中与人交往更应是这样。

衣冠是一个人地位、身份、修养、爱好的象征。

穿的干干净净才有精神。

衣冠整齐既是对人的尊重,也可增加对自己的自信。

走路要稳重、安然。

走路的姿势,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涵养。

居住的环境要安静,处事要正心静气。

凡事要有谋略,“谋事在人”谋略很重要。

作事要谋在先,谋者计划,谋事也,先计划(策划)好再办事,方能成功。

说话要顾及效果,言行要一致。

说了就要办,不放空炮。

平常所遵循的道德和制定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牢固的坚持下去。

道德不能败坏,败坏必将受到谴责。

答应了的事,必须要兑现,这就是“一诺千金”。

见到行善做好事,就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样,向好人好事学习,为善为乐。

看见丑恶的东西,就如同自己的病处。

要以人为镜,视恶如病,引以为戒。

(语出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

这是教育后世子孙注意一言一行,律己修身,以忠信为本,从善如流。

)8、仁义贤孝、诚信公平。

释意:做人与做事都要仁善、义气、贤能、孝顺,诚信,公平。

(语出灵石王家家训。

)9、百善孝为先释意:在上百种善事中孝顺是首要的。

(语出灵石王家家训。

)10、规圆矩方,准平绳直;祥云甘雨,丽日和风。

释意:做人做事要循规蹈矩,公平公正,那么境遇就会和风丽日,一帆风顺。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存厚堂”书院楹联。

书家在“矩”字上多加了一个点,并非笔误,而是意在告诉世人,要多一点规矩,才能正品立身,成就伟业。

)11、宝珠玉不如宝善,友富贵莫若友仁。

释意:把金珠碧玉当财宝不如把仁善当成财宝;和财富权贵交朋友不如把仁爱当做朋友。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楹联。

)12、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

释意:丹桂只生长在诗书礼仪之家;黄金财富偏爱勤俭节约的人家。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楹联)13、寡欲清心能受苦方为志士,宽宏大量肯吃亏不是痴人。

释意:节制无边的欲望,排除纷乱的杂念,不怕艰难困苦的人才能成为有志之士;气量宽厚宏大,不怕吃亏的人并不是一个傻瓜。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绿门院大门联语。

)14、富贵须自守虽高不危虽满不溢,德才无他长有功勿伐有能勿矜。

释意:财富和社会地位需要有自己的操守,这样,地位高也不会危险,财力富足也不会损溢;道德和才能上没有其它的长处,有了功劳不要无休止的自我夸耀,有才能也不要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景薰院正窑廊联语。

)15、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心田似海集百川方见容人。

释意:世间的事情就像下棋一样,能让一步,也不算是亏了自己;心田要像大海汇集千百条河流一样,才能显现出容人之量。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红杏园正窑廊联语。

)16、为士为农为工为商皆要勿忘祖德,务忠务孝务廉务节庶几克振家声。

释意:无论是作士、务农、作工还是经商,都不能忘记祖先的恩德,做人要忠诚,孝敬父母,廉洁清正,遵守节操,这样才能振兴家族声名。

(语出灵石王家大院五茎轩正窑廊联语。

)17、推车扁担开创三泰商号;三泰商号经营推车扁担。

释意:以推车扁担卖砂锅开创了三泰商号的基业;三泰商号的经营是靠推车扁担。

(语出太谷曹家大院神祖阁联语。

太谷曹家自大院建立起后就在神祖阁供奉推车、扁担,意在教育后代子孙不忘先祖的艰苦创业之本色。

下联“经营推车扁担”并非是卖推车和扁担,而是以其创业精神经营家业。

)18、忠孝两字传家国,诗书万卷教子孙。

释意:忠诚和孝顺是家与国的传承;用万卷的诗书来教导后代子孙。

(语出太谷曹家大院三多堂东院大门联。

)19、大事岂能清与静,古贤终是异和同。

释意:做大事岂能贪图清闲与平静的生活;自古以来贤能的人终究是有迥异的性格和相同的德行操守。

(语出太谷曹家大院中院内室联语。

)20、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释意:只有存着真诚厚道才是传家有道;身处世间没有奇特的方法只有保持坦率真挚的心。

(语出清朝曾国荃自箴手书。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又名曾子植。

湖南省湘乡县荷塘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镇)白杨坪人。

幼入私塾就读,继求学于岳麓书院,师从丁善庆。

祁县乔家以其联语为庭训,教导后辈子孙做人的道理。

)21、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释意:有补天之功的才能称之为“功”,有利于教导世事才能称之为“名”,有渊博知识学问的称之为“富”,有礼义廉耻之心的才能称之为“贵”,这才是真正的功名富贵。

(语出《格言联璧》。

祁县乔家以其教导子孙,作为庭训。

)22、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释意:能经常感到满足的人,上天不能使其沦落贫穷;能忍辱受重的人,老天爷也不会降下灾祸给他。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

祁县乔家以其作为家族庭训。

)23、多言说不如慎细微;博名声不如正心术。

释意:与其多言语,不如做事谨慎细微思考;博取好名声不如端正自己的心术。

(语出祁县乔家庭训。

)24、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释意:维护表面的风光不如重视廉洁羞耻;与其费神地求医问药,不如颐养性情。

(语出《格言联璧》,祁县乔家以其为庭训,告诫子孙重廉耻,养性情。

)25、勤俭乃持家之本,和顺乃齐家之本,读书乃起家之本,忠孝乃传家之本。

释意:勤俭节约是持家的根本,和美平顺是齐家的根本;读书才是家族崛起的根本,忠诚孝顺乃是传承家族的根本。

(语出祁县乔家庭训。

)26、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原来积累之难。

释意:享受了祖宗流传下来的恩泽,就应当感恩原来家财积累时的艰难。

(语出祁县乔家庭训)27、兄弟叔侄,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释意: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应该资助贫穷的;晚辈要敬重长辈,长辈要慈爱晚辈,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

(语出《朱子家训》,祁县乔家以其为准则,作为后代儿孙的启蒙必修课。

)2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释意:重视资产钱财,却薄待父母亲的人不能成为人子。

(语出《朱子家训》,祁县乔家以其为准则,作为后代儿孙的启蒙必修课。

)30、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释意:跟肩挑担子做小生意的小贩们做生意,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见穷苦的亲戚邻居,应当要关心他们,特别是给他们金钱上、体力上的援助。

(语出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祁县乔家乔致庸以其为准则,作为后代儿孙的启蒙必修课。

)3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释意:如果是以刻薄成家立业,那么从道理上讲,也不可能长久地享受;伦常出现了谬误或错误,这个家庭就面临着消亡。

(语出《朱子家训》,祁县乔家以其为准则,作为后代儿孙的启蒙必修课。

)32、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释意:做善事想要人人都看见不是真地行善;做坏事害怕人们知道就是真恶。

(语出明朝朱柏庐《治家格言》,祁县乔家乔致庸以其为准则,作为后代儿孙的启蒙必修课,同时刻于屏门上,作为日常行为的规范准则。

他亲手书写并着人刻好,挂于内宅门上,用于告诫儿孙。

)33、做事须循天是,出言要顺人心。

释意:做事要遵循天道;说出去的话语要顺和人心。

(语出祁县乔家)34、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

释意:如果有公民富贵固然是好,但是如果没有道德文化就是流于粗俗。

(语出祁县乔家家训。

)35、准备充足,谨慎行事,审时度势稳步前进。

人弃我取,薄利多销,锐意经营,出奇制胜。

货真价实,诚待顾客,近悦往来,注意名誉。

小恩小让,不为己甚,遇事忍让,恰到好处。

慎始慎终,知人善用,金银往来,认真行事。

(语出祁县乔家商训。

)36、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释意:追求名与利不要随便求人,要求自己;珍惜衣服和食物不是可惜财产,是珍惜自己的福缘。

(语出乔家乔致庸。

)37、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

(语出祁县乔家家训。

)38、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

释意:气度忌讳急躁;言语忌讳浮夸;才学忌讳显露;学习忌讳自满;胆子越大,心才越小;求知欲越旺盛,行为举止才越方正。

(语出乔家乔致庸。

)39、敏德以为行上,本立而可道生(乔家)释意:把聪慧敏捷的品德作为立身行道的根本,就能达到很高境界。

(语出端方题乔家大院在中堂院孔夫子之位联语。

)40、唯无私才能大公,唯大公才可无怨。

释意:只有没有私欲才可以大度公允;唯有大度公允才可能没有怨悔。

(语出祁县乔家乔致庸。

)41、勿挟私仇,勿营小利,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妇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语出《文昌帝君阴骘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